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护理干预
一
些 因素 , 如情绪激 动 、 使劲大便 以及咳嗽等等 。 使 患者在病 床上
壁缺 陷和腔 内压力增高所 引起 的囊性膨出。 蛛网膜下腔 出血发病 进行 大小便 。医护人 员要努力做 到“ 四轻 ” , 即各种 操作 轻 、 说 话
率据报道 , 为7 1 %, 死亡率 高达 4 6 %。 且时常 出血 的病人 其病 死 轻 、 脚 步轻 、 关 门轻 , 各项操作的时间要尽 量集 中。必要时依 照医
M口口 E口N N u B 工 N 现代护理 l
e H 工NA H E A L T H 工N口 UBT 口 Y
颅 内动脉瘤血管 内介入治疗护理干预
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健 任 丽霞‘
吉林 大学中 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 , 吉林长春
1 3 0 0 0 0
【 摘要】 本文通过对颅 内动脉瘤 患者经数 字减影血管造影检 查手术之后确定是颅 内动 脉瘤并转人 I C U,进 行 2 4 h的心 电监 护, 减少探视 , 全程 护理 , 实施手术前后 的护理 干预措施来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颅 内动脉瘤血管 内介人治疗 的作用。能 够明 显发现对颅 内动脉瘤介 入治疗 患者实施 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 , 能有效地保证手术 治疗 效果 。
1 心 理 护 理
无血 渗出 , 观察 穿足背 动脉搏 动是否有消失 现象 , 皮肤 的色 泽温 度能不 能保持 正常 , 如过 出现小腿 疼痛剧烈 、 肢端苍 白以及皮肤
要及时和主治的大夫进行联 系并对患者进 患者一旦被确诊动 脉瘤后常会产生以下几 种心理状态 : 昂贵 温度 明显下 降的情 况 , 穿刺部 位有血肿情况 出现后要及时对其冷敷 。 血肿如果 的手术费而 产生焦虑 ; 缺 乏 了解 而产 生恐惧 ; 以及 担心其 它的并 行处理 。 太大时能够导致 呼吸出现困难 , 因而要紧密关 注颈部 的情况 。依 发症。医务工作者应耐心 向患者讲解相关知识 , 提高 患者的认 识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社 ,19 :l . 93 1
( 收稿 日期 :0 1— 6—1 ) 21 0 3 ( 本文编辑 : 陈丹云 )
颅 内动 脉 瘤 血 管 内介 入 治疗 的临 床分 析
郭 洪松 刘 宝 杰
【 要】 目的 探讨血管 内栓塞治疗颅 内动脉瘤 的疗 效 、 摘 操作要 点及并发症 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 院
闭角型青光 眼发作 的原 因中瞳孔阻滞 机制 已被广 泛接受 , 在
美国 5 0岁 以上 的人群 中 , 原发性房 角关 闭大约 9 % 是 由于 0
瞳孔阻滞引起 。中国人原 发性 闭角 型青光 眼患 者 9 . % 28 存 在瞳孔阻滞 因素 。虹膜 周边 切 除术治 疗青 光 眼理论 依 据: 使部分房 水 经 由虹 膜周 边 缺损 旁 路 进入 前 房 并导 入 滤
范 围, 其他患者长期观察 眼压 在 1 2 m H 。对此本 院将 4— 0m g
继续做好 随访 工作 。
3 讨 论
急性 闭角 型青 光 眼发 作期 症状 明显 , 断 不容 易误 诊 , 诊
但是一旦发作 , 尽管 经过 手术后 眼压得 到控 制 , 力还 会有 视 不同程度 的损失 , 以预 防青光 眼发作 显得很 重要 。原 发性 所
[ ]王宁利 , 阳沽 , 3 欧 周文炳 . 中国人 闭角型 青光 眼房角关 闭机制 的 研究. 中华眼科杂志 ,0 0 3 :6 5 . 2 0 ,64 2 1
血管内介入治疗复发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探讨颅 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机制 , 以及复发后 再次血管 内介 入治疗 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9例颅内动脉瘤栓 塞术后复发患者再次行血管 内介人治疗 , 其中前循环 1 , 循环 2例 。结果 7例 后 1 , 6例 轻偏瘫 2例 , 重残 1 例。结论 效, 且其安全性较高 ; 但术后应行影像学随访 。
影 血管 造影 ( S 示 前循 环 1 , D A) 7例 后循 环 2例 ; 复 发 动脉瘤 大小 为 3—1 m, 中 <5mm 1 、 2m 其 0例 5~ 1 m 8例 、 0m 。首 次 栓 塞术 后 D A显 0m >1 m 1例 S 示, 动脉瘤 完全栓 塞 1 , 0例 瘤颈残 余 5例 , 栓塞 不致
+ 讯作 者 通
检查 未见 原栓塞材 料 ; 能为 早期 的机 械 解脱 C C 可 D 系 钨丝材 料 被 人体 吸 收 , 致 动 脉 瘤 腔 再 通 复发 。 故
6 7
颅 内动脉 瘤栓塞术 后 复发患者 行再 次血管 内介 入治 疗 , 效较好 。现 报告 如下 。 疗
1 资料 与方 法
术后 对 患 者 随 访 6~2 8个 月 , 1例 重 残 除
( ut es 级 V级 )2例 不全偏 瘫 外 , l H n— s分 H 、 另 6例均
无 明显神经 功能障碍 , 均未再 发动 脉瘤破 裂 出血 ; 术 后 6— 2个月对 9例行 D A复查 , 未 见动 脉 瘤复 1 S 均
本次 D A证 实均 出现 动脉瘤 复发 , 中瘤 颈部 复发 S 其
1例( 3 宽颈 4 例) 表现为原动脉瘤旁再突出一动脉 , 瘤腔 , 与原动 脉瘤形 成 “ 蒂 莲” ( 并 状 1例于 栓 塞后 1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材料进展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材料进展摘要】颅内动脉瘤(cerebral aneurysm)为发生在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是脑内的“定时炸弹”,一旦破裂, 将造成脑功能急性严重损害危及生命。
