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外部化论文
内部审计外部化论文
内部审计外部化[摘要]: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分析和讨论,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外部化的可行性和普遍性,这一理论的提出也为我国中小企内部管理能力和企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内部审计外部化表现形式可行性分析协调中图分类号:n945.21 文献标识码:n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2- 0309 -02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已超过 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9918%。
其中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 430多万户、个体经营户 3800多万户。
浙江、福建等省的中小企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中小企业由于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等制约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和审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内审部门形同虚设。
在加人 wto后,中小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小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管理,搞好中小企业的内部审计,对于衡量其成本产出,减少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概述(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概念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是企业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员履行内部审计职能。
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会计师协调和配合,共同完成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另一种是企业不设内审机构,而是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合格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表现形式。
从西方内部审计外包的实践来看,内审外包主要采用以下四种形式:(1)最简单的外包形式是补充,即将特定部分的内部审计职能赋予有专业胜任能力的称职的第三方。
在这种形式下,内部审计功能仍主要由组织内部的审计人员承担,外部人员只起协助作用。
(2)审计管理咨询。
审计管理咨询是会计师事务所现有咨询或审计业务的延伸,主要是帮助企业确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及配备情况,并有可能促进内部审计计划的形成和改进。
内部审计外部化(精选五篇)
内部审计外部化(精选五篇)第一篇:内部审计外部化引言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含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内的审计组织体系。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企业中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和发展现代中小企业制度的重要因素。
而我国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作为我国实施内部审计制度的主体部分,受到了当今企业更多的重视,并且不断强调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中小企业如果想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深层次问题进行适当的思考并且要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
怎样才能建立健全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公司内部控制、促使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腐败、浪费和舞弊,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重大课题。
所以只有自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内部监督控制系统,才能够彻底的解决管理不当和舞弊等问题。
在这一企业内部监督系统中,企业内部审计是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内部企业监督机制和自我约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和建立当今企业机制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我国一般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企业内部专门设置的一个内部审计机构所提供,但是随着审计的发展和经济管理,以及我国一些企业出于人员、成本、技术等诸多因素的思考,选择了向外部审计部门购买内部审计的服务,所以就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走势。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越来越细的结果,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企业组织进行的理性选择。
然而,在当今国内外实务界和理论界,有关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争议和问题,涉及到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形式、发展情况、范围、将会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等,特别是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给内部审计人员带来的独立性问题。
所有的这些问题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和一直关注内部审计事业的人们作出更多的支持和努力。
如今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世贸组织,慢慢迈向国际的舞台。
内部审计外包研究论文(全文)
内部审计外包研究论文(全文)[[一、问题的提出内部审计既是一种监督成本,也是一种守约成本。
作为守约成本,它的发生是由于高级经理为满足外部参与者、尤其是股东对托付责任的需求。
Shere和Kent提出,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一种附属职能,“不同的是内部审计成本是直接由经理引起的”。
就某一企业来说,如果内部和外部审计过程的总成本可低于只有外部审计时的成本,代理人就更情愿支付内部审计成本。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结合之所以会节约成本,是因为内部审计人员熟悉企业内部并且具有专门的行业知识,比外部审计更有效率。
而且,内部审计也是一种反馈机制,治理部门可借以弥补各种程序上的缺陷,以幸免其对内部操纵系统和公司的财务状况甚至对整个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内部审计成本也是托付人为了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监督费用。
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责任报告”,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建立在组织内部、服务于该组织的独立评价活动”。
早期内部审计是经理的“左膀右臂”,主要是用于协助治理当局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降低公司的成本支出,从而最大化公司的利益。
