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
三十年老教师发言稿
![三十年老教师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3753565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4.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深感荣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年的老教师,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并对我们学校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自从我踏入这个神圣的岗位,我就深知自己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重任。
三十年来,我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倾注了满腔热情。
每当看到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在人生的道路上茁壮成长,我的内心都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回顾这三十年的教育生涯,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一、教育是一项充满爱心的事业。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要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温暖每一个心灵。
二、教育是一项不断创新的事业。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教育是一项团队协作的事业。
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家校合作。
我们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亲爱的同事们,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校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最后,祝愿我们的学校蒸蒸日上,祝愿同学们健康成长,祝愿同事们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三十年从教感言
![三十年从教感言](https://img.taocdn.com/s3/m/a301cf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2.png)
三十年从教感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已经从教三十年了。
回首往事,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重要和使命的伟大。
这三十年里,我经历了无数的辛酸和快乐,也见证了学生们的成长和成就。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从教三十年来的感悟和思考。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导师。
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收获智慧的果实。
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作。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兴趣、能力和思维方式各不相同。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并针对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只有真正关心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才能够让他们在教育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教育是一项创新的工作。
社会在不断变化,科技在不断进步,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
教育工作者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育是一项繁重的工作。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授知识,还需要批改作业、评估考试、与家长沟通等等。
教师的工作时间往往超过正常的工作时间,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
但是,当看到学生们在学习中取得进步,看到他们笑脸满面地走出校门,这些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教育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
教育事业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各个环节的人员共同努力。
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同事等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和谐的教育团队。
只有团队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
三十年从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的塑造。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努力,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教育事业中来,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贡献力量。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显著成就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显著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734af7632f60ddccda38a059.png)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显著成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
1978-2007年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
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接近8.5年和10.5年,人力资源开发处于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
——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从1986年全国人大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十多年奋斗,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
我国已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数以亿计初中毕业的劳动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
同时,在基础教育其他领域,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也很迅速。
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2522.4万人,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234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41.3万人,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改革和创新中加快发展。
2007年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分别为1987万人和861万人,分别是1979年的3.4倍和4.2倍,在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占据半壁江山,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也有很大发展,2007年非学历的中、高等教育毕(结)业者分别为6810.8万人次和412.6万人次,企业年培训规模9100万人次。
国家专项支持建设的1076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28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职学校、70所示范性高职学院成效明显。
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广泛合作,区域间职业院校开展联合招生或合作办学,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高等教育世纪之交跃上新的台阶,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30年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30年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67642350f01dc281e53af0ba.png)
