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反应系统(RRS)建设草案

合集下载

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

第一版什么是敏捷制造敏捷制造是指制造企业采用现代通信手段,通过快速配置各种资源(包括技术、管理和人) ,以有效和协调的方式响应用户需求,实现制造的敏捷性。

敏捷性是核心,它是企业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经营环境中善于应变的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和领先能力的综合表现,具体表现在产品的需求、设计和制造上具有敏捷性。

第二版敏捷制造提出的背景和内涵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交通、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商务环境的变化大大超出了企业的跟踪、应变能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和交替速度越来越快,用户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必然要求多品种、低成本和短交货期。

面对市场众多要求的新形势,制造业的战略必须变革。

以美国为例,为扭转其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急剧下降的局面,其制造业的战略已从80年代的“质量竞争第一”发展到90年代的“市场响应速度第一”。

为了在世界经济中重振雄风,美国提出了21世纪的制造战略——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就是以“竞争—合作(协同)”的方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实现对市场需求作出灵活快速反应的一种制造生产新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企业采用现代通信技术,以敏捷动态优化的形式组织新产品开发,通过动态联盟、先进柔性生产技术和高素质人员的全面集成,迅速响应客户需求,及时交付新产品并投入市场,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敏捷制造的内涵是企业通过与用户、合作伙伴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的集成,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求,适应竞争,获取长期的经济效益。

下面将从市场、企业能力和合作伙伴这三个方面对敏捷制造做简单的分析,不难理解敏捷制造的一些特点。

1.敏捷制造的着眼点是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未来产品市场总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个人化,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目前制造业已呈现从规模经济向品种经济发展的趋势。

敏捷制造思想的出发点是在对产品和市场进行综合分析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是: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企业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是否值得?如果企业做出快速响应,能否获利?由此可见敏捷制造的着眼点在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使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等各项工作并行进行,迅速设计和制造高质量的新产品,以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要求。

2021产科快速反应团队的建立和演练要点(全文)

2021产科快速反应团队的建立和演练要点(全文)

2021产科快速反应团队的建立和演练要点(全文)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孕产妇病情变化快,易发生产科急症。

因此,建立产科快速反应体系(rapid response systems,RRS),进一步完善产科快速反应团队(rapid respond team,RRT)的建设越来越被各级医院所重视。

近年来,各家医院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个性化产科RRT,以降低急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其生存率。

早在1952 年,就已经出现了RRT的雏形,丹麦哥本哈根医院采用ICU 管理模式管理普通病房患者,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之初就开始进行多学科团(MDT)有效救治。

发展至今,RRT已经发展为一般由4种成员组成的团队。

产科RRT的建立可以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效果,减少患者不良预后。

近年来,包括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在内的相关学术组织已经把产科RRT 建立列为高危孕产妇处置的重要管理模式。

产科RRT的建立包括以下4个部分:01、制定启动RRT的预警标准或者建立预警评分系统以及运行机制预警标准制定是早期预警系统建立的第一步,有助于早期识别危重患者、快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组建快速有效的MDT团队,有效改善孕产妇预后。

预警标准可以根据单一疾病诊断标准以及采用生命体征(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等综合性指标启动。

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早在10年前,依据综合性预警指标,率先建立了妇产科门诊-病房患者3色(红、黄、蓝)预警系统,近年来,广州孕产妇救治中心对启动RRT的预警标准进行了优化。

02、根据产科常见危急重症配备相关人员以及准备完善的设备快速反应团队主要特点在于MDT团队组建速度、有效沟通(包括医生-医生、医生-护士、医生-患者)、有效实施专业干预的时间较短,能充分利用良好的医疗资源、MDT团队成员各司其责,以获得良好的处置效果。

03、对RRT成员不断进行模拟演练最大限度缩短发现-救治时间定期开展对RRT 人员的培训及模拟演练是改善孕产妇结局的主要措施,演练培训主要针对发起者和反应人员(包括产科医护人员、新生儿科医师、麻醉科医师、输血科医师、介入室医师、内外科医师、ICU 医师及医务科人员等)。

城市大脑应急系统项目建设方案

城市大脑应急系统项目建设方案

城市大脑应急系统项目建设方案一.1 总体目标构建科学、全面、开放、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业务流程再造和工作模式创新,不断提高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保障、智能决策支持、政务服务和舆情引导应对等应急管理能力,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特征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不断丰富覆盖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城市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建立科学、规范、系统、动态的公共安全管理与风险主动防控长效机制;创新“统一高效、指挥可靠、快速协同”综合应急协同处置新模式;科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应急产品、技术和服务;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城市安全运行常态化、精细化治理。

