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本地传输网络优化项目建议书
毕业设计(论文)-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cdd23491a37f111f0855ba4.png)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本地传输网优化方案的探讨入学年月:年月日专业: XXXX班级:学号: XXXX姓名: XXXX指导老师: XXXX完成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3)1 本地传输网络及存在问题分析 (4)本地传输网的概念及功能 (4)本地传输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5)2 本地传输网建设的思路 (6)本地传输网建设的指导思想 (6)本地传输网的分层结构 (6)光缆线路建设思路 (8)3本地传输网传输技术及光缆的选择 (10)传输技术的选择 (10)光缆的选择 (10)4 本地传输网网络优化建设的探讨 (12)网络结构的优化 (12)设备的优化 (15) (15)网络优化的实施建议 (15)本地传输网建设的实例 (16)5 结束语 (20)致谢 (21)参考文献 (22)摘要随着3G、IPTV业务推广和应用推动着传输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多样化、宽带化的发展趋势给下一代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输网时刻承载着大量信息,在实际应用中SDH传输速率已达10Gbit/s,加入波分复用技术后使得光纤容量更大,若一根光缆被意外事故所切断,则可能同时丢失几十万条话路的信息,这种大容量高速通信网络的失效将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
因此,通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越来越重要,网络的生存性问题倍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建设一个具有高度生存性的传送网已成为电信工作人员所追求的目标。
本论文首先综述了电信业务的发展对网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光网络的发展动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沙市本地传送网的生存性研究课题。
随后针对长沙市电信分公司网络的发展现状,对几种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网络的各种保护技术。
本论文重点研究了SDH网络的保护与恢复的种类和特点、弹性分组环网络的保护与恢复的种类和特点;根据对APS协议的分析,推出采用APS协议的典型环网倒换时间计算公式,并利用时序分析法得出整个网络的倒换时间,然后提出了传送网多层恢复方案协调的策略。
关于本地传输网络优化改造的思路及实现
![关于本地传输网络优化改造的思路及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c731603867ec102de2bd897f.png)
主要业务承载情况:G S M 基站业务、移动交换 电路、 集 团租线、P S T N业务。
网络 规 划与 建设 坚 持统 一规 划 、分 步实施 的原 则 ,建 设结 构清 晰 , 网络容 量大及 安 全可靠 性较 高 的 目标 传输 网 。 网络 发展 以业 务 需求 为基础 ,完善 C平 面汇 聚 网络架
某 分 公司通 过 对三 张 网络 的 融合优 化 、 改造 ,设备 利 旧、 基 站入 环率 更低 ,A 平面 约为 1 8 . 7 %,C 平 面约 为 3 4 %, 下 电等 工作 ,提 高 了网络 容量 、安 全性 及科 学 性且 达到 了 且 都 为不含 室 分站 的成 环 率 。 因网络 多为 星形 结构 , 一次 降本 增 效 的效果 。 小 的光 缆 中断或 设备 故障 导致 5个 以上基 站 同时 中断 的片 2 背 景 掉 情况 相 当频繁 ,严 重影 响 了用户 的业 务使 用及感 知度 。
摘
6 0 0 0 3 6 )
要 :通 过对 某分公 司本地传 输 网 因历 史原 因造 成 多张 网络 并存 的情 况下 ,导致 整个 本地传 输 网络规 划 不合理 、
部分段落资源匮乏、网络建设重复、资源浪费、网络安全性不高、对业务承载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 的清理调查 分析研 究 ,并 采用科 学、 合理 的 网络优化 建设原 则对 本地 传 输 网络 进行 合 并、优化 、 改造 ,并 最终成 功 的实现 本地传 输 多张 网
中图分类号:T N 9 2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0 0 7 — 9 5 9 9( 2 0 1 3 ) 0 3 — 0 1 4 0 — 0 2
1 概述 3 . 2 网络 资源 浪 费 某分 公 司因历 史 问题造 成拥 有 A、 B 、 C三 张本地 传输 A、C 平面 的共 站设 备重 叠使用 情况 严重 ,约 有 1 2 0 0 网。 三张 网络 基本 满足 了 w C D MA、 GS M 和 数 固业 务发展 余个 站 点存 在 2 G、3 G 传输 设 备共站 , 即浪费 了传输 设 备 的需 要 ,但 由于 各种 历 史原 因造三 张 网络 的网络 架构 都不 及光 缆线 路 资源 ,又增 加 了设备 运行 的 电费等 维护 成本 。 完善 以及 近年 来 3 G 和 数 固业 务迅 猛发 展 ,导致 某分 公 司 3 . 3 网络 安全 性 不高 的本 地传 输 网部 分段 落 网络 容量 紧张 、规 划不 合理 、安全 由于 光缆 资源 严重 不足及 网络规划 原 因, A、 C平 面 的 性不高、 且传 输设 备共 站较 多造成 资源 浪 费等 问题较 突 出 。 传 输 网元 成环 率都较 低 ,A 平面 约为 l 5 %,C平面 约 2 3 %;
铁通昆明城域传送网建设及优化思路浅析
![铁通昆明城域传送网建设及优化思路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77ba7727284b73f242506c.png)
于地 势平 坦 、线路较 直 的 区间可得 出 以下结论 。
1 .基 站 高度 4 ~5 m,发 射功 率 为 2 W ,间 0 0 0
当基 站 间距 为 1 . k 6 4 m,发射 功 率 为 2 W 时 ,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基 站高度 2 ~ 3 m,发射 功 率 为 2 W ,间 5 0 0
距 1 ~1 k 的条件 下 ,9 %时 间地点 概率 接 收 电 0 5m 5 平统计 值 大于 一9 d m,通过 适 当加大基 站 发射 功 4B 率补 偿 季 节 变 化 、天 气 变 化 所 需 余 量 ,可 以满 足 G M— S R语 音覆 盖标 准要求 。
9 时 间地点 概率接 收 电平统 计值 的最 小值 为 : 5
~
9 dBm - 4 d 0 .1 B= 一 9 .1 4 dBm 。
4 结 论
通过 对胶 济线 GS R工程 示 范 段 的无 线 覆 盖 M— 测试 和分 析 ,从 无线 覆 盖角度 出发 ,不 考虑 为克服
