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垃圾找个家(一年级垃圾分类)

合集下载

《给垃圾宝宝找家》教案及反思

《给垃圾宝宝找家》教案及反思

《给垃圾宝宝找家》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关爱地球家园。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资源再利用。

3. 环保行动:垃圾分类实践、环保宣传、垃圾回收利用项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环保行动的实践。

2. 难点: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分类垃圾的习惯,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游戏等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反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垃圾处理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Multimedia resources。

2. 垃圾分类实践材料(如垃圾分类桶、垃圾样品等)。

3. 环保活动策划书、垃圾回收利用项目案例。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关爱地球家园。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资源再利用。

3. 环保行动:垃圾分类实践、环保宣传、垃圾回收利用项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环保行动的实践。

2. 难点: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分类垃圾的习惯,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游戏等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 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组讨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反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垃圾处理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Multimedia resources。

2. 垃圾分类实践材料(如垃圾分类桶、垃圾样品等)。

【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11课《我帮垃圾找个“家”》课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11课《我帮垃圾找个“家”》课件

新知讲解
上图是深圳市某一小区的垃圾分 类投放点。需要注意的是,旧衣物、 牛奶盒、玻璃瓶、塑料瓶等可回收 物在投放前需要先清洗干净。
上图为深圳市南山区“旧衣物循环利用 分拣中心”。这里的工人将旧衣物分类 存放这些旧衣物一部分被捐赠到贫困地 区,另一部分交由环保企业再生产,做成各 类颇具创意的纺织产品,实现资源再利用。
新知讲解
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视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拓展延伸
垃圾分类口诀
能卖钱的蓝桶桶
易腐烂的绿桶桶
有毒有害红桶桶
没人要的灰桶桶
拓展延伸
顺口溜:
绿厨厨,灰其其,红危危,蓝宝宝。 可回收,丢蓝色,有害垃圾丢红色。 厨余垃圾是绿色,其它垃圾用灰色。 垃圾多,危害大,分类摆放人人夸。 餐厨垃圾单独放,有害垃圾,别乱抛。 乱丢垃圾危害大,干干净净利大家。
第11课 我帮垃圾找个“家”
北师大版 一年级
新知导入
播放视频《猪八戒吃完西瓜皮乱扔》。
新知导入
劳动准备 材料与工具:
垃圾袋(4个)
标签
新知讲解
劳动过程 认识四类垃圾
垃圾可以分为四类:可回收物 、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 圾。为了方便人们投放,这四类 垃圾分别使用四种不同颜色的垃 圾桶,有四种不同的标志。
板书设计
我我帮做垃月圾饼找迎个中“秋家” 制作方法生活中的垃圾 劳动评价四类垃圾的概念 劳动日记劳动评价
劳动日记
作业布置
和家人一起对家中的垃圾进行分类,感受 劳动带来的快乐。
新知讲解
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可回收物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新知讲解
知识链接
在日常生活中,在一定要养 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为垃圾找个家》公开课教案

《为垃圾找个家》公开课教案

《为垃圾找个家》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1.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垃圾的处理问题。

1.3 教学内容介绍垃圾的产生和处理现状,引发学生对垃圾处理的关注。

第二章:垃圾的分类2.1 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了解不同类型垃圾的处理方式。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标准及处理方法。

2.3 教学内容介绍垃圾的分类标准,讲解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处理方式。

第三章: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方法,提高资源利用率。

3.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过程。

3.3 教学内容介绍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方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可回收物的价值。

第四章:有害垃圾的处理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害垃圾的处理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4.2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有害垃圾的处理方法。

4.3 教学内容介绍有害垃圾的种类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减少有害垃圾的产生。

第五章: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5.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5.2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过程。

5.3 教学内容介绍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方法,演示厨余垃圾堆肥实验,让学生了解厨余垃圾的价值。

本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

前五个章节分别为引言、垃圾的分类、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有害垃圾的处理和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后续五个章节将为您提供更多关于垃圾处理和环保的内容。

请您随时提出要求,我会为您编写剩余章节的教学教案。

第六章:其他垃圾的处理6.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其他垃圾的处理方法,减少环境污染。

6.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

6.3 教学内容介绍其他垃圾的种类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垃圾的处理问题。

《为垃圾找个家》公开课教案

《为垃圾找个家》公开课教案

《为垃圾找个家》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处理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激发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处理感兴趣,培养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习惯。

