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8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2)
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2)第八章呼吸一、名词解释1、呼吸、内呼吸、外呼吸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内呼吸:组织内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亦称组织呼吸。
内呼吸过程中,氧由毛细血管血液进入组织液,二氧化碳则由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血液。
外呼吸:指外界空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即通过呼吸运动与血液循环,肺泡内的空气与肺部毛细血管内的静脉血之间不断地进行气体交换,静脉血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的过程.2、黑-伯反射1868年Breuer和Hering发现,在麻醉动物肺充气或肺扩张,则抑制吸气;肺放气或肺缩小,则引起吸气。
切断迷走神经,上述反应消失,所以是反射性反应。
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为黑-伯反射(Hering-Breuerreflex)或肺牵张反射。
二、其它复习内容1、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气体进出肺是由大气和肺泡气之间存在着压力差的缘故。
在自然呼吸条件下,此压力差产生于肺的张缩所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
可是肺本身不具有主动张缩的能力,它的张缩是由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所引起,而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又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
当吸气肌收缩时,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压暂时下降并低于大气压,空气就顺此压差而进入肺,造成吸气(inspiration)。
反之,当吸气肌舒张和(或)呼气肌收缩时,胸廓缩小,肺也随之缩小,肺容积减小,肺内压暂时升高并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便顺此压差流出肺,造成呼气(expiration)。
呼吸肌收缩、舒张所造成的胸廓的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肺内压<大气压:气体进肺肺内压>大气压:气体出肺2、气体在血液中是怎么运输的?血液中的O2以溶解的和结合的两种形式存在:溶解的量极少,仅占血液总O2含量的约1.5%,结合的占98.5%左右。
O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HbO2)。
动物生理学常气量八个指标
动物生理学常气量八个指标
以下是动物生理学中常用的八个指标:
1. 呼吸频率:指动物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衡量动物呼吸系统功能和呼吸节律的重要指标。
2. 心率:指动物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衡量心脏功能和循环系统状态的重要指标。
3. 血压:指动物血液在血管中的压力,是衡量循环系统功能和血液供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4. 血糖水平:指动物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是衡量代谢功能和能量供应情况的重要指标。
5. 血氧饱和度:指动物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是衡量呼吸系统功能和氧气输送能力的重要指标。
6. 体温:指动物体内的温度,是衡量整体代谢状态和体内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7. 尿液产量:指动物每小时排泄的尿液体积,是衡量肾脏功能和体内水盐平衡
的重要指标。
8. 食量:指动物每日摄入的食物量,是衡量能量摄入和生理调节能力的重要指标。
《动物生理学》章节笔记
《动物生理学》章节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研究对象- 动物生理学关注的是动物机体的生命现象,包括生物化学过程、细胞活动、组织功能、器官系统的工作以及整个生物体的行为和生存策略。
- 研究范围涵盖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重点关注动物如何通过各个生理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
2. 研究任务- 揭示生命现象的物理和化学基础:探究动物体内发生的各种生理过程背后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 了解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研究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如何协同工作,调节身体的各种功能。
- 探索环境适应的生理机制:分析动物如何通过生理调整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 应用于实践:将动物生理学知识应用于医学、兽医学、农业、生态保护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二、动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1. 古代阶段-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印度等文明对动物生理学有所探讨,但多限于观察和哲学思考,缺乏科学实验。
- 我国古代医学家如扁鹊、张仲景、孙思邈等对脉搏、呼吸、消化等生理现象有所记载。
2. 中世纪阶段- 欧洲中世纪,阿拉伯学者如伊本·纳菲斯对血液循环有了初步的认识。
- 解剖学的兴起为生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近代阶段- 17世纪,哈维发表了《动物心血运动论》,奠定了血液循环理论。
- 18世纪至19世纪,贝尔纳、普尔扎等人通过实验方法推动了生理学的发展。
4. 现代阶段- 20世纪,生理学进入分子和细胞水平,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霍奇金、埃克尔斯对神经传导的研究。
- 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等技术的应用使动物生理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三、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实验方法- 急性实验:在短时间内对动物进行生理功能的观察和测量,如血压、心率等。
