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偏差生的转化
行为偏差生转化措施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行为偏差学生转化计划乌江中心小学陈圆圆一、行为偏差生情况分析行为偏差生往往自制力差,家庭教育跟不上。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多谈心、多交流,才能渐渐消除其对抗心理,促使他们把心中的积郁倾吐出来,进而诚心接受教师的教育。
二、工作措施与方法: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行为偏差生要有宽容的气度,要耐心地疏导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让他们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解除精神上的负担,增强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绪。
1.积极对待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各科任老师能热心配合,使得他们能有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改正不良习惯的决心。
2.不给行为偏差学生随意地贴上“坏学生”的标签。
给行为偏差学生随意地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13.把握四个要点:“勤、细、严、爱”。
即勤于观察了解他们的变化,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细心发掘闪光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树立其进取的信心;严格要求其改正缺点,当学生犯错误时,及时指出问题,帮助其改正;真心关爱学生。
同时,结合“行为偏差学生”的偏差行为易于反弹的特点,要认清“反复抓、抓反复”的重要性。
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班主任要争取学校、家庭、社会和全班同学的支持和配合,坚持不懈,共同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5.与学生共同制定计划,按计划执行,改正不良习惯,在这期间,只要学生有点滴进步,就多加表扬,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坚定其转化的信心。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案例的学习,注意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多采用正确的、正面的方法和积极的心态,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做学生的工作。
三、主要工作安排:1. 开学初:在班级中营造欢快积极的情绪体验,帮助行为偏差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日常教学中对行为偏差生进行情感投资,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3.各种活动中消除“负积累”,捕捉闪光点,帮助行为偏差生养成健康的情感。
如何做好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
如何做好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行为偏差生在学校和班级中占有的比重应当说不少,他们的发展状况如何与班级的成长密不可分。
因此,做好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很有必要。
而要想从根本上转化行为偏差生,就应首先做好行为偏差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突破口找对了,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我班学生史本帅生活在一个离异后再婚的家庭中,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庭教育,使他行为自由散漫,上课无组织无纪律,随意说话、走动,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与同学关系不融洽,我行我素,常常为了一点小事他就与同学发生争吵。
离异的家庭使该生心灵受到创伤,离异的家庭造成了他脾气急躁,情绪易激动,言语粗鲁。
针对该生的情况,我认为造成该生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情感教育,日积月累造成他扭曲的心态。
针对以上情况,我采取了以下转化措施:首先,进行情感投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人都是有感情的,学生也不例外。
每天我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和他交流谈心,哪怕是五分钟。
谈心时,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解除精神上的负担。
从而,根据他的心理特点和心态,研究他的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能力等心理品质,寻找心理症结。
然后,深入分析成因,进行引导,以丰富的感情、坚强的毅力、富有情趣的语言和较强的表达能力,从各方面感染他,帮助他排遣和消除消极情绪,促使他走出认识的误区和盲区,用爱感化他,使之在心理上对我产生亲近感、信任感。
其次,努力挖掘他的闪光点,让他树立起了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平时,我增加了对他的关注度。
日复一日,我发现了他的好多优点,好比说,劳动最卖力、最认真、不怕脏、不怕累等。
于是,我就抓住时机,恰如其分地对他进行表扬,让他逐渐看到了自己的长处,从而树立他的自信心。
之后,在其他活动中,哪怕他有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加以表扬,从而使他逐步形成健康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一切,争做生活的强者。
如何转化行为偏差生
如何转化行为偏差生所谓“行为偏差生”是指行为长期偏离学校基本要求或者经常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中小学生。
对于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如何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这个案例可以给我有益的启示。
作为一名班主任,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相信教育的力量,只要我们针对不同的差生,对症下药,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对于行为偏差生的转化,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有良好心态对待行为偏差生不能情绪失控,因为情绪失控完全无助于教育学生,只能造成师生对立,引发学生更大的行为失控。
教师情绪失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己倾注了大量精力,但是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进而产生的失望和愤懑。