1.2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内容:引入垃圾处理问题的背景和现状,引发学生思考。

展示不同国家的垃圾处理方式,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重视。

第二章:垃圾分类知识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培养学生正确分类垃圾的能力。

2.2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互动问答,传授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巧。

利用实际案例和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2.3 教学内容: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介绍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袋、如何处理过期食品等。

第三章:垃圾分类实践活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进行垃圾分类的习惯。

3.2 教学方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模拟垃圾分类游戏、实地参观垃圾处理场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反思,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的重要性,并养成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习惯。

第四章:创意垃圾分类展示4.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环保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展示,提高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4.2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创意垃圾分类展示作品。

通过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

4.3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创作创意垃圾分类展示作品,如海报、视频、宣传册等。

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思考。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和认识。

小学生关于垃圾分类的话题作文五篇:给垃圾找个家

小学生关于垃圾分类的话题作文五篇:给垃圾找个家

小学生关于垃圾分类的话题作文五篇:给垃圾找个家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有节能环保的意识,主动将垃圾分类!关于垃圾分类的话题作文怎么写?下面橙子给大家整理了垃圾分类话题作文素材,仅供大家参阅。

垃圾分类“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欲壑”——题记王叔,有你就不一样!“小姑娘,你给我回来!”你的“一声令下”使得我不得不回到垃圾箱旁,听你的“谆谆教诲”。

只见你从湿垃圾桶里将我刚刚扔的那袋垃圾拿了出来,然后在里面翻来翻去,分门别类地将里面的垃圾分开,一边分一边还告诉我:“小姑娘,粽叶是不容易腐烂的,应该属于干垃圾。

这个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哦,但是一定要把它踩扁了再扔。

”看着你认真地分类,我顿时有些惭愧。

“垃圾分类是所有上海市民应尽的责任,可不能只靠我一个人呀!”我红着脸,一边应承你今后一定给垃圾分类,一边“逃”回了家。

我们小区实行垃圾分类也有一段时间了。

可是起初的管理员却是极不负责,张口就是:“没事,随便扔,反正到时候垃圾车来了都是一块儿运走就是了。

”后来,他被居委会开除了,换了你上阵。

还记得你上任的第一天,穿着件志愿者的衣服,戴着一堆黑色的棉手套,胸前的牌子上写着几个黑色的粗体字:“王叔在旁,个个在行。

”在你上任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我总能看见你在垃圾箱旁忙碌的身影。

汗水悄然无声地从你的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顺着你被“烤”得通红的脸颊向下滑落,滴落在胸前制服的衣襟上,留下了一滩深色的印记。

后背上流淌出的汗水浸湿了你身上亮绿色的制服,和你的皮肤紧紧贴在一起,而你的身影却仍在那里忙碌着。

我依旧像往常一样帮妈妈去扔垃圾,惊喜地发现我们小区里不再有人乱扔垃圾了。

大家都能自觉地将垃圾按规定分类并投入相应的垃圾箱内,小区的居民也一个个都成了垃圾分类的“专家”。

一些热心的爷爷奶奶们扔完自家的垃圾,还不愿离开,帮着你一起分类垃圾。

我也在周末抽出时间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志愿者群体中,虽然很辛苦,但是依旧很开心能参与其中,为建设美好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力。

《给垃圾宝宝找家》教案及反思

《给垃圾宝宝找家》教案及反思

《给垃圾宝宝找家》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回收、填埋、焚烧。

3. 实践活动:模拟垃圾分类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实践。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垃圾分类模拟游戏道具。

3.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相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新课: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模拟垃圾分类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

4. 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

5. 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动手操作能力等。

3.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反思环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便于教师改进教学策略。

六、教学扩展1. 引入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法律意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分类与资源利用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教学互动1. 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2. 设计垃圾分类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能力。

八、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直观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垃圾分类小学生作文300字左右十篇

垃圾分类小学生作文300字左右十篇

垃圾分类小学生作文300字左右十篇乱丢乱放就像逃避了自己对环境保护的一份责任一样,有种强烈的负罪感。

让我们一起参与垃圾分类吧,帮垃圾找一个“温馨的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垃圾分类小学生作文300字左右十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垃圾分类小学生作文300字左右范文一“垃圾分类”已不是一个新鲜词了,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