30年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
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
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一、教育事业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000年,我国已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到2006年底,全国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2973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6%,“两基”人口覆盖率为达到98%。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2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7%,。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5.7%。
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4341.86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59.8%。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超过 2500万人,毛入学率达22%。
形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总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1%,教育人口约占世界的26%(其中学历教育约占22%)。
长期以来,中国以全世界3%的教育经费,支撑起占世界1/5人口的教育,是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成绩(1):30年教育政策在推进教育公平上有长足进步1、基础教育政策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的取向突出图1 义务教育普及率变化趋势,1978-2007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07);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图2 文盲率30年变化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流动人口的教育政策实现了由限制到支持的转变。
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变流出地政府的责任为主为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并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从教30周年感言
![从教30周年感言](https://img.taocdn.com/s3/m/ef6f91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a.png)
从教30周年感言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从教30年了。
回顾这三十年的教育生涯,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神圣使命和责任重大。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借此机会向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教育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是培育人才的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这三十年里,我有幸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成长,看到他们从稚嫩到成熟,从迷茫到明确自己的目标。
这一切让我深感自豪和满足。
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事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更新。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在这三十年里,我不断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努力与时俱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教育是一项需要付出和奉献的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给予他们关怀和指导。
在这三十年里,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尽心尽力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我相信,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才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才能真正影响他们的成长。
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事业。
教育是一种播种,收获的时刻并不总是立竿见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下去。
在这三十年里,我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从未放弃过,始终坚持着。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收获到满满的成就和喜悦。
教育是一项需要激情和热爱的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对教育充满激情和热爱,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
在这三十年里,我一直热爱着我的工作,热爱着我的学生。
每一天,每一节课,我都充满了激情和动力。
我相信,只有热爱着自己的事业,才能够做得更好,才能够真正影响学生的一生。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感谢所有曾经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9d7b6a05087632311212cb.png)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指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到2012年,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回眸这30多年的过往:这30年的历史,是国家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自豪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也是认识到须由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更是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的历史,因而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
总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外,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升,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对内,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同时,改革开放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这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不仅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开辟了道路,而且对当今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改革开放事业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从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对于进一步坚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1、经济建设方面:改革开放中,我们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也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教师三十年教学工作总结
![教师三十年教学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109fc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0.png)