一.2 顶层设计架构城市大脑应急系统按照“四层两翼”的结构设计,四层依次为应急指挥中心和感知层、数据治理、应用支撑和算法支撑、N个智慧应用场景;“两翼”是指要遵循的标准规范体系和必要的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

图4.31 X市城市大脑应急系统总体框架关于城市大脑应急系统顶层设计架构内容:1、基础部分:应急指挥中心和感知层依托X市市现有的应急指挥中心,平时作为全市公共安全实时监测监控、综合展示、预测预警、风险分析、隐患排查的综合监测运行中心;在战时是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资源协调、指挥调度的应急指挥中心。

感知层以视频感知和物联感知为主,包括对生产安全、自然灾害、城市安全领域和应急处置现场的感知。

感知动态可实时在指挥中心展示。

2、数据治理:构建符合大数据发展的应急数据治理体系,实现从数据接入、处理、存储、应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治理。

利用数据接入、数据处理以及数据管控三个系统实现应急管理业务数据的汇聚、治理,形成统一大数据资源池,对外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应用两大类服务。

3、应用服务和算法模型服务:借助城市大脑优秀的计算能力和算法,为平台上的各智慧应用场景提供公共应用服务,也可提供为其它单位的场景提供服务。

应急管理系统平台方案设计

应急管理系统平台方案设计

应急管理系统平台方案设计目录一、内容描述 (3)1.1 编写目的 (4)1.2 背景介绍 (4)1.3 方案概述 (5)二、需求分析 (6)2.1 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7)2.2 系统功能需求 (9)2.3 性能需求 (10)2.4 安全性需求 (12)三、平台架构设计 (13)3.1 总体架构 (14)3.2 组件设计 (15)3.2.1 数据采集层 (17)3.2.2 业务逻辑层 (18)3.2.3 数据存储层 (20)3.2.4 前端展示层 (21)3.3 系统交互设计 (22)四、功能设计 (23)4.1 应急预案管理 (24)4.2 应急资源管理 (26)4.3 应急事件处理 (27)4.4 应急演练与培训 (28)4.5 应急指挥与协调 (30)五、数据库设计 (31)5.1 数据库需求分析 (33)5.2 数据库表设计 (34)5.3 数据库关系图 (36)六、安全性设计 (37)6.1 用户认证与授权 (38)6.2 数据加密与解密 (39)6.3 日志管理与审计 (41)七、平台实施计划 (42)7.1 项目启动与团队组建 (42)7.2 开发与测试阶段计划 (44)7.3 上线与运维计划 (45)八、预算与成本分析 (46)8.1 软硬件采购费用 (48)8.2 人员工资及福利 (49)8.3 项目实施与培训费用 (50)8.4 运维与升级费用 (52)九、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53)9.1 技术风险 (54)9.2 运营风险 (55)9.3 法律法规风险 (56)9.4 其他风险 (58)十、总结与展望 (59)10.1 方案总结 (60)10.2 发展前景 (61)10.3 后续工作建议 (62)一、内容描述系统架构设计:详细介绍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数据流向以及功能划分。

对系统的技术选型进行说明,如采用哪种编程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功能模块设计:根据应急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并详细阐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操作流程以及与其他模块的交互关系。

星级医院实践:应急代码的应用与效果

星级医院实践:应急代码的应用与效果

星级医院实践应急代码的应用与效果医院于2017年8月启动了星级医院评价评审工作。

经过认证专家的悉心指导及对认证标准的深入解读,我们终于找到了医院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当面对突发应急事件时,人员反应迟缓、部门间配合缺乏、设施设备配备不足、应急处置知识严重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医院对各类潜在的应急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析,并针对给医院及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前五位应急事件制定了应急代码,规范优化了事件处置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处置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报告总结了山东省平邑县人民医院实践应急代码的效果,即实现结果改进和效率提升。

蓝色代码——心肺复苏心脏骤停(CA)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

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继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和抢救生命的目的。

心肺复苏是抢救CA的基础,高质量CPR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结局。

院内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直接体现了医院急诊急救水平,同时还反映了医院管理、团队合作和应急处置能力。