铁路 沿线 GS R电磁 干扰 所 需余 量 的条件 下 ,对 M—
结构应 与业 务 结构 相 对 应 ,并 具 备灵 活 的扩 展 性 。
1 城 域 传 送 网 建 设 定 位
铁通 昆 明城 域传 送 网 ,主 要指城 域 范围 内基 于
S DH ( T ) 的 基 础 传 送 平 台,既 承 载 话 音 业 MS P
务 ,同时也 为 I P城 域 网服 务 ,承 载 I P数 据 业 务 。
*中国铁通云南分公 司网运部 收稿 日 :2 0 —7 4 期 06 — 0 0 工程师,60 2 昆明 50 1
昆明本地网BR试点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昆明本地网BR试点项目实施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8334e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6.png)
昆明本地网BR试点项目实施情况汇报根据昆明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为了推动本地化网络建设,提高昆明市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我们在昆明市实施了昆明本地网BR试点项目,旨在通过提供本地化的网络服务,提高市民的网络体验和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力。
现将本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项目背景昆明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大型城市,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较高的发展水平。
然而,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网络基础设施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昆明市在互联网行业发展上与一线城市有着明显的差距。
为了提高昆明市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力,促进本地化网络建设,我们决定在昆明市实施本地网BR试点项目。
二、项目目标1.提高市民的网络体验:通过本地网BR试点项目,提供本地化的网络服务,包括低延迟、高速度、稳定性等,提高用户上网体验,满足市民对网络服务的需求。
2.推动互联网行业发展:通过改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互联网的质量和速度,吸引更多互联网企业进入昆明市,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提高昆明市在互联网产业链中的地位。
三、实施进展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在昆明市的重点区域进行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光纤网络的铺设、网络设备的升级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2.本地网BR服务试运行: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本地网BR服务试运行,以测试本地网BR服务的可行性和效果。
试运行期间,我们收集了用户的反馈意见,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用户的满意度。
3.服务覆盖范围扩大:在试运行期间,我们逐步扩大了服务覆盖范围,使更多的市民能够享受到本地网BR服务带来的便利。
目前,本地网BR服务已经覆盖了昆明市的大部分区域。
4.互联网企业引进:通过本地网BR试点项目,我们吸引了一批互联网企业进入昆明市,为昆明市的互联网产业链做出了贡献。
这些企业带来了技术、资金等资源,推动了昆明市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四、成效评估1.提高了市民的网络体验:通过本地网BR服务,市民在网络使用方面的体验明显提升,上网速度更快、网络延迟更低,大大满足了市民对网络服务的需求。
传输网络改造方案
![传输网络改造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2af6fcaef8941ea76e0534.png)
屏山片区传输网络改造方案一、屏山片区情况介绍现阶段屏山片区的传输网络运行情况较不稳定,在4-8月份2G、3G、及专线业务大面积中断的情况共计出现17次,平均中断时长在5个小时左右,每次中断均导致该片区80%的业务停止运行(包括:32条2G、27条3G、重要专线业务2条、一般专线业务35条),用户感知度急剧下降、各项网络指标每况愈下、区县分公司怨声载道,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无法估量!运维部客响中心通过详细的网络分析,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出在本地传输网“安河-龙池”的622M环路上,具体网络结构如下图(红线部分):二、造成此网络问题的原因分析天气原因:4-8月份是雷雨季节,屏山县属于高山、松土地带,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导致光缆线路经常中断且修复困难;人为原因:我们的光缆杆路是沿着公路搭建,而今年屏山移民搬迁工程需在公路沿线开山修路,导致光缆线路经常被乱石打断,又因封路等原因拖延了光缆修复时间;基站配套原因:屏山片区基站配套实施薄弱(电源、空调、防护等……),一旦打雷下雨就会出现较多基站停电掉站,再加上该县是高山地区,基站发电响应速度无法保证;只管新建不管维护:本次网络问题的侦结在“安河-龙池” 622M 环路,该环路在2011年初只有12套SDH 和3套PDH 光端机,而目前共承载21套SDH 传输网元、7套PDH 光端机,一个带宽只有622M 的传输环网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承载的网元和业务数量成几何级的增长,而网络结构和网络带宽却无任何变化!运维部每次传输建设会都在提,但都因省公司没钱而搁置,前后网络结构对比图:三、屏山片区网络安全隐患解决方法为了彻底解决该片区传输网络的重大安全隐患,从根本上保障屏山县32条2G、27条3G、37条专线业务的正常运行。
我运维部客响中心牵头,并积极与建设部相关专业配合,经过两个星期的技术论证和光缆线路实地摸底,制定出了一个既能解决安全隐患又能保障屏山片区业务可持续发展的网络优化方案,即新建一张2.5G传输环网,具体网络结构如下:通过在屏山片区搭建一个2.5G传输环网,1、从而避免因基站停电或光缆故障导致业务大面积中断的情况再次发生;2、解决了屏山片区传输通道资源匮乏的问题,为今后业务发展做好有力支撑。
2024年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建议书及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建议书及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d033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e.png)
