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天津电大《地域文化》详解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电大形成性试卷题(含答案)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电大形成性试卷题(含答案)

[第1题](单选题)()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B.胡宏C.张栻D.曾国藩[第2题](单选题)()在总结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的辩证知行统一观,对近代湖南学者的知行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王夫之B.B胡宏C.张栻D.曾国藩[第3题](单选题)()贬谪长沙期间,写下了《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等名篇。

ABCD A.贾谊B.柳宗元C.颜真卿D.秦观[第4题](单选题)()模仿西洋的军事技艺,特创设江南制造局;为了使军事技艺在中国生根,还主张派遣幼童出洋攻读学艺。

A.曾国藩B.魏源C.左宗棠D.郭嵩焘[第5题](单选题)()出版于19 27年的《从军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记述大革命的报告文学。

A.谢冰莹B.丁玲C.陈衡哲D.沈从文[第6题](单选题)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 )才开始形成的。

A.宋代B.唐代C.明代D.元代[第7题](单选题)()是近代最重要的今文经学大师之一,有《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老子本义》等大量著作传世。

A.魏源B.曾国藩C.谭嗣同D.陈天华[第8题](单选题)()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京剧改革的先行者。

他创作的话剧有《不要忘了》、《青纱帐里》、《桃花扇》等A.欧阳予倩B.田汉C.丁玲D.沈从文[第9题](单选题) 唐代()曾在湖南留下《右溪记》、《寒亭记》等许多优美的散文。

著名的“摩崖三绝”就是摹刻他的《大唐中兴颂》一文。

A.元结B.柳宗元C.颜真卿D.秦观[第10题](单选题)()的小说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如《包氏父子》,《华威先生》。

A.张天翼B.叶紫C.丁玲D.沈从文[第11题](多选题)关于贬谪文人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大多是人文学者。

电大地域文化 形成性考核1---4答案

电大地域文化 形成性考核1---4答案

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一1.1938年著名的抗日将领冯玉祥将军在拜将坛立碑,赞颂(韩信)的丰功伟绩,碑文云:“盖世勋名三杰并,登坛威望一军惊。

”2.被中外游客誉为“华夏第一村”的文化遗址是( 西安半坡遗址)。

3.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 西周初年)4.4000多年前,农耕始祖(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被后人称为“农神”。

5.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封建王朝是( 唐朝 ) 。

6.华清池遗址中得唐御汤遗址中,唐太宗沐浴的是(星辰汤)。

7.陕北黄土高坡上标志性的民居是(窑洞 )。

8.(潼关)是秦地四大关塞之首。

9.陆游在《书愤》一诗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其中的大散关在(宝鸡市)。

10.秦末汉初,刘邦领兵是从(武关)入关中灭秦。

11.石门十三品中最负盛名的是(曹操)所书的“衮雪”石刻。

12.我国最早的历法出现在(周)。

13.半坡遗址分为(制陶区墓葬区居住区)。

14.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是诗人(白居易)在高中进士后写的。

15.下列遗址属于陕北地区的是(统万城镇北台)。

16.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是(西安)。

17.镇北台是陕西境内长城遗址中最宏伟的建筑,修建于(明)朝。

18.三秦地区最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是(秦腔眉户, 皮影戏)。

19.1963年出土的一件西周时期的文物上,铭文出现了“中或”的字样,中或就是中国。

这件文物是(何尊),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0.楚汉之际划定的三秦地域范围是(翟 . 雍塞)。

21.被誉为“天下第一陵”的是( 黄帝陵 ) 。

22.刘邦拜韩信为将的文化遗址是( 拜将坛)。

23.现在西安城东西南北大街正对的四个城门分别是(永宁门长乐门安远门安定门)。

24.秦始皇兵马俑遗址中被称为“军幕”,也就是总指挥部的是(三)号坑。

25.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的是(勉县武侯祠)。

26.汉、唐盛世时期,王朝政权同南亚、西亚、欧洲各国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是( 长安 )。

电大形成性考核《地域文化(本)》

电大形成性考核《地域文化(本)》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陈规发明“木牛流马”B. 陈规反对攻势防御C. 陈规是宋代人D. 《守城录》为陈规所作反馈正确答案是:陈规发明“木牛流马",陈规反对攻势防御题目2题干《六韬》的作者是诸葛亮。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题干墨子思想的核心是()选择一项:A. 兼爱B。

节用C。

尚贤D. 非攻反馈正确答案是:兼爱题目4题干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A。

韩非子B。

孔子C. 孟子D。

墨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孟子题目5题干鲁国的稷下学宫,在齐鲁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题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孙武本为齐国人B。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C.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D. 孙武本姓陈反馈正确答案是:孙武本姓陈, 孙武本为齐国人, 《孙子兵法》为“兵学圣典", 孙子主张务求全胜题目7题干下列对鲁国的描述中,正确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重视工商业B。

地势平坦C。

首都是曲阜D。

土质肥沃反馈正确答案是:土质肥沃, 地势平坦, 首都是曲阜题目8题干下列人物中,没有到过“稷下学宫"讲学收徒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老子B. 邹衍C. 孔子D. 荀子反馈正确答案是:孔子, 老子题目9题干封禅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以祭泰山的形式来神化帝王,以树立帝王的威信。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题干下列典籍中,属于“六经”的是()选择一项或多项:A。

