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成功案例
沃尔玛与中国谈判案例
![沃尔玛与中国谈判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78866f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4.png)
沃尔玛与中国谈判案例
2006年7月,作为世界五百强之首的沃尔玛结束了自己全球范围内从来不建工会的历史,在中国晋江分店成立了第一家工会;时隔两年,2008年7月,沃尔玛再次举动惊人:经过历时一年半的多轮博弈,沃尔玛集体谈判先后在沈阳和深圳等地取得重大突破,企业工会方同沃尔玛达成一致意见,签订集体合同(草案),并在员工大会上表决通过。
一连串的突破,离不开全总以及地方工会的大量工作,啃沃尔玛这块“硬骨头”的决心和成果令人叹服。
沃尔玛的策略调整也称得上明智——毕竟在中国实际的状况下,这样的集体谈判,其象征意义绝对要大于现实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结论是,双赢。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象征意义,年均8%、9%的工资增长,使得“工资决定机制”,这个劳动关系的核心,至少在形式上回归了它的传统与本质,由单方定夺到双方决定,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
另外,对于即使在法律中也一直沿用的“集体协商”,深圳市总工会这次却改用“集体谈判”并反复加以强调,而在劳动法律中,“协商”和“谈判”从来就是含义完全不同的语汇。
然而,一些传统逻辑似乎仍在迷惑着人们:工会方一直使用的“从公
司大局出发”,和“不能杀鸡取卵”听起来令人匪夷所思。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的跨境电商发展案例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的跨境电商发展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6c03b8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8.png)
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的跨境电商发展案例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跨境电商成为了全球零售业的新趋势。
在这一浪潮中,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积极探索跨境电商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以沃尔玛为例,探讨其跨境电商的成功经验与策略,并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
一、沃尔玛跨境电商的起步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凭借其在实体零售领域的强大实力,沃尔玛迅速认识到跨境电商的巨大潜力。
2009年,沃尔玛推出了“沃尔玛全球店”项目,开始在中国市场进行跨境电商业务的尝试。
通过将国际品牌引入中国市场,沃尔玛成功地打开了跨境电商的大门。
二、沃尔玛跨境电商的优势1.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沃尔玛拥有庞大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这让沃尔玛能够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流和货物流通,从而保证了跨境电商业务的顺利运作。
2.全球资源整合:沃尔玛在全球范围内有众多实体店面和供应商资源,通过整合这些资源,沃尔玛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选择,并以竞争力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3.品牌影响力与信誉:沃尔玛作为全球知名的零售品牌,拥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良好的信誉。
这为沃尔玛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消费者对沃尔玛的信任度也为跨境购物提供了保障。
三、沃尔玛跨境电商的发展策略1.网上线下结合:沃尔玛通过将线上和线下进行无缝结合,形成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消费者可以选择在沃尔玛实体店进行线上购物,也可以通过沃尔玛官方电商平台进行线下实体店购物。
这种网上线下的结合模式,既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便利性,又扩大了沃尔玛的销售渠道。
2.强化物流配送:沃尔玛积极优化物流配送系统,提供快捷高效的配送服务。
利用全球供应链网络,沃尔玛能够将商品快速送达客户手中,极大地提高了客户的购物体验。
3.品牌定位与升级: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沃尔玛不断调整品牌定位,并进行产品升级。
通过引进更多高品质的商品和新兴品牌,沃尔玛成功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拓展了市场份额。
四、沃尔玛跨境电商成功的原因1.客户导向:沃尔玛始终将客户放在首位,积极倾听客户的需求并作出相应调整。
案例分析:沃尔玛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徐剑)
![案例分析:沃尔玛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徐剑)](https://img.taocdn.com/s3/m/e4e4dd0002020740be1e9bcd.png)
案例分析:沃尔玛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天天平价我们都是在为顾客服务,也许你会想到你是在为你的上司或经理工作,但事实上他也和你一样,在我们的组织之外有个大老板,那就是顾客,顾客至上。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Samuel Moore Walton)1996年的夏季对深圳人来说是酷热的,然而电视和报刊上一条轮番出现的新闻更让人心热:全球零售业巨子沃尔玛鹏城登陆!一时间,整个深圳为之轰动,人们争先恐后,前往沃尔玛在深圳的两个落脚点——东郊洪湖和西郊香蜜湖,一睹世界零售大王的风采。
与百年老店西尔斯(Sears)相比,沃尔玛(Wal-Mart)只能算是一个年轻的伙计,只有三十几年的历史,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三十几年里,沃尔玛苦心经营,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北美走向全球,最终发展成了世界最大的零售店。
1996年,沃尔玛在全球的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是西尔斯的3倍。
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上名列第11位,1997年上升到第8位。
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SamuelMooreWalton) 曾经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第一富豪,为表彰其卓越的企业家精神,布什总统曾于1992年授予其“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
细分市场沃尔玛在创业初期,面对的是强大的西尔斯、凯马特 (K-Mart)等零售业巨人。
当时,这些大零售企业的网点都集中在大城市,无意进入小城镇和乡村。
在他们的眼中,小城镇不具备开设零售业的条件,他们的原则是,只有超过25000的城市才能考虑设店。
而山姆却认为,小城镇潜力很大,是未来零售业发展的基础所在。
山姆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将小城镇作为他发展零售业的细分市场。
