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血液与血型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医学文章、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3.行为习惯:大部分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部分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在作业完成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部分学生对作业中的问题不求甚解,缺乏钻研精神。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我认为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血液与血型”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引出血液与血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管理上,我尽力保持课堂秩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然而,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课堂纪律的监管不够严格,或者是因为课堂内容不够吸引学生。因此,我需要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监管,并尝试采用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血液与血型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然而,部分学生在血型鉴定和输血原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惑。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没有提供足够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实例,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10.1 血液和血型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10.1 血液和血型 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10.1 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血液和血型教学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3.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向学生进行义务献血的教育,增强学生社会、对人类献爱心的自觉性。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血永久涂片。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教学难点1、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2、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教学准备1、或家畜的鲜血,做好演示实验。

2、血液组成的投影片或彩色挂图。

血永久涂片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本节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动脑、动手,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

引言:人体不断的从外界摄取养料和氧气,怎样将这些物质送到各个组织细胞中,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及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血液又如何在心脏和血管里川流不息地流动,完成着物质运输的任务。

师: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功能?第 - 2 - 页第 - 3 - 页现红色?因为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特征是:在氧含量高的环境,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环境,又容易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此外,红细胞还能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血液呈鲜红色,叫动脉血。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血液呈暗红色,叫静脉血。

血液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都要有一定的数量,含量过少时会出现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是“贫血”。

应该多吃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师:白细胞有多种(示课本彩图四)。

它的功能是吞噬病菌(示白细胞吞噬病菌的示意图,并讲其吞噬原理)。

联系学生有时身体某部位受到病菌侵害时出现红、肿、热、疼的“发炎”症状。

小结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师:演示实验。

观察凝固的血(试管B)试管B中的血液为什么凝固了呢?血块周围出现的液体是什么?(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

)学生认真观察试管B中的现象。

师: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血清。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血浆和血细胞的特点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了解血型的分类,掌握ABO血型和Rh血型的基本知识,学会进行血型鉴定。
3.掌握输血的原则和方法,了解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评价标准:
a.内容完整、准确,符合题目要求。
b.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c.设计新颖,具有创意。
d.按时提交,字数符合要求。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它们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2.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方法。
3.输血原则和方法,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血液知识,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血液,关爱生命,尊重他人。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题目:
1.血液的组成包括哪两部分?它们各自有哪些功能?
2. ABO血型和Rh血型各有哪些分类?请举例说明。
3.输血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请举例说明。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几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阶段,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介绍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血液分层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液的组成。
2.血型的分类及遗传规律:讲解ABO血型和Rh血型的分类、遗传规律,以及血型鉴定的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血型鉴定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血型知识。

《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5)

《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5)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3、学会运用所学的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了解ABO血型的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2、通过“献爱心”游戏,巩固同型输血原则,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够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二、教学过程尝试画图。

五、血量1、展示问题: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没事?2、展示问题:正常成年人血量: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危及生命一次失血800—1000毫升头晕心跳眼发黑出冷汗一次失血小于400毫升2-3周得到补充而恢复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

及时评价,充分发挥鼓励性评价的积极效应,促进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体现新课标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无偿献血与情感升华1、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句献血宣传语,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观点。

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结合我自身的献血实例,借助平时生活中积累的图片来帮助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深化重点和突破难点。

血的观念。

学生思考、回答。

将课堂推向又一个高潮。

课堂练习题贫血因为红细胞量不足、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出血性疾病主要是血小板量少三、板书设计传染病单元、章、节第25章第1节教学内容传染病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因及其特点。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0.1 血液和血型8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10.1 血液和血型8

第十章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

2.理解ABO血型鉴定的过程。

3.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血型鉴定”的实验视频,培养学生理解实验过程以及提高对血型鉴定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献血知识的学习,认识到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血型鉴定的过程;(2)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3)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具有无偿献血的意识。

2.教学难点:(1)理解血型鉴定的过程;(2)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向父母了解自己的血型;2.教师准备:(1)准备“血型鉴定”实验视频;(2)收集资料,做好课件。

四、教学过程:[引入]:事件分析:2011年7月23日晚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

赵、钱、孙、李4位乘客在事故中失血过多,急需救治。

[提问]:作为医护人员,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学生代表)回答]:输血。

[讲述]:失血≤血液总量的10%(400ml),对健康没有影响;失血≥血液总量的30%(1200ml),影响人生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就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

[小故事]:血型发现史的探索。

提问:你知道小故事中提到的ABO血型吗?[提问]:你知道你自己是什么血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视频]:播放“血型的鉴定”的视频资料。