- 慢性实验:长时间跟踪动物生理功能的变化,如植入电极监测神经活动。
- 活体实验:在不影响动物生存的前提下进行的实验,如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细胞。
- 离体实验:在体外环境中研究组织、细胞或分子的功能,如器官切片培养。
动物生理学复习题与答案
动物生理学第一章 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填空题(将你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填在空格上,使句意完整通顺)1.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大致可分为_细胞和分子_水平、_器官与系统_水平和_整体_水平等。
2.易化扩散有两种类型: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P16√3.在静息电位形成中,K +的外流属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转运方式,因为K +是经_____________蛋白,_______浓度差转运的。
4.细胞膜的Na +泵逆__浓度__梯度和___逆电位____梯度转运Na +,而只逆____浓度______梯度转运K +。
P185.机体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
P46.在刺激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引起组织兴奋的_____刺激________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强度越小,说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越___高_____。
P297.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P298.机体的可兴奋性组织通常是指___神经________、____肌肉______和___腺体_______,这些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能首先产生___动作电位____。
√9.在生理学中,通常将受到刺激后能较迅速产生某种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如__神经细胞_、 ___肌细胞______和____腺细胞_________称为可兴奋组织。
P2810.动作电位沿着整个神经细胞膜的不衰减传导,是通过______________机制实现的。
11.尽管体内生物活性物质及细胞反应多样,但跨膜信息传递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酪氨酸激酶受体等有限的几种方式。
12.生物节律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使生物对环境变化做更好的__前瞻性主动适应__。
√13.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生理
C6H6O6+ 6O2
6CO2+ 6H2O + E
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概念:
1、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f food
定义:
分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
糖、脂肪:物理热价 = 生物热价 1克蛋白质的物理热价约23.43KJ 生物热价约 为18KJ,说明蛋白质在体内是不能被完全氧化的
(三)动物对炎热的生理反应
1. 行为反应 2. 调整血液循环 3. 蒸发散热 皮肤和表层血管舒张
(1)出汗
(2)呼吸次数增加和热喘呼吸,并伴以唾液分泌 增加,使呼吸道蒸发散热大为增加。
(四)动物对寒冷的生理反应
1. 行为反应
2. 增加绝热性能
短期暴露于寒冷中,竖毛肌收缩,被毛竖 立;长期生活于寒冷环境中,则被毛增生,皮 下脂肪蓄积,以增大身体的绝热效应,减少体 热散失。
4、产热活动的调节:
(1)体液调节: ① 甲状腺激素(T3、T4):产热作用缓慢而持久。 动物长时间处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以适应低温环境。 ② 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产热作用迅速 而短暂。 当动物突然进入冷环境时,E和NE 分泌增加,主 要是使动物应付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保持体温恒定。 (2)神经调节: 寒冷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肾上腺髓质—NE、E释 放增加。 寒冷—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TRH释放—TSH释放
选择:1 狗的散热是以( )为主
A 蒸发 B 传导、对流、辐射 C 传导 D 对流
2 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 )成为唯一的 散热方式。 A 传导 B 对流 C 辐射 D 蒸发
川农动物生理学习题:第六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第六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一、填空题(将你认为最恰当的词句填在空格上,使句意完整通顺)1.不同个体基础代谢率的比较是以__________条件下每单位__________的能量代谢来表示的。
2.直接测热法是测量机体一定时间内______(摄取/发散)的热量,是较_____(难/易)完成的。
3.机体在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_,运动或使役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__。
二、判断改错(正确的打“√”,错的打“×”)1.基础代谢率测定可以反应甲状腺机能。
()2.基础代谢率是指机体最低的能量代谢率而言。
()3.就动物的基础代谢而言,个体越小,它的代谢也越低。
()4.当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成了唯一的散热途径。
()5.体温概念是指家畜直肠温度。
()6.机体深部温度是相对稳定而又均匀的,这说明各内脏器官的温度也是一致的。
()7.汗腺持续而少量地分泌汗液,称为不显汗蒸发。
