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无线电验证平台场景设计

合集下载

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第一章介绍无线电子系统是指无线电技术在电信、测量、导航等领域中的应用,是目前信息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认知无线电子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使读者对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二章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基本原理认知无线电子系统是指通过对无线电频段的频谱使用情况进行感知和分析,根据认知结果优化频谱利用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在于感知到当前无线电频谱的使用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调整、优化。

第三章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组成部分认知无线电子系统主要由感知模块、决策模块、执行模块和应用模块四部分组成。

感知模块是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对无线频谱的感知和分析。

决策模块是根据感知结果进行判断、决策,并下达相应的指令。

执行模块实现决策模块下达的指令,完成频谱的优化和调整。

应用模块是指用于具体应用场景的模块,比如无线电频段的共享、打击非法无线电设备等。

第四章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实现离不开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

在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的支持下,认知无线电子系统可以实现感知、分析、决策和执行等功能。

在设计和研究认知无线电子系统时,需要考虑到如何更好地实现无线频谱的感知和分析、如何为决策模块提供可靠的依据、如何有效地实现频谱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如何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定制专业化的认知无线电子系统。

此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认知无线电子系统与传统无线电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无缝连接。

第五章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应用认知无线电子系统在无线电频谱的共享和打击非法无线设备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无线频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认知无线电子系统可以合理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实现更加高效的无线通信。

在未来,认知无线电子系统将会在新兴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认知无线电子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设计与研究以及应用。

2023-WIFI认证管理平台建设及运营方案V2-1

2023-WIFI认证管理平台建设及运营方案V2-1

WIFI认证管理平台建设及运营方案V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Wi-Fi技术也日益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机构或是商场等场所而言,一款好的Wi-Fi认证管理平台就显得尤为必要。

下面我将分步骤阐述Wi-Fi认证管理平台的建设及运营方案V2。

1. 确定认证方式Wi-Fi认证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短信认证和微信认证。

短信认证需要用户输入手机号码,等待短信验证码,并输入验证码才能使用Wi-Fi;而微信认证则需要直接在微信中扫描二维码,即可使用Wi-Fi。

根据不同的场景和用途,选择不同的认证方式。

2. 设置参数在平台建设过程中,需先对参数进行设置。

参数的设置包括Wi-Fi名称、Wi-Fi密码、认证方式、认证规则、登陆页面、短信模板等。

设置完成后,可通过控制台对参数进行修改和管理。

3. 界面设计平台界面的设计应根据企业或机构的风格、品牌、色彩等要素设计而成。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应该尽量简洁易懂,且页面应该美观大方、易于导航。

4. 认证规则设置认证规则是指限制用户使用Wi-Fi的规则,例如限时、限流量、限制最大连接数等。

认证规则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5. 运营推广平台建设完成后,运营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对于平台的推广,可以采用线上推广和线下推广相结合的方式。

线上推广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多种方式进行;线下推广则可以通过在场所内设置宣传海报、推广手册等方式来进行。

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营销策略,如优惠活动、优惠券等。

综合以上几个步骤,构建一款好的Wi-Fi认证管理平台是需要多方面考虑和长期积累的,需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的开发与完善,以达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营销效果。

集成ZigBee无线电设计、检定和验证方案

集成ZigBee无线电设计、检定和验证方案

受全球变暖和能源价格上升的影响,市场对智能化、基于无线电控制的设备的需求快速增长,这些装置可用于监测、控制、传讯以及自动化能源和其他资源的输送。

不过这只是基于物理层无线电标准的IEEE 802.15.4技术的许多应用之一。

虽然有许多相互竞争的基于该物理层的协议,但这方面目前的全球领导者是ZigBee组织,该组织发布了涵盖从家庭自动化和智能能源到零售和电信服务,再到远程控制和输入装置等所有领域的各项标准。

ZigBee协议提供了一个网状设备网络,支持覆盖大面积区域和数百个甚至数千个设备的通信。

如果采用一致的实现方式,那么来自不同来源的符合ZigBee标准的设备就能无缝地相互通信。

如你所想,围绕通常带有天线并得到FCC或其他地区机构批准的裸集成电路和模块已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

嵌入式产品只能与采用IEEE 802.15.4低层协议的无线电电路一起提供,并需要独立的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来处理ZigBee软件及应用。

市场上有些集成电路和模块内建用于运行ZigBee或其他协议软件的微控制器。

这些集成电路和模块中有许多都具有未确定用途的I/O引脚,所以完整产品可能需要内容更少一些的模块和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一个外壳。

