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资源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_蔡健民
泉州水环境现状分析报告

泉州水环境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应该简要介绍泉州市的地理位置、水资源情况和水环境现状。
可以描述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近年来受到水质污染的影响,水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还可以提到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即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泉州的水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泉州市水环境现状进行概述,然后介绍了本篇报告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泉州水环境概况、水质污染现状分析和水资源管理措施三个部分,分别对泉州市水环境的整体情况、水质污染问题及管理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结论部分对整个报告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本报告旨在全面客观地分析泉州市水环境的现状,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是对泉州市水环境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水资源管理措施的调查与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泉州市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本报告还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水环境问题的重视,激发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推动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大力度,共同致力于泉州市水环境的改善与保护。
2.正文2.1 泉州水环境概况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一个以重要港口为特色的城市。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泉州的水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目前,泉州的水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水体污染严重。
在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下,泉州的水体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河流和湖泊的水质受到了影响。
水中污染物超标的情况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其次,水资源短缺。
虽然泉州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破坏,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
论泉州市水资源现状及保护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了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效益 ,必须掌握水资 源的基本特点。 水资源有着和其他资源不同的特殊性 , 即
水 资 源 的不可 替代 性 和可 再 生性 及动 态 性 ,这些 特 性 表
用水资源带来一定的困难。
e 利 与 害 的两 重 性 。 “ 能 载 舟 , 能 覆 舟 ” 这 种 . 水 亦 ,
是 生物 界 赖 以生 存 、 衍 、 化 和 发 展 的 自然 资 源 , 今 繁 进 当
a 不 可 替代性 。 他 资 源如石 油 、 产等 可 以 由别 的 . 其 矿 替 代 产 品 , 水 是 不 可 替代 的 , 地 球 上 没有 水 , 球 就 但 若 地 会 像 太 阳 系 中 的其 他 行 星一 样 成 为 没有 生 命 的星 球 , 因 为 水维 持 人类 生命 、维持 工 农业 生 产 和维 持 山清 水 秀 的 良好环 境 的三 大作 用不是 其 他资 源可 以替 代 的 。
两极冰山、 川 、 冰 积雪 , 千 米 以下 的深 层 地 下淡 水 均 不 几
源 的特 点 。 和其 他 矿 产 资 源 不 同 之 处 在 于其 在 循 环 过 程 中不 断 地恢 复 和更 新 。 循 环 过 程 是 无 限 的 , 受 太 水 但
阳辐射等 条件 的制约每 年更新 的水量 又是有 限的 , 尤
尽 、 用之 不 竭 的 资源 。
属水 资 源之列 。因 此 , 地球 上 的水 资 源是 十 分有 限 的 , 大 约 只 占地球 总水 量 的 03%。但 它维持 着人 类 的生存 , . 6 支 撑 世 界 经 济 的 发展 , 此我 们 要 十 分珍 惜 , 格 管 理 、 因 严 控 制使 用数量 有 限 的水 资 源 。
b 有 限性 和 可 再 生 性 。这 反 映 出水 资 源有 动 态 资 .
福建省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摘要:福建省多山,森林覆盖率高,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668mm,人均在全国较高,但也仍存在着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
福建省目前解决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主要有库区水、引水和开采地下水。
本文结合福建省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提高农田作物的灌溉保证率,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出福建省的节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应着重于“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山地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建设”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节水农业灌溉技术持续发展1 福建省节水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沿海地区缺水严重福建省沿海突出部陆地面积(包括岛屿面积)比例不大,占全省面积6.23%,但水资源需求增幅较大。
由于福建省降水量年际丰枯悬殊,时空分配也不均匀。
沿海地区平均降雨量较少,仅为900~1600mm,但是平均年径流深在450~1240mm,加上灌溉设施陈旧落后,区域性水旱灾害经常发生。
特别是部分滨海地区,如连江、莆田、惠安等多个县(市),人均水资源不足1000m3,为全国人均的43%,全省的27%。
典型的如东山岛,2001年9月至2002年4月连续8个月无降雨。
总的来说,福建省沿海地区缺水十分严重。
2004年夏秋大旱,有150个乡镇,近200万人口饮水困难,受旱耕地1000多万亩,所以福建省沿海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1.2 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据统计,全省已建各类水库2963座,总库容110亿m3,供水总量169.15亿m3,用水量达164.40亿m3。
