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课设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水泵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水泵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水泵控制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水泵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其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水泵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水泵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了解水泵控制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此外,学生还应培养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水泵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了解水泵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3.熟悉水泵控制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分析水泵控制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具备水泵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

3.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优化水泵控制系统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水泵控制系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使学生认识到水泵控制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水泵控制系统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泵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水泵的基本原理:介绍水泵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其分类。

2.水泵的结构:讲解水泵的构造,包括叶轮、泵壳、密封装置等。

3.水泵控制系统:介绍水泵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水泵控制系统的应用:分析水泵控制系统在供水、排水、灌溉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水泵控制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水泵控制系统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泵控制系统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水泵控制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水泵的课程设计

水泵的课程设计

水泵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使学生掌握水泵的性能参数及其影响因素;3. 引导学生了解水泵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水泵性能参数进行选型及计算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泵、解决水泵常见故障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水泵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泵技术及水利工程事业的热爱;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水泵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水泵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水利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对水泵的深入认识有限。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水泵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泵技术;3.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泵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水泵的定义、作用及分类方法- 各类水泵(如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的特点与应用2. 水泵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水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 水泵的性能参数(如扬程、流量、效率、功率等)及其计算方法3. 水泵的选型与计算- 水泵选型的原则与方法- 水泵工况点的确定及性能曲线的应用- 水泵并联与串联的计算4. 水泵的应用与工程实践- 水泵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水泵的安装、调试及维护- 水泵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5. 水泵相关软件介绍- 水泵性能模拟与分析软件的使用- 水泵选型与计算软件的应用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水泵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课时:水泵的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第三课时:水泵的选型与计算第四课时:水泵的应用与工程实践第五课时:水泵相关软件介绍及操作实践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水泵与水泵站”章节相关,涵盖该章节的主要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水泵知识体系。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水力学与水泵站》课程设计要求及分工一、课程设计要求1、设计时间及工程内容本次设计为1周。

工作内容:拟定设计课题,筛选确定设计方式、查资料并进行系统工艺设计,图纸绘制(采用CAD绘制或手工绘制均可,但必须图面整洁),5月18日(星期日)下午17点前提交设计成果。

2、上交内容(1)正式设计说明书1份及附图1张(主要是泵站平面图及剖面图、如时间充裕,可增设其他相关构筑物图纸),要求可参考课程设计样板;(2)每位同学在以下四个任务书中任选其一,确定选用最合理的方法,进行设计;每位同学必须独立进行,不得抄袭、剽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完成设计,但遇到问题可以讨论,如果设计有雷同,所有相关同学的作业均以零分记;(3)查资料途径:图书馆复印、网上学校图书馆下载、网上其它下载等;二、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一――送水泵站设计基本资料某县城位于东经111°150-114°050,北纬29°260-31°370。

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全市太阳年辐射总量为 104-110kcal/cm2,年日照时数1800-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9-16.6℃,年无霜期242-263天,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

有足够的气候资源供农作物生长。

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75%,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中心城区面积 54平方公里,人口75万。

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下,人均用水为200L/d,城市管网最不利点所需水压为30m,给水管网平差得出的送水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15.6m。