为提高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我院建立了心肺复苏蓝色代码。

一、蓝色代码的概念由医、护、麻醉、重症医学、药剂及后勤保障等训练有素的多科人员组成的急救团队,在医院内部发生心脏骤停事件时,及时共同响应、积极协调配合的一种应急机制,旨在充分发挥医院内部有效的抢救力量,及时获取抢救设备及药品,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与目前国内状况不同的是:首先,增加了预先设定的临近科室的医护人员,在启动代码后,他们同时携带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到场,参与抢救;其次,增加了应急广播,应到抢救人员在3~5分钟同时抢救,并按照预先设定的角色,协调配合,提高了效率。

危重病人护理及管理

危重病人护理及管理
危重病人管理及护理
危重病人管理与护理
内容: 1、危重病人管理现状 2、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3、危重病人转运
4、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5、 应急预案 6、危重病人的护理要点
危重病人作为护理对 象有着复杂、特殊的 一面,优良的护理质 量保证是病人康复的 前提。为提高危重患 者的护理质量, 降低护 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危重患者的管理与护 理的培训和落实显得 尤为重要。作为护士 ,每人必须掌握,以 保证病人的安全。
共同商由转出医院负责人签 名
2,转运人员
护送人员:护士一名,病情不稳定医生 一名,经过专业培训医务人员,
3,转运设备
呼吸机,心电监护仪 ,氧气,呼吸囊 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注重细节:如院
内转运电梯(专用),细节决定胜败。
危重病人转运注意事项
1、防止意外发生 2、保证各种监测仪器设备充分充电 3、建立绿色通道 4、接收方充分准备
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参与医生病例讨论,听取护理意见
多学科合作(MDT),是目前治疗危重 病人的好方法
护理部深入各个护理单元,现场对危重 病人护理指导,确保管理制度全面贯彻 落实
危重病人管理制度
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时,报告护士长或值 班护士长
保证抢救病人的医疗设备齐全,清洁, 好用,电子设备充分充电(五定)
100-1= ?
99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
0 100-1=
「功虧一簣」 1%的錯誤=100%的失敗
危重病人管理现状
全国卫生医疗机构绝大部分建立了对危 重病人的集中管理,有利于病人安全、 治疗、护理。但是有些医疗机构分散式。
危重病人的定义
➢生命体征不稳定,病
情变化快
护理:病情观察对护士的要求

快速反应系统和快速反应小组简介

快速反应系统和快速反应小组简介

MOST 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RE NOT SUDDEN EVENTS
FRANKLIN ET AL. CRIT CARE MED 1994
2020/6/6
0215
0230
重度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复苏达 到目标能明显提高患者预后
延迟入住ICU对危重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警示征象
为什么需要RRT
研究发现,很多病人在心脏骤停之前,已经出现提 示临床恶化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这些病情变化却往往被忽视,也没有得到及时干预 和处置。
70%病人在心肺骤停前8小时出现呼吸恶化。 60%病人在心肺骤停前6小时出现异常症状和体征,仅有
25%患者的病情变化通知到医生。
Schein RM, et all, Chest 1990:98:1388-1392 Franklin C. et all, Crit Care Med: 1994:22(2):244-247
BELLOMO, R ET AL. CRITICAL CARE MEDICINE. 32(4):916-921, APRIL 2004
2020/6/6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 (IHI)
—2004年美国医疗质量改进委员会提出通过提高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 在2006年底前拯救10万名可能死亡的住院患者
3700 U.S. HOSPITALS PARTICIPATING IN THE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S 5 MILLION LIVES CAMPAIGN
RRT国外的经验和文献依据
6年回顾性分析3269例RRT和1220例CPR

快速反应系统和快速反应小组简介

快速反应系统和快速反应小组简介
RAPID RESPONSE SYETEMS(RRS) &
RAPID RESPONSE TEAMS(RRT)
快速反应系统和快速反应小组
定义 • 快速反应系统(RAPID RESPOND SYSTEM, RRS):当ICU 外住院患者发生有可能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病情变化时,病 房医护人员呼叫快速反应小组,早期在患者床边评估和干预。 协助处理在心肺骤停前的灰色区域,减少ICU入住或阻止病情 的进一步恶化。
RRT启动 在RRT到达之前,楼层应作如下准备:

病人CHART 专科医师和管床护士应在病人床边
监测病人最近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 呼吸频率、指氧饱和度

