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700字 读《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感
君子动口不动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漫画的启示作文
![君子动口不动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漫画的启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d95b0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d.png)
君子动口不动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漫画的启示作文一看到这颇有讽刺意味的漫画《君子动口不动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不禁哑然失笑。
你看,那三个羽扇纶巾的“圣人君子”高高在上,稳坐大堂。
一个微闭双口,对一切都不屑一顾,仿佛口中振振有词地品评着什么;一个横眉立目,一副专门吹毛求疵的面孔,似乎在横加指责着什么;还有一个戴着一副眼镜,表现出悠闲得意的神态。
而堂下的“臭皮匠”却聚精会神地抡锤钉鞋,嘴里还衔着两颗鞋钉。
他那精神专注的形象和那二位“堂上大人”的宁肯光脚闲等而不肯动手的形象,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啊!发笑之余,又使我陷入深思。
俗话说了三个良皮匠顶个诸葛亮,而在这里,“三个事后诸葛顶不上一个实干臭皮匠”,原因何在?谁可憎,谁可敬?当然实干家可敬,空谈家可憎。
所谓空谈家,即不看现实,一味地兜售空洞的理论,只会说假话、大话、空话,更有爱故“马后炮”的本领。
他们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还有专爱鸡蛋里挑骨头的嗜好。
这种人对别人工作中的缺点不通过善意的批评帮助大家改正,而是评头品足,或者来一段“神机妙算,早知如此”之类的话。
似乎他们真如诸葛亮般的远见。
这种人,别说三人,就是百八十个捆在一起也抵不上一个实干的“臭皮匠”。
空谈家之所以可憎,是因为他们高谈阔论,无所啷诉。
且不说他们“无的放矢”地空发议论,无济下事,就是他们淡的都是正确的意见,可是只在那里动口而不动手,又有什么用呢?这种人对我们的革命事业只能是有害无益的。
实干的“臭皮匠”所以可敬,是因为他懂得“事在人为”的道理,光动嘴而不动手,鞋子不会自动修好。
实干家之所以可赞,是他们的行为落在“实”字上。
他们身体力行,有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实干精神。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之所以延续万代,源远流长,正是由于世代人民勤劳、勇敢、实干乃至献身的原因。
我们至今引为骄傲的万里长城,不是空谈出来的,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实干的结晶。
我赞美实干家,鄙视空谈家。
现在,正是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大干“四化之时,我们更需要实实在的实干家。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与负负得正作文600字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与负负得正作文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784c80accbff121dd368355.png)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与负负得正作文600字
我和他做了一个月同桌,我深刻认识到一个问题,若说他是诸葛亮,那么我是臭皮匠。
周围知情人不会夸我谦虚,而是冷冷的“呵呵”一笑,算你有自知之明!
他教会我最深刻的道理就是,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这是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的。
一次语文考试,有道题是这么说的,请写出一句带有数字的谚语。
天助我也,我提笔一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他用余光撇过我的试卷,用手肘轻轻地撞了我一下,小声说道:“喂,是‘两个臭皮匠’。
”我狐疑的看着他,他眼眸一转,“‘负负得正’,三个臭皮匠还是‘负’,但两个臭皮匠就是‘正’了。
”我看着他头顶的学霸光环,听信了他的“数学理论”,默默将“三”改成“两”。
试卷发下来,试卷上明晃晃的红叉叉告诉我数学理论在语文中怎么可能有用?老师上课时严厉的批评了这个“两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某某同学”,我听见了他使劲憋笑的声音。
下课后,我用幽怨的眼神盯着他,“枉我这么相信你!”他一改神色,严肃的看着我,“现在不要轻易的相信任何人,你只能靠自己。
”我愣楞的点点头,我从未见过他如此严肃的神色。
三年一转就过,毕业近在眼前,我红着眼睛蒙在被子里许久,起来收拾书本时掉出来一张明信片,上面是一座城市白天的景象,
还有一个人站在城市一角,上面用泼墨字体写了三个字——靠自己。
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啪嗒”掉落在明信片上,晕开了一朵小小水花——我明白了。
幽默三国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幽默三国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https://img.taocdn.com/s3/m/39eb066502768e9951e738f9.png)
《幽默三国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读后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今天我深刻理解了了这是什么意思。
我在幽默三国这本书里面看到,一天,张飞领着两个小朋友进到诸葛亮的房间对诸葛亮说:“主公,他们太可气了!他们在外面损坏你的名声。
”诸葛亮问:“怎么了?”“他们在外面一直唱着一首不好的歌。
”诸葛亮面带微笑的对两个小朋友说:“唱给我听听吧!”两个小朋友便异口同声的唱起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之后等他们唱够了,诸葛亮对他们说:”我倒想见一见这三个臭皮匠。