教师三十年教学工作总结三十年来,在教学工作岗位上,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
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首先,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
因此,我努力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引入多媒体和实践活动,充实课堂内容,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我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采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另外,我注重个性化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我尽量适应他们的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措施。
我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惑。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培养综合素质。
最后,我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过程。
我习惯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我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从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同时,我也会参加教学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总之,三十年来,我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实施个性化教育,并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探索和创新,就能够培养出更多有思想、有才华的优秀学生。
我将继续砥砺前行,为培养更多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30年教育所走过的路程
![30年教育所走过的路程](https://img.taocdn.com/s3/m/4451921e650e52ea55189814.png)
30年教育所走过的路程30年时间虽算短,但教育所走过的路程却很长。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到如今,算起来教育已经走过六条路程了。
首先是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党中央做出恢复高考制度的决定。
当年考生570万,录取新生27万,录取率为6.8%。
经过30年的艰辛探索,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规模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撑,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自身鲜明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其次是普及义务教育1980年,国家明确提出全国在1990年前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进入21世纪,国家把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九年义务教育从基本普及转向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阶段。
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明确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不收学费、杂费。
再次是高校扩招1999年,国家做出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重大决策。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2005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
“十五”期间,高等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397万毕业生,“十五”末期,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达到6800万人,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已达到世界第二,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接下来便是高考制度改革1999年,高考改革正式起步。
广东省率先开始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实行“3+X”考试。
2000年江苏、浙江、吉林和山西4个省也成为这项改革试点。
2001年,这项改革扩大到18个省市区。
同年,全国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基本建成。
2002年北京地区高考开始实行“3+X”高考考试,同时获得独立命题权。
截至2004年,已有十余个省、市获得独立命题权,“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30年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30年](https://img.taocdn.com/s3/m/6b5e07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9.png)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个性化 教育逐渐成为主流。通过定制 化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满 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挖掘学生 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创新
个性化教育需要创新的教学方 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 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数据驱动决策
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 据,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决 策依据,优化教学策略,提高 教学质量。
总结词
互动性强、个性化教学、社群运营
详细描述
跟谁学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在线教育机构,专注于提供在线直播课程。其创新之处 在于通过直播形式提供互动性强的教学服务,同时采用个性化教学和社群运营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心和高效的学习体验。跟谁学的课程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语言学习
、职业培训、兴趣爱好等,吸引了大量学生用户。
职业教育与培训
市场需求驱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培训机 构需要紧跟市场需求,提供针对性强的课程,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 。
实践与理论结合
职业教育与培训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证书与认证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成果应得到社会认可,通过证书和认证的方式提高 职业教育的公信力。
02
01
0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教育培训行业开始呈现多元
化发展趋势。
外资教育培训机构开始进入 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教
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04
05
互联网技术开始应用于教育 培训领域,在线教育初露端
倪。
成长阶规模扩大, 竞争加剧
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规模迅 速扩大,各类培训机构如 雨后春笋般涌现。
THANK YOU
教育工作三十年感言名句
![教育工作三十年感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c5f9c58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8b.png)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耕耘已满三十年。
回首往昔,那些艰辛与快乐、挫折与成长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令我感慨万千。
在此,我想以这篇感言,向三十年来的教育生涯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并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人表达深深的感激。