《尚书》B. 《诗经》C. 《论语》D。

《孟子》反馈正确答案是:《诗经》,《尚书》题目11题干“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选择一项:A. 《墨子》B。

《管子》C。

《公羊传》D。

《论语》反馈正确答案是:《公羊传》题目12题干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 )选择一项:A。

齐宣王C. 齐景公D。

国开电大《地域文化》形考任务4

国开电大《地域文化》形考任务4

《地域文化》作业4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安徽绘画起源于四世纪,最早出现的画家是晋代戴逵。

明清时期是安徽绘画的高峰期,有詹景凤、丁瓒、丁云鹏等绘画高手;清初,则出现以渐江为首的新安画派,以梅清为首的宣城画派,以萧云从为首的姑熟画派。

乾嘉年间,萧县兴起龙城画派。

这些画派对中国的绘画传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明代是徽派版画的极盛期,明末胡正言印制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为徽派版画最高成就。

十九世纪中叶,徽派版画随着近代印刷术的兴起而逐渐没落。

3、徽州三雕,指砖雕、石雕、木雕,其中尤以砖雕历史悠久,别具特色。

4、黄山自然景色秀丽绝伦,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后又加上冬雪并称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5、安徽的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东南第一山”之誉。

6、齐云山位于安徽休宁县城以西,古称白岳,与黄山南北相望,风景绮丽,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

7、天柱山位于安庆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之称。

8、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古称牛渚矶。

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

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

9、敬亭山的诗歌文化源于南齐诗人谢眺,他在宣州作官时写了不少有关敬亭山的诗歌。

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慕名而来,先后七次登临,留下“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盛赞,于是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

10、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

11、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因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文中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喻户晓。

12、马鞍山太白楼位于马鞍山市采石矶景区,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历史名楼”。

2018年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2018年最新河南电大《地域文化》教学考一体化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 首创“飞白书”体的书法家是(1.00分)A.褚遂良B.蔡邕C.锺繇D.刘德昇2.《杂体诗》30首的作者是(1.00分)A. 谢朓B. 谢灵运C. 江淹D. 庾信3.《贞观政要》的作者是(1.00分)A. 魏徵B. 吴兢C. 岑文本D. 姚崇4.被称为“北方书圣”的书法家是(1.00分)A. 褚遂良B. 郑道昭C. 锺繇D. 孙过庭5.被南阳人称为“召父”的召信臣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唐朝B. 西汉C. 隋朝D. 东汉6.被后人称为“商圣”的是(1.00分)A. 张衡B. 张仲景C. 范蠡D. 吴道子7.书法理论著作《九势》作者是(1.00分)A. 锺繇B. 蔡邕C. 蔡文姬D. 刘德昇8.《祭十二郎文》的作者(1.00分)A. 白居易B. 元稹C. 韩愈D. 元结9.散文成就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作家是(1.00分)A. 杜甫B. 白居易C. 韩愈D. 李商隐10.《壮悔堂集》的作者是(1.00分)A. 史可法B. 侯方域C. 彭而述D. 王铎11.《驴山公九锡文》的作者是(1.00分)A. 范缜B. 谢灵运C. 袁淑D. 谢朓12.《治安策》的作者是(1.00分)A. 韩非子B. 李斯C. 蔡邕D. 贾谊13.山水画论《林泉高致》的作者是(1.00分)A. 郭熙B. 李迪C. 李唐D. 吴道子14.被后人称为“科圣”的是(1.00分)A. 郑国B. 李诫C. 褚少孙D. 张衡15.《述归赋》的作者是(1.00分)A. 耿介B. 高拱C. 何景明D. 吕坤16.在宋代使“隶法复兴”书法家是(1.00分)A. 黄庭坚B. 蔡襄C. 王洙D. 苏轼17.游记散文《茅阁记》的作者是(1.00分)A. 韩愈B. 萧颖士C. 元结D. 贾至18.《大任先生传》的作者是(1.00分)A. 李斯B. 蔡邕C. 贾谊D. 阮籍19.《神灭论》的作者是(1.00分)A. 袁淑B. 谢灵运C. 蔡邕D. 范缜20.被称作“红杏尚书”的诗人是(1.00分)A. 程颢B. 宋庠C. 程颐D. 宋祁21.被称为“成周”的城市是(1.00分)A. 登封B. 洛阳C. 开封D. 商丘22.被后人称为的“诗圣”的是(1.00分)A. 白居易B. 杜甫C. 李贺D. 李商隐23.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的作者是(1.00分)A. 李迪B. 李唐C. 吴道子D. 荆浩24.豫中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1.00分)A. 郑韩文化B. 河洛文化C. 燕赵文化D. 陈宋文化25.被后人称为“字圣”的是(1.00分)A. 褚遂良B. 锺繇C. 吴道子D. 许慎26.被后人称为“医圣”的是(1.00分)A. 张衡B. 郑国C. 李诫D. 张仲景27.被称为“行书鼻祖”的书法家是(1.00分)A. 蔡邕B. 刘德昇C. 褚遂良D. 锺繇28.洛阳首作为国都的朝代是(1.00分)A. 西周B. 东汉C. 西汉D. 东周29.豫东文化区的主流文化是(1.00分)A. 河洛文化B. 陈宋文化C. 燕赵文化D. 郑韩文化30.自号“安乐先生”的是(1.00分)A. 张载B. 程颢C. 邵雍D. 程颐31.被书坛誉为“楷书之祖”的是(1.00分)A. 褚遂良B. 锺繇C. 蔡邕D. 刘德昇32.广义的中原指(1.00分)A. 河南省B. 黄河中游地区C. 黄河中上游地区D. 黄河中下游地区33.《苏学士集》的作者是(1.00分)A. 苏轼B. 苏辙C. 苏舜钦D. 苏洵34.中原被称为“楚风豫韵”的文化区域是(1.00分)A. 豫东B. 豫北C. 豫中D. 豫南35.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标准称谓是(1.00分)A. 审美文化遗产B. 伦理文化遗产C.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D. 无形遗产36.“南宋四家”属于中原画家的是(1.00分)A. 马远B. 刘松年C. 李唐D. 夏圭37.“画圣”吴道子为(1.00分)A. 晋涅阳人B. 唐阳翟人C. 隋汝南人D. 宋白波人38.被南阳人称为“杜母”的杜诗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东汉B. 唐朝C. 隋朝D. 西汉39.《书谱》的作者是(1.00分)A. 郑道昭B. 褚遂良C. 孙过庭D. 王洙40.画家宗炳所属的朝代是(1.00分)A. 宋B. 西晋C. 东晋D. 唐1.中原文艺的特点有(2.00分)A. 引领性 B. 独特性2.下列人物籍贯属于豫东文化区的有(2.00分)A. 戴德B. 谢灵运C. 蔡邕D. 吴兢E. 江淹3.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2.00分)A. 黄淮文化区B. 河内文化区C. 嵩山文化区D. 汉淮文化区E. 河洛文化区4.下列文化属于中原史前文化(2.00分)A. 汴梁文化B. 二里头文化C. 郑韩文化D. 裴李岗文化E. 仰韶文化5.就中原文化的内部结构而言,其包括(2.00分)A. 中原制度文化B. 中原物态文化C. 中原精神文化D. 中原心态文化E. 中原行为文化6.中原文化的特点有(2.00分)A. 核心性B. 散播性C. 丰富性D. 人文性E. 根源性7.《诗经》所反映的中原文化,具体是(2.00分)A. 饮食文化B. 服饰文化C. 诗河文化D. 婚恋文化E. 神祗文化8.下列剧目属于忠奸斗争的的有(2.00分)A. 《抱烙柱》B. 《反五关》C. 《伐子都》D. 《安乐州》E. 《八义图》9.下列称号属于书法家王铎的有(2.00分)A. 二室山人B. 中岳先生C. 嵩樵D. 烟潭渔叟E. 嵩淙道人10.下列人物属于“竹林七贤”的是(2.00分)A. 阮咸B. 山涛C. 阮籍D. 王戎E. 向秀1.我国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也是中原文化的轴心时代。

