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气体的方法与原则
气体制备实验专题
![气体制备实验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5eb0f34693daef5ef73df1.png)
气体制备实验专题一、考纲解读①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反应原理、所用试剂、仪器、发生装置、净化干燥和收集等)。
②掌握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并能进行有关气体的定性判断。
③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气体的制备及其有关性质检验的实验方案。
二、命题趋势①实验现象的描述,装置气密性检验、除杂、干燥、检验、尾气处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②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组装或连接装置,画出实验装置图,解释实验原理,评价实验方案等; ③结合信息联系实际以及研究性学习课题等,对中学常见气体制备实验进行重组优化和创新等。
二、知识要点概述知识体系(一)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1、固+固(加热):适用于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在表中写出反应方程式:气体的发生装置气体的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气体的检验方法尾气处理方法量气方法固固加热型固(液)液加热型固(液)液不加热型气体除杂原则气体除杂装置气体除杂剂的选择气体干燥原则气体干燥装置气体干燥剂的选择排水集气法瓶口向上集气法瓶口向下集气法气体制备知识体系气密性检验气体制备实验综合设计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略___________ (2)试管夹夹在试管的__________(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4)导管不宜伸入___________(5)实验开始时先__________________ (6)加热时,先_________且应用_______加热2、固(液)液体不加热型【思考】如果要实现下列目的,应作何调整?(请在框中画出多种设计的简图)①反应过程中可添加液体而不使气体逸出——②把上图改进成下面的启普发生器,能够随时停止反应而不使气体逸出,请在下面框中用常见的仪器组装一些可以实现相同目的的简易启普发生装置启普发生器使用范围:①块状固体与液体不加热;②生成气体难溶于水;③反应不能太剧烈③固(液)液不加热的反应装置适用于制备哪些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反应方程式3、固(液)液加热型【思考】装置如果要实现下列目的,要如何调整?(请在框中画出你的设计简图)①准确把握加热的温度;②防止液体暴沸;③防止液体难以滴下、固(液)液加热型可制备哪些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反应方程式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检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时要预热,受热均匀(3)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时要____________,防暴沸(4)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醇可先混合,故不必用分液漏斗,换成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 小结: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原理以及发生装置选择总结【练习2】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制取少量氯化氢 试剂:① 浓硫酸 ② 浓盐酸 ③ 食盐固体④ 硫酸氢钠固体 ⑤二氧化锰固体 请用实验装置编号(A 、B……)回答:(1)若选用试剂①③,则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
常见气体的净化(除杂)
![常见气体的净化(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a885a154e2bd960590c677e6.png)
除杂 装置?
洗气时:长进短出
顺序?
浓盐 酸
先除HCl再除H2O(先除杂,后干燥)
水:最后除
大理 石
(2010•巴中)如图所示,下列气体中都含有水蒸气,能收 集到干燥的气体所用装置完全正确的是( D )
分析: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可以干燥酸性气体及中性气体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可以干燥碱性气体及中性气体 ;然后结合具体装置和气体的密度进行判断.
