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教案4-6电磁感应定律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cfb3ef4a7302768f99391f.png)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电工基础教案使用教师:xxx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 认识电路教学章节 学时数1.1 电路 1.2 电流 1.3 电阻 6 1.4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4 1、 “理想电路模型”概念的建立。
2、 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的概念。
3、 理解、欧姆定律(全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 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2、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电位、电阻、电能、电功率。
3、 掌握、欧姆定律、最大功率输出定理,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第二章 简单的直流电路教学章节 学时数2.1 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2 电阻串联电路 2.3 电阻并联电路 2.4 电阻混联电路 8 习题课 1 2.5 万用表1、 运用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解决电阻电路问题。
2、 熟练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 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1、 掌握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
2、 学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 掌握万用表的应用。
第三章 复杂的直流电路教学章节学时数3.1 基尔霍夫定律 3.2 支路电流法 3.3 叠加定理 3.4 戴维宁定理8习题课 2 本章总学时101、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2、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只含两个网孔)。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4、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第四章 电容教学章节 学时数4.1 电容器与电容 3.2 电容器的参数和种类4 1、 理解电容的充放电过程。
2、 初步建立交流电路的概念。
1、 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计算。
2、 掌握电容器串、并联的性质及等效电容的计算。
3、 了解电容充电和放电过程,电容充放电过程中能量转换规律。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cd018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9.png)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
3.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推导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过程。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探讨电磁感应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电流磁效应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思考。
2. 讲授新课:(1)介绍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引导学生理解磁通量变化与感应电流之间的关系。
(2)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让学生掌握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
(3)分析电磁感应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变压器等。
3. 课堂互动:(1)提问: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是什么?(2)提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是什么?(3)讨论:电磁感应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 实验演示:(1)演示电磁感应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5. 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2)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重要性。
7.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实验报告。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问题,正确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ae2a22c850ad02de804172.png)
序号:6
教学时间: 2019 年9 月19 日
教学课题:第六章电磁感应
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第二节感应电流的方向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深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掌握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的。
教学难点: 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及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
教学关键: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并举一反三练习使学生掌握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后,人们自然想到:既然电能够产生磁,磁能否产生电呢?
(三)课堂小结:
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以用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来判定. 这两种方法本质是相同的,所得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右手定则适用于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况,而楞次定律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普遍规律。
(四)布置作业:习题1—4
(五)板书设计:
第六章电磁感应
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
一、电磁感应现象
二、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第二节感应电流的方向
一、右手定则
二、楞次定律
三、右手定则与楞次定律的一致性
(六)课后记:。
《电工基础教案》——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电磁感应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6ac36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e.png)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有一种自主的能力去用物理的思想推理实验现象和理论的联系。
学生对磁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比较感兴趣的,故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了解磁与自然界一些事物和现象的联系,满足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需求。
教学过程备注提出学习任务导入新课:回顾奥斯特实验,考虑奥斯特实验的本质是电生磁现象,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那么磁能否产生电?我们今天就来探索磁对电的作用。
一、课程概述1、本节研究对象---电磁感应定律(1)电磁感应现象(2)楞次定律(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直导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方向(5)电磁感应的应用2、本课程性质、内容及地位本课程是电子电工类应用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气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电工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学生后续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有关交流电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更复杂内容的基础。
3、本课程学习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为实现培养目标安排学生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学中做,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先直流后交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讲授新课1、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1)当磁铁插入时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2)当磁铁快速插入和缓慢插入产生的现象有什么区别?(3)当磁铁拔出时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当磁铁插入后静止不动时有什么现象?(5)当磁铁的磁极发生变化时,插入时产生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通过奥斯特实验的回顾,向学生提出新问题,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磁能否产生电有深厚兴趣定义:这种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
实验说明:磁铁插入线圈时,线圈中的磁通增加;磁铁拔出时,线圈中的磁通减小。
磁铁静止不动时没有电流。
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磁通的变化有关。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903cf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17.png)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适用条件。
