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国际竞争力比较与评价研究

国际竞争力比较与评价研究

国际竞争力比较与评价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也在逐步展现出来。

因此,国际竞争力比较与评价研究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构成以及评价方法,并以中国和美国为例进行比较分析。

二、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国际竞争力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能力,它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国际竞争力与国内竞争力不同,国内竞争力主要关注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地位,而国际竞争力关注整个国家经济体系的实力和能力。

国际竞争力的构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经济制度、投资环境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

这些因素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三、构成因素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它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实力和潜力。

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优劣程度决定了该国家的竞争力水平。

优秀的人才可以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提高行业的技术含量,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2.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和制高点,它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具有独特的科技优势,能够使企业在产品、技术和服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3.经济制度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它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市场经济体制具有自我调整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并提高经济效益。

国家对经济的规划和管理,影响了其在全球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力。

4.投资环境优质的投资环境可以吸引外商投资,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优秀的投资环境需要市场机制加上完善的法律规定,同时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对外资的管理和监管能力是提高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

5.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一个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

贸易结构、贸易伙伴、出口费用、出口产品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水平。

四、评价方法对于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评价,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和比较。

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获 这 竞 争 愈 演 愈 烈 ,较 强 的产 业 国 际竞 争 力 是 成 本 和 收 益 石 油 公 司 规 模 、 术 、 金 、 技 资 资 位 、 得 良好 的 投 资 和 经 营效 益 。 就决 定 取 得 国 际石 油竞 争 胜 利 的 必要 保 证 .石 油 源 拥 有 量 、 理 水 平 等 因素 决 定 的 如 果 石 了反 映 石 油 产 业 竞争 力 的 主 要 因 素 包 括 资 管

竞 争 力 因素 的 分析 , 鉴 国 内外相 关研 究 的最 新 理 论 与 方 法 , 立 了一 套 评 价 石 油产 业 国 际竞 争 力的 指 标 体 系 借 建 并 给 出 了一 种 石 油 产 业 国 际竞 争 力 的 灰 色关联 评 价 方 法 。 关 键 词 石 油 产 业 指 标 体 系 竞 争 力 评 价 方 法 中 图分 类 号 F 6 0 29 文献 标 识 码 A
目跟 踪 管 理制 度 .合 同 审 查 备 案 与 跟 踪 管 同索 赔 管 理 工 作 .首 先 要 认 清 合 同与 索 赔 信 用 建 设 .完 善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体 系 的重 要 理 制 度 . 大 合 同履 行 管 理 力 度 . 资 金 不 的关 系 : 工程 合 同 是 索赔 的 依据 . 赔 则 组 成部 分 应 借 助 经 济 手 段 建 立 市 场 信 用 加 对 即 索
下 宣 传 贯 彻 国家 有 关 经 济 合 同方 面 的法 律 到 “ 赔 ” 个 字 . 容 易 联 想 到有 争 议 的 投 标 担 保 、 包 商 履约 担 保 、 工 担 保 、 索 两 很 承 完 工 法 规 和方 针 政 策 .贯 彻 国家 制 定 的合 同示 仲 裁 、 讼 或 双 方 激 烈 的对 抗 . 此 认 为 应 程 质 量 担 保 、 期 担 保 等 制 度 。 诉 因 工 同时 应 与 保 开 分 积 范 文本 . 组 织 推 行 和 指 导 使 用 : 期组 织 尽 可 能 避 免 实 质 上 索 赔 是 一 种 正 当的 权 险 管 理 部 门协 商 . 发 险 种 . 类 实 施 、 并 定 合 同 管 理人 员 培 训 。 试 办证 工作 . 导 合 利 要 求 , 考 指 是合 情 、 理 、 法 的行 为 , 是 在 极 稳 妥 地 推 行 工 程 保 险 制 度 .加 强 政 府 宏 合 合 它 同 管 理 工作 . 结 交 流 合 同管 理 工 作 经 验 : 正 确 履 行 合 同 的 基 础 上 争 取 合 理 偿 付 . 总 不 观调 控 . 育 和规 范 建 设 工 程 保 险市 场 。 培 用

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中图分 类号 : 1 1 TS0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0 5 (O 6O 一o O 一O 1 7 - 3 6 2 0 )2 0 1 7
纺织 业是发达 国家工业 化进程 的先 导产业 之一 , 是发 展 也 中国家重要的 民族支柱 产业 之一 , 同时还 是最 早参 与 国际 贸易 的产业 之一 。纺织业的发展水平 和国际竞争力的强 弱关系 到一 国的经济建设 、 居民生活 、 汇储备 等诸 多方 面 , 至 对一 国的 外 甚 国际地位 、 国家 竞争力也 将产生 深远 影响 , 因此 , 有关纺 织 产业 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在世 界各国都受到普遍重视 。我国作 为世界 纺织 品生产大 国、 口大 国和 消费大国 , 出 纺织产业 国际竞争 力研 究更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义 , 不仅事关 我 国纺 织 产业 和 国民经 它 济的稳定发展 , 而且对于 世界纺 织产业 的长 远发 展也具 有 重要 的理 论和实际价值 。笔者将 从纺织产业 国际竞争 力的八大 要素 出发 , 即资 源、 市场 、 管理 、 科技 、 境 、 环 相关 产业 、 府 和不 确定 政
年 减 少 1 . 2万 , 2 0 37 比 0 1年 的 1 5 减 少 了 近 I 3 日本 纺 织业 0万 /;
因素 , 对我 国纺 织产业 国际竞争力 展开详尽的分析 和评价 , 以期 深入剖析我 国纺织 产业 的竞争优 势和 劣势 , 正确 定位 我 国在世
界 纺 织 产 业 中 的地 位 和 作 用 , 面 对 比我 国 纺 织 产 业 的 国 际 差 全