但是,近年来,从美国的“安稳事件”、“世通公司案件”、“施乐公司案件”直至国内的“银广厦”、“麦科特”、“郑百文”等一系列事件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热点,人们在讨论会计诚信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同时,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审计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认真履行其职能,使其有效性大大削弱。
在此背景下,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内部审计外部化最早是由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提出来的。
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internalauditoutsouring),又被称为内部审计外包、代理内部审计,是指企业治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部分或全部托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完成。
谁能提供内部审计外包服务呢?内部审计外包服务的提供者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治理咨询公司以及其他类型的组织机构。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论文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论文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论文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论文,我们来看看。
一、概述(一)审计的起源与发展审计起源于经济责任关系,所谓经济责任关系是指现代公司在公司所有权以及公司经营权相互分离的前提下,公司的所有者与公司的实际经营者基于委托形成的责任关系。
由于公司基于经济责任关系形成,而公司的所有者并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公司的实际经营者便需要承担向公司的所有者报告真实、准确的公司生产经营状况、财务运营状况的责任。
而公司的所有者则需要基于所有权对公司实际经营者提供的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进行审核监督,以此保证公司的合法性、合规则性以及良性运营。
于是,公司的所有者和实际经营者便需要第三方,对公司的财务报告以及会计信息进行核查和审计,从而保证公司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公司所有人、公司实际经营人、公司审计人形成了现代审计关系。
我国审计工作起步较晚,但是在近些年发展迅速。
随着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及《审计法》的颁布,我国审计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联系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都是审计方基于经济责任关系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的行为。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都需要在审计过程当中运用财务审计技术,而内部审计得出的审计信息与外部审计得出的审计信息可以相互借鉴。
但是,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也存在着区别。
其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最直观的区别在于,外部审计是由注册会计师对公司整体财务数据的审计,所以需要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审计报告。
但是,内部审计则是财务监督管理机构的对内部管理的'一种手段方法,对公司内部运行每一个环节的监督管理,所以一般可不出具审计报告。
其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审计目标不同。
外部审计的目的在于审查公司财务运营状况的合法性与合规则性。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精选5篇)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精选5篇)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范文第1篇【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关系内部审计重要是指企业中的审计,是企业实现自我监督的重要方式。
内部审计的内容是单位相关人员在负责人的引导下,对本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审查,进一步评价和掌控单位组织中的各种经济业务,以确保单位方针政策和相关审计程序实施的有效性。
外部审计重要由政府审计以及民间职业审计两个部分构成,其中政府审计重要是指审计机关对国家公共机构供给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审计,民间审计是审计事务所或者是会计事务所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对相关的经济组织的经济事项进行审计查证。
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联系和区分(一)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共同点分析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很多方面有着向同之处,重要表现为审计内容相同,都是对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内外部审计的审计方法相同,都是通过审查、监督以及分析性复核的方式评价审计单位内部掌控;内外部审计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进展;另外,内外部审计的审计对象相同,都是对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打开审计;内外部审计的法律依据也相同,都是依据国家订立的财经法规实现经济监督。
(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分分析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分重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审计的性质不同,内部审计是企业中的专职审计人员履行的职责,重要是针对单位的审计,外部审计是由第三者身份供给的签证活动,重要对国家权力部门以及社会公众负责。
其次是服务对象不同,内部审计顾名思义就是企业内部的审计,服务对象自然是企业负责人,而外部审计的服务对象重要是国家的权利机关。
最后一个方面是审计报告的作用不同,内部审计只能够为单位的经济运行供给参考,但是对外界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也不能够向外界公开,但是外部审计分为多种形式,由于国家审计涉及到商业机密,有一些内容不宜公开,而外部审计中的社会审计要向社会公众公开,同时也可以起到借鉴的作用。
二、实现内外部审计协同性的有效措施(一)促进内外部审计之间的合作考虑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有着相同的职能,假如两者同时工作时,加强合作和协同性,相互搭配有利于审计工作效率的提升。
内部审计论文(精选10篇)
内部审计论文(精选10篇)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山草香分享了10篇内部审计论文,希望对于您更好的写作内部审计论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摘要:电力企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垄断企业有着与普通企业不同的特点,电力企业在我国经营规模大,企业实力雄厚,并且其运营总体庞大,如今相对落后的内部审计已经不适应如此庞大的企业,审计工作在独立性、内部制度、人员的配备上都有种种不足之处。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企业转型之后自负盈亏,市场风险难料,经营环境也时刻发生着变化,这就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此,本文针对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业务能力电力企业是国有企业的一面旗帜,内部的审计工作是加强企业内部监督不可缺少的一项制衡机制。