山姆以州为单位,一个县一个县的建点,直到这个州基本饱和,再把目光投向下一个州。
由州扩展到地区,由地区扩展到全国。
山姆的原则是,只要人口超过4000就建店。
第一家沃尔玛百货公司于1962年7月2日在阿肯色州的罗吉斯开业,该地区的人口只有4500人。
[精选]沃尔玛成功案例分析资料
![[精选]沃尔玛成功案例分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5c006f16bec0975f465e2e2.png)
从“夫妻店”到全球最大一个“乡巴佬”造就的财富神话组名:一只有肌肉的娘骚猴组员:李梦洁、李佳彤、周莹、蔡旭东、徐辰飞2016年3月22日1、沃尔玛如何被创建山姆沃尔顿出生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金菲舍镇,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当过报童,这使他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1936年,山姆进入密苏里大学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
并担任过大学学生会主席。
1940年恰逢二战爆发,山姆报名参军在美国陆军情报部门服役。
退伍后,山姆向岳父借了两万美元和妻子海伦开了一家名为“5&&10”夫妻店出卖小商品。
因为其坚守着一个信念:“只要商店能够提供最全的商品、最好的服务,顾客就会蜂拥而至”。
其最著名的“女裤理论”促使了第二家分店的开业,九年期间,在本顿维尔周围地区已有十五家分店,年营业额达到140万美元。
两年后,沃尔顿在罗杰斯城创办了第一家沃尔玛折扣百货店,营业面积为1500平方米,第一年的营业额就达到了170万美元,并与1969年10月31日成立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
2、沃尔玛发展历程A)逐渐成长在70年代,沃尔顿对未来的策略是,首先,进军小镇,占领小镇市场,再逐渐向全国推进。
1972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市场上市。
1979年,沃尔玛总销售额突破十亿美元。
80年代的新思路,巧用高科技,采用会员制。
八十年代初,当地其他销售商家还在钻信息化的这个问题的牛角尖时,沃尔玛便花费了2400万美元建造了一颗人造卫星,并且沃尔玛公司花费6亿多美元,建起了电脑与卫星系统。
1983年,山姆沃尔顿又开办了山姆俱乐部,既实行会员制的商店。
到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沃尔玛公司的业务逐渐向外扩展。
1987年,在德州加仑市开设了第一家综合性百货。
1988年三月,在密苏里州华盛顿市成立了第一家沃尔玛评价购物广场。
1993年,在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已拥有330家零售商店,其海外营业额已占总营业额的27.6%。
1994年正式成立国际业务部,专门负责境外事务。
沃尔玛物流模式成功案例分析
![沃尔玛物流模式成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1f9e0703d8ce2f00662399.png)
沃尔玛物流模式成功案例分析由于物流中心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机构,物流信息化使得众多分销商(无论其是否有从属关系)都将面对一个组织或中心。
因此任何来自市场以及生产厂商的需求都将在这里通过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而得到快速响应,沃尔玛成功的奥秘就是------物流现代化。
沃尔玛是全球第一个发射物流通信卫星的企业物流通信卫星使得沃尔玛产生了跳跃性的发展,很快就超过了美国零售业的龙头――凯玛特和西尔斯。
沃尔玛从乡村起家,而凯玛特和西尔斯。
在战略上以大中小城市为主。
沃尔玛通过便捷的信息技术急起直追,终于获得了成功。
建立全球第一个物流数据的处理中心沃尔玛在全球第一个实现集团内部24小时计算机物流网络化监控,使采购库存、订货、配送和销售一体化。
例如,顾客到沃尔玛店里购物,然后通过POS机打印发票,与此同时负责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的人以及供应商的电脑上就会同时显示信息,各个环节就会通过信息及时完成本职工作,从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加快了物流的循环。
物流如何借助IT沃尔玛物流如何借助信息技术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建立了物流的信息系统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也叫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负责处理系统报表,加快了运作速度。
80年代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物流通讯卫星,1983年的时候采用了POS机,全称Point Of Sale,就是销售始点数据系统。
1985年建立了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上运作。
1986年的时候它又建立了QR,称为快速反应机制,对市场快速拉动需求。
凭借这些信息技术,沃尔玛如虎添翼,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物流使用的IT手段沃尔玛物流应用的信息技术:射频技术/RF (Radio Frenquency),在日常的运作过程中可以跟条形码结合起来应用。
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PDF 。
传统的方式到货以后要打电话、发E-mail或者发报表,通过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可以直接查询货物情况。
沃尔玛vmi案例
![沃尔玛vmi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1633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a.png)
沃尔玛vmi案例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以低价、高质量的商品而闻名于世。
在沃尔玛公司中,供应链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沃尔玛的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是其成功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沃尔玛采用的VMI模式是一种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合作模式,通过共享信息和以需求为导向的库存管理,实现库存降低、销售额提升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
首先,沃尔玛通过VMI模式实现了库存降低。
传统的供应链模式中,供应商需要根据零售商的订货量进行生产和供应,容易出现库存积压或库存不足的问题。
而在VMI模式下,供应商可以直接通过零售商的销售数据来进行库存预测和管理,提前调整生产和供应,避免了库存积压和不足的情况。
这样,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库存周转率得到提高,降低了库存成本。
其次,沃尔玛的VMI模式可以提高销售额。
通过共享销售数据和库存信息,供应商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和供应,确保商品的及时可得。
同时,VMI模式还可以帮助供应商实现快速补货,满足消费者购买的需求,提高销售额。
而对于零售商来说,通过减少库存积压和能够及时补货,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进而提升销售额。
另外,沃尔玛的VMI模式还可以帮助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通过共享信息和数据,零售商和供应商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约束,实现更好地协调和合作。