根据福建省水资源中长期计划,到2015年供水保证率为75%时,总用水量将达到270.19亿m3,因此,现有的水资源配置能力和利用水平很不相称。
福建省水库灌区目前多数为盘山渠道,土质差,衬砌率低,渠道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而且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建筑物老化损坏率达到40%,特别是许多泵站设备、水闸、渡槽等损坏十分严重,多数已经超过了使用年限,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与建议》

《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与建议》福建省山地丘陵面积所占比例达80%以上,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土壤抗蚀能力差,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先天脆弱性,再加上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经过多年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逐年下降,但仍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本文就近年来全省特别是对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治理实施情况及成效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全省水土流失现状(一)水土流失区域分布较广。
福建省水土流失的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现象。
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区22个县(市),是省政府确定的水土流失重点县。
截至xx年底,22个市县的水土流失面积达5691.77平方公里,流失率达12.58%,是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二)流失面积较大,但强度和极强度流失所占比重较小。
根据xx年11月底发布的福建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资料,xx年底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2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95%。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流失的占54.64%,中度流失的占26.39%,强度流失的占13.26%,极强度流失的占3.51%,剧烈流失的占2.20%。
二、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和治理方法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特别是xx年超额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全省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25万亩,是下达任务200万亩的112.5%。
其中22个重点县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50.53万亩,是下达任务142.96万亩的105.5%;综合治理崩岗500个,完成坡耕地综合整治6.6万亩,整治生态清洁型小流域100条,治理“青山挂白”3.95平方公里,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初见成效。
具体做法是:(一)积极筹措专项治理资金,提供财力保障。
xx―xx年,福建省总共争取中央水土流失专项治理资金3.835亿元。
长汀等16个原苏区县列入国家规划,中央补助资金达4.5亿,省级水土流失专项治理资金追加3亿,专项用于22个重点县水土流失治理。
福建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能源 环境
颜 明 娟
方 志 坚
( 1福 建 农 科 院 土壤 肥 料研 究 所
摘要
2福 建 农 科 院培 训 中心 福 建 福 州 3 0 1 ) 5 0 2
水 资 源和 水 环 境 污 染 的严 重 性 已受 到 国 内外 普 遍 关 注 , 福 建 水 资 源 现 状 入 手 , 从 阐述 水 环 境 存 在 的 问题 现 状 进 对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限制 、对 人 民健 康 和 社 会 稳 定 的 潜 在 威
胁 越 来 越 明显 , 应该 引起 全社 会 的 足够 重 视 。本 文 结 合 福 建 水 资源 的 保 护 , 阐述 污 染 的 来 源 及 防 治 措 施 , 相 关 部 门 提 供 参 为
5 . , 福 州 东 张 水 库 、 州 西 湖 和 泉 州 惠 女 水 库 为 轻 度 富 09 除 % 福 营 养 状 态 , 余 的水 质 均 为 中 营 养 状态 。象 厦 门黄 笃 湖 水 质 为 其 劣 四 类海 水 水 质 _。水 污 染 仍 是 福 建 环 境 保 护 中 的 突 出 问题 。 4 _
行 分 析 , 提 出相 应 的 对 策 措 施 , 并 为福 建 水 环 境 污 染 防 治提 供 参 考 。
关 键 词 水 环 境 污 染 防 治
中 图分 类号 : 5 X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6 2 9 6 (0 80 — 0 — 3 1 7 — 0 42 0 )2 0 9 0
的现 象 。 随 着 我 国经 济 的持 续 快 速增 长 和 经 济 规 模 的 不 断 扩
大 , 污 染 物 排 放 一 直 没 有 得 到 有 效 控 制 水 污 染 防 治 和 水 环 水 境 保 护 面 临 着 旧帐 未 清 又 欠 新 帐 的局 面 [。 的 问题 对 我 国经 2水 ]
福建省干旱发生趋势的原因

福建省干旱发生趋势的原因福建省干旱发生趋势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全球降水分布不均,一些地区变得更加干燥。
福建省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较大,但由于气候变暖,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出现了不均衡分布。
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异常现象增多,雨量不稳定性增加,出现干旱频率增加的情况。
二、久旱成灾: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福建省的降水分布出现了不规律的变化。
在一些年份,降雨量明显偏少,且雨季延迟或提前,降雨量密度小,导致土壤湿度不足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从而引发干旱。
三、水资源短缺:福建省水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较大。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福建省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补给不足,加剧了干旱的发生。
四、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导致干旱发生趋势增加的原因之一。
例如,大量的土地开垦、石漠化、森林砍伐等破坏性行为导致土地水源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干旱的发生。
五、自然因素:福建位于海岛型气候带,海洋对气候有调节作用。
