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1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1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1

吉林农业大学

2015级植物学复习范围适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lq

如本资料有什么失误,请见谅,欢迎您进行斧正。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P6

2.原生质与原生质体的区别P9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由原生质组成的各种细胞结构,统称为原生质体

3.细胞壁的分层P10

中层,初生壁,次生壁

4.质体的三种类型P19

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造粉体,造蛋白体,造油体)

5.溶酶体的三种功能P23

异体吞噬,自体吞噬,细胞自溶反应

6.后含物的名词解释P25

植物细胞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活动产生一些储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7.细胞周期的解释P28

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细胞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8淀粉的三种类型

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

9.双层膜的细胞器

质体,线粒体

10.细胞学说提出人物

施莱登,施旺

11.细胞学说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1)所有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细胞均由其他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3)卵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分裂可形成组织

意义:细胞学说的创立,使动植物在细胞水平上得到了统一,为进化论辩证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1.简单组织与复合组织的比较P33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复合组织。

2.分生组织的分类P33,34

部位分类: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性质来源分类: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3.保护组织P35

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

4.传递细胞P39

这是一类特化的薄壁细胞,它们显著的特征是具有细胞壁内突生长特性和具发达的胞间连丝。

5.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区别P40

6.导管的5种类型P44

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7.侵填体的名词解释P44

在较老导管周围,薄壁或射线细胞体积增大,从导管侧壁纹孔向导管内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状突出物,最终将导管堵塞。

8.分泌结构的分类P46

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

9.有限维管束与无限维管束的比较P50

无限: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存在分生组织,可以继续增粗。

有限: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无分生组织,不可以继续增粗。

第三章

1.种子的三个基本结构P53

胚,胚乳,种皮

2.幼苗的类型及发达的胚轴P62

幼苗的类型: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

子叶出土幼苗发达胚轴:下胚轴例(菜豆)

子叶留土幼苗发达胚轴:(1)单子叶:中胚轴(2)双子叶:上胚轴

第四章

1.直根系与须根系的比较P68

直根系:主根发达,主侧根区分明显。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主侧根区分不明显。

2.根尖的分区P70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

3.凯氏带的解释P73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内皮层的上下横向壁及两个径向壁上具有木栓化的带状加厚,被称为凯氏带。

4.根瘤与菌根的区别P79

根与细菌共生称为根瘤,根与真菌共生称为菌根。

5.菌根的类型P80

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内外生菌根

第五章

1.芽的概念与类型P85

芽是处在幼态未发育的枝,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2.分枝的方式P89

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

3.分蘖的解释P91

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小麦等)的分枝,是由地面下和近地面的分蘖节(根状茎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不定根的分枝,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四五章综合

1.双子叶植物根茎有哪些区别

2.外始式与内始式的区别

外始式: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木质部由外向内发育成熟,这种发育方式被称为外始式。

内始式:茎的初生木质部由内向外逐渐发育成熟,这种发育方式被称为内始式。

第六章

1.叶的组成P118

叶片,叶柄,托叶

2.叶镶嵌与异形叶性的名词解释P126,127

叶镶嵌:叶在茎上的排列,不论是哪一种叶序,相邻两节的叶,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这种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排列的不重叠现象,称为叶镶嵌。

异形叶性:一般情况下,一种植物具有一定形状的叶,但有些植物却

在一个植株上有不同形状的叶,这种同一植株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称为异形叶性。

3.比较完全叶与不完全叶P119

具叶片,叶柄和托叶3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有些叶具有一两个部分,称为不完全叶。

4.异面叶与等面叶的比较

异面叶:叶肉在上下表皮之间分化形成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等面叶:叶肉上下表皮之间没有分化的。

第七章

1.茎的变态有哪些P154

地上茎变态:茎刺,茎卷须,叶状茎,小鳞茎,小块茎

地下茎变态:根状茎,块茎,鳞茎,球茎

2.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的比较P159

同源器官:形态学上来源相同,外形和功能上有差别的营养器官叫同源器官。

同功器官:凡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形态学上来源不同的变态营养器官,称为同功器官。

第八章

1.常见的花冠类型有哪些P162

十字形,蝶形,钟状,漏斗状,轮状,唇形,筒状,舌状,蔷薇形,高脚杯形

2.雄蕊的类型,雌蕊的类型P162,163

雄蕊: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聚药雄蕊

雌蕊:单雌蕊,离生单雌蕊,复雌蕊

3.花程式的概念,意义,花图式的名词解释P166

花程式:花程式是用一些字母,符号和数字,按一定顺序列成公式以表述花的特征。

花图式:花图式是将花的各部分用其横切面的简图来表示其数目,离合状态和排列情况等。

4.花序的类型P167

(一)无限花序:总状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肉穗花序

(二)有限花序:单歧聚伞花序,二歧聚伞花序,多歧聚伞花序

5.双受精的概念与意义P185

概念:这种由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双受精作用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所特有的现象。

意义:(1)精卵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2)精卵融合,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与必然性(3)精子与极核融合,可使子代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

第九章

1. 胚乳的三种发育方式P190

核型胚乳,细胞性胚乳,沼生目型胚乳

2.真果假果的比较P194

真果: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称为真果

假果:除子房外其他部分参与了果实的形成称为假果。

3.果实的类型

(一)单果(1)肉质果:浆,柑,瓠,梨,核果

(2)干果: A:裂果:荚果,蓇葖果,角果,蒴果

B:闭果:瘦果,坚果,颖果,翅果,分果(二)聚合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蓇葖果,聚合梨果

(三)复果

第十章

1.人为分类法与自然分类法的比较P201

人为分类法(林奈):人们为了自己的方便仅凭一个或几个特征将植物进行分类,此种分类法为人类分类法。由此建立的分类系统是人为分类系统。

2.自然分类法(达尔文):按照植物在形态,结构,生理上相似程度的大小,判断其亲缘关系的远近,再将它们分门别类使成系统,此种分类法称为自然分类法。由此建立的分类系统为自然分类系统。

3.植物分类等级单位P202:界门纲目科属种

4.种的名词解释,双名法的名词解释

种:是植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植物有一定自然分布区,具相似的形态特征,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共同决定的结果

