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80021-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基于Linux的进程调度模拟程序
Linux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Linux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设计题目:基于GNOME的菜单构件学号:姓名:成绩评定:日期: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1.1 题目与要求 (1)1.2 本程序涉及的知识点 (1)二、关键技术、程序难点与解决方案 (2)三、功能设计 (3)3.1、程序算法 (3)3.2、主要功能流程图 (5)3.3、具体功能说明图 (5)四、程序设计主要代码 (6)五、Linux程序设计课设总结 (7)一、设计任务书1.1、题目与要求题目:编写一个能够包含菜单构件的GNOME程序要求:顶层菜单包含“文件”和“编辑”两项,其中在文件的子菜单中包含“新建”和“关于”,编辑的子菜单中包含“输入”和“输入”当我们单击文件菜单的子菜单“新建”时,在屏幕上输出“Good Luck !”;当单击“关于”时,在屏幕上输出“Linux C”;当我们单击“输入”时,从终端读入一个字符串(字符串的长可是由编程者自定);当单击“输出”时,从终端输出一我们刚刚读入的字符串,如果没有读入字符串,那么就提出“请先输入字符串:”之后输入字符串,再执行输出。
1.2、本程序涉及的知识点本程序涉及的知识点是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GNOME,在GNOME中的程序设计中,需要知道菜单是如何定义、调用,之后根据对于GNOME的了解再将菜单创建出来,定义函数将菜单的功能实现。
当程序编写完成进行编译、连接时千万不能忘记连接GNOME类库。
GnomeApp构件是GNOME应用程序的基本构件,这个构件能够包含菜单、工具栏和数据的主要实现窗口。
我们可以利用gnome_app_new函数来创建一个新的构件,再调用gnome_app_create_menu或gnome_app_create_toolbar函数就能够实现菜单的功能。
此外,在gnome的程序设计中类库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libgnome和libgnomeui是任何GNOME编程中都要用到的两个主要库,用来独立于任何特定的GUI工具箱。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以Linux为例)
目录目录 0一、实验环境 (1)二、实验报告总体要求 (1)实验一编译L INUX内核 (2)实验二观察L INUX行为 (6)实验三进程间通信 (13)一、实验环境Linux平台◆硬件平台:普通PC机硬件环境。
◆操作系统:Linux环境,例如,红旗Linux或Red Hat Linux;启动管理器使用GRUB。
◆编译环境:伴随着操作系统的默认gcc环境。
◆工作源码环境:一个调试的内核源码,版本不低于2.4.20。
二、实验报告总体要求在2013年11月25日前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至少要求包含以下内容:1.引言:概述本次实验所讨论的问题,工作步骤,结果,以及发现的意义。
2.问题提出:叙述本篇报告要解决什么问题。
注意不可以抄写实验要求中的表述,要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我们这里所提出的问题。
3.解决方案:叙述如何解决自己上面提出的问题,可以用小标题 3.1,3.2…等分开。
这是实验报告的关键部分,请尽量展开来写。
注意,这部分是最终课程设计的基本分的部分。
这部分不完成,本课程设计不会及格。
4.实验结果:按照自己的解决方案,有哪些结果。
结果有异常吗?能解释一下这些结果吗?同别人的结果比较过吗?注意,这部分是实验报告出彩的地方。
本课程设计要得高分,应该在这部分下功夫。
5.结束语:小结并叙述本次课程设计的经验、教训、体会、难点、收获、为解决的问题、新的疑惑等。
6.附录:加了注释的程序清单,注释行数目至少同源程序行数目比1:2,即10行源程序,至少要给出5行注释。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一编译Linux内核实验时间6小时实验目的认识Linux内核的组成,掌握配置、编译、安装Linux内核的步骤。
实验目标下载2.6.19或更新的Linux内核,配置该内核使其支持NTFS,并在新的内核中修改其版本为Linux NameTestKernel x.x.x,其中,Name是你的名字(汉语拼音);x.x.x是新内核的版本号,最后在你的机器上编译安装这个新内核。
《操作系统原理与Linux》课程设计报告
《操作系统原理与Linux》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成绩进程调度算法一、设计题目:进程调度算法 二、设计目的通过对进程调度算法的编写加强对操作系统的加深了解,从而进一步的让我们清楚个进程之间的运行情况,对优先权算法与轮转调度算法的模拟加强对进程概念和进程的调度过程的理解,掌握进程状态之间的切换,同时掌握进程调度算法的实现方法和技巧。
三、设计要求要求实现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时间片轮转,优先权调度算法四种算法并进行对比分析. 四、设计思想说明1、先来先服务算法: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分派CPU ,当前进程占用CPU ,直到执行完或阻塞,才出让CPU (非抢占方式)。
在进程唤醒后(如I/O 完成),并不立即恢复执行,通常等到当前进程让出CPU 。
进入选中进程的程序入口先来先服务算法的实现过程如图所示。
设置信号量:就绪队列互斥信号量s ,初值为1; 就绪队列中进程个数n ,初值为0。
2、短作业优先:选择就绪队列中估计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投入运行。
通常后来的短作业不抢先正在执行的作业。
比FCFS改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缩短作业的等待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3、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通过时间片轮转,提高进程并发性和响应时间特性,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将系统中所有的就绪进程按照FCFS原则,排成一个队列。
每次调度时将CPU分派给队首进程,让其执行一个时间片。
时间片的长度从几个ms到几百ms。
在一个时间片结束时,发生时钟中断。
调度程序据此暂停当前进程的执行,将其送到就绪队列的末尾,并通过CPU现场切换执行当前的队首进程。
进程可以未使用完一个时间片,就出让CPU(如阻塞)。
4、优先权调度算法:优先选择就绪队列中优先级最高的进程投入运行。
分为:非抢占式优先级算法:仅发生在进程放弃CPU。
抢占式优先级算法:可剥夺当前运行进程CPU。
