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体与磁场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1 磁现象 磁场 教案
20.1 磁现象磁场【学习目标】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以及磁化现象。
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利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难点:利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探究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阿房宫“以磁石为门”“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止”,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
你知道聪明的工匠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难题的吗?我们这节课一起学习有关磁现象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一)磁现象1.认识磁铁与磁性(1)古代的磁体公元843年,在茫茫的大海上,一只帆船正在日夜不停地航行,没有航标、没有明确的航道。
船上一些聪明的中国人利用手中仪器指示的方向,开辟了从浙江温州到日本嘉值岛的航线。
这个神奇的仪器,就是罗盘。
罗盘即平常我们说的指南针,它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如图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司南。
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为:“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琢磨成勺子的形状,放在一个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
(2)认识磁铁与磁性在2 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天然磁铁矿石吸铁的性质。
现在,人们利用这些磁铁或矿石、钢或某些合金及人工合成材料,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磁体。
教师利用实物以及图片展示各种各样的磁体。
学生实验一:磁铁吸引曲别针、铁、铜片和玻璃等身边的物体。
学生认真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问题。
师生共同总结:磁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可以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
2.认识磁极和磁铁指示南北的特性学生实验二: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磁体吸引铁屑的实验。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磁体和磁场的基本概念;2. 掌握磁体的特性和磁场的形成原理;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磁体和磁场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磁体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形成原理;2. 教学难点:磁场的形成原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磁铁、磁铁、磁力线示意图等;2. 教学素材:磁体和磁场的实物、图片、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展示一个磁体和磁场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磁体和磁场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磁体和磁场有什么了解,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磁体的概念和特性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磁体,如铁磁体、钴磁体等,介绍磁体的概念和特性。
解释磁体的吸引和排斥现象,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验证。
b. 磁场的概念和形成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磁场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磁力线的形成过程。
解释磁场的形成原理,即由电流所产生的磁场。
3. 实验探究(20分钟)将电磁铁连接电源,展示电磁铁的吸铁石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让学生思考电磁铁为什么能够吸引铁磁体。
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电流产生的磁场对磁体的影响。
4. 拓展应用(15分钟)a. 磁场的应用介绍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电动机、磁力计等。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磁场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
b. 磁体和磁场的保护讲解磁体和磁场的保护方法,如避免磁体受到外力撞击、防止磁体过热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磁体和磁场的安全。
5. 深化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磁体和磁场的相关问题,如磁场的方向、磁体的磁性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6. 总结归纳(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磁体和磁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课堂作业布置一道与磁体和磁场相关的问题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解答并写出解题思路。
苏科版九下物理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教案:苏科版九下物理 16.1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体的定义和性质:磁体是指能够吸引铁、镍、钴等磁性材料的物体,如铁钉、磁铁等。
磁体具有两个极,即N极和S极,它们分别代表磁体的正负极。
2. 磁场的基本概念:磁场是指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它对磁体和磁性材料产生磁力作用。
磁场可以用磁感线来描述,磁感线越密集表示磁场越强。
3.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 磁场的方向: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磁针静止时的N极指向一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体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识别磁体的N极和S极。
2. 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磁感线的含义和作用。
3. 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能够解释磁铁吸引和排斥磁性材料的现象。
4. 能够用磁场方向的规定来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定义和性质,磁场的基本概念,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磁感线的含义和作用,磁场方向的规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钉、小磁针、磁感线模型。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一根磁铁,观察并描述磁铁的两端有什么不同,能够吸引什么物质。
2. 讲解磁体的定义和性质: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体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能够识别磁体的N极和S极。
3. 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场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含义和作用。
4. 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让学生能够解释磁铁吸引和排斥磁性材料的现象。