这是由于教师对于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规律缺乏应有的认识。
行为偏差生一般已经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或者已经形成一套错误的处世方式,他们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行为习惯问题,或许还伴有心理问题,他们一般意志力薄弱。
所以,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因此,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平和宽容的心态,切忌期望过高和操之过急。
二、以真诚的爱感化行为偏差生行为偏差生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首先想到了告诉其家长,美其名曰“家访”,其实在学生眼里这可不是什么“家访”,“家访”次数多了,连家长也不认为是“家访”了。
学生心如明镜:老师又告我的状了,我才不买你的账呢!真到了这个程度,我们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很难做了。
其实,家访是一把双刃剑,频繁家访是把老师的德育工作简单化了,滥用家访权力反而不利于我们德育工作。
学生的不良行为,有些是必须要告知家长的,有些则不一定要告知。
比如,小孩私自去江里游泳,这是必须要通报家长的,并且要在班上放大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以儆全体同学。
但有些小错误,可以不必总是给家长“打小报告”了。
其实,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也不知所措。
反倒是,频繁家访让孩子摸透了家长的脾气,同时也掌握了老师的特点,判逆心理由此滋生,为班级管理留下后患。
行为偏差生转化措施
行为偏差生转化措施本学期班主任生活开始后,深觉不仅要把工作要点放在促进全班学生的学习上,而且要继续放在转化行为偏差生上。
因为一个班级的班风关键要看问题学生的风气怎样。
行为偏差生的转化效果对良好班风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因此这学期在行为偏差生的转化方面,我将做到以下几点,争取在问题学生转化方面有所进步。
一、克服行为偏差生的心理障碍,对症下药。
行为偏差生自制力较差,在思想和学习方面较其他同学有一定距离,他们在班里为数不多,但是给班级常常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并且有一定的破坏性和反复性。
因此,在做他们的工作时,要从根源上分析其存在原因。
挖掘其内心想法,剖析其行为,帮助他们树立勇气,克服自卑心理,从一点一滴小事中认识到他们的优点,使他们能够独立自由的进行学习、生活。
有的学生,自卑心理差,容易盲目做事,且不考虑后果。
本学期我打算为他找一个帮手,时刻提醒他,那些方面该做,那些方面不该做,并且帮助他在学习方面有所提高。
从前一阶段转化工作来看,该学生进步很大,思想有一定提高,且非常遵守纪律,只是学习方面没有明显进步。
二、一颗恒心转化行为偏差生。
转化行为偏差生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因此一定要做好打硬仗的心里准备。
每个学生肯定都想学好,表现好。
但个别同学往往做不到。
因此抓行为偏差学生工作不能满足于一时的成功,应该有反复抓的思想准备。
我班有个别同学,思想动荡,行为出格,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平日喜欢在校园内东走西窜,调儿浪荡,针对这一现象,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分析自身的问题,促其行为及思想有所进步,要加强"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的行为去感化他,使他在今年能有更好的表现。
三、对行为偏差生要过多的给予爱心。
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
在生活中、学习中充分注重他们,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们,认识到他们不是孤立的。
另外要进行赏识教育,增强问题学生的自信心。
在授课中,进行分层教学,使问题学生能"吃的好",逐渐提高自己的成绩。
如何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
如何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所谓“行为偏差生”是指行为长期偏离学校的基本要求或者经常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中小学生。
对于行为偏差生的转化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行为偏差生的转化,任课教师责无旁贷,但是班主任肩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更大,行为偏差生的教育应当说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如果说行为偏差生的转化是诸多因素的共同结果,那么班主任的因素我认为是第一位的。
班主任是转化行为偏差生的催化者和协调者。
基于这种认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对行为偏差生的转化的心得体会。
一.班主任应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学生的行为不端不是一天形成的,当班主任在自己的班里发现有这种顽固性不良行为的学生时,这个学生的某些品质至少已经暂时形成了。
也就是说,该生的前任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群如果没有促成这种品质,至少也没有改变它。
教育方法科学的班主任不仅不会促成或巩固不良品行,相反会改变它。
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并不神秘,那就是尊重学生及学生成长的规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知道他们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进步并及时表扬和鼓励,严格管理,适度批评,注意保护并努力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
这不由让我想起了去年我班的一个学生。
“老师,我的作业没有带……”一个可怜巴巴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
我转头一看,原来是我班学习成绩差、习惯不好、上课时又爱开小差的小 A.。
当时我看着他,问他具体情况,他却有意不看我的眼神,低下头站在我的旁边。
这是一个比较贪玩的学生,下课时能玩得忘记时间,但以上课就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总是心不在焉,闷闷不乐的样子。
课堂上做练习,他不是东找找,就是西寻寻,半天也拿不出本子,以至于别人做完了,他还没有开始。
所以,直觉告诉我他不是没带,而是没做。
开始我真的非常生气,认为他是“朽木不可雕”,但当我静下心来细心想一想时,决定还是把事情了解清楚再下断论。
原来,他做作业的速度非常慢,而且字歪歪斜斜,同学取笑他,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学都学不会,于是开始厌学,编各自各样的理由逃避学习。
浅谈如何转化行为偏差生
浅谈如何转化行为偏差生行为偏差生是指学习差、行为表现差的学生。
在我校行为偏差生的表现为:抽烟、喝酒、捣乱课堂纪律、不尊重师生、违反校园规章制度、沉迷网络等。