()8.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丘脑。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限选一个字母填入括号中,多填不得分)1.基础代谢率测定的原理是()A.食物的氧热价×每小时耗氧量÷体表面积B.食物氧热价×食物的卡价÷体表面积C.食物的氧热价×每小时耗氧量×体表面积D. 食物氧热价×食物的卡价×每小时耗氧量E. 每小时耗氧量×食物的卡价÷体表面积2.糖类的呼吸商为()A.0.71B.0.80C.0.82D.0.95E.1.003.动物体可直接利用的能量是( )A.太阳能B.机械能C.饲料蕴藏的化学能D.电能E.化学能4.间接测热法测量的是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A.释放出的能量B.所做的功C.CO2产量、耗O2量及尿氮D.消耗的能量E.总的散热量5.增加辐射散热的因素是()A.皮下脂肪增多B.气温高于皮肤温度C.气温低于皮肤温度D.被毛加厚E.有效辐射面积减小6.能促进机体产热的最重要激素是( )A.肾上腺素B.肾上腺皮质激素C.胰岛素D.甲状腺激素E.生长素7.动物能量代谢水平受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个体大小B.性别年龄C.营养状态D.环境温度E.肌肉活动8.一般情况下,提供机体所需能量60%~70%的物质是()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E.无机盐9.给高热动物用酒精擦浴是()A.增加辐射散热B.增加传导散热C.增加对流散热D.增加蒸发散热E.传导散热和辐射散热同时增加10.影响能量代谢的最主要因素为()A.精神紧张B.环境温度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D.肌肉活动E.性别年龄11哪种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强? ( )A.脂肪B.纤维素C.无机盐D.蛋白质E.糖类四、名词解释(阐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或举例)1.能量代谢——2.呼吸商——3.基础代谢——4.体温—5.等热范围——6.冷驯化——7.气候适应——五、问答题1. 简述哺乳动物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机制。
动物生理学第七章 体温调节PPT课件
发汗、呼吸、循环机能↑
体温调节 机体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
可以调节机体产热与散热过程,
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不因外
一、体 温
界气温变化或机体活动情况的 改变而发生显著的变动。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胺释放
代谢率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 到7-8h),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产热量比进食前 有所增加,食物这种使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作用, 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蛋白质: 25-30% 糖和脂肪:4-6%
4、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均可使能量代谢升高
能源物质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
3、蛋白质:很少 组织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更新
二、能量代谢测定的几个概念
1.食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热价
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单位: kJ或kcal
糖 4.1kcal/g 17.15kJ/g 蛋白质 4.3kcal/g 17.99kJ/g 脂肪 9.0kacl/g 39.75kJ/g
2、间接测热法
①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 ②测定尿氮排出量,得出蛋白质产热量 ③计算出NPRQ ④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 ⑤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 ⑥能量代谢计算
间接测热法中耗O2量与CO2产生量的测定方法
(1)开放式测定法(气体分析法) 在机体呼吸空气的条件下测定耗氧量和CO2产生
量 (2)闭合式测定法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Energy metabolish and Temperature regulation)
《动物生理》课程标准
《动物生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动物生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学时:68课程学分:4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动物生理》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健康动物机体所表现的正常机能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动物医学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后续《动物病理》、《动物药理》、《动物微生物》、《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内科》和《兽医学》等核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过程中,学生应了解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掌握动物生理学的教学目的和意义。
掌握兴奋性、适应性、生物电现象、血液和循环的基本概念;掌握心脏、血压,毛细血管生理和心血管的调节;掌握呼吸运动的调节和气体交换;理解消化的概念及方式;掌握单胃、复胃、小肠和大肠的消化吸收特点;了解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特点;掌握尿生成的过程、影响因素及调节方式;理解骨骼肌的特性、神经肌肉间的兴奋传递及收缩原理;掌握调节机体功能的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与机理;了解动物的生殖和泌乳机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畜禽的生理活动规律,分析畜牧兽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便采取科学的措施,提供适合动物生长发育的条件,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为毕业后学生能够胜任规模化养禽场的驻场兽医、禽病门诊、兽药及饲料的营销和售后技术服务等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动物生理的基本概念和学习方法;掌握动物机体各系统、器官机能活动及其基本规律;能够理解各系统、器官之间机能活动的内在联系。
(二)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释动物体各种生命现象发生机制;能根据生命活动的改变分析其可能出现原因;能进行生理学的实验基本操作;能进行常用生理指标的测量。
具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职业精神;具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与工作作风。