泵站设置处地面平坦,标高为37.5米,清水池最低水位为地下3米。

城市消防流量为178.5m3/h,消防时水头损失18.9米。

该市用水量时变化情况如下图。

水泵控制器课程设计

水泵控制器课程设计

水泵控制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水泵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及功能;2. 学会分析水泵控制器的电路图,并能进行简单的电路连接;3. 掌握水泵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参数设置与调整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组装水泵控制器;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水泵控制器的调试与检测;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解决水泵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泵控制器及相关电子设备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水泵控制器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对水泵控制器有一定的好奇心,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水泵控制器基础知识- 水泵控制器的作用与分类- 水泵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水泵控制器的主要部件及功能2. 水泵控制器电路分析与连接- 电路图识别与元件功能- 电路连接方法与步骤- 常见电路故障分析与排除3. 水泵控制器参数设置与调整- 参数设置的意义与原则- 参数调整的方法与操作步骤- 实际应用中的参数优化4. 水泵控制器组装与调试- 组装水泵控制器的步骤与方法- 调试工具与仪器的使用- 水泵控制器调试流程及注意事项5. 水泵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节能环保案例分析- 水泵控制器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水泵控制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水泵控制器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水泵控制器电路分析与连接第三周:水泵控制器参数设置与调整第四周:水泵控制器组装与调试第五周:水泵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电子控制技术与应用”章节相关,涵盖水泵控制器的原理、电路、组装、调试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格兰富水泵泵体课程设计

格兰富水泵泵体课程设计

格兰富水泵泵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格兰富水泵泵体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水泵泵体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水泵泵体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掌握水泵的工作原理,能解释水泵的工作过程。

3.熟悉水泵的维护方法,能正确进行水泵的保养和故障排除。

4.能够使用专业工具对水泵泵体进行拆装和检修。

5.能够通过观察和检测判断水泵的工作状态。

6.能够制定并执行水泵的维护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水泵泵体工作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水利工程的重视。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水泵泵体的结构:介绍水泵泵体的组成部分,如叶轮、泵壳、轴承等,并解释各部分的功能。

2.水泵的工作原理:详细讲解水泵的工作原理,包括吸入、压缩、排出三个过程,使学生能够理解水泵的工作过程。

3.水泵的维护方法:讲解水泵的维护方法,包括日常保养、故障排除等,让学生掌握水泵的正确维护方式。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水泵泵体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水泵泵体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水泵泵体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plc水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plc水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plc水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水泵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了解各部分组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PLC编程语言中的逻辑指令,如逻辑与、逻辑或、定时器、计数器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进行水泵控制系统的编程,实现水泵的启停、状态监控等基本功能。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仪器对水泵控制系统进行调试,诊断并解决简单故障。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水泵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PLC技术在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对自动化技术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能够培养工程思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学会倾听、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设计符合教学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水泵控制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PLC基础知识:介绍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在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PLC概述》2. 水泵控制系统组件:讲解水泵、电机、传感器等组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水泵控制系统组件》3. PLC编程语言:学习逻辑指令、定时器、计数器等编程方法,以及在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PLC编程语言》4. 水泵控制系统设计:分析水泵控制系统的需求,设计电路图,编制PLC程序。

教材章节:第四章《水泵控制系统设计》5. 系统调试与故障排除:介绍系统调试方法,学习故障诊断与排除技巧。

教材章节:第五章《系统调试与故障排除》6.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水泵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编程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标准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标准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水泵与水泵站》课程是高职院校水利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亦可作为水利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牢固掌握水泵专业知识,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理论进行工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水泵选型,泵站工程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奠定基础。

本门课程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注重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能具备工程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水工建筑物等的相关专业知识。

三、设计思路《水泵与水泵站》课程内容难度较大,较枯燥乏味,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本门课程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强求知欲望;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性,将水泵与水泵站与工程力学、水力学、农田灌溉与排水、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等学科有机结合,并及时将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提升学生应用能力;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课堂加血有效性,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直观易懂,弥补未到现场参观实习的不足。

四、课程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1)掌握水利工程中常用水泵的基本原理、工作性能和水泵装置工况的确定方法。

根据水利工程的需要,能够进行水泵装置的有关计算和合理地选用水泵。

(2)掌握水泵装置工况调节和水泵联合工作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和步骤。

合理地确定水泵各种不同的工作方式,以保证水泵高效、可靠地运行。

PLC水泵课程设计

PLC水泵课程设计

PLC水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 掌握PLC编程的基础知识,包括逻辑运算、定时器和计数器等功能的使用。