暑假里的一次社区活动。

让我对“垃圾分类”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垃圾分类是解决城市垃圾的根本途径,让生态垃圾重归大自然,让人工合成物回归工业体系,让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和谐。

我们的生活垃圾可以分为四大类:可回收物、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

它们分别用四种颜色来区分:蓝色是可回收物垃圾桶、绿色是厨房垃圾垃圾桶、红色是有害垃圾垃圾桶、黄色是其它垃圾垃圾桶。

我们小区里也有这四种颜色的垃圾桶,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设这么多垃圾桶呢?一个不就够了?自从听了这次讲座,我知道了它们的用途。

其实要真正的做到垃圾分类,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必须做到,为了保护好我们美丽的地球,让我们你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让我们号召起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垃圾分类小学生作文300字左右范文二现在的环境真是被污染得很厉害啊!人们随处丢垃圾,从不分类,都把清澈的河水污染成发臭的污水了。

所以,我们学校不久之前就举办了一个垃圾分类的活动,名叫“30(1+2)小手牵大手”。

那天,我们学校举办了垃圾分类的活动。

呼吁人们必须要爱护环境,支持垃圾分类。

并叫我们也带动社区里的居民们,让他们也知道要保护环境,不能再乱扔垃圾了。

而且我们学校非常重视这个垃圾分类的活动,并且每个年级都有自己垃圾分类的口号,时刻记在心里。

还做了垃圾分类的小品,让我们知道人类一天会造成多少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到底会浪费多少资源啊!这也让我们知道了垃圾造成的危害,让我们时时刻刻都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垃圾处理,刻不容缓!”学校还请专家来演讲,垃圾回收了有什么作用,回收之后可以做出一些什么。

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教育活动11《我帮垃圾找个“家”》第一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教育活动11《我帮垃圾找个“家”》第一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教育活动11《我帮垃圾找个“家”》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帮垃圾找个“家”》是北师大版一年级劳动教育活动第11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环保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垃圾,并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相对较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此外,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接触到的垃圾处理方式不尽相同,他们对垃圾的处理方法和环保意识存在差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环保意识,树立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环保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垃圾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处理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该放入哪个垃圾桶。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家庭和学校中是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分享好的做法和经验。

5.总结提升: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环保意识。

6.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给垃圾宝宝找家》教案及反思

《给垃圾宝宝找家》教案及反思

《给垃圾宝宝找家》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垃圾的分类,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正确投放垃圾。

3. 发展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垃圾的分类,学会正确投放垃圾。

难点:让幼儿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垃圾图片、垃圾分类卡片、垃圾模拟投放箱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垃圾,引导他们思考垃圾的分类。

2. 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垃圾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垃圾的分类,讲解垃圾的回收利用。

(2)教师分发垃圾分类卡片,让幼儿进行模拟投放垃圾的实践活动。

(3)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垃圾的正确投放方法,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3. 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环保行为,让他们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进一步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幼儿的参与度高,他们能积极回答问题,认真进行实践活动。

2.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引导幼儿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3. 本次活动让我认识到,幼儿的环保意识需要从小培养,我们应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4. 下次教学活动,我将继续拓展幼儿的环保知识,让他们更加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

5. 我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引导幼儿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幼儿的讨论和手工制作,评价他们对手工操作能力的提升。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垃圾分类的行为表现。

七、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回收利用:讲解垃圾的回收过程,让幼儿了解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

给垃圾找个家(垃圾分类)

给垃圾找个家(垃圾分类)
1
给垃圾找“家”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XXX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目 录
生活垃圾的来源
什么是垃圾? 不需要或者没有用的固体、流体物质。什么是生活垃圾? 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
生活垃圾的来源
生活垃圾
垃圾从哪来?
垃圾的危害
垃圾侵占土地
垃圾的危害
垃圾污染水源
垃圾的危害
垃圾传播疾病
垃圾的危害
垃圾污染空气
知识竞赛
4、下面哪些不属于有害垃圾? A、废化妆品 B、过期食品 C、废血压计答:(B)5、下面哪个是可回收垃圾的符号?
A B C D答:(C)
垃圾分类
判断题1、大棒骨是餐厨垃圾。 答:(×),是“其它垃圾”。2、玻璃窗、牙膏皮属于可回收物。 答:(√)3、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是绿色的。 答:(×),是蓝色的。4、有害垃圾应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回收箱。 答:(√)5、用过的报纸、杂志可以整理好再当废品卖掉。 答:(√)
垃圾分类
日本的垃圾处理厂
垃圾分类
对比:在中国的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垃圾围城,一个摄影师眼中的映像
摄影师拍摄北京垃圾围城获奖
陆地垃圾污染触目惊心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
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游戏规则 1、答对奖励1件小礼物,答错不奖励、不处罚。 2、老师叫抢答开始,才能举手示意;老师确认后才能作答。否则视为无效作答,答对了也不奖励。
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
垃圾的类型
垃圾分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牙膏皮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给垃圾找个家教案通用