要: 回顾 了我 国纺织业近年来所取得 的成 绩和发展 中遇到 的 问题 , 资源、 从 市场、 管理 、 科技 、 境、 关产 业、 环 相 政

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一、概述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是指用于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一系列指标、方法和模型。

这种评价体系旨在帮助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学者深入了解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二、指标体系1. 经济状况指标GDP、贸易、劳动力市场、政府财政、经济增长等2. 创新能力指标研发投入、专利、技术流通、高科技产品等3. 社会基础设施指标卫生、教育、文化、环境等4. 商业环境指标政策制定、竞争力、法律政策、宏观经济等5. 其他因素政治稳定性、国际影响力、文化背景等三、评价方法1. 主观评价方法采用问卷和调查等方式,让专家和业内人士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对相关指标赋值,计算出每个国家的竞争力得分。

2. 客观评价方法采用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等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测量和分析,计算出每个国家的竞争力得分。

3. 混合评价方法将主观和客观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可以产生更多的细节,而客观评价则可以缩小评价差异。

四、实际运用1. 政策制定各国政府可以根据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实际的国家竞争力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对政策制定进行调整。

2. 企业决策企业经营需要考虑到所处的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环境、市场份额、生产成本等因素,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相关信息。

3. 学术研究学者可以利用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各项指标的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形成机制和特点,为研究相应问题提供依据。

五、研究方向1. 类别划分、指标选择和权重确定的问题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合理的分配。

2. 基于网络数据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数据可以被采集和分析,因此可以利用网络数据进行更为全面的指标分析。

3. 基于区域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各个地区和行业之间的竞争力、优劣势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的评价指标、方法和模型可以被应用到不同的区域和行业中。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理论与方法综述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理论与方法综述

8 8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 0 9年
力 。 [‘ I ’ ” 3 J
杨 玉 秀
( 天津社会科 学院 企业研究所 , 天津 30 9 ) 0 1 1
摘 要: 业 国际竞 争 力方 面研 究的 文献很 多 , 在 对竞 争 力 的理 解 、 论模 型和 评价 方 法上 还 产 但 理
存在 着较 多的分 歧 。不 同研 究者从 不 同的 角度 出发 , 建立 不 同的理 论模 型 、 用不 同的评 价 方 法 。 采
法 , 始 了 中国 的 国际 竞 争 力研 究 。 由于一 国 国 际 开
业 上 , 至是 一个 特定 的细 分产 品上 。 因此 重 点 放 在 特定 的细 分 产业 上 。 他 改变 了传统 产业 的定 义 方 法 , 产业 定 义 为 生 产 把
有 些理 论和 方 法之 间也存 在 着不 一致 的现 象 。 因此 , 产业 国际竞争 力的 定义 、 论模 型 和评价 方 对 理
法进 行 一 个 系统梳 理 , 有利 于使 该领 域研 究 的清 晰化 和规 范化 。 将 关键词: 业 国际竞 争 力 ; 产 理论 模 型 ; 价 方法 评
1 定 义 为生 产 率 。迈 克 尔 ・波 特是 第 一 位 从 . 产业层 面研 究 国际 竞 争 力 的学 者 , 首先 对 产 业 进 他
收 稿 日期 :0 8—1 2 20 2— 6
作者简介 : 杨玉秀 (9 5一) 女 , 17 , 河南新 县人 , 助理研究员 、 硕士 , 主要从事 企业经 济 、 产业竞争力研究 。
目前 , 业 国际竞 争力还 没 有一个 统 一 的定 义 。 产 大体 来说 , 对产 业 国 际竞 争 力 的定 义 主 要是 从 以下

国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国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国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国际产业竞争愈发激烈。

在这个竞争中,各国经济产业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

因此,如何衡量国际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国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国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指通过分析国际上各个经济行业的产业竞争状况,综合评定其未来发展前景和市场利润空间的一系列指标。

它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的竞争力,帮助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指导企业发展战略。

二、国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国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各个国家提供有关产业发展方向和策略的重要参考。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提供实际的数据支持。

国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基于大量的实际数据进行构建和修正,提供一个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发展状况和各个国家的产业优势。

2、衡量产业竞争力。

指标体系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衡量产业竞争力或产业优劣势,有利于国家的产业选择和发展路径规划。

3、提高产业政策效率。

制定一个符合国家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有利于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进而推动经济产业的发展。

三、国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构建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国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国家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行业资本和投资等等。

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需要包括竞争力指标、发展指标和成本指标三方面。

1、竞争力指标这个指标主要涉及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

市场占有率是指某一企业在其所在市场的销售额比例,市场份额则是指某一个行业中某一公司的销售额占整个行业销售额的比例。

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发展指标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市场发展潜力、生产能力和市场结构。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在生产和市场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有利于判断一个国家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策略研究——基于2010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策略研究——基于2010年横截面数据的分析
第3 ( 期 总第30 4 期)
21 3 02年 月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e r h o n n i la d E o o c I s e s a c n Fi a ca n c n mi s u s
N m e 3 ( ee l ea N.4 ) u br Gnr r l o30 aSi
收稿 日期 :2 1-12 0 20 -2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 “ 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 、主要 目 标与政策选择研究” ( 1 Z 0 7 ;教 育部人 1& D 0 ) 文社会科学项 目 “ 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 析与策略研究” ( 8C 9 0 5) 我 0 J7 0 1 作者简介 :蓝庆新 ( 9 6 ) 17 一 ,男 ,辽 宁 抚顺 人 ,教 授 ,经 济学 博 士 ,主要 从 事世 界 经济 和产 业 经济 等方 面 的研 究。E m i —a : l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国际竞争力 ;策略研 究 中图分类号 :G 2 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0 - 6 ( 0 2 0 — 0 2 0 0 01 X 2 1 ) 3 03 — 8 7