此外,这些模块可附带功率放大器和接收器低噪声放大器(LNA)。

功率放大器和低噪声放大器可显著增加无线电射程,虽然其成本和功耗皆较高。

对这些选择中任何一种选择,都需要一个印刷电路测试板来支持集成电路或模块。

另外还需要具有足够大的峰值功率且不受噪声干扰的电源。

如果选择了芯片级无线电,则还需要相应的天线接口电路。

随着ZigBee协议在各类嵌入式系统和应用中变得越来越常见,工程师需要能够快速而高效地确认和验证ZigBee模块性能。

这一系统级任务由于射频(RF)信号的存在和需要考虑模拟、数字和射频信号的相互作用而变得更加复杂。

如后文所述,一种称为混合域示波器(MDO,其名称源于其包含频谱分析电路)的新型示波器可帮助减轻ZigBee测试任务。

无线认证专项方案

无线认证专项方案

无线WIFI认证方案1.1 项目需求分析伴随各个行业信息化应用广泛深入, 新业务需求不停出现, 用户资源争抢越来越猛烈。

从提升用户感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考虑, 准备在内布署无线网络。

关键应用为:1.提供业务等候区用户无线上网需求, 提升用户感知2.新产品新资讯实时广告, 加大宣传力度3、随时随地实现无线办公, 提升工作效率针对专业性需求订制了高性能无线宽带多业务支持系统来服务宣传公布、无线办公、用户等候区域无线上网等需求。

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整体处理方案。

该方案含有多业务支持、安全、稳定、兼容性高、可靠性高、布署轻易特点完全能实现无线应用需求。

1.2 系统方案设计标准本方案设计将在追求性能优越、经济实用前提下, 本着严谨、慎重态度, 从系统结构、技术方法、设备选择、系统应用、技术服务和实施过程等方面综合进行系统总体设计, 力图使该系统真正成为符合需求无线网络系统。

系统总体设计本着总体计划、分布实施标准, 充足表现系统技术优异性、高度安全可靠性、良好开放性、可扩展性, 和经济性。

在网络设计和实现中, 本方案严格遵守以下标准:优异性标准采取优异设计思想, 选择优异网络设备, 使网络在以后一定时期内保持技术上优异性。

开放性标准网络采取开放式体系结构, 易于扩充, 使相对独立分系统易于进行组合和调整。

选择通信协议符合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 网络硬件环境、通信环境、软件环境相互独立, 自成平台, 使相互间依靠减至最小, 同时确保网络互联。

可扩充性标准网络设计在充足考虑目前情况同时, 必需考虑到以后较长时期内业务发展需要, 留有充足升级和扩充可能性。

充足利用现有通讯资源, 为以后扩充到更高速率提供充足余地。

其次, 还必需为网络规模扩展留有充足余地。

安全性标准网络系统设计必需落实安全性标准, 以预防来自网络内部和外部多种破坏。

落实安全性标准表现在以下方面:1.设备采取是扩频技术;2.提供了射频信道加密;3.用户能够经过设置自己网桥或另加独立加密设备实现更高安全性;4.网络内部对资源访问授权、认证、控制和审计等安全方法: 预防网络内部用户对网络资源非法访问和破坏。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一、综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认知无线电技术应运而生。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能够在动态环境中感知并利用空闲频谱的智能无线通信技术,它能够提高频谱利用率,减少干扰和节约成本。

认知无线电技术在提高频谱利用率的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

本文将对认知无线电安全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包括频谱感知、频谱分配、接入控制、隐私保护等方面。

在频谱感知方面,认知无线电需要能够准确地检测和识别主用户信号和其他非授权用户的信号。

常用的频谱感知方法有匹配滤波器、循环平稳特征分析、小波变换等。

这些方法在复杂多变的无线环境中,往往会出现误判或漏检的情况,影响认知无线电的安全性能。

频谱分配是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核心任务之一,其目标是在保证主用户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非授权用户的收益。

频谱分配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频谱分配方法有固定频率分配、动态频率分配、比例公平分配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时,往往难以实现最优的频谱分配。

接入控制是认知无线电系统中保证主用户权益的重要手段。

接入控制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认知无线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接入控制方法有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博弈论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的无线环境和用户行为时,往往难以实现有效的接入控制。

隐私保护是认知无线电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由于认知无线电系统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用户信息,因此存在泄漏用户隐私的风险。

常用的隐私保护方法有匿名化技术、加密技术、差分隐私等。

这些方法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无线环境和用户需求时,往往难以实现完全的隐私保护。

认知无线电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未来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频谱感知、频谱分配、接入控制、隐私保护等多个方面,以实现更高性能、更可靠、更安全的认知无线电系统。

1. 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认知无线电技术(Cognitive Radio Technology)应运而生。

智慧用电监测系统展厅介绍设计方案

智慧用电监测系统展厅介绍设计方案

智慧用电监测系统展厅介绍设计方案智慧用电监测系统展厅设计方案一、前言智慧用电监测系统是一种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对用电进行监测和管理的系统。

展厅的设计旨在通过清晰直观的展示,让观众了解到智慧用电监测系统的原理、功能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本设计方案将从展厅整体布局、展示内容、交互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整体布局1. 展厅整体采用开放式设计,没有围墙或者隔断,让观众可以自由流动。