首先,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
其次,审计部门在经济活动方面的全面及时的监督才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逐渐完善。
所以从各个方面来看我们的审计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从审计人员业务提高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我们电力企业的审计业务。
1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才能带来高质量的审计结果[1]。
众多的审计资源中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人才是一个根本性的要素。
现在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智能化,我们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适应经济发展的应有素质。
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随之带来了日益复杂的产权关系,在经济方面用来作弊的方法越来越隐蔽,外加一些内部审计信息不透明和种种条件的限制,越来越大的风险将落在审计人员的身上。
在这种新形势下给我们的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内部审计人员首先要具备职业道德修养,在防止出现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价值观的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
对于自己的工作要有基本的责任感[2]。
从我国的内部审计规则来看,我们的内部审计人员要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客观性,必须如实的报告相应的审计结果。
关于内部审计方面的论文
关于内部审计方面的论文企业集团要想在这场经济浪潮中,站稳地位并得到发展内部审计的作用显得日益关键。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内部审计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内部审计方面的论文篇1浅谈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的作用摘要: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面临的活动日趋复杂,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凸显,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了公司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些年来,国内外相继发生了多起公司舞弊案,进一步说明了构建公司内部审计的迫切性。
文章在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了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不完善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尝试构建内部审计,以期改善公司治理的效果。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受托责任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公司财务舞弊案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与健康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引导公司健康平稳发展,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政府层面为了公司经营秩序,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基于规范经营、整治市场、防范风险等目的,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规定,促进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在公司内部,内部审计制度逐步开始建立,但是各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内部审计还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将导致公司之间竞争的加剧,公司治理的好坏将成为影响企业利润高低的重要因素,能不能很好地对公司治理进行监督将决定公司的成败。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探究(一)独立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现今,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但受限于种种原因,企业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难以确保独立性。
除了董事会之外,公司业务相关的部门或多或少都可以对审计进行干预,从而降低了内部审计质量,使内部审计的权威受到破坏。
(二)内部审计范围存在局限性大多数公司内部审计把关注点放在财务审计上,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只对财务信息进行审计。
内部审计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不能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纠正。
内部审计体制和外部化研究
内部审计体制和外部化研究近年来,随着公司治理机制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同时,外部化的研究也成为审计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内部审计体制和外部化研究两个方面,探讨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内部审计体制的作用和关键要素内部审计是指由企业内部成立的专门机构或部门,通过独立、客观的方式,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经营绩效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计和评估。
内部审计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内部审计体制的作用1.加强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2.优化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监督,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风险控制和内部运作效率。
3.提升经营绩效: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业务运营和经营情况的全面审计,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找准重点、改进经营策略,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二)内部审计体制的关键要素1.独立性:内部审计应该独立于被审计对象,并直接向企业高层管理层负责,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专业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保证审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综合性:内部审计应涵盖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财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合规性等,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二、外部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外部化研究是指将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任务部分外包给外部机构或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进行。