一、初涉教育,梦想起航记得三十年前,我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迈入了教师这个行业。
那时的我,对教育充满了敬畏之心,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敬仰之情。
我坚信,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教师是播种希望、点燃激情的引路人。
初涉教育,我深感责任重大。
我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是国家的未来。
因此,我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关注他们的需求。
我告诉自己,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三十年间,我经历了无数风雨,也收获了无数喜悦。
在这条教育之路上,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1. 坚持学习,提升自我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播知识的重任。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我始终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我参加了各类培训,阅读了大量的教育书籍,向同行请教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有知识、有爱心、有责任心的教师。
2. 关注学生,关爱成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激发他们的潜能。
因此,我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
3. 砥砺前行,不断创新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不断创新。
在这三十年里,我始终关注教育动态,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
我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感恩同行,共筑梦想在这三十年教育生涯中,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关心和支持。
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无私的付出和关爱,让我有了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
我国职业教育30年发展历程
![我国职业教育30年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a03655bf78a6529657d534d.png)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30年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波澜起伏,通过快速发展,初步建立起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回顾三十年来职业教育政策的变迁,对于深入认识中国要不要发展职业教育、中国需要发展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教育、中国应该怎样发展职业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历史回顾(一)恢复阶段( 1978-1984 年)文革期间,我国整个职业教育体系被破坏,其中,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倾向尤为明显。
到 1976 年,中等职业学校主要由中专和技校构成,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中师)共计 3710 所,在校生 91 万多人,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重由 1965 年的 52.6% 降至 6.1% ,高中阶段普职比为15.4 ∶ 1 . [1] 因此,本阶段国家职业教育政策重点是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建立职业教育体系。
1 .确立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目标并初见成效。
1978 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应该考虑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专、技校的比例。
由此,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被提到政策制订的日程上来。
1980 年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以下简称《改革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中职教育的倾斜政策。
到 1985 年,高中阶段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业职业高中的在校生分别比 1980 年增长了 26.4% 、9.1% 和 4.8 倍,总人数达到 415.6 万人。
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 35.9% ,比1980 年提高了 17.2 个百分点。
2 .形成了多部门、多行业共办职业教育的途径与格局。
《改革报告》提出,要将一部分普通高中改办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中学、农业中学。
这项政策的一个明显效果在于,在促使中专、技校数量增长的同时,促成了一种新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由普通中学改办而成的职业高中。
1983 年教育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途径,并提出对教育部门主办的职业教育每年追加一次补助。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教育30年回眸(1977—2008)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教育30年回眸(1977—2008)](https://img.taocdn.com/s3/m/d2d2fb2b5901020207409c1e.png)
高等学 校恢 复招生入学考试, 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 从那个 时候开始 ,哈尔滨师范学 院艺术系迎来 了恢 复高考后 的第一批
优秀学子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 的发展步伐 , 学院艺术教育 事业 在先前历 史基础上 , 开始了新时期 探索 、 奋斗 、 开拓 、 进取 以至腾
飞 的 漫长 进 程 。
一
、
历 史 的赐 予
严抓教学工作 , 建立一套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 。同时抓教材
建设。派 出去 , 脱产学 习进修 。请进来 , 断提高教学水平 , 不 邀请 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讲学。如 18 9 5年请沈湘 教授 讲学 ; 之后请
历史所呈现给我们的每一件事情都不是 随便 发生的 。我们 不应忘记历史 ,不应忘记为我们今天事业 的发展 奠定坚实基础 的一批 老音乐家 ,我们可亲 、可敬 的老师们 。正 是他们在专业 音 乐教育 和师范 音乐教 育两 方面 的艰辛探 索成就 了我们 的今
国 关 杰
英国哲 学家 、 历史学家柯林伍德说“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 意大利哲学 家 、历史学家克罗齐说 :一切 历史都是 当代史 ”对 “ , 音乐学院艺术教育 3 0年的历史 回眸所选择 的视域是尊 重历史 ,
并 用 当前 意 识 去 解 释历 史 。 3 0多年前 中国正经 历着 一件惊天动地 的大事 :9 7年全 国 17
艺术院校 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研究生组二等奖 。( 参照“ 音乐系 教学科研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一19 9 4年” 打印本 ) 音乐系从 第七届 哈尔 滨之夏音乐 会期 间开始介入 演出 , 其 中参加的第一次哈夏( 第七届 ) 创作 的大合唱《 哈尔滨的夏天》 周
从文革之前 的 15 9 6年开始 , 以王 国忱为 主任的哈尔滨师范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的发展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f5ceda7bd0d233d4b04e6948.png)
抚今追昔话师德细细想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给我国的教育发展和教师发展带来了许多变化:首先是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我国的办学理念,从只抓智育、升学率转变到培养全面发展、有较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主,德育为先,建设和谐、安全的校园。
由于办学理念的转变,办学方向更新,小学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学校办成让人民放心、满意的社会主义新型学校。