[讲解]:ABO血型系统鉴定的情况[出示图片]:红细胞凝集成团[学生活动]:刚才“7.23”事故中的四名伤者赵钱孙李的血型鉴定情况如下:[讲解]:ABO血型鉴定的原理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讲述]: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他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 血液和血型》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内容本节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的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在学习了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中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消化系统后,学生知道了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血液,而血液又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血液循环系统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除此之外,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观察血液分层现象、人血涂片和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使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形态结构及功能有更准确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的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的分层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的组成。

(2)观察人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能够看懂血常规化验单,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健康。

(2)体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学情分析: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对生物这门学科有一定的认知水平。

而本节知识血液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许多学生可能经历过流血和血液化验的检查,但是对检查的结果——化验单和血液的成分,学生一般不清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所了解。

让学生对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升华,上升到理论层次。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五、教学准备及课时安排:多媒体课件1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止血和凝血七、教学反思:亮点:1.本节课是血液循环的基础部分,又贴合实际,学生比较感兴趣,课堂气氛相对活跃;2.课堂结构相对完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3.充分体现新课标要求,师引导,生主体;4.在教学中能够强调考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苏教版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教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教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教案推荐文章高中生物优秀教案总结热度: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种子的萌发教案热度:人教版高一生物核酸教案热度: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案热度: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热度:血液和血型是初中生物的一个重点知识。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苏教版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教案,欢迎阅读。

苏教版初中生物血液和血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了解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以及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消除学生对血液的恐惧,加强学生对血液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

二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重点: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难点:血细胞的功能。

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本节安排了资料分析和一个分组合作的活动。

如何组织好小组讨论,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是本节教学成功的关键。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阐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获得血细胞形态和功能的理性认识。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所学知识,巩固重点。

三媒体平台1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流动的组织——血液)四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欣赏一张图片(立交桥、桥上许多来往的车辆、车上的人和货物),城市中每天都有许多繁忙的运输线,运输线上运动的车辆就将人和物品运输到相应的地点。

而在你感觉不到的情况下,你的身体里(手比身体)同样也有着一条条繁忙的运输路线(请看,展示PPT),遍布全身的血管;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就将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和来自肺部的氧气,运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并将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

2.课前热身现在有三种液体供你选择,分别是血液、葡萄糖注射液和生理盐水注射液,如果你是医生,你会选择哪种液体对失血过多的病人进行抢救呢?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血液中有大量能够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物质,血液又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

苏教版生物七下《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下《血液和血型》word教案

汇文路校区三轮备课教案
师:血液分层后的白色中间薄层和红色下层均是血细胞,要想了解这几种血
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请看图(展示《人体血细胞》的挂图)。

生:通过阅读课文中相关内容并结合图解,同学对3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
有了大致的印象。

师: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液的永久涂片(在学生动手前一定要交代清
楚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注意学生显微镜操作的规范性。

生:观察涂片,并讨论如下问题:
功能师:上述血细胞在我们的生命活动中起何作用呢?如果它们的数量发生改变,
人体在运动、饱食和缺氧
人体在失血、剧痛、烧伤、
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会血小板数过少,机体会异。

血液和血型-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血液和血型-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血液和血型-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血液在人体中的作用和组成;2.掌握人类血型的基本分类和特征;3.了解Rh因子的概念和对人体的影响;4.培养学生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血液的作用和组成;2.人类血型的基本分类和特征。

教学难点1.Rh因子的概念和对人体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血液的作用和组成教学内容1.血液的定义;2.血液在人体中的作用;3.血液的组成和特点。

教学步骤1.通过讲解和PPT展示,介绍血液的作用和组成;2.让学生观察血液采集现象和血液涂片,理解血液的组成和特点。

2. 人类血型的基本分类和特征教学内容1.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分类和特征;2.Rh血型系统的概念。

教学步骤1.通过讲解和PPT展示,介绍ABO血型系统的基本分类和特征;2.让学生观察血型鉴定实验,了解ABO血型的鉴定方法;3.通过讲解和PPT展示,介绍Rh血型系统的概念和对人体的影响。

3. 综合练习教学内容1.小组探究:通过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探究其他动物的血型;2.综合练习:练习血型鉴定,巩固学生对ABO血型系统的掌握。

教学步骤1.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其他动物的血型;2.组织学生进行血型鉴定实验,并进行类比分析。