3. 学习水泵的工作原理,了解水泵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水泵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针对水泵控制需求设计合理的PLC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工程实践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合理控制水泵运行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适用于高年级中职或高中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课程目标分解:1. 知识目标:通过讲解、演示和自学,使学生掌握PLC和水泵控制相关理论知识。

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水泵控制系统的PLC 编程和调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实施和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PLC基本原理及其在水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 水泵的工作原理、类型及主要参数。

- PLC编程基础,包括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指令的使用。

- 水泵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及实现方法。

2. 实践操作:- 水泵控制系统的硬件连接与调试。

-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及编程技巧。

- 水泵控制程序的设计、下载和调试。

-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教学大纲安排:1. 理论教学:- 第一节:PLC基本原理及水泵控制概述。

- 第二节:水泵工作原理及控制系统设计要求。

- 第三节:PLC编程基础及指令系统。

2. 实践教学:- 第四节:水泵控制系统的硬件连接与调试。

水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水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水泵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水泵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及应用。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水泵的工作原理、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不同类型水泵控制系统的特点。

技能目标则是培养学生能够分析水泵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泵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

首先,介绍水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水泵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然后,讲解水泵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等元件。

接着,分析不同类型水泵控制系统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水泵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利用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水泵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知识。

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接着,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真实的水泵控制系统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进行水泵控制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择与水泵控制系统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水泵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水泵控制系统实验套件,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调试。

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案例,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提问、回答等。

其次,通过作业和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水泵控制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水泵课设【范本模板】

水泵课设【范本模板】

第一章基本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第一节地形资料图1:黄墩湖水系示意图1.水文资料(一)水位内河设计水位:18.2m;内河最低水位:17。

0m;内河最高水位:19.5m;外河设计水位:21。

5m;外河最高水位:22.5m;外河最低水位:19.8m。

(二)流量设计流量为4。

0m³/s。

第二节其他资料(一)能源资料泵站用电由徐州或宿迁电网供给,从徐州或宿迁电网接电,通过升压站变电后,进行泵站供电。

(二)交通、建材资料本地交通方便,陆路可通汽车,水路可通船舶;建筑材料可以保证供应,砂石料更可就地取材.第二章 工程规划第一节 站址确定一、选址原则1。

泵站站址应根据流域或城建建设总体规划,泵站工程规模、运行特点和综合利用要求,考虑地形、地质、水源或容泄区、电源、枢纽布置、对外交通、占地、拆迁、施工、管理等因素,并考虑扩建的可能性,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站址最好选在地形开阔、岸坡适宜,有利于工程布置的地点;宜选择在岩土坚实、抗渗性能良好的天然地基上,不应设在大的或活动性的断裂构造带及其他不良地质地段,如果当地不具备较好的地质条件,同时考虑到本次设计的泵站规模较小,可以在建站处进行地基处理;3。

站址应尽量选在交通方便和靠近电源的地方以方便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减少输电线路的长度;4。

选址时还要特别注意进水水流的平稳和流速分布的均匀以及避免发生流向改变或形成回流、漩涡等现象.根据这些原则可确定黄墩湖泵站的站址,其具体位置见图5:黄墩湖排涝泵站平面布置图.第二节 泵站设计流量和扬程一、泵站设计流量Q 设本次设计根据设计书要求,取34.0/Q m s 设。

二、水泵的设计扬程H 设1。

根据所给的水文、地形等资料,可以确定内、外河最低水位、设计水位及最高水位分别为:内河设计水位:18。

2m ; 内河最低水位:17.0m; 内河最高水位:19。

5m; 外河设计水位:21。

5m ;外河最高水位:22.5m ; 外河最低水位:19。

泵与泵站设计课程设计

泵与泵站设计课程设计

泵与泵站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泵与泵站设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泵的基本原理、类型、性能以及泵站的设计与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

2.掌握不同类型泵的构造和应用。

3.熟悉泵站的设计原则和运行管理。

4.能够运用泵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具备泵站设计的基本能力,包括选型、布局和系统配置。