这部分学生在班级可能为数不多,但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他们能以点带面,影响周边的同学,甚至影响到班风、学风,阻碍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通过与部分行为偏差生的深入交流,我认为转化这类学生的主要策略是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让他们在师生中得到肯定,获得更多的自信。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转化行为偏差生呢?下面,谈谈我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建立学生档案,掌握基本情况作为班主任,要对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知根知底,尤其是行为偏差的后进生,更要进行调查研究,从学习、行为、家庭、性格等各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2011年,我班上有个苏同学,成绩差,有厌学情绪,喜欢捣乱课堂,与科任老师经常发生冲突,利用课间时间强迫同学帮其“跑腿”买饮料、面包等东西。
我还了解到苏同学爱耍无赖、泼皮,只要他一个不愿意,连调整座位的事班主任也无法开展。
于是,我刻意制造了一次“偶遇”的假象:苏同学在校门口等车的时候,我故意经过,假装顺路要载他一程。
很自然地,送他回家并顺便到他家里喝茶。
这是我对苏同学的第一次家访。
此行,我收获不少。
通过与其父母的沟通,我了解到另一个与在学校表现截然不同的苏同学:胆子小,怕惹事,有孝心,时常帮妈妈做点小工活,夜里从不敢单独出门。
回校后我马上建立档案,并分析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
后来,我经常用“偶遇”的方式,到该生家里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在取得苏同学信任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影响他。
从此,他很少跟科任老师有冲突,课堂上也遵守纪律,作业也不再抄袭,尽量独立完成。
由于落下的基础太多,该生的进步不明显,自卑感越来越强,一度要辍学。
但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鼓励下,该生还是坚持读书,努力完成了初中学业。
二、充分尊重理解,用爱打开心扉2010年,班上有个陈同学爱打架,旷课、逃课,夜不归宿泡网吧,捣乱课堂秩序,小动作不断,影响课堂教学。
行为不良学生转化方案
行为不良学生转化方案一、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优秀的品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班风。
营建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本班学生现状本班共有学生44名,目前看来,总体思想品质较为优秀。
行为不良的现象比较少见。
主要表现为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交头接耳或者做小动作。
课下有追逐的现象。
至今没有发现其他重大危险事件。
比较调皮的几位学生也能听取劝阻,只是自我要求不够严格,或者对行为的预见性较差。
三、采取措施1、运用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转化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促进外在学习动机向内在学习动机转化,保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对于学习而言,外在动机维持的学习行为虽然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作用不是长期的。
内在动机更有利于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兴趣,实现终生学习。
2、采取行为矫正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爱心是行为矫正的前提。
不管是班主任、家长还是普通科任老师,都应该认识到,孩子虽然有不良行为,但这只表示他形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不表示他的品质就不好。
每一个人在某个特殊的时期都可能有过一些不良行为。
“消灭”或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在接纳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我是受欢迎的,如果消除了不良行为,我会更受欢迎”、“我能做到”时,学生也才会更积极地配合行为矫正、寻求改变。
运用“小步子原则”看到学生有不良行为,特别是具有攻击性、伤害性的行为时,教师都恨不得能立刻、彻底改变情况。
但事实上,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能长期保持下来,必定是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受到强化。
要矫正不良行为,必须要循序渐进,遵循“小步子原则”。
3、运用群体心理学效应,改变学生不良行为。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自己所属班集体的认同。
他越喜欢这个班级,越是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班集体成员的赞赏就是社会性强化,它满足了学生被接纳、被尊重、被爱的需要。
社会性强化通常对全体学生都有效。
因此,当学生有好的表现或是不良行为减少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
对行为偏差生的管理和转化措施
对行为偏差生的管理和转化措施标题:深入探讨行为偏差生的管理与转化措施引言:行为偏差生,是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
他们的行为与常人偏离,需要特殊的管理和转化措施。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对行为偏差生的管理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转化措施的有效性。
深入研究这一主题,以期给予读者全面、深入、灵活的理解。
一、行为偏差生的管理1.1 理解行为偏差生:行为偏差生是指行为模式与社会规范相悖的个体,他们可能表现出攻击性、抑郁、自闭等行为。
1.2 传统管理方法:传统方法采用惩罚为主的管理方式,忽视了背后的根本原因,常常无法改善行为偏差生的状况。
1.3 结构性管理:针对行为偏差生,应采用结构性管理,建立规范、明确目标,以提供稳定的环境和有序的行为导向。
二、行为偏差生的转化措施2.1 心理支持:行为偏差生常常患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是转化措施中的重要环节。
2.2 社交互动:鼓励行为偏差生参与社交互动,并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减少行为偏差。
三、有效的管理和转化措施3.1 多元化方法:对于不同个体的行为偏差生,我们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因材施教,以找出最适合他们的管理和转化方式。