然而,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导致福建省降水偏少,水倒养滞等影响进一步恶化。
总之,福建省干旱发生趋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变化、久旱成灾、水资源短缺、人类活动影响和自然因素等。
为了应对干旱问题,福建省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进节水措施,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应对干旱的应急能力,提高灾害防治水平,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水资源利用,降低干旱灾害对人民生活、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福州市水资源现状和问题

环境1242 31号薛志海福州市水资源现状和问题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东部,下辖五区六县两个县级市,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为728万人。
它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900~2100mm。
发源于武夷山脉的福建省最大河流——闽江流经福州入海,境内河段长达150km。
福州市区水道密布,42条大小河道都与闽江相通。
因此福州市水系多,水域广,水资源较丰富。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州的水资源也面临着愈发严重的污染问题。
近几年来,通过对福州市水资源进行综合治理,水资源有了较大改善,但问题依然存在。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内河问题,福州市因为内河问题严重而影响了周围的城市景观。
在2005年的10月,“龙王”台风造成了福州市100年一遇的内涝,经济损失惨重,而当时福州市内河水生态系统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福州市内河存在断流现象,水质状况被破坏,因而在内涝方面的作用减弱。
内河的污染问题已困扰着福州数十年,对于福州人民来说,解决内河的污染问题是福州人民最大的心愿。
人们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更是福州发展的命脉,现在福州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内河问题,内河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现在工业污染已基本上解决,但是生活污水污染仍然很严重,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内河,破坏内河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气温调节。
虽然实施了内河整治工程,但是内河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到现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由于内河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上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内河各河道生态补水分配不均、水环境改善不平衡,而且还有许多断头河的存在,长年淤积,河道堵塞,生活污水不断排入,且污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长年黑臭。
根据调查,现在虽然有上游来水,但内河黑臭仍然很严重,溶解氧含量仍然很少,有机物难以被分解,NH3—N留在内河大部分断面上,水质劣于地表水V类标准。
福建水产养殖概况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福建水产养殖概况一、福建省水产资源的优势福建是海洋大省,拥有3324公里的海岸线,居全国第二位;滩涂面积2701平方公里,海岸线漫长曲折,曲折率居全国首位;形成大小海湾125个,海洋国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占福建国土的“半壁江山”;沿岸海域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具有经济价值的各类生物资源400多种,海珍品驰名中外。
福建省发展水产养殖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九五”、“十五”期间,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战略决策的推动下,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水产总量大幅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渔民收入不断增加。
2005年水产总量达602.2万吨,居全国第三位。
人年均水产品占有量186公斤,为全国最高。
渔业经济总产值达936亿元,渔民纯收入6456元。
全省纯渔户43.7万户,186万人。
福建省浅海滩涂辽阔,全省30 米等深线内浅海面积2215. 5 万亩;潮间带滩涂300 万亩;内陆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水库湖泊星罗棋布,可供养殖的海洋与水域面积超过陆地耕地面积。
地处亚热带,沿岸水质肥沃,气候温和,发展水产养殖业条件得天独厚。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省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2002 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559 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339 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60. 7 %。
水产养殖业创汇5 亿美元以上,占渔业创汇总额的90 %左右。
事实证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福建省渔业规模与效益获得快速增长,渔业经济在我省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
二、福建省的特色水产业专家们看到,福建省在水产开发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初步已经形成以大黄鱼、鳗鱼以及特色品种为主体的水产业,专家们对以下几个地点的特色养殖印象深刻。
福建省某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分析与保护措施

等级变差的主要 因素, 针对 NH - N污染 , 应重点控制含氮有 机物的排放,尤其是农业生产中化肥大量使用导致的面源污
染。 4 . 2 开展饮 用 水 水源 地保 护规 划 ,制定饮 用 水水 源地保 护制
度 . 制定 和实施 饮 用水 水源 地 保护 规划 和制度 ,将 有利 于规 范 饮用 水 水源地 管 理行 为 ,进而 防止水 质 污染 。
以福 建 省某生 活饮用 水水 源地 为例 ,利用该 生 活饮用 水水 源 地一 年 的监测 数据进 行水 质状况 分析 ,并 与 国 内其 它水源 地 的水 质进 行 了对 比。针对 水源地 保护 提 出 了措 施 ,以期 为饮 用水 水 源地 的管理 和保护 提供决 策依 据 。
பைடு நூலகம்来看,表 l 中的指标都达到了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一
【 4 】张 菊 , 邓 焕 广 ,陈 诗越 ,等 . 东 平 湖水 源 地 水环 境 健 康 风 险初 步 评价 [ J ] . 安 全 与环 境学 报 , 2 0 1 l , 1 l ( 6 ) : 1 1 1 - 1 1 5 .