呼叫患者的ATTENDING主管医师
RRT启动
在RRT到达后,主管医师和管床护士应

提供患者的病史、生命体征数据、实验室检查数 据、用药情况、病情变化和目前主要情况
并作出急诊处理

RRT不是替代专科医生和护士接管病人
RRT 做什么 为患者提供早期干预处置

为床边护士和专科医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提高员工满意度
改善床边护士和医生的关系
RRT 前5项主要急救处置

给氧(面罩或储氧面罩)
吸痰和维持气道通畅 气道雾化 静脉快速补液 静脉速尿
邵逸夫医院RRT记录和回顾单
警示征象
为什么需要RRT

研究发现,很多病人在心脏骤停之前,已经出现提 示临床恶化的早期症状和体征,
这些病情变化却往往被忽视,也没有得到及时干预 和处置。
70%病人在心肺骤停前8小时出现呼吸恶化。
60%病人在心肺骤停前6小时出现异常症状和体征,仅有 25%患者的病情变化通知到医生。

智慧公园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公园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公园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背景介绍 (2)2. 项目目标 (3)3. 实施范围 (4)二、需求分析 (5)1. 游客需求 (6)旅游体验需求 (7)信息获取需求 (8)安全保障需求 (10)服务便捷性需求 (11)2. 管理需求 (12)资源管理需求 (13)运营监控需求 (14)数据分析需求 (15)应急指挥需求 (17)三、系统架构设计 (18)1. 整体架构设计思路 (19)2.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20)3. 软件系统架构规划与设计 (22)4. 数据存储与处理方案设计 (23)5. 网络通信协议选择及配置方案 (24)四、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与说明 (25)一、项目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智慧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提升公园的智能化水平,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我们提出了一套综合性的“智慧公园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公园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游览体验。

本方案将围绕公园的智能监控、信息服务、游客管理、能源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五大核心功能展开,通过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可持续的智慧公园生态系统。

我们将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确保在未来能够根据公园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灵活升级和优化。

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建设和管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智慧公园作为传统公园的升级版,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智能化系统,旨在提升公园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游园体验。

智慧公园的建设和智能化系统应用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传统的公园管理方式往往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大规模游客的需求;另一方面,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也存在数据孤岛、互操作性差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用户体验不佳。

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感知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感知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感知平台建设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4)1.3 预期效果 (5)二、现状分析 (6)2.1 城市发展现状 (8)2.2 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 (9)2.3 感知平台建设现状 (10)三、建设目标与任务 (11)3.1 建设目标 (12)3.2 建设任务 (13)四、平台架构设计 (15)4.1 总体架构 (16)4.2 分层架构 (17)4.3 网络架构 (19)五、功能需求与分析 (20)5.1 感知层功能需求 (21)5.2 传输层功能需求 (23)5.3 应用层功能需求 (24)六、技术实现方案 (25)6.1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26)6.2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 (28)6.3 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29)七、安全与隐私保护 (31)7.1 安全防护措施 (32)7.2 数据隐私保护策略 (33)八、实施计划与时间节点 (34)8.1 项目实施步骤 (35)8.2 时间节点安排 (37)九、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7)9.1 投资估算 (38)9.2 资金筹措方案 (39)十、效益评估与回报预测 (40)10.1 效益评估指标 (42)10.2 回报预测 (43)十一、结论与建议 (44)11.1 结论总结 (46)11.2 建议与展望 (47)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万物互联感知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建设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感知平台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城市各类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城市各个方面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快速反应系统RRS建设草案优秀文档课件