动物生理学中的神经调节与体温调节
动物生理学中的神经调节与体温调节动物的体温调节是由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的重要生理过程。
神经调节对于维持动物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动物生理学中的神经调节与体温调节的关系。
一、神经系统与体温调节的基本原理动物的体温调节主要由两个机制实现:内源性体温调节和外源性体温调节。
内源性体温调节主要由神经系统负责,包括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和自主神经系统。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垂体下部,接收来自体内和体外的温度信息,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率、血液循环和产热机制来保持体温的恒定。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以及皮肤的发汗和体表血管的扩张来实现体温的调节。
二、神经调节与体温调节的相互作用神经调节与体温调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神经调节通过感知和传递温度信息,为体温调节提供基础。
神经系统通过接收来自体内和体外的温度信息,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送信号,从而使机体能够感知到体温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节。
另一方面,体温调节的变化也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当机体的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时,神经系统将会调节代谢率、血液循环和产热机制等来降低体温,以确保机体正常功能的进行。
三、神经调节与体温调节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调节机制包括体温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效应器。
体温感受器位于皮肤、内脏和大脑中,并能感知机体的体温变化。
当机体体温降低或升高时,体温感受器将会传递温度信号给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接收到信号后,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率、血液循环和产热机制等来实现体温的调节。
体温效应器包括血管和发汗效应器,它们通过调节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以及皮肤的发汗和体表血管的扩张等来实现体温的调节。
四、神经调节与体温调节的适应性神经调节与体温调节的适应性体现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和维持体内环境稳定性上。
在寒冷的环境中,神经系统通过增加代谢率、促进血液循环和发挥体表血管收缩反应等来提高机体的体温。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题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题第一章绪论1.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内环境。
2.细胞内液:机体内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溶质称体液,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细胞内液。
3.稳态: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4.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神经调节。
5.体液调节:机体内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经过体液的运输对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液态镶嵌模型: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的假说,其基本内容是:细胞膜呈脂质双分子层结构,膜中镶嵌有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镶嵌的蛋白质与磷脂双层分子交替排列。
2.简单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称为简单扩散。
3.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称为易化扩散。
4.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称为主动转运。
5.钠泵:钠泵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性质,是Na+—K+依赖ATP酶。
活化的钠泵可分解ATP,使之释放能量,通过构型的改变来转动物质,不断地将Na+泵出细胞,同时又将K+从细胞外转运入细胞内,维持细胞膜内外Na+和K+的不均衡分布,完成对其他物质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6.受体:受体是细胞拥有的能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蛋白质大分子,它与配体结合后启动一系列过程,最终引发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根据其位于细胞的位置不同,分为膜受体、胞浆受体和核受体。
第三章血液l.血浆:取抗凝血注入分血管(又称比容管)中离心,压紧后分成两部分,上层为血浆。
血浆的成分复杂,除大量的水分外,主要有血浆蛋白(包括球蛋白、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无机盐和非蛋白含氮物。
动物生理学营养能量和体温调节试题资料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8题)1. 体内组织器官主要依靠糖的有氧氧化供能的是()×A 脑和心肌B 心肌和骨骼肌C 平滑肌和消化腺D 心肌和平滑肌E 肾和肾上腺【正确答案】 A2. 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 糖B 脂肪C 蛋白质D 三磷酸腺苷E 磷酸肌酸【正确答案】 D3. 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明显的食物是()×A 糖类B 甘油三脂C 胆固醇D 蛋白质E 混合性食物【正确答案】 D4. 可引起基础代谢率升高的是()×A 垂体性肥胖症B 病理性饥饿C 阿狄森病D 肾病综合症E 甲状腺功能亢进【正确答案】 E5. 在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A 无精神紧张B 无肌肉活动C 于清晨,卧床,醒来之前进行D 测定前至少禁食12hE 室温保持在20-25℃【正确答案】 C6. 