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理论思考题总结河南科技大学
微生物总复习思考题第1-6章答案
微⽣物总复习思考题第1-6章答案微⽣物总复习思考题0章-绪论1.什么是微⽣物?它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物是⼀切⾁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原体、⽴克次⽒体和⾐原体。
属于真核类的真菌、原⽣动物和显微藻类。
以及属于⾮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2.试述列⽂虎克、巴斯德和柯赫对微⽣物学的贡献。
列⽂虎克:⾃制间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物的个体巴斯德的贡献(微⽣物学奠基⼈):微⽣物作为⼀门科学的诞⽣—-彻底驳斥了⾃然发⽣说.发现了厌氧⽣命(⽣活)的存在—发酵。
疫苗.巴斯德灭菌。
科赫(细菌学奠基⼈)的贡献:1、微⽣物的纯培养技术,及培养基的改进。
2、分离出了多种病原菌,包括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杆菌、链球菌等。
3、创⽴了细菌鞭⽑染⾊、悬滴培养法和显微摄影等多种显微镜技术。
4、提出了证明特定病害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3.微⽣物学发展的各个时期有哪些主要成就?4.简述微⽣物与⼈类的关系。
5.在⽣物科学中微⽣物学占有什么样的地位?6.微⽣物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7.微⽣物先辈们成功的原因何在?8.微⽣物学与现代⽣物产业的关系如何?1章-原核⽣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的⼀般结构与特殊结构、鞭⽑、芽孢、糖被、放线菌、质粒、肽键桥⼀般结构:1、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2、细胞膜:是⼀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如磷脂双分⼦层和蛋⽩质、多糖构成。
3、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核区以外的⼀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4、核区:指原核⽣物所特有的⽆核膜包裹、⽆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特殊结构:1、鞭⽑:⽣长在某些细菌表⾯的长丝状、波曲的蛋⽩质附属物2菌⽑:是⼀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上的功能。
3性⽑:构造与成分与菌⽑相同,但⽐菌⽑长。
⼀般见于G-细菌的雄性菌株中,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的作⽤。
微生物思考题总结
微⽣物思考题总结1.微⽣物:是⼀切体形微⼩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物的统称。
2. 种(species):是⼀个基本分类单位;是⼀⼤群表型特征⾼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明显差别的菌株的总称。
3. 菌株(strain): 表⽰任何由⼀个独⽴分离的单细胞繁殖⽽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切后代菌株强调的是遗传型纯的谱系4. 微⽣物分类:原核⽣物:真细菌(放线菌、⽀原体、⽴克次⽒体、⾐原体、蓝细菌)、古细菌真核⽣物:酵母菌、霉菌、原⽣动物、单细胞藻类⾮细胞结构⽣物: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5. 观察细菌形态时,为什么要⽤染⾊法,常⽤的染⾊⽅法有⼏种?⼀般微⽣物菌体⼩且⽆⾊透明,在光学显微镜下细胞体液及结构的折光率与其背景相差很⼩,因此⽤压法或悬滴法进⾏观察时,只能看到其⼤体形态和运动情况,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致形态和主要结构,⼀般都需要对他们染⾊,从⽽借助颜⾊的反衬作⽤提⾼观察样品不同部位的反差。
细菌染⾊法:活菌:⽤没蓝或TTC等做活菌染⾊死菌:1 负染⾊(背景着⾊法)【荚膜染⾊】 2正染⾊:简单染⾊法(形态)和鉴别染⾊法(结构)(⾰兰⽒染⾊法、抗酸性染⾊法、芽孢染⾊法、)7. 原⽣质体:通过溶菌酶去除细胞壁或使⽤青霉素抑制细胞壁合成,⽽得到的仅有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8. 球状体:还残留着部分细胞壁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9. L型细菌:通过⾃发突变⽽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10. ⽀原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后适应⾃然⽣活条件的⽆细胞壁的原核⽣物11. 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地⼀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被称糖被12. 芽孢:某些细菌在某⽣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13. 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边形成⼀个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晶体称伴胞晶体。
14. 菌落:分散的微⽣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或内部⽣长繁殖带⼀定程度可以形成⾁眼可见的,有⼀定形态结构的⼦细胞⽣长群体。
微生物学思考题
微生物学思考题第一章的复习思考题1,发酵及发酵工程的定义狭义“发酵”的定义在生物化学或生理学上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或者更严格地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
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二氧化碳。
同时获得能量,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而获得能量等等。
广义“发酵”的定义工业上所称的发酵是泛指利用生物细胞制造某些产品或净化环境的过程。
它包括厌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酒精、丙酮丁醇、乳酸等,以及通气(有氧)培养的生产过程,如抗生素、氨基酸、酶制剂等的生产。
产品有菌体细胞、酶,细胞代谢产物,生物转化产品等。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学原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细胞进行酶促转化,将原料转化成产品或提供社会性服务的一门科学。
2,发酵工程的特点发酵和其他化学工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生物体所进行的化学反应。
1,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反应安全,要求条件也比较简单。
2,发酵所用的原料简单粗放。
通常以淀粉、糖蜜或其他农副产品为主,只要加入少量的有机和无机氮源就可进行反应。
微生物因不同的类别可以有选择地去利用它所需要的营养。
基于这一特性,可以利用废水和废物等作为发酵的原料进行生物资源的改造和更新。
3,发酵过程是通过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来完成的,反应的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单一的代谢产物。
4,发酵过程中对杂菌污染的防治至关重要。
除了必须对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和空气过滤外,反应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5,由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反应机制,能够专一性地和高度选择性地对某些较为复杂的化合物进行特定部位地氧化、还原等化学转化反应,也可以产生比较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
6,微生物菌种是进行发酵的根本因素,通过变异和菌种筛选,可以获得高产的优良良菌株并使生产设备得到充分利用,也可以因此获得按常规方法难以生产的产品。
微生物学实验理论及思考题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大小测定的方法二、基本原理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利用目镜和物镜两组透镜系统来放大成像,它们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物镜的性能最为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显微镜的分辨率。
其中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对微生物学最为重要。
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其中镜台测微尺并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大小,而是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因显微镜的不同放大倍数而异,因此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出该显微镜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然后根据微生物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格数,即可计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两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10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两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格数思考题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答(1)应先用摖镜纸将镜头摖干净,以防止实验的污染。