3.2 监测与评估:行为偏差生的管理需要不断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并记录行为改变的进程,以确保有效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行为偏差生的管理和转化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我的观点中,关键在于关注行为偏差背后的原因,通过全面评估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心理支持和社交互动是转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提供情感上的陪伴和与他人的互动,有助于促进行为偏差生的转化。
总结:行为偏差生的管理和转化措施需要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传统的管理方法往往无法产生预期效果,而结构性管理和个性化的转化方法则可以使行为偏差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通过心理支持和社交互动,可以为行为偏差生创造更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在我看来,行为偏差生不仅需要社会的关注,也需要社会的包容与支持。
如何转化行为偏差生
如何转化行为偏差生所谓“行为偏差生”是指行为长期偏离学校基本要求或者经常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中小学生。
对于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是当前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如何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这个案例可以给我有益的启示。
作为一名班主任,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相信教育的力量,只要我们针对不同的差生,对症下药,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对于行为偏差生的转化,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要有良好心态对待行为偏差生不能情绪失控,因为情绪失控完全无助于教育学生,只能造成师生对立,引发学生更大的行为失控。
教师情绪失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己倾注了大量精力,但是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进而产生的失望和愤懑。
这是由于教师对于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规律缺乏应有的认识。
行为偏差生一般已经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或者已经形成一套错误的处世方式,他们既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行为习惯问题,或许还伴有心理问题,他们一般意志力薄弱。
所以,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因此,教育转化行为偏差生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平和宽容的心态,切忌期望过高和操之过急。
二、以真诚的爱感化行为偏差生行为偏差生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首先想到了告诉其家长,美其名曰“家访”,其实在学生眼里这可不是什么“家访”,“家访”次数多了,连家长也不认为是“家访”了。
学生心如明镜:老师又告我的状了,我才不买你的账呢!真到了这个程度,我们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就很难做了。
其实,家访是一把双刃剑,频繁家访是把老师的德育工作简单化了,滥用家访权力反而不利于我们德育工作。
学生的不良行为,有些是必须要告知家长的,有些则不一定要告知。
比如,小孩私自去江里游泳,这是必须要通报家长的,并且要在班上放大这种行为的危害性,以儆全体同学。
但有些小错误,可以不必总是给家长“打小报告”了。
其实,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也不知所措。
反倒是,频繁家访让孩子摸透了家长的脾气,同时也掌握了老师的特点,判逆心理由此滋生,为班级管理留下后患。
谈谈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化
谈谈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化----班主任工作案例高三(7)班陈金梅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问题。
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应如何转化行为偏差学生,促其向好的方向转化,是很多教育工作者长期探讨的问题。
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体会,转化行偏学生,首先要研究他们,而研究他们又必须先了解他们,关爱他们。
曾有教育家说过: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我认为这只能从理论上讲,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有很大距离的。
所谓行为偏差学生一般是指学习习惯差、或品行表现差、或两者都很差。
其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认为不外乎下面几种:一、家庭原因1、家庭环境的影响。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浪潮已涌进了千家万户,很多学生家长年外出,有经商的、有出国的、有摆摊设店的、还有去厂里打工的,忙得不亦乐乎,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了,但却苦了学校的老师,影响了在校读书的子女。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一言一行已成为孩子的表率,可又有多少父母真正做到呢?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有钱,就不怕自己的子女培养不好,从而忽视了与子女沟通的机会,有些家长整日忙于娱乐,或忙于赚钱,一天之中与子女见面的时间也少得可怜,难道不是吗?早上子女到学校时,他们还没起床;中午子女放学回家,他们已上班;晚上子女放学回家,他们才离家没多时,待夜深人静回家还会影响他们的宝贝睡觉,诸如此类,很多家长的行为不但没有帮助其子女的学习,反而还影响其子女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在校学生行为偏差和学习困难,至于那些单亲或双亲在外的学生,其行为偏差就可想而知了。
2、家庭对子女的溺爱。
有的家庭生活条件很好,放手让其子女用钱,只要是其子女需要的,不问原因就给前了,致使其子女从小就学会大手大脚的花钱,有时当其子女有过错时,有的家长还包容、隐瞒,并对学校的教育不予配合,甚至对学校教育持相反的态度。
二、社会原因改革开放复杂多变的商品经济,给广大人们带来很多好处,然而由于西方腐朽文化的不断渗入,对在校学生的流毒已很深,如赌博,玩电子游戏机,观看黄色影视书刊(特别是一些庸俗低级的外地歌舞团),不能不说害了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其行为偏差也就很自然了,所以,有人说: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学校教育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浅谈班主任做好行为偏差学生教育转化的方法