双名法:植物学名由两个拉丁或拉丁化的词组成,第一个词都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名,末尾附有定名人的姓氏。

5.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有哪些区别P206

6.藻殖段的名词解释P207

丝状体中某些细胞死亡或形成异细胞,隔离盘,或由于机械损伤造成丝状体分断为许多小段,每一小段即为藻殖段。

7.绿藻门:绿藻门植物可能是现代高等植物的原始祖先。

8.接合生殖的概念与过程P211

接合生殖:可运动配子相互结合,为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分为梯形结合和侧面结合。

梯形结合:发生在两条丝状体相对的细胞之间

侧面结合:发生于同一丝状体相邻细胞之间。

9.菌类植物的门P216

细菌门,黏菌门,真菌门

10.地衣的三种形态P223

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

11.同层地衣与异层地衣的比较

同层地衣:可以看见藻胞层髓层的明显分化

异层地衣:不可以看见藻胞层髓层的明显分化

12.裸子植物的特征与生活史

(1)配珠与种子裸露,无子房壁与果实包被。

(2)花粉管产生,使受精过程摆脱了水的限制

(3)孢子体发达,在生活史中占有绝对优势。配子体简化(雄配子体为花粉,雌配子体为胚囊),寄生于孢子体中

(4)多数种类仍有结构简单的颈卵器,少数种类精子仍有鞭毛,木质部多为管胞,韧皮部全部为筛管。

雌球果胚珠胚囊母细胞

雄球果小孢子囊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花粉

无性世代

胚2n 受精卵

幼孢子体种子胚乳n

种皮2n

13.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第十一章

1.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区别P240

2.杨属与柳属的主要区别P262

3.木兰科——木本之源

毛茛科——草本之源

4.识别要点

(1)十字花科P244

总状花序,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2)豆科P259

叶为羽状复叶或三出复叶,有叶枕。花冠多为蝶形或假蝶形,二体雄蕊,也有单体或分离。荚果。

(3)伞形科P273

草本,茎常中空,叶柄基部成鞘状,抱茎。伞形或复伞形花序,双悬果。

(5)唇形科P286

茎四棱,单叶对生,唇形花冠,二强雄蕊,4枚小坚果。

拓展

植物界最长寿的叶子:百岁兰

植物界最高的植物:巨杉(世界爷)

最长寿命的植物:龙血树,箭毒木

生长速度最慢的植物:地衣

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速生杨

草莓食用部分:花托

莲蓬食用部分:花托

西瓜食用部分:胎座

菠萝食用部分:花序轴

无花果食用部分:花序轴

红薯食用部分:块根

萝卜,胡萝卜食用部分:肉质直根。

大学植物学试题及答案汇总-植物学题库及答案

植物学复习 绪论 一.填空题 1.植物界几大类群中, 哪几类属高等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维管植物包括哪几个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大类群植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具有维管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具有颈卵器; ________植物具有花粉管; ________植物具有果实。 4.植物界各大类群中, 称为孢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称为种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称为颈卵器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5.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三者都有_________, 所以三者合称_________植物; 而裸子和被子植物二者都有_________, 所以二者合称_________植物, 上述四类植物又可合称为_________植物。 6.从形态构造发育的程度看, 藻类、菌类、地衣在形态上_________分化, 构造上一般也无组织分化, 因此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其生殖器官_________, _________发育时离开母体, 不形成胚, 故称无胚植物。 7.维德克(Whitaker)把生物划分为五界系统。即_________界、__________界、________界、__________界和____________界。 8.藻类和真菌的相似点, 表现在植物体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 生殖器官都是________的结构; 有性生殖只产生合子而不形成________, 但是, 藻类因为有________, 所以营养方式通常是________, 而真菌因为无________, 所以营养方式是________。 9.分类学上常用的各级单位依次是__________。 10.一个完整的学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用_______________文书写。 11.为避免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混乱和便于国际交流, 规定给予每一物种制定一个统一使用的科学名称, 称为学名(Scientific name),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 物种的学名应采用林奈提倡的_________, 而物种概念并不完全确定, 一般认为衡量物种有三个主要标准, 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绿色植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选择题 1.(1分) 将植物界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的重要依据: A. 植物体内有无维管束 B. 生活史中有无明显的世代交替 C. 生活史中有无胚的出现 D. 是水生植物还是陆生植物 三.判断题 1.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形成颈卵器。( ) 2.所有高等植物都具有世代交替, 同时都具有异孢现象。( )

植物学资料( 重点整理)