零售商可以提供销售数据和市场信息,供应商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生产和供应,共同促进销售增长。
另外,VMI模式还可以通过供应链的共同优化,实现成本的节约和效率的提升,促进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
总之,沃尔玛的VMI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共享信息和以需求为导向的库存管理,实现了库存降低、销售额提升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
沃尔玛的经验证明,VMI模式是一种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沃尔玛零售业巨头的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
![沃尔玛零售业巨头的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9112cd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c.png)
沃尔玛零售业巨头的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供应链管理是现代零售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保持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减少库存积压、提高交付效率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沃尔玛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之一,其供应链管理一直被业界称赞为成功的典范。
本文将深入探讨沃尔玛零售业巨头的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探究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一、优质供应商关系的建立沃尔玛一直致力于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与供应商密切合作,沃尔玛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沃尔玛鼓励供应商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共同致力于提升消费者体验。
这种合作模式使得沃尔玛能够更好地控制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产品能够及时交付给消费者。
二、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沃尔玛在供应链管理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透明度。
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沃尔玛能够实时跟踪产品的运输过程,确保产品的库存和交付状态能够及时掌握。
此外,沃尔玛还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供应链,预测产品需求,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三、高效的物流管理沃尔玛在物流管理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沃尔玛通过建立高效的仓储和配送网络,实现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快速交付。
沃尔玛还积极采用物流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这些举措使得沃尔玛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结语沃尔玛作为零售业的巨头,其供应链管理成功案例为其他零售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与优质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高效的物流管理,沃尔玛成功构建了一条高效稳定的供应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读者能够有所启发,促使更多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成功。
沃尔玛案例分析
![沃尔玛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e76d3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a.png)
案例5 沃尔玛超市(2009年)2009年2月1日Mike Duke接任Lee Scott担任沃尔玛(世界最大零售商)CEO。
与沃尔玛人的巨大规模、4010亿美元的销售额、超过200万的员工相比,Mike Duke的新办公室--创始人Sam Walton曾使用的同一间CEO办公室--具有代表性并体现了节俭和简约的价值观。
财富杂志曾说该办公室“比孩子的房间还小”。
1970年沃尔玛从阿肯色州、密苏里以及俄克拉荷马州一个小的连锁折扣店发展成世界第二大公司(根据税收)是20世纪最著名的公司成功案例之一。
其创始人Sam Walton将平易近人的魅力和朴素的商业智慧与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融合在一起以建立世界上最有效的零售管理。
在Lee Scott的领导下,沃尔玛已开始了下一个发展阶段。
在他担任CEO的九年中,Scott大大扩张了沃尔玛在美国之外的经营,并通过承担社会和环境责任以及对反劳工工会采取不太咄咄逼人的态度引导并改变了沃尔玛的外部形象。
2009年1月31结束的财政年度财政业绩体现了Scott成功的领导力:面对60年来美国严重的经济低迷,沃尔玛报告收入增长了7.2%,净收入增长了5.3%。
尽管有此改变,Duke对沃尔玛股东的首次报告仍主要强调公司领导阶层的连续性。
二月第一个星期天是我新工作的第一天。
因此我和妻子花了几个小时将一些箱子和行李搬入新办公室。
但是我们没有换掉地毯、家具甚至Sam Walton原先的木护墙板。
除墙上的几幅画外,我们使它保持Sam Walton, David Glass and Lee Scott在该办公室决定成立我们伟大公司时的原样。
现在坐在他们的办公桌前我感到无尚的荣幸同时也感到更谦卑。
他提出的策略显示几乎没有脱离其前任的影响。
我们公司对今天艰难的经济形势以及明天变化的世界有良好的定位。
我们具有非常强大的管理团队,能够实施我们的策略、完成每一天的工作并展现成果….我们的团队非常专注于工作以提高投资回报。
前向一体化的经典案例
![前向一体化的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1b1d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04.png)
前向一体化的经典案例在当今快速变革的业务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寻求创新来保持竞争力。
前向一体化是一种战略方法,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并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来优化整体业务流程。
本文将介绍一个经典的前向一体化案例,并探讨其成功之处。
这个案例是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沃尔玛面临着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和复杂的业务流程。
为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沃尔玛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一个前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首先,沃尔玛引入了先进的物流技术。