字母代号),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满氧气以后, 要先撤离导气管 再熄灭酒精灯. (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 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满
(2015年内江)17.下图为制备常见气体的部分装置。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仪器名称:a 长颈漏斗,b
解析:(1)该题考查了同学们对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由于
装置不可重复使用通过一次实验证明混合气体的组成,则检验的顺
序为:水蒸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故B、E、D、A、C。
(2)B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3)混合气体通过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6年内江)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2、气体的干燥。 (1)干燥剂的选择原则: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 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干燥中性气体时,酸、碱性 干燥剂均可。干燥装置的选择由干燥剂的状态决定。
3、气体的制取、检验和净化中的“先”、“后”顺序。 (1)制取气体时,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先净化后收集。 (2)检验气体时,先验水后验杂(其他气体杂质)。 (3)净化气体时,先除杂后干燥。
碱性气体、中性气体
NH3外绝大多数气体 绝大多数气体
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2db3fc8bcaaedd3382c4d31a.png)
实验基本操作1、实验中取用药品时,如果要求取定量,必须严格要求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一般按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毫升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颗粒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其操作要点是:一斜二送三直立,斜:将试管倾斜;送: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直立:把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均匀落到试管底部。
目的: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用镊子夹取,操作要是:一横二放三慢立,横:将试管横放;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慢立: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
目的:以免打破容器液体药品的取用可用移液管、胶头滴管等取用,也可用倾注法,使用倾注法取试剂加入试管时,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试剂瓶标签应朝上对着手心,把试剂瓶口紧挨在另一手所持的略倾斜的试管口,让药品缓缓地注入试管内,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如果向烧杯内倾入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出,倾倒完液体后,试剂瓶立即盖好原瓶塞。
使用滴管取液体时,用手指捏紧橡胶胶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再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放开手指,试剂即被吸入,取出滴管,注意不能倒置,把它悬空放在容器口上方(不可触容器内壁,以免沾污滴管,造成试剂污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挤胶头,使试剂滴下。
(1)白磷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而自燃,必须保存有盛有冷水并密封的广口瓶中,切割时只能在水下实行,用镊子取用。
(2)易挥发物质的存放,要密封且存放于低温处,如浓盐酸、硝酸、氨水等(3)见光易分解的试剂要保存有棕色试剂瓶内,并置于阴凉处,如浓硝酸、硝酸银等(4)有强腐蚀性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及各种碱溶液,要密封于橡胶塞的玻璃瓶中,不用磨口玻璃塞4、过滤时 A、防止倾倒液体击穿滤纸,在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B、防止液体未经过滤从滤纸和漏斗壁的缝隙间流下,漏斗中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防止滤液溅出,漏斗颈下端管口处要紧靠在烧杯内壁D、过滤时,绝对禁止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这样易划破滤纸,造成实验失败。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干燥剂的总结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干燥剂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f73cf85cc22bcd126ff0ca6.png)
关于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干燥剂的总结陕西咸阳永寿县常宁中学李新茂邮编:713403气体的干燥是气体净化中重要的步骤,掌握中学常见的气体干燥剂、干燥装置、干燥剂选择原则,在中考中很重要,为了便于同学们复习,现总结如下。
一、气体的分类1、酸性气体:CO2、SO2、NO2、HCl、Cl2、H2S、等2、碱性气体:NH33、中性气体:H2、O2、CH4、CO、CH2=CH2、C2H2、N2等二、气体干燥剂的分类初中阶段主要是以酸碱性来分类的,分为三类,如下:1、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等。
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l、H2、Cl2、O2、CH4等气体。
2、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等。
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3、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