四、教学方法和学情分析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展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血液和血型的基本概念;2.观察法:通过观察血液采集现象和血型鉴定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血液和血型的特点;3.探究法:通过小组探究和血型鉴定综合练习,培养学生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学情分析1.七年级生物下册探究血液和血型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对血液的组成和作用有一定的认识;2.在课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避免知识过于抽象和深奥,注重案例和实例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新)苏教版生物七下《血液和血型》公开课(教案)word版(1)

(新)苏教版生物七下《血液和血型》公开课(教案)word版(1)

血液和血型【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目标达成:1、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标准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胖胖最近要减肥,请你帮他选出最正确的减肥方法〔〕A 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B 到药店买减肥药C 尽量少吃或不吃食物D 适量的锻炼加合理膳食2、以下表达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每日三餐按时进食,晚饭不能吃得太饱B 已变质的食物必须在锅内蒸煮后,才能食用C 饭后不能立即进行体育锻炼D 新鲜的蘑菇一般含有毒的物质较多3.以下不符合饮食习惯的是〔〕A.食物多样性,不挑食B.不暴饮暴食,按时进餐C.饭后加强运动,以帮助消化D.讲究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创境激趣】【自学导航】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阅读教材38—39页,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答复1.当身体某一局部被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是如何到达感染处?2. 白细胞有什么功能?3. 伤口化脓流出的脓液分别含有哪些成分4.什么叫贫血?5.红细胞的组成?6.血小板的作用?学生思考答复【合作探究】1、血液的功能学生阅读教材39—40页,观察血涂片,血常规数据分析,归纳总结血液的功能及异常情况。

2、血液的成分【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1、、分析诊断结果,哪项异常,提出合理化建议。

患者检查工程检查结果诊断结果A 红细胞计数〔RBC〕 3.0×1012/LB 白细胞计数〔WBC〕15×109/LC 血小板计数〔PLT〕0.5×1011/LD 血红蛋白〔HB〕90 g/L2、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强化训练】1、各种血细胞的作用、数量、功能等2、教材课后习题1、2、3【归纳总结】1、指出重点2、归纳整理【板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防御保卫1、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10.1 血液和血型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4、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5、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二、能力: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规范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教学重点: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教学难点: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2、说明血型坚定的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板书设计: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运载血细胞「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防御保卫1、血液的组成IP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血细胞彳白细胞:吞噬病菌〔血小板:加快血液凝固2、输血和血型(1)血型:A型、B型、AB型、0型(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0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第1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1 )再次回忆贫血的原因。

(2)讨论白细胞多(少)对人体的影响。

- 瓜州县第二中学集体备课导学式教案(二)血主备人成赵锋备课组长签字:讲述:我们知道血液一流出血管就会发生凝固,那么怎样观察血液的成分呢?请观察以下的 FLASH 初步了解血液的组成成分。

(七)年级(生播放FLASH 血液的组成。

血液组成细胞 血细胞/小板 红细胞致是多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归 纳,并及时给与鼓励性 评价。

师生共同总结。

讲述血液的功能板书总结血液的组成提问:你知道血浆的功 能吗师生共同总结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 特点及功能观看视频师生共同总结板书总结血浆的功能 师生共同总结红 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的形态特 点及功能、完成下表,小结内容:四、能力训练【巩固练习】 1 .将10毫升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量抗凝剂的试管中, 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分为上、下两部分。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0.1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二)问题导向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例如,在讲解血液组成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血液会分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各自有什么功能?”在探讨血型知识时,可以提问:“为什么输血前要做血型鉴定?”“不同血型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逐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3.实践性强的合作学习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观察实验、讨论问题等任务。这种实践性强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同时,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能够深化对血液和血型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4.系统性的总结归纳
在本案例中,教师注重课堂知识的总结归纳,通过学生汇报、教师点评等环节,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记忆效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血液的组成和血型的分类,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总结血液和血型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4.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血型鉴定:我会向学生介绍血型鉴定的方法,并现场演示如何进行简单的血型鉴定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对血型知识的掌握。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血液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作用。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1《血液和血型》第2课时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2课时)【设计依据与构想】输血和血型以理性认知为主,但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主要是通过创设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教材分析】鉴定血型和输血是本节的重点。

学生动手模拟实验学会鉴定血型的方法,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凝集反应这一难点,并为理解四种血型间输血关系奠定了基础,掌握同型输血的原则。

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占其体重的7-8%。

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对健康没什么影响,参加义务献血光荣。

学生对血型知识、输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血型有A型B型AB型O 型,失血过多要输血。

但并不清楚ABO血型命名的依据是什么。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表达血型不合原因常出现问题,让学生牢固掌握四种血型各含的凝集原、凝集素才能准确表达异型输血之间是否可以进行或为什么会发生凝集反应的原因。