对于确诊的出血动脉瘤有绝对手术指征,方式包括瘤颈夹闭和介入治疗,它们各有优劣,随着介入材料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介入治疗逐步为大多数患者首选。
自1995年美国率先使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以来,各种不同性质及设计理念的新型弹簧圈,譬如合成弹簧圈、生物活性弹簧圈已经得到应用,且复杂动脉瘤治疗随着新型颅内辅助装置使用下有所进展,而液体栓塞剂在弹簧圈结合球囊及支架辅助技术基础上为治疗动脉瘤提供了一个安全而有效的选择。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介入治疗弹簧圈支架血流导向装置液态栓塞剂【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040-021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特点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介入治疗治疗动脉瘤具有临床均势,甚至优于显微手术[1]。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术后再出血概率每年以0.12-0.4%下降[2]。
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中心(ISAT)将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显微手术组和介入治疗组,结果表明介入组在评估动脉瘤预后的mRS评分<2分的病例数高于显微手术组,死亡率比显微手术组低7.4%。
显微手术的死亡率为1.2%,介入的死亡率为0.6%[3]。
弹簧圈的设计和生物活性的提高意在提高动脉瘤的栓塞度及降低再发率,以下我们将介绍弹簧圈介入及其辅助技术在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新进展。
2 弹簧圈栓塞的基本原则栓塞的基本原则就是在获得最大栓塞密度下最大密度填塞动脉瘤。
填塞密度定义为弹簧圈体积与动脉瘤体积的比率。
动脉瘤体积由4/3π(a/2)(b/2)(c/2)算出,其中abc分别为动脉瘤的高度、长度及宽度,弹簧圈体积为2πrh,r为半径,h为长度。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颅 内动脉 瘤传 统 的外科 治疗 方法 是显 微手 术夹 闭, 但 具 有创 伤大 、 并发 症 多 和 术 后 恢 复慢 等 缺 点 。
近年 来 , 随着介 入 技术 以及 介入新 材 料 的发展 , 血管 内介 入治 疗 的 适 应 证 越 来 越 广 。2 0 0 3年 8月 美 国 食 品和药 物管 理局 把颅 内动 脉瘤 介入 治疗 的指 征 由
疗 。夹层 动脉 瘤 和梭 形动 脉 瘤 等非 囊 状 动 脉瘤 由于瘤壁 比较 薄 , 介入治 疗难 度 比较大 , 但是 也有 很 多研 究显 示介 入治 疗效 果 比较 好 。R a p h a e l i 等 介 人治疗 3 1例后循 环梭 形动 脉瘤 , 其 中 9例 表现 为蛛 网膜 下 腔 出 血 , 结 果 显示 7 3 % 的 患 者 预 后 良好 ,
冯大 勤 综述 黄 玮 审校
5 3 0 0 2 7 )
( 广 西 医科 大学 第一 附 属 医 院神 经 外 科 , 南宁
பைடு நூலகம்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9 . 4 1
文献 标 识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6 6 0 4 ( 2 0 1 4 ) O 2— 0 1 7 3— 0 4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分析
据荧光 屏上 所测动脉 瘤的大小来选 择合适 的 G C D 规格 ,其 中第
一
个弹簧圈的选择最为重要,本组选 择直径与动脉瘤直径相等或
稍大 。成篮 满意后再 依次填 入较小 型号 弹簧圈,每次解脱 弹簧 径 ≤5mm的动脉瘤,第 1 圈尽量与动脉瘤的直径一致,此后选 个 圈前均进行造影 ,动态了解 动脉瘤栓 塞程度,弹簧 圈有无移位及 直径递减 的弹簧圈。②直径 > m的动脉瘤,第 1 5m 个圈最好略大 载瘤动脉的通畅情况 ,直 至完全或几 乎完 全填 充动脉瘤为止 。对 于动脉瘤直径 ,使其在瘤体 内形成的网篮能做 到自 然膨胀 , 得 使
分 栓塞 ( 1 宽颈 动脉瘤 术中再 出血,立 即冲盈球囊 并 快速 有 例
填 人弹簧 ,达到大部 分栓塞 目的并成功 止血 1 。 本 组 病例 均随访 3 6个月 ,术后 1  ̄ 例患者一周 后 因出现 迟
部 分栓 塞患者术后半年 再出血。
3 讨论
随着技术设备 的更 新、介入技术 的提高及 新材料 的发展 ,采 快 的特点。笔者认为颅 内动脉瘤的血管 内介入治疗的优点在于降
分叉处 ,5例患者为后交通动脉。
1 方法 . 3
所有进行治疗 的患者均予 电解可脱 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在
白细胞 降低 的患儿有 2 (. ; 例 36 C反应蛋 白升高的患儿有 3 例 等 临床症状 ,就不需用大环酯类 的药物。本次研究的病 例中在胸 2 (71 ; 5. 血沉增 快 的患儿有 3 例 ( . ; 1 54 5 心肌酶谱 增高 以及心
『 李东 明 . 6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 染 4 例诊 治分析 [. 5 J 中国医学创新,21, 】 00
72 1 8— 6 (5 : 5 8 .
