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表象和想象
普通心理学 第八章 表象和想象
睡眠的意义
•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 实在睡眠中度过的,年龄 增长,睡眠周期减少。 • 睡眠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 和心理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消除疲劳、补充体能、 排出体内毒素和促进新成 代谢。 • 睡眠是机体主动地休息和 机能调节过程。
二、梦
•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出项的一种现象活动,是不随意想象 的一种特殊形式。 • 梦多半在快速眼动睡眠中出现。 • 但是大量的梦呓、梦游、梦惊多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中。 • 梦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但是梦的体验却接近真实。 • 梦的内容往往与人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灵感出 现的窗口。
三、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
• (一)基本表象理论(巴格斯基) • ——表象是信息编码的最基本形式,可 以对表象进行操作。 • 谢波德:心理旋转实验:视觉表象的旋 转加工是物理旋转的类似物。
• (二)双重编码理论 • 表象和言语符号两种信息编码。在一定条件下,表象码和 言语码是可以互相翻译的。 • 言语码可以通过译码转换为感性形象,表象码也可以言语 形式存储起来。
•
再造想象中的新形象,只是对自己来说是新的,因此, 新颖性、独立性、创造性成分比较小; • 其次,再造想象形成的新形象差异较大,因为人们的 经验、兴趣、爱好和能力不同,再造的形象也就不会相同。
如何画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的意境?
二、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地构思新表象的 过程。其特点是第一次创造出别人从未创造过的新形象。 (首创、独特、新颖)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创造动机 (2)丰富的表象储备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 (6)灵感的作用
第四节 睡眠和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象与想象
第三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6
心理学
4
1.2 想象
(二)想象的功能
补充功能
预见功能
想象对感性认识活动 的补充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想象,人们的认知领 域得到无限拓展,对客观 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起 到巨大作用。
第三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想象 具有预见功能。人们凭借 想象,在有目的的实践活 动开始之前,活动的结果 就已经在头脑中存在着, 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避 免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达到预期的结果。
心理学
1.1 表象
(一)表象的概念 表象是指人脑中所保持的有关事物的形象。所有保持在头脑中的有关事物的感性形象都叫表象。
表象来自感知。 表象来自对已有表象的加工改造。
第三节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
2
1.1 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
表象在感知觉的基 础上形成,首先是 感知留下的形象, 因此具有直观形象 性。
1.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并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词、符号或图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 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水平较低的有意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 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有意想象最高水平的表现,具有开创性、独立性和新 颖性的特点。
代替功能
想象的代替功能是 指当某些需要和活动不能 实际得到满足或完成时, 可以通过想象,从心理上 得到某种替代与满足。
5
1.2 想象
(三)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 目的、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 象。例如,儿童听了故事后, 不由自主地在头脑中想象故 事情节;看到天上的白云, 自然地把它想象为人的形象、 奇峰、异兽等。梦是无意想 象的极端情况。
表象与想象
心理学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表象形式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如钢琴演奏既需要听觉表 象,又需要动觉表象;完成体操动作既需要动觉表象,又需要听觉表象。
1.1 表象
3.根据对象的范围和概括程度分类 根据对象的范围和概括程度分类,可以把表象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个别表象是指对某一具体事物(如六和塔)的表象;一般表象是指对某一类事
想象是一种意象性的反映,它在某种程度上超 脱现实,因此,可有意地或在意间发生。
1.2 想象
(一)无意想象
1
梦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巴甫洛夫认为,人在睡眠时,整个大脑皮层处于一种弥散性的抑制状态,但仍有少
部分神经细胞兴奋活跃,由于意识控制力减弱,这些记载着往日经验的细胞便随意 地、不规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离奇古怪、荒诞绝伦的梦境。
心理学
1.1 表象
(一)表象的特征
1 形象性 • 表象在感知觉的基础上形成,首先是感知留下的形象,因此具有直观形象性。 但是,表象的形象性与相关事物形象有差别,不如感知形象那样鲜明、直观、 完整和稳定。例如,游览长城时,感知长城的形象和在头脑中留下的长城表象 是有差别的。 • 客观事物是有形的,记忆表象便成了记忆内容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利用记忆 表象进行想象形成的表象,本身就是一种新形象,当然也具有形象性。
1.1 表象