使用油镜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然后再是油镜,用完之后也要用摖镜纸将油镜摖掉。
(2)滴加香柏油(3)作用是增加折射率,即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射率和分辨率成反比,同时与波长成正比。
2、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答:显微镜的分辨率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最小分辨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最小可分辨率距离=λ/2NA且NA=n.sin,所以,分辨率由物镜的NA值与照明光源的波长两个因素决定,当然还有介质的折射率。
3、为什么要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答:不同放大倍数,目镜测微尺每小隔所代表实际长度不一样,必须用镜台测微尺进行重新校正,这样目镜测微尺测量的长度才是目前状态的准备长度。
4、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微生物的大小时,其测定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答:相同的,不同的放大倍数,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实际长度不一样,必须重新校正,才能得到目前状态的准确长度。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
普通微生物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的概念?包括哪些类群?2.简述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3.微生物学发展各时期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第一章思考题1.细菌的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是什么,扼要说明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2.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主要步骤是什么?其中哪一步是关键?3.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细胞壁构造特点及成分区别。
4.什么是荚膜?说明其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
5.什么是磷壁酸?说明其构造和功能。
6.芽孢的定义、结构,它的极强抗逆性是由那些结构决定的。
7. 糖被分几种类型?其化学组成和功能怎样?8.比较放线菌的构造特点、繁殖方式、菌落与细菌的菌落差别。
第二章思考题1.比较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异同,主要有哪些种类?2.简述酵母菌的形态特征、菌落特点、繁殖方式。
3.简述霉菌的形态特征,菌丝的特化结构、菌落特点、繁殖方式。
第三章思考题1.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与结构,病毒有何特点?2.壳粒在壳体上不同排列有何对称机制,各自的形态是什么?3.简述噬菌体的形态特征。
4.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分几个阶段,有何特点?5. 温和噬菌体有哪几种存在方式?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点?6.名词:烈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溶源菌、前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第四章思考题:1. 简述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2. 简述微生物的四种营养类型,并举例说明之。
3. 简述微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吸收方式,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4.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试举例并说明其原理。
5.什么是鉴别性培养基?试举例说明其原理。
6.什么是碳源和氮源?实验室和发酵工业常用那些物质提供碳源和氮源?7.名词解释:(1) 生长因子;(2)培养基;(3)同型乳酸发酵; (4)异型乳酸发酵第五章思考题1.试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点。
2. 说明呼吸链(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和ATP的产生方式。
3. 试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解释发酵概念。
4. 简述由EMP途径中间代谢产物——丙酮酸出发的6种发酵类型及其各自发酵产物。
微生物学课程思考题
微生物学课程思考题《微生物学》课程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2.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4.什么是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5. 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建议将一些具体事例延伸成为展板制作的题目)6. 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7.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请不要简单罗列二个人的工作,而应该对他们的工作及意义进行评论)第一章1.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井简要说明其异同。
2.试图示肽聚糖的模式构造,并指出G+和G-细茵肽聚糖结构的差别。
3.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4.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间解释芽袍耐热机制的?5.裂异形胞原体与始体.类支原体,浚酶体袍囊,磁小体。
第二章1.试解释菌物、真菌、酵母茵、霉菌和章菌。
2.试简介菌丝、茵丝体、菌丝球、真酵母、假酵母、芽痕、蒂痕、真菌丝、假菌丝等名词。
3.霉菌的营养菌丝恻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出哪些特化构造?4.试列表比较各种真菌胞子的特点。
5.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第三章1.什么是真病毒?什么是亚病毒?2.病毒的一般太小如何?试图示病毒的典型构造。
3.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每种对称又有几类特殊外形?试各举一例。
4.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5.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6.试解释溶源性、溶源菌、温和噬菌体。
第四章1.什么叫能源?试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进行分类。
2.什么叫生长因子?它包括哪几类化合物?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有哪几类?试举例加以说明。
3.什么叫水活度(a)?它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间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实践w和日常生活有何意义?4.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中的原理。
微生物学思考题总结
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成哪些特化构造?
2)非异性胞:如时间分隔、过氧化物酶和SOD除去有毒过氧化合物
豆科植物根瘤菌:
类菌体周膜上的豆血红蛋白能够充当“缓冲剂”,是游离O2维持在低而恒定的水平上
微生物代谢调节的特点及在发酵工业的意义
特点:
可塑性强
精确
代谢调节能力强
高效
方式多样
应用:
1、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
1)赖氨酸发酵
2)肌苷酸(IMP)生产
还原后的中间代谢物(乙醇,乳酸等)
产能机制
氧化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产能效率
高
中
低
比较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
耦联
与呼吸链的递氢和受氢过程耦联
通过电子传递系统
质子动势
氧化过程产生质子动势
光能产生的质子动势
合成ATP过程
ATP合酶将ADP磷酸化
底物变化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酶将高能磷酸集团转移到ADP合成ATP
第一章
试比较古生菌、细菌和真核生物间的主要差别。(集中在细胞膜上)
比较项目
古生菌
细菌
亲水头与疏水尾连接
醚键
酯键
疏水尾成分
异戊二烯重复单位
脂肪酸
单分子层膜
存在
微生物思考题与答案
微⽣物思考题与答案⽣长与控制11、微⽣物⽣长与繁殖的定义微⽣物⽣长是细胞物质有规律地、不可逆的增加,导致细胞体积扩⼤的⽣物学过程。
繁殖是微⽣物⽣长到⼀定阶段,由于细胞结构的复制与重建并通过特定⽅式产⽣新的⽣命个体,引起⽣命个体数量增加的⽣物学过程。
在微⽣物学⾥, 繁殖定义为细胞数量的增加。