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常用支架的特点及病例分享
• 患者基本情况 • 性别 女性 • 年龄 84岁 • 现病史 患者在家洗脚后,由坐位变为站位后突发剧烈头痛,
为全头胀痛,伴恶心,呕吐2次。 • 既往病史 冠心病 10年,糖尿病 2年,左下肢支架植入术术
后1年。 • 血压 172/74mmHg • 血糖 12.2mmol/L • 心电图 窦性心律,心电轴不偏,正常心电图 • 临床症状 轻到中度的头痛,无神经功能缺失 • Hunt-Hess分级 II级
1.微导管到位近端动脉瘤
2.部分释放Target 3mm×6cm
3.支架植入 Enterprise 4.5mm × 22mm 覆盖 近端动脉瘤开口。
4.应用GDC 2mm× 6cm栓塞,发生了微导管头端的移位,调整微导 管头端至远端动脉瘤,栓塞远端动脉瘤,继续应用Target 2mm × 4cm栓塞至满意 。
1. 血流导向作用 改变载瘤动脉血管走行及血管成角 改变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内血液动力学
2. 支架的网格可以为胶原纤维提供依附点,刺激内 皮细胞生长
Neuroform Enterprise Solitaire AB
贴壁性: Solitaire>Neuroform>Enterprise 支撑力:Enterprise>Solitaire>Neuroform 血管壁覆盖 :Neuroform>Enterprise>Solitaire 网孔大小:Solitaire>Neuroform>Enterprise 输送平滑度(柔软性):Solitaire>Enterprise>Neuroform 压缩50%径向力:Solitaire>Enterprise>Neuroform 压缩15%径向力:Neuroform>Solitaire>Enterprise
术前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
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约为2%~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60岁常见,但其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
一项经动脉脑血管造影研究提示亚洲人群中颅内动脉瘤患病率约为 2.5%~3.0%。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
自ISAT研究结果公布后,近10余年来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猛,随着修饰弹簧圈、辅助球囊、颅内动脉瘤治疗专用支架以及血流导向装置等的出现,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更为确切。
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为了规范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XXX神经介入学组组织专家经数次讨论,制定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提高各级医师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认识,使之更系统、更规范、更安全、更有效。
一、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未破裂动脉瘤大多数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多为偶然发现,少数因头痛、眼睑下垂等症状被发现。
因此无症状的未破裂动脉瘤,诊断较为困难。
是否在人群中进行颅内动脉瘤的筛查存在争议。
但对于高危患者进行无创筛查亦是合理的。
推荐意见:(1)对于有家族史和(或)患有与动脉瘤发生相关遗传性疾病的人群,特别是女性、年龄>30岁、重度吸烟或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建议进行颅内动脉瘤筛查;(2)怀疑aSAH的患者应行头颅CT平扫检查,如不能诊断则须行腰椎穿刺检查;(3)对于CT不能确诊的aSAH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质子密度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或梯度回波序列)是合理的,如果核磁共振检查阴性,仍需进一步行腰椎穿刺检查;(4)CTA可被用于aSAH病因学诊断;如果CTA检查阴性,推荐进行DSA检查;(5)全脑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
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的原理
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手术的原理
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通过小切口将导管插入血管,利用X射线和其他影像设备的引导,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微创原理
通过股动脉或肘动脉等小切口,将细导管插入血管,减少了传统开放手术的创伤。
这种微创方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了并发症风险。
2. 血管内介入原理
借助X射线透视等影像设备,医生可以实时观察导管在体内的运动情况,精准地将导管送至病变部位。
在病变位置,可以通过导管释放支架、栓塞剂、药物等,直接对病变进行治疗。
3. 血管重建原理
对于颅内主要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病变,可以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的方式,重建血管腔内径,改善血液供应。
4. 栓塞原理
对于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病变,可以通过导管注入栓塞材料(如金属线圈、液体栓塞剂等),从内部封闭病变腔,阻断血液流入,达到治疗目的。
5. 药物递送原理
利用导管可以直接将药物送达病变部位,提高药物浓度,增强疗效。
常
用于溶栓治疗、化疗等。