2. 展厅的中央设有一个大型的展台,展台上展示着智慧用电监测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模型。

3. 展厅周围设有多个展示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主题,用于展示智慧用电监测系统的不同应用场景。

三、展示内容1. 主要设备展示:在展台上展示智慧用电监测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模型,包括电表、智能插座、智能开关等。

通过展示实物设备,增加观众的实际感受。

2. 实时数据展示:通过大屏幕展示实时的用电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

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进行实时刷新,了解到智慧用电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展示功能。

3. 功能演示:设有一个小型演示区,通过模拟不同的用电场景,展示智慧用电监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和效果。

比如模拟家庭用电场景,通过控制智能插座的开关,观众可以了解到智慧用电监测系统在节能方面的作用。

4. 应用案例展示:在展厅的各个区域展示智慧用电监测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比如校园、工厂、商业建筑等。

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智慧用电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四、交互设计1. 触摸屏幕:在展厅设置多个触摸屏幕,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进行操作,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和进行互动体验。

2. 环境音效:在展厅设置适当的环境音效,比如模拟电流声音效果,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感。

3. 互动体验:设置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设备,体验智慧用电监测系统的功能。

五、展示材料1. 展示板:在展示区域设置多个展示板,用于展示智慧用电监测系统的原理、功能、应用场景等详细介绍。

浅谈对认知无线电的认知和思考

浅谈对认知无线电的认知和思考

HEBEINONGJI摘要:本文从认知认知无线电入手,重构了认知无线电系统组成框图,提出了机器人无线电的新名词。

对认知无线电和软件无线电研究现状以及Sora平台系统做了简略介绍,对认知无线电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在思考基础上提出T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通信;频谱;认知无线电;软件无线电;机器人无线电浅谈对认知无线电的认知和思考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陈清1认知认知无线电从20世纪90年代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1G)开始,民用移动通信在近二十多年里已经完成了4代更替,现在人们都用上T3G/4G移动通信终端机一字智能手机,而5G移动通信也正在向我们走来。

其技术发展的背后,就是无线电通信技术正在发生一场的深刻的革命性变革。

早在1992年5月Joseph Mitola博士在美国全国电信系统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软件无线电(SDR)概念,将传统模拟体制无线电通信数字化、软件化,用现代化软件来操纵、控制传统的“纯硬件电路”的无线通信。

软件超电技术的重要价值在于传统的硬件无线电通信设备只是作为无线通信的基本平台,而许多的通信功能则是由软件来实现,打破了有史以来设备的通信功能的实现仅仅依赖于硬件发展的格局。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出现是通信领域继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摸信到如通信之后的一次命。

1998年在瑞典皇家工学院的一个研讨会上Joseph Mitola博士对软件无线电概念进行扩展,提出了认知无线电(CR)概念,即软件无线电智能化。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软件无线电基础上加上机器“大脑”可使认知无线电具有学习能力、感知能力、存储大数据能力、云计算能力,实现与周围环境交互信息,感知和利用空闲频谱等一些新的设想。

也有人说认知无线电就是智慧无线电,并被预言为未来最热门的无线技术。

2认如无线电的组成要深刻认知认知无线电就要首先要从认知传统无线电、软件无线电开始。

软件无线电发展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传统无线电是由双工器(发射器/接收器)、ADC/DAC(包含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各单元硬件电路组成的。

认知无线电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认知无线电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

认知无线电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认知无线电技术是一种基于智能软件和智能算法的无线电技术,该技术通过对无线电频谱的高效和准确的感知,可以在不干扰主要用户的前提下利用可用频谱完成数据传输或其他应用。

认知无线电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下是本文对其进行的分析。

一、发展趋势1.1 频谱利用率提高传统无线电通讯方式对频谱的利用率并不高,需要占用大量的频率资源,但是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利用空闲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减少无效传输,从而提高频谱利用效率,为未来无线通讯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现代智能化和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推动由于认知无线电技术有助于提高通讯效率和频率利用率,因此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尤其是在物联网、智能城市、车联网和无人机等现代智能化和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中,认知无线电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1.3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认知无线电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目前已经涉及到的应用领域包括军事通讯、物联网通讯、无人机和航空通讯、电视广播和移动通讯等,这些应用的需求要求工程师设计出更为高效、可持续和具有智能化的系统。

二、应用场景2.1 物联网通讯物联网是指将设备、传感器和物品等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网络。

物联网通讯,要求设备具有长时间的低功耗和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因此认知无线电技术在物联网通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场景。

2.2 无人机通讯无人机是指一种没有驾驶员的飞行器,它使用了视觉传感器、GPS、立体摄像和认知无线电等技术,完成无人机的航行、测量和观察等任务。

认知无线电技术可以用于无线电通讯,减轻人为干扰,增强通讯安全性,提高航空的安全性和容错性。

2.3 物理安全认知无线电技术有助于增强物理安全的管理和控制。

在工业生产和监控安全中,往往需要实现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以防止一些安全隐患和偷窃等情况的发生。