5. 讲解磁场方向的规定:通过教具和PPT演示,讲解磁场方向的规定,让学生能够用磁场方向的规定来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和铁钉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并记录磁铁和铁钉的相互作用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1 磁体与磁场磁体:定义、性质、N极、S极磁场:概念、磁感线、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排斥、异名磁极吸引磁场方向:规定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并说明理由。
九年级物理 磁体与磁场教案 苏科版
第十六章电磁转换一、磁体与磁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与磁极,知道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2)认识磁场及其方向性,知道磁体的磁场分布状况,理解磁感应线;(3)知道地磁场。
2. 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2)通过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增强观察能力;(3)学会利用铁屑、小磁针来研究磁场,从而进一步抽象出磁感应线描述磁场是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3)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与振兴科学的民族责任感。
二、设计思路对于磁体学生并不陌生,在小学自然课已经学习过磁体的磁性、磁极等知识,在生活中也有许多有关磁体的现象,本节课就可以从生活中的磁现象学起,让学生叙述知道的磁现象,寻找可以找到的磁体,利用手中的磁体发现磁体间的作用规律,提出各种假设和疑问,在探究问题验证假设过程中理解磁场,经历观察、假设、实验验证、总结规律、实践应用的过程,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养成注重实验与实践的良好习惯。
认识磁体,可以让学生拿出他们预先准备的磁体、铁钉、硬币等物,结合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讨论探究实验,然后由学生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发现并演示,教师最后总结归纳。
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可以用磁体对磁体有无形的力的作用引入磁场,把小磁针放在磁场中不同的位置,其N 极指向不同,表明磁场是有方向的而且不同点的磁场方向也不同;给每组学生八个小磁针,同时摆放在条形磁体周围(或一个磁针放在八个不同的位置),在纸上描画出每个磁针的N 极指向,探究磁场的方向规律。
研究描述磁场的方法,可以从单个小磁针到多个小磁针,再到无数个小磁针(铁屑)在磁体周围的有规律排布,进一步抽象出磁感线,再描画出不同磁体间的磁感线分布图。
最后由学生自学自读有关地磁场的内容。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磁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 掌握磁体的分类和常见材料;3. 理解磁场的概念及其特性;4. 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5.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磁体和磁场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磁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3. 磁场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磁场的计算方法;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磁体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对磁体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是如何产生磁力的吗?”2. 知识讲解(25分钟)(1)磁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首先,介绍磁体的定义:具有磁性的物质称为磁体。
然后,将磁体分为永磁体和暂时磁体两类,并分别解释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2)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接着,引入磁场的概念:磁体周围存在磁力作用的区域称为磁场。
然后,介绍磁场的表示方法,包括磁力线和磁感线,并通过实验演示磁力线的形状和方向。
(3)磁场的计算方法在磁场的计算方法部份,首先介绍磁场强度的定义和单位,然后讲解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
接着,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计算磁场强度,并解释计算过程。
3. 实例演练(15分钟)提供几个与磁体和磁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例如:“一根长直导线通有电流,求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度。
”通过学生的个别回答和讨论,加深对磁场计算方法的理解。
4. 拓展延伸(5分钟)展示一些与磁体和磁场相关的应用领域,如电磁铁、磁共振成像等,让学生了解磁体和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他们思量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
5. 归纳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学生要掌握磁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磁场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磁体和磁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在实例演练环节,部份学生对磁场计算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磁现象和磁场物理教案
磁现象和磁场物理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磁现象和磁场物理教案磁现象和磁场物理教案5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放开思维。
九年级物理下册《磁体与磁场》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运用实验、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磁体与磁场的基本概念,形成科学的认知方法。
3.通过分析磁体与磁场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九年级物理下册《磁体与磁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磁体的基本概念,掌握磁体的分类、磁性的来源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使学生掌握磁场的概念,了解磁感线的特点,学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3.培养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磁铁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理解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等。
作业要求:
1.作业需按时完成,要求字迹工整、表述清晰、逻辑严密。
2.同学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3.作业完成后,请认真检查,确保无误。对作业中的疑问,要及时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对存在问题的地方给予指导。
4.引导学生探讨磁场的方向,介绍右手定则,并通过实验验证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磁体与磁场相关的现象进行讨论,如磁铁吸引铁钉、磁悬浮列车等。
2.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象背后的原理,并尝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4.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教学活动。
九年级物理下册《磁体与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磁现象,如磁铁吸引铁钉、磁悬浮列车等,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兴趣氛围。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磁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他们学习磁体与磁场的欲望。
3. 简要回顾已学的电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等,对磁体与磁场的相关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 注重知识整合,将磁体与磁场知识与已学的电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五、案例亮点