颅内血管介入治疗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能精准到达病变位置进行治疗。
但也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医生具备专业的影像读片和手术操作能力。
总的来说,它为治疗颅内复杂血管病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后护理要点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后护理要点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血管内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内,以达到治疗动脉瘤的目的。
术后护理要点包括:
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神经系统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 控制血压:术后应控制患者的血压,避免过高或过低,以减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3. 预防感染:术后应注意伤口护理,避免感染。
4. 注意饮食:术后应注意饮食,避免过度进食,以免引起呕吐。
5. 活动限制:术后应限制患者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6. 药物治疗:术后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7. 定期复查:术后应定期复查,以了解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后护理要点包括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控制血压、预防感染、注意饮食、活动限制、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等。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护理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2 0 0 9年 1 月至 2 0 1 2年 1 2月我 院颅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科共收治 颅 内动脉 瘤破 裂 患者 3 0例 , 其 中男 1 0例 , 女2 0例 ; 年龄 3 6~8 2( 4 9 . 0 5±5 . 7 8 ) 岁; 后 交 通 动 脉 1 0例 , 前交通动脉 6例 , 椎 动脉 3例 , 大脑 前动 脉 3例 , 颈内动脉 3例 , 大脑 中动脉 3例 , 基底 动脉 2例 ; 动脉 瘤 直径 2~1 2 m m[ ( 7 . 5 4 - 3 . 5 ) m m] , 瘤 体直 径 < 5 m m 者 9例 , 5—1 0 m i l l 1 9例 , 1 1—1 5 m m 2例 ; 囊 性 动 脉 瘤
1 . 2 介入 治疗方 法
介入 治疗 时间可在条件 许可 的
情 况下 , 行脑血管 造影 检查 诊 断确诊 时 立 即施行 , 或 在 确诊 后 1~ 7 d内进行 。均 给予气管 全麻 , 采用 S e l d i n g e r 技术 经右侧股动脉穿刺置人 6 F动脉鞘 , 将6 F指引导 管 插 入同侧颈 内动脉岩骨段或椎 动脉 C 2水 平 。根据旋转 造 影选择最佳工 作平 台, 精 确 测量 动脉 瘤及 瘤颈 大 小 ; 根 据动脉瘤 的位 置及 载瘤 动 脉 的角度 、 形态 , 将微 导 管 头 端塑形 , 选择合 适 的栓塞 材料 , 必要 时采用 辅助 栓塞 技术 , 使 动 脉 瘤 腔 达 到致 密 填 塞 。术 毕 不 中和 肝 素 , 6— 8 h拔 出动脉鞘 , 穿刺点压迫止血 , 包扎 。 4例 , 不完全栓塞 5例 ; 其 中2 6例 术后 无并 发症 康复 出 院, 1 例介入栓塞后 出现脑 梗死 , 经溶栓 、 扩 容治疗 后偏 瘫好 转 , 2例 患 者 因经济 原 因未 行 致 密栓 塞好 转 出 院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
影响载瘤动脉内的血流 ; ③加强 随访观察 , 采用本组 病例 中随访 观察 有 2例 复发 , 发率 2 .7 , 复 85 % 2例均
为单 纯弹 簧圈栓 塞 , 时再 进 行 弹簧 圈 栓 塞 , 免再 及 避 破裂 出血 , 并继续 随访 , 后 复查 D A动 脉 瘤 完全 1年 S
通 讯 作 者 :黄 志 伟 , 治 医 师 , 士 研 究 生 ,电 话 :( 7 2) 主 硕 07
3 2 1 E- i :d c z 8 91 9, mal o h w@ 1 6 c n 2 .o
检查 , 中颈 内动脉 动脉 瘤 3例 , 脑 中动脉瘤 1例 , 其 大
中华 神 经 外 科 疾 病 研 究 杂 志 ( hnJN uougD s e) 02 1 ( C i e rsr i R s2 1 ;1 4
战, 根据 患者情 况 , 动脉瘤 所在 部位 , 载瘤 动脉 情况选 择合 适 的治 疗 方 案 , 用新 型 生 物 带 膜 弹簧 圈及 球 采 囊、 支架 辅助方 法 可减 少 动 脉 瘤 复发 率 , 远 期 效 果 其 还 需要更 多 的时 间观 察 , 访 观 察非 常 重 要 , 现 动 随 发
例共 7枚 动脉瘤 , 中随访 患者 7人 , 其 男性 3例 , 性 女 4例 , 龄 2 6 年 0~ 7岁 , 均 4 .5岁。 平 7O 2 .临床 表现 : 突发 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5例 , 破 裂 未 动脉 瘤 2例 , 中动 眼神经 麻痹 1 , 其 例 头痛 1 , 前 例 术 H n—es ut s 分级 : 2例 , H 0级 Ⅱ级 1 , 例 Ⅲ级 3例 , Ⅳ级 1例 , V级 0例 。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分析
[ Ke y w o r d s ]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a n e u r y s m;C o i l ;E mb o l i s m;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1 r a d i o l o g y