五、系统结构的说明六、数据结构的说明用C语言或C++语言来实现对N个进程采用优先算法以及轮转算法的调度。
linux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linux课程设计报告总结Linux课程设计报告总结一、前言Linux是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嵌入式设备、移动设备等领域。
在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Linux已成为必备的技能之一。
因此,在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中,Linux作为一门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一门Linux课程的设计报告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
二、课程目标本门Linux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1. 熟练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常用命令和操作;3. 掌握Linux下的应用开发和系统管理技能;4. 能够使用Linux操作系统进行网络配置和管理;5. 能够解决Linux系统的常见问题和故障。
三、课程内容本门Linux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Linux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特点、体系结构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 Linux操作系统安装和配置: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包括硬件要求、分区、文件系统、驱动程序等。
3. Linux基本命令和操作:介绍Linux下的基本命令和操作,包括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
4. Linux应用开发和系统管理:介绍Linux下的应用开发和系统管理技能,包括Shell编程、网络编程、系统管理工具等。
5. Linux网络配置和管理:介绍Linux下的网络配置和管理技能,包括网络协议、网络配置、网络管理等。
6. Linux系统故障和修复:介绍Linux系统的常见问题和故障,以及相应的修复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门Linux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Linux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命令等知识,让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2. 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和系统管理技能,以及网络配置和管理技能。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Linux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Linux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原理和应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输入/输出系统。
2.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和管理方法。
3.熟练使用Linux命令行界面,进行日常操作和系统管理。
4.掌握Linux常用命令、 shell脚本编写和系统监控工具的使用。
5.了解Linux操作系统在服务器、嵌入式设备和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1.操作系统概述: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以及Linux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
2.进程管理:讲解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控制、进程同步和互斥、死锁及其解决方法。
3.内存管理:介绍内存分配与回收策略、内存保护、虚拟内存和分页分段机制。
4.文件系统:讲解文件和目录结构、文件访问控制、文件系统性能优化和磁盘空间分配策略。
5.输入/输出系统:介绍I/O设备管理、中断和DMA机制、设备驱动程序和I/O调度策略。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教师讲解操作系统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和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Linux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应用场景。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系统安装、配置和调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Linux操作系统教材,如《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学术论文、技术博客和在线文档,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和演示文稿,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实验设备:提供Linux服务器、虚拟机和实验室环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doc
xxx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课程设计报告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题目:LINUX操作系统姓名:xxxx班级:网络xxx系部:计算机学院指导教师:xxx日期:2015年11月21日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
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
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
这个系统是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
