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高中生物学史

合集下载

2018年高考全国卷3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8年高考全国卷3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8年高考全国卷3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完整版)近八年高考生物选修一全国卷+地方卷真题汇编,推荐文档

(完整版)近八年高考生物选修一全国卷+地方卷真题汇编,推荐文档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1.2018•新课标Ⅰ卷(15 分)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

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 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1)M 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一抑制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 M 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答出两点即可)。

氮源进入细菌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答出两点即可)。

(3)若在M 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该方法能筛选出产生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 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 和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2. 2018•新课标卷Ⅱ(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

(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在照射前,适量喷洒,可强化消毒效果。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5)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

3.(2017•新课标Ⅰ卷.37)(15 分)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 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回答下列问题:(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

0侏儒症、呆小症及甲亢的病因-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生活中的生物系列含解析

0侏儒症、呆小症及甲亢的病因-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生活中的生物系列含解析

专题10 侏儒症、呆小症及甲亢的病因侏儒症:凡身高低于同一种族、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小儿的标准身高的30%以上,或成年人身高在120厘米以下者,称为侏儒症或矮小体型。

小儿侏儒症的常见病因:1.骨胳系统疾病如软骨营养不良和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2.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性愚型(21一三体),猫叫综合征(5一短臂缺失)和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症。

3.先天性酶的代谢缺陷如粘多糖病和肝糖原累积症。

4.内分泌障碍如垂体性侏儒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克汀病)。

5.肾脏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和范可尼综合征等。

6.家族性矮小症和原发性侏儒症,体质性生长发有延缓或青春期延迟。

7.长期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呆小症俗称别名:克汀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疾病概述:呆小症又称“克汀病".是一种先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造成幼儿发育障碍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过程明显受到阻滞,特别是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

病因:病因迄今未明。

可能与甲状腺肿、碘缺乏或家族遗传有关。

症状:呆小症又名克汀病或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多发于严重甲状腺肿流行地区.病人自小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有的可有耳聋等症状。

诊断:X线检查:很早发现骨骼发育迟缓。

患儿1岁时可能没有一块腕骨,3~4岁仅见1~2块腕骨,5~6岁时掌指骨骺尚未出现,成年时也未完成联合的骨骺。

牙齿的发育同样迟缓。

实验室检查:血清蛋白结合碘很低,常在0。

16μmol/L 以下。

24 h甲状腺131碘吸收率很低,有时仅为零. 根据患儿发育异常、矮小,智力低下,骨骼X线特征,血清蛋白结合碘低下及甲状腺131碘吸收率低等诊断不难。

应与先天愚型如Down 综合征、承雷症等鉴别,后者均无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症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病因包括多种,其中Graves病占80~85%.常见症状有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多食善饥、体重显著下降、多言好动、紧张焦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和眼睑震颤、心悸气短、心动过速等。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8-遗传的分子基础-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8-遗传的分子基础-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8-遗传的分子基础-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含解析)一、单选题1.(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发现中,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是()A.遗传因子控制性状B.基因在染色体上C.DNA是遗传物质D.DNA半保留复制2.(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对生物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下表对教材中相关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材料生物学研究A 小球藻卡尔文循环B 肺炎链球菌DNA半保留复制C 枪乌贼动作电位原理D T2噬菌体DNA是遗传物质A.A B.B C.C D.D 3.(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4.(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某团队从下表①~④实验组中选择两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

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该团队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T2噬菌体大肠杆菌①未标记15N标记②32P标记35S标记③3H标记未标记④35S标记未标记A.①和④B.②和③C.②和④D.④和③5.(2022·湖南·高考真题)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6.(2022·广东·高考真题)下列关于遗传学史上重要探究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发现了遗传规律B.摩尔根等基于性状与性别的关联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赫尔希和蔡斯用对比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用DNA衍射图谱得出碱基配对方式7.(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用同时含有32P和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B.搅拌是为了使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C.离心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8.(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S型肺炎双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 型菌。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 历史必修三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 历史必修三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历史必修三1.(2018江苏)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元曲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2.(2018江苏)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