三、干燥剂的选择方法根据干燥剂和气体的性质选择,其基本方法是干燥剂只吸收气体中的水分,不吸收被干燥的气体,具体为:(1)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如不能用浓 H2SO4干燥 NH3;(2)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如不能用碱石灰、CaO和NaOH干燥CO2、SO2、HCl、H2S、Cl2、NO2等;(3)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固体NaOH干燥CO2、SO2等。
四、干燥装置的基本类型和气体流动方向如图:液体干燥剂固体干燥剂洗气瓶球形干燥管U形干燥管长进,短出U形干燥管,进气和出气没有区别;球形干燥管应该大进气,小出气(在干燥管的进出气口都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干燥剂流动)注意:1、固体干燥剂颗粒大小要适当,利于气体和干燥接触和流动,一般以黄豆粒大小为宜。
2、液体干燥剂用量要适当,并控制好通入气体的速度,为了防止发生倒吸,在洗气瓶与反应容器之间应连接安全瓶。
干燥操作规程
![干燥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b6f2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5.png)
干燥操作规程
《干燥操作规程》
干燥是通过排除杂质、微生物和水分的手段,使原料或成品保持一定的含水量,以满足工艺要求或保证产品质量。
干燥操作在许多工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化工、食品加工、医药等。
为了保证干燥操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制定一套干燥操作规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干燥操作规程应包括对干燥设备的规范使用,设备运行前的检查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监控。
不同的干燥设备有着不同的操作要求,例如对于烘箱干燥,应保证通风口通畅,热风循环正常,温度、湿度和时间控制准确;对于喷雾干燥,应关注进气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压力和液浆流量的调整等。
其次,干燥操作规程还应包括对原料或成品的处理要求,如原料的预处理和装载方式,成品的包装和储存条件等。
良好的原料和成品处理可以保证干燥操作的顺利进行,避免因为原料或成品的质量问题导致干燥效果不佳。
另外,对于不同工艺的干燥操作,操作规程也应有所区分。
例如对于易燃易爆的材料,应加强通风设备和静电防护措施;对于食品加工中的干燥操作,应严格按照卫生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进行。
总的来说,干燥操作规程应当基于具体的干燥设备和工艺特点进行制定,通过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措施,
保证干燥操作的安全、有效进行,最终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方法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31bef35ef7ba0d4a733bbb.png)
1.排水法(1)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一般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尽量用此法,因为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度大,但含一定的水蒸气。
2.排气法(1)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都可用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2)排空气集气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但所收集到的气体纯度不高。
注意:A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即可,这样便于操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这样可充分排净集气瓶中的空气。
B.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后,是正放在桌面上还是倒放在桌面上,取决于气体的密度,为了减少集气瓶内的气体向空气中扩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集满集气瓶后,盖上毛玻璃片,要倒置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在正放在桌面上。
二、收集气体时验满的方法(1)排水法:集气瓶里的水要装满,瓶口处不能留有气泡,倒立在水槽里,到集气瓶中的水完全排出为止。
(2)排空气法:要把验满的工具放在靠近集气瓶口处,不能放在集气瓶内。
三、气体的干燥与除杂气体的干燥原则:浓硫酸、固体氢氧化钠、硫酸铜固体、氯化钙固体作干燥剂。
(1)选择干燥剂:选择干燥剂要根据气体和干燥剂的性质,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物质反应。
(2)选择干燥装置:干燥装置由干燥剂的状态来决定。
干燥时,装置要么是“长进短出”要么是“大口进、小口出”。
气体净化除杂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不引进新的杂质。
除杂方法:酸性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碱性杂质用酸性试剂吸收,或者用能与杂质生成沉淀或生成可溶性物质的试剂。
除杂顺序:一般来说,除杂在前,干燥在后。
四、氧气的制取2KClO3 =MnO2△=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1、实验操作步骤:①连:按要求把仪器连接好②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020年初中化学综合实验——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
![2020年初中化学综合实验——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https://img.taocdn.com/s3/m/a6ce377ec8d376eeafaa317a.png)
初中化学综合实验——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一、气体制取的仪器组合顺序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步骤是:1、实验仪器组装公式: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⑴制气装置的选择:A 所需药品的状态;B 反应条件⑵集气装置的选择:A 气体的溶解性;B 气体的密度⑶除杂质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常常有酸雾或水份。