2 概括性 • 表象的概括性是指表象反映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和重要特征。表象 与感知的事物形象是有差别的。 • 想象表象是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更是对事物的形象属性和特征有所 取舍。 • 表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是密切联系的。从表象的形象性来看,它是概括了的形 象;从表象的概括性来看,它是形象方面的概括。但是,表象既不是知觉,也 不是思维,而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人们有了表象而进行想象和 思维,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8章 表象和想象【圣才出品】
第8章 表象和想象一、单项选择题1.小张阅读《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形象,这是()。
[统考2007研]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幻想【答案】B【解析】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B项,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C项,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D项,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发展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2.随年龄增长,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量()。
[统考2008研]A.越来越多 B.越来越少C.呈U型变化D.呈倒U型变化【答案】B3.谢帕德(R.N.Shepard)和库柏(L.A.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统考2008研]A.概括性B.可变通性C.可操作性D.稳定性【答案】C【解析】表象的性质包括: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4.在下列选项中,支持心理表象旋转实验的理论模型是()。
A.基本表象理论B.双重编码理论C.激活扩散模型D.层次网络模型【答案】A【解析】A项,基本表象理论通过心理旋转来说明表象的信息加工过程。
B项,佩维奥通过配对实验来证明双重编码理论。
CD项,激活扩散模型和层次网络模型是语义记忆的两种组织模型。
5.在读完《阿房宫赋》后,脑海中浮现出气势雄伟、风格奇特的建筑形象,这是()。
A.表象B.想象C.幻想D.幻觉【答案】B【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这些新形象既可以是主体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或还未出现的新形象。
具体的来说,题干中描述的属于再造想象。
A项,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C项,幻想是指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发展的想象。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表象和想象
四、想象与实践
想象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 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五、想象的意义
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再造想象的发展对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起着重要作 用,创造想象则是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三节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一、再造想象 (一)什么是再造想象 (二)形成正确再造想 1.要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象的条件 2.丰富的表象储备
三、什么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它们在人的实践活 动中有什么作用?
四、怎样科学地解释睡眠和梦?
二、创造想象
(一)什么是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 新形象的过程
(二)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
1.创造动机
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
3.积极的思维活动
4.灵感
三、幻想
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一)幻想的特征 1.幻想体现了个人的愿望,是向往的形象
2.幻想常是创造性活动的准备阶段 (二)幻想的形式 幻想可分为科学幻想、理想、空想三种形式。
(二)概括性
表象往往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 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而不是某一 次感知的个别特点
二、表象的种类
(一)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二)视觉、听觉、动觉、嗅觉、
味觉、触觉等表象 (三)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四)遗觉象
三、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
(一)基本表象理论 代表人物:心理学家巴格斯基 (二)双重编码理论 代表人物:佩维奥
第八章 表象和想象
第一节 表象 第二节 想象 第三节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第四节 睡眠和梦
第一节 表象
一、表象的概述
表象是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 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表象和想象
表象和想象表象表象(representation)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表象有如下特征:直观性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材料均来自过去知觉过的内容。
因此表象是直观的感性反映。
但表象又与知觉不同,它只是知觉的概略再现。
与知觉比较,表象有下列特点:(1)表象不如知觉完整,不能反映客体的详尽特征,它甚至是残缺的、片断的;(2)表象不如知觉稳定,是变换的、流动的;(3)表象不如知觉鲜明,是比较模糊的、暗淡的,这反映的仅是客体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
然而在某些条件下,表象也可以呈现知觉的细节,它的基本特征是直觉性。
例如,在儿童中可发生一种“遗觉象”(eidetic image)现象。
向儿童呈现一张内容复杂的画片,几十秒钟后把画片移开,使其目光投向一灰色屏幕上,他就会“看见”同样一张清晰的图画。
这些儿童根据当时产生的映像可准确地描述图画中的细节,同时他们也清楚地觉得画片并不在眼前。
在实验中被试报告说,他“看见”一条“卷尾鳄鱼”,一个“看得出嘴、眼的小孩”,“右边有一棵大树”,“后面有一棵小棕榈树”,“小孩和鳄鱼最清楚”。