你们在这首歌后面再加两句:今天诸葛亮要请臭皮匠!“这两个小朋友说这太简单了,便跑出了门,还一边跑一边唱:”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今天诸葛亮要请臭皮匠!”到了傍晚,这三个臭皮匠终于来了。
诸葛亮问他们三个有什么办法可以打退敌人吗?三人回到说有的。
这时张飞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不好了,不好了,曹操率领大军攻打我们了!你有什么办法吗?”诸葛亮说:“我有办法,但我想先听听三位臭皮匠的高见。
这三个臭皮匠中的小臭皮匠说:“我们今天晚上先做出鞋子的模型。
”到了晚上诸葛亮来看他们制作的模型,发现和普通的军鞋没什么两样,最后张飞问:“它可以飞吗?”“不可以!”它是可以大胜仗的鞋子吗?也不对。
那它有什么用啊!这是军事秘密,不能告诉你。
到第二天打仗时,刘备的军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脚上穿了一双鞋,腰里也别了一双新鞋。
不知怎么的,刘备的军队与曹操的军队一接手马上开始退兵。
曹操的部队开始追。
逃兵的鞋逃烂了,追兵的鞋追烂了。
逃兵换上了新鞋,可是曹操的追兵却没有新鞋可换,便只好光着脚追他们。
逃兵慌乱的逃跑,有的鞋子都跑掉了,追兵便穿上他们的鞋子继续追赶。
过了一条河之后,追兵们个个抱着脚喊疼。
原来这三个皮匠制作的鞋是用容易缩水布料而制成的,所以,当他们遇到水的时候,鞋子缩水以至于脚疼的要命。
这次刘备的兵又一次获得了胜利。
我想,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要发挥出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处。
读《诸葛亮》有感作文
![读《诸葛亮》有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de07c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6.png)
读《诸葛亮》有感作文读《诸葛亮》有感作文读《诸葛亮》有感作文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皆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甫来到四川西北郊的武侯祠是想起了这里供奉之人的一生,一时间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律《蜀相》。
这人便是三国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代贤相——诸葛亮。
诸葛亮出身于乱世之中,群雄纷争,这让他流落到襄阳的隆中岗。
在刘备的三次拜访的诚意下出了山,从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辅佐刘备。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公元2XX年,赤壁之战正式打响,这一仗改变了当时的局势,从而三分天下,公元223年刘备病故,将独子刘禅交托诸葛亮。
此后诸葛亮出阵5次,与第五次时病故,留下了生为兴刘尊汉业,死尤护蜀定军山的称赞。
读《诸葛亮》有感作文2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诸葛亮台风和周瑜台风》的书,它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斗智斗勇、幽默风趣的三国故事,它的故事情节及其中的相关人物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书中有一个最精彩的片段让我记忆犹新。
当吴国和魏国即将开战之时,周瑜让魔法师于吉心爱的宠物乌鸦去魏国查看兵力,结果乌鸦一去就是八天八夜,于吉心急如婪,十分担忧乌鸦的安危。
结果乌鸦第九天终于回来了,周瑜问于吉索要乌鸦得到对方兵力的情报,可乌鸦不会说出太大的数,只会一个一个的重新对周瑜数。
结果数了三天三夜,战争即将开始了,才只数了三万人,还没数完。
结果周瑜被迫无奈匆忙上阵,打了败仗。
这个片段不但可以让我们开怀大笑,而且还告诉了我们做事需要勤于思考,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不能鲁莽冲动、不假思索。
另外这本书还整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如:刻画了智慧、料事如神、神机妙算、胆大心细的诸葛亮,善良能干、尊重人才的刘备,小肚鸡肠、马虎的周瑜,勇敢的张飞,诚实的鲁肃,厉害的魔法师于吉,会写诗的曹操,身体健壮的典韦,幽默的'蒋干和神医华佗等这些经典的主人公。
《三顾茅庐》读后感15篇
![《三顾茅庐》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b8cac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5.png)
《三顾茅庐》读后感15篇《三顾茅庐》读后感1自从徐庶走马荐诸葛后,刘备一直想见见这位众贤人口中的卧龙先生———诸葛亮。
刘备求贤若渴,因此不顾张飞和关羽的反对,三次来到卧龙岗,终于请来了诸葛先生。
文章中张飞的急性子和刘备谦虚诚恳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飞看见哥哥刘备两次拜访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就有些恼火了,还说要把孔明捆来。
第三次来时,孔明正在草堂午睡,刘备静静地在屋外等候,张飞却按捺不住了,准备去屋后放把火,看孔明还睡不睡,多亏了关羽阻止啊。
那位管仲、乐毅都无法与他相比的卧龙先生成为了刘备的军师,蜀国也是从那时起逐步走向繁荣昌盛。
刘玄德三顾茅庐之事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一个人,无论他的地位是高贵还是低贱;对待任何一件事,无论是大是小,都要怀有一颗真诚的心。
《三顾茅庐》读后感2《三国演义》大家都不陌生,它的作者是罗贯中。
里面的一个个小故事都流传千古:“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三顾茅庐》这个故事。
《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三次去诸葛亮的茅庐前,想让诸葛亮做自身的军师。
前两次诸葛亮军不在家,第三次时,诸葛亮终于被刘备所打动,刘备终于成功地得到了诸葛亮这位足智多谋的军师。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慨万千。