2、快速⽣长的细菌⾥DNA复制与细胞分裂是如何协调的?细菌中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两个过程的控制是不连接的,具有多个复制叉。
在细菌个体细胞⽣长的过程中,染⾊体以双向的⽅式进⾏连续的复制,在细胞分裂之前不仅完成了染⾊体的复制,⽽且也开始了两个⼦细胞内DNA分⼦的复制。
3、细菌的⼆等分裂在细菌长度的中间位置,通过细胞质膜内陷并伴随新合成的肽聚糖插⼊,导致横隔壁向⼼⽣长,最后在中⼼会合,经⼀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相等的⼦细菌。
4、在给定温度下,细菌中各组分的变化量与什么有单⼀的函数关系,与什么⽆关?与⽣长速度有关,与培养基中营养成分⽆关5、细菌群体⽣长有哪些不同时期?其原因是什么?1、迟缓期:细菌数不增加。
原因:(1)种⼦⽼化(2)适应新环境的酶系统没有表达2、对数⽣长期:最⼤⽣长速率,对数增加,平衡⽣长3、稳定⽣长期:⽣长速率为零,活菌数最多。
原因:营养物质耗尽、代谢产物积累、pH等环境变化引起细菌不宜⽣长4、衰亡期:代谢活性降低、衰⽼⾃溶。
原因:营养物质耗尽,有毒代谢产物⼤量积累6、概念:Quorum sensing、代时、⽐⽣长速率、倍增时间、迟缓时间Quorum sensing:细菌通过监测细胞分泌的特定信号分⼦浓度从⽽监测种群⾃⾝密度的⽅式。
此种现象⼜被称为⾃诱导,因为信号分⼦的浓度会随着菌密度增加⽽增加,超过阈值后细菌开始表达⼀系列的密度依赖型基因(QS),合成⽣物膜、次级代谢旺盛、不再⽣长等等。
[个体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分化结构的确定]代时:在细菌个体⽣长⾥每个细菌分裂繁殖⼀代所需要的时间倍增时间:群体⽣长⾥细菌数量增加⼀倍所需要的时间迟缓时间:微⽣物在⽣长过程中,在实际条件下达到对数⽣长期所需要时间与理想条件(即⽆迟缓期)下达到对数⽣长期所需时间之差,可⽤作图⽅法求出7、代时、⽐⽣长速率、⽣长基质浓度之间的数学关系代时G = 0.693/u;⽐⽣长速率u=u m×S/(Ks + S)u m: 最⼤⽐⽣长速率;S:⽣长基质浓度;Ks: u为u m⼀半时的基质浓度8、什么是细菌的平衡⽣长?在对数⽣长期内,细胞数量对数增加、细胞各成分按⽐例稳定增长。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微生物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用油镜观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载玻片和镜头之间加滴什么油起什么作用答: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再高倍.用完要擦掉油.加香柏油,作用是增加折光率,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光率和分辨率成反比有公式,同时与波长成正比.2.什么是物镜的同焦现象它在显微镜观察中有什么意义答:在一般情况下,当物像在一种物镜中已清晰聚焦后,转动物镜转换器将其他物镜转到工作位置进行观察时,物像将保持基本准焦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物镜的同焦.利用这种同焦现象,可以保证在使用高倍镜或油镜等放大倍数高、工作距离短的物镜时仅用细调节器即可对物像清晰聚焦,从而避免由于使用粗调节器时可能的误操作而损坏镜头或载玻片.3.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答:物镜的NA值物镜的数值孔径与照明光源的波长.4.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原因答:会造成更多的死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活的是透明无色,衰老的是淡蓝色,死亡的是蓝色,如果美蓝染色液作用时间过长,会造成细胞脱水死亡并渗透染液,影响实验结果.5.镜检时如何区分放线菌基内菌丝,气生菌丝以及孢子丝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横隔膜,继而断裂成球状或杆状小体.6.在进行细菌涂片时应注意哪些环节1、载玻片应该冷却后再涂片.2、如果是涂布液体,可以用毛细管或接种环滴一小滴,然后轻轻抹开,一圈足够. 3、如果是涂布菌落或菌苔,应该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水,再将菌落或菌苔涂布上去,接种环的尖蘸一点点即可. 4、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干燥和热固定合并成一步.但是应该避免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 5、染色时间视染色液种类而定.如结晶紫只需几十秒,亚甲基蓝则需一到两分钟. 6、冲洗时,水流不能太大,而且尽量避免水流直接冲在涂片上. 7、冲洗后干燥,可以用酒精灯加热以节省时间,同样的,应该避免高温,因为温度一高,细菌会变形.7.进行细菌制片时为什么要进行加热固定在加热固定时应注意什么固定的目的有三个:1杀死微生物,固定细胞结构.2保证菌体能更牢的粘附在载玻片上,防止标本被水冲洗掉.3改变染料对细胞的通透性,因为死的原生质比活的原生质易于染色.固定时应注意:手持玻片,菌膜朝上,在微火过3次手指触摸玻片反面,不烫手为宜,固定时应尽可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8.为什么要求制片完全干燥后才能用油镜观察1.因为用油镜观察时,镜头离玻片会很近.如果未完全干燥,载玻片上的液体会污染油镜镜头.镜头非常精密,被污染后不利于下次观察.2、若未完全干燥,水滴会影响油与玻璃之间折光率,造成视野不够清晰.9.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色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答:涂片环节、加热固定环节、脱色环节;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脱色环节.10.进行革兰氏染色时,为什么特别强调菌龄不能太老,用老龄细菌染色会出现什么问题答:菌龄太老,细胞壁通透性改变.着色不均,染色效果不好.阴性阳性不明显分不太清楚,问题是:不便于显微镜下观察是阳性菌还是阴性菌.11.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是脱色时间.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12.革兰氏染色中,哪个步骤可以省略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媒染目的是在所有的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与碘的复合物. 脱色后使变为无色. 复染使革兰氏阴性菌染成红色. 所以鉴别细菌的革兰氏阴阳性只须媒染,复染的目的是为了看清革兰氏阴性菌.13.你主要根据哪些形态特征来区分四种不同的霉菌曲霉:具有分隔;气生菌丝的一部分形成长而粗糙的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成球状顶囊,表面辐射出一层或两层小梗,小梗上着生成串的球形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生于足细胞上,并通过足细胞与营养菌丝相连.根霉: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有匍匐菌丝和假根.在假根的上方直立地生长出一至数根孢囊梗,其顶端膨大成球形孢子囊.囊的基部有囊托,中间有球形或半球形囊轴.毛霉: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无假根或匍匐菌丝.菌丝体上直接生出单生、总状分枝或假轴状分枝的孢囊梗.各分枝顶端着生球形孢子囊,无囊托.青霉:菌丝有横隔,分生孢子梗亦有横隔,光滑或粗糙.基部无足细胞,顶端不形成膨大的顶囊,其分生孢子梗经过多次分枝,产生几轮对称或不对称的小梗,形如扫帚,称为帚状体.孢子颜色:黑曲霉是黑色,青霉是青色,根霉是白菌丝黑孢子,毛霉则是淡黄色.以上为实验室观察1菌丝特征:青菌与曲霉菌丝与膈;毛霉与根霉则无;2菌丝的特化结构:曲霉有足细胞,其它霉菌无;根霉有假根与匍匐枝,其它霉菌无;3孢子头特征:青霉的孢子头为扫帚状;根霉与毛霉的孢子头为囊状;曲霉为菊花状孢子头.14.为什么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或物镜时,必须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目镜测微尺中每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是不固定的,它是随所使用目镜和物镜的放大率的不同而改变的,故在测量前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微尺进行校正,以得出在显微镜的特定放大倍率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15.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的大小时,其测定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答:相同;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其中央刻有精确等分的刻度,有把毫米刻成为50 等分或把10 毫米长度刻成100 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的大小时,物象的放大倍数与每小格目镜测微尺所代表的长度在变化比例上是同步的,故而测定结果相同.16.哪些因素会造成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误差,应如何避免操作时没有先盖盖玻片再滴加悬液,导致体积不准确.避免:先盖盖玻片再滴加悬液.细胞密度太高.避免:稀释溶液.溶液不均匀.避免:滴加溶液前混匀悬液.1、仪器误差:所用器材均应清洁干净,并且计数板计数区不应该有擦痕.2、计数室内可能有气泡.因为酵母细胞并没有染色,看起来是透明的,有气泡很容易被计入,使数值偏高;并且,气泡会影响菌悬液的随机分布.改进:若产生气泡,则用吸水纸吸出.3、菌体在计数板上分布不均,当用选取5格计数时,会造成很大误差.改进:应使菌液自然流入并混匀,进行观察时尽可能多数几个格子.4、配制稀释液时吸取的浓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稀释液浓度和原液不成正确比例,计算时产生误差.应将原液摇晃均匀后取中部的液体进行稀释.5、由于数菌体数目时视觉疲劳而导致的视觉误差.应多人观察,取记录平均数.6、计数时可能将格四周的菌都计算在内了,使数值偏高.