6.学会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泵站设计和模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与泵站技术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具备工程责任感,关注泵站设计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泵的基本原理、泵的类型与性能、泵站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具体安排如下:1.泵的基本原理:介绍泵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2.泵的类型与性能:讲解不同类型泵的构造、特点和应用范围。

3.泵站的设计:涵盖泵站选址、水泵选型、系统配置和工程实例分析。

4.泵站的运行管理:介绍泵站的运行维护、故障处理和节能优化。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泵与泵站设计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泵站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泵的性能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泵与泵站设计》教材,用于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泵与泵站设计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和视频,形象生动地展示泵与泵站设计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配备相应的泵性能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设计软件:为学生提供泵站设计软件,提高其设计和模拟能力。

高压水泵课程设计

高压水泵课程设计

高压水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高压水泵的基本原理,掌握水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高压水泵的运行参数,如压力、流量、扬程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够了解高压水泵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如农业灌溉、消防、城市给排水等领域。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高压水泵的启停、调试和简单维护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高压水泵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工具,对高压水泵的性能参数进行计算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高压水泵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协作,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我国水泵行业的自信心,认识到技术进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高压水泵的基本原理和运行参数,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水泵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国家行业的认同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高压水泵原理:讲解高压水泵的工作原理,包括泵的吸入、排出过程,叶轮、泵壳、密封装置等主要部件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泵的基础知识,第三节高压水泵的原理与结构。

2. 高压水泵性能参数:介绍压力、流量、扬程等性能参数的定义,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实例计算。

教材章节:第二章泵的性能,第二节高压水泵的性能参数。

3. 高压水泵的操作与维护:讲解高压水泵的启停、调试方法,介绍日常维护保养知识,包括易损件的更换、故障排除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泵的操作与维护,第一节高压水泵的操作方法,第二节高压水泵的维护与保养。

4. 高压水泵的应用领域:介绍高压水泵在农业灌溉、消防、城市给排水等领域的应用,分析不同场合对水泵性能的要求。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共33页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共33页
首先选定泵房类型为干室型
(一)主机组布置型式
(二)泵房尺寸拟定
1. 泵房长度(主厂房)
2. 泵房跨度
3. 泵房内各部分高程 1)泵房地面高程
2)检修间地板高程
4. 泵房高度
3) 副厂房高程和交通道高程与检修间高程相同
5. 配电设备 尺寸取 2140*900*600mm(高*宽*深)
6. 门窗尺寸参考附表
1) 水泵在设计水位条件时的工况 H需 = H净+H损
H需 = 53-24 + 0.21 + 13Q2=29.21+13Q2
Q (m3/s)
0
0.1
0.2
0.3
0.4
0.5
0.6
H需 29.21 29.34 29.86 31.03 33.11 36.36 41.04
m3/s
泵房平面尺寸示意图
正 出向 水出 池水 示池 意和 图侧

倾斜淹没出流
自由式出流
虹吸式出流
出水管不同出流方式 返回
出水池深度的确定
返回
出水池基础防渗措施
九、出水管路及铺设、镇墩尺寸拟定
十、水泵工况分析计算
1.出水管沿程及局部损失 2.不同水源水位条件下工况校核
1)水源设计水位时的工况 2)水源最高水位时的工况 3)水源最低水位时的工况 3.绘制需要扬程曲线图(确定工作点,工况校核)
(三)侧墙、底板 (采用防渗结构、材料取混凝土结构)
(四)基础
一列式布置
双列交错排列布置 返回
返回
通道






泵房长度示意图
返回
泵房高程示意图
返回

水泵给水课程设计

水泵给水课程设计

水泵给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泵给水的基本原理,掌握水泵的分类、性能及适用场合。

2. 学生能掌握水泵给水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及主要参数。

3. 学生能了解水泵给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水泵的基本原理,分析水泵给水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泵类型并进行简单的系统设计。