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建议书及建设实施方案目录序言 (4)一、行业、市场分析 (4)(一)、完善体制机制,加快XXX市场化步伐 (4)(二)、推动规模化发展,支撑构建新型系统 (6)(三)、强化技术攻关,构建XXX创新体系 (7)二、发展规划分析 (8)(一)、公司发展规划 (8)(二)、保障措施 (9)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1)(一)、公司基本信息 (11)(二)、公司简介 (11)(三)、公司竞争优势 (12)(四)、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13)(五)、核心人员介绍 (13)(六)、经营宗旨 (15)(七)、公司发展规划 (16)四、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7)(一)、积极试点示范,稳妥推进XXX产业化进程 (17)(二)、做好政策保障,健全XXX管理体系 (18)(三)、推进国际合作,提升XXX竞争优势 (19)(四)、保障措施 (20)(五)、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1)五、进度计划 (22)(一)、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进度安排 (22)(二)、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23)六、产品规划方案 (25)(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25)(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 (25)七、风险评估分析 (27)(一)、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风险分析 (27)(二)、公司竞争劣势 (29)八、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监理与质量保证 (30)(一)、监理体系构建 (30)(二)、质量保证体系实施 (32)(三)、监理与质量控制流程 (34)九、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38)(一)、成果转化策略制定 (38)(二)、成果推广应用方案 (39)十、创新驱动 (40)(一)、企业技术研发分析 (40)(二)、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技术工艺分析 (41)(三)、质量管理 (42)(四)、创新发展总结 (42)十一、本地网传输系统项目安全与环保管理 (43)(一)、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43)(二)、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 (46)(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47)(四)、安全文化建设与培训 (48)(五)、监督与检查机制 (50)(六)、事故应对与处置 (51)(七)、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 (54)(八)、安全与环保绩效评估 (55)十二、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 (57)(一)、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57)(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58)十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60)(一)、人力资源规划 (60)(二)、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61)序言在当前企业竞争激烈和市场环境多变的背景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运营方案成为了确保项目顺畅推进与完成的关键性文件。
通信建设本地传输网络优化
![通信建设本地传输网络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998c0f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d.png)
通信建设本地传输网络优化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对本地传输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本地传输网络必须具有更快、更便捷、更稳定的性能,同时也需要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因此,对于通信建设的本地传输网络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来探讨一下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本地传输网络优化。
首先,针对传输网络的各个环节进行彻底的检查、排查,找出其中的瓶颈,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
比如,可以对网络的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指标进行数值化的监测和评估,并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
其次,依托于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采用有效的网络管理技术,保证数据的顺畅传输。
例如,网络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将传输数据按照负载大小进行动态的调整,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传输的阻塞和延迟。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传输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专业的加密技术和鉴别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也要对网络的稳定性进行全面的保护,以防传输数据的中断或遭到恶意攻击。
此外,灵活的网络架构设计也是优化传输网络的必要步骤之一。
通过构建更加灵活、高效、可扩展的网络架构,可以有效地提高传输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例如,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可以将数据处理和存储更加智能化,提高数据的运行效率和处理速度。