第二是教师队伍越来越专业化,教师的素质越来越高。
30年前,小学教师队伍严重不足,教师数量少,具有大、中专学历的教师基本没有,甚至小学毕业就走上讲台的教师为数也不少,谈不上专业对口,更谈不上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发展。
现在,教师队伍的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正所谓“艺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所教育的对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目前,小学从教人数番了几翻,而且通过岗位培训,新教师引进,至今具有大专、大本学历的教师占据多数。
在各个领域的教育、教学评比中,屡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第三是教学模式的变化,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殿堂,知识传授的地方。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模式是僵化的,学生围着教师转成为天经地义,教师一言堂,学生死读书也是不成文的条约。
现如今我校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打破了教师一言堂沉闷的空气。
我校教师努力探索实践了“探究式”“师生对话型”课堂教学、建设“和谐高效课堂”等教学模式,课堂还给了学生,使教学更生动活泼,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了提高,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第四就是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
工资的增长,带动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工作热情。
以前“臭老九”的称号一去不复返了,老师们开始大踏步奔向教育的未来。
从以前的几十块,到现在的几千工资之外还有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劳保的保障,教师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改善。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530f9d67f1922791688e83e.png)
李佳玲 外语学院 英语教育 2012014299
改革开放前
• 1949年前,中国各所大学招生考 试的时间由学校决定,并不是同 时将举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实力和时间安排去不同的大学进 行多次高考。
1966年
•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高考就都取消 了,但大部分大学还有招生,进入大学读 书的称为工农兵学员,1966年以后,由于 大部分的大学停止招生,所有干部子弟也 都去做了工、农、兵,因此也都具备了工 农兵大学生的资格。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注重与经济科 技体制改革相协调 20世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年代初到党的十六大,教育体制改 革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体制改革重在强化政 府促进教育公平责任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现代教育发展
多媒体教学设备
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代教育发展
1971年
• 1971年高等学校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 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生
• 进入七十年代,取消了全国统一高考,直 接从工人、农民、解放军获生产建设兵团 中,选拔优秀青年直接进入大学学习。 • 七零年以后,走后门兴起,选拔工作受到 严重干扰。 • 本科学制从四年缩短到两三年。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了中 国教育的春风
树立教育兴国的理念:“教育是民族 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 的重要基础”
高考制度的恢复
1977,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 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 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 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 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 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湖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湖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66102e97f121dd36a32d8258.png)
湖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作者:朱俊杰葛建中王玉清杨昌江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08年第11期湖南省改革开放的30年。
是湖南人民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30年,也是湖南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30年。
30年间,湖南基础教育走过了恢复、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一、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简要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
邓小平同志始终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考虑教育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集中体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依据邓小平理论和基本国情,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是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
湖南省30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2年,是基础教育调整整顿与发展的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湖南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按照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恢复规章制度,建立正常秩序,调整了基础教育事业,夯实基础,为改革和发展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从1983年到1992年,是基础教育全面改革和低重心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教育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启动。
初等教育长足发展,探索了为农服务的路子;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和迅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确立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把“两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德育工作抓落实,学校工作抓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7363e3bdc77da26925c5b0a2.png)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成就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30年,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的30年,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30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30年,是促进教育公平制度建设显著加强、更多惠及处境不利地区群体的30年。
30年的教育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改革开放;总体态势;素质教育;教育成就一、教育改革总体态势中国教育改革在近30年间呈现波动态势,带有政府主导型和自上而下为主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起步,经历了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的显著推进期后,在21世纪初期处于相对平缓期,属于外部压力下的渐进式改革。