快速反应系统RRS建设草案优秀文档课件
目前,引起严重不良事件(SAE)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应的预警信号和监测手段,导致此类患者未能及时救治; RRT医师掌握所有气道开放技术:经口/鼻普通气管插管术、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术、喉罩使用术等,掌握便携式呼吸机、移动多功 能(ICU)式呼吸机的操作与气道管理,掌握体外心肺复苏机、体外心脏起搏术和除颤仪的操作,掌握并灵活运用AHA《2021版心肺复苏 指南》要求的常用药物使用方法、适应证及禁忌证。 快速反应系统RRS建设草案 完善RRS运行机制包括设备、制度和路径(修订住院患者病情变化处置流程); 所有院内人员必须通过理论技能考核并定期进行临床追踪及现场测试。 RRT成员每年考核复评一次。
③医疗总值班进行协调。
• 行政和后勤人 完成HS。 部分住院患者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部分导致心肺骤停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可逆的,早期给予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 医生、医技和 理人 完成BLS。 呼吸系统4项:气道紧急情况(如窒息),呼吸窘迫、呼吸暂停,明显发绀、供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Sp02)<90%,呼吸频率<8次/min或
3
•目前,引起 重不良事件(SAE)主要原因是没有相 的 警信号和 手段, 致此 患者未能及 救治;如果在 患者病情 化之前 化征兆, 予早期干 ,可阻止 病情 一步 化,提高救治成功率。 •因此,在院内建立一个含有早期 警系 (early warm system,EWS)和快速反 的快速反 系 (rapid response system,RRS) 非常重要。 •1994年起,欧美 多医 机构开始建立RRS;2005年,改 善医 保健研究机构(IHI)在全美推出“ 救100,000生命运 ”,其中“在医 机构中建立RRS”是IHI推荐的6 措施之一。
(1)呼叫标准(EWS) EWS主要是针对患者重要体征的物理状态进行动态监测,记录变化情况,核心检测项目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智慧平台建设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智慧平台建设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智慧平台建设研究目录1. 内容概要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5)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6)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8)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0)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点及风险因素 (11)2.2 安全事故可能带来的后果 (12)2.3 智慧平台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13)3. 智慧平台建设的目的与原则 (15)3.1 平台建设目的 (16)3.2 平台建设原则 (17)3.3 系统架构设计 (18)4.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0)4.1 目前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2)4.2 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比较 (23)4.3 城市轨道交通对智慧平台的需求分析 (24)5. 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平台的功能与技术架构 (25)5.1 平台功能设计 (27)5.1.1 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 (29)5.1.2 安全预警与风险评估 (30)5.1.3 应急指挥与事件处理 (31)5.1.4 数据管理与信息分析 (33)5.1.5 用户体验与反馈系统 (34)5.2 平台技术架构 (35)5.2.1 云平台架构 (37)5.2.2 大数据与数据分析技术 (38)5.2.3 物联网技术 (39)5.2.4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41)5.2.5 安全管理与操作系统的接口 (42)6. 建设过程与实施步骤 (44)6.1 初步规划与需求调研 (45)6.2 技术选型与系统设计 (46)6.3 系统开发与项目实施 (48)6.4 测试与验证 (50)6.5 系统培训与权限管理 (51)7. 成果评估与管理维护 (52)7.1 项目成果评估 (53)7.2 平台维护与管理 (55)7.3 持续改进机制的建立 (56)8. 结论与展望 (57)8.1 项目总结 (58)8.2 未来展望 (59)8.3 建议与思考 (60)1. 内容概要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智慧平台,以整合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管理资源,从而提升运营安全性、节约维护成本并优化服务质量。

快速反应团队(RRT)对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快速反应团队(RRT)对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快速反应团队(RRT)对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9-03-29T14:42:37.0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作者:黄永义赵琼娴黎辉刘华勇黄丽军黄权[导读] 采取措施提高ICU之外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方法:建立、运行快速反应团队(RRT),制订住院病人预警指征、制订住院病人病情变化处置流程等一套可行措施。

结果:比较RRT运行的前后因病情变化而转入住ICU的住院的病人比率下降,统计学有差异意义(P<0.05),住院病人心肺复苏率显著下降(P=0.001)。

结论:经过运行RRT可以提高ICU之外的住院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黄永义赵琼娴黎辉刘华勇黄丽军黄权(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百色 533000)【摘要】目的:采取措施提高ICU之外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方法:建立、运行快速反应团队(RRT),制订住院病人预警指征、制订住院病人病情变化处置流程等一套可行措施。

结果:比较RRT运行的前后因病情变化而转入住ICU的住院的病人比率下降,统计学有差异意义(P<0.05),住院病人心肺复苏率显著下降(P=0.001)。

结论:经过运行RRT可以提高ICU之外的住院危重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危重病人;抢救治疗;快速反应团队【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010-02【Abstract】Objective To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outside the ICU. Methods A rapid response team (RRT) was established and operated, and a set of feasible measures such as early warning signs for inpatients and treatment procedures for changes in inpatients' conditions were formulated.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RRT, the rate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transferred to the ICU due to disease changes decreased,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 rate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01). Conclusion RRT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i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hospital other than ICU.【Key words】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scue treatment; Rapid response team当住院病人心脏骤停之前和转入ICU之前的数小时内,经常出现不稳定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的不稳定。