给垃圾找个家教案通用

给垃圾找个家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保教育》教材第四章“垃圾分类与处理”,内容主要包括:垃圾分类的意义、分类方法、垃圾处理流程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垃圾处理流程,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和垃圾处理流程。

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垃圾分类图示、实物垃圾样本。

学具:垃圾分类卡片、环保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我国垃圾分类的现状,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紧迫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垃圾分类的意义(2)垃圾分类的方法(3)垃圾处理流程(4)生活中如何实践垃圾分类3. 例题讲解以实物垃圾样本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如何分类,并进行汇报。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2. 内容:(1)垃圾分类的意义(2)垃圾分类方法(3)垃圾处理流程(4)实践垃圾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垃圾分类的实践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深入了解垃圾分类和处理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垃圾分类教学中,难点是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和垃圾处理流程,重点则是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1. 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详细讲解四种常见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的分类标准,通过图示、实物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类垃圾的特点,提高分类准确性。

《给垃圾找家》教学设计

《给垃圾找家》教学设计

《给垃圾找家》教学设计给垃圾找家(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班级下册第五课第一话题)【教材分析】给垃圾找家是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二班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个话题,也就是教材第2225页,内容包括知道乱扔垃圾的危害、懂得给生活垃圾分类,并建立合理利用垃圾的理念。

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同学明白如何采取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同学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以及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懂得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初步知道如何采取垃圾分类,如何合理利用废物。

过程目标:1乐观参加教学活动,乐于认知,乐于合作,乐于研究。

2通过互相探讨,学习垃圾分类。

价值目标:1懂得干净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创设。

2保护环境应从自身做起。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如何采取垃圾分类。

合理妥善地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二班级同学,处于7周岁的年龄段,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一定的了解;乱扔垃圾可能是绝绝大部分孩子身上都存有的缺点;垃圾分类知之甚少,他们的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易于分散,课堂纪律一般不是太好。

但他们乐学好动活泼,有较强的表现欲和自我肯定意识,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和道德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水平和明辨是非的水平。

【教学筹备】1老师制作好课件。

2同学课前采取家庭一天垃圾小调查,填写调查表。

【教学过程】一、创造情境,引入课题1.师: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我爱故乡山和水,你们还记得这是哪里的风景呀?(课件出示中XX 的秀丽风光)2.师:你觉得中XX的景色、环境怎么样?老师小结:中XX的确很漂亮,是我们故乡人民的骄傲。

3.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端午节后的中XX,看看有什么变化?(课件:视频去年端午节后的中XX)同学自由发言4.师:你们喜爱什么样的中XX?小结:人人都喜爱生活在洁净整整齐齐的环境中,谁也不喜爱遍地垃圾、脏乱。

那么,怎样才能让环境变得洁净整整齐齐呢?这节课我们就给垃圾找到家。

(板书课题:给垃圾找家)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垃圾知多少1.师:学生们我们生活中时常见到的这些垃圾是从哪儿来的?是谁产生的?小结: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的垃圾有的是动物制造的,有的是植物产生的,而绝绝大部分还是有我们人类产生的。

《为垃圾找个家》公开课教案

《为垃圾找个家》公开课教案

《为垃圾找个家》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垃圾堆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处理问题的思考。

1.2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垃圾应该怎么处理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1.3 教师总结:垃圾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来存放垃圾,这个地方就是垃圾的“家”。

第二章:垃圾的分类2.1 教师向学生介绍垃圾的分类,包括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2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或者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垃圾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2.3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吗?”让学生回答,并解释原因。

