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对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精选教育文档
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辩证关系
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辩证关系辩证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它是指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在其发展过程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属性。
德育领域中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是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当中,辩证地发挥作用。
然而在德育过程中经常出现重显性教育轻隐性教育,或者片面夸大隐性德育的功效,偏颇一方,因此深入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才能使德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佳效果。
一、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区别(一)内涵不同显性德育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一切德育教育。
就其途径来看,一是:在学校中开设的两课等理论性课程。
二是:学校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实践、班级主题会等实践性课程。
三是:各科教师在教书过程中的育人活动。
隐性德育是指显性德育课程之外的一切德育因素,是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取教育性经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并以一种隐蔽德育意图、手段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二)特征不同1、教育的直接性与间接性。
显性德育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通过面对面的理论讲述或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直接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塑造和培养,是德育的主课堂、主战场占主导地位。
隐性德育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更不能形成规范的考评机制它对学生的教育是间接性的,他通过各种外在因素(教师的示范、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校风班风、学校的环境等)对学生道德行为产生影响。
2、教育主体的导引性与示范性。
德育的客体是青年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成长阶段,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尚不稳定,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和诱导。
显性德育课程可以通过理论讲述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实现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
隐性德育则是通过教育主体的示范如教师渊博的知识,高雅的举止,高尚的道德情操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道德感染,在人格和品德上得到净化和升华。
(三)作用方式不同1、教育客体的被动与主动。
试析对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 精选教育文档
试析对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小学的德育方法有多种多样,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其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
一直以来,显性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方式,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一种教育方法,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整合,更有助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一)显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显性教育一直作为中小学德育的主体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当20世纪90年代初“隐性教育”提出之后,才对应的有了显性教育的定义。
当前学术界比较有权威和被认同的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这里,笔者将显性教育定义为:德育主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正面的、直接的方式,在公开的场所,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过程。
.显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目的明确化。
显性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
教育主体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传达给教育客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使得教育客体接受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理念等。
第二,教育手段规范化。
显性教育是通过公开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
在显性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有固定的场所,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有固定的教育客体,还有固定的时间来实施教育活动。
第三,教育效果显著化。
显性教育一直作为中小学德育方法的主要方法,通过显性教育方式,教育客体可以快速了解相关信息,明确教育意图,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当前学术界对隐性教育研究的很多,众说纷纭,比较权威和被认同的还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对策探析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对策探析作者:刘振国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09期摘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方法中两种基本方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应互为补充,互为融合。
本文从学校的教学方面、校园文化方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较为详细的提出了整合的对策,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水平,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显性教育隐性教育高校德育作者简介:刘振国,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3-238-02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方法中主要是以显性教育为主,对隐性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理论不能片面、孤立的研究,要结合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反思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抓住高校德育改革发展的机遇,摸索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径,培养和塑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创新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的德育更多是采用显性教育的方式,通过正面的理论灌输,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在那特殊时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中心,它以教师片面地注入知识,照本宣科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科书中的“系统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排斥了学生应当把握的现象、过程与学生的表象、经验之间的关系,无视新知的生成与发展乃是这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
它是一种无视学生个别差异的同步教学,在这种条件下不可能期待学生能动的活动,也不能培育他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一)教育者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意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典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导言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课堂是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除了显性教育外,还存在着隐性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更为隐蔽,但同样重要。
本文将探讨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以期对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有所启发。
一、显性教育显性教育是指明确规划和实施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传授和强化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在课堂中,显性教育包括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直接教导和指导,例如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
显性教育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通常通过教学计划和教材来实施。
显性教育的优点在于其明确性和针对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显性教育还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指导。
显性教育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过度注重显性教育可能会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显性教育还可能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
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是隐性教育,它是指通过课堂以外的方式和途径对学生进行的教育。
