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聚合试验

合集下载

实验二 交换实验_VLAN及链路冗余实验报告

实验二 交换实验_VLAN及链路冗余实验报告

实验二交换实验_VLAN及链路冗余一、实验名称本次实验的实验名称为:交换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小实验:(1)同一交换机VLAN的划分,也称为交换机端口的隔离;(2)不同交换机上VLAN的划分(3)三层交换机使不同VLAN互通(4)端口聚合提供冗余链路二、实验目的1.同一交换机VLAN的划分在实现同一交换机VLAN的划分实验中,我们主要的目的是理解Port Vlan 的配置,动手实现在同一个交换机上划分VLAN。

2.不同交换机上VLAN的划分在实现不同交换机上VLAN的划分实验中,我们主要的目的是理解跨交换机之间VLAN的特点,可以动手实现在不同的交换机上划分VLAN。

3.三层交换机使不同VLAN互通在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互通的实验中,我们主要的目标是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间互相通信。

4.端口聚合提供冗余链路在实现交换机的端口聚合以提供冗余链路的实验过程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动手实现交换机端口的聚合。

三、实验设备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主要要求的实验设备有交换机2台:三层S3550-1,二层S2126G-1;PC机4台:PC1,PC2,PC5和PC6以及若干条直连线和交叉线。

四、实验拓扑图1.同一交换机VLAN的划分该实验主要使用了二层交换机S2126G-1和两台PC机PC5、PC6,IP地址设置、连接端口号的设置如下图(1)所示:图(1)2.不同交换机上VLAN的划分该实验主要使用了二层交换机S2126G-1、三层交换机S3550-1以及四台PC机PC1、PC2、PC5、PC6,IP地址设置、连接端口号的设置如下图(2)所示:图(2)3.三层交换机使不同VLAN互通该实验主要使用了二层交换机S2126G-1、三层交换机S3550-1以及四台PC机PC1、PC2、PC5、PC6,IP地址设置、连接端口号的设置如下图(3)所示:图(3)4.端口聚合提供冗余链路该实验主要使用了二层交换机S2126G-1、三层交换机S3550-1以及四台PC机PC1、PC2、PC5、PC6,IP地址设置、连接端口号的设置如下图(4)所示:图(4)五、实验内容(步骤)1.同一交换机VLAN的划分(1)按照实验拓扑图进行网络的连接和配置。

链路聚合配置方法及步骤

链路聚合配置方法及步骤

链路聚合配置方法及步骤1.引言1.1 概述在概述部分,我们将介绍链路聚合配置方法及步骤。

链路聚合是一种将多个物理网络链路合并成一个逻辑链路的技术,它能够提高网络带宽、增强网络可用性和负载均衡能力。

链路聚合配置方法是指一系列实施链路聚合技术的具体步骤和操作。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简要介绍链路聚合的概念和作用,明确其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链路聚合配置方法,包括配置前的准备工作、配置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设置和配置完成后的验证步骤。

通过掌握链路聚合配置方法,读者可以了解如何在实际网络环境中配置和应用链路聚合技术。

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逐步深入探讨链路聚合的相关知识和实际操作。

最后,我们将对文章进行总结,回顾链路聚合配置方法及步骤的关键要点,并展望链路聚合技术在未来网络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链路聚合配置方法及步骤,为网络管理员和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和配置链路聚合技术提供指导和帮助。

同时,我们也期待本文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促进在网络通信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安排方式。

一个好的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有序。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安排:1. 引言:本部分主要对文章进行导言,引出链路聚合配置方法及步骤的背景和意义,同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2. 正文:本部分主要对链路聚合的概念和作用进行介绍,然后详细阐述链路聚合配置方法及步骤。

2.1 链路聚合的概念和作用:本小节将解释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包括什么是链路聚合以及它的作用和优势。

2.2 链路聚合配置方法及步骤:本小节将具体介绍链路聚合的配置方法和步骤。

包括链路聚合的配置目标和原则,以及具体的配置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如何进行链路聚合的配置。

3. 结论:本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对链路聚合配置方法及步骤的重要性和优势进行强调,并展望未来链路聚合配置方法的发展方向。

链路聚合实验

链路聚合实验

实验二十二、交换机链路聚合一、实验目的1、了解链路聚合技术的使用场合;2、熟练掌握链路聚合技术的配置。

二、应用环境两个实验室分别使用一台交换机提供20 多个信息点,两个实验室的互通通过一根级联网线。

每个实验室的信息点都是百兆到桌面。

两个实验室之间的带宽也是100M,如果实验室之间需要大量传输数据,就会明显感觉带宽资源紧张。

当楼层之间大量用户都希望以100M 传输数据的时候,楼层间的链路就呈现出了独木桥的状态,必然造成网络传输效率下降等后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提高楼层主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带宽,实现的办法可以是采用千兆端口替换原来的100M 端口进行互联,但这样无疑会增加组网的成本,需要更新端口模块,并且线缆也需要作进一步的升级。