刘备不厌其烦的去找诸葛亮,并且不让童子打扰诸葛亮午休,这是多么高尚、谦虚、礼贤下士的品质呀!这让我想到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
杨时和刘备的学习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以后在学习中,我也要有谦虚好学,不骄不躁的品质。
我也再一次感受到诸葛亮不谋名利,只求益于百姓的人生观。
诸葛亮虽然足智多谋,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他从不骄傲自满。
当刘备请他做军师时,他便说:“待成功之日,自当归隐。
”体现了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精神。
他身上这种不慕名利的精神更值得我去学习。
《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充分的告诉我:做人要有谦虚好学、不慕名利的品质!《三顾茅庐》读后感3放暑假了,我借了一本《三国演义》,里面有篇《三顾茅庐》,深有感触。
诸葛亮巧用臭皮匠读后感
![诸葛亮巧用臭皮匠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804e4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6.png)
诸葛亮巧用臭皮匠读后感
《诸葛亮巧用臭皮匠》读后感
《诸葛亮巧用臭皮匠》是一篇关于诸葛亮智慧的故事,讲述了诸葛亮在治理国家时,遇到了一个臭皮匠,但他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个臭皮匠的技能和智慧,帮助了他解决了一些问题。
通过阅读这篇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机智和智慧。
他不仅在军事上有出色的才能,在治国理政上也是一位出色的领袖。
他能够洞察问题的本质,巧妙地用臭皮匠的技能解决了国家的难题,这种智慧和巧妙的手段让人钦佩。
同时,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有时候解决问题并不一定要靠强大的力量,而是要巧妙地运用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智慧。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需要灵活应对,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诸葛亮巧用臭皮匠》是一篇充满智慧和启发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智慧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也让我懂得了灵活应对和巧妙处理问题的重要性。
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运用好这些智慧,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作文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36e5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9.png)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作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俗语。
一开始,我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觉得不过是一句俏皮话罢了。
但经历了那一次的事情后,我才深深地领悟到了其中蕴含的真谛。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几个好友相约去郊外露营。
我们带齐了装备,满心欢喜地出发了。
到达目的地后,大家七手八脚地开始搭建帐篷。
我自认为动手能力还不错,便信心满满地包揽了大部分工作,让他们给我打打下手。
我对照着说明书,一步一步地操作着,可帐篷的支架怎么都弄不好,不是这边歪了,就是那边斜了,急得我满头大汗。
我心里想着:“这怎么这么难啊,我就不信搞不定!”这时,好友小明凑了过来,说:“我觉得你这个方法不太对,咱们得换个思路。
”我心里有点不服气,心想:“我都弄半天了,你能有啥好办法?”但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还是决定听听他的意见。
小明说:“咱们先把支架平铺在地上,把各个连接点都固定好,然后再一起把它立起来。
”我将信将疑地按照他说的做,果然,支架一下子就变得规整了许多。
就在我们以为快要成功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帐篷的帆布怎么都拉不平,总是皱巴巴的。
这时候,另一个好友小刚也加入了讨论。
他挠了挠头,说:“我看啊,咱们得两个人在这边拉,两个人在那边拽,均匀用力,可能会好一些。
”我们又照着小刚的方法试了试,嘿,还真别说,帆布渐渐地平整了起来。
在我们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帐篷终于搭建好了。
看着我们的劳动成果,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坐在帐篷里,我回想起刚才搭建的过程,不禁感慨万千。
如果只是我一个人在那里蛮干,不知道要折腾到什么时候,还不一定能搭好。
但我们三个人一起,你出一个主意,我想一个办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让我想起了平日里学习的场景。
有时候遇到一道难题,我一个人苦思冥想半天也没有头绪。
可当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时,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往往就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找到解题的思路。
再想想工作中也是如此。
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成语故事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befe2d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e.png)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成语故事《说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咱们都耳熟能详,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之言呐!你想想看,诸葛亮那是谁呀,聪明绝顶的大谋士,智慧的象征!可为啥说三个臭皮匠就能顶他呢?这话可太有意思啦!咱先来说说这臭皮匠。