2 0 1 3年第 6 期 ( 总第 7 8期 )
4 1
自2 0 0 5 年松 花江污染 事件 以来 , 人们对 地 表水环 境质 量 尤 其 是生 活饮用 水源 地的质 量给 予 了极 大 的重视 ,饮 用水安 全 问题 已成 为社 会各 界和人 民群 众普遍 关 注的 焦点 问题 。水 源地 是饮用 水 安全保 障 中最 重要 的环 节 ,其 水 质状况 直接关 系到 供水 区人 民群众 的身 体健康 【 1 】 。我 国城 乡饮 用水 水源 相
福 建省 某生 活饮 用水水 源地 水质状 况分 析 与保护 措施
推进福建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标题:推进福建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路与建议在当今社会,水利改革发展已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大省,福建在水利改革方面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改进的地方。
本文将深入探讨推进福建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路与建议,希望能为福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一、深刻认识福建水利改革的现状与挑战1.福建水利改革现状目前,福建在水利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水利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完善,农田水利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与此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设施老化、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污染问题等。
这些问题给福建的水利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福建水利改革面临的挑战福建水利改革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自然条件的限制、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
这些挑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解决,以便更好地推进福建水利改革的发展。
二、推进福建水利改革发展的思路与建议1.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福建水利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改善灌溉设施、加强水资源调配、完善防洪设施等。
只有保障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需求。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推进福建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节水技术推广、改善灌溉方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等途径,来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是当前福建水利改革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
这包括加强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完善水环境监测等措施,以改善水质、保护水资源。
4. 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水利科技创新对于推进福建水利改革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水利科技研究的投入、加强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来提高水利科技创新能力,为福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技术支持。
5. 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在推进福建水利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执行。
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和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对策探讨

㈢ 增强水忧患: 纛 识, 把节水贯穿于每个人的水行为之中通过深入、 广泛、持久的水资源宣传教育活动, 使全民了解水是不可替代的有限资
源 ,离开水 , 一切生命形态都不 能存活 ,社会更 不能前进 。当前我国所
前 言 节水型社会 建设是指要增强全社会 的节水意识 ,时时处处把节水 的 政策法规贯彻到社会 的各行业 ,时时让节水 的观念落实到全社会 的每个 人。节水型社会建设 的核心是不断提高水利用率 ,使水资源的利用符合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由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 ,水浪费、污染严
重 ,造成了工业 、农业 以及生活用水严重 匮乏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 约我国经 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方米 ,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约为 9 4 .5 %,日 本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也仅
为1 8 立方米 ,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 8 0 %以上。总体来看 , 我 国现状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相当于先进 国家 2 0世纪 8 0 年代初的水平 ,节约
用水还存在较大潜力 。 生活用水方面, 公众节水意识有待提高 , 节水器具使用率普遍偏低。 此外 ,我 国海水利用和再生水利用水平较低 。
需水 的匹配。
推行清洁生产 。加强对工业污染 的治理力度 ,实现从源头治理 ,以 达到减 污增水的双重 目 的 ,最终减少废水废物排放量。
2 . 我 国用水 浪费严重
长期 以 来 我国存在着用水效率较低 、用水浪费严重 的现象。 农业用水效率方面 ,全国平均单方灌溉水粮食产量约为 1 公斤 ,而
降水量 的分布由东南的超过 3 0 0 0 毫米向西北递减至少于 5 O 毫米 。
3 .构建污水资源化体 系, 在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的同时重视污水
福建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

福建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电子信息学院江玉兰学号2010301200061水是人类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制约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我国水资源水资源丰富,但人均水量贫乏。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以及综合国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对水量的需求日益增长,不少地区和城市水资源压力颇大,水资源问题相当严峻。
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要。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暖热湿润,大部分地区降水丰富,雨量充沛,许多地区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
整体来说,福建的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但由于气候特征、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水利设施等的局限性,福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容乐观的问题。
首先,福建的降雨时间分布不均。
受亚热带季风的影响,福建降雨集中在4~8月份。
此汛期的降水量占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七八十。
因此福建经常出现汛期雨多时,洪水泛滥成灾,而枯水期缺水少雨,许多地区尤其是沿海和岛屿地区供水紧张,粮食和经济作物大面积歉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如1998年闽江流域上游暴发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经济损失达惨重。
2002年的春旱使许多河流缺水、水库少水、水井干涸,给农作物的种植和广大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其次,福建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因此河流随地势高低减少,使得沿海地区,尤其是闽东南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水资源拥有量相对较少。
福州、泉州、厦门、漳州、莆田等较发达城市的人均和亩均水资源拥有量达不到全省的平均,严重制约了当地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另外,现有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有限,蓄水工程供水量不足,引水工程供水量,地下水开采量等均不高。
有些河流存在挤占生态用水的超负荷现象,流域山坡地表径流量资源利用率偏低,存在不合理的水资源配置问题。
而且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的造成的水污染,也成为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问题。
福建省近期水资源及其利用变化态势分析与对策

达 17 0mm, 折 合 水 量 为 2 75亿 m , 比 多 年 平 均 2 6亿 7 3. 2
m
年份
多 5 0 ;降水 深 最 少 的 为 福 州 市 ,年 均 降 水 深 为 157 .% 4
图 1 19 99—2 0 省 年 均 降 水 深 与 常年 降 水深 比较 0 8全
一
蜷 饕 世
带 为 降 水 低 值 区。 十 年 期 间 , 各 设 区 市 年 均 降 水 深 在
15 7 7 4 —17 0mm之 问。降水 最大 的为宁德市 ,年均 降水深
I 9 2 0 0 9 9 n 0 2 0】 2 ( 2 0 2) 4 ) 2 0 2 0 2 o 0} n 3 2 ( 2 5 0 6 o 7 o 8 o
1 我 省水 资 源 量分 布
1 1 降 水 量 年 际 年 内 变 化 .