电大地域文化考试论文

电大地域文化考试论文

电大地域文化考试论文电大地域文化考试论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电大地域文化考试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摘要]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记载和反映地方历史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建设,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推进特色城市文化建设。

[关键词]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地域文化建设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记载和反映地方历史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及独特文化活动的真实写照。

开发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部分档案,是开发和传承地域文化资源的需要,也是丰富区域文化,建设特色城市文化的需要。

1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护中应遵循的原则1.1真实性。

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本着尊重历史,真实反映的原则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收集能真实记录文化发展脉络、结构及特色的材料,去伪存真,防止鱼目混杂。

1.2完整性。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应完整、系统,能充分反映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在收集整理过程中要做到分类科学,尽量完善,为今后更好地把握文化脉络以及查考文化传承信息打下基础,对地域文化起到保护和传承作用。

1.3前瞻性。

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把握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把反映地域文化发展动态的有价值的资料收集起来,及时建档,及时记录,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防止错过最佳收集时机和收集对象,1.4多样性。

档案的形式多样性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特殊意义。

地域文化表现在各种意识形态,在对其历史渊源、表达方式、存在空间、地域分布、传承保护状况等的全方位记录时,要从多种语言、多种载体、多种手段方面下功夫,不能拘泥于传统意义的档案管理,通过纸质、胶片、磁带、录像带、磁盘、光盘、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实现文化活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真实再现,增强档案的多元性、特色性,充分展示地方文化的民俗民情、人文历史。

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终结性测试

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终结性测试

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终结性测试
本文档旨在介绍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终结性测试的目的和内容概述。

二、测试内容本文档旨在介绍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终结性测试的目的和内容概述。

二、测试内容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终结性测试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包括地域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终结性测试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包括地域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地域文化的定义: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区内人们共同遵循和传承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

它是地区的独特标志之一,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特点。

地域文化的特征:
多样性: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反映了地域间的差异和丰富性。

独特性:每个地区的地域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体现了该地区的独特性和个性。

传承性:地域文化是代代相传的,通过传统的教育、俗和文化活动等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

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终结性测试将重点考察地域文化的定义和特征,以帮助学生对地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三、测试形式
本部分将介绍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终结性测试的形式,包括试题类型、考试方式等。