浅谈班主任做好行为偏差学生教育转化的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也多了很多。
由于学生正确的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受外界众多因素的影响,学习目标模糊,有的甚至变成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
如何帮助他们改掉缺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这就成了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当前重要的课题。
一、行为偏差学生形成的原因1.社会环境原因。
社会上不良文艺作品和非法出版物充斥市场,吃喝、赌博、腐败、浪费、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以及家庭周边的不良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受到了不良的影响。
2.家庭原因。
家庭组成结构、家庭生活氛围以及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家长对孩子的思想、学习情况漠不关心,过分溺爱,引导、督促不力,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父母整日吵闹或离异,都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学生得不到温暖的爱和教育。
3.学校原因。
学校、老师对行为偏差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够了解,不能与学生进行良好对话。
教育方式简单、生硬,课堂死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4.自身的原因。
行为偏差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自我管理不严,对学习没有兴趣,对道德的是非认识模糊,意志不坚定,无进取心和自制力,依赖性比较大等。
二、班主任工作中,对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变方法1.多关心。
行为偏差学生注意力常常不集中,控制力极弱,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老师要花精力去管理他们、帮助他们。
对于行为偏差学生的偏差行为,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大加训斥、大发雷霆,甚至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干脆不问青红皂白请家长到学校,使得学生对班主任是又恨又怕,没有一种想上进的克服困难的信心,促使其走向教育的反面。
行为偏差学生因为平时比较调皮任性,往往很少有人关心他们。
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关心这些学生,平时一句简单的问候,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班集体的温馨,他也会在班集体良好的氛围中慢慢转变。
小学行为偏差生转化记录
小学行为偏差生转化记录引言小学阶段是儿童人格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行为偏差生,即在行为表现上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
这些学生行为偏差的出现,往往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通过转化教育来促使他们逐渐走上正轨。
本文将记录小学行为偏差生的转化过程和效果。
背景小学行为偏差学生是指在学校中表现出行为异常、与常规不符,影响自身和他人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学生。
行为偏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攻击行为、逃避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行为偏差的原因可能包括家庭环境、个人经历以及生理因素等。
小学行为偏差生的存在对个人和学校都会带来一定困扰,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转化教育来帮助这些学生改善行为表现,提升学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转化教育措施1. 行为规范制定为了引导小学行为偏差生改正其不良行为,学校制定了行为规范,明确了学生在校园内应该具备的行为准则。
行为规范包括课堂纪律、礼貌待人、自控能力等方面。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行为规范,并设立行为规范评估机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持续跟踪评估。
2. 家校合作除了学校的努力外,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开展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并共同制定学生的转化教育计划。
家长在家庭环境中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条件,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
3. 心理辅导对于行为偏差生来说,心理问题可能是其行为偏差的根源。
因此,学校组织专业心理教师进行个别和集体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旨在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引导其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行为习惯。
4. 社会适应训练行为偏差生在社交方面常常存在困难,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
因此,学校开展社会适应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提升自身与他人相处的能力,进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转化效果评估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小学行为偏差生的转化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行为观察评价学校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校表现来评价其行为改变情况。
班级管理中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化