第三章:垃圾的处理3.1 教师向学生介绍垃圾的处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和资源化利用。

3.2 教师通过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了解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3.3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哪种垃圾处理方法最好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四章:垃圾的减量4.1 教师向学生介绍垃圾减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

4.2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回收利用等方法来减少垃圾的产生。

4.3 教师提问:“你们能想到哪些方法来减少垃圾的产生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建议。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2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垃圾呢?”让学生总结自己的观点。

5.3 教师鼓励学生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处理工作,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六章:互动游戏6.1 教师设计一个关于垃圾分类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6.2 游戏可以采用卡片游戏、模拟垃圾分类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6.3 教师提问:“你们在游戏中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

第七章:实地考察7.1 教师组织学生去垃圾处理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

7.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垃圾处理场的设施和操作流程,让学生对垃圾处理有更深入的认识。

小学校本《给垃圾找“家”》课件

小学校本《给垃圾找“家”》课件

城市生活垃圾按源头分类
可回收废弃物:
包装垃圾,包括塑料包装袋、药品包 装、压缩包装、奶制品的包装等; 大宗垃圾,包括橱柜、沙发、桌子、 床、床垫、地毯、自行车、炉子、洗 衣机、玻璃等;纸类垃圾,包括报纸、 期刊、纸箱、纸板等。
城市生活垃圾按源头分类
有害垃圾:
电池、颜料、油脂、节能灯、日 光灯、日用化学物质、杀虫剂、 除草剂等。
同学们的调查图片
走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好处 多,设计“垃圾分类,低碳行” 的电子小报,用你的宣传语倡导 低碳绿色生活吧!
垃圾分类产生的价值
1000公斤的废纸,可以生产700多公斤好纸,等于少砍17棵大树, 能生产一万多个作业本,上大学都用不完。
国外将废塑料代替煤、油和焦,用于烧制水泥,或用于发电,效果理想。
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
城市生活垃圾按源头分类
厨余垃圾:
水果蔬菜类、骨头类、茶包、咖啡包、 罐装食品类、鱼肉类、面包类、鸡蛋类、 硬果壳类、餐巾纸、可降解的垃圾塑料 袋等。
城市生活垃圾按源头分类
不可回收垃圾:
吸尘器清洁袋、街道垃圾、灰尘、儿童 尿布、棉毛类、卫生纸、香烟头、动物 排泄物、瓷器类、石头类、陶器类、灯 泡类、烘箱包装纸、墙纸、蜡纸、胶带 纸、复写纸等。
每人每天丢垃圾1.2公斤。
一个家庭?
一 个 小 区 ?
一 个 一个城市? 国 家 全球? ?
45000000000000公斤
你知道这些数据么? 受垃圾污染的空气,至全球每年200万人死亡。
塑料破坏土质,使30%的植物死去,污染地下水,焚烧后污染环境。 建筑装修材料能致癌,每年有11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平均每天死亡304人。

中班社会给垃圾找个家

中班社会给垃圾找个家

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向幼儿普及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如 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分 类标准。
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 式和资源回收利用的途径。
中班幼儿特点分析
中班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 兴趣。
他们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 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社区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幼儿参 加社区环保活动,拓展幼儿环保
教育途径。
未来环保教育规划
深化垃圾分类教育
01
在后续活动中继续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幼儿
分类准确率。
拓展环保主题活动
02
开展更多形式的环保主题活动,如废旧物品再利用、节水节电
等,培养幼儿多方面的环保意动中逐渐养成了将垃圾分 类投放的良好习惯,有助于培养环 保意识。
家园合作加强
活动促进了家长、幼儿园和社区之 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关注幼儿环 保教育。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问题
部分幼儿对垃圾分类标 准掌握不够准确,导致
分类错误。
改进措施
加强垃圾分类知识的普 及和教育,通过游戏、 儿歌等多种形式帮助幼
中班社会给垃圾找个 家
演讲人:
日期:
REPORTING
• 活动背景与目的 • 垃圾分类知识介绍 • 实践活动:给垃圾找个家 • 环保创意手工制作 • 总结与反思
目录
PART 01
活动背景与目的
REPORTING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
01
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认识 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02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厨余垃圾
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 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 0.6~0.7吨有机肥料。

给垃圾找个家教案模板(通用7篇)

给垃圾找个家教案模板(通用7篇)