数出鳄鱼下颌有18棵牙齿。
“我完全看不见鳄鱼的脚,它们都没在水里,我看见它的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后面的两棵树有同一树干”。
(还谈到别的细节)(HKluver,1926)。
遗觉象是部分学龄儿童特有的映现象,一般到青年期就消失了。
在表象的分类上,反映某一具体客体的形象,称为个别表象或单一表象,上述遗觉象就属于个别表象。
反映关于一类对象共同的特征称为一般表象。
一般表象更具上述与知觉相区别的那些特点。
概括性一般来说,表象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它有感知的原型,却不限于某个原型。
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是对某一类对象的表面感性形象的概括性反映,这种概括常常表征为对象的轮廓而不是细节。
表象的概括性有一定的限度。
对于复杂的事物和关系,表象是难以囊括的。
表象和想象
第一节
表
象
当客观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海里出现的关于某事物的形象,在 心理学中称为表象 表象是在视、嗅、触、味等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动转换 功能,它是从感知觉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或中介 一、表象及其特征 (一)什么是表象 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 人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操作与加工的过程,是事物 不在面前时关于事物的心理复现 由人脑中的刺激痕迹的再现引起 表象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表象作为人的信息加工、存 储信息的基本方式而重新得到重视 表象成为当代认知心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想象的补充功能是指弥补人类认识活 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和不足 3. 代替功能 想象的代替功能是指当某些需要和活 动不能满足或完成时,可以通过想象, 从心理上得到某种替代与满足
二、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活 动是否具有 目的性和计 划性,可以 把想象分为 无意想象和 有意想象
(一) 无意想象 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指没有 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 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 象 (二) 有意想象 又称为有意想象,指根据预 定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 自觉进行的想象
(二) 表象的特征
表象具有直观性和 概括性的基本特征 第一,表象的直观 形象性特征 表象的直观形象性 是指在人脑中所保 持的生动的具体形 象和过去感知过的 对象具有一定相似 之处
第二,表象的概括性 特征 概括性是指表象所反 映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不是某个具体事物或 事物的某个特点,而 是一类事物所共同具 有的特征,是一种归 类化了的事物形象
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 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 中的重要环节 从表象的直观形象性来 看,表象和感知觉相似。 从表象的概括性来看, 表象和思维相似 但它既不是感知觉也不 是思维,而是介于两者 之间的中间环节
《心理学导论》第八章
第八章表象和想象【学习目标】 (2)【学习建议】 (2)【学习重点】 (2)【关键词】 (2)第一节表象 (4)一、表象及其特征 (4)二、表象的种类 (5)第二节表象理论 (7)一、表象理论及其研究 (7)第三节想象 (8)一、想象概述 (8)二、想象的种类 (9)第四节想象规律的应用 (11)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性想象 (11)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11)【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表象、表象特征、想象、想象种类的基本概念和表象理论、想象的基本规律,了解表象的信息加工过程。
能够运用表象的基本原理和想象的心理品质,分析和解决有关表象和想象的实际问题。
【学习建议】理解和掌握表象和想象的定义、表象的分类、想象的种类、表象的表征过程、想象的基本特征,以及表象的信息加工过程和想象规律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学习重点】1.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是人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客观事物进行操作和加工的过程。
2.表象是感知决痕迹经信息加工后再作用的产物,它既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表征形式,也是知识表征的形式之一;既可以存储,也可以被加工和编码。
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
3.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表象分为不同种类。
根据表象形成时占主导的感觉通道不同,把表象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和触觉表象;根据表象形成的概括程度,把表象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根据表象的创造性分,把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4.表象是信息编码和表征的主要形式,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独特作用。
主要的表象理论有基本表象理论和双重编码理论。
基本表象理论通过心理旋转来说明表象的信息加工过程。
双重编码理论认为,在人脑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信息编码和存储系统。
5.想象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高级认知活动。
想象最突出的特征是形象性和新颖性,其功能有预见、补充和代替。
第八章想象、思维
(四) 想象的功能
❖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 ❖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 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
作用。
❖ (参看《心理学导论》P384的例子:证明修 道士在往返中将于一天中的同一时间经过同 一地点。)
❖ 3.抽象思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例如,学生学习各种概念、原理、公式、法则都要通过抽象思 维来进行。