月经周期中,正常育龄期女性基础体温的最低点是在()×A 月经期第1天B 整个卵泡期C 排卵前期1周D 排卵日E 整个黄体期【正确答案】 D7. 人体小汗腺分布密度最大的部位是()×A 额部和腋窝B 躯干和四肢C 腋窝和外阴部D 手背和足背E 手掌和足跖【正确答案】 E8. 体内可促进温热性发汗的内源性物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5-羟色胺D 腺苷E 多巴胺【正确答案】 A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题)1. 有关女子基础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础体温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而波动B 基础体温随体内孕激素及代谢产物的变化而变化C 基础体温在排卵前较低D 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1℃左右E 基础体温的降低可作为判断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正确答案】B, C, D, E2. 生理性基础体温调节包括()×A 改变皮肤血流量B 发汗C 寒战D 蜷曲身体E 甲状腺分泌增多【正确答案】A, B, C, E三. 判断题(每小题0分,共1题)1. ()×四. 填空题(每空15分)1. 当外界温度超过机体皮肤的温度时,___________成了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
动物生理学重点资料
动物生理学重点第一章绪论一、.家畜生理学的三个层次1、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细胞生命现象的基本物理化学过程。
2、器官和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的功能。
3、整体水平研究各器官功能联系;整体与环境互作。
二、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2、体液调节3、自身调节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易化扩散分类: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2离子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一、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也称跨膜静息电位。
二、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两侧的电位发生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的过程。
三、后电位产生机制负后电位:细胞外K瞬间蓄积正后电位:Na泵活动增强四、兴奋(Exitation)—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五、兴奋性(Exitability)—细胞受到刺激后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六、可兴奋组织(Exitable tissue)—受到刺激时,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
七、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以上三种条件均达到阈值才能引起兴奋。
)八、阈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九、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动作电位或组织、细胞的兴奋,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
十、兴奋性的变化1、绝对不应期:锋电位上升支与下降支初期特点:对任何刺激均不产生反应。
2、相对不应期:锋电位下降支的后期特点:对阈上刺激反应。
3、超常期:负后电位特点:对阈下刺激产生反应。
4、低常期:正后电位特点:对阈上刺激产生反应。
第三章血液一、如何制取血清和血浆?两者有何区别?血清(serum):血液流出血管不经抗凝处理,就会很快凝成血块,随血块逐渐紧缩所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
血浆(Plasma):将采集的血液按5:1的比例与3.8%柠檬酸钠混匀,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呈微黄色或无色的液体部分。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因为纤维蛋白原已转变成纤维蛋白而留在了血块中。
动物的代谢速率与温度变化
同位素示踪法研究
简介:同位素示踪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动物代谢速率与温度变化的方法,通过追踪同位素标 记物的变化来监测代谢过程。
原理:同位素示踪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追踪生物体内物质的代谢过程,通过测量标记 物的放射性强度,可以计算出代谢速率。
实验设计: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标记物注入动物体内,然后通过测量标记物的放射性强度 来监测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观察法研究
定义:通过观察 动物在不同温度 下的行为和生理 变化来研究其代 谢速率与温度变 化的关系。
优点:可以实时 记录动物的行为 和生理变化,获 取一手数据,且 对动物干扰较小。
缺点:观察结果 可能受到观察者 主观因素的影响, 且需要耗费大量 时间和人力。
应用范围:适用 于研究小型哺乳 动物、鸟类等动 物的代谢速率与 温度变化的关系。
温度变化对动物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温度变化对动物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分析温度变化对动物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探讨动物代谢速率与温度变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动物种类和生理状态对非线性关系的影响 环境温度变化对非线性关系的影响 代谢速率与温度变化之间的阈值效应 非线性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深入了解不同物种在不同温度 下的生理和行为变化
探索温度变化对动物代谢速率的长期影响
建立长期监测 系统,跟踪不 同物种在不同 温度下的代谢
速率变化
研究温度变化 对动物生理机 能的影响,如 消化、呼吸等
探讨温度变化 对动物行为的 影响,如活动 范围、觅食行
为等
分析温度变化 对动物种群分 布和数量的影 响,预测物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调节体温:一些动物通过调节体温 来应对极端温度,例如通过冬眠或 夏蛰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Atwater-Rosa呼吸热量计(引自教材)
第一节 能量代谢