给垃圾找个家教案给垃圾找个家教案模板(通用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给垃圾找个家教案模板(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给垃圾找个家教案1活动目标: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1.用废泡沫、插塑积木等材料布置成的“北京市”和“天津市”,其中“北京市”里散乱地放着一些垃圾。

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3.5只垃圾分装桶,上贴5种标志4.录像机以及有关垃圾处理的录像带。

5.磁性图片若干,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活动过程:一、评选“卫生城市”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环境,启发幼儿说说:你喜欢哪座城市?这什么?如果你住在北京市感觉怎样?2.请幼儿用贴五角星的形式评选“卫生城市”。

3.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北京市?如果你住在北京市会有什么感觉?4.教师小结:北京市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

而天津市整洁有序,受人欢迎。

你们想知道这个城市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录像。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1.教师配解说词,让幼儿观看有关垃圾分类回收过程的录像片断,然后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③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大班社会活动《帮垃圾找家》教案设计

大班社会活动《帮垃圾找家》教案设计

一、活动名称:大班社会活动《帮垃圾找家》教案设计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垃圾的分类,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学会正确投放垃圾。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垃圾图片、垃圾分类卡片、垃圾桶模型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过垃圾分类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和垃圾分类。

2. 讲解: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投放方法,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

3. 游戏:幼儿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巩固对垃圾的认识。

4. 实践:幼儿模拟垃圾分类投放,学会正确投放垃圾。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收获,提高环保意识。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协助培养幼儿在家垃圾分类的习惯。

2. 环境创设:幼儿园增设垃圾分类角,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垃圾分类。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六、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垃圾。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垃圾分类的兴趣。

3.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实践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幼儿认识垃圾和垃圾分类。

2. 讲解: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投放方法,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回收利用。

3. 游戏:幼儿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巩固对垃圾的认识。

4. 实践:幼儿模拟垃圾分类投放,学会正确投放垃圾。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收获,提高环保意识。

九、教学评价:1. 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正确分类垃圾。

2. 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独立完成垃圾分类。

3. 幼儿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班社会活动《帮垃圾找家》教案设计

大班社会活动《帮垃圾找家》教案设计

一、活动名称:大班社会活动《帮垃圾找家》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知道不同种类的垃圾有不同的家。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 垃圾图片若干,分别代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 垃圾分类指导图一张。

3. 垃圾桶四个,分别标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4. 实践活动材料(如手套、夹子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垃圾的去向,引导幼儿思考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和处理。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讲解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式。

3. 互动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帮垃圾找家”的游戏,幼儿根据垃圾图片和垃圾分类指导图,将垃圾图片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幼儿戴上手套,使用夹子等工具,将实践场地周围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5. 总结:让幼儿分享活动心得,引导幼儿养成垃圾分类和环保意识。

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设置垃圾分类角,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

3. 教学内容: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幼儿园其他课程中,如科学、美术等。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接触到有害垃圾。

2. 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实践活动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在互动游戏和实践活动环节,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活动的喜欢程度及改进建议。

八、活动反思:1. 针对活动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和调整,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完整)我给垃圾找个家

(完整)我给垃圾找个家

我给垃圾找个“家”一、主题确立的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日益改善,环保理念已经日渐深入人心,可生活中环保行为的落实却往往不尽人意.街道边上随处堆放的各种垃圾,不仅占用了很多土地,而且发出阵阵恶臭,污染了空气和水源。

这不仅使学生感到厌恶和不满,而且也引起了他们对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确立了以“我给垃圾找个‘家'”为主题的废物再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二、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研究,让学生知道垃圾不正当处理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是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倡导不乱扔垃圾,对垃圾分类回收。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各种课题方案,使学生学会调查、实验、参观访问、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从而有所发现,体验到与人分享的乐趣及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自然,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在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实地调查、走访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能进一步了解本地饮食,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活动难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过程本次活动时间为四周,分四个阶段实施:确立课题,开展活动,成果展示,拓展延伸。

(一)确立课题(1周)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上课伊始,通过课件出示各个街道,市场及垃圾桶周边的相关信息材料,让学生通过这些图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从而导入主题。

这一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和谐的活动氛围。

板书主题之后,问学生看到这个主题后你想了解些什么?(1)学生提出想知道或感兴趣的问题。

(2)围绕主题进行讨论,生成小课题并指导研究内容。

(3)全班汇报并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更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子课题。