1. 创新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本案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实例和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磁体与磁场的魅力。这种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以问题为导向,培养探究精神
本案例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敢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找到问题的答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磁现象,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价值观。
4. 通过对磁体与磁场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3. 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磁现象 磁场 教学设计
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有吸铁(钴、镍)性和指向性以及磁化现象。
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3、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的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2、观察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3、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转换法、模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感知磁场的存在,知道磁感线和地磁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磁体的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转换法、模型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感知磁场,建立磁场模型并探究磁感线的形状。
【教学准备】教师使用:条形、蹄型磁体,铁、钴、镍片,多媒体、软铁棒、铁架台、铜币、玻璃等学生使用:铁屑、小磁针、条形磁体、大头针、细线等【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1、【故事引领】: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学生观看图片,聆听故事入门而胁止”,说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
2、【设疑】:工匠们是怎样做到的呢?(【设计意图】:历史故事的悬疑造成知识的“悬疑”,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的课题。
)【板书课题】:§20.1磁现象磁场学生思考问题二、合作互动探究新知(一)磁现象一、磁现象1、【信息传递】:大话磁石距今两千几百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书《管子》上曾记载:有人发现了一种能吸铁的“石头”,它好象慈祥的母亲吸引孩子一样,所以,当时给它起名叫“慈石”,后来才改叫“磁石”。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
磁体与磁场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磁体的基本特性和磁场的概念;2. 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和磁感线的规律;3. 熟悉磁场对磁体的作用以及磁力的性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量能力。
二、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磁场的表示方法和磁感线的规律;2. 磁场对磁体的作用以及磁力的性质。
三、说教学过程1. 导入部份(5分钟)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将用一个小实验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我会准备一个磁铁和一些小铁钉,让学生观察并思量为什么小铁钉会被磁铁吸引住。
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出磁体和磁场的概念。
2. 知识讲解部份(15分钟)在这一部份,我将向学生介绍磁体和磁场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会解释磁体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以及它们具有的特性。
然后,我会向学生介绍磁场的概念,并讲解磁场的表示方法,如磁力线和磁感线。
我会通过图示和实例来匡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3. 实验探索部份(20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磁场的理解,我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我会准备一些铁粉和一块透明的玻璃板,然后将铁粉撒在玻璃板上,用一个磁铁挨近玻璃板。
学生将观察到铁粉在磁场作用下的罗列情况,从而更直观地理解磁感线的规律。
4. 磁场的作用部份(15分钟)在这一部份,我将向学生介绍磁场对磁体的作用以及磁力的性质。
我会让学生思量磁场对物体的作用是怎样的,并通过实例来说明磁场对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作用。
同时,我会解释磁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如何确定的。
5. 拓展应用部份(15分钟)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我将设计一些拓展问题和应用题。
例如,给定一个磁场的图示,让学生根据图示回答一些问题,或者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磁力的作用等等。
通过这些拓展应用,我希翼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6. 总结部份(5分钟)在课堂的最后,我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实践,以加深对磁体与磁场的理解。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1磁体与磁场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1磁体与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体的概念:磁铁、磁性、磁极等。
2.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磁场的概念:磁场、磁感线、磁力线等。
4. 磁场的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铁产生磁力作用。
5.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和磁力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概念,掌握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使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和性质,能够用磁感线和磁力线表示磁场。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场概念的理解和磁感线的绘制。
2. 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磁铁、铁屑、笔记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屑?这说明了什么现象?2. 知识讲解:(1)磁体的概念:介绍磁铁、磁性、磁极等基本概念。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讲解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
(3)磁场的概念:介绍磁场、磁感线、磁力线等基本概念。
(4)磁场的性质:讲解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铁产生磁力作用。
(5)磁场的表示方法:讲解磁感线和磁力线的表示方法。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引导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磁感线的绘制:引导学生动手绘制磁感线,加深对磁场性质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6.1 磁体与磁场磁体:磁铁、磁性、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磁场:磁场、磁感线、磁力线磁场的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铁产生磁力作用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和磁力线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磁铁的磁感线图。