重症快速反应小组中央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重症快速反应小组中央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重症快速反应小组中央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莫远明 王 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510080)〔摘要〕 设计并实现重症快速反应小组中央监控平台,详细阐述平台架构及具体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患者生命体征展示、呼叫报警、科室管理、在线培训、数据互联互通等,指出该平台有助于提高重症患者诊断与治疗水平,保障医疗安全与质量。

〔关键词〕 重症快速反应小组;快速反应体系;信息平台;信息化技术;重症医疗〔中图分类号〕R-0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 3969/j issn 1673-6036 2020 04 012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CentralMonitoringPlatformofCriticalCareRapidResponseTeam MOYuanming,WANGYi,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080,China〔Abstract〕 ThecentralmonitoringplatformofCriticalCareRapidResponseTeam(CCRRT)hasbeendesignedandimplemented Thepaperelaboratesontheplatformarchitectureandspecificfunctions,includingdatacollection,patientvitalsignsdisplay,callalarm,departmentmanagement,onlinetraining,anddatainterconnection,etc.,pointsoutthattheplatformisconductivetoimprovingthedi agnosisandtreatmentofcriticallyillpatients,andensuringmedicalsafetyandquality〔Keywords〕 CriticalCareRapidResponseTeam(CCRRT);RapidResponseSystem(RRS);informationplatform;informationtechnology;criticalcare〔收稿日期〕 2019-09-24〔作者简介〕 莫远明,助理工程师,发表论文1篇。

快速反应系统(RRS)建设草案【20页】

快速反应系统(RRS)建设草案【20页】

电话呼救 (地点+999)
总机广播:地点+999
CALL病人的主管/首诊医生
就近楼层支援
RRT到达
院内其他医护人员主动参与
RRT现场评 估/生命支持
病房护士/其他护士 记录
复杂情况报告
医务科/护理部或总值班
转急诊/ICU
复苏无效死亡
RRS运行流程图
第十七页,共20页。
• (3)RRT撤离标准 符合以下任何之一即可: • ①ROSC恢复,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
第十三页,共20页。
• 预警指征包括:
• 呼吸系统4项:气道紧急情况(如窒息),呼吸窘迫、呼吸暂停,明显发 绀、供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Sp02)<90%,呼吸频率<8次/min或>30 次/min; • 神经系统3项:突然语言障碍、突然意识水平下降(GCS下降>2分)、反 复或持续的痫样发作; • 循环系统2项: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或低于基础 值20%或≥200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30次/min 或<40次/min; • 其他3项:低尿量(<200 mL/24 h),异常血气(PH<7.20),医务 人员认为紧急的其他任何情况。
第十二页,共20页。
• 理想的RRT启动指标应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即能够识别大 部分病人的紧急情况,避免假阴性导致患者失去早期干预 的机会;同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避免假阳性导致RRT资 源的浪费。
• 但实际工作中同时兼顾二者是困难的。
• 为了降低住院患者的风险,通常需要保证较高的敏感性。此 外,所用指标还应该简单易得,有利于普通医护人员进行观察或 测量。
准、评价呼叫方式、启动系统及运行机制。

重症治疗的连续性

重症治疗的连续性

重症治疗的连续性重症患者虽然症状特殊,但并未能被视为是独立患者群体,而ICU则被视为是治疗重症患者的最终场所,这代表了我国针对重症患者的治疗缺乏连续性。

为了保证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体现一定连续性,还需要从ICU前、ICU住院期间、ICU后三大阶段来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治疗服务内容,确保患者ICU综合征最小化,将重症治疗视为是一个连续过程,将患者从疾病发生初期到康复期的所有治疗流程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整体。

世界重症医学联盟主席Jean-Louis Vincent曾经专门定义了重症治疗的连续过程,它就划分为ICU前、ICU期间以及ICU后,他认为每一环节都会影响到连续过程中的下一环节,如图1。

图1重症治疗的连续过程示意图一、ICU前的重症治疗在针对重症患者进行院前管理时,需要改善治疗连续性的精确策略,这完全取决于对重症患者病情的评估以及可及急救措施实施可能性。

ICU前的重症患者治疗是需要做到快速准确处理的,通过有效合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做好第一手救援工作。

例如重症患者出现了心跳骤停情况,则必须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CPR心脏复苏治疗,这无论是对短期或是长期预后改善患者病情都有好处。