问题 的提 出
随着世 界范 围 内知识经 济和信 息经 济 的发展 ,文化 产业 在 国际 中的地位 不断上 升 ,发达 国家 普遍 将 推进 文化产 业 的发展 作 为 增 强 自身 的 “ 软实 力 ” ,文 化 产 业 成 为 提 高 国 家竞 争 力 的重 要 手 段 。 同
Mac rh,2 2 01

产 业组 织 ・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 争力评价 及策略研 究
基 于 2 1 横截 面数据 的分 析 00年
蓝庆 新 ,郑 学党

科学评价我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

科学评价我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
数 从 的 一.1 升 到 01,可 以看 提 供 国 。 国 出 口 产 品 的 国 际 竞 争 力 , 0 提 9 . 2 我 即外 国优 势 生产 要 素 与 我
出我 国工业 制成 品的竞 争力 水平 争 力 同样 是 多个 国家通 过 生产 要 国 生产 要 素 结合 的结 果 。 这种 在
1 国际 市 场 占有 率 指数 ( ) . MS 从 我 国制 成 品 出 口在 国 际 市
出 口 总 量 大 幅 提 高 , 世 界 贸 易 国 贸 易 行 为 的 借 口 。 我 们 认 为 , 场 占 有 率 方 面 看 , 据 WT 在 根 O的 统 中 的排 名 不 断 提 升 , 现 了我 国 体 在 经 济 全 球 化 背 景 下 , 个 国 家 计 , 这 一 指 标 数 值 由 18 年 的 一 90 对 外开放 和参 与国 际经济竞 争 中 的 产 品 在 国 际 市 场 上 的 竞 争 力 需 08 .%上 升 到 1 9 9 0年 的 1 %、 0 0 . 2 0 9 的 巨 大 成 就 , 也 引 发 了 越 来 越 要 在 价 值 链 或 供 应 链 中 加 以 全 面 年 的 4 %, 20 但 . 在 0 6年 达 到 1. 7 0 %, 8 严 重 的 贸 易 摩 擦 。 肯 定 我 国 外 的 阐 释 。 在
我 国 工 业 制 成 品 出 口 年 均 增 长
竞 争力和 开放效 益 的评估方 面存 评价方法 : 0 0年 以 来 , 以出口数量和国际市 增 长 最 快 的 国 家 。2 0
在一 些模糊 的认 识 , : 大的 出 如 巨 场 份 额 为 主要 标 志 口 数 额 、 高 的 国 际 市 场 占有 率 较 是 否 完 全 源 自国 内本 身 的 竞 争 优

国内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对比分析

国内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对比分析
2 、厦门大学 的周星和付英根 据产业 国际竞争力等于竞 争力资产与竞争 力过程的综合分析模型 ,在 ( ( 产业 国际竞争 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 一文 中,从产业素 质、产业结构现状 及发展趋势 、 产业发展 的环境制 度因素、产业 国际化四个方 面建立 了一套产业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竞争力 资产是 指产业拥有的资源 条件 , 它取决于一国的资源条件或
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视野应集中于经济分析较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因此必须首先从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始从国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分析入手建立适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并易于进行更深入国际比较研究的经济分析模型该模型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种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强弱可以从结果和原因两个方面分析
型”改进为适用于所有小 国经济 的 “ 一般化的双钻石模型” ,
第一 , 要素 驱动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产业国际竞争优 势几乎都是得益于某些基本的生产要素 , 比如 , 拥有 自然资 源或者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 第二,投资驱动阶段。与要素驱动阶段相比 ,这一阶段 的产业 国际竞争优势的升级主要 由投资供给推动 , 而不是由需 求拉动 , 投资到那些能使生产要素向更高级方向发展的领域 , 同时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 , 产业国际竞争趋于白热
此外, 克鲁格曼以加拿大产业为例进行研究 , 他发现加
拿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加美之间 自由贸易协定的跨国经营机
会, 借用美 国的市场容量扩大其经济规模 , 免了小国经济 避 对一些产业 国际竞争优势的限制作用 , 这样就把 “ 钻石模型 ” 扩展成了 “ 双重钻石模型” 。蒙等人进一步将 “ 双重钻石模
() 1 波特提 出的竞争优势分析模 型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汽 车产业 国际 竞争力进 行 综合 评价 和 单指标 评价 。指标体 系中 ,自主 品牌市 场 占有 率 、汽车 出 口比例两
个 指 标 采 用 各 国 汽 车 行 业 总 体 数 据 ,企业 平 均 规 模 、R D 经 费 比 &
图 3 五 国 汽 车 产 业 国 际竞 争 力综 合评 价 指 数