全 省 1 9 - 20 9 9 0 8年 平 均 降 水 深 为 16 9 8mm, 平 均 年 7 . 降 水 量 为 20 2 9亿 m 与 我 省 多 年 平 均 年 降 水 深 167 8 . , 6
m m 、
站、晋江石磐站 、交溪 白塔站等 固定降水代表 站的 月降水 过 程线,汛期 4 —9月降水量 占全年 降水 量 的 7 % 一8 %,最 O 7
大5 —8月 降 水 量 的 比 值 在 4 % ~7 %之 间 , 1 9 2 0—3月 降 水
量仅 占全 年 的 1 % 一3 % 。 3 0
mm,折 合 水 量 为 17 9m 比多 年 平 均 1 5m 8 . , 8 少 1 7 . %。
从 年 内具 体 雨 量 测 站 看 , 地 域 分 布 极 不 均 匀 。 如 :2 0 0 5年 收 稿 日期 :2 1 —0 —1 00 5 2 全 省 最大 点 降水 深 为 罗源 中房 站 30 7m 7 m,最 小 点 为 莆 田
福建省三明市水资源调查报告

福建省三明市水资源调查报告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保障。
要是没有水,谁都生存不了。
现如今,我们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正在逐年减少,正是由于我们人来对环境的破坏而导致的。
目前我国西北西南地区也有很多人水资源稀缺。
所以,保护水资源已变的刻不容缓。
下面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福建省三明市水资源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水是万物之源,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
对于人类来说,水不仅是来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资保证,也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
而这其中,淡水资源尤其宝贵,然而目前地球上的淡水含量仅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2.8%,而这其中还包含了大量的不可利用部分。
事实上,地球上真正可被利用的水资源还不到0.1%。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形势严峻的国家,水资源匮乏且分布出现极端化。
如今,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资历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最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各地的水资源状况,我们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课题组决定发挥同学们全国各地的优势,调查家乡水资源状况,了解我国各地水资源现状。
就此,本人走访了我的家乡——福建省三明市内的多处河流水域,进行实地考察,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目的了解三明市整体的水资源分布、保护、利用状况。
为更好保护三明市水资源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提出意见。
二、调查对象及及一般情况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闽江支流沙溪河永安、三明河段,尤溪支流苏坑溪。
一般情况:大金湖为三明市内最大的湖泊,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
沙溪河是三明市内流经最大的河流,流域上化工企业较多。
苏坑溪发源于我的家乡——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汀海村。
三、调查方式实地考察,查阅相关文献,采访水源地附近居民等。
四、调查时间xx年8月14日——xx年8月18日五、调查内容各调查水源地的水体清澈度,垃圾量,污染面积等。
六、调查结果三明市地处福建中北部武夷山脉南侧,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较为丰富。
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mm—2000mm之间,属于湿润区,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不存在干旱缺水问题。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考》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思考》作者:张颖洁《海峡科学》202x年第02期[摘要]福建省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年际和年内变化大,水多、水少、水脏、水土流失现象同样存在。
为此,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该文针对福建省水资源分布、利用的现状,以及当前节水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对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字]节水社会建设思考1福建省水资源概况及供需状况1.1水资源概况福建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11.7mm,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179.32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342.38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的不重复量为1.24亿m3,水资源总量为1180.56亿m3。
水资源主要来自降水,全省雨量充沛,水资源量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年内变化大。
从地域分布看,水资源量北多南少,从西北向东南递减,闽西北地区水资源丰富;从时间分布看,丰水期(4—9月)降水和径流均占全年的75—80%,枯水季(10—次年3月)仅占25—20%。
地下水资源不太丰富,含水层不厚,地下水不宜用作大量集中供水水源。
福建省河流密布,水系发达。
流域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流有597条,其中除赛江、汀江外,其余均源于本省独流入海。
由于天然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河川坡陡、流急,汛期洪水径流难以利用,大量水资源奔腾注入大海,导致水资源利用程度不高。
1.2水资源供需状况从近几年全省用水统计情况来看,年用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的推广,预测未来全省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将持续呈下降趋势,但工业、生活用水及总用水量将持续增长。
此外,一些水源的污染限制了水资源的利用,也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据分析,2020年全省p=95%供水保证率缺水达74.48亿m3,缺水率达28.4%。