最后,建立完整而切实可行的网络管理体系,是优化传输网络的关键步骤之一。
这需要选用专业的网络管理软件和管理人员,通过对网络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对网络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问题,并对网络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报告。
综上所述,优化通信建设的本地传输网络,需要综合考虑网络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网络的稳定、高效、可靠。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推进我国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移动传输网优化建议
![移动传输网优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f878dd533d4b14e85246813.png)
传输网优化建议摘要:随着移动自建传输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传输网络将会面临着从低容量、小颗粒、简单结构需求到高容量、大颗粒、复杂结构需求的变化,作为基础的传输网络自然也日趋庞大和复杂,经过不断的发展,在安全性、可控性、高效性和扩展性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隐患。
针对目前传输网存在的这些问题,对现有传输网进行优化显得非常必要。
通过优化使传输网络结构清晰化,有利于提高网络利用率,发挥设备的功用,提高网络安全性,同时也有利于网络的扩容、升级以及便于各种新业务接入。
在保护原有网络投资和网络结构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本地传输网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网络结构、传输设备、光缆线路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以实现网络业务规模和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应对未来多业务竞争的能力。
关键词:现状及难点分析组网考虑主要因素网络结构优化建议传输设备优化建议传输线路优化建议一、传输网维护现状及难点分析:内蒙古因地域辽阔,地势狭长,市县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域网、本地网规模差别较大,现网容量在多业务需求增大时成为瓶颈。
目前传输网维护存在的客观现状分析:1、地形复杂,市政施工频繁,光缆维护难度大;2、接入层末梢节点受外部周边环境设施等影响很大;3、因北方存在土地上冻等原因,工期普遍较短,传输网物理路由较单一;4、农村地区包括部分县城停电频繁,对网络安全影响大;5、接入层单个环网节点数较多,普遍达到10个节点以上,个别区域由于光缆条件限制层次较为复杂,形成跨环、虚拟环、环套环等网络结构,网络安全性和组网效率较低;6、由于移动网络业务均集中到核心机房,汇聚层及跨环节点处网络带宽存在容量瓶颈;7、边远农村地区由于环形组网条件不具备,链形组网、同物理路由假环组网较普遍;8、市区汇聚层、接入层光缆资源紧张;9、本地网环路跨度较大,大多不具备双路由光缆;10、SDH传输设备大多无数据功能,无法满足数据业务需求。
11、电路调度日益复杂,汇聚层低阶交叉溢出、时隙不足等原因,上下业务较为困难。
传输网络优化方案
![传输网络优化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a713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1.png)
传输网络优化方案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对于用户体验和信息传输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网络传输的质量,各种传输网络优化方案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传输网络优化方案及其原理。
二、传输协议优化1. TCP协议优化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但在高延迟、高丢包网络环境下存在性能瓶颈。
为了优化TCP协议的传输效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采用带宽自适应算法,根据网络状况动态调整拥塞窗口的大小,以达到最大的传输吞吐量。
•使用TCP加速技术,如TCP加速器、TCP加速算法等,减少重传和拥塞控制的开销,提高传输速度。
•优化TCP/IP协议栈的参数配置,如调整TCP窗口大小、重传超时时间等,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
2. UDP协议优化与TCP协议不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是一种不可靠的传输协议,适用于一些实时性要求高、丢包可以容忍的场景。
为了优化UDP协议的传输效果,可以考虑以下方法:•使用前向纠错技术,通过添加冗余数据来实现差错校验和纠正,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采用快速重传机制,及时发现丢包并进行重传,减少传输延迟。
•使用流量控制算法,控制发送速率,避免因发送速度过快导致的拥塞。
三、传输路径优化1. 路由优化传输路径中的路由选择对网络传输的延时和丢包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优化传输路径,可以考虑以下策略:•使用路由选择算法,根据网络拓扑和带宽情况选择最佳的路径,减少传输延时。
•动态调整路由,根据网络状态的变化重新选择路径,避开拥塞节点,提高传输稳定性。
2. CDN优化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是一种分布式的传输网络,通过将内容缓存到离用户较近的节点上来提高传输效率。
为了优化CDN的传输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合理规划CDN的节点分布,覆盖多个地理区域,减少传输距离和延迟。
云南移动网络优化手册(2008年现场技术支持版)讲解