班级管理中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化发表时间:2016-10-17T15:46:25.557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3期作者:马忠福何亚娟[导读] 抓好对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忠福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花庄学校730000;何亚娟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第一小学730000 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农忙、教育观念淡薄,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照顾,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导致学习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对学习会失去兴趣,行为习惯与正常学生有偏差。
这些学生虽然在班级里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因素,影响了学习。
抓好对行为偏差学生的教育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行为偏差学生的成因根据我多年的教育经验,学生出现行为偏差的原因无非来自以下四个方面:家庭原因、社会原因、教师原因和自身原因。
而家庭原因又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因。
1.行为偏差学生的形成与他们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通过家庭的生活环境、双亲的教养水准以及家庭的人际关系等方面潜移默化地进行的,这种影响往往发生在不知不觉之中,有着浓厚的情感基础。
2.部分学生家长从事个体经营,他们为了赚钱整天忙于奔波,无暇顾及教育子女,而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往往在他们身上反映的比较多。
这样又直接对他们的子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还有一些学生成为困难生是因为家庭的缺损。
3.教师原因。
(1)人才观有问题。
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绝大多数教师对待和评价自己学生的标准,他们也普遍歧视成绩差的学生。
(2)认识论有偏差。
同样一件事发生在优生与差生身上,教师所持态度不同,认为学习差的孩子样样都不好,存有偏见。
(3)艺术性不够。
教师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
4.自身原因。
(1)学习无目的性。
(2)学习懒惰性。
行为偏差学生转化方案
行为偏差学生转化方案引言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行为偏差学生。
这些学生表现出与常规行为不一致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缺席、迟到、旷课、不服从规则、冲突行为等。
面对这些学生,学校和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他们转化行为,以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学校环境,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1. 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为了让学生理解哪些行为是被期望的,学校和教师应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
这些规范应该包括学生应该具备的正确行为和避免的不良行为。
在规范中,应该写明具体的行为要求和相应的后果。
例如,如果学生迟到超过15分钟将被记录警告,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2. 个别辅导对于行为偏差学生,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个别辅导。
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这种辅导可以采取心理咨询、行为训练和学习指导等形式,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调整行为。
3. 设立目标和激励机制为了帮助行为偏差学生改变行为,学校和教师应设立明确的目标和激励机制。
目标应该明确、可量化,并与学生的个人情况相适应。
例如,一个目标可以是每周至少出勤100%的课程。
当学生达到这个目标时,可以给予奖励,例如公开表扬或小礼品等形式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
4. 提供社交支持行为偏差学生通常存在社交障碍或人际关系问题。
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社交支持来帮助学生改善社交技巧和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这可以包括组织团队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等措施。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心理专家给予学生个人辅导,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5. 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教师应积极与学生的家庭保持联系,加强家校合作。
与家长密切合作可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并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制定帮助学生改变行为的方案。
教师可以与家长讨论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行为改变情况,共同制定行动计划,并互相支持学生的发展。
6.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行为偏差学生通常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和教师应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行为偏差学困生转化方案
学校行为偏差学困生转化方案一.指导思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
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了解每个的特点,认真的分析行为偏差生形成的原因,并且制定了“行为偏差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
二.行为偏差生情况分析:在学习习惯、日常行为习惯等方面有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也就成了行为偏差生。
和男生打jia,和女生逗zui,谁得罪他就遭到各种各样的bao复,上课随意讲话,不参加大扫除,不交作业,和老师ding撞……行为偏差生一般缺乏辨别是非能力,易受暗示,缺乏主见,自控能力较差,有时在校外更易盲目随从。
为给自己推脱责任而说谎。
三.工作措施与方法:1、班主任观念的积极转化,各科教师的热心配合。
在工作过程中,班主任的观念要积极转化,由以前看分数,注重优生的辅导,对学困生有歧视的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
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各科任老师能热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