认知无线电技术通过对无线电频谱的探测和诊断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有效识别和监控。

三、结论认知无线电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的分析表明,在物联网、智能城市、车联网和无人机等现代智能化和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中,认知无线电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凭借其高效率、可持续性和智能化等特点,在未来无线通讯的发展中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推广。

智慧wifi认证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wifi认证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wifi认证系统设计方案智慧WiFi认证系统是一种通过智能化技术将WiFi接入认证过程简化和优化的系统。

它可以提供更便捷的认证方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一、系统结构设计智慧WiFi认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前端用户界面、后台认证服务器和接入设备。

1. 前端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进行访问,提供用户注册、登录、密码找回、认证状态查看等功能。

可以通过APP、网页等形式呈现,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操作。

2. 后台认证服务器:后台认证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用户认证、用户信息管理、接入控制、流量计费等功能。

后台服务器应具备高可用性,能够支持大量并发请求,并具备良好的容错性。

3. 接入设备:接入设备是WiFi热点的核心组成部分,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接入设备需要支持认证协议,能够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实现用户认证、接入控制等功能。

二、系统功能设计1. 用户认证:用户首次使用WiFi时,需要进行认证才能获得网络访问权限。

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进行注册,并通过短信验证码、账号密码等方式进行登录和认证。

认证过程应简单、快捷,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 用户信息管理:后台认证服务器应能够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包括用户注册信息、设备信息、认证记录等。

可以提供用户信息查询和导出功能,方便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监控和统计分析。

3. 接入控制:后台认证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身份和权限进行接入控制,包括黑白名单控制、时段控制、流量控制等。

通过接入控制,可以保证网络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合理使用。

4. 认证状态查看: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查看自己的认证状态,包括认证剩余时间、认证流量、消费记录等。

用户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使用情况,方便进行调整和管理。

5. 流量计费:后台认证服务器可以实现用户流量计费功能,根据用户的网络使用情况对其进行计费。

计费可以通过预付费、后付费等方式进行,系统可以提供账单查询和支付功能。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物联网的兴起,无线电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那么,在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设计与实现中,我们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呢?一、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概念和特点认知无线电网络(Cognitive Radio Networks,CRN)是指一种基于无线电频谱共享的技术,通过智能频谱感知、频谱管理和协作传输等技术手段,实现频谱有效利用和网络性能优化。

与传统的固定频段分配方式相比,CRN具有以下特点:1. 频谱高效利用:CRN可以对未被使用的频谱进行有效利用,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和占用率,降低对频谱资源的浪费。

2. 灵活自适应:CRN可以根据网络需求和环境变化,动态地选择最佳频段和信道,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分配和优化。

3. 高可靠性:由于CRN可以通过智能感知和管理网络,对干扰源的检测和排除,提高网络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二、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设计在CRN的设计中,主要考量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频谱感知技术:CRN需要通过先进的频谱感知技术,对周围环境的频谱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以便合理选择频段和信道,避免干扰和共享频谱。

2. 分布式频谱管理技术:CRN需要实现分布式的频谱管理,通过在线检测和实时控制,维护网络中各个设备的频谱使用情况,保证网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3. 动态频段选择技术:CRN需要根据网络需求和环境变化,动态地选择最佳频段和信道,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分配和优化,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和数据吞吐量。

4. 智能干扰排除技术:CRN需要通过智能感知和管理网络,对干扰源的检测和排除,提高网络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保障网络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5.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CRN需要采用合适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用户个人隐私的保护,避免网络受到恶意攻击和信息泄露等问题。

三、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实现在CRN的实现中,需要一个全面的系统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智能感知模块:通过高科技技术手段实现对周围环境中频谱的实时感知和监控,以便选择最佳频段和信道资源,提高网络的效率和质量。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建模与设计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建模与设计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建模与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电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无线电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无线电网络的建模和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因此,对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建模和设计进行研究和探索,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

一、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定义和特点认知无线电网络是一种智能无线电通信系统,其特点是具备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

这种无线电网络通过接收和处理环境数据和信道数据,从而对无线电频谱进行分析和预测。

它能够根据当前的网络环境,自主选择最佳的信道和传输方案,以最大化无线电频谱的利用率和网络的传输效率。

二、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建模1.体系结构层面的建模:认知无线电网络的体系结构层次分为硬件层、软件层和智能层。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对每一层的功能、接口以及层之间的联系和交互进行详细描述。

这有助于实现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模块化设计和高效协作。

2.信号处理层面的建模:信号处理是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详细描述信号处理的流程、算法和参数。