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

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

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3.(2018江苏)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

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4.(2018江苏)《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

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5.(2018江苏)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

“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

这些谚语A.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C.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6.(2018江苏)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

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

2018年生物高考全国卷Ⅲ(解析版)

2018年生物高考全国卷Ⅲ(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 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 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 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要求选出我国科学家完成的实验,要求对四个实验或事例的完成者很清楚。

【详解】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是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完成的,A错误;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是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完成的,B错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完成的,C错误;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的,D正确,所以选D。

【点睛】本题要学生注意历史上经典的科学实验的完成者。

2.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 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 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 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增殖、生物膜、细胞膜及细胞分化的有关知识。

细胞增殖都需要消耗能量;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出入细胞及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三种: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通过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和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传递信息;细胞分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普遍性、遗传物质不变性。

专题06 实验

专题06 实验

1.(2018·江苏卷,17)关于还原糖、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在甘蔗茎的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温水浴后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B.在大豆种子匀浆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液体由蓝色变成紫色C.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适量洗涤剂和食盐,充分研磨,过滤并弃去滤液D.将DNA粗提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液体由无色变成蓝色解析:甘蔗茎的组织样液中含有大量的蔗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50~65 ℃的水浴加热条件下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大豆种子的匀浆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鉴定蛋白质时应使用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能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

提取DNA时,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

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适量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研磨,过滤后收集滤液。

在沸水浴条件下,DNA与二苯胺试剂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2014·海南高考·T1)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 )A.蚕豆叶肉细胞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C.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D.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A项中,植物的叶肉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故A项错。

B项中,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故B项错。

C项中,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能力,故C项正确。

D项中,伸长区细胞不分裂,开始分化,故D项错。

3.(2018·北京卷,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解析: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入发酵装置中时,要预留约1/3的空间,其目的是:①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瓶内的氧气后再进行酒精发酵;②暂时储存发酵产生的CO2,防止发酵液溢出导致杂菌污染。

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

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

生态系统16-18高考题分类1(2018海南卷.19题,2分)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

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 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 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 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2(2018海南卷.20题,2分)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 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 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 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 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3(2018海南卷.21题,2分)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 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 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 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 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4(浙江2018年11月选考1,2分)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C.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D.大气中C0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5(浙江2018年11月选考27,2分)【加试题】下列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如此B.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擞金字塔倒置时,其数量金字塔也是倒置的C. 海洋中的含碳量高于大气圈,但CO2还能通过扩散作用从大气圈得到补充D. 由于海洋面积约占地球的71%,该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量高于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倍 6(2018年4月浙江卷,第2题,2分)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 •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 •增加化肥的使用C .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 .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蚤—鱼 水—M7(2017年海南卷,18题,2分)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

“双变量”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的实验设计

“双变量”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的实验设计

生物学教学2018年(第43卷)第2期+ 49 +“双变量”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的实验设计(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15131)摘要本文采用‘‘双变量”思想进行了‘‘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的实验设计,让学生体会与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和自身内部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双变量实验探究教学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学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必修1教材唯一的C 级要求的实验,同时又是高中生物学实验为数不多 的定量实验之一。

光合作用除了受到环境因素(如 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等)的影响,还会受物种的 特性、生长状态等植物内部因素的限制,这样本课题 就涉及多因素的探究。

本实验用时长,探究一个因 素一般需要30 min ,如何在一节课完成多个因素的探 究值得一线教师的思考。

笔者设计了一组实验来同 时探究‘‘光照强度(外因)”和‘‘植物生理状态(内 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既节约时间,又能使现 象非常明显。