中 、 日、韩 、德 、美汽车 产业
竞争 力是 以国 内生产 制造 汽车 整 车 的企业 ( 括 合 资 企 业 ) 为 研 究 包
主 体 ,以 中国 、 日 、韩 国 、德 国 本 和 美 国的 汽车 产业 为对 比对 象 ,选
定 自主 品牌 市场 占有 率 、整车 出 口
比例 、企 业 平 均 规 模 、R D 经 费 & 比率 、销售 利润 率 5个 指 标构 成 指 标 体 系 ,采 用 2 0 0 9年 数 据 对 5国
图 5 中 、美 、 日、德 、韩 整 车 出 口 比例
我 国乘 用 车 市场 中合 资 企 业 生 工业 参与 国际 竞争 能力 的 指标 。汽 底 以来 ,受 国际金 融 危机 负 面影 响 产 的 国 外 品 牌 车 占据 主 导 地 位 。 车工业 是世 界上全 球 化程 度 最 高 的 严 重 ,汽车 出 口大 幅 下 滑 。5国 中 20 0 9年 以来 ,我国 自主品牌 乘用 车 产业之 一 ,世界汽 车 生产 大 国也 均 德国整车 出 口比例最 高 , 接近 8% , 0 建设 速度 明显加 快 ,但 与 汽车 工业 为汽 车 出 口大 国。汽 车产 品具 备大 韩 国超 过 6% , 日、美 两 国分 别 超 0 发达 的国家 相比 ,我 国 自主 品 牌乘 规 模 出 口能 力是成 为 汽车 制造 强 国 过 4 %和 3 % ,中国则不足 3 ,与 o 0 % 用车市 场 占有率 除 高于 美 国外 ,与 的重要标 志之 一 。整 车 出 口比例 指 其他 4国差距明显 ( 5 。 图 )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部件产 业 的竞 争力水 平 邓 兆祥 等从 生 产 竞 争力 、 本竞 争 力 、 资 市场 竞争 力 、 技 术 竞 争 力 、 境竞 争 力 、 织 竞 争 力 和 环 组 成 长 竞 争 力 7个 方 面 构 建 了相 应 的评 价 指标 体 系 . 于层 次分 析 法建 立 了区 基 域 汽车 零部 件产 业竞 争力 评价 模 型。
为 了得 出各 指 标 的权 重 . 文 采取 本 以下 方 法 得 出 综 合 排 名 : 二 级 指 标 重 各
要 性 ( 重 ) ( x 0 X2 7 X x + 4 权 = X1 l + x + 3 4 X x
1/ 2 x 5 ,其 中 X1X2 X 、 4分 别 )(2 6 ) 、 、3X 为 各 二 级 指 标 得 到 不 同排 名 的 次 数 从 调 查 的 结 果 看 . 部 件 产 业 竞 争 零 力 中 .关 键 零 部 件 技 术 控 制 力 最 重 要 . 其 次 是 自主 技 术 零 部 件 市 场 占 有 率 和 关 键 零 部 件 自制 率 . 零 部 件 生 产 规 模 而 权 重 较 低
1 导 言
汽 车 零 部 件 产业 的 发 展 是 汽 车 产 业 发展 的重 要基 础 中 国汽车 零部 件产 业 的 国际 竞 争 力 如 何 . 何 评 价 . 为 如 成
学 术 界 研 究 的 一 个 重 要 问 题 . 于 制 定 对 正 确 的 汽 车 零 部 件 产 业 升 级 战 略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学 术 界 对 中 国 汽 车 及 零 部 件
竞 争 力评 价 指 标 , 并对 中国 汽车零 部 件 产 业 国 际竞争 力进 行 综合 评 价 , 出 了提 高 中 国汽 车 零 部件 产 业 提 国际竞争 力 的方 向。 关 键词 : 汽车零 部件 产 业 ; 国际竞争 力 ; 评价 指标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是国际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经济竞争力的概念入手,探究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一些改进的思考。

一、经济竞争力的概念经济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能力,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表现和优劣势。

它与国家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人口素质、政府施政等因素相关。

二、国际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 IMD国际竞争力排名IMD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协会的简称,其编制的“世界竞争力排名”是目前全球最著名的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之一。

该排名依据于63个因素,包括经济政策、政府能力、金融状况、商业环境等8个大类,从而评价国家的竞争力,其排名影响了全球对国家竞争力的评价。

2. WCY世界竞争力报告WCY是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的缩写,由IMD主导编制,该报告于2018年发布第31届版本。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经济表现、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总计280个指标。

3. 全球竞争力报告全球竞争力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WEF)发起,旨在评价全球各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该报告是基于投资和报销等数据统计,评估了140个国家的竞争实力。

排名标准涉及到了受访者的生产力、教育、市场效率和其他70个指数。

4. 美国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杂志《福布斯》杂志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标志之一,其编制的排名主要涉及GDP增长率、劳动力市场、税率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指标所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力、国际影响力和财富积累率等方面。

三、国际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通过对比上述几种指标的评价体系,可以看出它们存在着各自的缺点和不足:1. 指标权重过度集中。

对整个评价指标的赋权过重,倾向于一些细节指标多评价导致结果失真。

2. 技术含量和专业性不足。

虽然目前各个评价指标在具体指标上进行细化,但是大多数指标并没有涉及到技术含量和专业性题材。

国内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

国内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综述

[ 收稿 日 ]2 0— 期 05
1 9
[ 者简介]王丽萍,东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 国际贸易理论与行 为金融研究 上海 作 205 ;李创 ,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交通大学管理 学院博 士研 究生 ,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供应链管理 00 1 研 究 上海 203 ;汤兵勇,东华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上海 205 000 00 1
力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 了详细述评 ,并提 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定义和原则。 [ 关键词]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
[ 中图分类号]D 1 [ 献标 识码】A [ 85 文 文章 编号]1 4-63 ( 0 ) l 08 4 0 - 03 2 6 0_ 3—o 0- 0 _
比较 有 代 表 性 的 一 般 产 业 国 际 竞 争 力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主要 有 以下几 种 :
1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裴 长 洪 指 出 ,产 业 国 际 竞 、 争 力 的 评 价 指 标 可 以 分 成 两 类 :一 类 是 显 示 性 指 标 ,另 一 类 是 分 析 性 指 标 。 前 者 用 来 说 明 产 业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结 果 ,可 通 过 市 场 占有 率 、利 润 率 和 价 值 增 加 指标 或增 值率 指标 来衡 量 。后者 用来 解释 产业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原 因 ,并 可 以 进 一 步 分 为 直 接 原 因 指 标 和间 接原 因指 标 。 2 、厦 门 大 学 的 周 星 和 付 英 根 据 产 业 国 际 竞 争 力等 于竞 争力 资 产 与竞 争 力 过 程 的综 合 分析 模 型 , 从 产 业 素 质 、产 业 结 构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产 业 发 展