所有重大教育改革都受到国家现代化、区域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等三个维度的多重交叉影响,若没有足够的经济发展实力,难以支撑涉及面广的教育体制改革。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政府治理和公共事业治理的新路径,导致教育政策与经济、科技、社会其他体制改革的相互套叠。
当前,中国确定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对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部署。
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定位,政府开始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全面负责,甚至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尝试满足略显超前的公众预期,并对市场不好调节的公共教育服务重点负责。
总体上,中国教育改革正在迎来新一轮活跃期。
二、素质教育的成就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了新的进展。
素质教育逐步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系统的根本任务,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小学德育工作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实效。
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
中考改革逐步推广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将优质高中大部分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等办法。
从教三十年教师感言
![从教三十年教师感言](https://img.taocdn.com/s3/m/6a01631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c.png)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耕耘了三十年。
回首过往,我感慨万分,心中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对同事的敬爱。
在此,我想以这篇感言,表达我对教育事业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工作的无限憧憬。
一、教育事业的传承者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它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使命。
作为一名从教三十年的教师,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我始终坚信,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在这三十年里,我始终坚守教育岗位,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二、爱岗敬业的践行者教师,一个平凡而又崇高的职业。
我深知,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心灵世界的塑造者。
因此,我始终把“爱岗敬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这三十年里,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1.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教育教学是教师的天职。
我始终把教育教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 关爱学生,以人为本“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我始终把关爱学生放在首位,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
我深知,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
因此,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3. 团结协作,共创佳绩教师团队是一个集体,团结协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这三十年里,我始终与同事们携手共进,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教育改革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这三十年里,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名从教三十年的教师,我深感荣幸能参与到这场伟大的教育改革中。
1. 探索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山东教师教育三十年综述
![山东教师教育三十年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0b0e07331b765ce050814ae.png)
这一 阶段 的 主 要 成就 是 思 想 上 的拨 乱 反 正 ,
落实 知识 分子 政策 , 步提 高教 师地 位 , 逐 调整 整 顿 教师 队伍 , 面恢 复办学 秩 序 , 教 师教 育逐 步走 全 使
in v t n;q aiy mp o ig p oe t n o ai o u l —i r vn r jc t
以党 的十一 届 三 中全 会 为 新 的 历 史 起 点 , 三 十 年来 , 山东 省 的教 师教育 工 作在 马列 主义 、 泽 毛
1 全 面整 顿教 师 队伍 , 复 教 师 培 养 与 培训 、 恢
师 重教 、 高教 师社会 地位 的前 提 下 , 国先后 两 提 我
次 对 民办教 师进 行 整 编 精 简 , 就加 强 了对 民办 这
教师队伍 的管理 , 持 了队伍 的相对稳 定 。自 保
18 年 始 , 91 山东 省着 手对 公 办 中小 学 教师 进 行全
一
、
教 师 教 育 三 十 年 来 的 基 本 成 就
体 系
东思 想特 别是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指 导 下 , 紧 服 务 于 紧 基础 教育 “ 向现 代化 , 向世 界 , 向未来 ” 面 面 面 的需
要, 积极 探 索 调 整 , 断深 入 改 革 , 造 了辉煌 的 不 创 成 就 , 累 了丰富 的经验 。 积
上 个世 纪 7 代 末 到 8 O年 O年 代 初 , 倡 导 尊 在
摘 要 :三十年来 , 山东教师教育大体可划分 为三个 发展 阶段 , 乱反正 , 即拨 恢复发展 ; 改革 开放 , 速发展 ; 时俱 加 与
从教三十年感言
![从教三十年感言](https://img.taocdn.com/s3/m/7e76cb18f61fb7360a4c659a.png)
从教三十年感言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由于外界事物接触而引发思想的火花,这时可以通过写感言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感言很难写吧,从教三十年感言1尊敬的评委:大家好!二十年风雨兼程,历尽为人师之艰辛;二十年桃李芬芳,且行且沉醉。
我挚爱教育这方圣土,三尺讲台传道解惑,一支粉笔点石成金。
经过多年摸索努力,形成了:生动,亲和,严谨,求精的教风。
我也懂得教育的真谛在于爱,爱之愈深,收获愈丰。
在与岁月拔河的过程中,爱就是系在绳子中间的那束红丝带,摇曳着,燃烧着每一双焦渴的眼睛。
因为爱,我那平凡的生活才变得如此不平凡;因为爱,我们才可以对每一个迷惘的灵魂说:给我一份信任,我必将刷新你的视野!亲其师,才能信其教。
教师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影响着学生。
正如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
”所以我对自己严加要求,大至风度,性格,习惯,小至语言,动作,板书。
尽力让正能量围绕着学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教育之路没有尽头,为了学生的未来,我必须不断提升自己。
茶余饭后,我会手捧书本,吸收前人之精华;点击银屏,遍览世界之新奇。
我喜欢思考,会于床头备好一个本一支笔,梦醒时分,拂晓之际,倘若思维的火花瞬间绽放,我会立即捕捉住他。
不断积累,形成经验。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教育如琢玉,需精雕细刻。
每当我接触到新面孔,必先全面了解,做到知人知心。
还需耐心细致,不能急于求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育学生也如此,潜移默化,坚持不懈,方是王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会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祖国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从教三十年感言2我今年从教已经三十年了,这三十年的教育人生是苍白的、平庸的,没有欣慰和幸福,没有成就和辉煌,有的只是惭愧和遗憾。
我只想把自己的遗憾告诉给年轻的朋友们,以资借鉴,使他们的教育人生之路更顺畅。
从教30年简要概述