同时,应充分考虑信号处理与其他模块的交互和影响,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3.学习算法的建模: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学习算法是其智能化的关键。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对学习算法的理论和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包括训练数据的选取和处理、模型选择和参数调整等。

需要充分考虑学习算法的迭代次数、收敛速度和准确率等指标。

三、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设计1.信道分配方案的设计:认知无线电网络的信道分配方案是实现其频谱利用效率的核心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信道状态、传输带宽和网络负载等因素,以设计出最优的信道分配方案。

2.动态参数的调整设计: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智能特性决定了其参数需要动态调整。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数据的实时性,通过学习算法和环境监测,实现参数的自适应和优化。

3.系统性能的评估和优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认知无线电网络的传输效率、信道利用率、网络延迟等关键性能指标进行评估和优化。

3.11认知无线电技术

3.11认知无线电技术


2.认知无线电与软件无线电之间的关系
• 为了便于理解CR的基本原理,有必要将CR与软件无线电
(SDR)进行区分。根据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 的定义,一个无线电设备可以称为SDR的基本前提是:部 分或者全部基带或RF信号处理通过使用数字信号处理软件 完成;这些软件可以在出厂后修改。 因此,SDR关注的是无线电系统信号处理的实现方式;而 CR是指无线系统能够感知操作环境的变化,并据此调整系 统工作参数。从这个意义上讲,CR是更高层的概念,不仅 包括信号处理,还包括根据相应的任务、政策、规则和目 标进行推理和规划的高层功能。
3.11 认知无线电技术
• 认知无线电技术原理 • 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 认知无线电的应用场景
3.11.1 认知无线电技术原理
1.认知无线电的概念和特征 自1999年“软件无线电之父”Joseph Mitola III博士首次提出了CR的概念并系统地阐述了CR的 基本原理以来,不同的机构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 给出了CR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FCC 和著名学者Simon Haykin教授的定义。FCC认为: “CR是能够基于对其工作环境的交互改变发射机 参数的无线电”。Simon Haykin则从信号处理的 角度出发,认为:“CR是一个智能无线通信系统。 它能感知外界环境,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从环境 中学习,通过实时改变某些操作参数(比如传输 功率、载波频率和调制技术等),使其内部状态 适应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统计性变化,以达到以 下目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高度可靠通信;对 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
频谱感知
合作检测
发射机检测
基于发射机检测
匹配滤波器检测
能量检测
循环平稳过程特征检测
图3-49

基于NoC架构的软件无线电验证平台设计

基于NoC架构的软件无线电验证平台设计

SC到 N C技术 的发展 和 现状 。文 献[1 1 0展示 o o 81 1 1 91
了 N C设 计 方 法 学 和 各种 基 于 F G 的 N C设 计 o PA o
I ● ^ ,, - . . ^ : , 0. -. ^ - …


原型。 文献[ 中将 4 7 ] c无线通信系统映射到一个 2 D m sN C e o 架构的仿真平台上 , h 但是并没有硬件原型
且 给 出了实 际性能测 试结果 。第五部 分对全 文进行
了总结 。
网络中其它流量无关 ,这种路 由算法称为确定性路
由。例如 , 维序 路 由采 用 了确定 性路 由的方法 , 数据
包不管其路径上的链路是否阻塞都要沿该路径走下
去 。二维 拓扑结 构下 的维序 路 由也 称为 x Y路 由。 — 自适 应路 由算法允 许路径 上的其 它流量影 响数据 包
多核 结 构 ,o 层 采 用 虫洞 交换 、 定路 由 、 出缓存 队 列 ( ita u p tQe eVQ) 制 , NC底 确 输 V ru lO tu uu ,0 机 以及
全 新设 计 的 网络接 口 ( e w r n e f c , I 完 成硬件 底层 和处 理 器核 之 间 的数据 交互 。 N tok I trae N ) 通过 改 变运
摘要 : 软件 无 线 电技 术可 以 满足 新 一代 无 线通 信 系统 对 可扩展 性 、 重配 置性 以及 可 升级 性 的要 求 , 可 并
且能够解决各种通信体制之间的兼容性等问题 , 因而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设计
了一 个基 于 N C架构 的软 件无 线 电验 证 平 台。该 平 台的硬件 部分 是 一个 1 点的 4X4 2 D m s o o 6节 - e h N C

认知无线电成功案例

认知无线电成功案例

认知无线电成功案例:美国FCC的认知无线电试点项目背景认知无线电是一种基于智能技术的无线通信方式,它可以自主地感知并利用无线电频谱中的可用空闲频段,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解决无线通信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

为了推动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于2003年启动了一项认知无线电试点项目。

过程第一阶段:试点项目启动2003年,FCC发布了第一批认知无线电试点项目的招标公告,邀请各个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竞标。

通过评审,FCC选定了几个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项目,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和频谱资源。