颅 内 动脉 瘤 是 一 种 由 于脑 血 管 局 部 异 常 改变 导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c o i l e mb o l i s m o f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a n e u r y s m.Me t h -
术 夹闭 结论
血管 内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是防止动脉 瘤再破裂 出血的有效方法 , 栓塞治疗效果好 , 安全可靠。
【 文 献标 识 码】 A d 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6 7 2 - 3 5 1 1 . 2 0 1 3 . 0 7 . 0 4 6
【 关 键 词 】 颅 内动 脉 瘤 ; 弹簧圈 } 栓塞 ; 介 入 放 射 学 【 中图 分 类 号】 R 7 3 9 . 4 1
Ana l y s i s o f I n t e r v e n t i o na l Th e r a py i n I nt r a c r a ni a l An e u r y s m
QI N We i,HU T i a n 。 g a n g ,W ANG Ha i - y i n g ,e t a l
( De p a r t me n t o f R a d i o l o g y, S u i n i n g 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S u i n i n g 6 2 9 0 0 0 ,S i c h u a n t C h i n a )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3例
编成 筐 篮 状 , 别 是 宽 颈 动 脉 瘤 选 择 3 弹 簧 圈 筐 篮 技 术 、 特 D 双
因之 一 , 次 发 病 的 病 死 率 约 为 3 , 第 1次 出 血 后 经 死 亡 , 1 在 5 3 年 5 年 内死 亡 , 此 , 时 、 确 地 处 理 颅 内 动 脉 瘤 就 显 得 极 为 重 因 及 正
以 了 解 有 无 动 脉 瘤 及 动 脉 瘤 的 大 小 、 位 、 状 、 向 , 无 部 形 方 有 多 发 性 动 脉瘤 ; 发 现 颅 内动 脉 瘤 5 共 O个 , 径 2 1 直 ~ 8 mm, 动 脉 瘤 的 部 位见 表 1 。 表 1 4 例 5 个 颅 内 动 脉瘤 的 部 位 ( ) 3 O 个
广 西 医 科 大 学 报 J UR O NALOFGUAN I GX D C I E ME I ALUN TY 2 1 u 2 ( ) V 0 0J n; 7 3
RSI Y T
血 管 内介入栓 塞 治 疗颅 内动脉 瘤 4 3例
唐景 峰 黄永 旺 杜贻 庆 莫万彬 阳永东 夏 学巍
微 导 管 技 术 、 内支 架 辅 助 技 术 、 堵 球 囊 辅 助 技 术 , 后 根 颅 封 然
据 残 腔 大 小 选 择 不 同 规 格 的 弹 簧 圈 将 动 脉 瘤 致 密 填 塞 。术 毕 不 中和 肝 素 , h后 拔 出导 管鞘 , 刺 点 压 迫 止 血 、 扎 。 6 穿 包
( 西 桂 林 医学 院附 属 医 院神 经 外 科 广 桂林
唐 乐剑 周 晓坤 王文 波
5 10 ) 4 0 1
摘 要 目的 : 讨 可脱 性 弹簧 圈血 管 内 栓塞 治疗 颅 内 动 脉 瘤 的 疗 效 及 技 术 要 点 。方 法 : 探 回顾 性 分 析 4 3例 患 者 共 5 O个 动 脉 瘤 栓 塞 治 疗 的 临 床 资 料 。结 果 : O 动脉 瘤 中 完 全 闭 塞 3 5 个 8个 , 塞 9 以 上 7 , 塞 9 以上 4个 , 塞 失 败 1 , 中动 脉 闭 5 个 闭 O 栓 个 术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中出血的防治
的 支架 , 在微 导 丝 导 引 下 , 渐 送 至 载 瘤 动 脉 动 脉 瘤 逐 段, 支架 远 近 端 各 超 动 脉 瘤 2~5 h 解 脱 支 架 。 i m,
前 期 以致 密 填 塞后 期 以相 对 致 密 填 塞 动 脉瘤 。
2 结 果 、
了 出血 并 发 症 1 2例 患 者 的 防 治 措 施 ,以 提 高 该 类 并 发 症 的疗 效 。
【 关键词 】 颅 内动脉瘤 ; 血管 内介入 治疗;术 中破 裂 出血;防治
破 裂 出血 是 颅 内动 脉 瘤 血 管 内 介入 治 疗 术 中常 见 而致 命 的并 发症 , 文 总结 分 析 自 20 年 1月至 2 1 本 05 00
年 6月我 科 经 血 管 内介 入栓 塞 治 疗 颅 内动 脉瘤 而 现
死 亡 4例 。 3 讨 论 Nhomakorabea7 岁。1 为破裂动脉瘤 , 1 0例 2例 为 未 破 裂 动 脉 瘤 。其 中l 0例 为 突 发 性 蛛 网膜 下 腔 出 血 , 7例 伴 短 暂 昏迷 ,
3例表现为单纯剧 烈头痛 ;1 0例 均经 C T证 实 为蛛 网 膜下腔出血 , se 分级 0级 7例 , 级 5例 , kr 1 2例为单
1 资料 与方 法
术 中动 脉 瘤 破 裂 出 血 1 2例 。其 中 迅 速 栓 塞 后 开 颅 清 除 血肿 6例 , 脑 室 外 引 流 4例 , 大 池 外 引 流 2 侧 腰
1 1 一般资料 .
l 2例患者 , 4例 , 8 ; 男 女 例 年龄3 5—
例。m院时恢复 良好 3例 , 轻度 瘫痪 4例 , 重残 1例 ,
・
9 ・ O
广 东 医学
2 1 年 1月 第 3 01 2卷 第 1期 Gu n d n dcl o r a Jn 0 1 V 1 2 o a g o gMe i un l a.2 1 , o.3 ,N .1 aJ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PPT课件
禁忌症
1、肝肾功能、凝血障碍,对造影剂、肝素 过敏。
2、血管硬化导致动脉明显扭曲,导管无法 到位。
3、不能分辨瘤颈和邻近重要动脉关系的动 脉瘤。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
44
动脉瘤颈夹闭手术的适应证:
1、伴有大的脑实质血肿,或出血多,需要 引流。
2、 从瘤顶和基底部发出正常的动脉分支。 3、 动脉瘤伴有局灶与血管内栓塞术 疗效对比观察》----- 宣武医院凌峰教授
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行夹 闭术与血管内栓塞疗效相近,外科手 术并发症的略多于介入治疗,两种手 术方式各有所长,应根据患者病情及经 济情况选择术式。
40
• 尽量行动脉瘤栓塞术,实在栓塞不 了可行动脉瘤颈夹闭术。 一般,前循环动脉瘤两种方法均可, 后循环动脉瘤以血管内栓塞为主。
?