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上海、北京的比较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上海、北京的比较研究

( )WE和 I 的竞争力分析公式 一 F MD 2 世 纪 8 年 代 以来 ,W F ( 界 经 济 论 坛 )和 I D ( 士 国 O 0 E 世 M 瑞 际管理 开发研究 院) 的竞争信 息评估 ,认为国际竞争 力来源于制 度 、基础设施 、宏观 环境、教育培训 、市场 效率、技术水平 、 创新活动 、商业成 熟度等方面 ,并在此基础 上开发 出国际竞 争 力评价原则 、方法和 指标体系 。其每年 公布 的 《 世界竞争力报 告 》 在 国 际社 会 产 生 了 巨大 影 响 ,他 们 认 为 , 国 际 竞 争 力 是 竞 争 力 资 产 与竞 争 力过 程 的 统 一 。 ( 二) “ 钻石模型 ”分析范式 以哈 佛 大 学 波 特 教 授 、剑 桥 大 学 诺 兰 教 授 为 代 表 的 企 业 竞 争 力评 价 。通 过 “ 钻石 模型 ”研 究大 型企业 或特 定行 业 的竞 争 力 。芮 明杰 ( 0 6 2 0 )将 “ 识吸 收与创 新 能力 ”引入波 特 知 的 “ 石模 型 ”,为模 型构 建 了核心 ,从 而建 立 “ 钻 新钻石 模 型 ”,使 “ 钻石模型 ”的分析 范式更实用 于高新技术产 业国际 竞争 力 的评 价 研 究 。 (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分析范式 三 上海 社科院厉无畏 ( 0 3 2 0 )提 出,产业竞争力 是一个综合 性、动态性和层 次性 的概 念 。综合性是指产业 竞争力是竞争力 结果 ( 财富价值 的获取 )和竞争力途径 、手段 ( 竞争优势 、产 业 组 织 、低 廉 成 本 等 ) 的 综 合 反 映 ;动 态 性 是 指 产 业 竞 争 力 不 同演进阶段所 具有 的不同特征;层次性是指 竞争力 同时受到宏 观 、 中 观和 微 观 三 个 不 同层 面 的 影 响 。 中 国 人 民大 学 竞 争 力 与 评 价 中 心 赵 彦 云 ( 0 5 2 0 )提 出 在 核 心竞 争力 、基 础竞 争力 、环境 竞争 力三 位一 体 的竞争 力结 构 下 ,分别对 经济实力、 国际化 、政府 管理、金融体系 、基础 设 施 、科 学技 术、企业管理 、国民素质 八大要素进行深 入分析 , 来测度我国的国家竞争力 。 根据我 国高新技术产 业三大领域 ( 息技术 、生物 技术 、 信 新材料 技术 ) 以先进制造业 与信 息服务业为主 的特 点, 以产业 价值链 为基础 ,从产业发展 持续竞争力的角度 ,引入 “ 新钻石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若干问题述评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若干问题述评

维普资讯
耀 论 探 素
■■ rc~ T
夏 忑
【 摘要 】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越来越成为我 国经济界 、 企
业 界 和 广 大 民众 关 注 的 焦 点 . 关 文 献 日渐 增 多 . 业 国 际 竞 相 产
注, 从而促成 了 18 90年世界经济论坛对 产业 国际竞争力问题展 开专门的研究和讨论 。经过数年努 力, 终于在 18 9 6年形成了一 个相对完整 的产业 国际竞争 力理 论研究体 系 ( 彦云 和李静 赵
的是以 Mi al .o e 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管理理论 , c eEP  ̄ r h 这一理论
在具有比较 优势的领域发展竞争优势 , 培育具有核心竞争 力的 产业和产 品 , 以提升 本国产品的 国际 竞争力 , 扩大本 国产品 的 国际市场份额 目前 , 产业 的国际 竞争力 已越来 越成为我 国经济界 、 企业
随着对产业 国际竞争力 问题研究 的深入和发展 , 关理论 相
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并于 2 0世纪 9 年代形成了包括结构学 0
【 关键词 】 产业 国际竞争力 述评
在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竞争 的国际 市场 条件 下 , 国都设法 各
派 ( cal otr19) Mi e P r ,90、能 力学 派 ( r a d G r Ha l h e Pa l , a me ha y , 19 )资源学派( a y 19)H 9 0、 B me ,9 1 竞争战略管理理论 Bo ..  ̄ rwn L S ad i n a t M,9 7等在 内的理论体系。其中 , n s hr E e d K. 19) 最具影响 力
界和广大民众 关注的焦点 , 相关文献 日渐 增多 , 产业 国际竞争
分别在微观 、 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论述 了国际竞争力问题 。

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评价

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评价
争 力进行计 算 。
供依据 。从 各 国政 府 的经 验 来看 , 争力 评价 是一 竞
国政府制定 宏观经 济政策 的重要基 础 。
国内有 关 国际竞争力 的研究有 : 明轩 、 李 邱如美 等 _ 基于 波特 理论 对 1 1 O个 主要 发 达 国家 的企业 竞 争力 进行 了 比较优 势分 析 , 出产 业 集群 是 产业 竞 指 争 优势重要 方 式 之一 ; 9 7年 金 碚 出版 了《 国 19 中
生产规模 等角 度对 19— 19 9 3 9 8年 中 国 工 业 和 世 界 工 业 的 差 距 进 行 了 研 究 _ ; 爱 华 以 中 国 制 造 业 为 4 张
法可分 为单 因素评价 法 和 多 因素评 价 法 ( 称综 合 又
评 价 法 ) 其 中 多 因 素 评 价 法 包 括 WE 评 价 法 、 , F
分 析 , 择 显 示 性优 势指 数 、 易竞 争 力 指数 、 际 市场 占有 率 这 3个 指 标 , 用 出 口数 据评 价 方 法 , 我 国 选 贸 国 利 对 整 体产 业 国 际竞 争 力 进行 分 析 , 我 国 整 体 产 业 及 主要 出 口产 品 的 国 际 竞 争 力进 行 了计 算 。计 算 结 果 显 对
差异 。通过文 献 回顾 可发 现 : 国外 学 者 较 少 涉 及 产
家竞 争力或某 一产业或 企业竞争 力 的发 展状况 及存
在 的问题 , 并通过 发 布竞 争 力研 究 报告 为 政府 制 定 正确 的产业 政策提 供 支 持 , 为企 业调 整 发 展 战略提
济. 一
竞 争力研究 的主要 目的是 评价一 国或地 区的 国
示 : 国农 业原 材 料 出 口产 品 的 比较优 势较 弱 , 出 口制 成 品 的 比 较优 势 很 强 ; 从 整 体 上 看 , 国 产 业 国 我 而 但 我