他们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信息和资源,实现物料的高效流动。
沃尔玛利用物流技术实现了准时交货和库存管理的优化,降低了库存成本和运营风险。
其次,沃尔玛建立了全面的信息系统。
他们利用电子数据交换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实时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
供应商可以通过系统查看销售数据和库存情况,根据需求进行生产和补货。
零售商可以通过系统自动订购和跟踪物料,确保货物按时送达。
此外,沃尔玛还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来优化供应链。
他们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通过预测需求和优化库存管理,提高了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
沃尔玛能够更准确地预测产品需求,减少了波动性,同时降低了成本。
通过上述的前向一体化措施,沃尔玛实现了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他们能够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减少了库存积压和缺货的风险。
此外,沃尔玛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也从中受益,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提高了生产和交付的效率。
这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沃尔玛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来实现供应链的前向一体化。
他们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信息和协同合作,实现了供应链的优化。
同时,他们还利用物流技术、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工具,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和反应能力。
总之,前向一体化是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供应链的优化和协同合作。
零售之王沃尔玛的零售商经营案例分析
![零售之王沃尔玛的零售商经营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26ff2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7.png)
零售之王沃尔玛的零售商经营案例分析作为世界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沃尔玛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沃尔玛成功的背后,是它独特的经营模式和成功的营销策略。
本文将对沃尔玛的经营模式和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并探讨沃尔玛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中的成功之道。
经营模式沃尔玛的经营模式建立在低价和高效之上。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沃尔玛对供应链和物流进行了精细的管理。
沃尔玛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系统,与众多厂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以更低的成本采购产品。
此外,沃尔玛在物流方面也拥有自己的优势。
报告显示,沃尔玛在产品售出后能快速将产品补充到货架上。
沃尔玛在产品管理和控制方面也非常得心应手。
通过提供丰富的商品选择和大量的库存,零售商能够满足多种消费者需求。
沃尔玛还可以根据销售数据调整库存和价格,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此外,沃尔玛的门店分布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美国最大的零售商之一,沃尔玛在全美拥有超过5000家门店,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1000家门店。
这样的门店分布使得消费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所需产品,同时也为沃尔玛提供了大量的销售数据,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
营销策略沃尔玛的营销策略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
沃尔玛以“Always Low Prices”为品牌口号,强调通过低价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沃尔玛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同时通过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和优化的购物体验来提高消费者忠诚度。
沃尔玛还通过自身的品牌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推出强大的私人品牌和优质的自有品牌,零售商可以将更多的利润保留在自己手中。
在社交媒体方面,沃尔玛也非常成功。
沃尔玛拥有庞大的在线社区,可以通过这个在线社区增加消费者参与度并提升品牌忠诚度。
沃尔玛还通过社交媒体与消费者互动,关注他们的需要和要求,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成功之道通过以上经营模式和营销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沃尔玛成功的原因:强大的供应链和物流系统,商品管理和库存控制的理解,门店分布广泛,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策略,和积极利用社交媒体的能力。
沃尔玛成功的利器--物流配送
![沃尔玛成功的利器--物流配送](https://img.taocdn.com/s3/m/dbd4fc0303d8ce2f0066235b.png)
沃尔玛成功的利器--物流配送一、案例介绍:沃尔玛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1999年全球销售总额达到1650亿美元,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2000年销售总额达1913亿美元,超过了通用汽车公司。
一家属于传统产业的零售企业,如何能在销售收入上超过"制造之王"的汽车工业,超过世界所有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超过引领"新经济"的信息企业,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配送设施成功关键沃尔玛前任总裁大卫。
格拉斯这样总结:配送设施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之一,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比别人干得好的话,那就是配送中心。
沃尔玛公司1962年建立第一个连锁商店。
随着连锁店铺数量的增加和销售额的增长,物流配送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于是,1970年沃尔玛在公司总部所在地建立起第一间配送中心,集中处理公司所销商品的40%。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配送中心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到现在该公司已建立62个配送中心,为全球4000多个让提供配送服务。
整个公司销售商品85%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