三、名词解释(15分) 柑果(举例):由复雄蕊(1分)形成,外果皮革质(0.5分)中果皮较蔬松(0.5分),内果皮膜质(0.5分),内表皮囊状突起,例:桔、橙(0.5分)。ddd 有胚植物:在生活史中,出现胚的植物的总称(2分),如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等。 十字形花冠:花瓣4片,排成十字形,称十字形花冠,为十字花科植物花的花冠。dddd 合轴分枝:顶芽生长活动(1分)一段时间以后,或者死亡或分化为花芽(0.5分),而靠近顶芽(0.5分)的一个腋芽(0.5分)迅速发育为新枝,代替主茎(0.5分)。ddd 小穗:由颖片和1至数朵小花组合而成的结构(2.5分)。如在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ddd 颈卵器:形如瓶状的多细胞的雌性生殖器官(2分),由颈部和腹部组成(0.5分)。其中,有颈沟,腹沟和卵细胞。 地衣:藻类和真菌两类植物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共生体。ddddd 单性结实(举例):不通过受精(1分),子房就发育形成果实(1分),例如,香焦ddd 侧膜胎座:单室(0.5分)复子房(0.5分)或假数室子房(0.5分),胚珠着生于心皮边缘(0.5分)相连的腹缝线上(1分)。dd 单身复叶:仅有1枚小叶的复叶(1分),原为三出复叶的,2枚侧生小叶退化而形成(1分),小叶与叶柄间具关节,叶轴常具翅(1分)。如柑橘叶。; dd 聚药雄蕊(举例):花药合生成筒状(1分),花丝分离(1分),如向日葵(1分)。dddd 菌丝体:真菌的分枝或不分枝的无色菌丝的营养体。 浆果(举例):外果皮薄(1分),中果皮(0.5分)、内果皮(0.5分)均肉质化,并充满汁液。例番茄 学名:拉丁文(0.5分)属名(1分首字母大写为名词)+种加词(1分全大写为形容词)+定名人(0.5分首字大写),如:Oryza sativa L; ddd 藻类:是一类含光合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的总称,如蓝藻,绿藻,红藻,褐藻。 菌类:菌类是一类不含光合色素的低等异养植物的统称(2分)。如细菌,粘菌,真菌等 假果:除子房外,还有花托(0.5分),花萼(0.5分),甚至整个花序(0.5分)都参与形成的果实,称为假果。举例:梨(1分) 合蕊柱:兰科植物(1分)的雄蕊与花柱,柱头完全愈合成的圆柱状结构即是合蕊柱。 角果(举例):两心皮组成(1分),具假隔膜(1分),成熟时从两腹缝线裂开(0.5分),例如,油菜、青菜 梯形接合:水绵两条丝状体相对处的细胞壁向外突起伸长并相接触,接触处的细胞壁溶解,形成接合管(2分),细胞的原生质体缩成一团,形成合子(0.5分)丝状体多处产生接合管(0.5分),形如“梯子”而得名的。 低等植物: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1分),雌性生殖结构由单细胞构成(1分),生活史中不出现胚(1分)。例如:细菌,藻类,地衣等。 头状花序:许多无柄花(0.5分),着生于极度缩短(1分),膨大平展(1分)的花序轴上,各苞片常密集成总苞(0.5分),花排列成头状。 世代交替:从无性世代的孢子体产生有性世代的配子体,又从有性世代的配子体产生无性世代的孢子体,有规律地轮回更替现象称世代交替。dd 聚花果(举例):由整个花序(2分)形成的果实,例如桑椹、菠萝。(1分) 假二叉分枝:顶芽(0.5分)长出一段枝条,停止发育或为花芽(0.5分),顶芽两侧对生的侧芽(1分)同时发育为新枝,新枝的顶牙和侧芽生长活动与母枝相同(1分)。 个体发育:植物从生命活动中的某一个阶段(孢子,合子,种子)开始,经过形态,结构和生殖上的一系列发育变化,然后再出现当初这一阶段的全过程。 种子植物:在生活史中产生种子,胚被种子的外部结构很好的保护(2.5分)。如裸子植物和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复习资料 植物学部分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 一、名词: 1、胞间连丝 2、传递细胞 3、细胞周期 4、无限维管束 5、组织 6凯氏带 二:填空: 1、次生壁是细胞停止生长后,在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植物细胞内没有膜结构,合成蛋白细胞的是核糖体。 3、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有机物和无机盐的特化组织是导管。 4、基本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较浅,可塑性较大,在一定条件下,部分细胞可以进一步 转化为其他组织或温度分裂性能而转化为分生组织。 5、植物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植物细胞在进行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细胞 繁殖的基本方式。 三、选择: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偶线期。 2、随着筛管的成熟老化,端壁沉积物质而形成胼胝体。 3、裸子植物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组织是管胞。 4、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分裂的后期。 5、细胞核内染色体的主要组成物质是DNA和组蛋白。 6、植物的根尖表皮外壁突出形成的根毛为吸收组织。 7、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8、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在分裂的间期。 9、禾谷类作物的拔节抽穗及韭、葱割后仍然继续伸长,都与居间分生组织活动有 关。 10、细胞的胞间层,为根部两个细胞共有的一层,主要成分是果胶质。 11、植物细胞的次生壁,渗入角质、木质、栓质、硅质等特化,从而适应特殊功能 的需要。 12、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是中期。 13、根尖是根的先端部分,内含有原分生组织,这一组织位于分生区的根冠。 四、简答: 1、简述维管束的构成和类型? 答:(1)构成:木质部和韧皮部构成。(2)分类: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 2、试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征? 答:(1)间期:核大、核仁明显、染色质浓、染色体复制。(2)前期:染 色体缩短变粗、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体出现。(3)中期:纺锤 体形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4)后期:染色体从着丝点分 开,并分别从赤道板向两极移动;(5)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核膜、核仁重现,形成两个子核。 第二章植物的营养器官 一、名词解释: 1、芽: 2、根灌: 1、泡状细胞: 二、填空题: 1、植物根的生长过程中,能不能产生侧根,侧根起源于中柱鞘。 2、禾本科植物茎表皮的内方有几层厚壁组织,它们连成一环,主要起支持作用。 3、禾本科植物的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 4、禾本科植物的茎不能增粗,是因为其维管束内没有形成层所致。 5、茎内细胞通过皮孔可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6、禾本科植物气孔器的保卫细胞的形状不同与双子叶植物呈哑铃形。 7、落叶是植物对低温、干旱等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 8、双子叶植物次生生长过程中,维管束形成层主要进行平周(切向)分裂向内、向外产 生新细胞。 三、选择题: 1、双子叶植物根的木栓形成层发生于(中柱鞘)。