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日
有重要 的核 心作用 . 因此 , 立足于技术创 新这一 角度如何评 价 和选 择具 有潜 力的产 业 , 并不 断 提高其 国际竞 争
力 , 已经成 为一个 亟待 解决 的问题 . 这 正是从技术创新 这一 视角 出发 , 试图建 立 一套产业 国际竞 争力 的评 价指
标体系. 同时, 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 最终定量地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基 于 技 术 创 新 的产 业 国 际竞 争 力 的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及 其 评 价 方 法
李 元
( 尔滨工程 大学 经济管理 学院 , 龙江 哈 尔滨 哈 黑 10 0 ) 5 0 1

要 : 知识经济 时代 , 在 产业 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 于其技术 创新 p i to iw ,h w o e a u t n h o e t ep tn il n u t y a d i p o e i t r a in l o p t h s o n fv e o t v l a e a d c o s h e t d s r n o a i m r v t i e n t a c m e i sn o — tv n s a e o r b e t a e d e s le ie e s h s b c me ap o lm h t e st b o v d i e it l Th s a t n s t sa l h a v l — n o mm d a e y e e s y i e d o e t b i n e a u n s a in i d x s s e o n u ti li tr a i n l c mp t ie e s b s d o e h o o i l i n v t n At t e t n e y tm f i d sra n e n t a o e i v n s a e n t c n lg c n o a i s o o t a o h s me tme tg v sa p r i lt n u ti l n e a in l o e iie e n u t e e e m i e h e e a i ,i ie n a p as o i d s ra i t r t a mp t v n s a d f r h r d tr n s t e lv l a n o c t o d s ra t r a in l o e i v n s n a q a t a ie tr s f i u ti l n e t a mp tt e e s i u n i t e n i n o c i t v m . Ke r s t c n l g c li n v t n;i d s r l n e n t n l o p t ie e s n e y t m ; a u t n y wo d :e h oo ia n o a i o n u t i t r a i a m e i v n s ;i d x s s e Ev l a i a i o c t o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述评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述评

【 收稿 日 】 00 1— 4 期 2 1—2 1 ①苏涛 :产业层 次上 的国际竞争力 内涵初探》福建论坛 ( 《 , 经济社会 版)20 年第 6 , l—7 。 ,01 期 第 51页 ②wE (97 ,l aCm i ees eo 19 , r Eoo iFr G nv,wtr n. F 19 )Go l o p vnsRpr 97 w0d cnmc o m,eeaS iead b i t t l u zl ③I D 19 )T e r o ptvnsYa ok19 , steoM ngm nD vom n,as n , iead M (97 ,h l Cm etees er o 7I t tf aae et ee p et ua eS tr . Wod i i b 9 n i r u l L n w zl n 【 作者简介 】安玉荣( 96 )男 , 1 7一 , 山东胶 南人 , 顺德 职业技术学院高等 院校教师 , 究方 向: 研 企业管理 、 国际服务 贸易; 张之梅( 90 )女 , 18一 , 山 东沂水人, 经济学博士 , 北京 市国际经济 贸易研 究所技术人员 , 究方 向: 国公 司与对 外直接投 资、 研 跨 国际服务贸易。
产 业竞 争力 问题提供理论指 导和借 鉴。
【 键 词 】 产业国际竞争力; 关 产业竞争力理论; 述评 【 中图分类号 】 02 【 F 6.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4 26 (020— 19 0 10—7821 )108—4
经济全球化 和国际竞争 的加剧 , 国内学 者逐渐认识到 了 值 、 使 增加一 国财富 的能力 。这一概念 以在世界 市场上获得更多 产业 国际竞争力研 究 的重要 性 , 引起 了我 国政 府部 门 、 管理界 财富为 目标 , 具有宏观性 , 国家通 过协 调资产与过程 、 强调 引进 和学术界 的高度重视 。 虽然各部 门和研究机构研究产业竞争力 吸收能力与输 出扩张能力 、全球经济 活动与国 内经济活动 、 经 的 目的有所不 同 , 最终都能通过研究 客观评价我 国产业竞争 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这 四对关系来实现其 国际竞争力 。 但 力 的现状 和趋 势 , 为提出提升我 国产业 国际竞争力 的对策建议 3美 国经济 学家迈克 尔・ . 波特 ( c al otr认 为 : Mi e P r ) h e 国际竞 提供 了坚 实基 础。 这也正是产业竞 争力 问题研究 的重要现实意 争力就 是产业竞争力问题 , 是指一 国特定 产业 通过在 国际市场 义 。本文试 图通过对 国内外产业 国际竞争力理论 的回顾 , 为我 上销售产 品及 提供服务所反映 出来 的竞 争能力 , 它是与产业 的 国产业 国际竞争力 的研究提供 理论参 考。 最终利润潜力或产业利润率一致 的。 4王 丽萍等(0 6 认 为 : . 20 ) 产业 国际竞争力 是在全球 经济一 产 业 国 际竞争 力 的概念 界 定 在产业 发展 的特定 阶段 , 国产 业通过 对 一 经济 全球化趋势下 , 国际竞争力成 为决定竞争成败 的关键 体 化趋势 的背 景下 , 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他 国竞 因素 。按照竞争 主体 和层 次的不 同, 国际竞争力分为 国家竞 争 各 种可利用资源的不断整合 和创 新 , 更快 、 更好的产 品或服务 , 能持 并 力、 产业 竞争力 、 企业 竞争力 和产 品竞 争力 , 对一个 国家 而言 , 争对手 能够 向客户提供更多 、 产业 国际竞争力是决定 其整体竞争力水平 的根 本 , 能够反 映一 续 获得较高效益 的一种综合能力 。 此 外 ,还有很 多学 者也给 出了各 自的产业 国际竞 争力定 国或区域在世界经济体 系中的地位 、 术和经济交流 、 技 贸易 、 投 他们 普遍认 为产业 国际竞争力 是一 种 比较生 产力 , 但各 自 资和 国际分工 的基本 格局 , 因此 , 有学者认 为在定 义 国际竞争 义 , 研究 视角的不 同造成 了对产业 国际竞争力 的不 同理 解。可见 , 力 时应定 位于产业层次 。∞ 关 于产业 国际竞争 力 尚未建 立起一 个被不 同学者 广泛接受 的 ( ) 一 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争议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研究