第二阶段:试点项目实施选定的试点项目涵盖了不同领域的应用,包括无线通信、无线电广播、军事通信等。

每个项目组都由多个合作单位组成,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

试点项目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设备开发:各个项目组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需求,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认知无线电硬件设备,包括感知模块、决策引擎和控制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的无线电环境,并根据感知结果做出相应的频谱管理决策。

2.频谱感知与管理:试点项目团队通过部署感知设备,对特定的频谱进行感知和监测。

通过感知结果,团队可以了解频谱的利用情况、干扰情况以及可用频段的时空变化。

基于感知结果,团队开发了一系列频谱管理算法和策略,实现了对频谱资源的智能分配和动态调整。

3.系统性能评估:为了验证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试点项目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测试和仿真实验。

他们在真实的无线环境中部署了认知无线电设备,对其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

通过评估结果,团队发现认知无线电系统在频谱利用率、抗干扰能力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第三阶段:试点项目总结与推广试点项目的最后阶段是总结和推广阶段。

每个项目组都撰写了详细的试点报告,总结了项目的背景、目标、方法和结果。

这些报告被提交给FCC,并对外发布,供其他研究机构和企业参考。

同时,FCC还组织了一系列的研讨会和工作坊,邀请试点项目团队与业界专家共同探讨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与关键技术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与关键技术

认知无线电的概念与关键技术汇报人:2023-12-15•认知无线电概述•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目录•认知无线电的频谱管理技术•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共享技术•认知无线电的频谱移动性管理技术01认知无线电概述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智能无线电通信技术,通过感知周围无线环境,自适应地调整其传输参数,实现频谱的高效利用。

定义认知无线电具有感知、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够实现对频谱资源的动态利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特点定义与特点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历程认知无线电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认知无线电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和研究。

现状目前,认知无线电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包括频谱感知、频谱共享、频谱移动性管理等关键技术,并在军事、民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应用领域与前景认知无线电技术可应用于军事通信、智能交通、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

前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未来,认知无线电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合,实现更高效的频谱利用和管理,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02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技术频谱感知技术是认知无线电的核心技术之一,用于检测无线频谱中的空闲频段。

频谱感知概述常见的频谱感知方法包括能量检测、匹配滤波检测、协同检测等。

常见感知方法为了提高频谱感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可以采用多天线技术、压缩感知等方法。

感知性能优化频谱管理概述频谱管理技术用于对无线频谱进行动态分配和优化,以提高频谱利用率。

频谱分配策略常见的频谱分配策略包括基于规则的分配、基于市场的分配和基于协作的分配等。

频谱共享与移动性管理为了实现频谱共享和移动性管理,需要设计高效的切换机制和协同策略。

频谱共享技术是认知无线电中实现频谱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频谱共享概述共享方式干扰管理常见的频谱共享方式包括时分复用、码分复用、频分复用等。

为了降低干扰,可以采用干扰消除、干扰协调等技术。

智慧校园wifi认证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校园wifi认证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校园wifi认证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校园的wifi认证系统是为了管理和控制校园内的无线网络访问而设计的。

它可以为学生、教职工和访客提供不同的网络接入方式和权限控制。

以下是一个智慧校园wifi认证系统的设计方案。

1. 系统架构智慧校园wifi认证系统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件:认证服务器、认证门户、认证API接口和用户管理系统。

- 认证服务器:负责处理用户认证请求、生成并管理认证凭证。

- 认证门户:提供用户注册、登录、注销和修改密码等功能。

- 认证API接口:提供给其他系统或应用程序访问认证服务器的接口。

- 用户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学生、教职工和访客的账号信息、权限等。

2. 认证方式系统支持多种认证方式,包括:- 用户名和密码:学生、教职工使用统一的账号和密码进行认证。

- 短信验证码:访客可以通过手机号码接收到的短信验证码进行认证。

- 第三方认证:系统可以集成第三方账号(如微信、QQ、微博)进行认证。

3. 认证流程用户首次接入wifi时,需要进行认证流程:- 用户打开wifi设置,选择校园wifi热点并连接。

- 出现认证门户页面,用户选择认证方式(用户名密码、短信验证码、第三方账号)。

- 用户根据选择的认证方式填写相应信息进行认证。

- 认证服务器验证用户身份并生成认证凭证。

- 认证门户显示认证成功页面,用户即可正常访问校园无线网络。

4. 访客认证对于校园访客,系统可以提供特定的访客认证功能:- 访客通过短信或扫描二维码获取临时访客账号和密码。

- 访客打开认证门户,选择访客认证方式进行认证。

- 认证服务器验证访客身份并生成临时认证凭证。

- 访客即可正常访问校园无线网络。

5. 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用户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学生、教职工和访客的账号信息、权限等。