植物学简答题汇总

植物学 1.简述细胞壁的构造和功能。 构造:细胞壁的结构大体可分为3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作用: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防止细胞吸水而被胀破的作用。 2.简述细胞壁的特化类型及各自的作用。 木质化:细胞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可使细胞壁内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强。木栓化:细胞壁中增加的木栓质,木栓化细胞壁有保护作用。 角质化:细胞壁角质化或形成角质层,可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害。 黏液化:起连接作用 矿质化:使植物的茎和叶变硬,增强其机械支持能力 3.花瓣和花冠、花萼和萼片的关系? 答:花冠是花瓣的总称,花萼是所有花片的总称。 4.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条件? 答:自花传粉:1、同一朵花两性花雄雌蕊靠近2、花粉粒和胚囊同时成熟3、无生理阻碍。异花传粉:1、单性花2、雌雄配子成熟时间不同3、对本花花粉粒有生理阻碍4、雌雄蕊异常。 5.秋天树叶为什么大多会变成黄色? 秋季,天气转冷时,叶绿素解体,叶黄素和花青素合成,树叶便会变成黄色或红色了。6.叶镶嵌现象和意义? 答:同一枝上的叶不论哪一种叶序,叶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进行排列的现象叫做叶镶嵌现象。其意义是增加光合作用、保持平衡。 7.举例回答捕虫植物叶的各种变态? 答:比如说:囊状—狸藻,瓶装—猪笼草8.液泡的功能有哪些? 决定细胞渗透压的大小,贮藏,保存和排泄各种物质的场所,是细胞质和其他细胞的水分源泉。 8.韭菜割了又长是什么分生组织的活动引起的,枝条加粗是茎的什么分生组织活动引起的? 答:居间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9.简答植物在环境保护。 答:保护水土,调节湿度,缓冲环境剧烈变化。 10.简答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 答:植物在园林造景中运用在城市绿地,行道树,屋顶花园,景观花园,美化大自然。11.植物组织有那些类型? 答:分生组织、成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12.什么是周皮,植物根的周皮最早在那里形成? 答:是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存在于次生增粗器官,它由侧生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形成。 13.机械组织的分类和性质及作用? 答:机械组织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1、厚角组织:由生活的细胞壁不均匀加厚的细胞所组成的一种机械组织。 性质:厚角组织细胞都具有生活的原生质体,含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作用:有一定的坚韧性,可塑性和延伸性,既可起巩固支持的作用,又能适应器官的迅速生长。

植物学复习资料1 植物各科识别要点

植物学复习资料(下册)附录1 植物各科形态特征 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科的识别特征: 木本。花大,萼、瓣不分,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花托于果时延长。聚合蓇葖果。 毛茛科的识别特征: 草本。萼片、花瓣各5个,或无花瓣,萼片花瓣状,雄雌蕊多数、离生,果为瘦果 桑科识别特征: 木本,常有乳状汁液,单叶互生,花单性,雄蕊与萼片同数而对生,上位子房,果为复果。 ♂:*Ca4; CoO; A4 ♀:*Ca4; CoO; G(2:1) 石竹科识别特征: 草本,节膨大;单叶,全缘,对生;雄蕊为花瓣的2倍;特立中央胎座,蒴果。 锦葵科识别特征: 单叶,单体雄蕊,花药1室,蒴果或分果。本科中有许多著名纤维植物,如棉花、麻、洋麻,此外,还有许多观赏植物,如锦葵、蜀葵等。 葫芦科识别特征:

具卷须的草质藤本。叶掌状分裂。花单性;下位子房;花药折叠。瓠果。 杨柳科识别特征: 木本,单叶互生有托叶,葇荑花序,无花被,有花盘或腺体。蒴果,种子小,基部有长毛。 十字花科识别特征: 植株具辛辣味。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 蔷薇科识别特征: 花为5基数,心皮离生或合生,子房上位或下位,周位花,蔷薇型花。果实为核果、梨果、瘦果等。 根据心皮数、花托类型、子房位置和果实特征分为四个亚科: 1、绣线菊亚科Spiraeoideae 主要特征: 木本,常无托叶。 心皮通常5个,花托浅盘状。 果实为开裂蓇葖果。 2、蔷薇亚科Rosoideae 主要特征: 草本或木本,有托叶,托叶和叶柄愈合。 子房上位,心皮多数,生长在凸起或下凹的花托上。 果实为瘦果或小核果。

药用植物学笔记 打印版

绪论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有史料明确记载的本草著作;《新修本草》,被认为世界古代首部药典;《本草纲目》,我国史上最著名的本草著作,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来我国人民认、采、种、制和用药的经验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1、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问1,构成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2、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问2,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是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一)细胞质细胞质是原生质体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半透明、半流动的基质。 (二)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调控中心。细胞核具一定的结构,可分为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四部分。 (三)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具有特定功能的微器官,细胞器包括质体、液泡、线粒体、内质网、核糖核蛋白体、微管、高尔基复合体、圆球体、溶酶体、微体等。质体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植物细胞特有细胞器为质体、液泡、JS8gDEt 后含物及生理活性物质 后含物指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的总称;或细胞内所有非生命物质的总称。 1. 贮藏物质(营养物质)(问3,细胞后含物中的营养物质包含有哪些?) ⑴. 淀粉(图1—6)(问5,淀粉粒有哪3种类型,特征如何?) ①. 单粒:只有一个脐点的淀粉粒。 ②.复粒: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只有自己的层纹,无公共的层纹 ③. 半复粒: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有自己的层纹外,还有公共的层纹。 含有直链淀粉的淀粉粒遇稀碘液显蓝紫色,支链淀粉显紫红色。 ⑵. 菊糖多含在菊科、桔梗科。龙胆科部分植物根的植物里。 ⑶. 蛋白质 ⑷.脂肪和脂肪油 2. 代谢废物晶体(问4,液泡中的结晶有哪些种类?) ⑴. 草酸钙结晶 ①. 方晶:斜方形、菱形、长方形的草酸钙结晶。甘草、黄柏 ②. 针晶:细长两头尖的草酸钙结晶。成束存在的称为针晶束。半夏 ③. 族晶:由许多菱状晶体聚合而成的草酸钙结晶。大黄、人参 ④. 砂晶:细小的三角形、箭头形、不规则形的草酸钙结晶。曼陀罗、牛膝 ⑤. 柱晶:长柱形,直径为长度4倍以上的草酸钙结晶。射干、淫羊藿草酸钙结晶遇20%硫酸溶解,形成硫酸钙针晶。 ⑵. 碳酸钙结晶,也称钟乳体。爵床科、桑科、寻麻科 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类能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的总称,包括酶、维生素、植物激素和抗生素等。 细胞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 (一)细胞壁的分层 细胞壁根据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为三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1、胞间层存在于细胞壁的最外面,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共用的薄层。主要成分,果胶。

大一植物学简答题

简答题 2 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的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3 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 答: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根头”指茎基部分,上面着生叶;“根颈”指由下胚轴发育来的无侧根部分;“本根”指直根的主体,由主根发育而成。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因此,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 4 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答:对具有网状脉的叶和具有侧出平行脉的叶进行横切,对于叶中主脉而言是横切,叶横切面上呈现出叶脉中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对于侧脉则是纵切,叶横切面上呈现侧脉维管组织的纵面观。所以叶横切面上可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5 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细胞液无色,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 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以下的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日光透过。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6 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孔?