拉瓦锡冰套热量计(引自教材)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 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 2.1 测量原理 葡萄糖氧化定比关系:C6H12O6+6O2→6CO2+6H2O+△H。不 论经过什么样中间步骤,也不论反应条件差异多大,定比关 系不变,是能量代谢间接测热法的重要依据。 原理:利用定比关系,查出一定时间内整个机体氧化分解的 糖、脂肪、蛋白质各多少,据此计算出该段时间内整个机体 所释放出热量。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每种营养物质氧化 分解时产生的能量有多少(食物热价);二是分清三种营养物 质各氧化了多少。
第八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 目的要求:掌握人体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的基本 原理,能够采用间接法测算代谢率。
❖ 主要内容:能量代谢、体温及其调节。 ❖ 本章重点:重点掌握基本概念、间接法测定代谢
率的原理步骤,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人体的产 热和散热机制、体温调节机制。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概述: 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
17.0 17.0 16.7
耗氧量 CO2 氧热价 RQ (L/g) 产量 (kJ/L)
(L/g)
0.83 0.83 21.0 1.00
蛋白质 23.5 18.0 16.7 0.95 0.76 18.8 0.80 脂肪 39.8 39.8 37.7 2.03 1.43 19.7 0.71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移和利用。1卡=4.187焦耳 。 来源: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氧化过程中生成CO2和 H2O,同
时释放能量。其中50%以上迅速转化为热能(散发),维持体温, 其余不足50%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贮存于体内供利用。 能量利用形式: ATP提供合成各种细胞组成分子、物质主动 转运、维持细胞膜电位、肌肉收缩和舒张等的能量。除骨骼 肌运动所完成的机械功以外,其余的能量最后都转变为热能。 热能是最“低级”形式能,不能转化、不能作功。
第一节 能量代谢
弹式热量计(引自教材)
第一节 能量代谢
各种物质RQ ➢ 糖的RQ:糖氧化消耗O2和产生CO2分子数相等,呼吸商为1。 ➢ 脂肪RQ:甘油三酯: C57H104O6+80O2=57CO2+52H2O,RQ =
57molCO2/80molO2=0.71。 ➢ 蛋白质RQ:间接计算出蛋白质的呼吸商为0.80。 ➢ 混合食物RQ:混合膳食呼吸商常变动于0.71~1.00之间。若能源
算出非蛋白呼吸商。 非蛋白呼吸商表查得相应氧热价,计算非蛋白代谢产热量。 24h产热量为蛋白质产热量与非蛋白代谢的产热量之和。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5 间接测热法的计算方法实例 受试者24h耗氧量为400L,CO2产量为340L,尿氮排出量为12g, 计算24h产热量。
1.00
100
0
氧热价(千卡/L) 4.686 4.739 4.801 4.862 4.924 4.985 5.047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4 间接测热法计算原则 实验测得机体24h内的耗氧量和CO2产量以及尿氮量。 由尿氮量算出被氧分解的蛋白质量减去蛋白质耗氧量和CO2产量,计
第一节 能量代谢
2.2 食物热价与氧热价: 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消 耗1LO2氧化食物所产生的热量为氧热价(kJ/L)。 ➢ 物理热价: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 生物热价:食物经过生物氧化所产生的热量。糖(或脂肪)的物 理热价和生物热价相等,蛋白质的生物热价小于物理热价。蛋 白质在体内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部分以尿素形式排泄。 2.3 呼吸商(RQ):一定时间内机体CO2产量与耗O2量的比值。 各种营养物质氧化时的CO2产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某物质的 呼吸商。理论上营养物质的呼吸商都可以根据它的氧化成终产 物(CO2和H2O)化学反应式计算。
第一节 能量代谢
鱼类的能量平衡 摄取能量(100%)
排泄能量(10%) 吸收能量(90%)
维持能量36% 基础代谢和特殊动力作用
生长利用能量(54%) 活动能量(50.3%) 贮存能量(3.7%)
发热量(86.3%)
体重6克金鱼能量平衡表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二、能量代谢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在能量转化过程中,食物中的化学能与最终转化成的热能和所作 的外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测定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消耗食物或 所产生热量与所做的外功,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率。 1. 直接测热法(direct calormetry) 测定整个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的总热 量。采用呼吸 热量计测定,在隔热密封房间中设一个铜制的受试者居室,控制 隔热壁与居室之间空气的温度,受试者所散发的大部分热量便被 居室内管道中流动的水所吸收,测出水所吸收的热量。
查表:根据非蛋白呼吸商的计算值,查出糖和脂肪氧化的各 自百分比以及氧热价。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表8-2 非蛋白呼吸商与氧热价
非蛋白呼吸商 糖氧化的%
0.71
0
脂肪氧化的% 100
0.75
14.7
85.3
0.80
31.7
68.3
0.85
48.8
51.2
0.90
65.9
34.1
0.95
82.9
17.1
主要是糖类,则呼吸商接近于1.00;若主要是脂肪,则呼吸商 接近于0.71。在长期饥饿情况下,能源主要来自蛋白质和脂肪, 则呼吸商接近于0.80。一般情况下,摄取混合食物时,呼吸商 常在0.85左右。
第一节 能量代谢
➢ 表8-1 三种营养物质氧化时的几种参数
营养 物质
糖
产热量(kJ/g) 物理 生物 营养 热价 热价 热价
非蛋白呼吸商(NPRQ):首先将蛋白质所消耗氧量和所产生的 CO2从总耗氧量和总CO2产量中减去,算出糖和脂肪氧化CO2 产量和耗氧量比值。再计算糖和脂肪的氧化量。
蛋白质氧化量的计算:可以通过尿氮来估算体内被氧化蛋白 质的数量。蛋白质平均重量组成是:C:50%,O2:23%,N: 16%,S:1%。蛋白质中16%的N是完全随尿排出。所以,1g 尿氮相当于氧分解6.25g蛋白质,测得尿氮g数乘以6.25, 相当 于体内氧分解的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