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厦门、泉州等地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趋突出,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福建水文化整理挖掘课题

福建水文化整理挖掘课题一、引言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水文化。
本文将对福建的水文化进行整理和挖掘,探索福建水文化的特点、价值和影响。
二、福建水资源概况福建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年均降水量较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福建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江河湖泊、地下水和雨水。
福建境内有闽江、龙池江等重要河流,这些河流在福建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福建还拥有众多湖泊,如武夷山风景区的武夷湖和闽西南的南靖土楼周边的土楼群等。
福建的地下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地下水储量大,水质优良,被广泛用于福建的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
此外,福建的雨水资源也得到有效利用,通过收集雨水来满足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的需求。
三、福建水文化的特点福建拥有独特的水文化,水在福建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福建的水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乡文化福建有许多以水为特色的乡村和城市,如闽南的土楼群、闽东的渔村等,这些地方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吸引了众多游客。
这些地方保留了传统的水文化元素,如水上交通、水上生活方式等,成为了福建水文化的代表。
2. 水资源利用福建人民善于利用水资源,发展了许多与水相关的产业。
福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福建的茶叶产业也离不开充足的水资源。
此外,福建还发展了渔业、水产养殖等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产业。
3. 水灵信仰福建的水灵信仰是福建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建人民对水灵有着深厚的信仰,认为水灵能保佑人民平安、丰收和健康。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仪式上,福建人会举行祭水仪式,以表达对水灵的敬意和祈福之意。
4. 水文化艺术福建的水文化也在艺术领域得到了体现。
福建的传统音乐、舞蹈和绘画中常常描绘了与水相关的场景和形象,如渔民捕鱼、农民灌溉等。
这些艺术作品展现了福建水文化的美和魅力。
四、福建水文化的价值和影响福建水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对福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社会价值福建水文化凝聚着福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强了福建人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福建水资源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

福建水资源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
蔡健民
【期刊名称】《水利科技》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 1我省水资源特点rn福建依山面海,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衡,水旱灾害频繁.独特的自然条件使我省水资源表现出以下六个特点:
【总页数】3页(P1-3)
【作者】蔡健民
【作者单位】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
【相关文献】
1.福建省龙岩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J], 卢晓华
2.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J], ;
3.严格管理水资源推动水利新跨越——福建省长汀县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J], 蔡昌昆;赖荣东;
4.水文与水资源工作面临的挑战 [J], 尚占钦
5.浅谈水文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J], 梁财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高校学生使用水资源现状及改善途径

福建高校水资源使用现状及改善途径赖荣宗【摘要】作为一个在缺水的国家水资源较丰富的大省,福建省高校的学生并没有太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相反的是浪费之风在高校盛行。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的浪费水资源并乐此不疲,就算意识到了浪费水资源也很少会有人去在意,毕竟总有人认为不就是水吗,一吨也不用多少钱,浪费就浪费吧,我不缺那钱。
但殊不知这是吃祖宗饭断子孙粮的可耻行径。
关键词:水资源高校浪费措施福建地处丰水带,年总降水量为2011亿立方米,河水径流总量平均每年为1150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十分丰富。
福建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的温泉有100多处,大多为40℃至60℃的中温热水。
那么接着看下中国整体的水资源状况。
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13个贫水国家之一。
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水资源的1/4。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
最后来看下全世界的水资源状况。
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
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对比之后发现福建的水资源状况还是很乐观!也因此形成了福建高校学生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那么来看下高校学生对待水资源的态度以及如何浪费水的。
先从最基础日常用水来说,在福建各大高校几乎所有的宿舍的卫生间用的抽水马桶水箱都是那种只有一个按钮的类型,一次的出水量是6升,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呐?简单说,一瓶哇哈哈矿泉水的容量是596毫升,6000/596=10.067也就是说你上一次厕所所用的水的10瓶矿泉水的量,并且要强调的是这么多的水是完全可以饮用的自来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06-06福建水资源的特点与面临的挑战蔡健民(福建省水利厅,福建福州 350001)1 我省水资源特点福建依山面海,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水资源相对丰富。