隐性教育常常是无意识的,它并不是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和实施的教育活动,而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然发生的教育影响。
在课堂中,隐性教育可以体现在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中,体现在学习氛围和校风中,甚至体现在课外活动中。
教师对学生的聆听和关怀、同学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学校对学生品德的培养等,都属于隐性教育的范畴。
隐性教育的优点在于它的渗透性和全面性。
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更能够全面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隐性教育还可以通过情感共鸣和身体感知等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隐性教育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由于隐性教育的无形性和不确定性,教育工作者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管理。
隐性教育的效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这为教学实践和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引言教育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一环,而在学校课堂中,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是老师直接传授知识,有的是通过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二者各有其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就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相关建议。
什么是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并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各种间接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经验。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从多种途径去获取知识和经验。
隐性教育的特点是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语文课上,老师可能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讨论故事情节等方式来理解文章的意义,而不是直接讲解。
在数学课上,老师可能会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公式的机械教学。
这些都是隐性教育的表现。
隐性教育的优势在于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隐性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隐性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隐性教育的过程较为隐蔽,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易直接观察和评估,导致教育者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隐性教育在实践中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与隐性教育相对应的是显性教育。
显性教育是指教师通过直接讲解、指导和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老师在课堂上的直接指导和教学,老师起着主要的知识传授和引导作用。
在显性教育中,老师会采用直接讲解、示范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然后通过练习、作业等形式巩固学习成果。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教师的角色,老师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显性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传授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最新教育资料
构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概述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场所, 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方法。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其主要形式有: 课堂教育、专题理论讲座、报告会、大众教育传媒等。
它以正面宣传为主, 以塑造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为根本目的使学生在其影响下, 让自己的情感、意志和行为按照国家的要求走向规范。
是一种显露的、直截了当的“有形”教育, 具有鲜明的目的性, 较高的时效性等优势, 在当代德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然而, 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 新旧观念的冲突,社会潜意识心里的渗透, 显性教育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隐性教育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 为受教育者特意创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活动场所和文化氛围并有意识地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 使受教育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 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
隐性教育是一种具有间接性、暗示性、渗透性的“无形”教育。
但由于隐性教育目的的隐蔽性, 难以完成系统的理论教育任务, 也不能对教育过程进行直接的指导与调控, 再加上隐性教育大多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进行, 隐性教育存在着教育效果不明显, 参与面窄小,教育活动受时间、空间、经费限制等局限性。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一)注重显性教育中的隐性渗透, 构建渗透式教育模式渗透式教育既是隐性教育的一大特点, 也是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有效衔接的一条重要途径。
它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德育的功能目标以一定的载体渗透到人们可以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和活动中,倡导优良的校风、班风和社会风气, 对人进行熏陶感染, 使他们在一种不知不觉的愉悦的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 通过量的逐步积累, 引起思想发生质变, 逐渐达到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目的, 具有“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功能。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引言在教育领域,教育者除了针对具体的知识技能进行教学外,还会通过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来对学生进行教育。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的一些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人生观等,而显性教育则是指专门设置的课程内容和系统性的教学活动。
两者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但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两种教育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一、隐性教育1. 隐性教育的表现形式隐性教育是指那些教育者在课堂教学时往往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的一些态度、价值观念、人生观等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来自于教育者的言行举止、课堂氛围的营造等。
教育者常常会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比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和团队合作等。
课堂中的教育者还会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来传递一些隐性教育,比如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等。
隐性教育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隐性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通过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和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可以接触到一些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念等,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隐性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给学生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技能,对学生的社会适应有着积极的影响。
隐性教育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和性格塑造也有一定的影响。
教育者在日常的言行中,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习惯和性格产生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和良好习惯。
隐性教育虽然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隐性教育容易被忽视。
由于隐性教育通常是不经意的传递给学生的,学生往往难以察觉到这些教育的存在。
隐性教育可能受到教育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教育者可能会传递不同的隐性教育,这就需要教育者自身具备积极的人生观和行为方式。
隐性教育的质量难以保证。
隐性教育的传递通常是不经意的,而不是经过系统的设计和严格的控制,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课堂的隐性教育
管理篇誗德育天地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课堂的隐性教育汪丽萍(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充国小学,甘肃天水)随着社会中就业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人们逐渐意识到隐性教育在德育课堂中的重要性。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往往比考试成绩要重要得多。