❖ (二)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 1.辐合思维பைடு நூலகம்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一个方 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
辐合思维是一种有条理的思维活动。例如,由A>B, B>C,C>D,得出唯一结论:A>D。
❖ 再造想象的形成的条件: a.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基础. b.对言语和实物标志意义的正确理解
(2)创造想象
❖ 涵义: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 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 程。它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
❖ 形成的条件: ❖ a、创造动机 ❖ b、丰富的知识与表象储备 ❖ c、积极的思维活动
❖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
❖ 1.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 的思维。例如,儿童用小棒刺激抓到的小虫,看看它有何反
应,或是将小虫的身体支解开来,看看它的内部构造。
❖ 2.形象思维:以表象进行的思维 。例如,在布置教室
时,同学们会在头脑中将各种装饰物的形象进行安排,形成各 种方案,再选择最佳的方案。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 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 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参看不同教材上的定义)
表象和想象概述
(表象和想象)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表象具有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概括性(表象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可操作性(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
想象是人脑对已存储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想象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叫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
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和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的任务和目的,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
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想象可以分为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理想(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成为理想)和空想(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那它就成为空想)。
想象具有预见功能(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补充功能(具有社会知识经验补充的功能)、代替功能(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得到实际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想象的形式有黏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第8章 表象和想象【圣才出品】
第8章 表象和想象一、简释下列名词1.表象答: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同时,表象也促进了问题解决。
2.遗觉象答:遗觉象是指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
遗觉象是记忆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几乎与感知形象一样鲜明和生动,似乎是介于知觉和幻觉之间的状态。
这种特殊的表象形式是心理学家颜许(E.R.Iaensch)首先发现的。
遗觉象是部分学龄儿童所特有的,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消退。
据研究,儿童中有40%~70%的人有遗觉象,在11~12岁时最明显。
有些儿童的遗觉象能保持半分钟。
通常,较为多见的遗觉象是视觉表象,但一些研究也发现了听觉遗觉象、嗅觉遗觉象和味觉遗觉象等。
3.想象答: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通过想象过程创造的新形象就是想象表象,想象表象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以直观形式呈现人们头脑中的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而不是言语符号。
4.创造想象答: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根据预定目的,通过言语符号对已有表象进行选择、加工、改组而产生可以作为创造性活动“蓝图”的新形象。
文学家、艺术家、发明家、科学家、设计人员的创新作品都是创造想象的产物。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
创造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
5.灵感答:灵感是指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
灵感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
这时,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维极为活跃。
因此,在产生灵感时人有极高的工作效率。
灵感的出现使久思不解的问题迎刃而解,常常伴随着无法形容的喜悦。
第八章表象与想象
.
想像的方法
1.粘合 就是把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和特征在 头脑中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5.04.2020
.
2.夸张
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 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 新形象。
25.04.2020
.
3.人格化 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
从而产生新的形象。
25.04.2020
.
4.典型化
25.04.2020
.