2、在班级里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前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3、在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环境。
努力把班级集体建设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过程。
如试行“今日我当家”干部轮流制度,让每一个学生中的一些问题放给学生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
4、实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摸清学生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结,形成网络。
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
学校行为偏差学困生生转化总结
学校行为偏差学困生生转化总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尽力做好行为偏差生的转化工作。
为此,我根据行为偏差生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现对近年来行为偏差学困生帮教工作总结如下:剖析差生思想特点,以爱心来做好思想鼓动工作。
行为偏差生,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发展的结果。
教育行为偏差生的时候,要善于观察、分析心理状态,掌握他们心理上的特殊矛盾,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后进生的心理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自尊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
(二)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
(三)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矛盾。
首先,关心和爱护行为偏的学生。
这是做好行为偏差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爱护是打开心扉的金钥匙。
行为偏差生更需要温暖、信任和热爱,所以教育要讲究艺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耐心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任何一个后进身上都可以找到闪光点,对他们的缺点要树立本性可移的信念,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三把火—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第二、对待行为偏差生要满腔热情又要讲究教育艺术。
班级中的行为偏差生,往往是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分子,他们以对抗教师为目的,有约定束成的行为准则。
注意启蒙,培养辨别是非曲直能力,在集体中反复制造否定的劣行的后果,使他们体验到这些错误的危害性。
要利用他们重感情的特点,不要和他们造成情感上的对立,让他们体会到善意和温暧,以消去他们疑虑感心理和对立情绪。
同时注意挖掘这些学生进步的开端,让他们感到在班中有一席之地,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挺起胸膛走路。
第三、培养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
培养和启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有意地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热情地鼓动他们,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加强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具体的问题,提高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培养学习兴趣。
1行为偏差学生转化方案
行为偏差学生转化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和谐的师生双边关系,切实让每一个学生受到关注和尊重,学校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行为偏差学生转化“一帮一”师生、生生结对活动,积极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教师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后进生转化。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为了把这项活动抓实、抓细、抓好、抓出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认真分析后进生在学习、行为上存在的不足,帮助后进生尽快克服学习、行为上的困难,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变化,注重学生良好品德与习惯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师要持之以恒,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平时多给予其关心和辅导,增强他们的信心,辅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在活动中要善于对工作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注重改进方法,积累经验。
要关注学生成长的点滴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在各项活动开展中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加强活动的理论指导,实现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指导每对学生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各取所长、共同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三、具体措施:(一)在学校统一安排下,各班及时上报“结对帮扶”师生名单,召开学校“结对帮扶”专题会议,积极参与分析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各班认真迎接学校对班级的“结对帮扶”工作的评定。
(二)认真填写“结对帮扶”登记表,由班主任提名帮教对象,上报学校政教处备案。
帮教教师每月填写好工作手册,做好帮教记录,进行帮教跟踪。
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其真实的思想状况,使帮教与帮心同步进行。
同时,要加强平时的帮教,不能有问题的时候就帮助教育,没有问题的时候就不闻不问,重在防患于未然。
同时班主任要发动全班同学特别是优秀生,与后进生建立帮扶对子,成立互助小组,让优秀学生关心帮助后进生,从而形成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进一步约束和激励后进生向优秀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偏差生的转化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