本部分列出国开电大地域文化专终结性测试的考试要求,包括合格标准、通过条件等。

本部分提供考生应做的测试准备工作,包括研究资料推荐、备考方法等。

本部分提供考生应做的测试准备工作,包括学习资料推荐、备考方法等。

电大问题详解 新地域文化(本)形考(山西历史与文化)单元2

电大问题详解 新地域文化(本)形考(山西历史与文化)单元2

地域文化课程(本科)第二次作业任务: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天子衰微,诸侯争霸,是中国战国时代最为显著的政治特点。

(错号)2、在春秋五霸中,称霸时间最长、对诸侯列国乃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影响最深的要数晋国。

(对号)3、齐国是春秋时期最具活力的国家之一,她不仅是山西历史上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错号)4、西周初年,周王室为了巩固其统治,大力推行宗法分封.(对号)5、周成王封他的同母弟叔虞于古唐国。

(对号)6、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继位,改国号为晋,从此始称晋国。

(对号)7、第一个充当霸主角色的是晋文公。

(错号)8、晋文公在丧乱之后归国,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提高晋国的实力,他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改革。

(对号)9、晋政下移对晋国的霸业是一种很有利的因素。

(错号)10、“下宫之役”是公室对卿大夫斗争所取得的第一次胜利,也使公室摆脱了赵氏对晋国政治的垄断。

(对号)11、城濮战后的践土之盟,开始了晋主夏盟的历史。

(对号)12、“晋无公族”,是指献公之后的历代晋君都严格排斥其子弟于国家政权之外,诸公子除了嗣子留待继承君位以外,其余都得出居他国,不再被分封以官爵和采邑。

(对号)13、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周天子承认韩、赵、魏三家的合法地位。

(对号)14、晋国之所以称雄诸侯一个半世纪,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晋国公族的实力雄厚。

(错号)15、春秋时期,晋国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的主要标志,表现在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普及。

(对号)16、晋国从公元前632年的践土之盟称霸,经11代国君、150年之久的霸业到公元前482年的黄池之会就告结束。

(对号)17、弭兵会前后共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前579年。

(错号)18、晋国在弭兵会上是吃了大亏,但从全局来看,弭兵会后的四十余年,中原地区的战争大大减少,这对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人民来说,无疑是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

(对号)19、韩氏作为公族旧支,非但没有先落,反而与赵、魏共同分晋,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地域文化(本)-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地域文化(本)-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目代码:519091. 地域文化带是怎样形成的?谈谈对地域文化的感受。

参考答案:地域文化是大中华文化之下的一个文化分支,是指一个固定区域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既可以指语音区别、气候差异,也可以是饮食习俗、生活习惯等不同,范畴还可大可小,诸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北人豪爽,南人婉约”,“北人面食,个子高大,南人米饭,身材较矮”,“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晋人爱食醋,川人爱吃辣”等等,都是地域文化的表现特征。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从世界整体文化格局来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中华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为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发展的优良传统文化,也叫中华传统文化或华夏文化。

其实,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多方面因素融合而成的,大致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客观方面主要和地理地形、气候环境、交通条件、物产特点等有关,主观方面则和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等有关。

中国地形地势非常复杂,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从西部的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向海洋倾斜。

由于地形的复杂,造成了各地地理环境气候差异非常大,西南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部属温带季风气候,东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再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气候的不同,使得各地物产各不相同。

而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因而大多数人们在一个固定的地域生活劳作,世代繁衍,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聚集体。

进入封建社会,这个聚集体往往在同一个封建君主的统治下,血缘关系相近,语言文字相同,宗教信仰接近一致,生产科技水平共享,生活、饮食习惯类似,文教水平相当,因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有的地域文化。

当然,我国各地的地域文化的根源是为以黄河中下游为主的中原文化,只是在具体表象上有很大差异。

电大地域文化(本)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及方法建议

电大地域文化(本)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及方法建议

电大地域文化(本)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及方法建议课程学习重点难点及方法建议(一)关于学习重点:本课程从湖湘文化的本质、生成环境、发展历程、成就、代表人物、现代创新几个方面对湖湘文化进行宏观描述,因此本课程的学习重点主要是:1.湖湘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生成原因;2.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现代创新;3.湖湘文化在学术、教育、文学、思想上的突出成就4.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以及影响。

(二)学习重点以及建议:绪论部分。

学习指导:这一部分主要从8个方面来概述湖湘文化的特点,在时间层面,湖湘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文化;在价值追求上,湖湘文化是一种崇尚道义、坚忍刚健、经世济时、求变趋新、崇学践履的文化;在总体评价上,湖湘文化是一种有思想深度、影响深远、功业卓著的文化。

这一章的重点是了解并且能够复述湖湘文化是一种崇尚道义、坚忍刚健、经世济时、求变趋新、崇学践履的文化的典型表现与事件。

难点是对教材中例举的关于湖湘历史、地域性格的分析以及提到的年代、考古遗址的记忆与辨别。

本章考试考察的方式多为为判断与选择,其中湖湘文化“经世济时”“崇学践履”的特点要求能够以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论述。

重点知识:1.地域文化的特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地域文化是指某一地区的人群在长期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共同文化特征。