1实验材料用具青菜叶片(绿叶和黄叶)、1g NaHCCG 溶液、烧杯 3个、台灯1盏(专供光合作用的LED 光源)、秒表、镊 子、尺子等。

2实验步骤(1)分别取叶片大小相近青菜的绿叶和黄叶,利 用打孔器获得数量足够多的叶圆片,利用‘‘真空渗水法”的原理用注射器抽掉叶圆片气体。

(2) 准备3个100 mL 的烧杯,用镊子将叶圆片放 在盛有30 mL 1g 的碳酸氢钠溶液烧杯中,每杯放6片绿色叶圆片和6片黄色叶圆片。

(3) 控制三个实验装置之间的距离都是5 cm ,用 台灯进行照射(图1)。

图1 “双变量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因素”实验装置的数量(表1)。

表1在不同光照强度下7 min 叶圆片上浮的数量光照7 m in 叶圆片上浮的数量强度绿叶黄叶弱光10中光30强光513结果分析首先分析光照强度这个变量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前提是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因此只要看表1 中绿叶组实验数据,不难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 光照强度的增加,叶圆片上浮的数量增加,光合作 用强度增加。

2018北京生物合格考生物试卷及答案(1)

2018北京生物合格考生物试卷及答案(1)

2018年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30个小题(共45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8个小题(共55分)。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1~15题每小题1分,16~30题每小题2分,共45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下列元素中,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是A.氮B.氢C.氧D.碳2.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水C.淀粉D.糖原3.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A.3和2 B.4和3 C.5和4 D.6和54.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A.细胞体积小B.单细胞C.没有核膜D.没有DNA5.右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乙<丙D.甲<乙,乙>丙6.嫩肉粉可将肌肉组织部分水解,使肉类食品口感松软、嫩而不韧。

嫩肉粉中使肉质变嫩的主要成分是A.淀粉酶B.DNA酶C.蛋白酶D.脂肪酶7.《晋书·车胤传》有“映雪囊萤”的典故,记载了东晋时期名臣车胤日夜苦读,将萤火虫聚集起来照明读书的故事。

萤火虫尾部可发光,为发光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淀粉B.脂肪C.ATP D.蛋白质8.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为A.低温、干燥、低氧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C.高温、干燥、高氧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9.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A.42、84、84 B.84、42、84 C.84、42、42 D.42、42、8410.下列四个遗传病的系谱图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A.①B.④C.①③D.②④11. 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苷酸通过肽键互相连接B.A与T配对,C与G配对C.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相同D.碱基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内侧12.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A.血液中的红细胞易变形破裂B.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不正常C.信使RNA中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1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共同点是A.产生了新的基因B.产生了新的基因型C.都属于可遗传变异D.改变了基因的遗传信息14.从科学角度看,下列有关人类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日常健身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B.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因子C.遗传咨询可降低遗传病的患病风险D.食用转基因食品一定会危害健康15.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D.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16.下列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B.斐林试剂(本尼迪特试剂);砖红色C.碘液;蓝色D.双缩脲试剂;紫色17.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生物(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生物(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生物试题卷一、单选题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二、实验题7.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单一花序(单)与复状花序(复)。

高中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2021年整理)

2018版高中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生物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课程目标]·导航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

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

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知识点1 抗生素史话及作用机制[知识梳理]1.发现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能有效地杀死细菌.2。

生产1941年,弗洛里和钱恩研究出了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并于1943年将青霉素用于临床治疗。

1945年,弗洛里、钱恩和弗莱明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

种类人们经常使用的抗生素有200多种。

4.抗生素的作用机制(1)概念抗生素是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种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2)来源微生物、动物、植物或化学合成。

(3)性能抗细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4)作用机制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它们的目的.如青霉素、头孢菌素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活学活用]1。

对青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为特效药,可杀死一切病原菌B.青霉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可口服C。