他们呀,就是普普通通的手艺人,没啥高深的学问,平日里就和皮革打交道。
和诸葛亮那绝对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为啥能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呢?其实呀,这就是在告诉咱,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但人多力量大呀!一个臭皮匠可能啥也不是,但三个臭皮匠凑到一块儿,那点子就多了去了。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也许就有了新的思路,能解决一些大难题。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怎么都想不通,但只要拉上几个小伙伴一起商量商量,嘿,还真就有办法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种奇葩的、搞笑的主意都冒出来了,说不定其中就有那么一个能行得通。
有时候啊,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就这么被解决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准备组织一场活动。
我自己在那琢磨了半天,感觉这个也不行,那个也困难,都快愁死了。
结果呢,把大家召集起来一商量,各种稀奇古怪的点子都有。
有人说要搞个角色扮演,有人说要来个特别的开场秀,还有人说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
虽然一开始听着都有点不着调,但细细一琢磨,这些点子结合起来,真就成了一个很棒的活动方案。
所以说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它告诉我们,别小瞧了普通人的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嘛!遇到难题别死磕,多找找别人帮忙,说不定那些看似普通的人就能给你带来惊喜。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向身边的人求助,大家一起想办法,总比自己一个人苦恼要强。
而且啊,这种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很有趣的,充满了欢声笑语,比自己一个人苦思冥想要快乐得多。
咱呀,就别总想着当那个“诸葛亮”,偶尔当当“臭皮匠”,和其他人一起出谋划策,也是一种幸福呢!。
读《诸葛亮》有感(精选24篇)
![读《诸葛亮》有感(精选2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3def0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c.png)
读《诸葛亮》有感读《诸葛亮》有感(精选24篇)读《诸葛亮》有感篇1众所周知,蜀国的诸葛亮远征南方,七擒六纵南蛮首领孟获,蛮方才平。
读了《诸葛亮七擒孟获》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现在我来大致说一下。
南蛮造反,诸葛亮引兵远征,第一次活捉孟获,他不服,孔明便放他回去,一连六次不服,诸葛亮便放他六次,又渡泸水,过四大恶泉,经桃花水,迎南蛮野兽,战藤甲兵,终于,孟获及弟孟优,妻子宗党人等,尽皆拜服投降,永不反叛。
孟获感其恩德,乃为诸葛亮立生祠,还呼孔明为慈父,各送珍珠,金宝,药材,耕牛,战马以资军用。
这个故事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于“七擒六纵”。
诸葛亮为什么要放他这么多次呢?因为这样才能使南蛮真正的降服。
如果只擒一次就立即班师回国的话,那么南蛮也不能降服多久,久后必反。
而且孔明有这个实力捉他七八次,他自己还说:“擒此人易如反掌,直须降服其心,自然平矣。
”可以看出孔明的意图不是用武力平叛南蛮,而是让他们心甘情愿的降服。
人降,不是真正的投降拜服,心降,才是真正的投降,永不反叛。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也就描述说明了这一点,“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表面上是跟随曹操,心里却无时无刻念着刘备,这就是曹操没有真正的降服他。
所以,降其心,才能得其人。
读《诸葛亮》有感篇2读了《三国演义》之后,我发现里面有许多英雄让我喜欢:勇猛的张飞、仁德的刘备、忠义的关羽、有勇有谋的周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让我难以抉择,最终我还是最喜欢足智多谋的诸葛亮。
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
此人乃当今天下奇才。
他身高八尺,面如白玉,头戴纶巾,手持一把鹅毛扇,飘飘然如神仙一般,谈起兵法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以表现他的足智多谋。
马谡败走街亭后,诸葛亮马上派关兴、张苞去武功山小路理伏,虚张声势;又派马岱、姜维断后,等大军走了再撤兵。
安排好后,他起身带二千五百兵士去西城县。
司马懿带领魏兵已经杀到了西城县下,诸葛亮让士兵把城门打开,又叫一些士兵打扮成老百性在门口扫城,自己就登上城楼烧香弹起琴来。
高考作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高考作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https://img.taocdn.com/s3/m/d5bf07f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c.png)
高考作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为题写一篇作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告诉我们,团队合作和众人拾柴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贡献。