38
• 目前对脑动脉瘤治疗影响最大的是国际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 (International SubrarachnoidAneurysm Trial,ISAT),
结果认为:在治疗后1年随访,血管内介
入治疗能提供更好的疗效,5年疗效也证 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病死、致残率低于 手术夹闭组,尽管介入治疗可能有更高 的复发率。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神经外科
1
2
3
动脉瘤的定义
定义: 血管壁薄弱局部形成膨起(球形隆起),
形成瘤囊样改变,内充满血液。
4
5
动脉瘤的病因
1. 先天性动脉瘤:占80%左右。与动脉壁 弹力层及中膜发育异常有关。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502 ) 3 0 1
探讨颅 内动脉瘤血管 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2例患者共
4 9个 动 脉瘤 中 10 栓 塞 3 0% 9个 ,5 栓 塞 9%
4 个 动脉 瘤 的 血 管 内介 入 栓 塞 治 疗 的临 床 资料 。结 果 9 结论
6 , %栓塞 3 , 个 9 0 个 失败 1 。术 后发 生脑 血 管痉 挛 3 , 个 例 脑栓 塞 1 。4 例 2例 随访 2~ 个 月无 复发 。 8 血 管 内介 入治疗 对颅 内动脉瘤 治疗创 伤小 , 果好 , 中出现并发 症也 可当 即处 理 , 效 术 效果满 意 。
脉者 7个 , 脑前 动 脉者 0个 , 基 底 动 脉者 9个 , 脑 后 大 椎 大 动脉 者 4个 。动脉瘤 体 颈 比: . ≥1 5的 3 1个 , . 1 2~1 4的 . 1 个 ,. 1 10~1 1的 5个 , . . <10的 2个。合 并动 静脉 畸形 者 1例 , 脑积水 者 1 。 例 13 治疗方 法 . 均 以脑 血管 造影对 颅 内动 脉瘤 所在 部位 、 数 目、 大小 、 形态 、 颈 、 瘤 载瘤 动 脉 、 围血 管结构 、 周 是否存 在
治疗 颅 内动 脉瘤 4 例 共 4 2 9个动 脉瘤 , 效满 意 , 报告 如 疗 现
不 明骨痛 患者或 可疑 中轴骨 转移 的患 者应结 合 C T或 MR,
放 , 不明 原因下腰背 痛的骨 S E T显 等. PC
像 [ ] 中华核 医学杂志 ,99,9 2 5 J. 19 1 :3 . [ ] Krh e T,io . aii tpcea ai f kla dsae 2 i nrP Sm nMA R dos o i vl t no ee l i s e o u o s t e [ ] JB n on Sr,9 16 A:7 6 1 J . oeJit ug1 8 ,3 6 3— 8 . [] 高 3 [] 马 4 瞻. 核素骨 显像在肿瘤 临床 中的应用 [ ] 东南 国防 医药 , J. 婧, 张燕燕 , 王荣福 , 不 同骨病患 者 9 T m— P骨显像 等. 9 e MD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科学护理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朱润英,张飞婷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内容及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70例,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进行治疗,在围手术期间,分别展开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并以此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组实验,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
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许多护理细节得到落实,包括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前的准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内容,强化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尽快恢复。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临床护理;效果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颅内脑动脉瘤是一种对人体有着较大危害性的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血压升高、头痛、呕吐等是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
为了缓解患者的病症,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会展开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虽然手术疗效是比较明显,但围术期仍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基于此,应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力度,在手术前、中、后三个阶段,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及心理状况,给予其综合性护理服务,包括患者的体位干预、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心理干预等内容,在确保患者治疗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治疗中,按照围术期护理模式的不同应用进行分组。
其中,观察组男女各25例、10例;最大年龄不超过80岁,最小年龄不低于42岁,年龄平均值为(61.28±2.72)岁。
对照组男女各23例、12例;对应年龄平均值为(60.83±3.17)岁。
通过疾病临床诊断,所有患者均已经确诊,并且符合手术开展的要求,无严重血液疾病、精神病,本次研究在所有患者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的情况下展开,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P>0.05)。
颅内动脉瘤破裂不同时机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 摘 要】 目的 : i T 价颅 内动脉瘤破裂后不同时机血管 内介入治疗 的临床疗效 效果 , 探讨 中期行介入栓 塞对患者 病情的改 善 。方法 : 回顾性分析 1 8 0例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行血管 内介入栓塞术治疗 的完整 临床 资料。结 果 : 早期 、 中期再 出血率 明显 低于晚期 ( P< 0 . 0 5 ) 。结论 : 晚期再 出血发生率较 高, 中期 与晚期 预后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对 于因各种原 因错 过早期行 动脉瘤栓 塞术的患者 , 中期行动脉瘤栓塞术 可尽可能早地避免动脉瘤 再次破裂 , 中期 预后与 晚期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关键 词] 颅 内动脉瘤 ; 栓塞术 ; 不 同时机