答:气孔与叶的功能密切相关。气孔既是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分蒸腾的通道。叶下表面避开日光直射,温度较上表面为低,因而气孔多位于下表皮,以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其次当光线很强时,叶表面气孔关闭,叶下表面气孔仍开张,以进行气体交换,促进光合作用,使植物能充分利用光能。所以气孔多分布于叶下表皮上。由于气孔的功能是控制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沉水植物叶在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不适应于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若沉水植物叶具有气孔,叶中通气组织内的气体可能通过气孔而散失,所以一般来说气孔对于沉水植物的叶无生理意义。 ☆7、C3植物和C4植物在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 答:c4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其维管束鞘发达,是单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排列整齐,含多数较大叶绿体。维管束鞘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这种“花环”结构是c4植物的特征。C3植物包括水稻、小麦等,其维管束鞘有两层,外层细胞是薄壁的,较大,含叶绿体较叶肉细胞中为少;肉层是厚壁的,细胞较小,几乎不含叶绿体。C3植物中无“花环”结构,且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很少,这是c3植物在叶片结构上的特点。 8 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 答: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属 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 9 被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同时它们也有较大的叶,两者间是否存在着联系?答:被子植物叶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受光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同时也使蒸腾作用加强。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有根部吸收,并通过根、茎木质部运输至叶。叶片具很强的蒸腾作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也相应强,因为被子植物的输水分子,管胞之间通过纹孔传递水分,且管径较小,输水效率较低。而导管分