(4) 酸雾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饱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份可用干燥剂如: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等除去.(5)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6)碱性干燥剂(NaOH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2、气体除杂的方法:A 水吸收法: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用水吸收。
(如HCl)B 酸碱吸收法:酸性气体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
(如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HCl。
)C 沉淀法:将杂质气体转变为沉淀除去。
(如用澄清石灰水除CO2)D 固化法:将杂质气体与固体试剂反应生成固体而除去。
(如除去O2用灼热的氧化铜)E 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所需气体。
(如除去CO中的CO2,可将气体通过炽热的炭粉)3、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4、气体除杂的注意事项:A 选择除杂试剂:一般只能跟杂质起反应,而不能与被净化的气体反应。
B 除杂务尽:选择除杂试剂要注意反应进行的程度。
(如除去CO2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比用澄清石灰水要好。
因为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要大很多,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C 有许多杂质要除去时,要注意除杂的顺序。
一般来说,杂质中有许多酸性杂质时,先除酸性较强的杂质;而水蒸气要放在最后除去。
除去杂质和干燥的装置一般用洗气瓶或干燥管。
在洗气瓶中导气管一般是长进短出,在干燥管中一般是大进小出。
除杂和干燥一般是先除杂后干燥。
15.初高中化学衔接——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
![15.初高中化学衔接——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https://img.taocdn.com/s3/m/33241e11af45b307e8719779.png)
初高中化学衔接——气体的制取、净化和干燥︱考点整合︱考点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实验室制备气体应从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气体贮存三个方面考虑。
1.制取气体的原理: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药品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则;①科学性,必须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所需气体。
②反应条件不能太苛刻,反应速度要适中,便于实验室操作,且也比较容易收集。
③价格要便宜2.制取气体的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所需的条件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
如:(1)药品状态为固—固,且反应需要加热的,可选择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制取。
(2)药品状态为固—液,且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的,可选择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方法制取。
3.气体的收集装置:考点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程序实验室制取气体在选择好药品、仪器后操作的一般程序是:⑴组装仪器;一般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⑵检查装置气密性;⑶装药品;若是固体跟液体反应,一般是先装入固体再加入液体;⑷准备收集装置;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在制取气体之前将集气瓶装满水;⑸制取气体;⑹收集气体并验满;⑺拆洗仪器。
考点三 气体的干燥与净化1.实验装置:常用的干燥及净化装置主要是:洗气瓶、干燥管和U 形管浓硫酸 氯化钙 碱石灰2.气体的干燥选用干燥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而定,其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如下表中常见气体的干燥剂。
3.气体的净化根据被净化的气体和杂质性质的差异来选择净化的方法和装置。
原则:⑴吸收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待净化气体反应,不能引入新的杂质;⑵吸收剂与杂质反应彻底、迅速;⑶能用液体吸收剂的则不用固体吸收剂。
在多种气体杂质共存时,要注意除杂顺序。
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连接方法,若用洗瓶,注意“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注意“大进小出”。
常见除去气体杂质的试剂如下表所示:︱应用示例︱类型之一制取气体实验装置的选择例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
高中气体实验室气体制备净化和干燥装置
![高中气体实验室气体制备净化和干燥装置](https://img.taocdn.com/s3/m/e5b156d79e314332396893e4.png)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
【答案】 (1)NO (2)①C2H4 装置中没有 温度计,无法控制反应温度 ②Cl2 反应生 成的Cl2被c中的NaOH吸收了 ③NH3 反应 生成的NH3被c中的H2O吸收了
①用水吸收的是:NH3、HCl(注意防倒吸); ②用烧碱溶液吸收的是:Cl2、HCl、H2S、SO2、 NO2; ③用硫酸铜溶液或醋酸铅溶液吸收的是:H2S; ④高温下用铜除去O2,用氧化铜可除去CO、H2; ⑤用点燃法可除去CO。
有氧化性的干燥剂(如浓硫酸)不能干燥有还原性气体 保持一致 气体的酸碱性 干燥剂的酸碱性 (如H2S、HI等)。
2、选择方法