中国幅员辽阔,地广人稠,自古以来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比如齐鲁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巴蜀文化、湘楚文化等等。

每一种地域文化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基础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历史地形成的.既有内在诸因素的自然发展流变,也有外来文化等因素的交汇融合。

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群体.每个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基本框架,都要受到地域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个人文化心理中塑造了带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征的人格、需要、动机、意志、情感等内容。

这种心理结构的形成正是群体对地域文化的逐渐认同过程,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展现。

一般来说,地域文化受到生产力、地理气候环境、经济环境、民族、宗教、移民迁徙等诸多因素影响。

2018年电大《地域文化》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2018年电大《地域文化》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及答案
[第1题](单选题)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大溪文化阶段
B.舞水文化阶段
C.澧水文化阶段
D.屈家岭文化阶段
[第2题](单选题)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湖湘名人是
A.魏源
B.曾国藩
C.王夫之
D.宋教仁
[第3题](单选题)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
A.上古本土文化
B.楚文化
C.中原文化
D.吴文化
[第4题](单选题)以下作品不属于魏源撰写编辑的是
A.《海国图志》
B.《筹漕篇》
C.《筹鹾篇》
D.《太极图说》。

2018中央成人高考专科《地域文化》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2018中央成人高考专科《地域文化》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2018中央成人高考专科《地域文化》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单项选择题1."巴蛇食象"的传说在远古时代的(A) 中流传甚广.A. 巴人 B. 楚人C. 北京人D. 蜀人2.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前徒(一作徙)倒戈."这则关于巴人记载出自(B) A.《山海经》 B. 《华阳国志》C.《太平广记》 D. 《世本》3.从后来的文献中可以看到,( B)资源的所在,是巴人迁徙的目标以及形成巴人聚落的重要因素.A.水 B. 盐C.食物 D.土地4. 巴族的舞蹈出现在古代史籍的记载中的是(C )A. 巫舞 B.傩舞C.《巴渝舞》 D.昭武舞5. "西南有巴国.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这段关于巴人的起源的远古神话是由(A )记载的.A.《山海经》B.《水经注》C.《太平广记》D. 后汉书》6.巴人以(C )图腾.A. 虎B.乌鬼C. 蛇D.兔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竹枝词是谁所作(B) A.白居易 B. 刘禹锡C. 苏轼 D. 黄庭坚8.( B )是陪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抗战文化中的主角和先锋.A.诗歌 B. 戏剧C.小说D.散文9. 张善子将自己在日机狂轰滥炸中创作的巨幅作品( )赠送给罗斯福与国务卿赫尔利. (B)A.《飞虎图》B. 《怒吼吧,中国》C.《精忠报国》D. 《文天祥像》10.下面这首著名的诗歌的作者是(D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尔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和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A. 蔡梦慰 B.刘思扬C. 杨益言 D.叶挺11.古代巴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是(A ).A. 大巴山B. 金佛山C. 山 D. 武陵山12.古称阆水,渝水的是(A) A. 嘉陵江B. 长江C. 乌江D. 渠江13. (A )因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高唐赋》中写楚王梦见神女使之披上神话色彩而成为历代文人吟咏不绝的题材.A. 巫山 B.南山C. 金佛山 D. 缙云山14.( D )通过重庆全境,她诞育了巴渝文明,也见证了巴渝大地的盛衰变迁.A. 嘉陵江 B. 乌江C. 合江 D.长江15. 万盛石林位于万盛区南天乡境内,系我国第(B)大石林.A.一B.二C.三D.四16. 在(C )县城70公里外,有号称世界第一的"大溶斗——天坑"和天下之最的"窄峡谷——地缝".A. 武隆 B.巫山 C. 奉节 D.酉阳17.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农民起义军领袖(C )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A. 余玠 B. 韦君靖C.明玉珍 D. 张角18. 邹容纪念碑位于(C ).A. 北培梅花山B.江北上横街C. 渝中区南区公园内 D. 渝中区七星岗19. 1906年初建立了同盟会重庆支部,推为首盟,标志着重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A)A. 杨庶堪 B. 张培爵C.邹容 D. 夏之时20. 1911年,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任都督的是(B)A. 夏之时B.张培爵C.朱之洪 D. 向楚21. 聂荣臻是(B )吴滩镇人.A.潼南B. 江津B.开县C. 酉阳22. 被毛泽东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除了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以外,还有(B)A.胡子昂 B. 卢作孚C.汪代玺 D.王光英23.刘禹锡在(B )三年,勤政爱民,务实办事,倡教兴学,采写《竹枝词》.A.忠州 B. 夔州C渝州D.江州2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那位诗人在三峡所作的诗歌.( D)A. 刘禹锡 B.杜甫C. 白居易D. 李白25.抗战时期各爱国画家中,以(A )的贡献最大.抗战爆发后,他在重庆忘我地进行抗日宣传创作,创作《怒吼吧,中国》,《精忠报国》等画作A. 张善子 B. 张大千C. 徐悲鸿 D. 吴作人26. 自称"白屋吴生",世称白屋诗人的重庆本土诗人是(B).A.何其芳 B. 吴芳吉C.吴宓 D. 郭沫若27.重庆近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史学大家是(B).A. 向楚B.张森楷C. 郭沫若 D. 何其芳28.重庆火锅中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A)A.毛肚火锅 B.鸳鸯火锅C.全牛火锅 D.海鲜火锅29.《世本》载:"廪君名务相一姓巴氏,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凡五姓争神,以土为船,雕文画之而浮水中,其船浮者神以为君.他姓船不能浮,独君能浮因立为君."由此可见,巴人在选举头领时,十分重视(A).A. 浮舟 B.武力C. 掷剑水平 D.造船30. 巴渝人在异常艰辛的情况,开发和利用(B ) 水系,带动了巴渝经济的发展.A.嘉陵江 B. 长江C.合江 D. 乌江31.( A)栈道堪称中国最完整的凹槽式栈道遗址.A. 瞿塘峡B. 大宁河C. 金佛山 D. 巫峡32. 重庆最早的机场为1929年建起的(A )机场.A.广阳坝B.白市驿C.珊瑚坝 D.江北33. 抗战爆发后,战时中国的航空中心是(D).A.上海B.武汉C.昆明 D. 重庆34.最富有巴渝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是(B ).A. 四合院B. 吊脚楼C. 山寨D. 会馆35. 杜甫夔州诗,最为有名的是七言律诗(A ):A.《登高》 B.《瞿塘两崖》C.《白帝》 D.《秋风》36.1897年11月,维新人士宋育仁在重庆创办了重庆的第一家报纸是(A).A.《渝报》B.《广益丛报》C.《重庆日报》D. 《新蜀报》37. 重庆开埠以后重庆人自办的一家宣扬民主革命的报纸是(C).A.《重庆日报》B.《广益丛报》C.《重庆商会公报》D.《新蜀报》38. 1996年正式列入国家"211工程"和"九五"建设规划,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高校之一的是(A ).A. 重庆大学B. 西南师范大学C. 西南农业大学D. 西南政法大学简述题1.土族的浙江先民为什么会被称为“越族”?1.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古汉语中的“越”通钺。

