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十七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十七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

第一节概述

1642年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欧洲中世纪史的结束、近代史的开端。

一、文坛概况:

资本主义在17世纪的欧洲发展很不平衡,导致了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1、意大利、德国、西班牙三国由于经济落后,文学成就不大。

2、英国获得海上霸权,一跃而成为欧洲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于1648建立资产阶级与新贵结盟的共和国。文学上出现了欧洲最重要的诗人弥尔顿。

弥尔顿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战士,也是17世纪欧洲最为杰出的诗人。弥尔顿的文学创作有两大特色,一是强烈的革命精神,一是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作品有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

《失乐园》(1667)是弥尔顿的代表作,分十二卷,约一万行,取材于《旧约》,叙述亚当、夏娃受撒旦诱惑摘食禁果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长诗的目的是说明人类不幸的根源在于缺乏理性,放纵情欲,经不起外界的影响和诱惑。作者借古喻今,暗示革命者的道德堕落、骄奢淫逸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在艺术上,长诗背景壮阔,人物形象伟大,格调高昂。

《复乐园》(1671)取材于《新约》,写耶稣不受撒旦诱惑、经受考验、替人类恢复乐园的故事。长诗强调人类应有坚定的信仰,克制情欲,自强不息,认为只有如此才能进入理想境界。诗体悲剧《力士参孙》(1671)取材于《旧约》。参孙是以色列英雄,因妻子出卖而被敌人俘虏,刺瞎双眼,罚做苦役。但参孙心向祖国,毫不屈服,最后利用表演武艺的机会,撼倒演武大厅的柱子,与敌人同归于尽。参孙是理想化了的资产阶级斗士形象。

3、17世纪的法国文学可分两个阶段:

在上半叶,主要有巴洛克文学和人文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是贵族沙龙文学,即客厅文学,倾向于在虚无缥缈的想象中虚构悲欢离合的艳情故事和历史故事,文学风格矫揉造作。人文主义文学是市民的写实文学,以理查·索莱尔及其《法朗西翁趣史》为代表,表现下层市民的思想和趣味,呈乐观粗犷的精神。

到17世纪下半叶,逐步形成占统治地位的古典主义,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高乃依、拉辛、拉封丹、布瓦洛和莫里哀。法国封建王权与资产阶级势均力敌,资产阶级文艺依附王权,产生了古典主义文学,代表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水平。

二、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

(一)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拥护王权,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2.崇尚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3.模仿古代,要求规范化的艺术形式,强调三一律。

(二)古典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于戏剧。

彼埃尔·高乃依(1606--1684)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者,其代表作《熙德》的基本冲突是义务与情感之间的矛盾。剧本是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王的权利高于一切的原则下解决了矛盾,既肯定了理智的胜利,也满足了个人的幸福。这反映了高乃依一方面服从专制王权、一方面又有所保留的态度。

让·拉辛(1639--1699)是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后起之秀。悲剧《安德洛玛克》为其代表作。

剧本通过表现男女主人公感情与理智、个人欲望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揭露了贵族阶级内部荒淫无耻、自相残杀的情景,谴责了受情欲支配的宫廷贵族的自私残暴、腐化堕落,歌颂了安德洛玛克忠于国家,忠于丈夫的高尚情操。体现了古典主义作家反封建的思想倾向。高乃依描写意志坚强的理想人物,目的是要引起人们的钦佩赞赏;拉辛写有缺点的人物,目的是要激起人们的愤怒与批判。

莫里哀的喜剧代表了法国古典主义同时也是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

十七世纪法国文坛的“古今之争”标志着古典主义的衰落,表明专制王权的日趋反动以及资产阶级与专制王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古典主义戏剧的兴起标志着欧洲戏剧的新阶段。它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法兰西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形成、促进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的加强方面起过不小的进步作用。

第二节莫里哀及其《伪君子》

一、生平与创作

莫里哀(1622—1673)是法国17世纪最有名的古典主义喜剧家。

1659年——1663年

这是莫里哀开始创作古典主义喜剧时期,比较重要的作品是《可笑的女才子》(1659)和《太太学堂》(1662)。

这个时期的创作就思想深度和典型塑造而言,还不够成熟。

1664年——1668年

这是莫里哀创作的成熟期和“黄金时代”,这个时期,他写了《达尔杜弗》(1664)、《唐璜》(1665)、《恨世者》(1666)、《吝啬鬼》(1668)等优秀剧本。

五幕诗体喜剧《唐璜》取材于西班牙传说。不受包括三一律在内的古典主义法规的约束,写得自由开阔,把贵族作为喜剧的中心人物,在现实主义的描写中添上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情节生动而丰富,是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之一。

《恨世者》也是一出五幕诗体喜剧。作品的可贵处在于它对形形色色的宫廷贵族进行了讽刺。《吝啬鬼》成功地塑造了阿巴贡这个著名的文学典型。

1668年——1673年

这时期写了近10出喜剧。其中,《司卡班的诡计》(1671)标志着喜剧创作的又一个高峰。该剧可以说是蔑视法国17世纪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抨击腐败的封建司法机关的力作。

总之,从1659年到1673年,莫里哀的作品大部分是讽刺喜剧,具有反贵族和反教会的强烈战斗性;同时,对新兴资产阶级的某些行为也进行了温和的嘲讽与批评;他对下层人物的赞

赏,表现了民主倾向。莫里哀思想的消极面突出地表现在他为迎合宫廷趣味而写喜剧。他他甚至认为,只有宫廷才能对艺术作出正确判断。

莫里哀喜剧艺术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一些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他善于运用集中和夸张的手法,突现某个人物固定的、主导的特征。缺陷是这些形象有类型化的缺点。

二、《伪君子》

《伪君子》(又名《达尔杜弗》)是莫里哀的代表作。

通过伪君子的形象,莫里哀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陶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突出地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桃丽娜在剧中是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莫里哀把桃丽娜放在反封建、反宗教伪善的重要位置上,在与多种人物的对照中,显示出这个劳动人民形象的优秀品质,是作者民主主义进步思想的具体表现。

喜剧的结局反映了作者借助王权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的政治态度,体现了作者主张国王应该以理性治国的政治原则,同时也表现作者对古典主义文艺思想的认同。

在艺术上,作者熟练地运用古典主义原则创作,使之有利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体现了古典主义戏剧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矛盾冲突集中尖锐、人物性格鲜明的优点;剧本打破古典主义关于各种体裁严格划分的原则,在喜剧中插入了悲剧的因素,表明莫里哀在吸取各种戏剧手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风格的近代喜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