2.选择净化方法的思路 (1)易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不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用水吸收。 如 H2(HCl)、N2(NH3)、NO(NO2)(括号内为杂质气体,下同),可将混 合气体通过盛水的洗气瓶来除去杂质气体。 (2)酸性杂质用碱性吸收剂、 碱性杂质用酸性吸收剂来吸收, 如 CO(C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 NaOH 溶液的洗气瓶或盛碱石灰 的干燥管或 U 形管来除去杂质。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
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收集和验证气 体的性质。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
(1)在不改变Ⅰ、Ⅱ装置及位置的前提下,若 要制取和收集NO气体,可采取的改进方法 是装置Ⅱ内充满水;若要制取和收集NO2气 体,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Ⅲ中使用球形干燥管D可防止液体倒 吸,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22f2e3767f5acfa1c7cde7.png)
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一)分离与提纯的区别:分离后混合物的组分都有不改变,而提纯只要求得到被提纯物。
(二)提纯的原则1、所用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所提纯或分离的主要成分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不会减少被提纯的物质;3、杂质与试剂反应的生成物要易于分离(除旧不迎新,简明又易分)(1)过滤法:适用于固体、液体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且固体不溶于水,溶液可透过滤纸流下,固体留在滤纸上。
例1:从加热分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例2:除去粗盐中的泥沙例3:将碳酸钠和碳酸钙分离等。
(2)降温结晶法:适用于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的物质分离提纯。
例: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等。
(3)蒸发结晶法:适用于固体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分离提纯。
例1:从食盐溶液中回收氯化钠晶体,例2:除去食盐中少量的硝酸钾等。
(4)蒸馏法:适用于沸点不同的几种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例1:除去水中混有的少量的酒精例2:从石油中练出汽油例3: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5)差异法:例1:除去铜粉中的铁粉用磁铁吸取例2:从砂石中分离出碘,加热混合物使碘升华。
2、化学方法(1)加热分解法:适用于热稳定性差异较大的混合物分离提纯。
如○1除去CaO中CaCO3,相关化学方程式;○2除去Na2CO3中NaHCO3,相关化学方程式;○3除去CaCO3中的Ca(HCO3)2。
相关化学方程式。
(2)加酸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各成分与酸反应不同的分离提纯。
如:○1除去NaCl中的Na2CO3,向混合物中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相关化学方程式;○2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向混合物中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等。
相关化学方程式;(3)加碱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各成分与碱反应不同的分离提纯。
如:○1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向混合物中加Ca(OH)2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相关化学方程式;○2除去NaCl中NH4Cl,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NaOH,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等。
真空干燥使用方法
![真空干燥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d63a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4.png)
真空干燥使用方法
1.需干燥处理的物品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将箱门关上,关闭放气阀,开启真空阀。
2.将真空干燥箱后面的导气管用橡胶管与真空泵连接,接通真空泵电源后开始抽气,当真空表指数值达到0.1MPa时,关闭真空阀,再关闭真空泵电源开关。
3.把真空干燥箱电源开关拨至“开"处,选择所需设定的温度,箱内温度开始上升,当箱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加热指示灯忽亮忽熄,反复多次,一般120分钟以内搁板层面可进入恒温状态。
4.当所需工作温度较低时,可采用二次设定方法,如所需温度为60℃,第一次可设定50℃,等温度过冲开始回落后,再第二次设定60℃。
这样可降低甚至杜绝温度过冲现象,尽快进入恒温状态。
5.根据不同物品潮湿程度,选择不同的干燥时间,如干燥时间较长,真空度下降,需再次抽气恢复真空度,应先开启真空泵电源开关,再开启真空阀。
6.干燥结束后应先关闭干燥箱电源,开启放气阀,解除箱内真空状态,再打开箱门取出物品。
(解除真空后,如密封圈与玻璃门吸紧变形不易立即打开箱门,经过一段时间后,等密封圈恢复原形后,方可开启箱门。
)。
2021年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与实践
![2021年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7a22f0eaeaad1f347933f54.png)