外部化研究的出现是对传统内部审计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具有一定的背景和意义。
(一)外部化研究的背景1.高效专业:外部审计机构通常具备更为丰富的审计经验和专业技能,可以提供更加高效和专业的审计服务,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审计需求。
2.降低成本:企业通过外部化研究可以避免成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高额成本,同时减少人力资源和培训的投入。
3.迎合监管要求: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要求企业必须将某些审计职能外包给第三方审计机构,以保障审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内部审计的论文
内部审计的论⽂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称。
由部门、单位内部专职审计⼈员进⾏的审计。
⽬的在于帮助部门、单位的管理⼈员实⾏最有效的管理。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配合并互为补充,是现代审计的⼀⼤特⾊。
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可为外部审计提供可信赖的资料,减少外部审计的⼯作量。
在中国,内部审计不仅是部门、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被纳⼊审计监督体系。
内部审计的论⽂1 1、国企内部审计独⽴性现状 (⼀)内部审计的独⽴性 (1)内部审计机构。
国企内部按企业需要设置相应的审计机构,同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该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致,专职专能,为企业提供审计服务⼯作,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2)审计⼯作⼈员。
国企内部审计⼈员要持有端正的思想态度,要有专业精湛的业务技能,要有公平公正、忠于职守、踏实细致的⼯作作风,要有善于变通的⼯作⽅法,要站在国家的⽴场上独⽴地开展⼯作,要以客观⾃然的态度评价国企的各项审计事项。
(⼆)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国国企的内部审计于⼆⼗世纪⼋⼗年代才逐步发展起来,因基础差、法律法规较弱等客观因素以及重视度不⾼等主观因素,在实际运⽤过程中,国企内部审计的独⽴性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 (1)机构缺乏独⽴性。
现实中,部分审计机构只作为财务部门或监管部门的附属机构,审计机构负责⼈的领导职权也相应低于其他职能部门的职权,使得独⽴性缺失,审计结果不客观。
(2)⼈员缺乏独⽴性。
受各因素限制,使审计⼈员得不到全⾯的审计信息,在执⾏⼯作过程能触及的领域很狭隘,导致审计⼯作不够独⽴,控制审查过程也就缺乏独⽴性。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内部审计经济不独⽴。
⽬前我国国企的内部审计部门并没独⽴成部门,没有⼀定的经济使⽤权,这是其缺失独⽴性的主要原因。
因经济的不独⽴,导致内部审计⼯作经常受外界牵制,影响了独⽴的审计程序。
(2)内部审计⼯作规划不科学。
国企因规模、业务范围等因素,对内部审计机构的⼯作要求较⾼,对审计⼈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颇⾼。
内部审计论文(15篇)
内部审计论文内部审计论文(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内部审计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内部审计论文1一、前言随着我国企业制度的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之得以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市场竞争以及国内经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与管理风险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国家在拉动内需和加大投资方面,相继对诸多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加以实施,这便需要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企业的投资者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内部审计提起高度的重视。
我们相信,未来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不良因素势必会不断减少,而企业内部审计必然能够将各种制约因素所造成的羁绊摆脱,并且进入全新的一个发展时期。
二、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目前,面对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面对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面对经济市场格局的不断变化,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内部审计所起到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但是以往传统的内部审计也暴露了一系列弊端,因此,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便随之出现了诸多全新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内部审计不可或缺的应用手段——计算机审计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得以大普及,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在处理会计数据、核算工资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诸多方面均对电算化加以实行,并且计算机还在企业的各个领域诸如建设生产、管理经营等得以广泛应用,这便使得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得以大大加强,极大的冲击着企业的内部审计,企业内部审计的标准、对象和内容均处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发展中。
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审计手段,准确程度相对较差且效率相对较低,而电算化会计在会计信息提供及处理的可靠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稳定性上,展现出了尤为突出的优势。
借助于计算机对电算化会计信息内容进行审查,能够极大的将企业审计工作的速度加快,促进审计效率的提高。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外部化
d e p th re a d s┃深读┃财经论坛┃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外部化内部审计外部化为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瓶颈问题,提高我国内部审计部门的综合业务能力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一、什么是内部审计外部化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或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
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而只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变化。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在角色定位和自身能力上存在缺陷,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很难完全实现内审的职能,以满足管理者对财务审计和各种经营审计的需要,因而内审工作外部化有着现实的可能性。
内部审计外部化主要有内审外包与合作内审两种方式:1.内审外包。
内审外包的主体是会计师事务所。
由于注册会计师具有丰富的审计知识和经验,以及各种专业知识,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承担外包工作的能力。
2.合作内审。