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提高了我们对Linux各子系统服务配置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综合应用的能力。
关键字:DHCP服务、Samba服务器、DNS服务、WWW服务、FTP服务、telnet摘要 (2)目录 (3)DHCP服务 (4)一、需求分析: (4)二、步骤与结果: (4)三、拓扑图 (5)四、总结: (5)DNS (6)一.需求分析 (6)二.配置步骤 (6)三.拓扑图 (8)四.总结 (8)Samba (8)一.需求分析 (8)二.步骤与结果 (9)三.总结 (11)WWW (11)一.需求分析 (11)二.步骤与结果 (11)三.总结 (17)Telnet (17)一.需求分析 (17)二.步骤与结果 (17)三.总结 (19)FTP (19)一需求分析 (19)二步骤与结果 (20)三.总结 (23)参考文献 (23)DHCP服务一、需求分析:由于公司内部很多 Notebook计算机使用的场合!所以 Notebook 在使用上,当设定为DHCP client 的时候,那么只要它连接上的网域里面有一部可以上网的 DHCP服务器,那部notebook 也就可以连接上 Internet 了!网域内数量相当的多时:另外一个情况就是网域内计算机数量相当庞大时,大到您没有办法一个一个的进行说明来设定他们自己的网络参数,这个时候为了省麻烦,还是架设DHCP 来的方便。
2011180021_Linux操作系统_课程设计报告_基于Linux的进程调度模拟程序
河南中医学院《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基于Linux的进程调度模拟程序所在院系:信息技术学院专业年级: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完成学生:2011180021 郭姗指导教师:阮晓龙完成日期:201X 年06 月22 日目录1. 课程设计题目概述32. 研究内容与目的43. 研究方法54. 研究报告65. 测试报告/实验报告76. 课题研究结论87. 总结91、课程设计题目概述随着Linux系统的逐渐推广,它被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用户所了解和应用. Linux是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间内,可以有多个进程同时执行。
如果读者对计算机硬件体系有一定了解的话,会知道我们大家常用的单CPU计算机实际上在一个时间片断内只能执行一条指令,那么Linux是如何实现多进程同时执行的呢?原来Linux使用了一种称为"进程调度(process scheduling)"的手段,首先,为每个进程指派一定的运行时间,这个时间通常很短,短到以毫秒为单位,然后依照某种规则,从众多进程中挑选一个投入运行,其他的进程暂时等待,当正在运行的那个进程时间耗尽,或执行完毕退出,或因某种原因暂停,Linux就会重新进行调度,挑选下一个进程投入运行。
因为每个进程占用的时间片都很短,在我们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就好像多个进程同时运行一样了。
本文就是对进程调度进行研究、实验的。
本文首先对Linux系统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然后介绍了进程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
其次,又介绍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即把处理机分配给优先数最高的进程)、先来先服务算法的相关知识,并对进程调度进行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和先来先服务算法模拟实验,并对比分析两种算法的优缺点,从而加深对进程概念和进程调度过程/算法的理解设计目的:在多道程序和多任务系统中,系统内同时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可能有若干个。
也就是说能运行的进程数大于处理机个数。
linux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报告课程名称: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设计题目:Linux下J2EE开发与运行环境配置达到jsp程序可以访问数据库学院(系):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组员及学号:2010年11 月26 日一、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linux系统的管理、分析、及其使用。
为今后在linux系统上进行开发、管理和电子商务应用打下基础。
主要要求是要掌握虚拟机的安装;Linux系统的安装;Linux基本指令的运用与掌握;jdk、Eclipse、tomcat、mysql和jdbc的安装与环境配置从而实现Linux下J2EE 的开发与运行环境配置,并学会编写jsp程序访问数据库,对开发和环境进行测试。
二、内容与设计思想1.总体思想:Linux下J2EE开发与运行环境配置,并写jsp程序访问数据库对结果进行测试(jdk+eclipse+tomcat+mysql+jdbc)2..设计思路:第一步:安装虚拟机软件第二部:创建一个安装Linux系统的虚拟机第三部:用ISO将所需要放入虚拟机的jdk、eclipse、tomcat、mysql、和jdbc等文件转换成映像文件第四步:将映像文件传入虚拟机并根据自己需要放到某个目录下第五步:安装jdk和配置环境并测试第六步:安装eclipse和配置环境并测试第七部:安装tomcat和配置环境并测试第八部:安装mysql和配置环境并测试第九步:载入驱动器jdbc第十部:编写jsp程序访问数据库,对开发和环境进行测试三、使用环境及其软件包本次上机实践的所有用的到软件,工具的名称、版本号以及下载地址:虚拟机: 版本号VMware Workstation 7.1下载地址/cn/products/ws/Linux系统: 版本号RedFlag-6.3-System-1.791-201008172005(2).iso下载地址/down?cid=535662BD01DDDB73E3C9D65046D4D7 AEAD50B6F4UItraISO.exe(光盘映像文件制作/编辑/格式转换工具UltraISO):下载地址/f/6327508.html?from=like JDK: jdk-1_5_0_09-linux-i586-rpm.bin (用老师给的)Tomcat: apache-tomcat-5.5.31.tar.gz (用老师给的)Eclipse:eclipse-SDK-3.2.2-linux-gtk.tar.gz (用老师给的)Mysql:1)MySQL-server-community-5.1.53-1.rhel5.i386.rpm2)MySQL-client-community-5.1.53-1.rhel5.i386.rpm下载地址:/Jdbc:mysql-connector-java-5.1.13.tar.gz下载地址:/四、安装、配置、调试过程JDK的安装:1. 把老师给的jdk通过iso传到虚拟机上,拷贝到安装目录/usr目录下进入安装目录#cd /usr#cp jdk-1_5_0_09-linux-i586.rpm /local#cd local给所有用户添加可执行的权限#chmod a+x jdk-1_5_0_09-linux-i586.rpm.bin#./jdk-1_5_0_09-linux-i586.rpm.bin此时会生成文件jdk-1_5_0_09-linux-i586.rpm,同样给所有用户添加可执行的权限#chmod a+x jdk-1_5_0_09-linux-i586.rpm安装程序#rpm -ivh jdk-1_5_0_09-linux-i586.rpm出现安装协议等,键入yes2.设置环境变量。