想象的种类
有意想象 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经过一定意志努力 的想象。包括: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和 幻想。如作家的创作,画家的构思等。 再造性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符号 的记录等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25.04.2020
.
想象的种类
再造性想象是人们获得间接经验、获得知识的重要 途径,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条件。 任何再造性想象的形成均要求有关的表象和思维的 组织作用。缺乏表象,想象就没有基础,新的表象 究其根源无从谈起,想象就不可能产生。
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 形象的过程。
特点: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
25.04.2020
.
创造想像与再造想像的关系
再造想像
创造想像
不 1.具有再造性,构造出的形象 1.具有创造性,构造出的形象
同 与原物相符合。
是崭新的。
点 2.再造的形象是世上现成的。 2.创造的事物是前所未有的。
3.在一般性活动中的作用较大。 3.在创造性活动中的作用较大。
25.04.2020
.
想象所形成的形象不是一般形象,而是新形象,是大脑所没
有感知过的。
想象的材料来源是表象,而表象则来源于实际生活和过去经
表象和想象
表象
• 定义: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 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 • 直观性 • 概括性
表象的种类
• 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 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表象的作用
• 表象是知觉和思维的中介环节,是从感 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 • 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可促进人心理发展; • 表象是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 件
新想象形成的三个方面: – 语言、文字的描述
例如未到过长沙,未见过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色的人, 当他朗读或听到别人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会在头 脑中形成一幅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天景色的形象。
– 有待创新的新形象
新形象,也可能是现实中尚未有过、还有待于创造的事物的形 象。例如,作家、作曲家、发明家在实现创造之前,他们所要塑 造的新人物、所要谱写的新曲调、所要发明的新成品,就已经形 象地出现有他们的头脑中了。
(一)粘合
粘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 在一起,构成新形象。
例如前面所说的“猪八戒”的形象就是通过粘合 而形成的。在科技发明和艺术创作中,常使用加工方 式。
二、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
(二)夸张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 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如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神话中的 “千手观音”形象、童话中“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形象 等,都是使用了夸张而形成的。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概念、作用 概念、 再造想象 概念
概念: 概念: 再造想象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 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例如,建筑工人看到建筑图纸, 例如,建筑工人看到建筑图纸,就能在大脑中产生建 筑物的形象。再造想象在人们的生活、工作、 筑物的形象。再造想象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有 着重要意义,它使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着重要意义,它使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 广泛、更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 广泛、更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想象
(四)代替功能 想象还具有代替作用。 当人们的某些需要实际不能得到满足时,可以 通过想象方式得到(替代性的)满足。如望梅 止渴,画饼充饥。 但想象的代替功能不可过分地使用。人的需要 毕竟是要通过实际得到所需要的事物或活动才 能真正得到满足,如过多地通过想象得到“虚 假”的满足,人就会越来越脱离现实,并形成 自欺欺人的不良人格特征。
第一节 表象
应当指出的是,以感觉通道来划分表 象,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对绝大多数人来 说,表象都带有混合性质。因为人们要知 觉事物时,往往要同时运用各种感官。
第一节 表象
(二)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
1. 个别表象:是具体事物的表象 , 反映具体 事物的特征。
2. 一般表象:反映一类事物的表象。它反映 一类事物共有的、一般的特征。一般表象是在 个别表现基础上产生、由个别表象概括而成。 但不论表象具有多大的概括性,总具有一 定的直观性、具体性和形象性。
第二节 想象