真题:1.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用量筒量取10 mL 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B .测定溶液的pH ,先用水将pH 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 偏大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铜粉的量不足,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D .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2.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A B C D(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A 图称量前,要将天平调平衡,首先要把______________,然后才调节平衡螺母;称量粉末状固体时若药品量不足,此时一只手用药匙取药品移至天平左盘上方,另一只手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少量药品落入盘中。
(3)上述图有明显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C 图中的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 图的装置可用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写一种),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右图是利用CO 还原Fe 2O 3的实验装置:玻璃管中固体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的溶液用于检验和除去产生的CO 2,请把虚框中的图补充完整;处理尾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难点+考点考点一、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取O2、CO2、H2的化学原理:(1)氧气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2H2O2MnO22H2O+O2↑(2)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CO2↑+H2O(3)氢气Zn+H2SO4==ZnSO4+H2↑2.实验设计的依据:3.“多功能瓶”收集气体的方法:任何一种气体,都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收集。
干燥方法的选择原则
![干燥方法的选择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c5a10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f.png)
干燥方法的选择原则
选择干燥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
1. 物料的性质:不同的物料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
例如,对于热敏性物料,应选择低温干燥方法;对于易氧化的物料,应选择真空干燥或惰性气体干燥等方法。
2. 处理量:处理量的大小也是选择干燥方法的重要因素。
对于大批量的处理,可以选择连续式干燥设备;而对于小批量的处理,则可以选择间歇式干燥设备。
3. 能源消耗:不同的干燥方法对能源的消耗也不同。
在选择干燥方法时,需要考虑能源消耗的因素,并尽可能选择节能的干燥方法。
4. 产品质量:干燥过程中可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选择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干燥方法。
例如,对于一些要求保持原有形态和颜色的物料,应选择不会对其造成损害的干燥方法。
5. 环保要求:在选择干燥方法时,还需要考虑环保要求。
例如,对于会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干燥方法,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新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五化学实验基础--实验装置操作与评价教师版
![新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五化学实验基础--实验装置操作与评价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57242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4.png)
根据实验要求恰当地选用仪器,将常见仪器另作他用(如干燥管用于防倒吸装置等),根据物质的性质,在特殊装置、特定条件下进行非常规操作,这些也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新动向。
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和检验是高考化学实验部分的重点,也是热点。此类问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也能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和检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及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能力。从高考的内容和形式上看,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及检验可以独立考查,也可以综合考查;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渗透到综合实验中;可以以课本中实验为素材进行考查,也可以以生活、生产、科技和环境问题为素材进行考查。Ⅰ.客观题(1)判断设计的化学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2)对给出的实验方案作出选择和评价。
(3)根据实验目的,评价实验装置。
(4)物质一般分离提纯的方法与装置选择。
Ⅰ.主观题(1)结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根据实验流程分析仪器、药品的作用以及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2)根据实验目的和所给药品、仪器,设计、评价实验方案。
(3)化工流程中的分离提纯。
一、各种仪器1.加热仪器——酒精灯与酒精喷灯 2.可加热的仪器蒸发皿:用于浓缩溶液、蒸发液体、结晶; 坩埚: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蒸馏烧瓶: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三颈烧瓶:用于实验中物质的制备反应容器;命题趋势考点清单专题 五 ××化学实验基础--实验装置操作与评价3.计量仪器⎩⎪⎪⎨⎪⎪⎧Ⅰ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Ⅰ加液体用玻璃棒引流,当液面距刻度线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液体至 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Ⅰ常见规格:50mL 、100mL 、250mL 、 500mL 、1000mL 等Ⅰ容量瓶不能长久贮存溶液⎩⎪⎨⎪⎧Ⅰ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Ⅰ“0”刻度在上,仰视读数,结果偏大Ⅰ精确度为0.01 mLⅠA 用于量取酸性溶液和氧化性溶液, B 用于量取碱性溶液Ⅰ要先用待装液润洗再装溶液4.常用分离、提纯的仪器(1)仪器Ⅰ、Ⅰ、Ⅰ的名称分别为分液漏斗、冷凝管(球形冷凝管或直形冷凝管)、(球形)干燥管。