其配送中心的基本流程是:供应商将商品送到配送中心后,经过核对采购计划、进行商品检验等程序,分别送到货架的不同位置存放。
提出要货计划后,电脑系统将所需商品的存放位置查出,并打印有商店代号的标签。
整包装的商品直接由货架上送往传送带,零散的商品由工作台人员取出后也送到传送带上。
一般情况下,商店要货的当天就可以将商品送出。
沃尔玛公司共有六种形式的配送中心:一种是"干货"配送中心,主要用于生鲜食品以外的日用商品进货、分装、储存和配送,该公司目前这种形式的配送中心数量很多。
第二种是食品中心,包括不易变质的饮料等食品,以及易变质的生鲜食品等,需要有专门的冷藏仓储和运输设施,直接送货到店。
第三种是山姆会员店配送中心,这种业态批零结合,有三分之一的会员是小零售商,配送商品的内容和方式同其他业态不同,使用独立的配送中心。
(连锁经营)沃尔玛连锁成功案例
![(连锁经营)沃尔玛连锁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83ef979e009581b6ad9eb08.png)
沃尔玛连锁成功案例最新的美国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沃尔玛公司有五位家族成员占据了前十名的位置。
这五位沃尔玛成员的财富总和是1029亿美元。
而在2000年,沃尔玛营业额首次超过通用汽车(GM),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企业。
美国沃尔玛集团2001年12月,在深圳福田保税区设立的全球采购中心拿到了营业执照,这家世界第一大零售连锁集团的全球采购中心落户深圳并正式启动。
沃尔玛集团将以此为基地,再向世界延伸20个采购据点。
一、两年内,沃尔玛集团将停止采购外包,并将年销售额19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交给深圳设立的全球采购中心及其所属的采购网络负责完成。
1996年进军深圳的沃尔玛目前在此已开设了6家连锁分店。
据介绍,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额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中国已经成为沃尔玛全球最大的供应国之一。
据统计,去年沃尔玛采购中国产品总额已超过100亿美元,其中95%以上来自深圳本土,其销售额以每年2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
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中心是沃尔玛集团酝酿已久的战略计划,在深圳设立全球采购中心,意味着沃尔玛不仅能在这里采购到质量、包装、价格等方面均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而且深圳顺畅、便捷的物流系统及发达的海陆空立体运输网络,特别是华南地区连接世界市场的枢纽港地位,将为沃尔玛集团的全球扩张赢得更多的时间,带来更多的便捷。
沃尔玛被惊叹为世界零售业的一大奇迹,其正成为供应链时代的新主宰--链主。
随着沃尔玛的全球扩张战略形成,中国将成为其全球供应链中最重要的节点之一,并成为亚洲供应链网络的中心。
这一奇迹究竟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让我们首先简单地回顾一下沃尔玛的历史:……1962年由美国山姆.沃尔顿开设;70年代发展到276家连锁店;1983年成立第一家仓储式商店-山姆会员店;1988年成立第一家沃尔玛超市;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深圳,其后在中国建立15个商场;2000年从中国采购商品总额超过100亿美元;2001年沃尔玛在全球设立24个采购点,将全球采购总部由香港搬到深圳;2002年停止采购外包,年销售额19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交给深圳这个全球采购总部及所属的采购网络负责。
啤酒与尿布经典大数据案例沃尔玛经典营销
![啤酒与尿布经典大数据案例沃尔玛经典营销](https://img.taocdn.com/s3/m/bb69e2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8.png)
啤酒与尿布经典大数据案例沃尔玛经典营销这个经典案例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
沃尔玛发现他们的销售额在周末显著下降,经过仔细分析,他们发现主要原因是因为家庭购物的主要决策者─男性也不愿意带着小孩一起逛超市。
于是沃尔玛决定采取措施提高周末购物的销售额,这就是啤酒与尿布的故事。
沃尔玛从大数据中发现,当男性购买尿布时,还会顺便买一些啤酒。
于是沃尔玛把这两个商品放在一起陈列,这样男性顾客就不必专门跑两个区域购买,可以一次完成。
这个策略立即取得成功,沃尔玛的销售额大幅提升。
这个案例揭示了大数据对于企业营销的重要性。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偏好和行为。
通过对消费者数据的深入分析,企业可以发现隐藏的购物规律和消费者的需求。
而准确洞察消费者行为,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合适的销售策略和推广手段。
而沃尔玛的这个案例还展示了企业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改进销售流程和购物体验。
通过将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陈列,沃尔玛解决了男性顾客的购物难题,提高了顾客满意度,进而促进了销售量的增长。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企业应该加强对消费者的了解,不断改进销售流程和服务体验,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高销售额。
此外,这个案例还展示了企业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对消费者购物行为的深入分析,沃尔玛发现了一个市场机会,及时采取了相应的营销策略来满足顾客需求。
这使得沃尔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内的佼佼者。
这告诉我们,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来寻找市场机会,及时调整策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赢得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啤酒与尿布经典大数据案例展示了沃尔玛巧妙运用大数据分析以洞察消费者行为,并通过营销手段来提高销售额的能力。
这个案例揭示了大数据对于企业营销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改进销售流程、提高市场竞争力。
沃尔玛案例详细分析
![沃尔玛案例详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ab3a1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5.png)
沃尔玛案例详细分析案例分析:向跨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取经第⼀部分案例背景介绍⼀、沃尔玛的崛起1962年,⼭姆·沃尔顿在美国阿肯⾊州罗杰斯城⼀个偏僻⼩镇开办了第⼀家沃尔玛百货商店;1969年10⽉31⽇成⽴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1990年,沃尔玛成为美国第⼀⼤零售商;1991年,沃尔玛商店在墨西哥城开业,开始进⼊海外市场;1992年3⽉17⽇,⼭姆·沃尔顿先⽣获得由美国总统乔治·布什颁发的⾃由勋章;1996年,沃尔玛通过成⽴合资公司进⼊中国;1997年沃尔玛年销售额⾸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
在短短的⼏⼗年时间⾥,沃尔玛的连锁店⼏乎遍布全世界,并以其优质快捷的服务,惊⼈的销售收⼊和销售利润增长率,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闻名全球。
2001年在《财富》杂志“全美最受尊敬的公司”中排名第3,2002~2005年在《财富》500强中连续4年位居榜⾸,2009年销售额达到4000亿美元。