3. 作用: ⑴ 再造想象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 ,掌握知识必须有积极的想象参与,在接受间 接经验时,想象的作用十分重要。 因为概念停留在机械识记的水平上毫无意义 , 只有人在头脑中形成了与概念相应的形象,才 能理解和掌握知识。概念只有作为事物原形信 息的替代物时才有实在的意义。 ⑵ 再造想象对人格的塑造也有重要作用。再造 想象的过程往往是榜样言语的内化的过程。
第一节 表象
(四)根据表象的对象
1. 外物表象:人脑中关于外部事物或事件的 形象。
2. 自我表象:关于自己的身高、容貌、姿 势和行为的表象,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 由于有自我表象,人才知道自己的身材是 否英俊、容貌是否美丽、穿着是否得体、行为 是否端庄。
第一节 表象
人如果有积极的自我表象,容易形成自信、 开放、进取的心理特征,其心理也更为健康;人 如果自我表象消极,容易形成自卑、封闭、退缩 的心理特征,更易产生心理困扰和心理疾病。 有的人很注意自己的自我形象,常对自我表 象进行审视、反省,社会交往中也注意维持自己 的良好形象;有人则不大注意自己的形象。
第一节 表象
2. 概括性:表象可能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 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 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表 象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如 树木、大学生。任何表象都具有概括性。 3 . 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 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 作就象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 一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借助表象来 进行形象思维。
第五章 表象和想象
第一节 表象
一、表象概述
(一)什么是表象 1. 概念——表象(image),又称意象,指事 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2.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 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 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表象与知觉——在知觉基础上产生,但表象 不是知觉的翻版与重复。 表象与记忆——关系极为密切。表象是记忆 内容的主要成份,也是记忆的重要表现形式。
第二节 想象
三、想象的综合过程 想象是对对象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想象的综 合过程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粘合 想象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 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通过 这种综合活动,人们创造了许多童话、神话中的 形象,如美人鱼、猪八戒、斯芬克斯等。 想象粘合的形象在内容上,受一定的社会文化、 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 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中,也有运用这种方式 的,如水陆两用飞机、坦克,多功能xxx……
(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 imagination)是对头脑中对已有 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如看小说时,头脑中出现的各种情景和人 物形象。这是根据别人的介绍,或根据自己已 有的经验,在头脑中形成的新形象,都是想象 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想象
(二)基本特征 1. 形象性: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 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信 息,而不是词或符号。 2. 新颖性:想象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感知过 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显示中不存在的或不 可能有的形象,如妖魔鬼怪、卡通游戏人物等。 尽管这一类形象离奇古怪,有时甚至荒诞无稽, 但它们仍来自现实,来自对人脑中记忆表象的加 工。想象的形象在现实中都能够找到原型,它同 其他心理活动一样,都有其现实的基础。
第二节 想象
四、想象的种类
根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无意想 象与有意想象。 (一)无意想象 1. 含义: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 ,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2. 表现:当人们长久地进行枯燥无味的活动时 ,如在乏味的课堂上或长久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时 ,就会浮想联翩,一些形象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在 脑中。
第二节 想象
做梦也属于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想 象,梦境中的内容突出已有表象的奇特结合。 由药物(如吸食大麻、迷幻药)导致的幻 觉和精神病患者的幻觉也属于无意想象。
第二节 想象
(二)有意想象 1. 含义: 按一定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 有意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是人们根 据一定的目的为塑造某种事物的形象而进行的 想象活动。如作文、设计作品…… 2. 特点: 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方向性。
第二节 想象
未来的手机是什么样的?