Linux系统开发课程设计
Linux系统开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架构,掌握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命令。
2. 学习Linux系统下的编程环境,熟悉Shell脚本编写和执行过程。
3. 了解Linux系统开发工具,如GCC、GDB等,掌握编译器使用和程序调试技巧。
4. 掌握Linux系统下的文件系统结构和进程管理。
技能目标:1. 能够熟练使用Linux命令行,进行文件操作、目录管理和简单文本处理。
2. 能够编写简单的Shell脚本,实现自动化批处理任务。
3. 能够运用GCC等工具进行C/C++程序编译、链接和调试。
4. 能够分析和解决Linux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系统编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Linux系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操作系统原理的欲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编程态度,注重代码规范和程序优化。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时的自信和毅力,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结合学生特点,课程目标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Linux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Linux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原理- Linux系统发展历史- Linux系统特点2. Linux基本操作命令- 文件和目录操作- 文本处理工具- 用户和权限管理3. Shell脚本编程- Shell概述- 基本语法和变量- 控制结构- 常用命令和函数4. Linux系统开发工具- GCC编译器使用- GDB调试技巧- Makefile编写5. Linux文件系统和进程管理- 文件系统结构- 进程和线程概念- 进程控制命令6.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 简单的Shell脚本编写- C/C++程序编译与调试- Linux系统编程实例分析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进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Linux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
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Linux操作系统在服务器端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一名IT人员,学习掌握Linux操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因此,针对Linux操作系统学习者的课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命令;•熟练使用Linux操作系统进行开发和维护工作;•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第一章 Linux操作系统介绍1.1 Linux操作系统简介本节主要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历史、特点、组成等内容,让学生对Linux操作系统有一个初步认识。
1.2 Linux操作系统安装本节主要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
2.1 Linux文件系统本节主要介绍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和常见文件操作命令,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对文件进行管理。
2.2 Linux用户管理本节主要介绍Linux用户的分类、创建、删除、权限管理等内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管理用户。
2.3 Linux进程管理本节主要介绍Linux进程的特点、创建、销毁、监视等内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管理进程。
第三章 Linux操作系统进阶3.1 Linux系统管理本节主要介绍Linux系统的硬件信息、软件安装、系统服务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对Linux系统进行完善的管理。
3.2 Linux网络管理本节主要介绍Linux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网络配置和常见网络服务的管理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Linux网络管理的基础知识。
3.3 Linux安全管理本节主要介绍Linux系统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常见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防范措施,让学生能够应对各类安全问题。
在本章中,教师将带领学生完成一个Linux系统的实际项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
linux课程设计报告