在2010年《财富》杂志公布的美国五百强企业新榜单中,全球最⼤零售商沃尔玛取代⽯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再次登上榜⾸,并于2011年新鲜出炉的世界五百强中蝉联冠军称号。
⼆、沃尔玛海外扩张受阻沃尔玛的海外扩张之路也并⾮是⼀帆风顺的,2006年5⽉22⽇沃尔玛将其韩国分店作价8.82亿美元转让给韩国新世界集团,从⽽正式推出韩国市场;7⽉28⽇沃尔玛再次宣布,向麦德龙出售其位于德国的85家门店。
此外,沃尔玛还先后推出过⽇本、印尼、⾹港等亚洲市场,有数据显⽰,沃尔玛在发达国家屡遭不顺,使沃尔玛把更多精⼒关注于中国、印尼、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尤其是中国,这个潜⼒巨⼤的零售市场已成为沃尔玛在亚洲成败的关键,也因此被视为“唯⼀有可能复制沃尔玛在美国的规模和成功战略的市场”。
截⽌到2007年初,即沃尔玛进⼊中国⼗年之际,其在中国市场也仅仅拥有73家门店,总营业额更是不值⼀提,同期综合业绩不但低于⼀些本⼟零售企业,⽽且落后于宿敌家乐福。
沃尔玛公司 案例分析
![沃尔玛公司 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0dd85033687e21af45a95c.png)
沃尔玛公司1962年,萨姆.沃尔顿在亚利桑那州的罗杰斯开了一个折扣店,以低价格、品种多和优质服务吸引顾客。
萨姆把它的商店命名为沃尔玛,并很快取得成功。
1983年开设山姆会员店,1988年开设了首家食品杂货大卖场。
到了1991年沃尔玛已经在全美零售业中排名第一,并开始了全球扩张。
在进入墨西哥、波多黎各、加拿大后又相继进入南美洲、亚洲和欧洲。
后来它又通过收购当地的公司如英国的ASDA来加快扩张战略。
沃尔玛始终保持低价格、多品种和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
曾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
沃尔玛公司有8500家门店,分布于全球15个国家。
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2010年,沃尔玛公司再次荣登《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首,并在《财富》杂志“2010年最受赞赏企业”调查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
2011财年,沃尔玛公司和沃尔玛基金慈善捐赠资金累计3.19亿美元、物资累计超过4.8亿美元。
2012年4月,推出了一种名为“现金支付”的新功能,允许用户在线下单购买商品,然后在附近的沃尔玛实体零售店进行支付。
2013年4月,在福布斯世界2000企业排名中,位列世界15强,凭借5%的销售额增幅,从荷兰皇家壳牌石油手中夺回了全球销售额最高企业的头衔。
沃尔玛的不断扩张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问题:沃尔玛的分店之所以遍及全球,其原因何在?沃尔玛公司1962年,萨姆.沃尔顿在亚利桑那州的罗杰斯开了一个折扣店,以低价格、品种多和优质服务吸引顾客。
萨姆把它的商店命名为沃尔玛,并很快取得成功。
1983年开设山姆会员店,1988年开设了首家食品杂货大卖场。
到了1991年沃尔玛已经在全美零售业中排名第一,并开始了全球扩张。
在进入墨西哥、波多黎各、加拿大后又相继进入南美洲、亚洲和欧洲。
后来它又通过收购当地的公司如英国的ASDA来加快扩张战略。
沃尔玛始终保持低价格、多品种和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
平衡计分卡案例沃尔玛
![平衡计分卡案例沃尔玛](https://img.taocdn.com/s3/m/9f82d5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8.png)
平衡计分卡案例沃尔玛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也是平衡计分卡的成功案例之一。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管理工具,它将企业的战略转化为可度量的指标,并通过四个维度来进行评估,包括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
沃尔玛成功地运用平衡计分卡,帮助企业实现了战略目标,提高了绩效,增强了竞争力。
首先,从财务维度来看,沃尔玛通过平衡计分卡成功地将财务目标与战略联系起来。
例如,沃尔玛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了财务绩效的提升。
同时,沃尔玛还注重利润增长和资产利用效率,这些都成为了财务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通过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维度,沃尔玛能够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从客户维度来看,沃尔玛注重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升。
通过平衡计分卡,沃尔玛能够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客户满意度。
沃尔玛还通过不断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了客户忠诚度,提升了市场占有率。
客户维度的成功实践,使得沃尔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更多的客户和市场份额。
在内部业务流程方面,沃尔玛通过平衡计分卡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例如,沃尔玛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流程再造,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同时,沃尔玛还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优化了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了内部业务流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在学习与成长维度上,沃尔玛注重员工的学习和发展,通过平衡计分卡实现了人力资本的最大化价值。
沃尔玛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也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综上所述,沃尔玛作为平衡计分卡的成功案例,通过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全面考量,实现了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地,提高了企业的绩效,增强了竞争力。
沃尔玛案例分析
![沃尔玛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4567386bd97f192279e975.png)
沃尔玛物流运作特点
1.物流系统。沃尔玛十分重视其物流运输和配送 中心,在物流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物流运营过 程中,沃尔玛逐步建立起一个“无缝点对点”的物 流系统。 2.物流循环。沃尔玛物流的循环与配送中心是联 系在一起的,配送中心是供应商和市场的桥梁,供 货商直接将货物送到配送中心,从而降低了供应方 的成本。沃尔玛的物流过程,始终注重确保商店所 得到的产品与发货单上完全一致,精确的物流过程 使每家连锁店接受配送中心的送货时只需卸货,不 用再检查商品,有效降低了成本。 +
一、关于沃尔玛
☞沃尔玛历史回玛公司的总部在阿肯色州的一个小 城市顿维本尔,现约人口20000多人,它的 总部也是它的第一配送中心. 他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在1962年开设 了第一家沃尔玛商场. 在1970年创立了第一家物流配送中心, 现在已经超过了40多年的历史.随着沃尔 玛的不断发展,多个配送中心建立.
