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村基层“网格化管理”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农村基层“网格化管理”探索
——记浙江舟山普陀区
-观察记者孟阿荣(特约)黄俊英
诺大一张舟山普陀区地图,在普陀区委书记吴晓东看来,是由一个个格子组成的。吴哓东表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2007年开始推行,目前已先后在全区实施。此项工作的开展,在基层逐步构建起了民情信息沟通之网和干群感情联络之网,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和欢迎。
所谓“网络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被许多当地老百姓称为“换种方式管普陀”。它是在乡镇(街道)、社区(村) 大格局不变的基础上,把乡镇(街道)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组建相应服务团队,点对点、面对面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并紧密结合现代数字技术搭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管理服务人性化与数字化的有机结合。
变革缘自“网格化”
普陀区的基层组织管理服务模式,正在发生着一场历史性变革。
2007年,普陀区以桃花镇为试点,开展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这是一种崭新的基层管理服务模式。
2008年,这一新模式在普陀全区推行。全区12个乡镇(街道)、73个社区,12.4万户共32万居民,被划分为706个“网格”。全区居民都被一一“定位”到单元网格中。每个网格配备一支服务团队。每支服务团队一般由1— 2名乡镇(街道)机关干部、1—2名社区(村)干部、1名医护人员、1名教师、1名民警等组成。服务团队的任务,是主动发现自己“责任区域”中的问题,定期不定期地联系服务群众,并帮助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
“责任明确了,办事提速了,评价科学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运行近1年,普陀区的总结报告透着由衷的欣喜。目前,此措施已在舟山市全面推开。
长期以来,基层组织的管理服务模式、基层干部的工作方式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行政化、官僚化倾向。此种现象也直接导致了群众切身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部分群众对基层政府不拥护、对党员干部不信任,进而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在此背景下,普陀区积极创新,探索出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这一基层治理新模式,不仅强化了基层组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还进一步畅通了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拉近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最有成效的有三点。“一是通过前期的走访,基本摸清了‘家底’,网格中所有居民的家庭状况、住房、就业、教育等信息都搞清楚了。”吴晓东表示,“搞清楚才能有效管理嘛。”
“其次,‘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明确了管辖区域、责任主体和管理流程,大家各司其职,也有一整套的处理标准。比方说,在走访当中,我们每个队员的联系卡会分发到每户网格户手中。因此,一旦群众有需求,总能找到其中的一位队员。”
“最后一点成效,就是建立了主动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的管理机制。整件事情从发生到结束,从起点到终点,每个环节都可获得反馈。比如,团队队员获悉情况后,能解决的当即给予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立即转呈移送,即逐级向上汇报,直接移送相关部门给予配合解决,最后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给群众;如果遇到确实难以解决的也会诚恳地向对方解释说明。”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存在‘发现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的尴尬。”勾山街道党工委的缪科平表示,这就说明“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还有要完善的地方,需要不断拓展。
此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另一个亮点就是该区运用了先进的网格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了集服务对象正反两方面信息于一体的信息化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将网
格上所有居民的家庭状况、住房、就业、计生、优抚救助、党建群团、医疗、教育、土地承包、遵守法纪等信息资料输入信息系统,把分散、孤立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建立数据库,并注重信息的日常收集积累和维护更新。数据库的建立,提高了政府管理服务的精细化、动态化水平,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缪科平说,每年征兵、审核宅基地社区(村)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调查、统计、核算。现在个人信息都在数据库里,而且随时更新,只要点几下鼠标就可以统计出数据,真是太方便了。同时,数据库对暂住人口、宗教信仰等信息的统计,对于基层预防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据桃花镇边防派出所干警叶伟介绍,今年1至10月,桃花镇无新增信访案件,未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实行网格化管理,我们警察能更方便地到群众家里了解情况,不仅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为我们预防、打击犯罪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施以来,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今年1至10月,全区无新增信访案件,刑事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在解决一起起群众诉求的同时,化解了212起矛盾。难怪,当记者向展茅镇横街社区的翁友士问起有什么问题要向社区干部反映时,他却笑呵呵地表示:“网格化管理确确实实是在为阿拉老百姓办实事的,都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反映了。”
“网格化管理客观上增强了政府职能部门的自觉性。这是我们一直谋求建立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普陀区委书记吴晓东说,“新模式实现了居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政府与居民‘零距离’互动,形成了百姓与政府共同管理的新局面。”
化管理为服务
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政府改革创新的方向,所以如何用创新的手段去实现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成为普陀区政府面临的挑战。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逐步把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全覆盖、经常化、人性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上来。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服务团队通过上门走访、蹲点住家、发放联系卡、电话联系等形式,采用拉家常、交心谈心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地联系服务群众,帮助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真正做到了化管理为服务。
“确保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人落实。”这是展茅镇党委委员潘仕光一直强调的重点。因为在他看来,要想建立与基层群众的密切联系,需要以真心换真情。“基层群众是很欢迎干部上门走访的,只要你态度诚恳虚心,群众就会真心实意地对待你。”潘仕光说,“以前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沟通少,联系也不够紧密,我们想做点事情是很困难的。现在好了,不管干部还是老百姓都,敞开心扉交流,办事容易多了。”
“基层老百姓其实是很善良的,虽然他们的言语有点粗、嗓门有点大、有些意见比较偏激,但他们能把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就是对我们的信任。”勾山街道党工委的张小姐表示,基层老百姓固然关心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更关注身边的细微小事。比如下水道的畅通、小孩户口的申报、政策法规的咨询等等。“对于我们各级政府和干部而言,这些事情有些只是举手之劳,我们帮他们解决了,老百姓会一辈子记着你的好。”
60岁的周月琴如今每天都过得很开心,因为心中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侄子李跃辉的住房问题在街道干部的关心下得到圆满的解决。李跃辉是一名孤儿,现在温州一所大学读书。从小到大李跃辉过的都是流浪“寄宿”的日子,这个叔叔家住几天,那个伯伯家再住几天。李跃辉家的房子早已破旧不堪,再加上没有人料理,已几近荒废。眼看着李跃辉快大学毕业了还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姑姑周月琴心里很着急。勾山街道芦花社区的网格组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进行了实地勘察,并按照政策及时对李跃辉家的房子进行了维修。勾山街道社发科科长王玉芬介绍说,街道拿出了1.3万元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房子进行了修缮,后来又通过街道“彩虹行动”给李跃辉送去了一台电视机。如今,原来荒废的危房已经被两间青瓦白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