改进:谨遵一个规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不可以重复计数.7、可能出现有出芽的酵母菌,将出芽的酵母菌按两个计数了,使数值偏高.改进:计数时,只有当芽体于母细胞一样大的时候,才能计为两个.17.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否无菌为什么要倒置培养答:由于配制培养基的各类营养物质和容器等含有各种微生物,因此,已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立即灭菌,如果来不及灭菌,应暂存冰箱内,以防止其中的微生物生长系列而消耗养分和改变培养基的酸碱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温箱中培养24~48h,无菌生长即可证明灭菌后的培养基无菌.倒置培养的主要目的:1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培养基表面及次层能富集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利于微生物生长;2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培养基及培养物:倒置时平板内的空气是不流动的,杂菌不会沉降到培养基表面,如果不倒置,很快平板周边会长起杂菌.3倒置培养使琼脂里水分不易蒸发出去,而充分的保持琼脂的弹性与细菌容易繁殖和生存的环境.如果不倒置,大概3天左右培养基就会出现龟裂等水分散失的情况.而一些落菌等试验,需验证培养基无菌,就要先倒置培养48小时才可作为模板做落菌,水分散失是很重要的.19.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答:一般而言,培养基的配置要注意如下几点原则:1营养成分的配比:碳源和氮源的比例C/N要适当;2适宜的酸碱度pH值:配制培养基时pH的调节;3渗透压:营养物质要有适合的浓度;4培养基不能反复高温灭菌.5 称不溶性固形物时,应单独称,若量少的可以与无机盐一起称,但一定要混匀再分装;6一般情况下培养基用自来水配制.操作细节上则要注意:1称药品用的牛角匙不要混用,称完药品应及时盖紧瓶盖2调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3分装时注意不要污染棉塞、试管口,以免染菌.4及时灭菌,以免培养基及容器里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消耗养分、改变酸碱度.1、当然是注意浓度配比不要搞错2、很多培养基的加料顺序有讲究,否则会有沉淀产生3、有些培养基会有不溶物质,分装前应摇匀4、不要忘了调节pH值一般细菌都需要,酵母可能自然pH就行,不过不一定5、加热溶解时尽量不要煮沸,会损失营养物质20.高压蒸气灭菌开始之前,为什么要将锅内冷空气排尽灭菌完毕后,为什么待压力降低“0”时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答:1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锅内冷空气的排除是否完全极为重要,因为空气的膨胀压大于水蒸汽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气中含有空气时,在同一压力下,含空气蒸汽的温度低于饱和蒸汽的温度.2压力未降至“0”便开盖取物的可能后果:压力锅内压力骤然降低,引起容器中的溶液喷出容器口导致污染或导致人员的烫伤.21.干热灭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1、物品不要摆放太挤,以免妨碍空气流通2、灭菌物品不要接触干燥箱内壁的铁板,以防包装纸烤焦起火3、灭菌时人不能离开4、灭菌结束后不能忘记关掉电源5、待温度降到70度以下再打开,否则冷热空气交替,玻璃器皿容易炸裂或发生烫伤事故22.为什么干热灭菌比湿热灭菌所需温度高时间长在湿热条件下,有水蒸汽的作用:a高温水蒸汽导热比干空气要快;b高温水蒸汽冷凝变水时有放热过程;c高温水蒸汽能穿透细菌的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内破坏细胞;d高温水蒸汽能水解一部分细胞结构,加速导热.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在100℃时,由气态变为液态时可放出2.26kJ千焦的热量.这种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23.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的效果.以下试验方案有关操作均遵循无菌操作条件和等量原则.一实验材料试管镊子酒精灯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CC7053菌片纸片与菌片同大小同材料溴甲酚紫蛋白冻水培养基已灭菌等实验材料材料有余.二对照组取9支洁净试管,分为A1B1C1三组每3支一组,将A1组中放入菌片,B1组中放入纸片,C1组中什么也不加;不经灭菌,直接加入溴甲酚紫蛋白冻水培养基等量.三恒为培养将上述所有试管按分组在56℃恒温条件下培养48小时.24.如何确定平板上某单个菌落是否为纯培养请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纯培养的确定除观察其菌落特征外,还要结合显微镜检测个体形态特征后才能确定,有些微生物的纯培养要经过一系列分离与纯化过程和多种特征鉴定才能得到.25.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有哪些操作步骤那几步易出错,如何防止称取药品—加热溶化—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搁置斜面易出错的步骤有:a称取药品称取时钥匙专用,瓶盖不要错盖,易吸水的药品要快速称取;b加热溶化加入药品后要用玻璃棒不停搅拌,以免糊底在琼脂熔化过程中,应控制火力,以免培养基因沸腾而溢出容器,同时,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烧焦.;c分装分装时培养基不能粘在三角瓶或试管口,以免接种时染菌;d搁置斜面斜面长度约试管长度一半为宜.26.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是什么它适用于那些微生物的计数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现在常使用菌落形成单位.平板计数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现象进行的,也就是一个菌落可代表一种微生物并不绝对.通常用来测定样品中所含细菌、孢子、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的数量.8、微量移液器的最小量程太大,在加样时,容易加多,使盖玻片鼓起,血球计数板所技术的体积变大,最终结果偏大.改进:用量程的小的微量移液器并少加一些.27.如果一项科学研究内容需从自然界中筛选到能产生高温蛋白酶的菌株,你将如何完成写出实验方案产蛋白酶菌株在酪素平板上能形成降解酪素透明圈.以下试验方案有关操作均遵循无菌操作条件一材料准备 1 土壤有机质特别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土壤2 灭菌生理盐水%NaCl3 灭菌移液管4 添加酪素的B—4牛肉膏蛋白胨完全培养基经灭菌5 B—4斜面经灭菌6 其他材料:接种环酒精灯等二操作方法1在盛有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烧杯中添加1g土壤,配成悬浮液;2 稍静止后,用灭菌移液管移取部分上清液,将其制成10^4—10^6倍的稀释液;3 用灭菌移液管吸取各稀释液用稀释倒平板法或涂布平板法将其接入添加酪素的B—4平板上;4 在55—65℃下培养1—2天;5 挑取形成降解酪素透明圈的菌落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之比较大者,转接入B—4斜面上培养;若无特定菌落形成,则需另取土样从开始重复试验6 将B—4斜面上的菌落再用平板纯培养,依次重复2—3次后即可得到纯培养镜检;7 纯培养细菌中蛋白酶的提取及活性鉴定摇瓶培养若提取蛋白酶及其活性正常,则纯培养成功,否则,重取土样重复以上实验.28.为什么熔化后的培养基要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低于这个温度琼脂会凝固,温度过高,如果是做倾倒琼脂做菌落计数,会杀死一部分细菌,如果只是只是制备琼脂平板,那么温度太高就进行倾倒会导致琼脂凝固后偏软,水汽过多.29.要使平板菌落计数准确,需要掌握哪几个关键为什么1 无菌操作2 稀释良好,不会太浓或太稀.3 菌落生长时间控制好,不会长的太大不便区分,也不至于太小影响计数.30.当你的平板上长出的菌落不是均匀分散的而是集中在一起时,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1.太浓2.没涂匀31.用倾注法和涂布法计数,其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要培养较长时间48h后观察结果倾注法是在培养皿中接种好样品之后,倾注琼脂并培养;而涂布法则是在琼脂表面接种并使用L型棒涂布.因此,倾注法的菌落将出现在琼脂的各个部位,包括底层和中层,但涂布法培养后形成的菌落只出现在琼脂表面.32.你如何解释淀粉酶是胞外酶而非胞内酶答:①淀粉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十分困难,甚至需要高耗能的胞吞作用.因而通过胞外酶的作用,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后运入细胞,较方便高效.②试验中出现透明圈,说明培养基内淀粉被水解,可推测是细菌产生的胞外的淀粉酶起的作用.33.不利用碘液,你能否证明淀粉水解的存在答:由于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即多羟基醛,因此可利用醛的性质进行检验,如银镜试验,斐林试验等.呈阳性者,说明产生了葡萄糖,淀粉被水解;阴性者说明淀粉未被水解.34.假如某些微生物可以有氧代谢葡萄糖,发酵试验应该出现什么结果答微生物有氧代谢葡萄糖产气不产酸,因此发酵结果是小管中生气泡但是溶液不变黄.35.解释在细菌培养中吲哚检测的化学原理,为什么在这个试验中用吲哚的存在作为色氨酸酶活性的指示剂,而不用丙酮酸答:化学原理:有些细菌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甲醛结合,形成红色的玫瑰吲哚.但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具有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的能力,因此吲哚试验可以作为一个生物化学检测的指标.因为丙酮酸是生物体呼吸作用的产物,无论是有氧还是无氧,都会产生丙酮酸,因而无法作为色氨酸酶活性的指示剂进行区分.同时吲哚能通过有明显颜色变化的化学反应观测到,而丙酮酸不能,所以试验中用吲哚的存在作为色氨酸酶活性的指示剂,而不用丙酮酸.36.为什么大肠杆菌是甲基红反应阳性,而产气杆菌为阴性答:当细菌代谢糖产生酸时,培养基就会变酸,使加入培养基中的甲基红指示剂由橙黄色转变为红色,即甲基红反应.而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在培养的早期均产生有机酸,但大肠杆菌在培养的后期仍能维持酸性PH4,而产气肠杆菌则转化有机酸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升至大约6.因此,大肠杆菌为阳性,产气肠杆菌为阴性.37.用紫外线进行诱变时,为什么要打开皿盖为什么要在红光灯下操作紫外线不容易穿透玻璃,所以打开盖,自然光下容易光复活,红光下不会所以在红光下操作。