另一种相对经济的升级办法就是链路聚合技术。

顾名思义,链路聚合,是将几个链路作聚合处理,这几个链路必须是同时连接两个相同的设备的,这样,当作了链路聚合之后就可以实现几个链路相加的带宽了。

比如,我们可以将 4 个100M 链路使用链路聚合作成一个逻辑链路,这样在全双工条件下就可以达到800M的带宽,即将近1000M 的带宽。

这种方式比较经济,实现也相对容易。

三、实验设备1、DCS-3926S 交换机2 台2、PC机2 台3、Console 线1-2 根4、直通网线4-8 根四、实验拓扑五、实验要求如果链路聚合成功,则PC1 可以ping 通PC2。

六、实验步骤第一步:正确连接网线,交换机全部恢复出厂设置,做初始配置,避免广播风暴出现交换机A:switch#config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AswitchA(Config)#interface vlan 1switchA(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1.11 255.255.255.0switchA(Config-If-Vlan1)#no shutdownswitchA(Config-If-Vlan1)#exit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MSTP is starting now, please wait...........MSTP is enabled successfully.switchA(Config)#交换机B:switch#config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BswitchB(Config)#interface vlan 1switchB(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1.12 255.255.255.0switchB(Config-If-Vlan1)#no shutdownswitchB(Config-If-Vlan1)#exitswitchB(Config)#spanning-treeMSTP is starting now, please wait...........MSTP is enabled successfully.switchB(Config)#第二步:创建port group交换机A:switchA(Config)#port-group 1switchA(Config)#验证配置:switchA#show port-group detailSorted by the ports in the group 1:--------------------------------------------switchA#show port-group briefPort-group number : 1Number of ports in port-group : 0 Maxports in port-channel = 8Number of port-channels : 0 Max port-channels : 1switchA#交换机BswitchB(Config)#port-group 2switchB(Config)#第三步:手工生成链路聚合组(第三、四步任选其一操作)交换机A:switchA(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1-2switchA(Config-Port-Range)#port-group 1 mode onswitchA(Config-Port-Range)#exitswitchA(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switchA(Config-If-Port-Channel1)#验证配置:switchA#show vlanVLAN Name Type Media Ports---- ------------ ---------- --------- -------------------1 default Static ENET Ethernet0/0/3 Ethernet0/0/4Ethernet0/0/5 Ethernet0/0/6Ethernet0/0/7 Ethernet0/0/8Ethernet0/0/9 Ethernet0/0/10Ethernet0/0/11 Ethernet0/0/12Ethernet0/0/13 Ethernet0/0/14Ethernet0/0/15 Ethernet0/0/16Ethernet0/0/17 Ethernet0/0/18Ethernet0/0/19 Ethernet0/0/20Ethernet0/0/21 Ethernet0/0/22Ethernet0/0/23 Ethernet0/0/24Port-Channel1switchA# !port-channel1已经存在交换机B:switchB(Config)#int e 0/0/3-4switchB(Config-Port-Range)#port-group 2 mode onswitchB(Config-Port-Range)#exitswitchB(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2switchB(Config-If-Port-Channel2)#验证配置:switchB#show port-group briefPort-group number : 2Number of ports in port-group : 2 Maxports in port-channel = 8Number of port-channels : 1 Max port-channels : 1switchB#第四步:LACP动态生成链路聚合组(第三、四步任选其一操作)switchA(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1-2switchA(Conifg-Port-Range)#port-group 1 mode activeswitchA(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switchA(Config-If-Port-Channel1)#验证配置:switchA#show vlanVLAN Name Type Media Ports---- ------------ ---------- --------- -------------------1 default Static ENET Ethernet0/0/3 Ethernet0/0/4Ethernet0/0/5 Ethernet0/0/6Ethernet0/0/7 Ethernet0/0/8Ethernet0/0/9 Ethernet0/0/10Ethernet0/0/11 Ethernet0/0/12Ethernet0/0/13 Ethernet0/0/14Ethernet0/0/15 Ethernet0/0/16Ethernet0/0/17 Ethernet0/0/18Ethernet0/0/19 Ethernet0/0/20Ethernet0/0/21 Ethernet0/0/22Ethernet0/0/23 Ethernet0/0/24Port-Channel1switchA# !port-channel1已经存在交换机B:switchB(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3-4switchB(Conifg-Port-Range)#port-group 2 mode passiveswitchB(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2switchB(Config-If-Port-Channel2)#验证配置:switchB#show port-group briefPort-group number : 2Number of ports in port-group : 2 Maxports in port-channel = 8Number of port-channels : 1 Max port-channels : 1switchB#第九步:使用ping命令验证使用PC1 ping PC2七、注意事项和排错1、为使Port Channel正常工作,Port Channel的成员端口必须具备以下相同的属性:a) 端口均为全双工模式;b) 端口速率相同;c) 端口的类型必须一样,比如同为以太口或同为光纤口;d) 端口同为Access端口并且属于同一个VLAN或同为Trunk端口;e) 如果端口为Trunk端口,则其Allowed VLAN和Native VLAN属性也应该相同。