(完整版)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简答题专版

3、从结构上说明根具有吸收、固着和贮藏的功能。 答: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又由主根与多级侧 根组成,因此根在形态上具有固着的功能。初生根经次生生 长可形成次生根,初生根尤其次生根的维管束中存在大量的 厚壁组织纤维和石细胞,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根初 生结构的表皮形成附属物表皮毛,表皮毛向土壤中吸收水和 无机盐,通入表皮进入皮层并进入初生木质部的导管,经导 管输送到植物体地上各部分,因此根具有吸收的功能。根初 生结构的皮层和髓中的薄壁细胞均具有储藏淀粉等营养物质 的功能。 6、举例说明植物适应旱生环境在形态及结构上的变化。 叶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但生活的环境不同,它 的形态结构差别也很大。 根据植物和水的关系,可将它们划为旱生植物、中生植 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不同环境的植物,其叶的构造会 有很大差异,而长期适应的结果,又形成相对稳定的叶的结 构。一般地讲,叶是可塑性最大的器官。 (一)旱生植物叶 旱生植物叶一般以保持水分和防止蒸腾为明显特征。通 常可以向两个方面发展,形成两种不同旱生植物类型: 1.叶肉薄壁组织增多,呈肉质状态,能贮存大量水分,并减少水分的消耗(如景天、芦荟、马齿苋)。 2.另一种,叶片小而硬,叶表皮细胞外壁增厚,角质层发达或密生表皮毛,气孔下陷或具多层表皮细胞, 构成复表皮等。栅栏组织层次多,甚至分布叶上下两面, 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叶肉细胞壁内褶,叶脉分 布密,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均较发达,可保证水分的及 时供应。 (二)水生植物叶 水生植物的全体或部分生长在水中水分充足,但气体和 光线不足,其结构与旱生叶相反,叶片分裂成丝状,并且没 有正、反面,随水漂流,都能光合作用,例黑藻、金鱼草。 (1)表皮细胞壁薄,无角质层,无表皮毛,也无气孔,而具叶绿体,所以吸收,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均可由表皮 细胞进行。 (2)叶肉不发达,层次很少,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但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气腔中常充满空 气。 (3)由于沉水植物的全部表面都能进行吸收,所以导管不发达,机械组织十分衰退,可随水漂荡。有些植物具漂 浮叶,仅上表皮具气孔。 (三)湿生植物叶 它处于前两者之间,一般其叶片常大而薄,角质层不发 达或一般无蜡被和毛状物,海绵组织发达,叶脉和机械组织 不发达,胞间隙大等特点。 (四)阴性植物和阳性植物叶 所谓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是根据对光照关系而言。阳性 植物是在强光下生长良好的植物,像马尾松;阴性植物则须 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阳性植物叶结构与旱生植物叶结构相仿,但不等于旱生 植物。水稻为阳性植物,但叶结构趋向于湿生植物。 1、试述被子植物从孢原细胞的产生到成熟花粉粒形成的整个 花药发育过程。 答:孢原细胞进行平周分裂,产生内、外二层细胞,在内的 一层称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经过不断分裂,形成大量小孢子 母细胞,这些细胞的体积大,核也大,原生质浓厚、丰富, 与壁细胞很不一样。小孢子母细胞继续发育,通过减数分裂 形成四分小孢子。四分小孢子形成时由胼胝质所分隔和包围。 以后四分小孢子相互分离,而成独立的细胞。四分体分离出 来的单核花粉粒,单核、壁薄、质浓,它一边转化胼胝质为 纤维素,一方面绒毡层分泌孢粉素形成外壁。同时,单核花 粉粒从绒毡层细胞中不断吸取营养。接着核开始分裂,产生 大小不等的两个核。靠近萌发孔,核大的称营养核,另一个 为生殖核。细胞经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大小形状有差异的细 胞,生殖细胞呈凸透镜状,紧贴远离萌发孔的内壁上,由生 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组成,此时称2-细胞花粉。经一段贴合期, 生殖细胞从内壁游离出来,不形成细胞壁,而成为裸细胞。 它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子,精子也是无壁的裸细 胞,核大、质少。这时的花粉粒称3-细胞花粉。 2、简述被子植物雌配子体(胚囊)的产生和发育。 答:①随着胚珠的发育,珠心中形成一孢原细胞,孢原细胞 或再经分裂分化或直接增大形成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 ②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即四分大孢子;③ 四分大孢子沿珠心排成一行,其中靠近珠孔的三个细胞逐渐 退化消失,离珠孔端最远的一个具功能的大孢子继续发育, 形成胚囊;④功能大孢子开始发育时,细胞体积增大,并出 现大液泡,形成单核胚囊,随后核连续进行三次分裂,第一 次分裂形成二核,移至胚囊两端,形成二核胚囊,二核胚囊 连续进行两次分裂,形成四核胚囊和八核胚囊。⑤八个核先 暂时游离于共同细胞质中,然后每端的四个核中各有一核向 胚囊中部移动,相互靠陇形成极核。极核与周围的细胞质一 起组成胚囊中最大的细胞,称为中央细胞。有些植物中中央 细胞的两个极核常在传粉和授精前相互融合成二倍体,称次 生核。⑥近珠孔端的三个核,一个分化成卵细胞,二个分化 成两个助细胞,它们合称为卵器。⑦近合点端的三个核分化 成三个反足细胞。⑧至此,发育成具有7个细胞的成熟胚囊。成熟胚囊也就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其中卵器是被子植物 的雌性生殖器官,卵细胞称为雌配子。 3、简述虫媒花适应昆虫传粉的一般特征。 答:靠昆虫传粉的植物叫虫媒植物,它们的花叫虫媒花。这 了适应昆虫传粉,虫媒花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花大而显著,并有各种鲜艳的色彩; (2)虫媒花多半能产蜜汁。蜜腺分布在花的各个部 分或发展成特殊的器官; (3)虫媒花多具特殊的气味以吸引昆虫; (4)虫媒花在结构上也常和传粉的昆虫间形成互为适应的 关系。 4、简述风媒花适应传粉的一般特征。 答:(1)花被很小,不具鲜艳颜色,甚至无花被。 (2)无蜜腺及香味。 (3)花粉量大,细小光滑,干燥而轻。 (4)柱头往往分叉成羽毛状。 (5)开花一般在开春放叶前。 5、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识别作用 传粉花粉管萌发(如为2-细胞花粉,生殖细胞分裂为两个精子)进入助细胞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形成合子(2倍体)和初生胚乳核(3倍体)。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①精、卵融合将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组合在一起,通过受精形成的合子及由它发育形成的新个体具有父母本的遗 传特性,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②由于雌、雄配子本身相互之间的遗传差异(由于减数分裂 过程中所发生的遗传基因交换、重组所决定的),因而形成 的后代中就可能形成一些新的差异,极大地丰富了后代的遗 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③作为胚发育中的营养来源的胚乳,也是通过受精的初生胚 乳核发育而来的,因而也带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这就使 产生的后代具有更深的父母遗传特性,以及更强的生活力和 适应性。 因此,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的最进化 最高级的形式。 6、简述松属从合子到种子的形成过程。 答:合子经两次分裂形成4个自由核,移到颈卵器基部,排 成一层,再经一次分裂产生8个核,并形成细胞壁,分上、 下2层排列。下层细胞连续分裂2次,形成16个细胞,排列成4层,其中第3层细胞伸长形成初生胚柄,将最先端的4个细胞推至颈卵器下的雌配子体胚乳中,此时最先端的4个细胞继续分裂,上部的细胞伸长形成次生胚柄。每行最先端 的细胞继续多次分裂,形成相互分离的4个原胚及长而弯曲的胚柄,原胚继续增大形成胚。与胚发育同时,雌配子体继 续发育,形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这样整个胚珠形成1粒种子。 7、简述裸子植物小孢子的产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答:小孢子叶背面着生两个小孢子囊,幼时囊中充满核大而 细胞质浓的造孢细胞,造孢细胞进一步分裂发育形成小孢子 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叫四分体。四分体再分离成4个小孢子。单核的小孢子分裂为两个细胞, 其中较小的一个叫第一原叶细胞,较大的一个叫胚性细胞, 胚性细胞分裂形成第二原叶细胞和精子器原始细胞,精子器 原始细胞再分裂一次形成一个粉管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此 时,花粉粒已成熟,这种具有四个细胞,即第一原叶细胞、 第二原叶细胞、粉管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成熟花粉也就是雄配 子体。随着发育,第一、第二原叶细胞逐渐消失,仅留下粉 管细胞和生殖细胞继续发育。 8、简述裸子植物大孢子的产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答:胚珠的珠心由一团幼嫩细胞组成,在珠心深处形成大孢 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大孢子, 在珠心组织内排成直行,基中仅远离珠孔的一个成为可发育 的大孢子。大孢子经多次分裂形成许多游离核,逐渐形成细 胞壁,使雌配子体成为多细胞结构,称为胚乳。在雌配子体 的近珠孔端形成3-5个颈卵器。每个颈卵器具数个颈细胞和 一大型的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在受精前分裂成卵细胞和腹沟 细胞,但后者迅速退化消失。 9、被子植物受精过程及种子的形成。 答:花粉粒传到柱头上后,从柱头吸收水分,同时发 生蛋白质的释放。经花粉壁蛋白与柱头表面的溢出物或亲水 性的蛋白质膜(表膜)的相互识别,决定雄性花粉被雌蕊“接受”或被“拒绝”。花粉粒从柱头分泌物中吸收水分膨胀, 内壁从萌发孔向外突出形成细长的花粉管,内含物流入管内。花粉管不断伸长,经花柱进入子房,最后直达胚囊。当花粉 管从一个退化助细胞处进入胚囊后,先端破裂,两个精子分 别穿过质膜。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 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 生胚乳核,这种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的现象,称为 双受精。被子植物完成受精作用以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 房发育成果实。