微生物学生复习思考题总汇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微生物的定义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这些微生物体形微小,有的以微米或纳米(m)作为测量单位。
2.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存在于自然界或人体内的一小部分可引起人类与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
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微生物或条件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免疫性、实验室诊断和防治原则的一门科学。
3.郭霍原则郭霍在对炭疽芽胞杆菌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郭霍法则(Koch’s postulate):①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则不存在;②病原菌能被分离而得纯培养;③纯培养接种易感动物,引发相同疾病;④实验动物体内分离出相同病原菌。
郭霍法则对鉴定病原菌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一.填空:1.细菌的结构中域革兰染色性和致病性有关的是_细胞壁。
2.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进行测量,一般以微米(μm)为单位。
3.4.5.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6.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胞.7.细胞膜主要功能:物质代谢\生物合成\呼吸\形成中介体.8.细菌荚膜主要功能:抗吞噬/抗溶菌酶/抗补体/抗干燥.9.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前者细菌粘附/后者传递遗传物质。
10.鞭毛是细菌运动器官.11.经革兰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为菌,而被染成红色的为菌。
G+ G-二.选择题1. 不属于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EA:分布广泛B:个体微小C:种类繁多D:结构简单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BA:生物合成B:维持细菌外形C:参与物质交换D:呼吸E:能量产生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点是:EA:较疏松B:无磷壁酸C:有脂多糖D:有脂蛋白E:肽聚糖含量多4. 具有抗吞噬能力的细菌特殊结构是BA:细胞壁B: 荚膜C:芽胞D: 鞭毛E菌毛5.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A: 芽胞B:外膜C: 鞭毛D:核糖体E细胞壁6.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结构是:eA:质粒B:异染颗粒C: 芽胞D:中介体E荚膜7.青霉素的抗菌机制:BA: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B: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C:破坏细胞膜D:抑制细菌酶活性E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8.溶菌酶的灭菌机制:CA:竞争肽聚糖合成中的转肽酶B: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C:裂解肽聚糖骨架的糖苷键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E破坏细胞膜9. 革兰阴性菌的化学组成不包含:CA:细胞膜B:核蛋白体C: 磷壁酸D:胞质颗粒E:肽聚糖10.既能形成荚膜又能形成芽胞的细菌是:cA:肺炎球菌B:破伤风杆菌C:炭疽杆菌D:链球菌E痢疾杆菌三.名词解释1.细菌:细菌(bacterium)属于原核细胞型的一种单细胞生物,除细菌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还包括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
微生物各章思考题
各章思考题1、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2、为什么说Koch等建立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基石?一般可用哪些方法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3、微生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个体微小,通常只能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
试列举在显微观察中通过改变样品的反差以改善观察效果的技术及方法。
4、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5、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6、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特点。
7、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的特点,并与细菌进行比较。
8、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其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9、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产生ATP和还原力的方式与特点。
10、如果二个不同营养缺陷标记(a - b - c + d + 和 a + b + c -d -)的菌株经混合后能产生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原养型重组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该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11、自然遗传转化与人工转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它们转化质粒的成功率有如此大的差别?12、试论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作用,你认为对此类污染该如何进行防治?13、试用一些典型例子说明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4、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怎样?15、病原微生物是怎样侵害机体的? 为什么说感染不是疾病的同义词?16、对细菌内毒素和细菌外毒素的免疫应答有何不同?若遇到刚产生外伤的病人你认为应如何进行处理?17、补体、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8、什么是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试举例说明二者之间并无截然界限。
19、机体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免疫力?。
(整理)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整理)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第1章绪论1.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学2.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3.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4.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5.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第2章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肽聚糖、溶菌酶、核区、异形胞2.根据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通透性来说明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什么是芽胞?它在什么时候形成?试从其特殊的结构与成分说明芽孢的抗逆性。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4.立克次氏体有哪些与专性活细胞内寄生有关的特性?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方式?衣原体与立克次氏体都为专性活细胞内寄生,两者有何差别?5.螺旋体和螺旋菌有何不同?6.什么是缺壁细菌?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7.试述古生菌和细菌的主要区别。
8.什么是学名?什么是双名法?用具体的例子说明。