链路聚合技术文档

链路聚合技术文档

链路聚合技术文档目录1.以太网链路聚合作用 (1)2.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 (1)2.1聚合接口 (1)2.2聚合组 (1)2.3成员端口 (1)2.4操作Key (2)2.5配置分类 (2)2.6参考端口 (2)2.7LACP协议 (2)3.聚合模式 (3)3.1静态聚合模式 (4)3.2动态聚合模式 (5)4.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7)1. 以太网链路聚合作用链路聚合是将多个物理以太网端口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聚合组,使用链路聚合服务的上层实体把同一聚合组内的多条物理链路视为一条逻辑链路。

链路聚合可以实现出/入负荷在聚合组中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分担,以增加带宽。

同时,同一聚合组的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彼此动态备份,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如图1所示,Device A与Device B之间通过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连,将这三条链路捆绑在一起,就成为了一条逻辑链路Link aggregation 1,这条逻辑链路的带宽等于原先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的带宽总和,从而达到了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同时,这三条以太网物理链路相互备份,有效地提高了链路的可靠性。

图1 链路聚合示意图2. 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2.1 聚合接口聚合接口是一个逻辑接口,它可以分为二层聚合接口和三层聚合接口。

2.2 聚合组聚合组是一组以太网接口的集合。

聚合组是随着聚合接口的创建而自动生成的,其编号与聚合接口编号相同。

每个聚合组唯一对应着一个逻辑接口,我们称之为聚合接口。

聚合组/聚合接口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二层聚合组/二层聚合接口:二层聚合组的成员端口全部为二层以太网接口,其对应的聚合接口称为二层聚合接口(Bridge-aggregation Interface,BAGG)。

(2)三层聚合组/三层聚合接口:三层聚合组的成员端口全部为三层以太网接口,其对应的聚合接口称为三层聚合接口(Route-aggregation Interface,RAGG)。

2.3 成员端口聚合组中的以太网接口就称为该聚合组的成员端口,成员端口的状态具有以下两种状态:(1)选中(Selected)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可以参与用户数据的转发,处于此状态的成员端口简称为“选中端口”。

思科聚合组实验报告

思科聚合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思科链路聚合(EtherChannel)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

2. 学习配置思科交换机上的聚合组,包括物理链路的聚合、聚合模式的设置以及链路聚合的配置和验证。

3. 通过实验验证聚合组在提高网络带宽和冗余性方面的作用。

二、实验环境1. 设备:两台思科交换机(如:Catalyst 3560系列)、两台PC终端、网线若干。

2. 软件:思科IOS软件或模拟器(如:GNS3)。

三、实验原理链路聚合(EtherChannel)是一种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成一个逻辑链路的技术,从而实现更高的带宽和冗余性。

在思科交换机上,可以通过配置聚合组来实现链路聚合。

四、实验步骤1. 物理连接:将两台交换机的指定端口通过网线连接,形成物理链路。

2. 配置交换机:- 进入交换机配置模式。

- 配置端口模式为trunk。

- 创建聚合组,并将物理端口加入到聚合组中。

- 配置聚合模式(如:LACP、PAgP或on)。

- 配置负载均衡策略(如:源MAC地址、目标MAC地址等)。

3. 验证配置:- 使用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命令查看聚合组的建立情况。

- 使用show etherchannel port命令查看聚合端口的带宽和状态。

- 在PC终端上测试网络连通性,验证聚合组是否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聚合组建立情况:通过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命令,可以看到聚合组的建立情况,包括聚合组ID、端口状态、链路状态等。

2. 聚合端口带宽:通过show etherchannel port命令,可以看到聚合端口的带宽和状态,包括端口聚合状态、带宽利用率等。

3. 网络连通性测试:在PC终端上测试网络连通性,可以发现聚合组正常工作,提高了网络带宽和冗余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配置了思科交换机上的聚合组,并验证了其在提高网络带宽和冗余性方面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链路聚合是一种有效的网络技术,可以满足大型网络对带宽和可靠性的需求。

实验11 802.3ad链路聚合

实验11  802.3ad链路聚合

实验十一:802.3ad 链路聚合【实验名称】802.3ad 冗余备份测试【实验目的】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背景描述】假设某企业采用2台交换机组成一个局域网,由于很多数据流量是跨过交换机进行传送的,因此需要提高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为此网络管理员在2台交换机之间采用2根网线互连,并将相应的2个端口聚合为一个逻辑端口,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实现功能】增加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实验拓扑】【实验设备】S2126G (2台) PC (2台)、直连线(4根)【实验步骤】1. 在交换机A 上配置聚合端口>enable ! 进入特权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模式(config)# hostname SwitchAswitchA(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2switchA(config-range-if)#port-group 1 !配置端口1,2属于聚合口AG1 switchA(config-range-if)#endswitchA#show aggegateport 1 summary !查看端口聚合组1 的信息 SwitchA SwitchB F0/1 F0/2 F0/5 F0/1F0/2 F0/52. 在交换机B上配置聚合端口(方法同A交换机,这里给出另一重方法)>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模式(config)# hostname SwitchBswitchB(config)#interface range fastethernet 0/1-2switchB(config-range-if)#port-group 1switchB(config-range-if)#endswitchB#show vlan !查看信息可以看到多出一个AG1的端口3. 验证连续让一台计算机给另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可用ping 命令),当一条链路断开时仍然能够互相通信,并且没有数据包的丢失.4. 其他命令:1)删除聚合口在接口配置模式下使用no port-group命令删除一个AP成员接口。