3. 学生能运用水泵给水系统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究水泵给水技术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具备节能、环保意识,关注水泵给水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后续学习及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实践经验不足,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来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水泵给水系统的知识。

2. 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水泵给水基本原理:水泵的工作原理、水泵的分类及性能特点、水泵的选用原则。

2. 水泵给水系统组成:水泵、管道、阀门、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水泵给水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

- 设计步骤:确定用水需求、选择水泵类型、计算系统参数、设备选型及布局。

4. 水泵给水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居民区给水系统、农田灌溉系统等。

5. 水泵给水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措施:变频调速、水泵优化组合、系统优化设计等。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水泵给水基本原理及分类、性能特点。

第二课时:水泵给水系统组成及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本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第一节地形资料图1:黄墩湖水系示意图1.水文资料(一)水位内河设计水位:18.2m;内河最低水位:17.0m;内河最高水位:19.5m;外河设计水位:21.5m;外河最高水位:22.5m;外河最低水位:19.8m。

(二)流量设计流量为4.0m³/s。

第二节其他资料(一)能源资料泵站用电由徐州或宿迁电网供给,从徐州或宿迁电网接电,通过升压站变电后,进行泵站供电。

(二)交通、建材资料本地交通方便,陆路可通汽车,水路可通船舶;建筑材料可以保证供应,砂石料更可就地取材。

第二章 工程规划第一节 站址确定一、选址原则1.泵站站址应根据流域或城建建设总体规划,泵站工程规模、运行特点和综合利用要求,考虑地形、地质、水源或容泄区、电源、枢纽布置、对外交通、占地、拆迁、施工、管理等因素,并考虑扩建的可能性,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站址最好选在地形开阔、岸坡适宜,有利于工程布置的地点;宜选择在岩土坚实、抗渗性能良好的天然地基上,不应设在大的或活动性的断裂构造带及其他不良地质地段,如果当地不具备较好的地质条件,同时考虑到本次设计的泵站规模较小,可以在建站处进行地基处理;3.站址应尽量选在交通方便和靠近电源的地方以方便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减少输电线路的长度;4.选址时还要特别注意进水水流的平稳和流速分布的均匀以及避免发生流向改变或形成回流、漩涡等现象。

根据这些原则可确定黄墩湖泵站的站址,其具体位置见图5:黄墩湖排涝泵站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 泵站设计流量和扬程一、泵站设计流量Q 设本次设计根据设计书要求,取34.0/Q m s 设。

二、水泵的设计扬程H 设1.根据所给的水文、地形等资料,可以确定内、外河最低水位、设计水位及最高水位分别为:内河设计水位:18.2m ; 内河最低水位:17.0m ; 内河最高水位:19.5m ; 外河设计水位:21.5m ;外河最高水位:22.5m ; 外河最低水位:19.8m 。

内河到进水池的水头损失包括水面坡降、拦污栅、闸门槽损失:水面坡降损失为0.03m ~0.05m ;拦污栅的水头损失根据公式得:拦污栅水头损失为:αβζsin )3/4bs(=式中:s 为栅条厚度(或为直径),此处取为0.1cm ;b 为栅条间距,此处取为7.5cm ;α为倾角,此处取为90°;β为栅条形状系数,此处选择第三种形状,β取为1.67;gv 2h 2ζ= 此处取v=1m/s ;计算出水头损失为0.006m ,泵址在江苏苏北,结合管理水平取为0.4m ;闸门槽水头损失为0.05m ~0.1m ,则进水方向总水头损失取为0.5m 。

出水池到外河有水头损失,正向出水,水头损失取为0.1m 。

则:进水池设计水位:17.7m ; 进水池最低水位:16.5m ; 进水池最高水位:19.0m ; 出水池设计水位:21.6m ; 出水池最高水位:22.6m ; 出水池最低水位:19.9m 。