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本)》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地域文化(本)》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本)》形考大作业一、作业主题:寻访荆楚文化,讲述荆楚故事,弘扬凤凰精神二、作业内容:学生结合所在地的荆楚文化资源,参考“四、作业选题指南”(包括但不限于其范围)、“五、作业选题参考目录”(包括但不限于其范围),任选某一方面的一个荆楚文化知识点,通过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实地探访等环节,完成形考作业。

三、作业要求:1、作业形式:文字+图片+视频。

①文字不少于1200字,游记、作文、小论文、解说词、调查报告,皆可;②图片不少于5张,其中有学生本人实地出镜照片不少于2张;③视频不少于2分钟,其中学生本人讲述不少于1分钟。

2、作业提交途径:将上述作业(文本、图片、视频)打包成压缩文件夹,压缩文件夹以“地域文化(本)+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命名后,在“一网一平台”《地域文化(本)》课程网页“形考作业”栏答题框内录入文字、以附件形式上传压缩文件夹、完成在线提交。

3、学生答题完毕后,可点击保存;在提交前可反复修改并保存;学生一旦提交后,不能再进行修改。

四、作业选题指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荆楚历史文化探究2、荆楚历史文物探寻3、荆楚历史人物事迹探访4、荆楚文学艺术作品赏析5、荆楚民俗文化探寻6、荆楚名山大川寻访7、荆楚名胜古迹寻访8、荆楚民间故事讲述五、《地域文化(本)》课程形考作业选题参考目录(一)总论篇1.为什么说湖北是楚文化的中心?2.为什么说东周文化的精华大半集中在楚文化中?3.楚文化与长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4.荆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5.楚文化的六大支柱是什么?6.楚文化的五种精神是什么?7.楚文化兴起的地理环境是什么?8.楚文化的民族环境是什么?9.楚文化考古有哪些重大发现?10.凤与楚文化的关系是什么?11.为什么说湖北是远古人类之乡?12.湖北境内的旧石器文化主要有哪些?13.湖北境内的新石器文化主要有哪些?14.为什么说湖北是三国文化之乡?(二)人物篇15.为什么炎帝神农氏被尊崇为中华民族始祖?16.“三年不鸣,﹣鸣惊人”指的是哪一位楚王?17.“百步穿杨”的来历与楚国什么人有关?18.被称为中国古代戏剧鼻祖的是指谁?19.成语“高山流水”说的是什么人的什么故事?20.东汉开国帝刘秀是湖北什么地方的人?21.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孟浩然是湖北什么地方人?代表作品有什么?22.文学流派“公安派”和“竟陵派”的代表作家是谁?23.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的是谁?24.张之洞主政湖北期间,主要做了哪些事?25.是谁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26.辛亥武昌起义三烈土是指哪三人?27.在中共一大代表中,湖北籍就有5人,是人数最多的省份。

2018年电大地域文化考题及答案题库及答案

2018年电大地域文化考题及答案题库及答案

地域文化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历史溶进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 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 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癛君。

11. 后世多以的板楯蛮、槃瓠、癝君后裔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 公里,南北长约450 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

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5. 1937 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第一测试1.中国第一所培养陆军军官的院校天津武警学堂创建于1885年。