一、新时代背景下隐性教育在小学德育课堂中的意义隐性教育是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等教育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生在小学阶段德育课堂中的隐性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及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一,隐性教育在德育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提升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二,多样化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德育知识的探索来增强自身对知识的认同感和对学习的成就感。
第三,德育课堂的隐性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从贴近生活的德育知识入手,学生可以发散思维,主动提出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以此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课堂中隐性教育的应用方法由于传统教育理念更加注重课堂纪律、课堂知识的灌输及理论教育。
因此,转换教师的教育观念及鼓励教师创新隐性教育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德育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渗透式教育方法的应用渗透式教育方法通过运用生活中人们易于接触的各种传播途径,比如传媒、文学、艺术等,用相关联的故事情节、艺术作品等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引导学生去理解和实践课堂内容。
例如,小学德育课堂中“与班级共成长”一课,课程目的为增强学生在班级中的集体意识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对班集体的热爱。
在渗透式教育方法的指导下,教师提前要求学生搜集与班级成长相关的物品或照片。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及讨论手中的照片或物品背后的班级小故事。
分享的故事中有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感动,也有集体生活中的摩擦和混乱。
教师总结学生分享的故事后,组织学生交流理想中的班集体的样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为了生活在理想中的班集体,同学们需要做出哪些行为来进行改善。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提高育人效果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提高育人效果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思想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显性教育是指课堂上明确的、有意识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隐性教育则是指在日常生活和教育环境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思想教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育人效果引言: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综合素养,使其能够面对未来的挑战。
显性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有意识的知识和技能,而隐性教育则可以从生活和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
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不仅可以提高小学思想教学的育人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意义1.提高教育效果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既能够在课堂上直接传授知识和道德观念,又能够通过榜样教育和生活教育等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价值观,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显性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隐性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
将二者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不仅在认知水平上得到提高,而且在品德、情感、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全面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堂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国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榜样教育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人物中感受到责任感的重要性;生活教育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将二者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
二、措施1.课堂教育和生活教育相结合生活教育是小学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道德的力量和价值。
在小学思想教育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育和生活教育相结合,将所学的知识和道德观念贯穿到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道德的力量。
例如,在小学生活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浅谈隐性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精选教育文档
浅谈隐性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策略一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征所谓隐性教育,就是指教育者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下,通过隐蔽、无计划、内隐、间接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多样性、持久性等特征。
1.教育对象的自主性传统的显性教育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强调知识灌输、理论说教,学生被动地接受,忽视学生的自觉主动性,造成学生主体缺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能力不高,只有改变这种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隐性教育通过营造活泼生动的教育氛围,借助丰富的教育载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感受、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性发挥到极致,学生选择的权利、自由和空间也得到一定的满足。
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2.教育形式的开放性隐性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形式,只要有利于学生品德培养、全面发展、正确价值观念形成的活动方式都可以用来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它是一种全方位、开放性、多层次的教育,包括班会活动、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环境、社区服务,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
隐性教育形式除了涉及学生生活的不同空间领域,在时间领域上也是充分开放的,打破传统的政治课堂在规定时间地点对学生进行特定内容教育的局限性,使学生在所有时间、空间范围内接受教育,形式的开放促进了教育效果的提高,对学生的影响面也在不断扩大。
由此可知,在不知不觉中,在不同的时空内,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3.教育内容的多样性隐性教育传播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教育内容大到社会、学校和家庭,小到学校的建筑、墙画、花草树木、校服、校歌以及学生的言行举止等,它一般将教育信息隐藏在教育对象的日常活动当中,通过激发教育对象的兴趣,使他们在自然而然的教育氛围中接受教育内容,实现教学目的。
高校德育办法中显性及隐性教育整合的体会
高校德育办法中显性及隐性教育整合的体会摘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方法中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二者各具特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不能片面的强调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应该将二者整合起来,有机的融为一体,优势互补,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本文从课堂生活、社会实践和网络生活三个方面,提出了二者整合的对策,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德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校的德育方法有多种多样,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其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
一直以来,显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中的主体方式,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一种教育方法,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整合,更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显性教育一直作为高校德育的主体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当20世纪90年代初“隐性教育”提出之后,才对应的有了显性教育的定义。
当前学术界比较有权威和被认同的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这里,笔者将显性教育定义为:德育主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正面的、直接的方式,在公开的场所,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过程。
显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目的明确化。
显性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
教育主体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传达给教育客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使得教育客体接受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理念等。
第二,教育手段规范化。
显性教育是通过公开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
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引言在教育领域中,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即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隐含的或非正式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显性教育则是课堂上教师明确地传授的知识和技能。