合作内审是指企业内部保留少数几个内部审计人员,对于一些经常性的、不太重要的内部审计工作,由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而对一些重要的、涉及面较广的、需要较高职业判断技能和合理知识结构的内部审计工作,则由外界人员与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开展。
在合作内审中,内审人员自始至终参与内部审计工作,在合作审计项目的规划、决策和起草最终报告中都起着积极的参与作用。
在企业内审部门建立初期,合作内审可以帮助企业尽早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根据需要聘请C P A和其他工作及项目投资管理等专业人员开展临时性的审计工作。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以下问题:(一)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无法对被审单位保持超然独立的地位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查证和评价职能,即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证实,并提出审计意见。
即使是对企业的效益与管理水平的评价,也往往就是对其他受托人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
这样,内部审计师的意见必将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利益,而内部审计师能揭露其他受托人违约行为和虚假报告的概率决定于两个方面:(1)审计师能发现违约行为和虚假报告的概率;(2)审计师对已发现的虚假行为和虚假报告揭露的概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一、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内的定位(一)操纵功能定位。
我国内部审计制度自1983年推行以来,鉴于内部审计对企业进展的重要性,GJ再次明确规定:作为大中型企业的国有企业,其内部审计要在我国不断完善的企业制度中发挥作用。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如何建设企业治理机制,有效解决内部审计问题,关乎国有企业改制成功与否。
在国有企业中无作为的现象比较普遍,致使企业治理机制失衡,一些权力无法合理搭配,这些都与国有企业性质的特别性和制度的不完善息息相关。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其内部的缺陷日渐明显,而导致一些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更多的是内部的腐败。
因此,国有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完善企业内部机制,增加企业效益,加强内部监督。
内部审计自从实施以来,就具有了治理操纵的职能,这有利于企业治理和运营更加合理化和合法化,有利于企业进展。
内部审计可以利用操纵职能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和评价,防止企业内部“蛀虫”再生和腐败现象的再现。
现代企业制度处于不断完善中,内部审计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挥,逐渐被企业纳入到治理机制中,影响着企业内部文化建设进程。
(二)监督职能定位。
我国常见的审计有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三种,三者在市场经济下,各司其职,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监督体系。
我国相关的法律对三者审计秩序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也为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审计中的监督职能提供了法律依据。
进展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首先要做的是清楚三种审计工作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对于内部审计和另两者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外部审计具有强有效的操纵力,国有企业往往重视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只是一种摆设;另一种观点认为三种审计方式在国有企业中都发挥着作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三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这样一来,很多人对三种审计工作的界定就模糊不清,甚至认为内部审计是以政府审计为基础的一种审计。
而且,GJ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的治理、经营等行为直接或间接的受到政府影响,内部审计逐渐成为GJ监督的一种手段。
内部审计外部化回归文论文
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回归的研究一、回归现象的本质(一)内部审计外部化回归现象的内因20世纪末,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环境中管理导向内部审计模式逐渐暴露其不足之处,如内部审计开展的只是事后的评价和反馈,内部审计对象与企业目标联系不够紧密,内部审计不能证明它在企业的价值链环节中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压力进一步促进内部审计行业从业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回归现象的外因2001年底,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的会计造假案发生,并申请破产保护,造成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巨大恐慌。
其外部审计师——原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审计失败倒闭。
安然公司会计欺诈的情况下,会计,审计,公司治理,证券买卖及系列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的讨论,特别是安然公司的会计欺诈案后,也接二连三的施乐,世通等企业会计监管诈骗案,使人们意识到这可能是由于美国资本市场有一个系统的缺陷。
为此,在美国社会各界敦促下,美国国会和参议院加快立法进程,试图阻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制度性漏洞。
2002年7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7月30日,由布什总统签署后,它正式成为法律生效。
该法案不仅对许多《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中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还对会计行业的监管、审计独立性、财务信息披露、公司问责制、证券分析师行为等多方面提出新要求。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实施的背景(一)必要性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制度逐步规范,而相应的风险意识也逐步增强。
企业经营管理层也加大了对企业经营业绩以及风险管理的关注度。
因此,内部审计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随之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因此,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已是大势所趋。
2.社会分工专业化和企业对价值最大化的追求,是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推进因素。
根据科斯的理论:“企业经营倾向于扩张,直到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同一笔交易的成本,或在另一个企业中组织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内部审计论文(优秀8篇)
内部审计论文(优秀8篇)总结篇一根据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意义重大。
为了满足它的需要必须作出一定的调整。