9.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10.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第三章真核微生物1.名词解释:真菌、霉菌、酵母菌、真酵母、假酵母。
2.举例说明霉菌与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3.试列表说明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4.试图示真核生物“9+2型”鞭毛的横切面构造,并简述其运动机理。
5.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有何不同?6.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
7.丝状真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可以分化出哪些特殊结构?8.试述真菌的孢子类型和特点。
第4章病毒1. 名词解释:病毒粒子、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源性转变、前噬菌体、溶源性细菌、裂解量、类病毒、朊病毒。
2. 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根据你的理解,病毒应如何定义?3. 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微生物老师画重点河南科技大学
1、病毒的复制周期主要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五个连续步骤。
试述放线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在微生物中的分类。
放线菌是一类单细胞具有分支的原核微生物,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大多腐生,少数寄生。
螺旋体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是一群能活泼运动的单细胞微生物,无明显细胞核,多横行分裂增殖,以横向二分裂法繁殖。
霉形体:又称支原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可透过细菌滤器,可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立克次氏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2、病毒的培养: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细胞培养。
动物接种的优缺点:优点:(1)不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2)技术简单;(3)易成功缺点:(1)个体差异大(2)价格昂贵(3)数量有限(4)需要隔离畜舍鸡胚接种的优缺点:优点:技术简单、来源充沛、价格低廉、数量可大,不需特殊设备缺点:很多病毒不能适应,主要是哺乳动物的病毒。
细胞培养的优点:每个细胞生理特性基本一致,克服个体差异;能显示病毒的生长特性;能排除特异性抗体或非特异性抑制因子的干扰;细胞培养可以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可以进行许多检验项目病毒的克隆只能应用细胞培养的空斑技术来完成。
3、产生干扰现象的可能原因:(1)两种(株)病毒竞争细胞膜上的同一受体,前者病毒与这种受体结合后,后来的病毒就无法吸附到细胞上了(先下手为强);(2)可能是由于一种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时,已经动用细胞的组成和细胞功能并占用了场所,后来的病毒想用也用不上(占位效应);(3)另一原因可能是最常见的即前者病毒已诱导产生干扰素──对后者病毒呈现干扰(干扰素)。
4、悉生动物:指已知道其携带何种微生物的动物。
单联悉生、双联悉生、多联悉生。
无菌动物(GF)(Germ free Animal):是指不含有任何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
在其整个生活期内要采取—切措施杜绝外界微生物与无菌动物接触。
无特定病原动物(SPF) (Special pathogen free Animal):亦称三级动物,指不携带任何特定的某些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微生物的动物。
微生物思考题总结
微⽣物思考题总结0⼀绪论1、什么是微⽣物?微⽣物(microorganism,microbe):是⼀切⾁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物的总称。
通常指直径⼩于或等于0.1毫⽶的⽣物。
2、包括那些类群?⾸先分为⾮细胞结构⽣物(即病毒界)和具有细胞结构⽣物。
后者⼜细分为原核细胞⽣物和真核细胞⽣物。
后者分为真核原⽣和真菌(霉菌,酵母菌)。
3、微⽣物具有哪些⽣物学特性?(⼀)个体⼩、⽐表⾯积⼤(⼆)吸收多、代谢快(三)易⽣长、繁殖快(四)适应性强、易变异(五)种类多、分布⼴、代谢类型多样4、微⽣物五⼤⽣物学特性对⼈类的活动存在哪些利弊?利:(1)、有利于⽣产,对原料、⽣产条件等要求不⾼。
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不受季节⽓候的影响。
(2)、可在短时内培育出某种性能优良的⽣产菌种。
(3).微⽣物学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弊:(1)、难消毒、灭菌,难以控制。
(2)、产量下降、质量改变、抗菌素药性增强。
⼆微⽣物的营养1、微⽣物的六⼤营养要素指是什么?碳源、氮源、能源、⽣长因⼦、⽆机盐和⽔。
2、碳源有什么功能,常⽤的碳源有哪些?1.C素构成细胞及代谢产物的⾻架;C素是多数微⽣物代谢所需的能源物质。
2.有机C源:各种糖类,其次是有机酸、醇类、脂类和烃类化合物。
⽆机C源:CO2、碳酸盐,只能被⾃养微⽣物利⽤。
3、氮源什么功能,常⽤的氮源有哪些?1.为微⽣物合成细胞物质和含氮代谢产物提供原料。
2.分⼦态氮:氮⽓,固氮微⽣物以分⼦氮为唯⼀氮源。
⽆机态氮:硝酸盐、铵盐,⼏乎所有微⽣物能利⽤。
有机态氮:蛋⽩质及其降解产物:4、⽆机盐具有什么功能?(1)构成微⽣物细胞的组成成分。
(2)调节微⽣物细胞的渗透压、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
(3)做为⾃养微⽣物的能源,有些⽆机盐如S、Fe。
(4)构成酶活性基团的组成成分,维持E活性。
Mg、Ca、K是多种E的激活剂。
5、⽣长因⼦什么功能?(1)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如嘌呤、嘧啶构成核酸;(2)调节微⽣物的代谢。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答案绪论1、你如何使你的朋友相信微生物不仅仅是一种病原?尽管目前微生物仍在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无害的。
事实上,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社会还有巨大的价值。
整个农业系统在许多方面都依赖微生物的活动。
许多主要的农作物属于豆科植物,它们的生长同专一性细菌紧密相连,这些细菌可在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结构。
根瘤结构中,大气中的氮转变成可用于生长的氮化物。
根瘤细菌的固氮活动,减少了昂贵肥料的需要。
微生物在农业上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某些动物是反刍动物,这些主要的农业动物具有瘤胃,微生物在瘤胃中进行消化。
没有这些微生物牛羊的饲养是不可能的。
植物营养方面,微生物在碳、氮、硫这些重要营养成分的循环起着关键作用。
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可见这些元素转化成植物容易利用的形式。
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不仅仅是产生腐败变质等不利影响。
奶制品的制造至少部分是借助微生物的活动,包括乳酪、酸乳酪和黄油,都是主要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产品。
泡菜、腌制食品和一些腊肠也归功于微生物的活动。
可烘焙的食品及乙醇的制造也基于酵母菌的发酵。
微生物在能源生产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天然气是细菌作用的产物,由甲烷细菌代谢产生。
光营养的微生物能够收集太阳能生产生命有机体中的储存物——生物量。
废物如生活垃圾、剩余谷物、动物废料等通过微生物转化微生物燃料——甲醇和乙醇。
利用微生物清理被人类活动污染的大气——生物整治。
利用微生物降解油污、溶剂、杀虫剂和其他环境污染物。
通过基因操纵技术,能在微生物种生产出人类胰岛素。
利用基因组学方法搜索带几百个目的蛋白的基因蓝图,然后将它们转入到合适的受体中由于生产重要的、有商业价值的蛋白质。
在自然界中,它无限小,但作用无限大。
2、胡克和列文虎克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那些?科恩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有那些?1665年,罗伯特.胡克描述了霉菌的子实体结构,因此他是第一个描述微生物的人。
1676年,列文虎克在研究辣椒水渗出的过程中发现了细菌,因此他是首次描述细菌的人。
微生物学思考题
微⽣物学思考题第⼀章绪论1.试根据微⽣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物既是⼈类的敌⼈,更是⼈类的朋友。
微⽣物的类群及特点:个体⼩、结构简、胃⼝⼤、⾷谱⼴、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分布⼴、种类多、级界宽、变异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
已知的绝⼤多数微⽣物对⼈类和动植物的⽣存是有益的且是必需的。
⾃然界中N、C、S等多种元素循环靠微⽣物的代谢活动来进⾏。
例如,空⽓中的⼤量氮⽓只有依靠微⽣物的转氮作⽤才能被植物吸收,⼟壤中的微⽣物能将动植物蛋⽩质转化为⽆机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长的需要,⽽植物⼜为⼈类和动物所利⽤。
因此,没有微⽣物,植物就不能进⾏新陈代谢,⽽⼈类和动物也将⽆法⽣存。
许多寄⽣在⼈类和动物腔道中的微⽣物,在正常情况下对宿主是⽆害的,⽽且有的还具有阻⽌外来细菌的侵袭和定居,以及提供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如多种维⽣素和氨基酸等)的作⽤。