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在课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二者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研究进行探讨,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和方法。
一、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理论基础1. 隐性教育的理论基础隐性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
社会学上的文化资本理论指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从正规的教育机构中学到知识和技能,还从周围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大量的文化资本。
这些文化资本包括语言、价值观念、认知模式等,通过社会化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个体的意识中,从而影响其行为和认知方式。
心理学上的认知心理学和情感教育理论认为,个体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模仿和感知、接触到的信息的被动吸收,从而构建起一套心智模型和认知体系。
这种通过隐性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被称为隐性教育,它与显性教育相互辅助,构成了个体综合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二、课堂中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实践探讨1. 隐性教育的实践探讨在课堂教学中,隐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价值观念。
隐性教育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情感交流、社交活动等方式进行。
语文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讲人生经历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数学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启发性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些隐性教育的方式,教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情感智慧。
2. 显性教育的实践探讨显性教育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条不紊地传授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成熟的认知和行为能力。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通过课文解读、语言分析等方式教授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在数学课上,教师要通过公式推导、问题解答等方式讲解学生数学技能和问题解决策略。
浅谈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
浅谈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作者:任静来源:《高教探索》2016年第13期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德育工作成为一项迫切需要关注的课题。
传统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方法各自具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因此,根据二者的各自优势进行整合,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显性教育;隐性教育;高校德育方法;整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校的德育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我国高校德育发展历程中,进行德育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但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显性教育的方法,二是隐性教育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但都在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只有有效的避免两种德育方法的缺点,对两种德育方法进行有机整合,才能够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显性与隐性德育的内涵及特点分析(一)显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分析显性教育一直存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是一种主流的教育方式。
起初并没有显性教育这一概念之说,直到20世纪90年代隐性教育被提出后,有关专家才间接提出了显性教育的概念。
由于不同的专家对显性教育的理解不同,对显性教育的定义也不一样,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显性教育的定义来自于王瑞荪,他认为思想政治显性教育就是通过利用各种公共手段、场所进行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但也有学者认为,显性教育是根据领导和组织的意愿,根据特定的方案,采用正面、直接的方式,在公开场合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教育过程。
随着显性教育的发展以及定义被不断提出,显性教育也显示出许多特点:一是显性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而不是无计划、无目的的教育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要明确教育目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受教育者传递某种意识形态,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接受这一理念。
二是要采用规范化的手段进行线性教育,所谓规范化的手段是指需要通过公开的场所,进行有组织、有领导、系统的教育,并在固定的时间内予以实施。
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
《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
2023-10-30
•显性德育方法
•隐性德育方法
•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整合目录
01
显性德育方法
03教学目的
课堂教育
01
教学方法
02教学内容
政治思想教育
道德规范教育教育方式
教育内容
教育目的
02
隐性德育方法
环境熏陶
校园环境
文化环境
网络环境
社会实践
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实习实训
家庭氛围家教方式
家庭教育
03
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整合
总结词:统一性
详细描述: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虽然表现形式和实施方式不同,但它们都服务于高校德育的总目标和理念,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整合过程中,要确保两种德育方式的目标一致,形成教育合力,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相互抵消的情况。
感谢观看。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分析【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隐性教育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通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隐性教育内容包括师生相处、共同学习、班级规范等方面,通过这些细节教育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隐性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隐性教育的落实策略可以通过潜移默化和身教为范来实现。
进一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隐性教育效果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细节教育,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 隐性教育, 学生思想品德培养, 学生法治意识培养, 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落实策略, 学生影响, 教育效果, 提升效果1. 引言1.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道德与法治是社会共同生活的基本准则,对于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素质。
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规范和法律法规,懂得如何行为准则,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懂得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1.2 隐性教育的概念隐性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在不经意间、不明显地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与显性教育不同,隐性教育更多地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行为示范以及课堂氛围等方式进行的,不是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要手段。
德育教育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探究
德育教育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探究【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正式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挖掘思政学科中的内涵,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揭示了未来德育教育应该向何种方向所发展和进步。
为此现阶段中学政治老师应该加强对于德育内容的整合研究和分析,并将显性与隐性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入性,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显性教育隐性教育中学政治德育【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发展的不断进步,中国梦的实现,如何才能实现中学德育有效性深入性的提高,实现德育教学效果质量的全面优化,成为了思政老师所需思考的关键问题。
目前结合思政学科进行德育,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是显性教育方式,第二是隐性教育方式,两种方式缺一不可,所以现在需要将两种方式的优点进行整合分析和研究,实现两种方法的融合,进而推动德育教育优化完善。