植物学复习资料汇总

一、名词解释 3.外始式分化: 答案:根的初生木质成熟方式从外至内渐次发育成熟,称为外始式分化。 4.分化: 答案: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5.组织: 答案: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6.花: 答案:花是适应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7.茎: 答案:来源于胚芽,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状体。 8.变态: 答案:植物器官为了适应某一特殊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形态,这种变化能够遗传下去,称为变态。 9.保护组织: 答案: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例如表皮。 10.芯皮: 答案:芯皮是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由叶变态而成。 15.边缘胎座: 答案:单子房,一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 18.休眠: 答案: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时间,才能萌发,这一特性叫种子的休眠。 19.胚珠: 答案:胚珠是芯皮腹缝线上的卵形突起,发育成熟后由珠被、珠心、珠柄、珠孔、合点等部分构成。珠心组织内产生胚囊母细胞,并由其发育成配囊。 20.侵填体: 答案:进入导管内部的瘤状后含物,称为侵填体。 21.双受精: 答案: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结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胚;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三倍体的胚乳核,并进一步发育成胚乳,这一特殊的受精方式,称为双受精。 22.分生组织: 答案:在根尖、茎尖和形成层中,具有持久分生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 23.次生保护组织: 答案:由木栓形成层(侧生分生组织)及其衍生细胞形成的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 25.凯氏带: 答案:双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端壁的栓质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 26.泡状细胞: 答案:单子叶植物叶片上表皮中,呈扇形分布的某些薄壁细胞,称为泡状细胞。这些细胞失水时,能引起叶片卷曲,防止叶片舒展而进一步失水。 27.内起源: 答案:侧根发生时,由内皮层以内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侧根源基,进一步突破外面的组织而成,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植物学简答下册

0 绪论(下册)建议大家下册复习以理解为主 1、何谓双名法?举例说明。 双名法要求一个种的学名必须用 2 个拉丁词或拉丁化了的词组成。第一个词称为属名,属名第 1 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词称为种加词,通常是一个反映该植物特征的拉丁文形容词,种加词的第一个字 母一律小写。同时,命名法规要求在双名之后还应附加命名人之名,以示负责,便于查证。 如水稻:Oryza sativa L. 属名种加名定名人(Linnaeus 的缩写) 若是变种,则有蟠桃:Prunus persica var. compressa Bean. 变种名 2、试述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举出各类群的主要代表植物(每类群至少 5 种)。 (1)低等植物生活在水中。高等植物生活在阴湿处或陆地上。 (2)低等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高等植物分化出了根、茎、叶。生活在阴湿处或陆地上。 (3)低等植物雌性生殖器管为单细胞,而高等植物生殖器管为多细胞。 (4)低等植物有性生殖的合子不经过胚的阶段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合子发育离开母体,不形成胚),而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合子经过胚的阶段发育成新个体(合子发育不离开母体,形成胚)。 低等植物主要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几大类,各类群的主要代表植物有:藻类植物——颤藻、发菜、衣藻、水绵、海带、紫菜,菌类植物、地衣植物几大类 高等植物主要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几大类。,高等植物主要包括苔藓植 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几大类。苔藓植物——地钱、葫芦藓、金发藓、立碗藓等;蕨类植物——石松、卷柏、福建观音坐莲、桫椤、蕨和田字苹等;裸子植物——苏铁、银杏、华南五针松(广东松) 、马尾松、南方红豆杉、买麻藤等;被子植物——荷花玉兰、白兰花、黄莲、阴香、桑、百合、鱼尾葵等。 3.植物各级分类单位有那些?什么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以亲缘关系远近为根据,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以下还 有亚种、变种和变型。而科是植物分类的重要单位。 在一个等级之下还可分别加入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等;另外,在科以下有时还加入族、 亚族,在属以下有时还加入组或系等分类等级。所有这些分类等级构成了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4 植物界分为哪几个基本类群? 藻类植物、菌类,、地衣门、统称为低等植物又称为无胚植物。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合称为高等植物,又称为有胚植物 苔藓植物门、蕨类植物门和裸子植物门的雌性生殖器官均为颈卵器,因此,这三类植物合称为颈卵

植物学资料整理汇总

一、细胞壁的结构 1、胞间层(中层):主要成分为果胶质。 2、初生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及少量的果胶质、半纤维素):初生壁一般薄而柔软,可塑性大;同时可透水分和溶质 3、次生壁:(形成于细胞停止生长以后,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及木质。):较厚,坚硬;分为外、中、内三层;次生壁强烈加厚的cell多数是死细胞。 4、纹孔:细胞壁增厚时,并非全面均匀增厚,其中常留有不增厚的部分称纹孔。实际上并 非真正的孔,而是一些薄壁的区域。分为具缘纹孔(底>口,发生在次生壁强烈加厚 的细胞间。)、单纹孔、半具缘纹孔 5、胞间连丝:在相邻的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 联系,这些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叫胞间连丝。 二、分生组织(也称形成组织) 1、原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 位置:根尖、茎尖的先端 细胞特点:1)形小、壁薄、质浓、核大、无或仅具小液泡,排列整齐,无胞间隙;2)终身保持分裂能力。 2、初生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 位置:根、茎前最幼嫩部位,位于原分生组织之后。 特点:一方面cell仍能分裂;一方面cell开始初步分化 3、次生分生组织:仅见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侧生分生组织) 位置:根、茎中轴的侧面。 来源:成熟cell脱分化而成。 两类形成层→使根茎增粗。木栓形成层→形成周皮 4、居间分生组织 基本组织、)三、薄壁组织(营养组织分布:较广,6种器官均有。 特点:(1)都是活cell、壁薄、核小、形大、液泡大、细胞间隙大;(2)cell分化程度浅,具潜在的转化能力,具较大的可塑性。 类型:同化组织、贮藏组织、储水组织、吸收组织、通气组织、传递cell 四、输导组织 木质部: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的一种复合组织,包括管胞和导管分子、纤维、薄壁细胞等。 韧皮部:复合组织,包含筛管分子或筛胞、伴胞、薄壁细胞、纤维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1、导管分子与管胞位于木质部(死细胞)

最新植物学复习提纲 含答案

1、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细胞壁,液泡。 动物细胞: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 2、了解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生长概念。 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成熟的根,这种植物体的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熟,这种生长过程称为根的初生生长,在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它们共同组成根的结构,称为根的初生结构。 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这种组织形成了茎的初生结构。 3、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可分为哪三部分? 表皮 皮层外皮层 皮层薄壁组织 内皮层(凯氏带) 维管柱中柱鞘原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外始式) 初生维管组织后生木质部 原生韧皮部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 后生韧皮部 薄壁组织或厚壁组织 表皮 皮层初生木质部 维管柱维管束初生韧皮部 维管形成层 髓和髓射线