链路聚合实验报告

链路聚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二层链路聚合的配置方法。

3. 熟悉链路聚合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场景。

二、实验环境1. 交换机:两台H3C S5700交换机2. 网线:直通网线若干3. 计算机终端:2台三、实验步骤1. 拓扑搭建:将两台交换机通过网线连接,并连接一台计算机终端用于配置和测试。

2. 配置交换机:1. 在交换机SW1上:- 创建链路聚合组:`system-view`,`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manual`。

- 将接口加入聚合组:`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link-aggregation group 1`。

- 创建VLAN:`vlan 10`。

- 将接口划入VLAN:`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port vlan 10`。

- 将接口设置为trunk模式:`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 在交换机SW2上:- 配置与SW1一致的链路聚合组、VLAN和trunk模式。

3. 测试链路聚合:1. 在计算机终端上配置IP地址,并确保与交换机SW1的VLAN 10在同一网段。

2. 使用ping命令测试计算机终端与另一台计算机终端之间的连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链路聚合成功:在配置完成后,使用ping命令测试计算机终端之间的连通性,结果显示连通性良好,说明链路聚合配置成功。

2. 带宽提升:链路聚合将多个物理接口聚合为一个逻辑接口,从而提高了链路的带宽。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配置链路聚合组中的端口数量,以实现更高的带宽。

3. 故障备份:链路聚合支持故障备份功能,当其中一个链路出现故障时,其他链路可以自动接管流量,保证网络的稳定性。

五、实验结论1. 链路聚合是一种提高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链路聚合实验

链路聚合实验

链路聚合实验实验三链路聚合实验任务⼀:交换机静态链路聚合配置本实验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静态链路聚合,使学员掌握静态链路聚合的配置命令和查看⽅法。

然后通过断开聚合组中的某条链路并观察⽹络连接是否中断,来加深了解链路聚合所实现的可靠性。

步骤⼀:连接配置电缆将PC(或终端)的串⼝通过标准Console电缆与交换机的Console⼝连接。

电缆的RJ-45头⼀端连接路由器的Console⼝;9针RS-232接⼝⼀端连接计算机的串⾏⼝。

检查设备的软件版本及配置信息,确保各设备软件版本符合要求,所有配置为初始状态。

如果配置不符合要求,请读者在⽤户模式下擦除设备中的配置⽂件,然后重启设备以使系统采⽤缺省的配置参数进⾏初始化。

步骤⼆:配置静态聚合链路聚合可以分为静态聚合和动态聚合,本实验任务是验证静态聚合配置SWA,在SWA上完成如下配置:[SWA]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如上配置命令的含义是:[SWA] interface Ethernet 1/0/23[SWA-Ethernet1/0/23]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补充如上空格中的配置命令并说明该命令的含义:[SWA] interface Ethernet 1/0/24[SWA-Ethernet1/0/24]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配置SWB,将端⼝E1/0/23和端⼝E1/0/24进⾏聚合,请在如下空格中补充完整的配置命令:步骤三:查看聚合组信息分别在SWA和SWB上通过命令查看⼆层聚合端⼝所对应的聚合组摘要信息,通过命令查看⼆层聚合端⼝所对应聚合组的详细信息通过执⾏查看聚合组摘要信息命令,可以得知该聚合组聚合端⼝类型是:,聚合模式是,负载分担类型是,Select Ports数是,Unselect Ports数是。

步骤四:链路聚合组验证表17-1IP地址列表设备名称IP地址⽹关PCA 172.16.0.1/24 --PCB 172.16.0.2/24 --按表17-1所⽰在PC上配置IP地址。

链路聚合和冗余

链路聚合和冗余

实验三链路聚合和冗余一、实验背景:在以太网树型结构中,常常会采用一些技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性能和可靠性。

如下图“稳定型以太网结构”所示,该网络采用了以下技术设计:●核心层采用双中心结构;●核心层-汇聚层,汇聚层-接入层全部链路采用冗余设计;●核心层-汇聚层,汇聚层-接入层全部工作链路采用聚合设计;二、技术概念链路聚合:是将两个或更多数据信道结合成一个单个的信道,该信道以一个单个的更高带宽的逻辑链路出现。

链路聚合一般用来连接一个或多个带宽需求大的设备,例如连接骨干网络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群。