ICU前的重症治疗工作需要依赖多学科医疗团队,他们能构建针对重症患者治疗的生存链,例如针对卒中患者的治疗就是如此。

其急救流程就是从救护车上开始就为患者进行CT扫描,以便于患者在入院之前就能决定是否进行溶栓治疗。

同时,也需要采取精简方法,例如在患者入院前就通知接收医院,与患者建立沟通关系了解其症状最新变化情况。

通过预防链概念做好ICU前治疗工作,为及时发现患者病情恶化情况做好准备,例如为卒中患者提供心脏骤停管理服务,监测、识别患者的病情恶化情况。

在ICU前重症治疗方面,就需要配备一支多学科合作团队,避免出现急诊科误差情况。

二、ICU期间的重症治疗在重症患者正式入院后,需要进行ICU重症治疗。

由于传统重症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护理信息往往呈现出碎片化,这对于医院服务内容的丰富以及服务规模的扩大都是不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4年起,欧美许多医疗机构开始建立RRS;2005年,改 善医疗保健研究机构(IHI)在全美推出“抢救100,000生命运 动”,其中“在医疗机构中建立RRS”是IHI推荐的6项措施之 一。
快速反应系统(RRS)
• 是一个多学科合作,连续综合的救治系统。 • 通过监测危机事件和触发反应来调度响应团队。 • 使得急危重症专长医护人员能够进入到普通病房。 • 早期干预高危因素,从而降低院内患者心肺骤停
– 理想的RRT启动指标应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即能够识别 大部分病人的紧急情况,避免假阴性导致患者失去早 期干预的机会;同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避免假阳性 导致RRT资源的浪费。
– 但实际工作中同时兼顾二者是困难的。
– 为了降低住院患者的风险,通常需要保证较高的敏感 性。此外,所用指标还应该简单易得,有利于普通医 护人员进行观察或测量。
RRS的建立与运行
• 组织管理
– 总负责:医疗副院长
– 领导小组:医疗副院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麻醉科、
ICU、心内科、急诊科主任、ICU、心内科、急诊科护士长、信息 科科长
– 职责:设置住院患者预警指征;确定RRT成员及工作职责;制定
配套政策;监管RRS运行,每季度对RRS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 (质量改进);完善RRS运行机制包括设备、制度和路径(修订住院 患者病情变化处置流程);组织协调医院员工的教育培训;IT中 心负责建立相关信息平台,包括抢救记录、评估系统及数据分析 统计系统。
快速反应系统(RRS)建设草案
(手术室、ICU、NICU、心内科、急诊科除外)
2016.02.27
前言
• 住院患者发生心肺骤停是困扰临床医疗安全的难 点问题之一。
• 传统抢救小组虽然对院内急救起到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发现直到患者心肺骤停才呼叫帮助显然 为时已晚。
• 如何识别患者心肺骤停前数小时病情不稳定的症 状和生命体征改变的“灰色区域”,并早期干预, 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是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重要课题。
• 所有院内人员必须通过理论技能考核并定期进行临床追 踪及现场测试。
• RRT成员每年考核复评一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其他员工两年复评一次并定期知识更新确保培训的覆盖 和测试通过率达100%。
• RRS运行
– (1)呼叫标准(EWS) EWS主要是针对患者重要体征的物理 状态进行动态监测,记录变化情况,核心检测项目包 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意识等,其能早期发 现严重不良事件(SAE)和即将恶化的患者。
及死亡的发生率,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 RRS包括4个部分。
– 1、呼叫快速反应小组(Rapid RespondTeam,RRT)的标 准、评价呼叫方式、启动系统及运行机制。
– 2、人员和设备。
– 3、患者安全和质量改进。
– 4、行政管理部分,包括合理分配资源以改善提高治疗 质量、监督RRT人员的任命、购买设备并协调医院员工 的教育培训。
• 部分住院患者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 有研究证实,在发生心肺骤停的住院患者中约有85%在 发病前8小时即可观察到某些指标的恶化。
• 部分导致心肺骤停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可逆的,早 期给予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 事实上,某些患者病情恶化并非是因为缺少昂贵 的、高技术的ICU干预,而是由于相关简单而有效 的处置措施的缺失或过迟所导致的。
• 其他3项:低尿量(<200 mL/24 h),异常血气(PH<7.20), 医务人员认为紧急的其他任何情况。