高中生物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解剖人尸体 观察死细胞 观察动、植物活细胞 观察受精卵的分裂……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思考 ·讨论
1、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获得证据来说明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的? 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2、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归纳出“所有的动植 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可信吗?为什么?这一结论对生物学 研究有什么意义?
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
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因为它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
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1)科学发现需从观察入手。 (2)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3)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4)科学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那么生命系统分哪几个层次? 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阅读教材P6—7 完成P7思考与讨论
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动物: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注意: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大肠杆菌)的细胞本身就是个 体,所以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从而阐明了生物
(2)打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
(3)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 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为后来进
(4)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除了病毒,其 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揭示了生物之间有亲缘关系。
细胞学说对生物界的影响巨大,被恩格斯列入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018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2018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2018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高中选课3+2+1最佳方案: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地理+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高考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多。

新高考最显著的标志是文理不分科。

此外,还包括考试形式、
考试内容和录取机制的改革。

统一高考科目为中文、数学和外语,没有文科和理科。

自此,数学将不再区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

新高考如何进行选科:第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
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很多孩子的兴趣和学习成绩会呈正相关。

有的时候孩子呢,会对自己
喜欢的科目乐此不疲,但对于他痛恨的学科呢,就置之不理了,那么选择自己兴趣的科目,也可以让孩子全身心地投入。

第二、要选择与自己能力倾向最匹配的学科,这是能力基础,比如说有的孩子他爱好物理,但是逻辑思维和空间能力比较差,可能他的学习能力支撑不
起他学到这样的学科,学好这个学科,所以就要慎重考虑是否选择了。

第三、要结合孩子
未来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去选择孩子合适的学科。

这里专业目标就非常重要,要求孩
子从高一你就要有一个比较明确或者比较侧重的专业,从专业目标去倒推你的选科。

那么
你的专业目标又从哪儿来呢?这就需要做好高中阶段的职业或者说是他的学业规划,按照
孩子的职业特质去为孩子规划未来。

选择更有利于孩子持续全面发展的学科。

2018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检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答案

2018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检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含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C2.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

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答案:A3.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物质,它可以优先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部,这主要与细胞膜的哪项结构有关( )A.①B.②C.③D.②③答案:A4.植物的花粉四处飞扬,却只有落在同种植物的柱头上才会萌发,落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不会萌发。

经研究发现,以上事实是由于细胞之间存在着识别作用,这种识别作用与细胞膜的哪种成分有关( ) A.糖蛋白B.磷脂C.糖脂D.胆固醇答案:A5.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D.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答案:A6.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的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甲所示)。

图甲(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统编版历史备课教案讲义: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高中统编版历史备课教案讲义: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食物改变历史《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教学设计设计人:教学理念“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基础的发展带来上层建筑的变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哥伦布大交换所产生的社会生活衣食住行的改变也在这一范畴之内,体现了对人与现实问题的关注。

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使历史成为世界历史,推动世界范围内的近代化,改变了许多国家、民族、地区的命运,此时中国的国运变迁,和外部世界的秩序变迁之间,也产生了深刻的联动关系。

新航路的开辟美洲高产作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的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高考高频考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故而讲授本课时,我将高考题的材料进行拆分引导学生思考,最后向学生展示高考原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对高考的恐惧,带领学生更深入思考食物物种交流引发的社会生活、国际关系的变化。

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是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人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食物生产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进步。

人类产生之初,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约1万年前农业产生,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且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不同的古代文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食物种类,改善了社会生活,也影响了生态坏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

因此本课不仅与前一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有关联,也为学习下一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打下基础。

本课主要内容是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世界的交流和由此产生的影响。

教材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在多角度讲述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史实的同时,又通过史料学习聚焦、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知识,引导学生认识物种交流所带来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物种交流的认识,形成全面分析问题正确思想和史学方法。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题文)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5.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6.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7.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高中生物精品课件:能源物质ATP的研究过程