![从教30年简要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77bf7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8.png)
从教30年简要概述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从事教育事业已经30年了。
这30年的教育生涯对我来说是丰富而宝贵的,让我收获了很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要概述我从教30年来的经历和体会。
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事业。
当我开始教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过多的经验和教学方法。
然而,我努力学习和不断探索,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发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性发展。
因此,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在这30年里,我见证了教育的变革和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我积极应用现代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项目,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除了教学工作,我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
我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和竞赛,并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也参与了学校的管理工作,负责学生事务和班级管理。
通过这些工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并积极解决。
在这30年里,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有时候,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问题会让我感到困扰。
然而,我坚持以身作则,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耐心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教育和指导,他们都能取得进步。
在这30年里,我看到了许多学生从迷茫到自信,从学渣到学霸的转变。
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让我感到无比骄傲和满足。
我坚信,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每个教师都有责任去培养未来的希望。
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教育事业贡献我的力量。
这30年的从教经历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学会了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我相信,只要热爱教育,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每个教师都能成为优秀的教育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xx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改革开放30年以来,xx的教育事业在党的优惠政策的普照下,在泽普历届党政领导和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与全县各项事业一样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多年稳居地区前列,师资队伍显著加强,双语教学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xx的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xx 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深化德育工作为抓手,教育阵地进一步夯实。
教育战线各级各类学校历来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
多年以来,各级党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从讲政治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把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治家办教育、管学校,教育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党组织全覆盖化和职责具体化,切实加强了学校党组织建设,全系统党组织达到68个,党员教师达到1500多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5%,党员覆盖所有学校和教学点,学校党组织80%被授予“五好学校党支部”称号,每年有一大批学校党组织被评为地区和县级“先进党组织”,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体制已确立。
通过落实以党带团、以团带队,积极构建纵横贯通的德育工作体系,学校德育(政教)主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无神论、民族团结、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公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课堂化,学生运动会、校园艺术节、民汉学校结对子、民汉学生一帮一活动及文明单位、家长学校、平安校园、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的创建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的两个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全社会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氛围已基本形成,教育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社会主义教育阵地得到有效夯实,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贯彻落实。
以“两基”攻坚为中心,基础教育程度全面提升。
30年前,我县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滞后,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高中入学率和高考上线率极其低下,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十分突出。
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学前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全县已建成了22所农村学前幼儿园,实现了县城园、乡村园加民办园的全覆盖幼教办学模式。
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我县的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全面开展“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和“管理到位、领导到位、队伍到位”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政策,使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1999年,我县“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了100%,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7%。
目前全县学龄前幼儿入园率为5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8%,辍学率为0.15%,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105%,辍学率为0.15%,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5.95%,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3.1%,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
我县自20xx年被列入喀什地区课改实验试点县以来,从两方面着手大刀阔斧地进行课改活动,一方面,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课改实践活动,多次聘请自治区、地区课改专家组的成员到我县进行实地讲课和召开经验交流会。
同时加大课改师资培训,近五年来,共培训课改教师3000余人次。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多媒体应用、远程教育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多媒体渗透课堂教学”的现代教育体系。