冗余链路:在骨干网设备连接中,单一链路的连接很容易实现,但一个简单的故障就会造成网络的中断。

因此在实际网络组建的过程中,为了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在多台交换机组成的网络环境中,通常都使用一些备份连接,以提高网络的健壮性、稳定性。

这里的备份连接也称为备份链路或者冗余链路。

备份链路之间的交换机经常互相连接,形成一个环路,通过环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冗余。

三、链路聚合实验设计1、实验拓扑图2、观察图中f0/2线路的联通状态3、配置代码:Switch0、Switch1完全相同:Switch>enableSwitch#conf terminalSwitch(config)#int range f0/1-f0/2Switch(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on四、冗余链路试验设计1、实验拓扑图2、观察图中f0/2线路的联通状态,得出结论,Cisco交换机自动运行STP生成树算法,特意阻塞可能导致环路的冗余路径,以确保网络中所有目的地之间只有一条逻辑路径。

端口处于阻塞状态时,流量将无法进入或流出该端口。

不过,STP 用来防止环路的BPDU(网桥协议数据单元)帧仍可继续通行。

3、配置代码配置根桥:Switch>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root primary。

配置eth-trunk链路聚合

配置eth-trunk链路聚合

配置eth-trunk链路聚合一、原理概述两个设备间的带宽不够用时,可采用eth-trunk链路聚合使得原来2个1G的全双工的接口捆绑在一起,可以达到2G。

优点:提高可靠性,增加带宽二、实验目的(1)确保链路出现故障后及时切换(2)掌握配置eth-trunk链路聚合的方法(手工负载分担模式)(3)掌握配置eth-trunk链路聚合的方法(静态LACP模式)三、配置及测试(一)采用手工负载分担模式1.通过[s2]dis stpbr显示交换机的stp接口信息2.[S1]dis int e b //查看S1的接口信息3.在S1中输入以下命令4.在S2的配置与S1一置5.pc1 ping pc2 ,即:在PC1中ping 10.0.0.2 –t,然后关闭S1的g 0/0/1端口,把PC1 ping pc2的界面,截图6.显示S1的eth-trunk的接口信息,在S1中输入以下dis int eth 1,把显示的结果截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二)静态LACP模式问题:链路聚合线路中某条线路发生故障时,只有一条链路能正常工作,这样无法保证有足够的带宽。

解决办法:再部署一条链路作为备份链路,采用静态LACP模式配置链路聚合,当某链路出现故障时,立即启用备份链路进行链路聚合。

1.增加一条新的链路g 0/0/3,如图示:2.删除S1,S2已经加入到eth-trunk1的接口注:S2的配置与S1的配置一样3.S1,S2的工作模式设置为静态LACP模式,并将S1,S2中的g0/0/1 ,g0/0/2 , g0/0/3添加到eth-trunk1中注:S2的配置与S1的配置一样4.设置S1的活动接口上限阈值2[S1]int eth-tru 1[S1-eth]max active 2 //设置最多2条线路通信5.配置S1上的g0/0/1,g0/0/2为优先接口(优先级设置为100)6.在S1中输入:dis eth 17.模拟链路发生故障,关闭g0/0/1接口[S1]int g0/0/1[S1-g0/0/1]shut[S1-g0/0/1]diseht 18. [S1]dis int eth 1 //显示eth-trunk链路聚合情况,截图。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链路聚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链路聚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链路聚合》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成为了信息传输和共享的关键基础设施。

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链路聚合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对于提升网络性能、增强可靠性以及优化资源利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链路聚合,简单来说,就是将多个物理链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单一链路。

这就好比把多条狭窄的小道合并成一条宽阔的大道,让数据能够更快速、更顺畅地通行。

为什么我们需要链路聚合呢?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企业内部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在不同的部门和设备之间传输,比如文件共享、视频会议、数据库访问等等。

如果只依靠单个物理链路,很容易出现网络拥堵、传输速度慢的问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而通过链路聚合,将多个链路的带宽整合起来,就能够大大增加网络的总带宽,从而满足大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链路聚合不仅能够提升带宽,还能增强网络的可靠性。

当其中一条物理链路出现故障时,数据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的链路上进行传输,不会导致网络中断。

这就好比在一条道路出现塌方时,车辆可以迅速改道行驶,保障交通的持续畅通。

在实际应用中,链路聚合有多种实现方式。

常见的有手动配置和动态协议两种。

手动配置需要网络管理员根据网络的需求和拓扑结构,手动将多个链路组合在一起,并设置相关的参数。

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直观,但需要管理员对网络有深入的了解,并且配置过程相对繁琐。

动态协议则是通过特定的协议,如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来自动实现链路的聚合和管理。

LACP 可以根据链路的状态和带宽等因素,动态地调整数据的传输路径,实现更高效的链路利用。

在配置链路聚合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因素。

首先是物理链路的兼容性,包括链路的速率、双工模式等都需要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导致聚合失败。

其次是设备的支持,不同的网络设备对链路聚合的支持程度和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配置。