linux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发展历程和特点;2. 学会使用Linux命令行进行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目录切换、文本编辑等;3. 了解Linux系统的文件权限和用户管理,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维护;4. 掌握Linux下软件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Linux命令行进行日常操作的能力;2. 培养学生解决Linux系统常见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Linux软件安装与配置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Linux操作系统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热情和主动性;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其尊重他人、善于沟通的品格;4. 引导学生认识到开源软件的价值,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共享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结合理论讲解,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Linux操作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Linux操作系统概述- Linux发展历程- Linux系统特点- 常见Linux发行版介绍2. Linux命令行操作- 基本命令:ls、cd、pwd、mkdir、rm、cp、mv等- 文件和目录权限管理:chmod、chown、umask等- 文本处理命令:cat、grep、sort、uniq等- 压缩和解压缩命令:tar、gzip、bzip2等3. Linux系统管理- 用户和组管理:useradd、usermod、userdel、groupadd等- 软件包管理:rpm、yum、apt等- 系统启动与关闭:init、systemctl等- 网络配置:ifconfig、ip、route等4. Linux软件安装与配置- 源码编译安装: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 包管理器安装:rpm、deb等- 常用软件安装与配置:Apache、MySQL、PHP等5. 实践操作与案例- 常见系统问题排查与解决- Linux下文件共享与权限设置- Linux下Web服务器搭建- Linux下数据库服务器搭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Linux操作系统概述第2周:Linux命令行操作第3周:Linux系统管理第4周:Linux软件安装与配置第5周:实践操作与案例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2011
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对操作系统基本原理进行更深入的认识,以Linux为具体研究对象,分析理解操作系统底层实现,综合利用已学知识与技术,就Linux操作系统各功能方面进行模拟或实现。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列出以下题目供选择,有个人感兴趣的其他题目的,也可自拟。
(可借上学期同学的实验书做参考Linux操作系统实验教程、罗宇、电子工业出版社)1.模拟实现命令解释器shell要求编写一个简单的命令解释器myshell:(*标注的要求实现,+标注的选作)(*)运行该程序后出现一个提示符,接收linux形式的命令。
myshell不支持的命令要给出no such command提示。
(*)实现基本的ls、cd、echo等文件操作命令。
注意实现的细节,如:cd命令,如果没给目录参数,就输出当前工作目录,如果目录不存在,要报错。
(提示)运行该程序后出现一个提示符,接收linux形式的命令。
内部命令要用相关函数实现请查资料;外部命令的实现直接通过execp函数通过找到命令对应的文件执行功能即可。
(*)添加自己的实现某种功能的命令。
(+)使该命令解释器支持重定向功能---dup函数;(+)使该命令解释器支持管道---pipe函数2.Linux共享内存通信的原理分析及实验共享内存可以说是快而有用的进程间通信方式。
查资料总结共享内存通信的原理,实验利用mmap()进行共享内存通信,详细分析相关重要数据结构,并就其共享空间、实现过程等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3.内核模块编程编写proc文件系统相关的内核模块:设计一个模块,该模块功能是列出系统中所有内核线程的程序名、PID号和进程状态。
再设计一个带参数的模块,参数为进程的PID号,功能是列出进程的家族信息,包括父进程、兄弟进程和子进程的程序名、PID号。
详细说明和方法说明见参考书P76——实验4、实验5。
* 可以本题为例,增加其他功能的内核模块。
Linux操作系统教程课程设计 (2)
Linux操作系统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教程旨在向初学者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命令行操作、文件系统、进程管理、网络配置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能够配置和管理Linux服务器。
本课程适合计算机专业学生和对Linux操作系统感兴趣的学习者。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者将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熟练使用Linux系统的常用命令,包括文件操作、目录操作、文本编辑、压缩解压等。
2.掌握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层次结构,包括文件权限、文件类型、硬链接与软链接等概念。
3.了解Linux系统的进程管理,掌握常用进程管理命令。
4.掌握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包括IP地址、DNS配置、网络监控等。
5.能够使用Linux系统进行软件安装、配置与编译。
三、课程内容1. Linux简介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概念、历史、特点。
2. Linux命令行基础介绍Linux系统中常用的命令行操作,包括文件操作、目录操作、文本编辑、压缩解压等。
3. 文件系统讲解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层次结构,文件权限、文件类型、硬链接与软链接等概念。
4. 进程管理介绍Linux系统的进程管理,包括进程状态、杀死进程、进程优先级、进程监控等。
5. 网络配置讲解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包括IP地址、DNS配置、路由配置、网络监控等。
6. 常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介绍Linux系统的软件安装、配置与编译方法,包括源码编译、包管理工具等。
四、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课堂上将讲解相关概念和知识点,并且通过实例演示、课堂实验等方式深入学生的操作技能。
同时,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还将布置作业和小项目让学生自行完成。