4、双子叶植物茎维管形成层的组成及起源。 出现在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是原形成层在初生维管束的分化过程中留下的潜在的分生组织,在以后茎的生长,特别是木质茎的增粗中将其主要作用。 5、凯氏带的概念和作用? 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壁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凯氏带。对水分和溶质有着障碍或限制作用。 6、根毛的形成及利于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特征。 根毛是由表皮细胞外壁延伸而成,是根的特有结构。 外壁上存在着粘液和果胶质,加强了与土壤的接触,有利于根毛的吸收和固着作用,使根毛对控制土壤侵蚀比根的其他部分可能更为重要和有效。 根毛生长速度较快,但寿命较短,随着分生区衍生细胞的不断增大和分化,以及伸长区细胞不断地向前衍伸,新的根毛也就连续地出现替代枯死的根毛,随着根毛的生长,向前推移,进入新的土壤区域。 7、典型的细胞水势包括哪四个部分? ψw =ψs +ψp+ψg+ψm ψw 为细胞水势,ψs 为溶质势(渗透式),ψp为压力势,ψg为重力势,ψm为衬托势。 8、植物的吐水现象是由什么引起的? 吐水由根压所引起。在自然条件下,当植物吸水大于蒸腾时,或夜晚气孔关闭,水从叶片上散发量减少,即土壤湿度大,根系仍强烈吸水使得植物吸水大于蒸腾,往往可以看到吐水现象。 9、光反应和碳反应的部位?

植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生物学物种:生物学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即物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并能进行交配,产生能育的后代,有一定的地理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双名法:由林奈确定的生物命名法则。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定名人的姓名和定名年代等信息。 病毒:是一类形体极其微小,结构十分简单,能侵染特定活细胞的遗传因子。 溶菌性噬菌体:也称毒性噬菌体,能在寄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最终裂解细菌,使细菌破裂死亡。 溶原性噬菌体:参加到寄主DNA中的噬菌体DNA称为原病毒。溶原性病毒有时也能脱离寄主DNA而进入溶菌周期。 质粒:是较核质体小的共价闭合环状,双链互补的超螺旋结构的DNA。能独立复制,也能插入细菌染色体中或从中脱出。也可携带外源DNA片段共同复制。 藻殖段:藻类分裂繁殖时由异形胞、隔离盘以及机械作用分离而成的生殖段。 核质体: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核膜、核仁,不与组蛋白结合,无定形,大型闭合环状,超螺旋的双链DNA分子。 原植体植物:植物体结构比较简单,为单细胞或者是多细胞的丝状体或叶状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称为原植体。低等植物也叫做原植体植物。 精子器:雄性生殖器官外形多呈棒状或球状,其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内有多数精子,精子长而卷曲,具2条等长的鞭毛。 颈卵器:外形如瓶状,由细长的颈部(1层颈壁细胞和1列颈沟细胞)和膨大的腹部(多层壁细胞、1个腹沟细胞和1个卵细胞)组成。 原丝体:苔藓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成丝状体,形如丝状绿藻,称为原丝体。 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叫原叶体,有假根,其贴地一面生有颈卵器和精子器。 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与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相互更替的现象。大孢子叶球:又称雌球花。大孢子叶特化为珠领、珠鳞、珠托和套被,丛生或聚生成大孢子叶球,其上着生1-数枚裸露胚珠,为裸子植物的雌球花。 小孢子叶球:又称雄球花,小孢子叶聚生而成小孢子叶球,其上着生2-数枚小孢子囊,为裸子植物的雄球花。 第二部分 春化作用:低温对花的促进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光周期现象:植物成花(或发育)对光周期作出的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一条木栓化的带状增厚,为凯氏带。 传递细胞: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包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真果:仅有成熟的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叫真果。 假果:除子房外,还有其他花部参与形成的果实叫假果。 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着生顺序),如互生、顶生、轮生等。 花序:被子植物的花在花序轴(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 花程式:用符合和数字列成公式,以表示花的对称性、性别、各部分的数量、组成、连合情况以及位置等性状。 不完全叶:托叶、叶片、叶柄三个部分结构中,缺少其中任意一个或两个部分称为不完全叶。不完全花:缺少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其中任意一个或几个部分称为不完全花 心皮: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是构成雄蕊的基本单位。

园林植物学复习资料整理

绪论 植物(Plant):在生物界中,营固着生活、具有细胞壁、自养的生物。 形态多样性:大小各异,形态多样。 结构多样性:单细胞、群体、多细胞;简单-复杂。 寿命多样性:短命植物、一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木本植物。 营养多样性:自养:绿色植物;异养:非绿色植物:寄生、腐生 生态多样性:陆生、水生;沙生、盐生、冻原植物。 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界的植物生活和发展规律的生物科学,包括形态结构的发展规律、生长发育的基本特征、类群的进化与分类、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或系统植物学:根据植物的特征和植物间的亲缘关系、演化顺序,对植物进行分类,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和逐步完善植物各级类群的进化系统的科学。 植物分类的方法:人为分类自然分类系统发育分类 物种:分类学基本单位,指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异,并具有地理分布上、生态上或季节上的隔离。 变型:形态特征变异相对较小的类型,如花色不同、花重瓣、单瓣的变异、叶片有无色斑等。品种:由人工培育而来的,具有独特的经济性状,并达到一定数量。 植物形态学:研究植物的个体构造、发育及系统发育中形态建成的科学。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化学:研究植物代谢产物的成分、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植物资源学:研究自然界所有植物的分布、数量、用途及开发的科学。 分子植物学:研究植物材料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规律的科学。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是建立在植物分类学、形态学、解剖学、胚胎学、孢粉学、细胞学、遗传学、植物化学、生态学和古植物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向日葵菊科一年生植物,原产北美,是重要的油料植物。 桔梗是桔梗科多年生植物叶对生。 大花草分布于苏门答腊,大花草科寄生植物。 天麻.,兰科腐生植物,其根状茎入药,有熄风镇痉,通络止疼的作用,用以治疗高血压病、头疼、眩晕、肢体麻木、神经衰弱和小儿惊风等。 第一章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 生活周期:从种子开始,当种子成熟后,在适应的外界条件下萌发成幼苗,再进一步生长发育成具根茎叶的植物体,当植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顶芽或侧芽分化形成花芽,再进一步形成花、果实和种子。 器官:植物体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由数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植物体的组成单位。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根的类型:主根、侧根、不定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