链路聚合实验指导书

链路聚合实验指导书

链路聚合实验实验4-1 链路聚合实验学习目标•掌握链路聚合原理•掌握链路聚合配置链路聚合技术分析•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对骨干链路的带宽和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传统技术中,常用更换高速率的接口板或更换支持高速率接口板的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带宽,但这种方案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不够灵活。

•采用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在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条件下,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来达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

在实现增大带宽目的的同时,链路聚合采用备份链路的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之间链路的可靠性。

•CISCO 链路聚合模式匹配图••本项目中汇聚交换机SW1和SW2之间需要进行链路聚合提高带宽及提升链路可靠性。

拓扑图图1拓扑操作步骤步骤一创建链路聚合端口1、将《网络项目拓扑搭建实验》中保存的拓扑打开:拓扑中SW1和SW2之间各有两个端口互联,可将G0/1和G0/2加入同一链路聚合组中。

2、在SW1上创建port-channel:SW1>enableSW1#conf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1(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23、在SW2上创建port-channel:SW2>enable步骤二物理接口关联port-channel1、将SW1的G0/1和G0/2加入port-channel12中,参考命令如下:2、查看SW1上etherchannel状态:3、将SW2的G0/1和G0/2加入port-channel12中,参考命令如下:4、查看SW2上etherchannel状态:步骤三保存配置1、全网设备保存配置,防止掉电配置丢失。

参考配置:R1#wr //各设备特权模式下保存配置Building configuration...[OK]2、查看全网设备配置保存是否成功,防止掉电配置丢失。

使用网络设备的链路聚合功能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

使用网络设备的链路聚合功能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

使用网络设备的链路聚合功能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网络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网络管理员需要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来提高带宽利用率。

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网络设备的链路聚合功能。

本文将讨论链路聚合的原理、实施方法以及优势。

一、链路聚合的原理链路聚合是一种通过将多个物理连接捆绑在一起来增加带宽的技术。

它能将多个链路视为单个逻辑连接来进行传输,从而提高网络的总带宽利用率。

链路聚合的原理基于两个关键概念:链路聚合组和负载均衡。

链路聚合组是指将多个物理链路组合成一个逻辑连接的方式。

负载均衡则是指将数据包根据一定的算法平均地分配到各个物理链路上,以实现并行传输的效果。

二、链路聚合的实施方法链路聚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包括静态聚合和动态聚合两种方式。

1. 静态聚合静态聚合是在网络设备的配置中手动设置聚合组和链路的方式。

管理员需要手动指定聚合组中的链路数量和链路类型,并为每个链路配置相同的参数。

这种方式相对简单,但需要管理员手动干预,对网络规划和管理的要求较高。

2. 动态聚合动态聚合是通过使用特定的协议来自动配置和管理链路聚合组。

其中一种常用的协议是以太网聚合控制协议(Ethernet AggregationControl Protocol,简称 LACP)。

LACP协议可以自动检测链路状态,并根据需要动态地加入或移除链路聚合组。

三、链路聚合的优势使用链路聚合功能可以带来多个优势,有助于提高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性能。

1. 增大带宽:通过将多个链路聚合起来,可以形成一个高带宽的逻辑连接,有效增加网络的总带宽。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或高流量的应用需求。

2. 提高可靠性:链路聚合在提高带宽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当某个物理链路发生故障时,链路聚合能够自动将数据流转移到其他正常的链路上,从而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和可用性。

3. 负载均衡:链路聚合可以根据预设的负载均衡算法,将数据包平均地分布到各个链路上进行传输。

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

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

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思科链路聚合实验报告引言:链路聚合是一种网络技术,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链路,以提高网络带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我们进行的一项思科链路聚合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思科链路聚合技术在提高网络性能方面的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将多个物理链路聚合成一个逻辑链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

实验环境:我们使用了一台思科路由器和两个交换机来搭建实验环境。

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通过物理链路连接。

我们使用了两个PC机作为主机,分别连接到两个交换机上。

实验步骤:1. 配置思科路由器:我们首先登录思科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进行相应的配置。

我们启用了链路聚合协议,并将两个物理链路绑定成一个逻辑链路。

2. 配置交换机:我们在两个交换机上进行相应的配置,使其能够识别和转发链路聚合的数据包。

3. 进行实验:我们使用两台PC机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首先,我们测试了单个物理链路的带宽和延迟。

然后,我们启用链路聚合后,再次进行测试,比较结果。

实验结果和分析:在单个物理链路的测试中,我们发现带宽和延迟与预期相符。

然而,当我们启用链路聚合后,带宽显著提高,延迟也有所降低。

这是因为链路聚合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成一个逻辑链路,使数据能够并行传输,从而提高了带宽。

此外,链路聚合还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当一个物理链路出现故障时,链路聚合可以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的物理链路,保证数据的传输不中断。

这种冗余设计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然而,链路聚合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链路聚合需要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进行相应的配置,增加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