![云南移动网络优化手册(2008年现场技术支持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36ec01d69eae009581becb8.png)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网络优化工作手册(2008年现场技术支持版)目录前言:网络优化手册与技能发展第一部分日常网络优化工作纲要一、日常网络优化工作的整体要求 (6)二、日常网络优化工作具体要求 (7)1.日常工作 (7)1.1KPI监控 (7)1.2告警检查 (7)1.3网络负荷检查 (8)1.4投诉处理 (8)1.5日常网络测试分析 (8)1.6干扰排查 (8)1.7日常优化调整方案 (9)1.8边界漫游处理 (9)1.9资料管理 (10)2.月度工作 (10)2.1KPI统计分析 (10)2.2话务增长及流向分析 (11)2.3告警统计分析 (11)2.4无线资源预警分析 (11)2.5网络参数检查 (12)2.6投诉分析 (12)2.7月度测试 (12)2.8工程类网优方案制定 (13)2.9新站入网质量监控 (13)2.10网优月度总结 (14)2.11资料管理 (14)3.年度工作 (15)3.1KPI全年长期观察分析 (15)3.2年度网络规划和网络调整 (15)3.3网络覆盖普查 (16)4.不定期工作 (17)4.1阶段性集中优化 (17)4.2专题优化 (17)4.3频率割接 (18)4.4应急通讯和保障 (18)一、性能指标监控指南 (19)1.日常类监控工作实施方法 (19)1.1KPI分析方法 (19)1.1.1 全网及区域性KPI分析方法 (19)1.1.2 小区级KPI分析方法 (21)1.1.2.1 小区掉话率 (22)1.1.2.2 小区掉话次数 (25)1.1.2.3 小区TCH拥塞率 (25)1.1.2.4 小区SDCCH拥塞率 (27)1.1.2.5小区无线接通率 (29)1.1.2.6 小区上下行话音质量 (30)1.1.2.7小区切换失败率 (31)1.1.2.8 小区GPRS性能 (33)1.2告警监控 (35)1.2.1 硬件告警检查监控 (35)1.2.2 硬件告警检查提交 (37)1.3网络负荷检查方法 (38)1.3.1 PAGING负荷检查 (38)1.3.2 MSC、BSC容量负荷检查 (38)1.3.3 BSC信令负荷检查 (38)1.3.4 PCU,Gb Load 检查 (38)1.3.5 话务检查 (39)2. 月度类监控工作实施方法 (40)2.1月度KPI统计分析方法 (40)2.2话务流量及流向分析方法 (41)2.3告警统计分析方法 (42)2.4网络负荷分析及预警方法 (42)2.5网络参数检查方法 (43)2.6业务分析方法 (44)2.7硬件安全巡检审核管理 (44)2.8网络覆盖调查审核管理 (45)2.9专题优化 (45)2.10网络优化月报 (46)3.年度类监控工作实施方法 (47)3.1网络运行状态分析和网络短木板定位 (47)3.2年度优化总结及来年优化工作计划 (48)二、投诉分析处理指南 (49)1.日常类投诉处理工作实施方法 (49)1.1工作方法 (49)1.2工作流程 (50)2.阶段性投诉处理工作实施方法(月度/年度/不定期) (51)三、现场测试(DT/CQT)指南 (52)1.日常类测试工作实施方法 (52)1.1测试目的 (52)1.2测试工具准备 (52)1.3测试方法 (53)1.4测试分析 (53)2.月度类测试工作实施方法 (53)2.1月度DT、CQT测试分析工作 (53)2.2月度测试总结 (56)2.3对比分析各月测试结果 (57)3.年度类测试工作实施方法 (57)3.1年度测试分析比对,制定来年工作计划 (57)四、应急通信保障指南 (59)1.活动信息收集 (59)2.大型活动应急通信保障工作 (59)2.1事前 (59)2.1.1 制定保障计划 (59)2.1.2监督保障计划实施 (59)2.2事中----现场保障 (59)2.3事后----保障情况收集整理归档 (60)2.4保障流程 (60)3.VIP客户保障 (60)五、网络规划及资源管理指南 (61)1.扩减容方案制定方法 (61)2.频率规划和频率割接 (62)2.1频率规划 (62)2.2频率割接规划 (63)3.小区分裂计划制定 (63)4. INDOOR及居民小区深度覆盖 (64)5.弱覆盖区域定位和网络深度发展规划 (66)6.基站勘察 (69)7.网络结构调整规划方案制定 (71)8. GPRS规划 (74)9.边界漫游协调 (75)10.网络资源利用情况评估 (76)11.新站入网质量监控 (77)六、文档管理指南 (78)1、网优资料数据库管理 (78)2、网优工单管理 (79)3、电子文档管理 (79)前言:网络优化手册与技能发展本手册总结于多年积累的优化经验、方式和流程,工作内容包含应对网络的短、中和长期发展的方案,因此适合用于短、中和长期的技能发展。
传输网优化服务项目方案-P3
![传输网优化服务项目方案-P3](https://img.taocdn.com/s3/m/2d4590a71a37f111f1855b42.png)
1.3机构职责说明1、项目经理岗位职责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保证施工项目按照规定的目标高速、优质、低耗地全面完成,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保证生产要素在项目经理权限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科学组织施工生产,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各项目标的实现。
2、项目副经理岗位职责对项目经理负责,协助项目经理管理本工程项目,合理调配各项施工资源,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管理现场施工生产工作,负责召开生产、质量分析会,负责安全质量问题的审定和改进措施的落实。
3、远程技术支持岗位职责对项目经理负责,全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本项目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负全面技术领导责任,负责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主持项目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主持制定技术交底工作及编制维护资料书。
审核本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安全技术交底书,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组织对相关工程施工图纸的审核、竣工文件的编制。
4、数据优化工程师职责实施项目具体优化工作,包括业务承载网络割接优化工作;传输网由于基站搬迁、拆迁等站址变更原因引起传输网结构调整工作;老旧传输设备优化工作。
2.2技术方案1、实施流程2、实施方案2.1业务承载网络割接优化破环加点 A.先将保护环网强制倒换.让原复用段环网处于倒换态.在断纤后查看业务是否正常保护.在正常情况下将加入的站点光纤连接上(新加入的站点不用启动复用段协议).这个过程中各点的网元的业务是处于保护倒换之下的,应该正常.即使是过了10分钟也不会倒换回来.B.先将新加入网元的数据做好穿通或是上下业务.然后将原有复用段环上的各网元的复用段协议同时全部停止,这样原复用段环上倒换的业务都同时倒换到正常的VC4上运行.此时最好是用网管将全网各网元的复用段协议停止,这样能保证将业务中断的时间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内.C.将各点的复用段协议同时停止后将更改后的复用段参数下发.注意节点和最大节点.校验.再启动复用段协议.注意旧协议要一个网元一个网元的启动.新协议同时启动也可以.依次启动也可以.D.在网管上将原有复用段从网络层删除.新建新加入的网元.重新上载数据.创建纤缆.重新搜索保护子网.查询各网元节点参数和复用段状态.确认环网是正常的.至此复用段断纤加点成功.长链成环A.确定新建光缆路由正常,进行物理端口连接,并测试对接端口收发光正常范围内,在这种状态下不会影响现网业务。
昆明主城北部路网改造和建设项目建议书汇总修改