一、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分析1.满足社会转型的需要伴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完善,伴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日益密切,在此过程中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环境多样化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影响,很有可能会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老师必须要加强对于初中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并以此学科为主要载体开展德育教育,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优化和完善,实现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
2.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目前立德树人理念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于各初中院校之中,初中政治学科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学科,老师更需要加强对于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分析和研究,促使德育教育更加清晰完善全面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受到引导,受到教育,从而实现德育工作的全面优化和完善,实现初中生综合能力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整合的对策分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能够提高我国当前中学德育的实效性,也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深入性,而如何才能将两者进行纵深融合,是摆在我国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工作和迫切问题。
浅谈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整合的思考第页
三、高校德育方法中显与隐整合的对策(一)课堂生活中,夯实整合的基础在课堂生活中,要注重显性课程中的隐性渗透,在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显的知识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将教育主体的价值观、、教学思路向教育客体传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可充分利用**种教学载体和**,比如利用多教学,通过一起关注国家的新闻,国家的相关方针策,帮助学生认识主流文化。
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教育意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增设一些人文社科的课程,与专业课课程优势互补.人文科学有两大特性:一是人文科学面对的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它既要研究事物的共和普遍性,又要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它不但无法排除而且要研究事物的偶然性、研究意义和价值;二是人文科学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双重属性系指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功能系指科学认识功能和功能。
古代的人文科学成果辉煌,名家辈出,诞生了一大批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治家等等。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巧妙的与专业课的传授结合起来,这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西方的学校特别重视人文社科课程的“渗透”作用,他们开设诸多的文学、艺术、哲学、学、治学和等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课程,在接受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的同时,也能从众多的观点中进行辨别和,从而自己的价值观和,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价值能力和价值选择的自觉性。
(二)中,拓宽整合的途径在高校德育方法中,显与隐整合的另一有效方式,就是教育主客体积极参与活动。
把课堂上所学理论运用到中去,在中遇到的问题反思所学理论,理论与相结合,实现式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调查活动,了解。
高校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到、高校、农村等地方进行调研,获知**方的最新成果,了解**领域内在中遇到的瓶颈.每次调研结束,可总结**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反思所学理论的局限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并增强对我国及建设的。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隐性教育的思考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抓住有效的时机,采取有效的方法合理地渗透隐性教育,进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隐性教育的渗透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隐性教育隐性教育主要指的是基于宏观的主导所开展的内隐、间接性的教育活动,此类型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许多的理论知识,除此以外还可以树立科学的三观。
这并非是主要教育目的的文化传递,而是隐性教育,其并非是传递某一种理论,其是在传达一种思维模式和生活的经验。
隐性教育有效地实现了对隐性课程的升华,其具有较强的形象性以及内隐性。
接下来,笔者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对隐性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一、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中,许多教学内容都是源自于生活的。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隐藏德育教育目标,使得学生意识不到在接受教育,而是要潜移默化地实现隐性教育[1]。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公民的权利》的有关内容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采用隐性教育方法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家的户口本以及父母的照片上交,然后由全体同学进行传阅。
在此情况下,学生就极易会引发反感,会不配合,不愿意将户口本以及照片上交,而且也会提出一定的质疑。
在此时,教师就可借机向学生进行询问:请问同学们,你们为何不愿意上交户口本以及照片呢?在此状况下要如何拒绝呢?这种情况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会认识到这一行为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在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相关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法治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对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转型期的需要,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小学的德育方法有多种多样,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其两种基本的教育方法。
一直以来,显性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方式,在中小学德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一种教育方法,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分析,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有助于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整合,更有助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一)显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显性教育一直作为中小学德育的主体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当20 世纪90 年代初“隐性教育” 提出之后,才对应的有了显性教育的定义。
当前学术界比较有权威和被认同的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这里,笔者将显性教育定义为:德育主体领导和组织实施的,按照特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正面的、直接的方式,在公开的场所,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教育过程。
.显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目的明确化。
显性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
教育主体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传达给教育客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使得教育客体接受所需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理念等。
第二,教育手段规范化。
显性教育是通过公开的手段,有领导、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过程。
在显性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有固定的场所,有明确的教育计划,有固定的教育客体,还有固定的时间来实施教育活动。
第三,教育效果显著化。
显性教育一直作为中小学德育方法的主要方法,通过显性教育方式,教育客体可以快速了解相关信息,明确教育意图,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当前学术界对隐性教育研究的很多,众说纷纭,比较权威和被认同的还是王瑞荪所下的定义:“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②在这里,笔者将隐性教育定义为:教育主体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隐性资源和环境,运用非常规和隐蔽的方式,使得教育对象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进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
隐性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教育内容的隐蔽性。
隐性教它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渗透式的教育方法,育是间接的、. 教育者往往将教育的内容渗透、蕴含于教育载体之中,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的接受其熏陶教育。
第二,教育方式的开放性。
隐性教育方式的开放性是指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各种教学载体和活动方式,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了教育主体对教育因素的控制。