【教学目标】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2.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3.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4.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5.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教学难点:1.解释说明血型鉴定的原理及过程。

2.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相关视频:《ABO血型鉴定》《无偿献血》。

2.搜集国家无偿献血法律法规,搜集国家无偿献血先进人物及特殊事件。

3.制作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

2.搜集有关无偿献血的信息资料。

3.家长的无偿献血证。

【教学流程及分析】输血和血型一、复习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复习巩固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习。

如:昨天老师的手被钉子扎破流血了,一开始血涌出得很快,但慢慢地变少,最后伤口不往外流血了。

(新)苏教版生物七下《血液和血型》公开课(教案)word版(3)

(新)苏教版生物七下《血液和血型》公开课(教案)word版(3)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的过程。

2、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理解血型和输血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的标准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的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通过对人体血量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无偿献血、义务献血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三、教学难点: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探究法六、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四节输血和血型输血和血型〔1〕血型:A型、B型、AB型、O型〔2〕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好,紧急状况下,O型血的人可以给任何人输血。

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血。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营养生殖种类。

2、理解营养生殖的优势。

情感目标:1、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悟“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学技能,培养学素养。

教学重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是生命的根本特征制定教学重点为:1、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2、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依据学情学生对无性生殖没有接触到所以重点指导酵母菌出芽生殖过程建立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教学难点为:1、无性生殖的原理2、酵母菌的培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学情分析:学生对无性生殖没有接触到所以重点指导酵母菌出芽生殖过程建立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准备:1、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供学生观察。

2、有关课件。

3、实习所用的器材。

学生准备:1、准备实验和实习的有关材料。

2、课前尝试嫁接,再把嫁接的动植物拿到课堂准备交流。

教学步骤:一、引出生物的繁殖和发育1、情景创设:同学们都学过一首诗中这样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你们知道这是表达的什么样意思吗?2、诊断性设问:这就是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现象。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1血液与血型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型的概念和分类。学生将学习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每种血细胞的功能。此外,学生将了解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学习如何鉴定血型以及血型在医疗输血中的重要性。
二、拓展建议:
1.让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并撰写读后感,加深对血液与血型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视频的内容,讨论实验原理和血型的鉴定方法。
3.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游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例如,在家中尝试鉴定自己的血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5.邀请医学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血液与血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2.虚拟实验室:利用教学软件或在线平台,学生可以模拟实验操作,加深对血液成分和功能的认识。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血液成分的分离实验。
3.互动式教学:利用教学软件或在线平台,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提问、讨论和解答疑问。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发起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血型的看法和理解。
教学流程
答案:血型的鉴定方法有玻片法、试管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玻片法是通过观察红细胞与抗血清的反应来鉴定血型;试管法是通过观察红细胞与抗血清在试管中的凝集反应来鉴定血型;分子生物学方法是通过检测基因来鉴定血型。
6.组织学生参观血站或医院输血科,了解血液采集、分离和输血的过程。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 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 教案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说明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说出它们的主要功能。

2. 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3.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4.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它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在实验室适时采集新鲜血液,进行血液分层实验,以便课上学生亲自观察。

2.显微镜、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每两人一张)、纱布、镜头纸等。

(若制作人血临时涂片进行观察)消毒针、消毒载玻片、脱脂棉签、75%酒精等。

3.一张血常规化验单。

4.相关视频:《人血液分层实验》、《血液的组成及功能》5.制作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

2.搜集有关血液的信息资料。

3.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

【教学流程及分析】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在实验室上为最佳)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血液由什么组成?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二、新课教学(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它在人体内不停地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思考:血液由哪些成分构成?这些成分各占血液总量的多少?观看PPT加入抗凝血剂的血液人的血细胞彩图归纳总结:血液的组成观看PPT演示血浆Ⅰ.血浆的主要成分Ⅱ.血浆的主要功能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目的: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形态,比较这两种细胞在血液中的含量。

器材:人血涂片玻片标本,显微镜观察结果红细胞(红色,量最多,圆饼状)白细胞(最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最小,无细胞核)红细胞结构特点: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平均直径约7.7μm。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10.1 血液和血型3-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10.1 血液和血型3-苏教版

《第一节(第一课时)血液组成及功能》教案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观察血涂片,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教学重点: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
1、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10.1.1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一、血液:运输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二、血液组成及功能
运载血细胞
血浆(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液的组成
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血细胞白细胞:有些能吞噬病菌
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三、血常规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和血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竹程中学刘涵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设置观察“人血涂片”及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二、学情分析
由于初一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因此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细胞的类型和数量等问题难以理解。