![昆明主城北部路网改造和建设项目建议书汇总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ad3cbbbe27284b73f24250dc.png)
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1.1项目名称 (1)1.1.2编制单位 (1)1.1.3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 (1)1.1.4编制依据 (2)1.2项目概况 (2)1.2.1拟建线路 (2)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3)1.2.3主要建设条件及现状评价 (4)1.2.4项目投入总资金与效益情况 (7)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1.3问题及建议 (10)第二章工程项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11)2.1昆明市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地位 (11)2.1.1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简介 (11)2.1.2云南省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中的优势和地位112.1.3 昆明市在云南省的优势与地位 (12)2.1.4 新昆明(一湖四片)规划简介 (14)2.2 昆明市交通体系规划及本项目现状分析142.2.1 昆明市交通体系现状及规划 (14)2.2.2 四条道路交通现状及影响 (16)2.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7)2.3.1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要求 (17)2.3.2主城北部五华、盘龙两区总体战略发展需要182.3.3四条路本身功能发展需要 (20)2.4 工程建设的意义 (21)2.4.1优化提升昆明市北部路网,提高综合运力,缓解城市交通压力212.4.2畅通城市北部出口,强化城市辐射和服务能力,促进昆明主城与北部贫困县区的统筹发展 (21)2.4.3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环境、联系城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222.4.4加快规划路网的形成 (22)2.4.5修建上述四条路能够分流、疏导过境交通232.4.6修建上述四条道路有利于昆明市的环境治理23第三章交通量预测 (25)3.1项目影响区域内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253.2项目影响区域内交通运输现状 (26)3.3交通量调查与分析 (28)3.3.1交通量调查 (28)3.3.2交通量分析 (29)3.4交通量预测 (30)3.5通行能力分析与车道数初步计算 (31)第四章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34)4.1线路的规格和等级 (34)4.2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34)第五章线路方案 (37)5.1备选线路条件 (37)5.1.1线路起讫点、经由地 (37)5.1.2线路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37)5.1.3气候条件 (38)5.1.4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38)5.2线路方案比选 (39)5.2.1 320国道(西站〜眠山) (39)5.2.2 昆永复线 (40)5.2.3 昆肖线 (40)5.2.4 7204线 (40)5.3道路标准横断面方案比选 (41)5.4推荐方案 (42)第六章工程方案 (44)6.1 道路工程 (44)6.1.1路面工程 (44)6.1.2路基工程 (45)6.1.3桥梁涵洞 (46)6.1.4节点工程 (47)6.2排水工程 (48)6.2.1设计原则 (48)6.2.2管材选择及设计参数 (48)6.2. 3雨水排水工程设计 (49)6.2. 4污水排水工程设计 (51)6.3附属配套建筑工程 (52)6.3. 1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52)6.3. 2 路灯 (52)6.3. 3 绿化 (52)6.4. 4综合管网 (53)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54)7.1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54)7.1.1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种类 (54)7.1.2运营期的影响 (55)7.1.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5)7.2环境影响对策 (56)7.2.1工程设计方案上采取的保护环境措施 (56)7.2.2施工时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 (56)7.2.3绿化恢复植被 (56)7.2.4其他措施 (57)第八章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 (58)8.1设计原则 (58)8.2水土保持 (58)8.2.1主体工程水土保持 (58)8.2.2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 (59)8.3生态环境保护 (59)8.4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结论 (60)第九章工程组织管理及进度计划安排 (61)9.1工程组织与管理 (61)9.2施工部署 (62)9.2.1施工前期准备 (62)922 道路施工方案 (63)923 桥梁施工方案 (63)9.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63)第十章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 (65)10.1征地拆迁数量 (65)10.2主要工程数量 (65)第十一章投资估算 (69)11.1编制依据 (69)11.2编制说明及编制范围 (69)11.3费用标准 (70)11.4估算结果 (70)11.5资金筹措及资金使用计划 (71)11.6贷款偿还及其他费用说明 (71)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2)12.1 概述 (72)12.2国民经济评价 (73)12.3费用计算 (77)12.4评价结果 (77)第十三章工程效益分析 (79)13.1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 (79)13.