木材快速干燥方法
![木材快速干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ea6a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0.png)
木材快速干燥方法
1、常规干燥:这种干燥方法就是使用常压湿空气作为干燥介质,然后用蒸汽或者热水做热媒,之后再简介的加入空气,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对木材进行加热起到干燥的目的。
2、高温干燥:高温干燥和常规干燥的主要区别就是使用的干燥介质的温度是比较高的。
高温干燥不仅干燥速度快,而且稳定性好,材料的颜色会变深,而且表面会硬化。
3、除湿干燥:和常规干燥类似,使用的介质是常压湿空气。
除湿干燥不仅质量好,而且还不会产生污染,还节能。
4、太阳能干燥:就是使用太阳能辐射的热能然后把空气加热,之后热气集中到集热器和材堆间循环对木材进行干燥。
太阳能是比较廉价的,而且是间歇能源。
5、真空干燥:干燥使用的介质可以是湿空气,之后在大气压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这种干燥方法速度快,周期短,而且干燥质量好。
6、高频干燥和微波干燥:这两种干燥方法都是使用湿木材作为电介质的,之后在磁场的作用下,木材中的水分子就会进行高速度的转动,水分子转动发生摩擦,摩擦生热,达到干燥的目的。
7、烟气干燥:这种干燥方法一般是用于常规的炉气干燥的最开始的阶段。
使用的都是土法建造的一些小型的干燥室。
这种干燥方法投资比较少,而且成本低,但是烟尘对于环境的污染是比较严重的,干燥的质量不容易保证。
高中化学干燥
![高中化学干燥](https://img.taocdn.com/s3/m/7dd142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b.png)
高中化学干燥
高中化学中的干燥是指将物质中的水分或其他挥发性溶剂去除,以便进行下一步实验或操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干燥方法:
1.空气干燥法:将待干燥的物品暴露在室温下的干燥空气中,让水分自然蒸发。
2.加热干燥法:将待干燥的物品放入烘箱或加热板上,逐渐加热直至水分完全蒸发。
3.溶剂置换法:将待干燥的物品浸泡在具有亲水性的有机溶剂(如醇类)中,使其吸收溶剂并排出水分,再将溶剂蒸发掉。
4.分子筛干燥法:利用分子筛等材料的吸附作用,在物品周围放置分子筛等吸附剂,让其吸附物品中的水分。
5.真空干燥法:将物品放入真空容器中,通过减压吸取物品中的水分,达到干燥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物质和实验操作都可能需要特定的干燥方法,具体方法应根据实验要求和物质特性来选择。
同时,在干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火源以及化学品的挥发和毒性等问题。
对流干燥流程
![对流干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30cff28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f.png)
对流干燥流程
对流干燥是一种常见的物料干燥方法,它通过将湿物料暴露在热空气流中,使水分蒸发,从而实现干燥的目的。
这种干燥方法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食品、化工、制药等。
对流干燥的流程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湿物料被投入到干燥设备中,可以是干燥室或干燥器。
然后,热空气被引入设备中,并通过风机均匀地在物料上方流动。
热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进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干燥效果。
在热空气流经物料的过程中,水分开始蒸发。
这是因为热空气的温度比物料的温度高,水分会从高温区域转移到低温区域。
同时,热空气也带走了水分的蒸汽,以保持物料表面的湿度低,从而促进水分的蒸发。
在整个干燥过程中,物料的湿度逐渐降低,直到达到所需的干燥程度。
此时,干燥的物料可以从设备中取出,并进行后续的加工或使用。
对流干燥的优点在于其简单、高效。
它可以适用于各种物料,无论是粉末、颗粒还是块状物料。
此外,对流干燥还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对流干燥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对于一些热敏感的物料,高温的热空气可能会导致物料的质量下降。
其次,对流干燥过程中
产生的废气需要进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的来说,对流干燥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物料干燥方法。
它可以满足不同物料的干燥需求,并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流干燥的应用将不断扩大,并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燥气体的方法与原则
分清气体酸碱性,
酸干酸来碱干碱,
普遍使用中性剂,
不反应的才能选。
金属置氢与部分活动性口诀
氢后不置氢,铜汞银铂金;
钾钙钠忌水,镁铝锌铁行;
稀酸硫或盐,硝酸可不行。
化合价在写化学式时的直接规律
正负排序标好价,约价去符叉出码;
原团带码先括号,价和为零来检查。
注意:1、角码不为1;2、氨等为例外。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末固匙槽送竖弹;块横放竖用镊好。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量具读数平切面,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垂直要悬空,不平不倒清洗好。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好。
左放物来右放码,用镊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与气遭。
(遭遇:相遇,相接触)
加热使用灯外焰,三分之二温度高。
硫酸稀释慢入水,慢慢注入玻棒搅。
实验先查气密性,杯瓶隔网才不爆。
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后移要记牢。
酸碱盐和氧化物概念通俗化(化学概念助记)
无机酸中都有谁?H开头除了水。
碱类物质特好记,氢氧化某和氨水。
金铵酸根A化B,小心氢氧析盐类。
(A化B类盐中,A:不能是氧、氮、磷......;B:不能是氢!!!)