而鉴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多元复合型管理、法国的公私合作式管理、德国的内部审计外包等等这些有效的实践经验,我们国家都可以拿来实践,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整。
所以在以后的农村合作金融内部审计工作中需要不断推行风险识别、建立一套完整、客观的评价体系,并且积极落实相关政策,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战略功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有效、有序的进行,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高效运营及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
直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后的形势,要实现私营企业经济的新的突破,除了要发挥私营企业机制活、反应快的特点外,放大重点私营企业的作用,还必须在帮助私营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建立更加合理的内控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使私营企业步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已有一种好势头,为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内部审计已不是国有企业的专利,受私营企业老板的青睐和重视,内部审计在私营企业中呼之欲出,发挥的作用也愈来愈明显。
本文试就私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谈一些看法:一、关于私营企业设立内审机构、开展内审工作的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私营企业的规模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都在逐步扩大,“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私营企业的发展趋势说明私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其组织结构的设置和管理模式也是很有可取之处的。
从调查的常州市区私营企业的情况看,设立内审机构、开展内审工作已成为一种好的态势,令人欣喜。
现有的私营企业大体有两大类:一是从成立企业起即新注册登记时为私营企业的,第二类是从原来的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成重新变更登记为私营企业的。
相应地,内审机构也有成立企业时设立的内审机构,还有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保留原有的审计机构;也有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后增设的。
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探讨
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的探讨内部审计是指一个组织机构内部的自我监督体系,通过对业务活动、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及风险,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及股东权益。
因此,内部审计对于企业的经营和风险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营的面临的风险逐渐加大,内部审计的职能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同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具有跨国性和复杂性,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质量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
为了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企业的运营和监管风险,外部内审逐渐成为了一种必要的选择。
外部内审是指企业将内部审计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或专业服务公司进行审核和检验,以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外部内审的探讨有如下几点:第一,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将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一些企业在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过程被过于习惯性地保持安静。
外部内审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具有更高的公正性,更能针对内部审计的盲点、死角进行审核和发现问题。
外部内审公司通过对企业的业务、财务状况的全方位审计,能够发现管理和业务存在的漏洞和风险,提供更客观、全面和独立的审计报告。
第二,外部内审可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在企业内部,一些内部审计人员长期关注企业的具体业务,可能会产生熟视无睹的局面。
而外部内审机构则具有更加丰富的经验、专业的审计知识和实践,他们可以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企业的潜在漏洞、风险和机会,从而完善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第三,外部内审有助于企业的监管合规。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要求遵守严格的法规和规定,而这些法规和规定需要企业进行合规性审计。
外部内审机构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企业重点把握合规认证的核心要素,减少因合规漏洞被罚金或损失业务信誉等风险。
第四,外部内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企业进行内部审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外部内审机构具有专业的审计能力和先进的审计工具,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定性传统的内部审计一直被认为是组织内部设置的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开展的活动。
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发展,外部化和内部审计外部化俨然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
理论因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内部审计的定义也应该建立在最新实务成果的基础之上。
内部审计作为一项客观活动,并非必须在组织内部设立。
所谓“内部”的含义已经不再单指“内部设置”,而应是“向组织内部报告”。
因此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改变内部审计向组织内部报告的本质属性。
二、我国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行性分析在我国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有着现实的可行性,因为我国内部审计在角色定位和自身能力上存在缺陷等原因,导致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很难完全实现内部审计的职能,难以满足管理者对财务审计和各种管理审计的需要。
1、理论依据。
根据代理理论,会计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的反映,审计是在会计提供的各类受托责任报告的基础上,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重新评价。
主要服务于公司内部各个利害关系人或各个委托人,审查内部受托责任的审计,称为内部审计;主要服务于公司外部各个利害关系人或各个委托人,审查外部受托责任人的审计,称为外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是因代理问题而产生,其目的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内部审计在一个企业内部担任“参赛者”和“裁判者”的双重角色。