五、学习资源本课程除了提供在线视频、课件和实验指导外,还提供各种相关书籍、网络资源、开放式课程等多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Linux系统的基础操作和常用命令,丰富自己的操作系统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Linux课程设计报告
Linux课程设计报告
本次课程设计以Linux基本操作为主,采取了大量的基本操作,为我们提
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Linuxlearning space。
首先,对Linux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较为全面
的介绍,并且进行了详细的系统介绍,以便学习者更好的理解Linux操作系统和相关的技
术概念。
其中,讲师还介绍了Linux的基本操作指令,让大家学会如何使用linux指令,
进行Linux操作。
然后,我们还接触到了与linux有关的一些实用功能,并且结合着实际
使用,对每个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讲解,理解linux的各项习惯操作也就更加深入。
最后,
还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Linux安装和配置,以及shell编程等方面的知识,学习
Linux的基本使用与管理技术,加深对Linux系统的理解。
整个课程设计过程,每一步操作都很认真,认真倾听老师的指导,并逐步理解,
并且用自己的例子来反复验证,最终完成了课设任务。
本次课设让我收获了许多,更加深
刻地理解Linux系统的安装,配置以及基本操作,以及shell脚本的编写等。
同时,本次
课程设计也促使我学会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养成了勤于总结的习惯,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本次课程设计收获颇丰,简直是一波三折,曲折中令我学到了许多东西。
经过这次的Linux的基本操作,不仅能够在实际运用中熟练运用,还能更加深入地去
学习Linux,以获取更多知识。
希望未来能把Linux学习、探索得更深入,并且有所成果。
linux课程设计报告
linux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背景1.1 游戏开发需求随着游戏市场的发展和游戏形式的不断更新,一些新型游戏的开发对硬件和软件都有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多人在线游戏方面。
为了满足游戏开发的需求,Linux 系统作为一种开放性质的操作系统,可以提供开发人员更多的自由度和创意展示。
1.2 教学改革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整个教育行业中的课程内容构架也需要调整。
以Linux课程为例,学生接受Linux 课程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当前技术趋势,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实践和应用Linux系统。
针对教学改革,当前一些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对相关课程进行优化和完善。
1.3 学生需求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实际的操作,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和语言表达。
由此可见,Linux课程的教学中,实际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Linux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网络安全、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等知识,这些知识对于计算机类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目标2.1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掌握Linux系统中的文件结构、基本操作、网络配置、安全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内容。
同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了解Linux系统的优点及其与other操作系统的比较,同时提高其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能力,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灵活地运用学到的知识。
2.2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会如何:1. 熟练掌握Linux系统的命令行操作。
2. 系统管理:了解系统的启动过程、文件系统结构、用户和组的管理,掌握开机启动、服务管理和日志文件的查看。
3. 网络管理:掌握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和网络接口的管理,如IP地址、网关、DNS等。
4. 安全管理:掌握Linux系统的安全管理,了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学习如何设置iptables防火墙等。
5. 数据库管理:学习LAMP(Linux+Apache+Mysql+PHP)服务器配置及Web 开发。
linux课程设计进程
linux课程设计进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命令行操作、文件系统管理、用户和权限管理、网络配置等核心知识,使学生掌握Linux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技能,具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Linux系统的能力。
1.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熟悉Linux命令行操作和基本命令。
3.掌握Linux文件系统结构和权限管理。
4.学会使用Linux常用软件和管理网络配置。
5.能够熟练使用Linux命令行进行日常操作。
6.能够配置Linux系统文件和用户权限。
7.能够搭建和管理Linux网络服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对开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Linux系统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命令行操作、文件系统管理、用户和权限管理、网络配置等。