第三,教育效果的非预测性。
隐性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没有量化指标,教育主体无法控制其效果。
相比显性教育单向的灌输,受教育者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隐性教育的教育效果更具有效性。
二、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必要性(一)是社会转型期多样性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和思想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且随着与国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国外的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涌入我国,从而使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2004年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6年8 月,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一轮改革也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推行,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生德育的重视态度。
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把德育工作的任务仅仅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忽视忽只重视德育工作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培养人们的能力和个性,视其塑造和激励作用,过分依赖显性教育,缺乏与隐性教育的互动整合,结果导致了德育功能的弱化。
(二)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需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两个基本的教育形式,隐性教育作为一种与显性教育相得益彰的现代教育方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认同。
长期以来,学生受国外腐朽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道德冷漠、社会责任感不强和诚信意识缺失等问题,并且对中小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等课程反感和排斥,使得我国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大的弱化了。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虽各具特色,功能互异,但我们在德育实践中不能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我们既要否定过去只重视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的做法,也不完全认同目前某些学者片面强调隐性教育的说法,而是要把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的整合起来,使其互为补充,互为转化,互为渗透,从而更好地拓展德育空间,开辟德育渠道,收到德育效果。
三、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对策(一)课堂生活中,夯实整合的基础在课堂生活中,要注重显性课程中的隐性渗透,在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显性教育的知识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将教育主体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思路向教育客体传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主体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载体和资源,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通帮助学宣传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过一起关注国家的时事新闻,生认识主流文化。
还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教育意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增设一些人文社科的课程,与专业课课程优势互补。
人文社会科学有两大特性:一是人文社会科学面对的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它既要研究事物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又要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它不但无法排除而且要研究事物的偶然性、研究意义和价值;二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属性和双重功能,双重属性系指科学性和价值性,双重功能系指科学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
中国古代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辉煌,名家辈出,诞生了一大批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等等。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巧妙的与专业课的传授结合起来,这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西方的学校特别重视人文社科课程的“渗透”作用,他们开设诸多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宗教等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课程,在接受了大量的人文社科知识的同时,也能从众多的观点中进行辨别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逐步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和价值选择的自觉性。
(二)社会实践中,拓宽整合的途径在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另一有效方式,就是教育主客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把课堂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思所学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开放式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
中小学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至U公司、中小学、农村等地方进行调研,获知各方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各领域内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每次调研结束,可总结各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反思所学理论的局限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并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组织学生进行挂职锻炼,提高独立工作能力。
中小学学生由于长期在学校生活,没有工作和社会经验,“眼高手低”的情况普遍存在。
中小学学生可以通过在学校职能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勤工助学或挂职锻炼,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独立工作能力。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
中小学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面向学校、面向社会组织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
社会宣传可以包括国家的政策方针、关注弱势群体、相关专业技能、普法宣传等;志愿活动可以包括公益服务、支教支边和社区共建活动等。
通过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在为同学和其他公民提供了相关信息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外,中小学学生还培养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自身的认知能力,提高了社会的公德水平,更有效的促使了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实践中的整合。
(三)网络生活中,丰富整合的载体随着科技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举“不管你现在做什么一位匿名世界经济学家说:足轻重的地位。
或有什么想法,你必须要迎接互联网,然后适应互联网,除此之外你别无选择”。
网络的普及,为中小学德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进行整合。
网络扩展了显性教育的空间,以前的显性教育只是在公开的场合、面对面的进行,有了网络这一载体,人们可以不管距离进行即时的交流与学习。
网络为显性教育增加了更多的教学手段,教育主客体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学校论坛、QC群、电子邮箱等进行互动交流,教育主体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活动,兼具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能。
同时,网络为隐性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互动平台。
在课堂和社会实践中的一些隐性教育方式,许多学生不愿参加,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而言,网络无疑是他们与老师交流的一个有效手段。
网络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学生利用网络的这种虚拟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表个人见解,利用网络帮助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网络充分发掘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功能,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总之,坚持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中小学德育是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一项根本工作,是中小学育人的生命线工程。
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也成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方法中的两个基本方法,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应该立足于中小学德育的实际,对二者整合的研究,重要的作用。
.充分借鉴最新的学术理论成果和发达国家先进的德育模式,提出更有效的对策,从而更好的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服务,探索出适合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