2. 举例说明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3. 思考题:为什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磁体的概念,掌握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理解了磁场的概念和性质。
《磁场》教案共3篇
《磁场》教案共3篇《磁场》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磁场的概念,掌握磁场和磁力线的性质。
2.了解安培定则和洛伦兹力,掌握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
3.能够解决一些有关磁场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磁场和磁力线的性质2.安培定则和洛伦兹力3.磁感应强度的计算方法三、教学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磁场的知识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2.探究式学习。
五、教学准备1.课件、PPT2.磁铁、磁针、螺线管等实验器材3.以磁场为主题的实例题和案例六、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1)通过一组有关磁场的实例或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注意磁场的存在和性质,激发学生学习磁场的兴趣。
(2)提出问题:为什么物体的运动会受到磁场的影响?2.知识讲解(1)定义:磁场是由电荷在运动中所产生的磁效应的表现,是一种物理量,与电荷运动相关。
(2)磁力线磁力线是描述磁场的工具,它们是磁力的矢量表示。
磁力线的性质如下:a. 磁力线始终指向磁场的方向b. 磁力线不会交叉,始终呈封闭曲线c. 磁力线密集程度代表了磁场强度。
(3)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强度的物理量,用B表示,是单位面积垂直于磁感线的区域内磁通量ϕ的比值。
(4)安培定则以右手法则或者洛伦兹力公式,通过电流、电荷、磁通量等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在磁场中电荷、电流、磁场的相互作用关系。
(5)洛伦兹力洛伦兹力描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它与带电粒子的电荷、速度和磁场强度有关。
3.实验环节通过给学生展示磁铁、磁针、螺线管等实验器材的运用,体验并验证磁场的存在和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影响。
4.案例分析通过介绍一些实际问题,如电动机的运行原理、MRI的成像原理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磁场的运用。
七、教学总结通过此次授课,基本完成了磁场相关的知识学习任务。
不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需要继续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磁场》教案2课程名称:磁场课程时间:2课时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磁场的概念、特征和产生方式。
16.1磁体与磁场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磁体与磁场教学目标(1)、认识磁体与磁场。
(2)、了解磁体的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理解用磁感线模型来形象地描述磁场。
(4)、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实验对人们获取科学理论的重要价值。
(5)、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来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6)、通过对极光的介绍及了解我国古代在磁方面取的得成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难点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认识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2、理解磁场和磁感线;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
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活动1: 认识磁体动手做一做课桌上有两块磁铁、一些大头针、两块金属(铜、铝)、1元硬币、纸片、塑料片,你能利用磁铁和手边的这些器材寻找到哪些与磁有关的现象呢?看谁发现得多你在探究过程中发现了哪些现象?你又是怎样做的?(一)磁体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磁化使原来没有表现出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4.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二)磁场1、磁场磁体周围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2、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小磁针等)产生力的作用二、合作探究活动2: 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做一做在胶片中央平放好一条形磁铁,将一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并用手任意拨动小磁针,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
你发现了什么?同一位置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固定不变;做一做将另外两个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周围不同的地方,观察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
你发现了什么?不同位置小磁针静止时指向(一般)不同;这说明了什么?不同位置的磁场方向(一般)不同;画一画用笔标出胶片上的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
初步规律: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总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磁感线1、磁感线是否真实存在?2、磁体外部的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的?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 为该点的磁场方向3、磁感线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三、课堂小结1.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验证条形磁铁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2.两条磁感线能否相交?。
第一节 磁体与磁场(第2课时) 苏科版
铁佛中学活页教案授课教师李中权授课日期课型新授课班级三(4)、(5)、(6)课题第一节磁体与磁场(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知道磁场具有方向性。
2、知道磁感线。
3、知道地磁场的存在;知道地磁场的描述方法。
过程与方法:1、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
3、使学生初步建立场的概念,学习用场线描述场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2、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磁的研究和所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磁场;知道磁感线;知道地磁场。
教学难点磁场和磁感线。
教学突破磁场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学生会感到不能接受,而且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善于提问,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总结归纳它们的概念,并体验研究的科学方法。
集体备课个人修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新课演示实验:先在桌上放一个小磁针,让学生观察小磁针的指向,再把一个条形磁铁放到小磁针中间。
提问:小磁针的指向发生了什么变化?设问并讲述: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磁场。