根据上述情况,教师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尽
可能的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理解应用相应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认识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

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诊断疾病,关注人体的健康。

四、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突破方式:
1.血液分层实验视频展示。

2.观察血液涂片的显微照片,直观了解。

教学难点: 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突破方式:
1. 教师介绍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学生联想得出数量不正常可能产生的疾病
2. 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观察“人血涂片”材料用具;
2.查阅血液相关方面的书籍资料;
3.制作血液和血型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课内容
2.收集自己或家人朋友的血常规化验单
3.查阅血液相关资料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想:你见过血液吗?当时是什么情况。

(学生谈出血经历)
(二)、血液的组成和血浆
1.讲述: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结缔组织,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物质。

它在人体内不停
的流动,把氧气和养料送到全身各处,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设疑:想知道血液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吗?
讲述:我们知道血液一流出血管就会发生凝固,那么怎样观察血液的成分呢?
(添加抗凝剂防凝固;分离出各个成分分析观察)
2.血液分层实验(观看视频演示)
取一定量新鲜的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的试管里。

静止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血液就会发生分层现象。

出示:血液分层图片,请同学们再次观看书上图文,说出血液的成分。

上面的部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呈红色,不透明;中间一层很薄的白色物质。

3. 板书血液的成分
血浆
血液组成红细胞
血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
4.介绍血浆: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提问:请你推测血浆的功能。

(提示血液可以流动)
小结:血浆起到了运载血细胞,运输氧气和养料的作用。

(三)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观察:人血涂片
学生4人一组,对照课本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标本,指导学生认识三种血细胞的形态。

比较三种血细胞的数量,结合课本介绍完成下列表格。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最少少
2.讲解: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补充、辅以图片、视频资料进行讲解。

(1)红细胞特征与功能
成熟的无核,圆饼状。

(电子显微镜下红细胞图片)
含血红蛋白,呈现红色,能运输氧气。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会得贫血症。

(介绍贫血有缺铁性和营养性两种)
(2)白细胞的特征与功能
体积比红细胞大。

有核,种类繁多。

(白细胞的形态图片)
有的能吞噬病菌。

(播放视频:白细胞吞噬细菌,白细胞的功能)
(3)血小板的特征与功能
体积最小,无核。

(电子显微镜下血小板的图片)
可以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

(视频展示血液凝固)同时血浆里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了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血浆→血清(淡黄色透明)
(四)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
1.提问:你做过血常规化验吗?注意过检查项目有哪些吗?
为什么化验单上的数据能作为医生为你诊断疾病的辅助手段呢?
讲述:原来血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这些指标发生异常变化,人体就可能患病。

指导:请同学先阅读正常成年人血细胞的数量,解读课本上的血常规检查表。

讲述:医生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的病情。

请同学们分析A、B、
C、D位患者,猜测一下他们可能患有什么病?
讲解:A患者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可能患有贫血;
B患者白细胞计数多于正常值可能有炎症;
C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凝血障碍;
D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可能患有贫血。

3.请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血常规化验单,分析上面的数据,结合医生的诊断。

理解血常规化验可以作为诊断的辅助手段。

4.提出问题: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增多,血红蛋白增多等各种情况又说明我们身体处于怎样的状况呢?请同学们课后讨论,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五)习题巩固评价升华
完成自我评价,互评
1.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组织细胞运送___________,并运走_________等废物。

2.血液是由_________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前者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血细胞包括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3.当血液里____ 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就会出现贫血,应多吃含_________和_________丰富的食物。

4.人体患急性炎症时,表现出_________增多的现象。

5.血浆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A 葡萄糖
B 血红蛋白
C 无机盐
D 水
6.防止血液凝固的方法是()
A.不断震荡
B.在血液中加人少量柠檬酸钠
C.在血液中加人07%的氯化钠溶液
D.置于热水中
7.三组血细胞中,都不具有细胞核的是()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白细胞和血小板
C.红细胞和血小板
D.上述三组都无胞核
思维拓展:
艾滋病毒专门攻击一种叫做T淋巴细胞的白细胞,尝试解释患有艾滋病的病人为什么会免疫力低下?
七、板书设计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血液组成红细胞多、无核、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贫血
血细胞白细胞大、少、有核、免疫有关↑炎症
血小板小、少、无核、凝血有关
血浆→血清(淡黄色透明)
纤维蛋白原(可溶)→纤维蛋白(不溶)
八、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伴你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