在高考中,我们也可以从这句话中汲取灵感和启示,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结合自己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有些人擅长语文,有些人擅长数学,还有些人擅长英语或其他学科。
我们应该通过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其次,我们要学会团队合作和互相支持。
在高考中,我们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互相支持和帮助。
在团队中,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在高考中,我们要坚持每天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和能力,为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一种团队合作和众人拾柴的力量的体现,也是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生活态度。
在高考和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我们需要时刻铭记这句话,用它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同时,这句话也提醒我们,不要轻视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因为自己的一点成就而自以为是。
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任何人也都可能给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帮助。
因此,我们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不要忽视身边任何一个小细节或机会。
最后,这句话也提醒我们,团队合作和众人拾柴的力量需要时刻注重细节和准备。
在高考中,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经过充分的准备和训练,我们才能在考场上有条不紊、自信满满地应对各种问题。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https://img.taocdn.com/s3/m/f9189d4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0.png)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第一篇: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有感于磨课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原意是:三个才能平庸的人,若能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我以为我们的磨课就经典的运用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一原理。
要真正做到或实现“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这话,有一定的难度的,并不是随随便便找来三个臭皮匠就能胜过一个诸葛亮的。
要实现“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的条件,这“三个臭皮匠”不能真的“臭”,自己要有知识有智慧有本领,还要要齐心协力,搞好团结,善于合作共事,不能各行其是。
而我们的磨课,是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梳理教材,设计方案,共同探讨,反复推敲,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
课例打磨主要经历“三次备课、两次飞跃”,也就是先由个人进行“基于个人经验的第一次备课”,然后进行“基于群体经验和必要研究的备课”,实现第一次飞跃,最后进行“基于实践反思和必要研究的备课”,实现第二次飞跃。
在这两次飞跃中凸显了磨课集体组的智慧。
一次次的磨课,给予我们的不止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重要的是在磨课的过程中,“臭皮匠”间能搞好团结,并善于合作共事,献计献策。
有同伴之间的交流切磋,有专家高瞻远瞩的引领,有同伴之间智慧的碰撞,有学习视频的深刻启发,有讲课教师豁然开朗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还有精神层面上的对治学的严谨态度,对教学的执着追求。
磨课绝对不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学校教师协作体发展的主打平台。
在人磨课,课磨人中,充分发挥“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计策,努力营造出充满“情趣”的课堂,从而提升我们的孩子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笑一笑,十年少——读《幽默三国·臭皮匠与诸葛亮》有感
![笑一笑,十年少——读《幽默三国·臭皮匠与诸葛亮》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f1c88c74011ca300a7c39012.png)
赛者生的气输给蜀国。结 果呢 ,张飞早有准备 , 他
提 前把 下 水 道 加 以 延长 ,
不住笑出声来 ,因为里面
的故 事情 节 实 在 太 有 意思 了! 能 写 出这 种书 的也 只有 幽默 大 师周锐 了。 就等Fra bibliotek吴国来挖……
是呀, 幽 默 的语 言 可
以驱 走 我们 心 头 的 阴霾 , 活跃 我 们 的 生 活 。俗 话 说: “ 笑一 笑 , 十年少 。” 小 鸡 肚 肠 的周 瑜 , 老好 人 鲁 师 的笔 下变 得 栩 栩如 生 , 变 得有 趣 可 爱 , 也 变
事 。最有 趣 的 当属 那篇 《 东气 西输 》 了: 周 瑜 为 不会枯竭。 现在, 请翻开这本《 幽默三国》 , 开启 了让 自己比诸葛亮多活几年 , 想把诸葛亮变成 这 场 幽默之旅 吧 !
一
只 气蛤 蟆 , 特 地铺 了一 条 输气 管 道 , 还 举 办
( 指 导老 师 : 朱 叶娣 )
这本书 以《 三 国演义》
为 背 景 ,却 没 有 杀 戮 或是 事情 节 , 还有各 种 时 尚的语 言 。里面 的人 物刻
你争 我夺 的战 争场 面 , 有 的 只是离 奇 滑稽 的故 肃 , 猛 张飞 , 智诸葛1 0 D I D O 一 个 个 人 物 在周 锐 老
习作
●
]
.