错误2.12月25日是天津的诞辰之日。

错误3.明中叶以后,天津成为南北交通运输的水陆码头。

错误4.天津城市的风云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正确5.中国最早的城市公交系统始于天津的无轨电车。

错误6.天津地热资源具有埋藏深,水质好的特点。

错误7.天津早在1987年就被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错误8.天津义和团的首领曹福田在吕祖堂设立了总坛口。

正确9.1406年,朱棣下令设立了“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错误10.引岸专商制度阻碍了天津经济的发展。

错误11.天津沽塘耕植畜牧公司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农场。

正确12.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使大沽口陷落,天津门户洞开。

错误13.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和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

正确14.通过《北京条约》,外国侵略者实现了开辟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梦想。

正确15.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中唯一一次的重大胜利。

错误16.1404年的设卫筑城是天津城市史的原点。

对17.李鸿章在紫竹林、天津之间试架电报线路,这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电报。

错误18.天津港目前已经同世界上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

正确19.天津的路虽曲折难记,实际是有规律的。

南北向为“道”,东西向为“路”。

错误20.1862年12月,被命名为“胜利后母堂”的大教堂落成。

中国人称之为“望海楼教堂”或“河楼教堂”。

正确第二次测试1.1916年10月25日天津各界八千多民众在鼓楼集会,成立了天津民众大会。

错误2.天津解放的当天,以黄克诚为市长的天津市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正确3.天津最著名的两个天后宫为:灵慈宫、大刀宫。

正确4.北京是我国近代航运事业的决策中心和重要发源地。

错误5.津浦铁路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自办的铁路正确6.1903年天津成立了商务总会。

错误7.为了保证漕船运粮安全,金朝在武清和柳口派驻了“巡检”。

正确8.1912年1月天津暗杀团成立,团长为直隶无极人薛成华。

错误9.商业销售与建筑风格为劝业场带来了大量客源和丰厚的利润。

错误10.天津商会的爱国主义壮举突出表现在1916年的老西开事件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

正确11.天津新“八大家”中孙胡两家合办的敦庆隆绸缎庄落户于估衣街。

错误12.“五四运动”是以工人阶级为先导,以学生为主力的一场反帝爱国革命运动。

错误13.1881年5月13日,中国最早的货运铁路唐胥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同年11月8日举行了通车典礼。

正确14.塘沽新港举行典礼是天津港由河港向海港转折的重要标志。

正确15.谦祥益是山东孟氏创办的“祥”字号之一。

正确16.用于转运的粮仓被称为“水次仓”。

正确17.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天妃宫,妈祖文化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正确18.天津“八大家”不都是以盐、粮为发家致富的主要手段的。

错误19.宝成纱厂党支部是天津工人的第一个党支部。

正确20.1949年1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成立。

正确第三次测试1.天津的典当业兴起于明代,但有文字记载始于清朝。

正确2.1878年3月23日,天津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华洋公众信件,标志着中国近代邮政的诞生,这一天成为中国近代邮政的创办日。

正确3.天津商业繁荣的标志是集市的增多和繁华商业区的形成。

正确4.天津是近代中国外交和对外商务活动的中心。

正确5.民国初年,政府颁布了若干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法令,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正确6.周学熙一生对天津和中国北方的近代工业发展贡献之巨,一直是北方实业集团的领袖人物。

正确7.在纺织工业乃至天津近代民族工业中,宋棐卿创办的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与“抵羊”牌毛线享有极大的声誉,成为天津工业的辉煌旗帜。

正确8.19世纪20年代初期,天津已经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

错误9.1872年1月17日(同治11年12月19日),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朱其昂任总办。

正确10.天津最早的钱业同业组织产生于嘉庆年间。

正确11.1926年8月,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红三角牌纯碱为中国赢得了第一枚金质奖章。

正确12.天津最早出现的近代银行是1881年(光绪七年)设立的英国汇丰银行分行。

正确13.大沽船坞的员工是中国北方也是天津市第一代产业工人。

正确14.1905年,在商务公所的基础上,天津商务总会成立。

(正确)15.1945年10月4日,范旭东在重庆病逝。

毛泽东同志为他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

正确16.天津最早的金融市场是在伙友们自发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正确17.1921年后,天津仅存的大德通、大德恒两家票号转为了钱庄。

正确18.亚洲第一个纯碱企业——永利碱厂于1919年在塘沽破土动工。

正确19.开埠后,天津北方商业中心的地位加入世界市场而迅速提升。

(正确)20.酿酒业是天津古代城市发展的两大经济支柱之一。

错误第四次测试1.独乐寺始建于公元636年(唐贞观十年),公元984年(辽统和二年)重建。

正确2.天主教在天津的办学活动要早于基督教。

错误3.天津历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是梅花诗社。

错误4.和平区中心花园四周的名人建筑以意式风格为主。

错误5.华世奎被誉为津门四大书家之首。

错误6.1924年吉鸿昌在故居西侧建书斋“饮冰室”。

错误7.天津杨柳青是我国的三个年画重要产地之一,天津人贴年画的风气因此更浓厚。

正确8.1860年在三条石开设了第一家铸铁作坊叫天成铁铺。

错误9.石家大院的戏楼是北方最大的民宅戏楼,可以同时容纳下200人一起听戏饮宴。

正确10.1904年,《老残游记》问世于天津的《国闻报》。

错误11.天津作为首都的门户是对天津近代工业发展的一个有利因素。

错误12.刘鸣凤的砖刻在天津享有盛名。

他本人也被誉为“刻砖刘”。

错误13.王芸生在《大公报》最突出的贡献是《中国国民革命之根本观》的写作。

错误14.1917年张伯苓赴美留学,师从克伯屈研究教育。

错误15.泥人张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时期,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