它可以实现如下功能:- 添加、删除和修改用户账号信息。

- 分配不同的角色和权限,例如学生、教职工、访客等。

- 设置账号的有效期和访问时间限制。

- 统计和分析用户的网络使用情况。

嵌入式认知无线电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嵌入式认知无线电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嵌入式认知无线电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吴嘉;陈少平;饶文贵
【期刊名称】《计算机与现代化》
【年(卷),期】2013(0)5
【摘要】为了能更好地研究和验证认知无线电相关技术和算法,本文提出一种嵌入式认知无线电实验平台的设计方案.该实验平台采用ARM+ FPGA的双处理器结构,主要分为射频、基带处理和嵌入式控制3大部分.ARM作为主处理器,运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负责整个通信系统的工作控制以及人机交互的工作;FPGA作为数据处理核心,主要负责对基带信号的处理、算法实现以及射频模块的配置工作.系统采用液晶触摸界面,使用灵活方便,可在脱离PC机的情况下工作,为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好的硬件平台.
【总页数】4页(P145-148)
【作者】吴嘉;陈少平;饶文贵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52
【相关文献】
1.嵌入式轮式机器人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J], 张海涛;方明;付飞蚺
2.基于LabVIEW下嵌入式系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J], 梁栋权;魏红;韦必忠
3.STM32嵌入式处理器模块化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J], 王鹏举;郑丽姣
4.STM32嵌入式处理器模块化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J], 王鹏举;郑丽姣
5.基于3D可视的嵌入式系统Web在线仿真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J], 李辉勇;牛建伟;豆渊博;符宗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无线电验证平台场景设计2008-11-14赵琳陈翼翼目录一、系统结构图 (3)二、系统基本背景介绍 (3)三、缩略语说明 (4)四、场景案例设计 (4)1.CR001:全频段内不存在PU时,SU接入核心网 (4)2.CR002:全频段内不存在PU时,SU间进行网内通信 (5)3.CR003:仅某几个子信道存在PU时,SU接入核心网 (5)4.CR004:仅某几个子信道存在PU时,SU间进行网内通信 (6)5.CR005:全频段内存在PU时,SU不能进行通信 (7)6.CR006:全频段内不存在PU时,某SU伪装成PU占用某几个子信道 (7)7.CR007:全频段内不存在PU时,某SU伪装成PU占用全频段 (8)8.CR008:仅某几个子信道存在PU时,系统未检出,但SUBS执行的信道分配策略不会对通信造成干扰 (9)9.CR009:仅某几个子信道存在PU时,系统未检出,且SUBS执行的信道分配策略会对通信造成干扰 (10)10.CR010:SU占用某几个信道时,PU强行接入 (11)11.CR011:SU占用某几个信道时,PU退避接入 (11)12.CR012:比较不同检测方法 (12)13.CR013:比较不同合并算法 (13)五、附录 (14)1.利用峰均功率比的增强型能量检测法 (14)2.合并算法介绍 (15)2.1结果合并模型的背景介绍 (15)2.2不同的结果合并模型 (15)2.3模型比较及优缺点分析 (17)一、系统结构图图1 系统结构图二、系统基本背景介绍1.该系统内存在2个主要用户(PU)。

PU编号为PU0~PU1。

2.该系统内存在1个次级用户基站(SUBS),3个次级用户(SU)。

SU编号为SU0~SU2,都具有感知功能,并且均可采用不同的频谱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3.在广播电视频段54~862MHz上选取20MHz。

设定该系统工作在这20MHz的频段内。

将整个频段划分为40个500KHz的子信道(SCH),编号为0~39。

4.采用集中式的结构,1个SUBS管理所有的SU。

SUBS具有绝对管理权,即SUBS控制SU的频谱检测、接入空闲频段等一切操作。

5.SUBS维持一个子信道可用性分类的可见表格。

这个功能表中,将子信道按可用状态分类,比如被占用(如正在传输PU信号)、可用(可被SU用户占用)、禁止使用(不能被使用)等。

6.BS接入核心网(CN)。

SU可以通过SUBS接入CN进行网间通信。

网间通信包括语音、图像、视频等业务。

7.SU之间可以通过SUBS的中转实现网内通信,但SU之间不能直接进行通信。

网内通信包括语音、图像、视频等业务。

8.存在一个静默期,划分为检测期和上报期。

在检测期内,SUBS控制SU进行频谱检测;在上报期内,SU向SUBS上报检测结果。

[猜想]9.基本场景中,SU采用能量检测法进行频谱检测。

SUBS采用K秩准则进行结果合并。

有关不同检测算法、合并算法的比较均在扩展场景中进行。

三、缩略语说明四、场景案例设计1.CR001:全频段内不存在PU时,SU接入核心网2.CR002:全频段内不存在PU时,SU间进行网内通信3.CR003:仅某几个子信道存在PU时,SU接入核心网4.CR004:仅某几个子信道存在PU时,SU间进行网内通信5.CR005:全频段内存在PU时,SU不能进行通信6.CR006:全频段内不存在PU时,某SU伪装成PU占用某几个子信道7.CR007:全频段内不存在PU时,某SU伪装成PU占用全频段8.CR008:仅某几个子信道存在PU时,系统未检出,但SUBS执行的信道分配策略不会对通信造成干扰9.CR009:仅某几个子信道存在PU时,系统未检出,且SUBS执行的信道分配策略会对通信造成干扰10.C R010:SU占用某几个信道时,PU强行接入11.C R011:SU占用某几个信道时,PU退避接入12.C R012:比较不同检测方法13.C R013:比较不同合并算法五、附录1.利用峰均功率比的增强型能量检测法基本的能量检测法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只能判定是否存在PU,不能区别不同PU的类型。