一年级下册-活动11-《我帮垃圾找个“家”》

一年级下册-活动11-《我帮垃圾找个“家”》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本【课题名称】《我帮垃圾找个“家”》第一课时【执教者】深圳市罗湖区锦田小学周彦汝【一、教材分析】《我帮垃圾找个“家”》出自北师大版劳动教育一年级活动11,目的在于让孩子认识垃圾种类,提高学生正确科学分类垃圾的能力及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正确投放垃圾的习惯。

因此本课分为四部分,以学生视频导入,提出废弃电池应该投放在哪个垃圾桶的疑惑,引出什么是垃圾的思考,接着介绍垃圾桶的标志,再接着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垃圾污染的危害,最后倡导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分类减量行动,做到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虽能简单分辨生活垃圾,但年龄较小,掌握的知识有限,未能系统性认识垃圾的种类,区分不同颜色垃圾桶的标志以及正确科学分类垃圾的方法。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让一年级学生认识四类垃圾的概念,垃圾分类的好处和科学分类垃圾的能力是有必要的。

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于难度较大的文字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讲解。

【三、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垃圾,了解四类垃圾的概念。

2.区分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上的标志,科学正确投放垃圾。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正确分类垃圾及按标志投放垃圾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四类垃圾的概念及标志,区分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

2.教学难点:培养科学分类垃圾及正确投放垃圾的行为习惯。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垃圾袋(4个),标签(4个)【六、课时分配】一课时,12分钟【七、教学过程】活动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1.观看视频【思考废弃电池应该投放在哪个垃圾桶呢?A学生问:这个废弃的电池应该扔在哪个垃圾桶呢?B学生答:应该是放在这个?C学生说:我们还是去问问老师吧!】2.老师说:看完这个视频,我想坐在屏幕前的小朋友们也不是很确定这个废弃的电池应该投放在哪个垃圾桶,还有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呢?今天就跟着周老师变身垃圾分类小能手,我们一起来帮帮垃圾找到它的“家”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大 纲(含教学计划与教案)
课程名称 参训对象 教学设备
我为垃圾找个家 小学一年级学生 投影仪、电脑、 光笔
课程时数 学员人数 教室布置 讲 师
40min 作业项目 40 教 学 计 划 制作教学大纲 制作讲义/教材 准备试卷 教学进行
计 划 进 度
学习目标
了解垃圾的 来源和危 害,以及垃 圾分类的基 本知识。
第 2 页,共 2 页
第 1 页,共 2 页
教 学 大 纲(含教学计划与教案)次页

四 1 2 五赛 选择题 判断题 互动环节
教学方法
问答法、情景教学法(游戏、 活动、观摩) 情景教学法(游戏)
时 间
12min 8 4 ?min
课程进行注意点
大写 数字
小写 数字
章或节的内容概要
讲解法、讨论法、分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实作 用来标示讲师上课时注意的事项,包括应带的数据、教具、 填写时间长短,如10M代表10 示范法、挂图讲解法、录音录 讲授具体内容的时间点、示范例、提问问题、重点难点和板 分钟、1H代表1小时 相教学法(含VCD)、情景教学 书等 法(游戏、活动、观摩)等
3min 5min
15min 3min
讲解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 、录音录相教学法
1 2 3 4
垃圾分类的好处 垃圾的类型 国内外垃圾处理现状对比 垃圾分类的倡导
6min 4min 2min
大写 数字
小写 数字
章或节的内容概要
讲解法、讨论法、分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问答法、实作 用来标示讲师上课时注意的事项,包括应带的数据、教具、 填写时间长短,如10M代表10 示范法、挂图讲解法、录音录 讲授具体内容的时间点、示范例、提问问题、重点难点和板 分钟、1H代表1小时 相教学法(含VCD)、情景教学 书等 法(游戏、活动、观摩)等
潘石群
考核办法
口试 阅卷及成效评估



内 容 概 要
生活垃圾的来源
教学方法
讲解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 、录音录相教学法
时 间
5min 2min 3min 8min
课程进行注意点
1 2 二 1 2 三
什么是垃圾? 生活垃圾的来源 垃圾的危害 垃圾的危害 垃圾的处理 垃圾分类
讲解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 、录音录相教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