1.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Linux的发展历程、Linux内核、发行版等。
2.命令行操作:文件操作、文本处理、系统监控等。
3.文件系统管理:文件系统结构、文件权限管理、目录结构等。
4.用户和权限管理:用户管理、组管理、权限设置等。
5.网络配置:网络命令、网络配置文件、网络服务管理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命令行操作、文件系统管理、用户和权限管理、网络配置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技能。
4.实验法:通过实验室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Linux命令行操作和网络配置等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Linux课程设计报告
《Linux课程设计》班级:08计算机三班姓名:王海鹏学号:20085132指导教师:于群提交日期:2011-06-231.课程设计题目编写proc文件系统相关的内核模块1)设计一模块,该模块的功能是列出系统中所有内核线程的程序名、PID号和进程状态。
2)设计一个带参数的内核模块,其参数为某个进程的PID号,该模块的功能是列出该进程的家族信息,包括父进程、兄弟进程和子进程的程序名、PID号。
2.第一题详细描述1)代码#include <linux/init.h>#include <linux/sched.h>#include <linux/module.h>MODULE_LICENSE("GPL");static int ps_begin(void){int count=0;struct task_struct *p;for_each_process(p){if(p->mm==NULL){printk("\nThread Info!\n");printk("\ncomm=%s,pid=%d,state=%ld\n",p->comm,p->pid,p->state);count++;}printk("\nthe number of processes is : %d\n",count);}return 0;}static void ps_end(void){printk("\nExit!\n");}module_init(ps_begin);module_exit(ps_end);2)解释1.关于头文件的解释a.<linux/module.h>。
包含了对模块的结构定义以及模块的版本控制,任何模块的程序编写都要包含这个文件。
b.<linux/init.h>init.h定义了模块的加载函数module_init()和模块卸载函数module_exi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采用最高优先数算法的动态优先数法则控制进程: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已达到所需要的运行时间,则撤消该进程,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还未达所需要的运行时间,也就是进程还需要继续运行,此时应将进程的优先数减1(即降低一级),然后把它插入就绪队列等待CPU。
(4)主函数
利用上述的数据结构和函数实现模拟进程调度。
3.进程产生模拟
通过标准输入模拟产生进程:先要求输入进程数目,再依次输入各个进程的进程名、进程优先数、进程需要运行的时间。
4.1.3参考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malloc.h>
设计目的:在多道程序和多任务系统中,系统内同时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可能有若干个。也就是说能运行的进程数大于处理机个数。为了使系统中的进程能有条不紊地工作,必须选用某种调度策略,选择某一进程占用处理机。使得系统中的进程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行,同时提高处理机的利用率以及系统的性能。所以设计模拟进程调度算法(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以巩固和加深处理进程的概念,并且分析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
6.课题研究结论8
7.总结9
1、课程设计题目概述
随着Linux系统的逐渐推广,它被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用户所了解和应用. Linux是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系统,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间内,可以有多个进程同时执行。如果读者对计算机硬件体系有一定了解的话,会知道我们大家常用的单CPU计算机实际上在一个时间片断内只能执行一条指令,那么Linux是如何实现多进程同时执行的呢?原来Linux使用了一种称为"进程调度(process scheduling)"的手段,首先,为每个进程指派一定的运行时间,这个时间通常很短,短到以毫秒为单位,然后依照某种规则,从众多进程中挑选一个投入运行,其他的进程暂时等待,当正在运行的那个进程时间耗尽,或执行完毕退出,或因某种原因暂停,Linux就会重新进行调度,挑选下一个进程投入运行。因为每个进程占用的时间片都很短,在我们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就好像多个进程同时运行一样了。本文就是对进程调度进行研究、实验的。
{
PCB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实现进程控制块的队列*/
typedef struct queue
{
Node *front;
Node *rear;
}Queue;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int is_empty(Queue *q)
{
if(q->front)
return 0;
因为CentOS操作系统安装了gcc编译器,能编译C语言。
3.3.2实践的可操作性
在对linux进程调度机制以及调度算法进行深入分析后,根据对于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采用最高优先数算法的动态优先数法则控制进程:系统把处理机分配给就绪队列中优先数最高的进程后,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已达到所需要的运行时间,则撤消该进程,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还未达所需要的运行时间,也就是进程还需要继续运行,此时应将进程的优先数减1(即降低一级),然后把它插入就绪队列等待CPU,而先来先服务是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一个最先进入队列的进程,为它分配处理器,使之开始运行而制定实验方案的。
char state; /*进程状态*/
int super; /*进程优先级*/