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研究
a rnxk - l amx Xk ( l rn i I(_.) o mx a l(~ ) 1 ia 。) ( = k o) k =
为了简便计算 , 文中不对取值作进~步讨的取值主要是请专家组打分排序, 4单 我们根据资料 、 专家意见等各方面 因素对 1 家汽车公 司进行反复研究 O 而综 合评定得 出, 具体过程我们 仅以专家 c 为例 , 果如表 2 家 c 其结 专 . 评价结果所示。 表 2专家 C 评价结果 ,
序列 ( 0000000 ) 0。
() 3 逐个计 算每个被评价对象 指标 序列( 比较序列 ) 与参考序 列对
() 2 建立评价集 。通过对各指标 的详细分析, 并征求有关专家 的意 见, 建立评价集: =V。 : f 良, 差 ) V f , , , ) 优, 中, 。 VVV = () 3 权重 的确定。对每类影 响指标 , 由问题一已经得出各类影响指 标 的权重 , 则得 到权重集 A (.1 703 8 ,.3 2 02 9 )具体 过程 =O3 3 ,.32 018 ,.0 9,
科技信息
高校 理科 研 究
汔 车产 业 国 际 竞争 力 的 综畲 评 价研 夯
姜 婷婷 王 文 雯 王 高雅 。 (. 1 中国矿 业大学( 9) 徐 ‘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中国矿业大学( ・ 计算机学院 3中国矿业大学( 州) 1 , 1 . 徐 ) 1 , 1 . 徐 外文学院)
略。
即I (一, )k l I = , n 为评价对象的个数。由于参考 x k ( l =, l l ) o ) k ( …, i …,n l
序列 为( ooo。故差值表结果与表无量纲化矩阵相 同。 0oooo 1
() an if k xk 与TX l I (- (f 4确定r n (一 (f I t Xk xk ir ) i) I mX o) .) a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原文出处】经济管理·新管理【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324【原刊页号】4~11【分类号】F8【分类名】世界经济导刊【复印期号】200402【标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兼论波特体系的内在矛盾【作者】陈立敏/谭立文【作者简介】陈立敏谭立文武汉大学商学院,武汉市,430072【内容提要】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由于我国加入WTO和世界分工转移而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将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分为四类进行分析和评述,并指出波特的钻石模型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在进行指标计算的实证方法上有偏差,在整个竞争理论体系中存在的内在矛盾。

本文认为,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实际上是在评价竞争力定义的四个不同层次,对一国产业进行评价最有效的指标应该是产业利润率、全球市场份额和劳动生产率。

【摘要题】理论研究【关键词】产业/竞争力/评价/波特【正文】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在国外可以上溯到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从1980年开始的专题讨论,以及1986年形成的相对完整体系和发表的轰动性研究报告。

在国内则始自1989年原国家体改委与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简称IMD)的联系,以及1996年起出版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

对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是经济与管理领域最具深入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内容之一。

短短20年的时间,多种评价方法伴随着大量的研究组织和研究报告纷纷涌现。

其中最著名的,除了世界经济论坛的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简称GCR)和瑞土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每年6月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简称WCY)之外,还有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钻石模型,以及他对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10国进行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此外,世界经济论坛自1998年始,根据他关于竞争力和环境方面的理论,增加了微观经济竞争力指数(2000年改名为当前竞争力指数)。

各国著名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机构还有:美国的商业风险评比公司,韩国的产业研究院和大宇经济研究所,日本的经济新闻研究中心等。

其他有影响力的竞争力评价方法,是荷兰格林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 “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简称ICOP)研究组所提出的“生产法”(Approach of Origin)。

在国内,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教授也对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方法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但是,一个明显的状况是,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前期观点并不统一,在评价方法的采用、指标体系的选择上还有一些争论和差异。

其重要原因是,各研究者对于包括研究对象在内的基本元素并没有清晰界定。

比如,包括上面提到的各项研究,虽然都是针对国际竞争力的,但并不在同一个层次上,有的是研究国家层面的竞争力的,有的是研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还有的是研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

实际上,对国际竞争力不同主体进行评价的方法也确实有共同之处。

另一方面,对相同主体的评价方法也会有不同的地方。

一个典型例证是,对同一主体即国家竞争力进行评价的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在数度联合工作后也自1998年起分道扬镳。