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委托代理关系下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唯有把内部审计外部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
因此,从理论上看,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由于企业外部的各个委托人往往采用已确定的标准来评价公司最高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检查其是否值得信赖。
所以,企业最高管理层也会依据这些“委托人标准”来评价其下属各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结果,这样最高管理当局对外是受托人,对内是委托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内部审计外部化摘要: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中国内部审计,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得很快。
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验来看,内部审计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出现重新塑造与当今时代信息化、全球化趋势相适应的企业模式,并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企业组织如何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部化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企业要实现内部审计职能,除了建立内部审计部门之外,另一种选择就是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
即内部审计外部化。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外部化将成为一种趋势。
1 什么是内部审计外部化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国著名内部审计专家劳伦斯·索耶(lawrence sawyen)在《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一书中对内部审计下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其是否遵循公认的原则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
按照受托责任观来分析,审计是在会计提供的各类受托责任报告的基础上,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结果进行重新认定、计量和报告。
对于服务于公司内部各个利害关系人,审查内部受托责任的审计,称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一个区域性概念,并不是内部审计人员来执行才产生内部审计,而是先有内部审计后有内部审计人员。
所以,内部审计人员并非当然的审计主体,委托注册会计师也可以达到内部审计的目的。
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是将一些高度专业化的内部审计工作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于是内部审计外部化就成为实现内部审计目标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段。
2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原因2.1 注册会计师审计能有效的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检验、监督等实效职能,首先取决于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主体必须具备必要的权力,才能保证其职能的实现。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机构)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
可见,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但是,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目前的实际状况,被审部门是内审人员所属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使得内审人员执纪执法的程度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影响,工作质量直接受单位领导的制约。
由此我认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所有审计组织和机构当中,具有超然独立性的当属注册会计师审计。
他们独立于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处在一个客观、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对企业财务状况等进行审计,其工作无须对被审计单位负责,因此能够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
2.2 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都受过正规的训练,并通过相关资格考试,所以在专业能力上多强于内部审计人员,这是决定注册会计师进军内部审计领域的先决条件。
同时,注册会计师多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熟练地发现和处理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再者,注册会计师长期从事审计工作,服务对象分布在各行各业,这样在进行内部审计时,既有好的企业的经验可以借鉴,又有差的企业的教训可以吸取,提高了审计的效率,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能够更好地完成内部审计业务。
2.3 由于内部审计委托审计风险相对小于外部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更愿意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的信息使用者为企业最高管理层和内部控制机构的负责人,股东和董事。
这样内部审计信息披露具有不公开性,相对于外部审计,社会利益波及面小,它不能直接影响到社会投资人和政府,债权人的利益和投资目标导向。
审计中的检查风险降低,从而使得审计风险降低。
所以注册会计师充任内部审计工作风险性小,更多的侧重于检查,鉴证和咨询服务,为管理当局提出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案,从工作意愿上他们更愿意接任内部审计工作。
同时降低了签约成本,从而又一次降低了企业内部审计成本。
2.4 注册会计师充任内部审计师能合理的节约企业成本成本费用是制约内部审计的重要因素。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内部审计的传统职能已不能满足企业增加价值的需求。
转而聘请外部注册会计师从事该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长期从事定期财务审计的职业特征正好符合了内部审计的定期要求。
所以注册会计师进军内部审计领域是十分合理的。
2.5 注册会计师有更完善的被约束机制我国已颁发了有关国家审计的《审计法》,有关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而我国内部审计的依据仅有一部1995年7月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缺乏统一的内部审计准则,也没有及时更新改革,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
而且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形成了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地位上的差异。
再者,内部审计没有具体可操作的部门、行业规章制度,审计人员面对具体问题也无章可循。
而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以会计法、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为标准,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来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