但时空分布不均衡,水旱灾害频繁。
独特的自然条件使我省水资源表现出以下六个特点:(1)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
我省水资源总量达1306亿m 3(2000年),人均占有量3954m 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相对丰富。
但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
从时间分布看,全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在4月份~9月份,即梅雨季和台风季;年际变化也很大,丰枯年径流量倍比为216。
从空间分布看,山区多而沿海少,闽北、闽东及闽中三个多雨区呈品字形分布;南平市水资源量达27317亿m 3,约占全省总量的21%,而沿海地区福、厦、莆、泉、漳五市水资源量合计47414亿m 3,占全省总量的36%;滨海、沿海突出部和岛屿最缺水。
按照国际通用概念,厦门属/贫水区0,水资源总量1617亿m 3,占全省总量的113%,莆田、泉州属/水资源紧张区0,福州、漳州接近于/水资源紧张区0(注:年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700m 3、高于1000m 3、又经常发生缺水情况的为紧张区,低于1000m 3的为贫水区)。
因此,通过建设水利工程优化配置水资源尤为迫切需要。
(2)河流密布,多独流入海。
流域面积50km 2以上的河流597条,其中5000km 2以上河流4条。
划分为一级河道1条(闽江)、二级河道5条(九龙江、晋江、沙溪、建溪和富屯溪),三级河道20条(木兰溪、汀江等),其它分属四、五级河道。
河流密布,发源于本省境内,且多在本省境内独流入海,流短坡陡,在各省中少有。
按一般规律以流域为单元实施管理有特殊性与困难。
(3)水旱灾害频繁,防洪减灾任务繁重。
洪涝、干旱、台风、山洪、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发生,而且常常是洪、风、潮并发或旱涝交替发生。
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历时长。
3月~4月是春雨季节,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5月~6月是梅雨季节,多雨时期;7月~9月是台风季节。
全年一半时间处于防洪抗台风的紧张之中。
二是频率高。
平均每2年发生一次大洪水,每3年发生一次较严重干旱,登陆或影响我省的台风年均4个~5个。
三是强度大,雨量多,水位高,洪水暴涨暴落,猝不及防。
四是灾情严重,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造成经济损失惨重。
总的来说,防洪抗台风任务尤其繁重,是沿海较突出的多发、高发、重灾省份。
(4)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
我省水资源中蕴藏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1123万kW,折合年电量400多亿千瓦时,居华东之首、全国第12位。
已开发水电650万kW ,占可开发的58%,尚有473万kW 待开发,绝大部分是中小水电。
由于我省缺油少煤、能源贫乏,水电尤显宝贵。
水利水电紧密结合且开发较早,在全国处先进水平,小水电更为著名。
综合利用水资源,开发水电潜力较大。
(5)海岸线长,浅海滩涂资源丰富。
我省海岸线长达3324km,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率居全国首位。
可开发利用浅海滩涂310万亩,现已开发130万亩,是宝贵的后备土地资源。
沿海人多地少,自唐宋开始围海造地,与海堤建设、灌溉、养殖密不可分。
(6)地区差异明显,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平衡。
闽西北水资源相对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闽东南沿海水资源少,人口密集,经济社会较发达,开发利用程度高,工程性、水质性缺水较严重,且日趋严重。
我省河流泥沙少,水质好,污染轻。
但湖库水体富营养化和部分河段水环境质量下降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长汀等地水土流失的势头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
水量、水质、水环境和水土保持实施统一管理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2 我省水利工作特色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福建兴省安民的大事。
水利承担兴利除害与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优化配置、保护节约水资源,使水资源得以永续利用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和客观自然条件决定了水利工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作,带领全省人民治水办电,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围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大大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同时,大办水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主要能源。
九十年代进入第二阶段,即改革开放后,通过防灾减灾五大防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显著提高抗灾防灾能力。
全省基本形成蓄引提并举、大中小并重,防洪挡潮、灌排供水、发输配电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建成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体系,率先实现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
水利逐1水利科技2003年第3期步从农业的命脉发展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
新世纪进入新三阶段,即大力发展可持续水利、生态水利、现代水利,为我省提前三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持与保障。
/九五0期间我省水利工作曾获得全国/三连冠0的荣誉。
2001年水利部汪恕诚部长来闽检查时,充分肯定福建水利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认为福建处于全国水利工作的第一层面。
并指出,福建水利在江海堤防建设、江河洪水预警系统建设、中小水电及农村电气化建设、浅海滩涂围垦、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水库安全管理、水政建设等七方面走在全国水利系统的前列。