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80)13.3社会评价结论 (81)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 (82)14.1 结论 (82)14.2 建议 (82)附表:(1)建设投资总估算表(2)320 国道工程投资咨询明细表(3)昆永复线工程投资明细表(4)昆肖线工程投资明细表(5)7204 道路工程投资明细表(6)项目实施年度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图:(1)昆明在GMS 经济圈中的战略区位图(2)新昆明(一湖四片)战略发展规划(3)昆明主城北部路网改造和建设平面示意图(4)320 国道(西站~岷山)断面图(5)320 国道(西站~岷山)平纵缩图(6)昆永复线道路断面图(7)昆永复线道路平纵缩图(8)昆肖线道路标准横断面图(9)昆肖线道路平纵缩图(10)7204 道路标准横断面(11)7204 道路平面走向示意图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昆明主城北部路网改造和建设工程1.1.2 编制单位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1.3 项目承办单位及概况项目承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单位概况:昆明市五华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于2004 年4月21 日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政复[2004]12 号《关于对成立昆明市五华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和报批程序成立的,公司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
南昆、贵昆线传输网络优化
![南昆、贵昆线传输网络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40fc473168884868762d624.png)
摘要 :介 绍 了南昆 、贵 昆线传输 网络优 化前 的状 况 ,网络优 化思路 和 实施 步骤 ,以及 网络优 化后
的结 构 ,为其他相 关线传输 网络 的优化 提供 了借 鉴 。
关键 词 :S DH 无保 护链 ,二 纤双 向 MS P环 ,虚拟 单向 P P环
Ab ta t Th r il n r d c d t e st a i n o n i g Ku mm i g a d Gu y n - Ku mi g sr c : e a tce i to u e h iu to f Na n n — n n n ia g n n
i p e n a i n p o e s a d t e n t r t u t r fe h p i z to m l me t t r c s , n h e wo k s r c u e a t rt e o t o mia i n, wh c a r v d h ih c n p o i et e r f r n e f r t e o tmia i n o t e al y ' a s iso e wo k . e e e c o h p i z t fo h r r i o wa s r n m s i n n t r s t
Ke r s S y wo d : DH c an wih u p oe t n, Du lf e wowa M S r g, Vit a n — y h i t o t r tci o a—i r t — y b P i n ru l ewa o
PPrng i
传 输 网络作 为业 务 网络 的 承载 平 台, 仅 要提 不 供 高质量 的电路 , 还应具 有 高可靠 性 和高安 全性 , 具 备一定 抵御 网络 中断 的能力 。 目前 使用 的传 输设备 多数 是 S DH 设 备 , 网络 结 构 尽 量 采 用 自愈 环 网 。 云南 管 内的铁 路线 ( 盘西 线 、 昆线 、 昆线 ) 输 系 南 贵 传
昆明网络工作计划模板范文
![昆明网络工作计划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286c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a.png)
昆明网络工作计划模板范文一、背景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昆明地区的网络工作也愈发重要。
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昆明网络工作面临着多样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宏观环境、竞争对手、用户需求等多个角度进行背景分析。
1. 宏观环境:昆明正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进一步提升全市互联网水平。
同时,昆明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和旅游目的地,网络工作将在支持物流和旅游行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 竞争对手:昆明地区的网络行业竞争激烈,除了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还有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在此开展业务。
竞争对手主要涵盖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云计算服务商等,各家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各有特色,竞争激烈。
3. 用户需求:昆明地区的用户对网络的需求主要包括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和云计算等。
当前用户对宽带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移动通信也在迅猛发展,用户对网络速度和信号覆盖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
另外,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创新服务。
二、目标设定根据背景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网络工作的目标:1. 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水平:加强昆明地区的宽带网络建设,提高用户的上网速度和网络覆盖范围。
2. 完善移动通信服务:加强移动通信网的建设和优化,提高用户的通信质量和信号覆盖。
推广5G技术,并实现5G网络覆盖全市。