2.计算实际扬程H 实的最小值、设计值及最大值H 实的最小值=m 9.00.199.19=-=∇-∇进水池最高水位出水池最低水位; H 实的设计值=m 9.37.176.21=-=∇-∇进水池设计水位出水池设计水位; H 实的最大值=m 1.65.166.22=-=∇-∇进水池最低水位出水池最高水位3.初估设计扬程H 设水流由进水池流经泵房机体至出水池会产生管路损失扬程,则对管路损失扬程进行估算:其中设计实际净扬程为m H 9.3=实2st st SQ H h H H l r +=+=由于所选泵为轴流泵,无进水水头损失,出水水头损失仅考虑拍门的影响,设出水管的s m Q s m v n m L /1/2,013.0,103====,,则m Q d 8.0214 v 4=⨯⨯==ππ m Q d Ln h 02.018.0013.01028.1028.10233.52233.52=⨯⨯==∑∑沿程m 31.081.9225.12v 5.1~4.122=⨯⨯==g h 出m l 33.031.002.005.1h =+⨯= m H H l 23.433.09.3h =+=+=实设第三节 主机组选型一、水泵选型的原则1.要满足设计流量、设计扬程及不同运行时期排水的要求,同时保证整个运行期内,机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2.在平均扬程时,水泵应在高效区运行;在最高和最低扬程时,水泵应能安全稳定运行;3.为了便于运行和管理,水泵台数为3~9台为宜。

二、水泵选型1.水泵型号初选根据水泵设计流量34.0/Q m s =设和m H 23.4=设,查水泵样本,各方案比较如下表1。

表1:水泵型号初选表2. 方案比较:1号方案,600ZLB-100泵型,查《水泵设计选型手册》P23水泵工作性能曲线图可得当H设=4.23m,安装角为+2°,台数选为4台时,水泵流量s/m172.4Q3=测,设计流量34.0/Q m s=设,5%%3.4100%QQ-Q<=⨯设设测,故可选;2号方案,700ZLB-125D泵型,查《水泵设计选型手册》P36水泵工作性能曲线图可得当H设=4.23m,安装角为-2°,台数选为3台时,水泵流量s/4.701mQ3=测,设计流量34.0/Q m s=设,10%17.25%100%QQ-Q>=⨯设设测,故不可选;3号方案,700ZLB-4泵型,查《水泵设计选型手册》P37水泵工作性能曲线图可得当H设=4.23m,安装角为+4°时,台数选为3台时,水泵流量s/4.623mQ3=测,设计流量34.0/Q m s=设,10%15.58%100%QQ-Q>=⨯设设测,故不可选;4号方案,700ZLB-4泵型,查《水泵设计选型手册》P37水泵工作性能曲线图可得当H设=4.23m,安装角为-2°时,台数选为4台时,水泵流量s/4.932mQ3=测,设计流量34.0/Q m s=设,10%23.3%100%QQ-Q>=⨯设设测,故不可选;这里只有1方案可选,1方案选为4台水泵,方便流量调节,故初步定为1号方案,即600ZLB-100泵型。

表2:600ZLB-100性能表3.台数确定由于设计中排涝泵站规模较小,不需用备用机组。

由规范可知,对于灌排泵站,装机3~9台较适宜,根据设计流量和600ZLB-100型泵的单机流量,因此本站采用4台机组。

4.安装方式确定轴流泵的安装方式有立式、卧式和斜式三种,其中立式和卧式较常用,立式机易受潮 ;管路短,损失小;吸水高度小,无真空出现;挠度小,磨损均匀;可置于洪水位以上,无需防洪。

考虑到立式泵的上述优点比较适合本站的需要,故最终采用安装角为-2°,型号为600ZLB-100的4台立式半调节轴流泵。

第三章 确定水泵安装高程及泵房轮廓尺寸第一节 水泵安装高程一般立式安装水泵提供的汽蚀参数是[]r NPSH ,[]gP NPSH h g P H cav x x ρρ---=r a 由于该水泵进水池高程比较低,进水池液面上的大气压强为10.33m,水温为常温,不需做修正。