⽽有⼀部分微⽣物能引起⼈类或动植物的病害,或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引起疾病。
第⼆章纯培养和显微技术1、为什么说Koch等建⽴的微⽣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物学建⽴与发展的基⽯?⼀般可⽤哪些⽅法获得微⽣物的纯培养?同微⽣物在特定培养基上⽣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物进⾏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的菌落,采⽤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
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culture plate)的简称,它是指熔化的固体培养基倒⼊⽆菌平⽫,冷却凝固后,盛有固体培养基的平⽫。
这⽅法包括将单个微⽣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或⾥⾯。
固体培养基是⽤琼脂或其他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的话微⽣物体⽣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
最常⽤的分离、培养微⽣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
这种由Koch建⽴的采⽤平板分离微⽣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100多年来⼀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段。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总河南科技大学结
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故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
11.固体培养基:在一般培养温度下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都称固体培养基。
二.问答题
1.制备培养基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一般培养基的程序主要可分为:配料、溶化、矫正pH、澄清过滤、分装、灭菌及检定等8个步骤。
2.在制备培养基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①灭菌器内必需有定量水位。②待灭菌的物品不宜太拥挤,否则会影响蒸气流通和灭菌效果。③当压力上升至5-8磅时应放出压力器内的冷空气。确保15磅30min。④灭菌结束时,关闭电源,待压力降至“0”时,先打开排气孔后再开盖取出物品。
2.使用油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加香柏油前载片上可否有水,为什么?
应该先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干净,以防上次实验的污染,操作时先低倍后高倍,用完要擦掉油。
加香柏油的作用:是增加折光率也就是增加了显微镜的分辨率,油的折光率和分辨率成反比,同时和波长成正比,
3.细菌有哪些基本形态,各有哪些特征?
(1)球菌:大都呈现有规则球形,有的略呈矛头状,肾状或扁豆状。按其排列方式又可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2)杆菌:杆菌一般呈正圆株形,也有近似卵原性的,菌体多数平直,亦有少数弯曲的,大小依种类不同,差别也很大。细胞形态较复杂,有短杆状、棒杆状、梭状、月亮状、分枝状.(3)螺旋状:菌体弯曲或呈螺旋状。可分为弧菌(螺旋不满一环)和螺菌(螺旋满2~6环,小的坚硬的螺旋状细菌).此外,人们还发现星状和方形细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学思考题总结一、名词解释1.病毒:病毒是在活细胞内增殖、遗传和变异的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目前已知的体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2.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的细胞核和胞浆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称为包涵体3.噬菌斑;在涂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接种的噬菌体反复侵染和裂解大量细胞后,在菌苔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大小和边缘的透明区域4.病毒粒子:成熟的或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5.主动运输: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浓度低于细胞外若干倍时,这些营养物质在能量的作用下通过逆浓度梯度向细胞内运送的过程6.基因转位:由复杂运输酶系统参与的既需要载体蛋白又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种特殊主动运送方式7.复制周期:在寄主活细胞中,以自身核酸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合成病毒核酸、蛋白质等成分,然后在寄主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内装配成许多新的、成熟的病毒体,再以裂解宿主细胞、出芽或其他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又开始另一个感染周期,这整个过程称为复制周期。
8.细胞病变效应: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并对细胞产生毒害,引起细胞变形、坏死、破裂等,进而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
9.合胞体: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膜溶解,若干个细胞融合入形成具有多个核的大融合细胞10.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共同感染一种细胞时,可能产生一种病毒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干扰现象是由于前一种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时产生了干扰素】11.干扰素:脊椎动物受到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能够干扰病毒增殖的蛋白质,当释放到细胞外时,具有保护其他未感染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作用。
12.种:微生物分类上的一个基本分类单位。
是一大群表型特征(形态和生理方面)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明显差别的菌株的总称。
13.亚种:当某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或遗传形状,而又不足以区分成新种时,可以将这些菌株细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小的分类单元——亚种14.型:当同种或同亚种内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15.菌株;一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
16.细菌:是一类形态细小、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微生物17.L型细菌:在实验室中形成的一种自发进行缺壁突变的缺壁细菌18.质粒:是核体以外的呈环状闭合的双股DNA19.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
20.GF动物:用现在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都检测不到任何微生物的动物,称为无菌动物21:SPF动物: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源性微生物的动物,称为无特定病原体动物22:大肠菌群:一群在37℃培养24h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包括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书中的一部分。
23.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24:菌群失调:在之间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宿主体内正常微生物群之间,以及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微生物生态平衡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
25.灭菌:指杀灭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霉菌孢子的方法。
26.消毒:指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只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用于消毒的化学物质称消毒剂。
27.防腐:指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用于防腐的化学物质称防腐剂。