原因是前者越来越倾向于研究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而后者更加重视国家向企业提供有竞争力环境的能力。

本文将研究重点置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这一点和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中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和他主持的WEF微观经济竞争力研究不一致,后者注重企业运作的微观经济运营环境,属国家竞争力层面)。

二、国际竟争力的常用评价方法与指标分析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有多种,目前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1.多因素(环境)综合评价法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微观经济竞争力评价,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的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应用的都是这一类方法。

这类方法一般评价的并不是产业竞争力而是国家竞争力(注:“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政策研究部产业竞争力项目组”朱金周等在《通信信息报》上发表的《中国电信业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2)》,是比较少见的用多因素法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例子。

该项目组选取了电信法律体系、行业监管体制、管制政策透明度等3个指标评价宏观(制度框架)国际竞争力水平,选取电信业务收入、人均电信业务收入、电信业务收入年增长率、全国主线普及率、年均电信投资、年均电信投资/GDP、国际话务量MOU以及ARPU等8个指标评价中现(市场表现)竞争力水平,选取我国进入《财富》500强电信公司数、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等3个指标评价微观(企业规模效益)国际竞争力水平。

)。

由于产业层次与国家层次的竞争力评价有共通之处,以及国家环境对产业竞争力的深刻影响,这里简单做一介绍。

IMD在2001年以前采用的是8大要素体系,2001年改变了评价体系,建立了经济运行、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4大国际竞争力要素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在做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时,是选用的IMD的标准和结果,而且将新4大要素体系和旧8大要素体系同时采用,公布对照结果。

WEF自1996年至2000年陆续采用并确定了4个新排名指数:增长竞争力指数、当前竞争力指数、经济创造力指数和环境管制体制指数,其中当前竞争力指数是在2000年由1998年增加的微观经济竞争力指数更名而来,是依照波特教授对竞争力的看法和定义设定的。

而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也是根据“每个国家都有的4项环境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来评价国家产生竞争优势的能力的。

可以看出,虽然内部还存在一些差别——如上文提到的IMD定义国家竞争力为支持企业竞争力的环境,而WEF定义为获得经济高速增长和当前高生产率的能力;IMD对国家竞争力的评价建基于大量的统计和调查数据,而WEF使用更多的最新理论和定性指标,更像一个研究报告而非评价报告——但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共同点,即通过众多的指标、复杂的统计,来进行几乎包括国家所有经济因素的全面评价。

这种方法的缺陷也比较明显,如指标体系过分宠大,指标的重复性较大,指标的确定有些武断。

如将对不同竞争主体(国家、企业)和竞争对象(制度、产品)的影响因素放在一起加权计算,从而使最后的结果几乎失去了意义。

2.多因素(工业)综合评价法这类综合评价法虽然也是将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行综合评定,但针对的不是国家环境,而是工业发展能力。

这类研究国内做得比较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郭克莎研究员,采用了产业的增长潜力、就业功能、带动效应、生产率上升率,技术密集度、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国际比较等7个指标,对我国的制造业进行比较排序(注:郭克莎:“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2期。

)。

该研究所魏后凯研究员评价的是区域工业竞争力,采取的是这样5个指标:一是市场影响力,用地区工业在全国工业市场的占有率来衡量。

二是工业增长力,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来反映。

三是资源配置力,用工业销售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加权平均来表示。

四是结构转换力,用高增长行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工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和加工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工业层次升级能力)这两个指标表示。

五是工业创新力,用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反映该地区的制度创新能力,用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即R&D投入比重)来反映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二者的加权平均来反映该地区工业的总体创新能力。

(注: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1期。

)虽然这一指标体系评价的是地区工业竞争力,但可以看出,相比起同类的其他多因素工业综合评价法,魏后凯的指标设计合理而有新意,完全可以应用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之中。

然而这种方法。

或者说这一类方法都存在的问题,是指标的选取缺少理论背景和科学基础。

尽管单个指标不乏合理性,但深入研究可见它将竞争力的表现——市场份额,竞争力的实质——生产率,与竞争力的来源——教育、设备和R&D投资这三个层次的内容(下文将详述)放在一起进行评价。

而如果指标的选取和设计不是从一个科学的体系出发,再庞大的评价系统和再复杂的指标体系也无法穷尽所有方面,从而是不科学也不完备的。

该研究所张金昌博士的标杆测定方法,也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注: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但能够评价和判断竞争力的高低,找出竞争力高低的主要原因,而且还能够告诉我们为了提高竞争力应该如何去做,即可以将竞争力的评价和提高引向操作层面。

其方法是比较竞争力不同的两个企业间的业务流程并确定改进方案。

可以看出,这种多因素法的应用范围只能是评价企业竞争力。

这当然不是该方法的缺陷,但和我们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有差距。

3.生产率法以生产率法测量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原理是基于购买力平价(PPP)法而非汇率法,对两个国家的产业产出进行比较研究,以确定产业层次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操作在理论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法。

一种是用荷兰格林根大学建立的“产出和生产率国际比较”(ICOP)项目组所提出的“生产法”。

该方法以K.Wagner、R.Van Ark、M.N.Baily和M.Freudenberg为代表,他们自1983年开始收集数据,包括世界主要大国和强国的制造业数据,将这些数据按统一的分类标准进行重新整理后,应用产业来源法计算出各国产业产出的购买力平价数据,进行国际比较。

利用这些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单位劳动成本等指标来进行比较。

另一种方法以Dale W.Jorgenson和M.Kuroda为代表,通常称为“支出法”(注:D.Jorgenson and M.Kuroda,1992,Productivity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Japan and U.S.1960~1985,Edited by Bert G.Hickman,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New York,Oxfor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