● ● ●
读《 幽默三国・ 臭皮 匠与诸 葛亮》 有感
◎ 鉴 湖 小学五 ( 5 ) 班 徐 子 粲
这 本 书 我 已 经 看 了好
了一 场 吵架 大 赛 , 要 把 参
几 遍 了 ,但 总 能 从 其 中发 现 新 的 东西 。每 次 只要 一 翻 它 读上 几 页 ,我 就会 忍
读后感 读三个臭皮匠
![读后感 读三个臭皮匠](https://img.taocdn.com/s3/m/118e2b7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c.png)
读后感读三个臭皮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主持词、发言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祝福语、广播稿、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更多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host speeche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blessings, broadcast articles, other sample article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stay tuned!读后感读三个臭皮匠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里的成员性格各有不同,我家就是这样,不过,特别的是,我家的这三口人,就和三个臭皮匠差不多,不信?你瞧!在家中,排第一的非我爸爸莫属了,因为呀,他可是我家的老大,买菜,洗碗,拖地,扫地等等之类的活都包在他身上,所以,他自然而然,嘿嘿,就当了大哥大.不过,一想起爸爸要买菜了,我的心里总是不安分.你可不知道,我爸爸买菜,那就是世界末日,每逢爸爸买菜,他总是随随便便就选几棵菜装进口袋里,回到家,妈妈一检查,啊,几乎都是烂菜叶子!唉,真是的,爸爸一买菜,全家吃不到好菜!干脆这样,等我空闲时,我要向国际买菜协会(假如真有这个协会)倡议:反对爸爸买菜帝国主义!妈妈,是一个语文老师,外表看起来斯斯文文,象个贤淑的人,但人不能以貌取人,你可不知道,我妈妈可是一个很赖皮的人.记得有一次,妈妈泡在电脑前在查字典作文网里看文章,这时,我破门而入,来到妈妈身旁,准备与妈妈一起看时,网页打不开了,唉,看不见作文了!我叹息到,便走开了,等等!背后传来妈妈的声音,啊?我疑惑的转过头,只见妈妈满脸愤怒,我就知道,我又要挨批评了,肯定又是因为我来这里看文章,所以,网页打不开了.如果你不来这儿的话,网页一定会打开的,我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说呀,你,现在,去把网页给我打开!一阵狂风暴雨过后,我只有灰溜溜的去打开网页,诶,你说,我妈妈怎么就这么赖皮呢?我,一位学生,优点不多,缺点到可以将整个地球装满,不过,最为严重的就是马大哈这个缺点了.每次一上学,不出三分钟,我绝对又进家门,你知道是怎么一回儿事不?哈哈,我东西忘带了.还有,我觉得,我应该有健忘症,比如,我想做作业,可一翻开作业本,我却又把做作业这件事忘了,没办法,只好看电视了,正当打开电视机,哈哈,又想起来了,我又关了电视机,去做作业了.虽说我家有三个臭皮匠,但我们都还是有优点的:爸爸,在电脑方面的技术特好,前年,我家的电脑开不了机了,这可急坏了我们,这时,爸爸拍拍胸膛,挺身而出,说:我行.说罢,便拿起工具,修了起来,不知时间过了好久,爸爸终于修完了,我和妈妈一看,哈,修好了,竟然可以打开,我爸爸真是电脑高手.妈妈的语文很好,特别是写论文,到现在为止,妈妈已发表了近20篇的文章,我为有这样的妈妈感到自豪!我嘛,不是我自吹,其实呀,我的语数英的成绩都是95分以上,是不是不错呀,对了,前几天,市里举办语数竞赛,我参加了,结果一出来,哈哈,我的语文竞赛得了一等奖,我可真高兴,这可不是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哟!怎么样,我家的这三个臭皮匠不错吧!是不是和一个诸葛亮一样呀!再说,诸葛亮先生会不会修电脑,会不会写论文,会不会做数学题还有他会英语吗?2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经常听到大家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是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我是一万个不赞成这种说法。
由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想到的高中作文
![由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想到的高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e8566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0.png)
由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想到的高中作文优质文档你我共享 第 1 页 共 1 页 由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想到的高中作文由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想到的高中作文为什么那么聪明智慧的诸葛先生,怎么就给三个连书都没碰过的臭皮匠比下去了呢?因为,一个人的智慧终究是有限的,思路总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一个人想着想着,常常会拐进一个思维的死角。
然而,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当旁边有个人用他不同于你的思路提醒你的时候,你一下子就会感到豁然开朗。
在一个集体当中,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有限的,需要互相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所以要学会合作。
这样,才能纠正你偏离的航向,激起你灵感的火花,打开你智慧的大门。
可以说,得到别人支持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因此学会与别人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有些人自视甚高,看不起别人,总觉得别人想的不如自己正确,结果到头来发现自己一事无成。
因为他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
这样的人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别人的认可。
最好要放平心态,想一想孔老夫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你就会用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别人,别人也会用一种欣赏的目光来赏识你。
“别人有优点,我们要借鉴。
不要让偏见蒙蔽了你的眼”。
当然,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不等于对别人的话言听计从。
你需要从中挑选出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摒弃那些没用的和有害的,要有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实近朱者不一定赤,在于你对朱者的学习;其实近墨者不一会定黑,在于你对墨者的看法。
任何一个人都存在优点和缺点的,你总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我们应该学习他身上的优点,对照着他身上的缺点改进自己,我们就能变得更加完美。
总之,我们应该博采众长,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不断的进步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三个臭皮匠电影观后感