要求我们贯彻中央水利方针与治水新思路,继续保持先进,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但我们也意识到仍存在治水观念落后,不但全社会未形成共识,本系统职工也亟待更新观念,抗灾能力薄弱,水工程与河道管理薄弱,一些河段水环境质量下降,水利投入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我省水资源领域面临的挑战福建水资源领域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挑战:(1)洪涝台风灾害频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主要江河流域十年中发生大洪水6次,局部地区年年闹灾。
十年中有8个台风登陆,12个台风影响。
因暴雨引发的山地地质灾害突发性强。
(2)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突出。
闽东南地区年缺水量约16亿m3。
沿海突出部、岛屿供水不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生2次严重的春、夏旱,受灾面积都在500万亩以上。
山丘受旱尤为严重,影响果、竹、茶、林等经济作物。
(3)水土流失局部较严重。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15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其中水力侵蚀占97%。
每年流失的土壤量达8300万t。
长汀、宁化等汀江、九龙江、晋江、赛江流域的严重水土流失区及沿海岛屿风砂侵蚀地带是治理的重点。
(4)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2000年水质评价结果,年废污水排放量达1212亿t。
在调查评价的2538km 中,三类水河长占58%,污染河长占14%,五类和劣五类水仍占117%。
虽然我们在水资源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水问题仍然任重道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防洪能力大大增强,但排涝设施相对滞后。
在建国后水库堤防建设基础上,/八五0以来通过开展千公里海堤加固、千公里江堤建设以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三大工程建设,防洪减灾能力大大增强。
1992年~1996年完成重要海堤1070km的加固达标,1998年~2001年建成重要江堤1019km,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025座(第一轮1992年~1997年311座,第二轮1998年~2000年256座,第三轮2001年~2005年458座,已完成373座)。
目前,我省是全国第一个海堤与县级以上城区基本达到国家设防标准的省份,第一个建成覆盖全省重要江河的洪水预警报系统的省份。
因此,在遭受50年~100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及强台风时比较主动。
但是,闽江上游缺乏控制性水库,排涝设施还没有配套建设,内涝将成为新的隐患。
(2)小型蓄水工程众多,大中型骨干工程少,病险水库亟待除险加固。
全省建成的蓄水工程12万多处,塘坝占大多数,小型工程占9815%,小(2)型以上水库仅3075座,其中大中型水库只有141座,蓄水总库容达12717亿m3。
相对每年的水资源总量,水库蓄水量明显偏小。
主要江河大型控制性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较少,加上现有水库老化失修,积病成险较严重,因此,蓄丰补枯、蓄洪削峰能力较差。
(3)节水灌溉有了较大发展,但抗旱能力薄弱,沿海水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长期以来围绕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供水安全,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成大型灌区5处,中型灌区22处,小型灌区1325处,有效灌溉面积达140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78%。
近年通过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高水的利用率。
但全省仍有400多万亩耕地易受旱,尤其是低山低丘的果茶地约1600多万亩无法抵御大旱。
现有灌区效益逐年下降,农业灌溉渠系利用系数仅014左右,不论工农业还是生活用水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八五0以来大力发展乡村供水,全省86%的乡镇有了自来水,51%的行政村用上简易自来水,已基本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但还有25万人饮水困难(主要是水质性)。
在偏枯年份,全省缺水1212亿m3,尤以闽东南地区更严重。
(4)农村水电建设成绩显著,但农电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我省小水电建设历史悠久,坚持治水办电相结合,促进了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山区经济和县域经济、乡镇企业提供廉价电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发挥作用。
全省建成53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农村水电(指装机215万kW 以下,电压等级110kV以下)发展迅速,现有农村水电站5019处,总装机325万kW,输电线路1715万km,实现了村村通电,户通电率达9916%。
但农村水电优势在多、劣势在散,管理难度大,现行农电管理体制不顺。
以小水电代燃料,拉动内需,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益性,改善生态环境,如何转轨尚在探讨摸索中。
民间资本抢占水能资源及无序开发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5)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实效,但人为破坏水土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
/九五0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70km2,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294条,减少水土流失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
但是部分地方,在生产建设中人为破坏水土现象时有发生,监督执法和水土流失治理尚未完全到位,管理体制也正在调整理顺中。
(6)依法治水管水,水资源统一管理得到强化,但水资源的竞争性开发、掠夺性利用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省人大、省政府先后颁布了5福建省水法实施办法6、5福建省防洪条例6、5沿海滩涂围垦办法6、5福建省水政监察条例6等22003年第3期水利科技法规、规章,我厅与省直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一批规范性文件。
认真贯彻执行5水法6,连续开展各种形式的执法活动和专项行动,在全国率先开展水政监察队伍能力建设,取水许可监督制度得到落实,水资源费征收工作不断突破,城镇节水工作开始起步,加强了依法管水、河道整治、排污管制,推进了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
但是,/多龙管水0体制性障碍仍束缚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