”所谓行为偏差生,是指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两者均差的学生。
具体表现为:思想品德不高尚,缺乏爱心、责任感和义务感;心理健康不健全,言行不能统一,叛逆性过强;行为习惯不良,自由散漫,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辅导,将对孩子的发展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才能转化行为偏差的行为呢?我们应该找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当代小学生行为偏差产生的客观原因。
主要包括:家庭不良教育的影响。
人们知道,影响和决定人的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教育,而从人出生到社会化过程,又集中到环境和教育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我们也知道,一个人的成长除了有自我教育以外,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而作为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由他们的身心和成长规律特点,决定家庭对他们的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说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发展之要素的一个“综合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
尽管家长文化程度高低并不与青少年出现偏差行为成正比,但目前家长整体文化素养较低而导致教育子女失当这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事。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父母自身素质太差,家风不正。
一种是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不少家长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差,滥交不良朋友,说话做事不注意场合身份,作风不正,行为不轨,这往往是孩子形成不良品行的温床和染缸。
另一种是家庭成员之间对孩子的教育不一,特别是隔代教育,使孩子感到行为无准则可依,是非观念模糊,有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致使孩子长期放任自流,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受坏人勾引而变坏。
(2)、对子女期望过高。
不少家长观念陈旧,以家长的“思维方式”要求孩子达到规定目的,殊不知当孩子的能力,自身愿望达不到家长“定式”时,就反过来影响学习,行为上更出现偏差。
(3)在教育方法上单一。
重言教,轻身教。
一是发现孩子有不规行为,即打骂齐下,信奉“棒头出孝子”。
二是溺爱孩子,给钱给物,使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称王成霸的恶习。
三是放任不管,推向社会。
随着社会发展,留守儿童众多,离婚率上升,离异父母子女增多,这些少年受到继父母冷落与歧视,个别的会被遗弃,使他们失去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在坏人的教唆下,很可能走向歧途。
(4)在投资形式上重“物质”轻“精神”。
相当部分家长重视孩子的身体营养健康,往往忽视孩子的精神健康,缺乏富有新意的,适应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变化的教育,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物质超前,心理滞后”的后果。
(5)在教育内容上重“应试”轻“素质。
孩子回家家长问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次考几分?”,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规定孩子不准参加课外阅读,不让参加家务劳动,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尽管社会一再呼吁警惕“高分低能的畸形儿”产生,但片面追求升学率在家庭教育中仍然成为当前的一个突出顽症。
二、如何才能转化这些行为偏差生的偏差行为呢?
〈一〉教师要摆正心态,对行为偏差生一视同仁没有天生的行为偏差生,也没有绝对的优秀学生,他们差异的出现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造成的。
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除去对行为偏差生的偏见:如排座位时坚持以身高定前后;班级活动时不要忘记给他们施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
要像对待优秀学生一样去尊重和引导他们,重新对他们充满“期望。
〈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给予行为偏差生更多的情感关怀受心理行为特征的制约,行为偏差生往往有意无意拉开自己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形成一道深深的“心理鸿沟”,要“转化”先“感化”。
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只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行为偏差生多一份关爱,多一分尊重,少一份歧视,少一份斥责,把更多的爱心倾注在他们身上,处处给他们体贴和温暖,就能感化他们“冷漠”的心。
只要我们爱得真诚,必然会得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效果。
〈三〉用心捕捉亮点,扬长去短行为偏差生只是在某些思想行为上存在偏差问题,他们身上还有许多的“闪光点”。
但由于其“闪光点”比较微弱,常常被大量的消极因素所掩盖。
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细心地观察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还有,如某些行为偏差生或有文艺、或有体育、或有绘画等一技之长;某些行为偏差生思想活跃、思维敏锐;某些行为偏差生……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以辨证的思想、敏锐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去发现、挖掘他们身上这些“闪光点”,给予表扬,并借题发挥,加以利用,为他们提供表现“闪光点”的机会,让学生在赞美的阳光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受到鼓舞,从而迸发出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
在表扬他们“闪光点”的同时,诚
恳地指出他们的缺点,从而帮助他们克服行为偏差问题。
当然,对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还应注意准确性和启发性,注意批评的语气和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