二、预习设计、成果展示三、小组合作、师生探究1.活动16.2 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将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周围的不同地方,观察并记录小磁针在各处静止时的N极的指向,其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你能说出条形磁铁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了吗?有什么规律?是否容易记住?2.活动16.3 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在磁体的上方平放一块玻璃板,将铁屑均匀地撒在玻璃板上并轻轻地敲击,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
我们可以按照铁屑的排列情况画出一些曲线,并按小磁针的N极指向标出箭头,来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①磁场的强弱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分布;磁场越弱的地方,磁感线分布,②磁场的方向可以用磁感线的方向来表示,磁场中某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磁感线的箭头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而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极出发,回到磁体的 极。
《磁场》教案【优秀8篇】
《磁场》教案【优秀8篇】《磁场》教案篇一一、__思想“场”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磁场”看不见,摸不到,十分抽象,难于理解。
初中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
本节课的__宗旨是要充分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实践经验,采用“类比”的方法,促使学生把生活实际中认识“风”的方法、手段“迁移”到物理课堂上,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找到形成磁场概念的途径,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来,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启迪。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2)知道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2)通过亲历“磁场”概念的建立过程,进一步明确“类比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的确立重点:磁场的概念。
难点:磁场和磁感线。
四、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风力演示仪(自制)、条形磁体、磁针、铁屑、实物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手端着磁针,站在远离讲台的位置,磁针指向南北。
【问题导引】: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已经知道,磁体具有指南北的性质,现在请你们判断:教室的哪个方向是南?【实验演示】:教师把磁针放在讲台上,磁针立即发生了偏转,不再指南北了,在学生惊诧目光的注视下,教师把讲台上的报纸揭开,发现讲台上有一个大磁铁。
【问题导引】:磁针在刚才的那个空间里能够指南北,到了磁铁周围的空间就不再指南北了,那么磁铁周围的空间与其它空间有什么不同呢?在磁铁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叫做磁场。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磁场。
(二)新课教学【问题导引】: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磁体周围的磁场是什么样子的?结论:磁场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无法直接观察。
第16章 第1节 磁体与磁场
第16章第1节磁体与磁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磁体具有磁性、磁极、磁化以及磁场的概念。
2.通过实验知道磁体具有哪些性质以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磁场和地磁场的南北极,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会归纳磁体的性质,感知磁场的存在,能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磁体有哪些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成果及磁现象的研究方法,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二、重点难点: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难点:对磁场与磁感线的认识三、新课教学1.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况教师收取部分学生的预习案,检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部分学生预习案,并给与简单评价。
2.学生展示:(1)什么叫磁性?磁体中磁性强弱如何分布?通过看书和与家人交流,说说你的认识。
(学生个体展示,以抢答的方式,谈自己的看法,比看谁的回答规范。
)教师做好组织工作,防止出现混乱,掌控时间在1-2分钟(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规律吗,你觉得该如何寻找规律?说说你的方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要求学生要提出猜想,能够说出较明确的验证方案。
)教师对语言表述不完善的方案梳理词句,使学生尽快表述准确。
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好准备。
(3)铁钉在靠近而没接触磁铁时就能被磁铁吸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仔细阅读P33活动16.2,你能从中获取哪些相关知识?(学生要从阅读中尽可能知道如下信息:a: 铁钉能被磁铁吸引,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b:铁钉没有接触说明在磁铁和铁钉之间存在某种物质c:磁场是看不见吗,摸不着,但确实存在的物质(如空气)d:磁场是有方向的e: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可以通过小磁针展现出来,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f:磁场方向总是从N出来,进入到S极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表扬回答好的、发言积极的同学。
(4)你知道什么是磁感线吗,你会画磁感线吗?画画看,会有收获的呦。
教师通过学生举手示意,了解学生本题完成情况,抽取个别学生的予以展示,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磁体与磁场》教学设计
让磁体的各部分等距离地靠近一对大头针
磁体悬挂后静止时的指向
磁体具有指向性
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磁体具有的吸铁性、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不能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
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物质
通过磁场对小磁针产生的作用而知道磁场的存在
不同
磁场是有方向的
观察现象
小磁针在磁场中不同位置所收的磁力方向不同
⑤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
⑥若磁体靠近需研究物体的一端出现吸引现象,则能否判断该物体一定具有磁性?为什么?
⑦若有两根外形完全一样的铁棒,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没有磁性,不借助于其它任何物体,你能否判断那一根有磁性,那一根没有磁性?画图示意.
(4)利用软铁棒和条形磁体演示磁化过程
现象:开始软铁棒不能吸引大头针,将磁体的一端接触软铁棒后,软铁棒又能吸引大头针.
观察实验现象,学会用磁感线描述这四种磁场.
想一想: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受磁力的方向、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
受磁体周围磁场的作用
说明小磁针周围还存在着一种磁场
阅课本P35“读一读”
三、思考与作业
四
教
学
后
记
教材分析
教材从生活中的磁现象着手,让学生描述知道的磁现象,利用手中的磁体发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各种假设和疑问,在探究问题、验证假设的过程中理解磁场,经历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总结规律、实践应用的过程.