正确16.宫白羽的《蜀山剑侠传》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作品。

错误17.报馆出书是天津出版业的一大特色。

正确18.在30年代武侠小说的“剑侠”、“侠客”两大流派中,天津作家还珠楼主和宫白羽各执大纛、分庭抗礼。

正确19.武侠通俗小说家宫白羽成立了正华出版社,专门出版自己的小说。

正确20.1912年,魏元泰的11件风筝在天津河北公园展出,获国家级的直隶出品展览会金牌。

正确第五次测试1.1927年至1937年是天津曲艺的繁荣时期。

正确2.天津的市民文化从萌芽状态走向成熟,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在清代初年。

错误3.天津著名伊斯兰教学者王静斋是中国伊斯兰教史的重要人物,为“中国四大伊玛目”之一。

正确4.天津人对京剧及其它戏剧曲艺的热爱可集中体现于“玩儿票”的风气之中。

正确5.天津人的性格形成,与这个城市的历史演变及社会经济基础有直接关系。

正确6.天津之所以被公认为话剧的摇篮和话剧运动的中心,是因为它在话剧萌芽时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

正确7.天津的许多相应风俗与华北农村习俗相近,它体现着社交游乐的功能,也体现天津民俗的亲缘性和兼容性。

正确8.《津沽梵音》可以视为天津宗教音乐的代表作。

正确9.天津方言与与周边方言的极大差异使天津成为“语言岛”。

正确10.火烧望海楼、义和团作战、保卫老西开等民众自发的反帝斗争,使天津人的义气、豪气和侠气得到生动地表现与高度地升华。

正确11.康熙元年,天津八大成饭庄的第一家——聚庆成饭庄开张营业标志着津菜正式形成。

正确12.天主教、基督教的传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起到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作用。

正确13.在声调方面,一声的发音低平是天津方言的根本特点。

正确14.张彭春领导集体创作的《新村正》堪称南开话剧的代表作。

正确15.津门大乐是最具天津乡土特色的民间鼓吹音乐品种。

正确16.1923年在天津演出时,警世戏社首次用“评剧”取代了“平腔梆子戏”的旧称。

正确17.天津地区戏剧活动的最初记录可以上溯到清初年。

错误18.1900年前后,天津的河北梆子形成独特的形态与风韵,因此被称为直隶新派梆子或卫派梆子。

正确19.天津道教大体分为三大派,势力最大的是龙门派。

错误20.常宝霖艺名“小蘑菇”,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错误二.单选题:第一次测试1.开埠后,(英国)最先在天津强划租界。

2.1866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机器局,其中(东局)是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火药厂。

3.中秋节的饮食习俗是吃(月饼)。

4.(1930-11-1),天津改为省辖市,为河北省省会。

5.(范旭东)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的化学研究所——黄海化学工业研究所,为开创中国海洋化工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6.1153年,统治了淮河以北,半个中国的金王朝,迁都燕京,即今天的(北京)。

7.(王照)的方案经不断改造,于1918年成为中国第一套法定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注音字母。

8.(1404)年12月,朱棣下令设立了“天津卫”。

9.天津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商业中心和贸易口岸。

10.1888年10月9日(唐津)铁路通车,这是中国最早自建并运营的铁路。

11.(1875)年,李鸿章督办的北洋水师成立。

12.相声演员万人迷指的是(李德锡)。

13. 1725年,天津卫改制为(天津州),隶属河间府。

14.天津是母亲河(黄河)和大海联合创造的一片土地。

15.1903年天津最宽的马路是大经路,也就是今(中山路)。

16.“漂榆邑”在(军粮城)一带。

17.1902年,袁世凯接收天津后即决意兴建“新站”,也就是今(天津北站)。

18.早在(新石器)时代,天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类的活动。

19.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是东南季风盛行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

20.(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

第二次测试1.1909年,(王钟声)发表关于戏剧改革的文章,组织新剧演出,宣传爱国主义精神。

2.(1901)年清廷下令停止漕运,漕粮被“折征”为现银。

3.1920年8月,在(李大钊)的指示和支持下,觉悟社部分成员赴法国勤工俭学。

4.白雅雨等人发动的(滦州起义)掀起了天津革命的第一次高潮。

5.天津的天后宫数量很多,最早建于(元代)。

6.(1952)年,天津港由河港转折为海港。

7.《天津新海关章程》中将天津港停泊区划为上下两域,一域为(大沽口),一域为天津紫竹林。

8.(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影响巨大,被誉为“全国学生会报之冠”。

9.(白雅雨)是我国最早的地理学家,曾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理学期刊。

10.1919年,“五四运动”是首先在(北京)爆发。

11.妈祖文化的北方传播中心为(天津)。

12.明清时期河海航运业的发展,推动了天津(商业)的迅速崛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