其次,链路聚合的效果受到物理链路的质量和数量限制。

如果物理链路质量较差或数量有限,链路聚合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思科链路聚合技术在提高网络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链路聚合可以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但也需要考虑到配置复杂性和物理链路的限制。

4-端口聚合实验分析

4-端口聚合实验分析

实验报告如有雷同,雷同各方当次实验成绩均以0分计。

警示2.当次小组成员成绩只计学号、姓名登录在下表中的。

3.在规定时间内未上交实验报告的,不得以其他方式补交,当次成绩按0分计。

4.实验报告文件以PDF格式提交。

【实验目的】理解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

【实验内容】(1)完成实验教程第三章实例3-5的实验,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及实验思考。

(P99-102)(2)端口聚合和生成树都可以实现冗余链路,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不同?(3)你认为本实验能实现负载平衡吗?如果不能,请讨论原因并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要求】一些重要信息信息需给出截图,注意实验步骤的前后对比。

【实验记录】(如有实验拓扑请自行画出,)实验内容:(1) 完成实验教程第三章实例3-5的实验,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及实验思考。

(P99-102)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步骤0:按图3-17连接好网络拓扑,注意两交换机之间只接一根跳线(例如F0/1端口)。

实验前带宽验证:在PC2上建立一个共享目录(例如D:\share),并启动Wireshark抓包软件,选中监控对象,将界面停留在Caputer Interfaces窗口上(图3-18);这时有数据包发生吗?答:有少量数据包,如下图所示。

在Windows7中,共享目录(例如d:\share)在命令提示符窗口的建立过程如下:md d:\share \\ 在D盘建立文件夹sharenet user B403 159357 \\ 建立用户B403、口令是159357net share myshare=d:\share /grant:B403,full\\ 建立d:\share的共享名为myshare,访问用户myuser、权限full在PC1上选择一文件包,在“开始”|“搜索程序和文件”的对话框中输入\\192.168.10.20\myshare,输入用户名/口令,就进入了共享文件夹。

将PC1上的一个文件包复制到PC2的共享目录,我选择UPK1(5).rar,大小为1.5GB。

3、思科模拟器链路聚合命令hao

3、思科模拟器链路聚合命令hao

思科模拟器命令一、实验拓扑图:二、操作步骤:——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方案1---静态聚合--- SW1和SW2交换机配置如下:1、配置vlanZXR10#vlan databaseZXR10(vlan)#vlan 10ZXR10(vlan)#vlan 20ZXR10(vlan)#exitZXR10#configure terminalZXR10(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ZXR1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ZXR1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接PC机ZXR10(config-if)#exitZXR10(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ZXR1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ZXR1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接PC机ZXR10(config-if)#exit3、将端口加入到链路聚合组中:ZXR10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5 ――――――――-接3228-1的15口ZXR10 (config-if)# channel-group 1 mode on---------以静态方式将端口成员加入链路聚合组ZXR10 (config-if)#exitZXR10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6 ―――――――――――-接3228-1的16口ZXR10 (config-if)# channel-group 1 mode on---------以静态方式将端口成员加入链路聚合组ZXR10 (config-if)#exit4、配置链路聚合组模式:ZXR10 (config)# interface port-channel 1-------进入虚拟链路聚合组1ZXR10 (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修改虚拟链路聚合组1的模式为TRUNKZXR1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0,20----虚拟链路聚合组1承载VLAN 10,20 ZXR10 (config)#exit(SW2交换机配置同SW-1一样)方案2 –动态链路聚合---SW1和SW2交换机配置如下:1、配置vlanZXR10#vlan databaseZXR10(vlan)#vlan 10ZXR10(vlan)#vlan 20ZXR10(vlan)#exitZXR10#configure terminalZXR10(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ZXR1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ZXR1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接PC机ZXR10(config-if)#exitZXR10(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ZXR1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ZXR1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接PC机ZXR10(config-if)#exit3、将端口加入到链路聚合组中:ZXR10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5 ――――――――-接3228-1的15口ZXR10 (config-if)# channel-protocol lacp--------设置端口聚合模式为动态模式ZXR10 (config-if)# channel-group 1 mode active(/passive)---------以动态方式将端口成员加入链路聚合组ZXR10 (config-if)#exitZXR10 (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6 ―――――――――――-接3228-1的16口ZXR10 (config-if)# channel-protocol lacp--------设置端口聚合模式为动态模式ZXR10 (config-if)# channel-group 1 mode active(/passive)---------以动态方式将端口成员加入ZXR10 (config-if)#exit4、配置链路聚合组模式:ZXR10 (config)# interface port-channel 1ZXR10 (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ZXR1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0,20ZXR10 (config)#exit(SW2交换机配置同SW-1一样)注:聚合模式设置为on时端口运行静态trunk,参与聚合的两端都需要设置为on模式。

cisco 链路聚合lacp

cisco 链路聚合lacp

链路聚合Lacp 实验目的:理解并掌握链路聚合的配置及原理。

实验拓扑:实验步骤:SW1SW1(config)#interface range g0/1 - g0/2SW1(config-if-range)#channel-protocol lacpSW1(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activeSW1(config-if-range)#exitSW1(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SW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1(config-if)#switchport nonegotiateSW1(config-if)#exitSW1(config)#^ZSW1#%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SW1#wrBuilding configuration...[OK]SW2SW2(config)#interface range g0/1 -g0/2SW2(config-if-range)#channel-protocol lacpSW2(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passiveSW2(config-if-range)#exitSW2(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SW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2(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SW2(config-if)#switchport nonegotiateSW2(config-if)#exitSW2(config)#exitSW2#wrBuilding configuration...[OK]分析:SW1SW2以上显示,链路聚合完成。