3. 促进云计算应用:推动昆明地区的云计算服务发展,为用户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云计算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4. 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体系,提高网络安全自主可控能力,确保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三、策略规划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以下策略规划:1. 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加大对宽带网络的投入,加快推进光纤网络建设和优化传输设备,提高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
2. 优化移动通信网络:加强与电信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的合作,引进并推广新技术,提升移动通信网络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第三部分__云南移动传输单节点改造指导意见
![第三部分__云南移动传输单节点改造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d22fd3c383c4bb4cf6ecd174.png)
第三部分__云南移动传输单节点改造指导意见极重要:骨干/汇聚双节点之一失效:该节点所挂汇聚环业务不中断!1、现状:骨干/汇聚环单节点互通威胁网络安全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光缆或电源故障导致传输骨干/汇聚单节点失效,使一个或以上县级基站业务中断解决措施:骨干/汇聚单节点上联改造启动单节点改造专项工作,拨专项资金,在“传输县域汇聚层单节点安全隐患整治”项目中统一解决2、单节点定义:指本地传输网络结构中,骨干层与汇聚层相交汇、互通业务的传输节点,简称为“骨干/汇聚节点”,他机试骨干环上的传输节点,同时也是隶属于汇聚环的节点。
3、传输骨干/汇聚节点安全基本原则1)骨干层要求物理成环,骨干节点机房要求出入局光缆双路由。
2)在县、区一级区域内,至少设置2个对等的骨干综合机房。
3)骨干环节点数原则不超过8个,每个骨干双节点下挂汇聚环数不超过3个。
4、传输第二骨干/汇聚节点选择原则传输骨干/汇聚节点机房可能安装传输骨干、汇聚、接入层设备和全业务数据设备,因此,应充分考虑OTN/PTN/SDH/PON等传输网络和全业务发展的中长期需求。
县域第二骨干/汇聚节点机房应具备与原骨干/汇聚机房对等的硬件条件,包括:机房空间和机房配套等方面。
机房配套主要包括进出局管道、油机、市电引入、内部电源系统、接地系统、走线架、综合机柜等。
5、双节点双归单平面保护方案论证SDH传输网骨干/汇聚环通过相交节点互通业务,骨干/汇聚双节点双规单平面是其中一种实现方案,双节点双归双平面保护方案SDH汇聚环双归上联两个骨干传输平面,用两个骨干传输平面分别传输主用路由和保护路由,实现业务电路端到端的保护。
单节点整治方案选型建议:方案一:双节点双归单平面适用于:MSP+MSP方案二:双节点双归属双平面适用于:本地网传输网具备两个独立骨干传输平面条件应用场景:1、业务侧重新配置2、拆环双挂3、升级汇聚机房4、新建骨干机房5、单点下挂多个汇聚环6、单环多点下挂多汇聚环7、单汇聚环双归双平面8、双归双平面方案复杂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X 移动
光网络评估优化汇报
XX移动光网络评估优化汇报报告
一、背景
随着各类业务的增长和发展,促使传输网络的新建、扩容、调整不断进行。
但是,目前的扩容方式都是针对业务需求而言,缺乏对整网的分析及未来业务发展的考虑。
使得目前网络存在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低、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非人为因素造成)。
而且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问题将越来越明显。
要打造精品光网络的关键在于网络运行稳定、资源使用最优、维护方式便捷。
而网络运行稳定在于是否对现网的隐患点是否排除;资源最优在于是否对现网数据有全面而细致的分析;维护方便在于组网是否复杂,可操作性是否强;
通过分析当前传输网络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中遇到或面临的各种问题,评估当前网络的性能,找出网络的薄弱环节和可改善之处,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旨在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网络的稳定性,使网络可管理可运营,带来更多的收益。
网络评估优化围绕“提升网络安全稳定性、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网络维护效率”三大目标,通过对原有网络进行数据采集、现场检查,并对网络组网合理性、业务发展需求进行掌握和分析,通过和客户的双向沟通,良性互动,提出适合本地网络发展的优化建议。
二、现状
XX移动光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网络规模较大,其中有本地网、城域网、互联互通、局间中继、楼间中继,网络结构复杂。
传输网络做为通信运营的基础支撑网,当前网络发展非常迅猛,由于业务量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传输网络的资源使用出现不均衡、端口业务配置不合理、网络自愈能力变弱。
在当前网络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网络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同时对网络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新的把握,并进行一系列必要的网络优化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2.1 设备及组网
XX移动传输网络网上共有419套设备,68个保护子网,复用段保护和通道环保护子网共51个,无保护链
17个,如下表:
保护子网名称保护子网数量
6 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
2 复用段线性保护1+1
15 复用段线性保护M:N
28 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17
无保护链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10G设备组成OPTIX 10G 9500套7骨干层:
汇聚层:六楼OSN设备2.5G环、移动新局OPTIX 2500+设备汇聚局点。
接入层:主要通过以下几类设备接入:OPTIX155/622、OPTIX155/622H、METRO1000V3、OPTIX155S、OSN1500 图1本地网组网图(T2000网管导出)
图2城域网组网图
表1全网设备数量统计
设备类网元数
OPTIX 10G
1OPTIX 2500+
OSN 7500
1OSN 3500
3OSN 1500
17 2500+
13 155/622
104 155/622H
231 METRO1000V3 4 OPTIX155S
436
合计
设备对比3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