int ndtime; /*进程e; /*进程已运行的时间*/
int cpu; /*进程当前获得的时间片大小*/
}PCB;
/*队列结点,结点储存PCB信息*/
typedef struct node
8、每进行一次调度程序都打印一次运行进程、就绪队列、以及各个进程的PCB,以便进行检查。
9、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要进程都完成为止。
4.1.2实验内容
1、数据结构
(1)进程控制块结构PCB:是struct定义的结构体,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pcb
{
char qname[20];/*进程名*/
{
PCB data; /*结点数据*/
struct node *next; /*指向下一结点的指针*/
}Node;
(3)由队列结点Node扩展的队列Queue,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queue
{
Node *front;/*队首*/
Node *rear;/*队尾*/
}Queue;
2.相关函数
在抢占式优先数算法下,系统先将处理机分配给就绪队列中优先数最高的进程度让它运行,但在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另一个优先数比它高的进程,它就要立即停止,并将处理机分配给新的高优先数进程。
(2)先来先服务算法
如果早就绪的进程排在就绪队列的前面,迟就绪的进程排在就绪队列的后面,那么先来先服务(FCFS: first come first service)总是把当前处于就绪队列之首的那个进程调度到运行状态。也就说,它只考虑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而不考虑它的下一个CPU周期的长短及其他因素。
3.2.2控制法
进行实验时,输入进程名、优先数、到达时间、需要运行时间、已用CPU时间、进程状态。
3.2.3观察法
观察实验的结果,分析进程调度流程。
3.2.4比较法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比较两种调度算法的优缺点。
3.3可行性分析(课题理论上的要求、实践的可操作性、本人能力和现实条件(相关案例、资料等)的许可等内容)
2、每个进程有一个进程控制块(PCB)表示。进程控制块可以包含如下信息:进程名、优先数、需要运行时间、已用CPU时间、进程状态等等。
3、进程的优先数及需要的运行时间事先人为地指定。
4、每个进程的状态可以是就绪W(Wait)、运行R(Run)、或完成F(Finish)三种状态之一。
5、进程的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进行计算。
(1)判断一个队列q是否为空的函数int is_empty(Queue *q);
(2)将进程控制块x加入队列q的函数void enqueue(PCB x,Queue *q);
(3)删除队列q的队首进程,将其值赋给x并修改状态的函数void dequeue(PCB *x,Queue *q);
该函数将队列q的队首进程删除,由于可能该进程未运行完毕,需进入下一优先级队列,所以先修改其结构体内成员变量:已运行时间为上次已运行时间加上这次获得的cpu时间;优先级减1(若该进程已是最低优先级,则将在主控过程中恢复);下次获得的时间片为这次的时间片加1。然后将修改后的进程赋给一个临时PCB变量x,以便将x插入下一优先级队列。
3.3.1环境运行
在VMware-workstation-full-10.0.0-1295980上,导入CentOS操作系统,在CentOS操作系统上运行。
CentOS操作系统是Linux发行版之一,它是来自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依照开放源代码规定释出的源代码所编译而成。相对于其他Linux发行版,其稳定性值得信赖。
基本思想:先来先服务的作业调度算法:优先从后备队列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位于队列头部的作业,把他们调入内存,分配所需资源、创建进程,然后放入“就绪队列”
先来先服务的进程调度算法:从“就绪队列”中选择一个最先进入队列的进程,为它分配处理器,使之开始运行
原理: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顺序调度并分配处理机执行。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是一种不可抢占的算法,先进入就绪队列的进程,先分配处理机运行。一旦一个进程占有了处理机,它就一直运行下去,直到该进程完成工作或者因为等待某事件发生而不能继续运行时才释放处理机。
河南中医学院
《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Linux的进程调度模拟程序
所在院系: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完成学生:2011180021郭姗
指导教师:阮晓龙
完成日期:201X年06月22日
1.课程设计题目概述3
2.研究内容与目的4
3.研究方法5
4.研究报告6
5.测试报告/实验报告7
3.研究方法
3.1研究方法
3.1.1查找资料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
(1)优先数调度算法简介
优先数调度算法常用于批处理系统中。在进程调度中,每次调度时,系统把处理机分配给就绪队列中优先数最高的进程。它又分为两种:非抢占式优先数算法和抢占式优先数算法
在非抢占式优先数算法下,系统一旦把处理机分配给就绪队列中优先数最高的进程后,这个进程就会一直运行,直到完成或发生某事件使它放弃处理机,这时系统才能重新将处理机分配给就绪队列中的另一个优先数最高的进程。
3.3.3本人能力
虽然我对linux的进程调度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不知道的知识,但我是在不断学习的,遇到不懂得就通过查资料或请教他人的方法,不断地学习。
4.研究报告
4.1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抢占式)
4.1.1实验原理
1、进程调度算法:采用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即把处理机分配给优先数最高的进程)。
void dequeue(PCB *x,Queue *q)
{
Node *p=(Node *)malloc(NODE_LEN);
if(is_empty(q))
return;
/*进入下一优先级队列之前修改状态*/
关键词:linux进程调度调度算法
2.研究内容与目的
操作系统由四大功能模块组成: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进程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模块。本文主要研究最高优先数优先的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算法这两种调度算法,并且分析比较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