注册会计师对一个组织同时进行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可以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果。
此外,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不仅受到法律的约束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还受到社会公众的监督,因此能确保审计质量的稳定。
3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局限性3.1 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不当委托”从受托责任的角度来看,企业所有者在考查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时,必然要请企业外部审计机构进行独立的审核,并对公司的经营成果以及管理者的经营绩效做出公正的评价。
然而,在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管理层结构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往往被内部人所控制,造成审核公司财务报告的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缺乏“真正的委托人”,使注册会计师要么屈从于公司的意愿而提交令公司满意的审计报告,要么上市公司另外选择其他的会计师事务所。
据调查,我国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频率明显高于国际水平,而独立性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占有率又在逐年下降。
3.2 内部审计外部化缺乏权威性权威性原则是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性因素,内部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部审计的作用就发挥的越充分。
注册会计师作为企业之外的第三方,权限范围必定有限,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审计制约,审计资料范围受限,审查力度和深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企业的深入调查往往会遇到种种障碍,而使注册会计师无法彻底搞清楚被审计企业的真实情况,不能有效的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测试和评价。
导致后果是审计结果不够真实可靠,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和管理当局的决策所需,相应的采取必要措施方面比较迟缓,注册会计师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局外人”。
并且,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丧失中立性。
在这种自身利益与客户利益相互牵制的情况下,是否还能保持独立、客观、公正是值得考虑的。
3.3 作为“局外人”的注册会计师缺乏与企业真正的沟通和了解,这样可能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客观上讲,由于保密的需要,内部审计事项一般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联系较为密切,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一些敏感事项涉及人事关系复杂,企业不可能提供给外部咨询机构完整的资料,舞弊手段隐蔽,注册会计师取证难度较大,从而面临审计风险。
这也势必影响到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和对企业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
主观上讲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持股人,他们对企业的存亡有主人翁的意识,有很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更了解和通晓企业整套经济活动的规律,而这些优势是外部注册会计师所不具备的。
4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实现方式4.1 内部审计外部化实现的组织方式综上所述,内审外部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单纯的把内部审计工作全权交由注册会计师审计。
我们对其要有全面和科学的认识,注册会计师有能力从事内部审计,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内审外部化必须由企业内部高级管理层的大力配合和有组织的监督。
只有依靠强有力的权威机构的支持,内部审计才能拥有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作为联结董事会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的桥梁,审计委员会是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有效途径。
它一方面负责挑选信誉良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并与之协调,避免独立审计不独立的现象;另一方面,审计委员会领导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有效组成部分,可加强董事会对管理人员的监督。
4.2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具体实现方式基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本文认为,内部审计外部化实现方式中目前宜采用以审计委员会为内部审计最高领导机构,委员会成员由股东代表和管理当局代表、财务总监及员工代表组成。
由审计委员会挑选一名总审计师,选拔企业内部少量精干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日常内部审计工作,而一些重要的、需要特定专业知识和较高职业判断技能的内部审计工作则由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人员共同开展。
无论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人员所占比例如何,内审人员自始至终都应参与其中,并对合作审计项目的规划、决策和最终报告等整个审计过程进行监督。
这样,既可以保证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内部审计职能的需求,又可在必要时从企业外部获取所需的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服务。
实现了成本与效益的最佳均衡,并使内部审计保持了灵活性。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它的出现体现出企业人开始重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认识内部审计到设置内审机构再到今天的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过程的演变无疑说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企业人开始向现代企业人转变,企业中机构设置更趋于科学和完善,企业进入了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
从而市场经济中竞争有序化,秩序规范化。
参考文献:[1]潘秀丽.对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8).[2]朱荣恩.内部控制的方式[j].中国审计,2002(3).[3]唐建兵.我国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2).[4]王世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5]张国康,黄金曦,罗彬.内部控制制度[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6]王广明.中国独立审计[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7]李君.论审计的独立性[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8]王书力,彭双南,竹怀宏,程红燕.内部会计控制[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