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在深圳开设 了第一家商场和山姆会员店. 在2004年沃尔玛不断进入中国的各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哈尔滨,济南,青 岛等22个城市建立了47家商场,包括 会员店,购物广场,社区店等. 2004年以来沃尔玛已经在中国建立 了146家商场.
沃尔玛最新统计资料 沃尔玛的业务遍及十六个国家:美国、墨西 哥、巴西、印度、阿根廷、波多黎各、英国、 加拿大、中国、尼加拉瓜、日本、洪都拉斯、 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等。
沃尔玛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沃尔玛 有一个补货系统。每一个商店都有这样的系 统,包括在中国的商店。它使得沃尔玛在任 何一个时间点都可以知道,现在这个商店当 中有多少货品,有多少货品正在运输过程当 中,有多少是在配送中心等等。同时它也使 沃尔玛可以了解,沃尔玛某种货品上周卖了 多少,去年卖了多少,而且可以预测沃尔玛 将来可以卖多少这种货品。沃尔玛之所以能 够了解这么细,就是因为沃尔玛有UPC统一 的货品代码。商场当中所有的产品都要有一 个统一的产品代码叫UPC代码。
沃尔玛案例详细分析
![沃尔玛案例详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78371aa76e58fafab00381.png)
案例分析:向跨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取经第一部分案例背景介绍一、沃尔玛的崛起1962年,山姆·沃尔顿在美国阿肯色州罗杰斯城一个偏僻小镇开办了第一家沃尔玛百货商店;1969年10月31日成立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1990年,沃尔玛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商;1991年,沃尔玛商店在墨西哥城开业,开始进入海外市场;1992年3月17日,山姆·沃尔顿先生获得由美国总统乔治·布什颁发的自由勋章;1996年,沃尔玛通过成立合资公司进入中国;1997年沃尔玛年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
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沃尔玛的连锁店几乎遍布全世界,并以其优质快捷的服务,惊人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利润增长率,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而闻名全球。
2001年在《财富》杂志“全美最受尊敬的公司”中排名第3,2002~2005年在《财富》500强中连续4年位居榜首,2009年销售额达到4000亿美元。
在2010年《财富》杂志公布的美国五百强企业新榜单中,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取代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再次登上榜首,并于2011年新鲜出炉的世界五百强中蝉联冠军称号。
二、沃尔玛海外扩张受阻沃尔玛的海外扩张之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2006年5月22日沃尔玛将其韩国分店作价8.82亿美元转让给韩国新世界集团,从而正式推出韩国市场;7月28日沃尔玛再次宣布,向麦德龙出售其位于德国的85家门店。
此外,沃尔玛还先后推出过日本、印尼、香港等亚洲市场,有数据显示,沃尔玛在发达国家屡遭不顺,使沃尔玛把更多精力关注于中国、印尼、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尤其是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零售市场已成为沃尔玛在亚洲成败的关键,也因此被视为“唯一有可能复制沃尔玛在美国的规模和成功战略的市场”。
截止到2007年初,即沃尔玛进入中国十年之际,其在中国市场也仅仅拥有73家门店,总营业额更是不值一提,同期综合业绩不但低于一些本土零售企业,而且落后于宿敌家乐福。
物流案例零售案例之沃尔玛的成功
![物流案例零售案例之沃尔玛的成功](https://img.taocdn.com/s3/m/0bf6dbc9a76e58fafab003e0.png)
物流案例零售案例之沃尔玛的成功1996年8月,全球头号零售品牌沃尔玛(Wal— Mart)进入中国市场,在深圳掀起购物旋风,使传统百货零售业目瞪口呆。
沃尔玛的营销隐秘是什么?沃尔玛凭什么建立起称雄世界的德国零售王国? 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一语破的——我们并肩合作,这确实是要领。
我们为每一位顾客降低生活开支。
我们要给世界一个机会,来看一看通过节约的方式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是个什么模样。
936亿美元:销售额创世界纪录没有一项产业会比零售业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有更紧密的关系。
一位美国学者曾把零售业的使命形象地定义为“提高生活水准、传播幸福”。
而沃尔玛(W AL—MART)正是这一行业中最辉煌的一颗明珠。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
据1994年5月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
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连续增长,并制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宝》杂志95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
事实上,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进展势头。
而相比之下,我国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一些大型百货公司年销售额只有几十亿人民币,与沃尔玛相差之大,令人昨舌。
至今,沃尔玛己拥有2133家沃尔玛商店,469家山姆会员商店和248家沃尔玛购物广场,遍布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中国、印尼等处。
它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进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一个奇迹。
试问,沃尔玛何以能从一家小型的零售店,迅速进展成为大型零售集团,井成为全球第一零售品牌?第一,沃尔玛提出了“帮顾客节约每一分钱”的宗旨,而且实现了价格最廉价的承诺。
其次,光有价廉的商品是不够的,沃尔玛还向顾客提供超一流服务的新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沃尔玛成功案例分析
沃尔玛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大型零售企业。
在前2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