20xx年我县被自治区授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实验区”。
在新课程改革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使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
五年来,我县共有404名学生考入内地新疆高中班,共有425名学生考入疆内初中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和疆内初中班录取人数持续位居全地区前列,高考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20xx年高考中我县维高考生一举囊括了喀什地区高考理科第一名和文科第二名的好成绩,该校高考上线率和录取率更是稳居全区民语系学校之首,为我县争得了荣誉的同时打造教育强县的魅力得以彰显。
以增加投入为手段,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上世纪70年代,全县仅有30余所中小学校,90%以上的校舍为土木结构,历经十余载大部分校舍已成为危房,四五个学生挤在一套课桌椅上上课,一到冬季学校因无钱买煤师生只能挨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第2页一本教案就是教师的全部,各种辅助教学用具几乎为零,这就是我县30年前学校教学条件的真实写照。
30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做为奋斗目标,先后投入学校建设资金数亿元,办学条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校舍95%得到了新建,一栋栋美观、大方、功能齐全的教学楼拨地而起,校园美化、绿化、硬化、净化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
宽敞明亮的教室、电子备课室、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及功能齐全的运动场应有尽有;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电脑课件辅助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设备已普遍应用到全县所有学校的课堂教学中。
如今,全县中小学校总数已达69所,其中,“花园式学校”11所,“绿色学校”4所,新建乡村学前幼儿园22所,民汉学生总数达到38000余名,全县中小学计算机装机总数达到1100多台,建成了19个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和67个卫星教学收视点,54个教学点拥有了媒体播放点,县直学校和有条件的乡镇中小学接入了宽带网,并开通了喀什地区第一个县级教育信息网,实现了教育信息和资源共享,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覆盖率达到了96%,惠及师生33000余名。
全县中小学生也可以在自己教室里与内地学生一样学习现代先进文化知识。
20xx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又投入1250多万元,整体搬迁了县人民政府、一乡政府和教育局,完成了县二中、二小、一小、库其小学和农场希望小学的扩建和改建工程。
今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投入1100余万元,启动县一小整体搬迁、依克苏乡中学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图呼其乡小学教学楼等工程,通过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使我县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我县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打造教育强县奠定了基础。
以建设双语幼儿园为突破口,双语教学稳步推进。
双语教学作为“增进各民族之间大团结,繁荣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要举措历来得到各级党政的重视。
我县的双语教学起步于70年代初,1973年,我县第一所民汉合校乌什吐玛中心小学成立,当时乌什吐玛中心小学只有150余名师生,其中民族学生不到50名,全县接受双语模式教学的民族学生也不到500人,当时的双语教学模式只是在民语班每周开设2-3节汉语课。
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步伐,国家出台加快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决定,自治区党委也先后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县委、县人民政府切实把双语教学确定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工程,确立了"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方针,明确提出了“巩固汉语加强班、实施双语实验班、建设双语幼儿园、稳步推进民汉合校、完全混合编班”五步走战略,之后我县双语教学步入良性发展阶段,尤其是我县双语教学步入加快发展阶段。
目前,全县已建成双语幼儿园23所、民汉合校8所、开设“双语”实验班42个、“汉语”加强班89个,全县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达到1100人,全县接受双语教学的民族学生人数已达3800余名,约占全县民族学生总数的13%,全县县乡结合、民汉融合的双语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双语教学作为一件利民、惠民和未来工程,历来受到历届党政的重视与支持。
各乡党政给政策、保投入、抓统筹,始终作为双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坚强后盾。
在政策引导上,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泽普县双语教学工作五年规划》、《泽普县民汉合校实施方案》、《泽普县双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泽普县双语教学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泽普县双语教学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在抓投入上,尽其所能,倾其所能,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援、加大县乡政府投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搬迁机关部门让位学校等方式,经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同时共投入建设与改造资金4000余万元,相继撤迁机关部门50余个,招聘双语教师300余名,培训双语教师20xx余人次,完成了23所县乡村双语幼儿园、8所民汉合校建设,奠定了全县双语教学发展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全县双语教学发展势头迅猛,全县人民群众期望程度很高,今年我县还将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1个县乡幼儿园、7所乡村幼儿园的建设,我县的双语教学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提高劳动力综合技能为落脚点,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壮大多年来,泽普县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加快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重点建设职业高中、稳步推进职业初中、加快发展农村职业班”的总体思路,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我县的职业教育起步于90年代初,从发展初始阶段就树立以市场需求结合民族特色为职教产品市场定位标准,确定了打造品牌、特色、实用的职业教育办学发展思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
1990年,我县成立了第一所职业高中,当时只有教职工10名,学生100多名,只开设了地毯纺织、缝纫两个专业,学校没有基本的实训设备、没有实践基地,这就是泽普职业高中的全部,也是泽普县职业教育的全部。
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下发以后,泽普县各级党政及广大职业教师工作不等不靠,自加压力,克服重重困难,明确提出了“今天的职业教育就是我们明天腾飞的翅膀”、“发展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的行动口号,通过积极有效的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和超前投入,边探索、边实践,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以县职业高中为龙头,职业初中和各中学开设的职业班为有效补充现代化的多元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全县建成一所县职业高中、奎依巴格乡、阿依库勒乡、阿克塔木乡、古鲁巴格乡、依克苏乡共5所职业初中,全县共开设乡镇职业班126个,开设“弥郎”手工业制作、林果业、养殖业、设施农业、装饰装修、地毯纺织、农机维修、工程建筑、饮食服务等职业培训专业11个,配备专业教师170余名,招收学生总数达到4750余人,建成职业教育实践基地10300余亩,我县职业教育立体式全覆盖职教办学体系已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