![三个臭皮匠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25500f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e.png)
三个臭皮匠电影观后感《三个臭皮匠》是一部经典的喜剧电影,讲述了三个年轻的装修工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具有幽默搞笑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的演员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快乐。
在观影后的感受中,我发现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喜剧片,它还蕴含着一些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
首先,这部电影通过三个主角的形象塑造,展现了不同性格和人生观之间的碰撞和挑战。
三个皮匠分别是随和而懒散的厨师、认真而勤劳的木匠以及狡猾而机智的裁缝。
他们之间的性格差异和相互关系的纠葛,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喜剧和笑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三个皮匠不仅仅是简单的喜剧形象,他们也象征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厨师是一个无所谓和享乐主义者,他总是懒散地玩耍和追求快乐。
木匠则是勤奋和认真的代表,他一直在工地上努力工作,并将工作视为生活的重心。
裁缝则是一个聪明和机智的代表,他总是设法通过自己的巧妙计谋来解决问题。
这三个不同的角色形象使得观众可以在喜剧中思考并思索人生的方式和选择。
其次,这部电影还给观众带来了对友情和团队合作的思考。
在电影中,三个皮匠之间有时会发生争执和冲突,但最终他们还是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他们在工作中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形成了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
这种友情和合作的力量,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困难,同时也展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这部电影还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情节和对话,探讨了生活中的许多普遍问题和人生哲学。
比如,在电影中,厨师常常懒洋洋地工作,他不追求名利和成功,只是追求生活的乐趣。
这种生活态度值得我们思考,是否太过追求物质的成功而忽略了生活的本质和快乐。
而木匠则代表了勤奋和努力的人生态度,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种追求梦想和努力奋斗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此外,电影中的裁缝则展示了智慧和机智的重要性。
他通过巧妙的计谋和聪明的安排,解决了许多困难和问题。
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只靠勤奋和努力并不足以解决问题,还需要有一定的智慧和灵活的思维。
电影三个臭皮匠观后感
![电影三个臭皮匠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c4ea71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1c.png)
电影三个臭皮匠观后感电影《三个臭皮匠》由导演张文敏执导,于2008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幽默而温暖的方式展现了三个西洋镜匠的生活故事。
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时而引人发笑,时而令人感动落泪。
观影后,我深受触动,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首先,电影《三个臭皮匠》成功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缩影。
这个故事背景设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正是一个国家经济正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时期。
电影通过三个镜匠的生活经历,展示了许多普通中国人在这个时期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
他们以一种诙谐而夸张的方式揭示了这些问题。
通过对时局的独特解读,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转变。
其次,电影《三个臭皮匠》所展现的是一种淳朴而坚韧的精神。
主人公们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们从不放弃,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态度。
无论是遭遇恶劣的工作环境还是遭受打击后的自卑情绪,他们都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从而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人生中的坚持与执着的重要性。
此外,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非常成功。
三个臭皮匠的个性鲜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很有意思。
老大是个严肃而有责任感的大哥,老二是个胆小而可爱的小弟,而老三则是个傻气而机智的小伙子。
他们之间的互动和相互扶持让观众们看到了真正的友情和兄弟情。
电影通过这些有趣而生动的角色,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同进步。
最后,在观看电影《三个臭皮匠》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笑料片,还蕴含了深刻的人性思考。
电影通过镜匠们穷困潦倒但依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向观众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中,如何保持心灵的宁静和愉悦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电影中的三个臭皮匠用他们微小的镜片修复了人们的视野,也修复了观众的心灵。
总而言之,《三个臭皮匠》是一部温暖而感人的电影,通过轻松诙谐的方式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缩影。
它让观众在欢笑中思考人生,感悟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情和爱。
事后诸葛亮的 漫画和漫画启示作文
![事后诸葛亮的 漫画和漫画启示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f2d091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7b.png)
事后诸葛亮的漫画和漫画启示作文
你听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吗?我看过的一幅漫画完全刷新了我对这句话的认知。
漫画中,三个诸葛亮模样的男人一起站在一块大牌子后面,他们身前牌子写着“君子动口”四个字。
在他们的面前,是一个鞋匠。
鞋匠一只手高举着锤子,一只手扶着鞋子,正卖力的修着鞋。
漫画的右下角写了一句话:“三个事后诸葛亮,顶不上一个实干臭皮匠。
”
看完这一幅漫画,我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三个诸葛亮顶不上一个臭皮匠呢?