业务迅速扩张到亚洲、欧洲和南美洲。
而沃尔玛的成功,主要还是在于沃尔顿等高层正确的经营理念以及在其理念中诞生的信息管理系统。
沃尔顿的经营思想汇集起来,可以总结为五大战略思想:人才战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市场饱和渗透战略、低价战略、高新技术战略。
这其中,高新技术战略对沃尔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沃尔顿于1997年花了几亿美元,安装完成了沃尔玛第一套真正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从这时候起,改进就从未停止过。
到了1988年,沃尔玛拥有了全国最大的私有卫星通讯网络。
此外,沃尔玛在信用卡和条形码设备使用上,也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高新技术的快速引进,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沃尔玛的工作效率,而且成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它的竞争对手们在跟进的过程中,不仅动作迟缓,而且步履沉重,这就造就了这个零售帝国的逐步强大。
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或体现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计划,使企业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
信息管理系统改变组织的目标,组织的经营管理,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从而使组织领先于竞争者。
20世纪70年代,沃尔玛率先将卫星通讯系统运用于公司的发展,新世纪开始,沃尔玛又投资90亿美元开始实施“互联网统一标准平台”的建设。
凭借先发优势、科技实力,沃尔玛的店铺冲出阿肯色州,遍及美国,走向世界。
由此可见,与其说它是零售企业,不如它说是科技企业。
这在中国也是相同的,正如当时所倡导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目前中国企业大力发展的技术型企业,这跟沃尔玛相比已经是有了近半世纪的差距,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差距下,如何利用好信息管理系统,这对于中国的企业都将会是一个很强的挑战,也真正需要我们国家做到科教兴国,留住
人才来开发技术。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沃尔玛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优质的服务、最快速的反应进行全球运作。
在1974年,公司开始在其分销中心和各家商店运用计算机进行库存控制。
1983年,沃尔玛的整个连锁商店系统都用上条形码扫描系统。
1984年,沃尔马开发了一套市场营销管理软件系统,这套系统可以使每家商店按照自身的市场环境和销售类型制订出相应的营销产品组合。
在1985 至1987年之间,沃尔玛安装了公司专用的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的应用使得总部、分销中心和各商店之间可以实现双向的声音和数据传输,全球4000家沃尔玛分店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终端与总部进行实时的联系。
这一切的优势都来自于沃尔玛积极地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
通过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员工可以更有效地做好工作,更好地做出决策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在沃尔玛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它的配送管理。
管理作为一门学问已经出现了很久,而管理信息系统也有很多。
这些管理信息系统虽然有好有坏,但是也并不是说最好的就一定能够使企业得到最大的利用已经发展。
我想还是最适合、按照实际来的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帮助最大。
沃尔玛采用开发市场营销管理软件系统,使每家商店按照自身的市场环境和销售类型制订出相应的营销产品组合来使企业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展,而不是利用别的软件开发公司开发出来的管理软件,可以说在这方面做的相当好。
90年代沃尔玛提出了新的零售业配送理论:集中管理的配送中心向各商店提供货源,而不是直接将货品运送到商店。
其独特的配送体系,大大降低了成本。
加速了存货周转,形成了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
沃尔玛的配送系统由三部分组成:1.高效的配送中心。
2.迅速的运输系统。
3.先进的卫星通讯网络。
目前,在信息化建设上走在了零售业前沿的沃尔玛,采用了视频会议系统,以解决传统的电话沟通方式的不便,或者是各地相关员工赶往某地进行会议,花费高昂的差旅费用,甚至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例如,通过视频会议系
统,全球的沃尔玛公司人员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报表分析、销售预测、企业内部培训等。
操作人员还可以将PowerPoint、Excel 等数据表格、培训资料呈现在每个与会者的桌面电脑上,同时,还可以在已共享的文档上进行勾画、修改等操作,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众所周知的是,全世界最为强大的电子信息系统在美国。
而在美国曾有这样一个说法是,沃尔玛的电子信息系统是全美最大的民用系统,甚至超过了电信业巨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沃尔玛拥有如此先进的科技装备,这在当时美国商界是极为罕见的,这与沃尔顿先生追求卓越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他认为,高新技术的快速引进和成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沃尔玛的工作效率,促进高效分销,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起到“点石成金”之功效。
信息管理系统甚至能改变组织的业务经营范围,把组织推向新的行为方式。
从沃尔玛的成功可以看出,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发展和成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是否能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是企业适应市场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企业要想真正走向世界,那就必须要以科技为中心,大力研发新的技术,走高端路线,不然的话,很难走向全球,和世界上的其他企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