根据600ZLB-100型轴流泵外形安装图得说泵的安装高度m H 7.0x -=,进水池最低水位m 5.16=∇低,水泵的安装高程m H x 8.157.05.16=-=+∇=∇低。

第二节 泵房尺寸设计1.泵房高度由于该设计泵房为湿室泵房,分为水泵层与电机层两层,下面进行说明。

图2:600ZLB —100型轴流泵由图2可知600ZLB —100型轴流泵的尺寸。

悬空高度为D 8.0~6.0,取悬空高度为0.6m ,底板厚度取为:600mm ;进水池最低水位m 5.16=∇低;进水池最高水位m 0.19=∇高;叶轮中心高程∇轮:m 8.157.0-5.16h -3==∇=∇低轮水泵吸水喇叭管管口高程∇进:m 43.150.37-7.0-5.16h -h -32==∇=∇低进 底板高程∇底:m 83.140.6-43.15h -1==∇=∇进底 电机层楼板高程∇机:m 0.201.00.19=+=+∇=∇δ高机水泵层高程:m 425.16995.05.093.14995.05.0=++=++∇=∇底泵 注:1h —管口悬空高度;2h —喇叭口至叶轮中心线高度;3h —水泵叶轮中心淹没深度;δ—安全超高,可以取0.5~1.0m 。

泵房高度:654321h h h h h h H +++++=式中:h 1为车厢板离地面的高度(立式机组不考虑);h 2为垫块高,或吊起物底部与泵房进口处室内地坪的距离,一般不小于0.2m ;h 3为最高设备高度;h 4为起重绳索的捆扎垂直长度,对于水泵为0.85b 0,对电动机为1.2b 0,b 0为水泵长度或电动机宽度;h 5吊钩极限高度;h 6为单轨吊车梁高度,如采用桥式吊车,则为吊车高度与吊车顶至屋面大梁间的净空高度之和。

此泵站为中小型泵站,采用电动葫芦沿机组轴线调运,水泵机体超出电机层底板距离2m ,吊起物底部与泵房进口处室内地坪的距离0.2m ,吊用最长部件长度max l =2.5m ,吊具长度取为1m ,吊钩极限高度取为1m ,吊车高度为0.65m,吊车顶至屋面大梁间的净空高度为0.25m ,机房高度为7.6m,吊车轨顶高程为26.7m 。

2. 泵房长度配电间检修间泵房L L nL L ++=式中:L 为机组中心距;L 检修间为1.2~1.5L 。

注:水泵配电变电设备不设置在泵房内,独立设置副厂房。

进水池的池宽D B 3=,D 为喇叭管进口的直径,m B 64.28803=⨯=,池中隔墩厚度取0.6m ,则m 8.124.36.064.2>=+=m L (同池两泵间距),L 取为3.3mm L nL L 5.163.33.34=+⨯=+=检修间泵房3.泵房宽度由图8可知600ZLB —100型轴流泵的尺寸。

水泵安装位置不仅与上图轴流泵的尺寸有关,还与后壁距有关。

拟定泵房宽度为m D 52.388044=⨯=,取为3.6m 。

根据水利《规范》推荐:T(后壁距) D T 0.1~8.0=,选取mm mm T 7903504408808800.1=+>=⨯=,满足水泵安装要求,电机的最大宽度为1.25m,mm mm T 6252/25.1880=>=,满电动机的安装要求,则mm T 880=。

图3:泵房宽度示意图第四章泵站总体布置根据所给出的黄墩湖地形资料,内河底宽为7m,底高程为16m;外河底高程为18.8m,底宽为6.2m,断面为梯形断面,边坡系数为1:2。

表3:外河水力要素统计表表4:出水池水力要素统计表第一节 泵房形式选择由于该设计为排涝泵站,同时上述水泵选型为中小型立式轴流泵,泵房形式可选为湿室泵房,采用开敞式进水池进水,分为两层:上层为电机层,下层为水泵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