– (2)抢救流程 RRS的任务是识别危险患者,派遣经过专业培训的急 救人员携带专业设备迅速到达患者床边进行急救处理。RRT 24 h负 责院内SAE患者的紧急抢救并保障紧急状态下绿色通道畅通。当发 现符合指标的危急信号时,院内任何员工拨打统一应急专线 ****** (统一代码为地点+999)启动RRS,此时院内广播通知RRT。 责任区域包干制内的RRT会在规定的5min内到达呼叫现场,而邻近 责任科室则负责相应救援工作。到达救援现场后认真评估患者, 快速识别处理危重患者,及时实施干预。抢救结束后RRT负责人填 写急救事件资料收集表,而抢救过程中行CPR的需填写心肺复苏记 录单。
• 目前,引起严重不良事件(SAE)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应的预警 信号和监测手段,导致此类患者未能及时救治;如果在患 者病情恶化之前识别恶化征兆,给予早期干预,可阻止病 情进一步恶化,提高救治成功率。
• 因此,在院内建立一个含有早期预警系统(early warm system,EWS)和快速反应团队的快速反应系统(rapid response system,RRS) 非常重要。
行方式。
• 医务科对相关医疗科室医生做培训,并将此内容纳入新员工岗前培训 中。
• 护理部在全院护士中进行了教育培训,将预警指征做成警示卡,张贴 在每个护理单元的护士站,指导和提醒员工当发现符合标准的患者时 及时呼叫帮助,并将RRS相关知识(预警指征、病情变化处置流程) 纳入护士急救能力考核中。
• 对RRT成员进行培训,明确RRT职责及RRS的运行流程,并要求对每一 次现场处置填表记录,以作质量改进之用。每季度召集RRS相关人员, 对过去一季度的RRT被呼叫及处置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
10 1
8 2
3
7
6
5 4
医院平面布局图
RRT携 带相应 设备到 现场
当病人发生危险状况时
第一目击者使用应急专线******
电话呼救 (地点+999)
总机广播:地点+999
CALL病人的主管/首诊医生
就近楼层支援
RRT到达
院内其他医护人员主动参与
RRT现场评 估/生命支持
复杂情况报告 医务科/护理部或总值班
感谢下 载
• 人员结构
– RRS组成包括RRT、广播通讯系统,参与系统的工作人 员。
– RRT成员根据楼宇分布及到达最短路程分组,由麻醉科、 ICU、心内科重症(CCU) 、急诊科医生及其护理组长、 骨干组成。
• RRT工作时间
– RRT成员24小时处于值班待命状态,随时响应。
• RRT基本装备
– 由急救推车或急救包装载的复苏用药(16种)、除颤 器、气管插管套件、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脉搏氧饱和 监护仪、氧气传输系统、静脉输液工具等。
病房护士/其他护士 记录
转急诊/ICU
复苏无效死亡
RRS运行流程图
– (3)RRT撤离标准 符合以下任何之一即可:
• ①ROSC恢复,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 • ②主管医师与RRT共同决定。 • ③医疗总值班进行协调。
质量控制
• RRS的运行是自上而下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院人员的配合。 • RRS建立后,医疗副院长在医院行政会议上介绍RRS建立的意义以及运
– 预警指征包括:
• 呼吸系统4项:气道紧急情况(如窒息),呼吸窘迫、呼吸暂 停,明显发绀、供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Sp02)<90%,呼 吸频率<8次/min或>30次/min;
• 神经系统3项:突然语言障碍、突然意识水平下降(GCS下 降>2分)、反复或持续的痫样发作;
• 循环系统2项: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或低 于基础值20%或≥200mmHg(1 mmHg=0.133 kPa),心率 >130次/min或<40次/min;
• 培训内容和技能要求
– (1)RRT成员培训及技能要求
• RRT成员的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常见危重症监护技术、 抢救及护理。技能要求为:
– RRT成员均通过BLS及ACLS。
– RRT医师掌握所有气道开放技术:经口/鼻普通气管插管术、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插管术、喉罩使用术等,掌握便携式呼 吸机、移动多功能(ICU)式呼吸机的操作与气道管理,掌握 体外心肺复苏机、体外心脏起搏术和除颤仪的操作,掌握 并灵活运用AHA《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要求的常用药物 使用方法、适应证及禁忌证。
– (2)其他人员的培训和技能要求 根据AHA课程要求设置 三个层次的培训课程。
• 行政和后勤人员完成HS。
• 医生、医技和护理人员完成BLS。
• 急诊科、ICU、麻醉科、心内科、呼吸内科的医生,及急 诊抢救室、重症监护科室(ICU、EICU、NICU、CCU)护理组 长、护理骨干完成ACLS。
– (3)测试和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