后纵裂 , C T A或 D S A检查对于颅 内动脉瘤判 断均为有效 的方
,
虽然发病率仅为 1 0~2 0 / 1 0万 , 首次动 脉瘤破裂后病 死率
高达 1 / 3 , 有 1 / 2患者动脉 瘤再次破 裂出血 或第三 次出血 , 不 但丧失手术时机 , 甚 至危 及生命 J 。颅 内动脉瘤后 中期 是脑
组( 3—1 4 d ) 7 6例 , 晚期组 ( 1 4 d后) 5 4例 。 1 . 4 疗效 评价 : 颅内动脉瘤介 入栓塞术前 、 术 后 比较组与组
之 间并 发症发生 率 , 主要包括脑积水 、 脑血 管痉挛缺 血 、 再 出 血不同时期术后疗效评价。
至关 重要 , 弹簧圈大小的选择与动脉瘤相 匹配 ; ③填 塞弹簧圈 是尽可能沿动脉瘤 壁盘 旋缠绕 , 使 首枚弹 簧圈尽 量在动 脉瘤 内形 成篮筐状 , 以利于其他弹簧圈顺利填塞 入瘤 内, 尽可能地 致密填 塞动 脉瘤 腔 , 以便 填塞 不全诱 发 出血或 动脉瘤 复发 ;
(2013)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3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
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约为2%〜7%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60岁常见,但其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1-2]。
一项经动脉脑血管造影研究提示亚洲人群中颅内动脉瘤患病率约为 2.5%〜3.0%[3]。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 ,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 ,幸存者亦多有残疾[4]。
因此,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颅内动脉瘤应积极干预已获得广泛认可。
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主要有开颅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两种方法。
2002年发表的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 SubaraChnoidaneurysm trial ,ISAT)结果⑸发现,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开颅夹闭相比能够降低残死率,改善临床预后,由此确立了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地位。
自ISAT研究结果公布后,近10余年来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猛,随着修饰弹簧圈、辅助球囊、颅内动脉瘤治疗专用支架以及血流导向装置等的出现,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更为确切。
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为了规范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组织专家经数次讨论,制定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提高各级医师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认识,使之更系统、更规范、更安全、更有效。
一、颅内动脉瘤的诊断1、背景和证据:未破裂动脉瘤大多数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多为偶然发现,少数因头痛、眼睑下垂等症状被发现。
因此无症状的未破裂动脉瘤,诊断较为困难。
是否在人群中进行颅内动脉瘤的筛查存在争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动脉瘤 E、PNSAH出血特点:中脑环池周围少量
出血。出血可波及到鞍上池,一般不 会波及到外侧裂及前纵裂前1/2。
22
23
24
右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
25
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6
前交通动脉瘤
27
注意:
1、HCT小于30%,可出现阴性。
39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血管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术 疗效对比观察》----- 宣武医院凌峰教授
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患者,行夹 闭术与血管内栓塞疗效相近,外科手 术并发症的略多于介入治疗,两种手 术方式各有所长,应根据患者病情及经 济情况选择术式。
40
• 尽量行动脉瘤栓塞术,实在栓塞不 了可行动脉瘤颈夹闭术。 一般,前循环动脉瘤两种方法均可, 后循环动脉瘤以血管内栓塞为主。
小动脉瘤:
<5mm
一般动脉瘤:
5mm-15mm
大型动脉瘤:
15mm-25mm
巨大动脉瘤:
>25mm
7
a b
宽颈动脉瘤: a<b 或 瘤颈 > 4 mm 窄颈动脉瘤:a>b
8
基底动脉宽颈动脉瘤
9
大脑中动脉下干窄颈动脉瘤
动脉瘤好发部位
前循环 后循环
10
11
可解脱弹簧圈
2D Coils
12
可解脱弹簧圈
62
前交通动脉瘤
63
基 底 动 脉 尖 动 脉 瘤
64
前交通动脉瘤
65
后交通动脉瘤
66
67
行支架辅助下动脉瘤栓塞术。
58
59
65岁女性,突发头痛2天。CT显示:前纵裂,右侧外侧裂及环池高 密度影。DSA示:窄颈的前交通及宽颈的左侧后交通An。行前交通
动脉瘤栓塞术。支架辅助下行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
60
61
68岁女性,突发头痛1天,CT示:SAH。DSA示: 左侧颈内动脉C3段微小动脉瘤。行支架植入术。
1、后交通动脉瘤:动眼神经受压表现。
2、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前额部头痛,血 管杂音,突眼,第3、4、6、5 1脑神经损害所 致眼动障碍,破裂后—颈内动脉海绵窦漏
(CCF)。
3、大脑中动脉瘤:偏瘫、失语、抽搐。
18
4、前交通动脉瘤:精神症状,单瘫或 双下肢瘫。
5、大脑后动脉瘤:同向性偏盲, Weber综合征、第3对颅神经受累。
43
禁忌症
1、肝肾功能、凝血障碍,对造影剂、肝素 过敏。
2、血管硬化导致动脉明显扭曲,导管无法 到位。
3、不能分辨瘤颈和邻近重要动脉关系的动 脉瘤。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
44
动脉瘤颈夹闭手术的适应证:
1、伴有大的脑实质血肿,或出血多,需要 引流。
2、 从瘤顶和基底部发出正常的动脉分支。 3、 动脉瘤伴有局灶性占位效应。
?