前前后后想了几遍,我恍然不悟。
这些“君子”只会说不会做,而臭皮匠他默默无言的行动着。
一句话叫“光说不练,假把式”。
说的不就是这些“君子”吗?
在生活中,像这样“动口不动手”的人还少吗?有的人只会说“这件事我觉得应该这样做。
”“我想应该这样。
”但他们从来不会踏踏实实地做。
而“臭皮匠”呢?他知道为了达到目标就必须实实在在地去干。
有的同学默默努力,说什么就做什么。
而有的同学却只会说,
一到做的时候就什么也不会。
这或许就是“三个事后诸葛亮,顶不上一个实干臭皮匠”。
我也应该向臭皮匠学习,不但要动口还要动手。
同学们,我们不能做光动口不动手的“君子”,要记住动口不如动手。
《臭皮匠与诸葛亮》周锐总主编王轶美绘画朱玉平读后感
![《臭皮匠与诸葛亮》周锐总主编王轶美绘画朱玉平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184b17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9.png)
《臭皮匠与诸葛亮》周锐总主编王轶美绘画朱玉平读后感第一篇范文《臭皮匠与诸葛亮》周锐总主编王轶美绘画朱玉平读后感《臭皮匠与诸葛亮》是一部寓意深刻、画面生动的绘本,由周锐总主编,王轶美绘画,朱玉平策划。
这部作品通过对比“臭皮匠”与“诸葛亮”的智慧,展示了集体智慧与个人才华的辩证关系。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教育意义。
书中以我国传统的木匠行业为背景,通过讲述三个臭皮匠与诸葛亮斗智斗勇的故事,传递了合作共赢、智慧共享的理念。
作者周锐巧妙地将历史典故与现代寓言相结合,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领略到深刻的哲理。
原文中有一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句话既揭示了集体的力量,也表达了个人智慧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强调团队合作,而忽视了个人才华的发掘。
这本书正是提醒我们,在注重团队协作的同时,也要尊重和培养个人的独特才能。
书中的画面由王轶美绘制,色彩鲜明,线条流畅。
朱玉平的策划则使得整部作品更具教育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艺术的美,还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部作品让我想起了《乌合之众》中的一句话:“群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但群体行动的效率却低于个人行动。
”这正是《臭皮匠与诸葛亮》想要传达的核心观点。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学会在集体与个人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又要尊重个人的创造力。
此外,书中还涉及到许多关于智慧、勇气、诚信等方面的教育元素。
例如,在三个臭皮匠与诸葛亮斗智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展现了智慧,还表现出了勇敢和诚信的品质。
这些元素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成长都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看法是:它不仅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哲理的作品。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来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集体与个人之间找到平衡,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范文《臭皮匠与诸葛亮》周锐总主编王轶美绘画朱玉平读后感在孩提时代的寓言故事中,我们总能找到深刻的成人世界寓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后感700字读《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感
20XX年5月份的《新语文学习》刊物,我仔仔细细地阅读了很多遍,文章中有十条俗语传奇。
其中第二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有他真正的来历。
一天,诸葛亮到东吴访客,为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
其实,这是诸葛亮先生要掂掂东吴的份量,看看东吴有没有能人造塔。
那宝塔要求可高啦!顶上形似铜葫芦,足有五丈高,四千多斤重。
孙权被难住了,急得面黄肌瘦。
后来找到了一位铜匠,但没有设计铜葫芦模型的人,便在城门上贴起招贤榜。
时隔一月,仍然没有一点儿消息。
诸葛亮每天在招贤榜下踱着方步,高兴得直摇鹅毛扇子。
那城门口有三个摆摊子的皮匠,他们面目丑陋,又目不识丁,大家都称他们是臭皮匠。
他们听说诸葛亮在拿东吴人的开心,心里很不服气,便凑在一起商议。
他们足足花了三天三夜的工夫,终于用剪鞋样的办法,剪出个葫芦的样子。
然后,再用牛皮开料,再一锥子、一锥子地缝成一个大葫芦的模型。
在做铜水时,先将皮葫芦埋在砂里。
这一着,果然一举成功。
诸葛亮得到铜葫芦做好的消息,立即向孙权告辞,从此再也不敢小看东吴了。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故事,就这样成了一句寓意深刻的俗语。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三个普通的人智慧合起来要顶一个诸葛亮。
其实,臭皮匠和诸葛亮是有丝毫联系的,“皮匠”实际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第“副将”这句
俗语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竟把“裨将”说成了“皮匠”。
说到这里,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事情,比如有时遇到很困难的题目我们几个同学在一起商量讨论也会得出正确结果。
老师会“奖励”我们说一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不管做什么事情的时,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的商量,就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解决。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同时也和“三人行,必有我师”成为不少人的口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