第二节 想象
(三)创造功能 一般说来, 创造发源于想象。想象为创造提 供了自由翱翔的空间。如发明创造,创作作 品,策划活动等。 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 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科学的实在因素。” 达尔文:“想象力是人的最高特权之一。通 过这一心理才能,它可以把过去的一切印象 ,一切意识连接在一起 …… 而一经连接就可 以产生种种绚丽而新奇的结果。”
第一节 表象
二、表象的种类
(一)根据感觉通道 1. 视觉表象: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具有视觉 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的形象。 2. 听觉表象: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具有听觉特 征(音调、响度、音色和旋律等)的形象 (其中 言语听觉表象最为突出)。 3. 动作表象:头脑中出现的与动作有关的形 象。这种表现可以是视觉性的,如各种姿势;也 可是动觉性的,如动作幅度用力大小的表象. 4. 其他感觉:味、嗅、触觉(皮肤觉)。
3. 遗觉象(相片式记忆)
指在刺激停止作用后 , 脑中继 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 . 它是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以鲜 明性、生动性为特征。具有强烈 遗觉象的人称为遗觉型。遗觉象 多见于儿童。据研究 , 儿童中有 40 %~ 70 %的人有遗觉象,并且在 11 ~ 12 岁时最明显,很少能继续 保持到成年期。除视觉遗觉象外 ,还有听觉、嗅觉和触觉遗觉象 等 ( 法 , E.R.Jaensch,19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也可以创造 新的形象。 想象联想不同于记忆联想,它的活动方向服 从于创作时占优势的情绪、思想和意图。因而 它往往会打破日常的习惯引发了新形象。 如由大江东去,想到时间的流逝; 丘树宏诗歌《2006,中国的脐带断了》: “ 2006 年 , 这一条 / 紧紧缠绕在中国母子脖子上 2600多年的脐带啊/终于一刀子剪断了!”……
第一节 表象
(三)根据创造性程度 根据表象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可分为: 1. 记忆表象:是在过去感知事物的基础上, 当事物不在面前时,头脑中产生的事物的形象 (具有明显的暗淡、不稳定和片段性质)。 2. 想象表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 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如作家笔下的 典型人物。
第一节 表象
第一节 表象
(三) 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表象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如小学低年级的 学生在解决数学运算问题时,很大程度上需要 表象的参与;成人在利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时 也需要表象的帮助。如作家写作、建筑师在设 计图纸时,都需要利用形象来思考。 表象在学习活动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因 素。学习各种知识都需要表象的参与。如学习 咏景的诗句,需要表象的参与才能更好地理解 其意境。
第一节 表象
四、表象的个体差异与团体差异 表象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和团体差异。 (一)个别差异:视觉、听觉 (二)团体差异 (三)性别和民族差异。 性别:女性的空间知觉能力和空间表象都不 如男性。 民族:中国人自我表象比较鲜明,特别爱 “面子”。
第一节 表象
第一节 表象
第二节 想象
一、想象概述
第一节 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 1. 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 现的。表现在知觉基础上产生,因此表象和知觉 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但表象和知觉的形象又有 所不同: ⑴表象不如知觉形象鲜明生动,比较暗淡模糊; ⑵表象不如知觉形象持久稳定,具有不稳定、 易变动的特点。无论人如何努力,表象也不会持 续太久,几秒钟就会发生改变; ⑶表象不如知觉的形象完整 。
第二节 想象
(三)典型化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 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 过程。 它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 要方式。如小说中的人物 :如阿 Q 是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旧中国落后农民的 典型,祥林嫂是旧中国劳 动妇女的代表。
第二节 想象
(四)拟人化 拟人化即把人类 的特性加在外界 事物上 , 使之人格 化从而开成新形 象。如童话、神 话和现代卡通片 中的许多形象就 是通过拟人化的 方法创造出来的 :米老鼠、圣诞 老人等。
第二节 想象
(五)调节功能 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它 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技能活动过程。 生物反馈的研究表明,想象对人的机体有 调节控制作用。 如想象安静地躺在床上,心跳就会减慢。 (催眠指导语、月夜之梦放松指导语)
第二节 想象
想象放松法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想象技术是最常用的 技术之一,而且,通常结合其他的一些方法,比 如暗示、联想等。想象最能让自己感到舒适、惬 意、放松的情境,通常是在大海边。例如: “我静静地俯卧在海滩上,周围没有其他的 人;我感觉到了阳光温暖的照射,触到了身下海 滩上的沙子,我全身感到无比的舒适;海风轻轻 地吹来,带着一丝丝海腥味.海涛在轻轻地拍打 着海岸,有节奏地唱着自己的歌;我静静地躺着, 静静地倾听这永恒的波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