高中生物精品课件:能源物质ATP的研究过程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程之《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 分子组成
第四节 能源物质ATP的研究过程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程之《分子与细胞》
一、ATP的发现和认识过程
1929年,德国化学家洛曼(Karl Lohmann, 1898—1978)首先发 现ATP。 1935 年 , 苏 联 生 物 学 家 恩 格 尔 哈 特 (Vl adimirEngel hart, 1894—1984)发现肌肉收缩需要ATP。 1941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李普曼(Fritz Lipmann, 1899 —1986) 等人证明了ATP是细胞内化学能的主要载体,在生物体内能量交换 中具有核心作用,并提出了“高能磷酸键”这个术语,高能磷酸键 水解产生的能量就是ATP 对细胞的贡献。 1948年,英国化学家托德(Alexander Robe1tus Todd, 1907— 1997)用化学方法合成了ATP, 标志着科学界已经完全认识了ATP的 结构。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程之《分子与细胞》
二、ATP是怎样合成的
1937 年 , 丹 麦 的 卡 尔 卡 (Heiman Kal ckar, 1908 一 1991) 发 现 ATP 合 成 酶 和 细 胞 呼 吸有关,说明细胞呼吸、糖的氧 化等与产生ATP有关。
1961 年 , 美 国 的 拉 克 尔 (Efraim Racker, 1913 —1991) 成功提纯了ATP合成酶的F1部分 ( 如 图 ) 。 ATP 合 成 酶 F1 部 分是 ATP合成酶催化功能区域。
பைடு நூலகம்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程之《分子与细胞》
三、ATP的分子结构
高中生物科学史微课程之《分子与细胞》
四、ATP生成的相关假说
化 学 渗 透 假 说 : 1961 年 由 英 国 生 物 化 学 家 米 切 尔 (P.Mitchell)提出。他认为电子传递链像一个质子泵,电子 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可促使质子由线粒体基质移位到线 粒体内膜外膜间空间形成质子电化学梯度,即线粒体外侧的 H+浓度大于内侧并蕴藏了能量。当电子传递被泵出的质子, 在H+浓度梯度的驱动下,通过F0F1ATP酶中的特异的H+通道 或“孔道”流动返回线粒体基质时,则由于H+流动返回所释 放的自由能提供F0F1ATP酶催化ADP与Pi偶联生成ATP。此假 说假设在电子传递驱动下,H+循环出、进线粒体,同时生成 AT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阶段主要生物家及有关发现
一、细胞学说
2.细胞学说(建立者只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的共同组成的整
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后被魏尔肖修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意义: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二、生物膜结构
四、光合作用
1.海尔蒙特栽种的柳树质量增加的原因
栽种在桶里的小柳树,在生长过程中能和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为有机物,即进行光合作用。

当它处在生长过程中时,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即有机物的合成量大于有机物的分解量,外在表现为重量的增加。

其重量的增加,主要是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普利斯特利和英格豪斯实验对比,说明了植物在光照下才能放出氧气。

3.萨克斯实验前的“饥饿”处理是为了消耗掉绿叶中原有的营养物质。

4.恩吉尔曼实验分析
(1)实验设计巧妙之处
①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②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

③用极细的光束点状投射:叶绿体上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比实验。

④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对比实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光照引起的
(2)实验结论
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5.对于光合作用中反应物中的元素去向,鲁宾、卡门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了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来自参加反应的H2O。

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用14CO2供给小球藻,推论出同化二氧化碳的卡尔文循环途径。

以生成葡萄糖为例,CO2中的氧在C6H12O6和H2O中出现。

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正确观点:生物来源: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进化顺序: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2)错误观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七、稳态调节
九、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附录:
1.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并且把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

2.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两种关于细胞衰老的学说:
①自由基学说
我们通常把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

自由基含有未配对电子,表现出高度的反应活泼性。

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自由基。

此外,辐射以及有害物质入侵也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

例如,水在电离辐射下便会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

最为严重的是,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产物同样是自由基。

这些新产生的自由基又会去攻击别的分子,由此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伤比较大。

此外,自由基还会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

②端粒学说
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

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

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

3.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细胞,加入含有植物激素、无机盐的糖类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最终长成了新的植株,表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细胞的全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