教学方法
(1)学会通过探究试验,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2)能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提高观察能力.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活动2)认识磁场
磁铁与磁场实验教案
磁铁与磁场实验教案引言:磁铁与磁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能够实验验证磁铁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必要的。
本教案将介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磁铁与磁场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磁铁与磁场关系的理解。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1.了解磁铁的基本性质;2.观察磁铁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3.理解磁铁与磁场的关系。
实验材料:1.一块磁铁;2.一根细线或者小块木棒。
实验步骤:1. 引导学生准备实验材料。
2. 将磁铁放置在实验台上,并使用细线或小块木棒固定住磁铁,确保其能够保持稳定的位置。
3. 让学生观察磁铁的两端,并提示学生检查磁铁上是否有北极和南极的标记,以及磁铁的磁场的方向。
4. 将一根细线或小块木棒悬挂在其它固定物体上,然后将磁铁靠近悬挂物体。
5. 观察并记录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例如悬挂物体的反应、磁铁与悬挂物体之间的互动等。
6.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实验结果,确保他们理解磁铁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确保实验材料的安全。
2. 对于小型磁铁,可以使用磁铁保护套来减少可能的意外伤害。
3. 避免将磁铁接触到电子设备等对磁场敏感的物品。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观察到如下现象:1. 磁铁的两端分别为北极和南极,磁铁的磁场由南极指向北极。
2. 当磁铁靠近悬挂物体时,悬挂物体会发生偏转,将指向磁铁的方向。
从观察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磁铁的两端具有相反的磁性,即北极和南极。
2. 磁铁的磁场由南极指向北极,呈现一个闭合的磁力线形状。
3. 磁铁与悬挂物体之间存在一个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力。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学生通过观察磁铁与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了解并掌握了磁铁的基本性质以及磁场的方向和特征。
同时,学生也对磁铁与悬挂物体之间的互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一实验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延伸实验: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对磁铁与磁场的理解,可以进行一些延伸实验,例如:1. 使用多个磁铁进行实验,观察并探究不同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课时
课题磁体与磁场(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磁铁等磁性物质,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
(2)认识磁场及其方向性,初步知道磁体的磁场分布状况;
(3)能探究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2)通过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
特征,增强观察能力;
(3)学会利用铁屑、小磁针来研究磁场,从而进一步抽象出磁感应线
描述磁场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3)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与振兴科学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磁极间相互作用;磁场;探究磁场分布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探究磁场分布的过程、磁场的理解.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析讲解、自主训练
教学器具:
玻璃水盆一只、马蹄形磁体、几张纸。
教学过程:
一、自主检查(实验)
生甲:磁体能够吸引大头针、硬币等物体。
师: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称为磁性。
生乙:磁体的两端吸引的大头针多,说明
师:我们把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两端称为磁极,一端叫北(N
端叫南(S)极。
生丙:把两个北(N)极或两个南(S)极靠近,发现它们相互排斥,
把一个北(N)极和一个南(S)极靠近,发现他们相互吸引。
师:我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的相互作用规律呢?
生丙: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师:用被磁体吸引过的大头针去靠近别的大头针会发现什么现象?生齐答:相吸。
师:像大头针这样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师:磁体对物体发生作用一定要直接接触吗?
生齐答:不要。
师:那磁体靠什么物质传递力的作用呢?
生:磁场。
师:磁场是一种存在于磁体周围,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物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探知它的存在、它的强弱呢?
师:请你将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不同位置,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一致吗?有什么规律?
生:磁场中不同位置小磁针N极指向不同,说明磁场是有方向的。
师:磁场的方向就用放在该处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表示
小结: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
二、自主检查
1.l.7万吨海南沙子用于北京奥运会沙滩排球场地。
“磁选”是对沙子进行处理的工序之一,“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
A.粗的沙子和小石块 B.铁钉、铁片
C.玻璃和塑料碎片 D.铜、铝碎片
2.如下图所示,一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
甲、乙、丙、丁,这四根磁针静止时磁极指向画错的是(磁针的黑端表示N极) ()
A.磁针甲B.磁针乙C.磁针丙D.磁针丁
3.判断两根钢条甲和乙是否有磁性时,可将它们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或S极.当钢条甲靠近时,小磁针自动远离;当钢条乙靠近时,小磁针自动接近.由此可知()
A.两根钢条均有磁性B.两根钢条均无磁性
C.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一定无磁性
D.钢条甲一定有磁性,钢条乙可能有磁性
4.在图上标明小磁针的N、S极.
三、拓展提高(交流协作)
1.在一个圆纸盒里藏放着一个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2.实验室中有一块条形磁铁,由于经常使用,N极、S极的标记已经模糊不清,你能想出几种办法判断它的极性?
3.下列各种情况中,哪种情况可以确定钢棒原来是否有磁性?并说明理由。
(1)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南极,两者互相排斥。
(2)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互相吸引。
(3)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互相吸引,将钢棒的这一端接近磁针的南极,两者互相吸引。
(4)将钢棒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南极,两者互相吸引。
4.两条外形相同的钢棒,一条带有磁性,一条没有磁性,如何区分它们?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