链路聚合与生成树实验

链路聚合与生成树实验

Tutorial 04: 链路聚合与生成树【实验名称】链路聚合与生成树【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1、掌握端口聚合的概念以及提供提供冗余备份链路的方法;2、理解快速生产数协议RSTP的配置及原理;要求:链路聚合:本实验以两台S2126G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2126A,S2126B。

PC1与PC2在同一个网段1、在交换机S2126A上配置端口聚合;2、在交换机S2126B上配置端口聚合;生成树:本实验以两台S2126G交换机为例,两台交换机分别命名为S2126A,S2126B。

PC1与PC2在同一个网段1、在交换机S2126A上配置快速生成树协议并指定为树根;2、在交换机S2126B上配置生成树协议;【实现功能】端口聚合:增加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

快速生成树:使网络在有冗余链路的情况下避免环路的产生,避免广播风暴等。

【实验设备及台套数】每组试验需要以下器材:PC机4-6台、锐捷二层交换机(S2126)2台、双绞线若干【实验原理】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

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网络瓶颈问题。

多条物理链路之间能够相互冗余备份,其中任意一条链路断开,不会影响其他链路的正常转发数据。

端口聚合遵循IEEE802.3ad协议的标准。

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作用是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备份链路,并且解决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

生成树协议是利用SPA算法(生成树算法)在存在交换环路的网络中生成一个没有环路的树形网络。

运用该算法将交换网络冗余的备份链路逻辑上断开,当主要链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的切换到备份链路,保证数据的正常转发。

生成树协议目前常见的版本有STP(生成树协议IEEE802.1d)、RSTP(快速生成树协议IEEE802.1w)、MSTP(多生成树协议IEEE802.1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令内容
zxr10#configure terminal
zxr10(config)#hostname 3228-13228-1(config)#vlan 10 3228-1(config)#exit
3228-1(config)#interface fei_1/1
3228-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3228-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3228-1(config-if)#exit 3228-1(config)#vlan 20 3228-1(config)#exit
3228-1(config)#interface fei_1/2
3228-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3228-1(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3228-1(config-if)#exit 3228-1(config)#interface smartgroup1 3228-1(config-smartgroup1)#exit 3228-1(config)#interface fei_1/16 3228-1(config-if)#smartgroup 1 mode on 3228-1(config-if)#exit
3228-1(config)#interface fei_1/17 3228-1(config-if)#smartgroup 1 mode on 3228-1(config-if)#exit 3228-1(config)#interface smartgroup1
3228-1(config-smartgroup1)#switchport mode trunk 3228-1(config-smartgroup1)#switchport trunk vlan 103228-1(config-smartgroup1)#switchport trunk vlan 203228-1(config-smartgroup1)#exit 3228-1(config)#命令内容
zxr10#configure terminal
zxr10(config)#hostname 3228-2
三层交换机LACP配置
交换机A 配置步骤
vlan10,20
fei_1/16
fei_1/16fei_1/1
vlan10
vlan10
PC1
PC2
PC3
192.168.10.1255.255.255.0
192.168.20.1255.255.255.0
192.168.10.2255.255.255.0
fei_1/2fei_1/17fei_1/17vlan20
验证(查看实验手册)
(1)#show lacp 1 internal (2)交换机/计算机上Ping测试
命令解释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将交换机名改为3228-1创建VLAN10退出VLAN10
进入端口进行配置
设置端口1为access模式将端口1加入到VLAN 10当中
退出端口1创建VLAN20退出VLAN20
进入端口进行配置
设置端口2为access模式将端口2加入到VLAN 20当中退出端口2
创建名为1的链路聚合组退出链路聚合组进入端口16配置
将端口16加入到链路聚合组1中,并设置为静态聚合模式动态模式把on 改为active 退出端口16进入端口17配置
将端口17加入到链路聚合组1中,并设置为静态聚合模式动态模式把on 改为active 退出端口17
进入链路聚合组1 进行配置设置链路聚合组1为trunk模式
将链路聚合组1加入到VLAN 10当中将链路聚合组1加入到VLAN 20当中退出链路聚合组1命令解释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将交换机名改为3228-2
P配置步骤
ei_1/1fei_1/2fei_1/4
n10
vlan20
PC4
192.168.20.2255.255.255.0
3228-2
ei_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