增强型能量检测法可以区别带内PU的类别。

将常规的能量检测法作为中间步骤,用以有效检测是否存在PU。

接着利用增强型能量检测算法将噪声和不同的PU分类。

结构如下:图2 增强型能量检测结构图总体流程:首先进行基本能量检测。

如果估计能量小于阈值,则声明PU不存在,开始准备进入下一个检测周期。

如果估计能量大于阈值,则利用增强型能量检测算法来区别不同的PU。

增强型能量检测依据:噪声和不同PU在带内具有不同的峰均功率比值。

增强型能量检测算法流程如下:图3 增强型能量检测算法流程图2. 合并算法介绍2.1结果合并模型的背景介绍将频谱检测结果看做是一个二元假设检验问题:0H :不存在PU ,1H :存在PU 。

两个假设先验概率分别为00)(P H P =、11)(P H P =。

假设有n 个检测器(SU )。

每个检测器的观测结果为i y 且是独立的,条件概率为)|(j i H y p 。

每个检测器进行本地检测、判决,利用判决规则)(j i y g 做出决策:⎩⎨⎧+-=•H H u i 10,1,1 本地检测器的虚警概率I F P ,误检概率I M P 。

本地检测判决结束后,每个SU 将检测结果i u 传递给SUBS ,即Data Fusion Center 。

Data Fusion Center 根据每个SU 的i u 做出判决,判决函数:),,(21n u u u f u =示意图如下:图4 SUBS 合并结果示意图2.2不同的结果合并模型AND 模型:⎩⎨⎧++-=1,1,1均为当且仅当所有i u otherwiseuOR 模型:⎩⎨⎧+--=otherwise u u i ,11,1均为当且仅当所有K OUT OF N 模型:⎩⎨⎧+=+-=1,1,1i u K SU n otherwiseu 个中至少有个Optimal Data Fusion 模型:由于:⎩⎨⎧-<-->-0001110011,)()|()()|(,)()|()()|(H then •H P H u P H P H u P if H then •H P H u P H P H u P if因此:⎪⎪⎩⎪⎪⎨⎧->-->-0100111001,)|()|(,)|()|(H then P P H u P H u P if H then P P H u P H u P if利用Bayes 公式展开,可得:)|()|()()|()()|(),(),()|()|(010*******u H P u H P u P u H P u P u H P H u P H u P P H u P P H u P ===所以有:⎪⎪⎩⎪⎪⎨⎧-<-->-001101,1)|()|(,1)|()|(H then u H P u H P if H then u H P u H P if ====》》》⎪⎪⎩⎪⎪⎨⎧-<-->-001101,0])|()|(log[,0])|()|(log[H then u H P u H P if H then u H P u H P if给出定理:∑∑-+-+-+=S F M S F M ii i i P P P P P P u H P u H P 1log1log log ])|()|(log[0101 其中+S 表示所有判决1+=i u 的SU ,-S 表示所有判决1-=i u 的SU 。

证明: ∏∏-+-=⋅+===S i S i H u P H u P u P Pu P u H P u H P )|1()|1()()(),()|(11111 ∏∏-+⋅-=S M S M i i P P u P P )1()(1同理有: ∏∏-+-=⋅+===S i S i H u P H u P u P Pu P u H P u H P )|1()|1()()(),()|(00000∏∏-+-⋅=S F S F i i P P u P P )1()(0证毕。

由此给出Optimal Data Fusion 模型:⎪⎩⎪⎨⎧>++-==∑=]0[,1,1),,(1021n i i i n u a a if otherwise u u u f u 每个SU 的合并权数如下:010log P P a =;]1[1log +=-=i F M i u P P a i i ;]1[1log -=-=i M F i u P P a i i 。

示意图如下:图5 Optimal Data Fusion 合并算法示意图2.3模型比较及优缺点分析1. AND 、OR 模型最简单,但精确度较低。

二者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AND 模型侧重保护SU ,OR 模型侧重保护PU 。

2. K OUT OF N 模型精确度稍高,但K 的设定存在一定主观性。

3. Optimal Data Fusion 模型精确度高,但算法较复杂,且需知道假设的先验概率,SU 传递给BS 的信息除包含自己的判决结果外,还需传递自己的虚警概率和误检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