38
• 目前对脑动脉瘤治疗影响最大的是国际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研究 (International SubrarachnoidAneurysm Trial,ISAT),
结果认为:在治疗后1年随访,血管内介
入治疗能提供更好的疗效,5年疗效也证 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病死、致残率低于 手术夹闭组,尽管介入治疗可能有更高 的复发率。
45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
46
支架(Stent) +线圈(Coil)
47
宽颈、基底动脉瘤
48
Stent + coils
49
窄颈 眼动脉动脉瘤
50
51
52
脑血管痉挛
53
右侧眼动脉段动脉瘤
AP
54
LAT
55
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
56
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
57
54岁女性,急性起病,出现左侧眼睑下垂,查体见: 左侧动眼神经眼内外肌肉瘫痪,行造影示:左侧后交通 动脉瘤,宽颈。靴型。造影见双侧大脑后动脉显影好。
16
SAH临床特征
• 出血症状
– 头痛: 突然、剧烈、持续性头痛,“一生中最剧 烈 的头痛”。 8%逐渐加重,92%一开始即为剧烈头痛。 发生在任何部位,可单侧,也可双侧。 33%合并有短暂的意识丧失。
– 脑膜刺激症状 – 局部脑神经缺失
17
非出血症状: 动脉瘤本身对邻近神经、血管的
压迫而致,多与动脉瘤的体积和部位有关。
未破裂或病情属Ⅰ~Ⅱ级,在出血后应尽早造 影,以便尽早诊断、尽快治疗。 Ⅲ~Ⅳ级者,应待病情好转后再造影。
30
SAH分级
Hunt and Hess Classification
级别
标准
0 未破裂动脉瘤 1 无症状或轻微头疼 2 中-重头痛,脑膜刺激征、脑神经麻痹 3 嗜睡,意识混沌,轻度局灶性神经体征 4 昏迷,中度到重度偏瘫,早期去脑强直 5 深昏迷,去大脑强直
3D Coils
13
辅助用的支架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chnoid hemorrhage,SAH
• 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 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 占急性脑卒中10%左右。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 病因学:
自发SAH:
• 破裂颅内动脉瘤 (75-80% of SAH):先天,后天。 • 血管畸形: AVMs (10% of cases of SAH),海绵状血管瘤。 •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 •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 • 凝血障碍、抗凝治疗后 • 颅内肿瘤 • 垂体卒中 • Moyamoya病(占儿童SAH20%) • 病因不明
41
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栓塞术具有无创、病人无痛苦、恢复 快、效果确切,但费用高。
瘤颈夹闭术损伤大、并发症多——癫痫、 局灶性症状体征,但费用少些。
42
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适应证:大多数动脉
瘤均适合行栓塞治疗。尤其适合
Hunt分级3级以下; 年龄大; 全身一般状况较差; 后循环的动脉瘤; 颅底深部的动脉瘤
2、Hb小于100g/L,可表现为等密度。 3、脑血管造影术后可以出现蛛网膜下腔
高密度影。
28
脑脊液检查
SAH后腰穿有风险,只有在无条件做CT或 颅脑CT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时。
首要条件:从开始头痛到穿刺间隔6小时, 最好12小时进行。
29
脑血管造影术 DSA
DSA是检测动脉瘤的金标准 造影时机: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神经外科
1
2
3
动脉瘤的定义
定义: 血管壁薄弱局部形成膨起(球形隆起),
形成瘤囊样改变,内充满血液。
4
5
动脉瘤的病因
1. 先天性动脉瘤:占80%左右。与动脉壁 弹力层及中膜发育异常有关。
2. 后天因素:与动脉硬化有关,称为动脉 硬化性动脉瘤,占 10%~18%。
3. 感染性动脉瘤:又称霉菌性或细菌性动 脉瘤,占0.5%~ 2.0%。
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的动脉分叉处。 4. 外伤性动脉瘤:占0.5%左右
6
动脉瘤的形状、大小
形状: 大致分为囊状、梭形、夹层动脉瘤等。
大小: 微小动脉瘤:直径<2mm
31
造影阴性: CT显示最初出血模式很重要。
若CT显示动脉瘤出血,应重复造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周后第二次造影的指征:
1、第一次CT扫描显示动脉瘤出血者。 2、第一次造影显示有CVS。
32
MRA:检测动脉瘤的敏感性75%。 CTA:敏感性85%左右。
33
SAH的诊断
突然发病,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患者。无局灶性神经 定位体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可诊断 本病。 应常规行头颅CT检查证实临床诊 断,并进行病因学检查。
6、椎基底动脉瘤:枕部和面部疼痛, 面肌痉挛,面瘫,脑干受压。
19
20
辅助检查
颅脑CT:是确诊SAH首选的检查。还可
以提供以下的信息: 1、出血量和严重程度。 2、推测出血来源: a、前纵裂或一侧侧脑室出血:可能为前
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
21
b、一侧鞍上池出血:可能为后交通动脉瘤、 眼动脉动脉瘤。
34
SAH治疗
原则:控制继续出血、防止CVS、去除病因、防 止复发。
一、内科处理 1、安静卧床. 2、对症处理:降颅压、调控血压、镇痛镇静镇
吐、控制精神症状、纠正低钠血症等. 3、防止再出血. 4、防止CVS. 5、脑脊液置换?
35
二、病因治疗
• 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 • 血管内栓塞术
36
37
两种治疗方法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