氧化物只俩元素,羧酸COOH推。
注意:盐中金铵酸根位序有例外:CH3COONa等。
氢气的化学性质
氢有可燃性,纯燃才安静。
还原通后点,变红撤灯停。
注意:先通后点不爆炸,先撤后停防氧化。
实验室制氧气
二氧化锰氯酸钾,一三混匀口略下。
(一三:比例)
先查气密后装药,固定之后把热加。
高锰酸钾加热时,管口还应塞棉花。
气泡均匀才收集,先撤后熄莫忘记。
向上排气管深入,余烬火柴检验它。
化学变化理解记忆
化学变化有特征,新的物质定生成。
发光放热颜色改,放出气体有物沉。
化变同时有物变,物变或许化变寻。
(如:铁液化时,表面的氧化等)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金属正来非金负,化价和零要记住。
变价亚价方程出,氢化物中氢为负。
过氧化物氧负一,超氧化物要有数。
最外电子是主因,普遍之外有特殊。
不同的物质与它们的构成粒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1 、稀有气体;
2、金属;
3、除碘外的固态非金属。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双原子单质;
2、水、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
4、多原子单质(臭氧,碳六十等)
5、有机物。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1、酸;
2、碱;
3、盐;
4、碱性氧化物。
亚价变价口诀和氧化剂与还原剂
亚价变口诀
亚价少一铁铜汞,变价氯碳硫氮锰;
价和为零列方程,变价新价到手中。
氧化剂与还原剂
得电价降氧化剂;失电价升还原剂。
溶液计算与反应状态(速算)
m(液)=m(总)-m(气)-m(沉)
m(反应后液)=m(总反应物)-m(气)-m(沉);
m(反应后溶液)=m(所有反应物)-m(生成的气体)-m(生成的沉淀和不溶物<杂质、过剩的不溶、未溶反应物)
有机物
有机含碳三例外,碳数定名序好排。
风味独特供热量,原团检验记心怀。
(三例外:碳的氧化物、有碳酸根的物质、碳化物。
)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性质不同的内在原因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
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前二十号元素口诀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酸根的理解口诀
酸根如树根,阳离长前边。
氢前为其酸,金铵是其盐。
溶解性的记忆口诀
钾钠铵硝都可溶,镁和钙硫四微溶。
硫根钡铅氯离银,碳盐怕硝五碱溶。
复分解溶解性,酐碱盐盐碱盐溶。
(镁:碳酸镁;钙硫:氢氧化钙、硫酸钙、硫酸银;五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氨水或氢氧铵、氢氧化钙。
)
钾钠铵硝都可溶,碳盐怕硝镁微溶。
硫酸铅钡微钙银,盐酸不溶银亚汞。
碱钡可溶钙微溶,记住此诀自然通。
空气主要成分的速记
氮气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为稀气。
两个零点零三量,二氧化碳水杂气。
酸碱盐的知识点总结
一个理论二图表,几个概念四反应。
五种离子会检验,P值指剂要分清。
(1、电离理论;2、金属活动性表和溶解性表;3、酸、碱、盐、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俗名、分类、物理性质等;4、四类基本反应类型(注意:酐与碱的反应为四类外);5、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6、PH试纸、石蕊酚酞等指示剂。
可燃物氧化口诀
燃烧爆炸氧某焰,与氧反应写点燃。
氢被氧化生成水,碳被氧化二氧碳。
氧化物:1、酸性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3、两性氧化物;4、既非酸性氧化物,又非碱性氧化物。
燃烧的三个条件
该种物质须可燃,与氧接触才可燃。
温度达其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燃。
溶液知识点的记忆
质剂成液均稳性,三曲众因判溶性。
饱和水剂温点电,质定液混分滤晶。
注释:
1、质——溶质;
2、剂——溶剂;
3、液——溶液;
4、均——均一性;
5、稳——稳定性;
6、性——性质;
7、三曲——三种类型(随温度升、反而降、影响小)的溶解度曲线;
8、众因——温度、气压、溶质类型、溶质的溶解性、溶剂类型等。
9、溶性——溶解性;
10、饱否——饱和与不饱和;
11、水剂——未特别说明,溶剂是水;
12、温——溶解时,注意温度是否变化,以及温变情况;
13、点——溶液的熔点、凝固点、沸点较纯净水有变化等;
14、电——溶液导电与否;
15、质定——溶液稀释和浓缩,溶质类别、溶质质量均不变;
16、液混——溶液都是混合物;
17、分——分离;
18、滤——过滤;
19、晶——结晶和重结晶。
金属活动性及置换速率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置换与活性。
具还原性的气体还原口诀
先通后点不爆炸,先熄后停防氧化。
煤气有毒处尾气,转到喷灯合理化。
(不可迟到早退)
碳单质
刚明墨黑四无定,导电吸附均稳定。
还原耐磨被氧化,面具吸杂使水净。
电极润滑铅芯墨,炼铁橡胶划玻行。
质量守恒定律实质记忆
一个可能变,(分子数目)
二变五不变;(前:分子及物质的种类;后:在下一句)
三原一素总,(诀下注释)
质物类素现。
(推导、应用)
(三原:原子的数目、质量、种类;一素总:元素的种类、物质质量总和。
)(质物类素:质量、化学式、反应类型、元素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