28.无菌法:采取防止或杜绝任何微生物进入动物机体或其他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法29.巴氏消毒法:较低的温度(61 ℃ 30分钟)杀灭致病菌30.寄生: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31.共生:两种微生物紧密生活在一起,彼此依赖,相互为对方创造有利条件32.拮抗:当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种生物能产生对另一种生物呈现毒害作用的物质,从而抑制或杀死另一种生物,这种现象称为拮抗33.协同:两种或多种生物在同一生活环境中,互相协助,共同完成或加强某种作用,称为协同34.转导:以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的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中的DNA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通过交换和整合,从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35.接合:供体菌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或经性菌毛的介导,使供体菌的大段DNA进入受体菌,而与受体菌的基因重组的过程36.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了供体菌的游离DNA片段,并将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了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37.溶源性转换:细菌被溶源化后,因噬菌体基因加入寄生菌基因组,而是寄生菌获得的一些新性状叫做溶源性转化38.温和性噬菌体:指溶原性噬菌体感染细胞并将其核酸整合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不引起细胞裂解名词解释1.细菌致病性:是指一定种类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对一定宿主致病的能力。
毒力:又称致病力,即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Virulence)。
2.侵袭力:指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
3.毒素:是细菌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机体具有毒性作用的特殊物质,可大大增强微生物的毒害作用,这种毒性物质就叫做毒素。
4.外毒素:是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并释放或分泌到周围环境中的毒素。
类毒素:用0.3-0.4%甲醛处理外毒素,可使其毒性丧失,但仍然保持抗原。
这样的外毒素称为类毒素。
5.内毒素:G-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菌体死亡崩解后游离出来6.最小致死量:能使特定的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发生死亡的最小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7.半数致死量:能使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发生半数死亡的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8.最小感染量:指病原微生物对试验对象(如实验动物, 鸡胚,细胞培养等)发生传染的最小剂量。
9.半数感染量:指病原微生物能对半数试验对象发生传染的剂量10.传染:是指一定种类的微生物在特定的条件下,侵入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与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11.显性传染:又叫临床感染或传染病,指侵入机体的病原菌毒力强、数量多,而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时,病原菌在机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性物质,导致机体组织的严重病理损伤,呈现明显临床症状的传染过程,称明显传染。
12.隐性传染:侵入机体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较强,病原菌被迅速消灭或部分在机体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轻度病理损害,但机体生理功能无破坏,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称隐性感染。
13.菌血症: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侵入血液,但不能在其中繁殖,可通过血流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在血流中呈一过性存在。
14.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在血中大量生长繁殖,造成机体全身性中毒或严重的病理损害,引起显著的临床症状。
如炭疽病。
15.脓毒血症:化脓菌侵入血流,不仅在其中生长繁殖,而且还沿着血液循环到达其它脏器或组织,引起化脓性病灶。
如肝脓肿、肾脓肿。
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侵入血流和淋巴液,运至敏感的组织或器官,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而细菌不进入血流,如破伤风毒血症。
二、简答及论述1.什么是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⑴微生物是个体细小、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群结构比较简单、繁殖迅速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⑵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病毒等(三菌四体一病毒)2.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⑴个体微小,结构简单⑵种类繁多,分布广泛⑶代谢种类多,代谢能力强⑷生长繁殖快,容易培养⑸适应能力强,易发生变异3.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几位?巴斯德和郭霍(科赫)4.研究微生物有什么意义?⑴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和治理环境污染⑵制作生物制剂和疫苗,用于疾病的防治与诊断⑶为农业、工业、和食品产业提供支持5.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⑴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核糖体和内容物;特殊结构为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⑵细胞壁的功能:①主要是维持细菌外形,保护细菌耐受低渗环境②阻挡对细菌有害的物质进入菌体,维持细菌内外离子平衡③参与细菌的正常分裂④与细菌的致病性、抗原性、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及革兰式染色特性密切相关⑤与细菌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也密切相关⑶细胞膜的功能: ①物质运输:选择性的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②屏障作用: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③是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分的重要基地④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合光和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是细胞的产能场所⑤是鞭毛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运动的功能部位⑷细胞质中含有多种酶系统,是合成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场所,同时也是营养物质进行同化和异化的场所⑸质粒的功能:①能独立复制,随宿主分裂传给子代②具有与外来DNA重组的功能③控制产生菌毛、毒素、耐药性和细菌素等遗传性状⑹荚膜功能:①抗吞噬作用:荚膜因其亲水性及空间占位屏障作用,可有效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病原菌的致病能力②粘附作用,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粘连,也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无生命体表面,是引起感染的因素③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④抗干燥作用⑤使营养物质的储存和代谢废物排出的场所⑺鞭毛功能:①鉴定价值: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细菌能否运动可用来鉴定②致病作用:鞭毛运动能增强对宿主的侵害,因运动往往具有化学趋向性,可避免有害环境向高营养浓度区域移动③抗原性:鞭毛均有特苏醒抗原,可用于血清检查⑻菌毛功能:①作为噬菌体的吸附位点②作为传递遗传物质的通道③作为附着到哺乳动物细胞或其他物质的工具⑼芽孢功能:①是细菌的休眠结构②是鉴别芽孢菌的重要依据③增强细菌对外界的理化因素的抵抗能力6.简要说明G+和G-细胞壁的结构特点及成分⑴①G+的细胞壁厚,主要是由肽聚糖和磷壁酸构成②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其细胞壁较厚,化学组成简单,一般有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细胞壁基本由厚厚一层肽聚糖构成,磷壁酸穿插其中。
磷壁酸分两类,一类与肽聚糖分子进行共价结合,称壁磷壁酸,另一类是跨越肽聚糖层与细胞质膜相连,称为膜磷壁酸或脂磷壁酸。
细胞壁与细胞质膜之间的空间称为周质间隙。
③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其细胞壁较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薄,化学组成较复杂,可分为两层,为外膜和薄的肽聚糖层。
在外膜与细胞质膜间有明显的空间,称为周质间隙。
外膜主要成分为脂多糖LPS由核心多糖、O—特异支链和脂质A组成。
外膜除磷脂外还含有多糖和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