3.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适用条件3. 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验证4. 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特点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
2. 教学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适用条件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验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电磁感应定律。
3. 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电磁感应现象。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3. 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阐述定律的表述和适用条件。
4. 实验验证:安排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5. 应用拓展: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电磁感应现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定律。
2. 问题解决:设置一些与电磁感应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理解程度、解答准确性等。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展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图像、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实验器材: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
《电工基础》项目6电磁感应
![《电工基础》项目6电磁感应](https://img.taocdn.com/s3/m/7ce35a76ed630b1c59eeb561.png)
2、用△Φ表示时间间隔△t内一个单匝线圈中的磁通变化 量,则一个单匝线圈产生的感 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e t
如果线圈有N匝,则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e N t
模块小结
知识连接
任务一 学习电磁感应定律
三、直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在匀强磁场中放置 一段导体,其两端分别 与检流计相连,形成一 个回路,当导体做切割 磁感线运动时,检流计 指针偏转,表明回路中 有感应电流。
任务一 学习电磁感应定律
三、直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右手定则判断方向:平伸右手,大拇指与其余四 指垂直,让磁感线传入掌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 动方向,则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动势 的方向。
1、 感应电流 、 阻碍 、相反 、 相同 。 2、 楞次 、 法拉第电磁感应、 e=N△Φ/△t 。 3、 电磁感应 、 的电流变化 、 eL 、 iL 表示. 4、 L 、 L=NΦ/I 、 H(亨利) 。 5、 匝数 和 截面积 、 媒介 . 6、 储存 、 电流 。 7、 另一个线圈 。 8、 平行 、 垂直 。 9、 一致 、的极性始终保持一致 。
任务二 理解楞次定律
一、楞次定律
如图,在线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 电流的原因是由于磁铁的插入和拔出导致线圈中 的磁通发生了变化。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阻 碍原磁通的变化。如果把线圈看成一个电源,则 感应电流流出端为电源的正极。
任务二 理解楞次定律
一、楞次定律
现 象实 验 N极朝下插入 S极朝下插入
任务三 学习自感现象
二、自感系数
自感电动势也应正比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即: E∝△Φ/△t,而磁场的强弱又正比于电流的强弱,即 磁通量的变化正比于电流的变化。所以也可以说,自感 电动势正比于电流的变化率。即E∝△I/△t写成等式即: E=L△I/△t (1)自感系数,简称自感或电感,用字母L表示。影响 因素:形状、长短、匝数、有无铁芯。 (2)单位:亨利 符号:H 常用单位:毫亨(mH) 微亨(μH)
《电工基础》公开课《电磁感应》教案
![《电工基础》公开课《电磁感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74f20ea8114431b90dd888.png)
《电工基础》公开课——《电磁感应》教案授课时间: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上午1-2节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2.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3.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4.掌握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5.掌握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3.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学难点:1.判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
2.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应用。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已初步接触过这方面知识。
教学内容:课前复习1.电流产生磁场。
2.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的内容。
(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
)一、电磁感应现象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否产生电流呢?(让学生找到这几个关键词即是教材上面的黑字: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并找到相关的几句话。
)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
二、楞次定律以上实验表明:在线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原因是由于磁铁的插入和拔出导致线圈中的磁通发生了变化。
楞次定律指出磁通的变化与感应电动势在方向上的关系。
定律内容: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可用右手定则判断。
平伸右手,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垂直,让磁感线穿入掌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则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带领学生一起用右手定则判断这两个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内容: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中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
公式:1、单匝线圈:t e ∆∆Φ= 2、N 匝线圈:tN e ∆∆Φ=1.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有电流产生。
(1)让导体AB 在磁场中向前或向后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电路中有了电流。
磁感应定律教案:揭示电磁感应的规律
![磁感应定律教案:揭示电磁感应的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38a79fa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8.png)
磁感应定律教案:揭示电磁感应的规律揭示电磁感应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和磁感应定律的内容。
2.掌握用贯排法计算磁场强度、磁通量和电动势的方法。
3.学会应用磁感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当磁场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环路内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2.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当一个导体切割磁感线或磁场强度变化时,环路内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其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与导体形状和磁场方向有关,方向遵循右手定则。
三、学法指导:1.讲授结合演示,使学生对磁场中的磁力线、磁感应强度、磁通量有直观的认识。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磁感应定律的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规律。
3.定期组织小测验和考试,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巩固效果。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观察磁场中的磁力线和磁感应强度分布,了解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规律。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观察磁感应定律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讲授法:对磁感应定律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步骤:1.引入:用实验的方法引出电磁感应的现象,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
2.知识讲解:1)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规律2)贯排法计算磁场强度、磁通量和电动势的方法3. 实验演示: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磁感应定律的实验现象,加深对其规律的理解。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总结磁感应定律的规律。
5. 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规律,加深对磁应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6. 综合应用:让学生应用磁感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能够简单地解释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
2.能够正确地应用磁感应定律计算磁场强度、磁通量和感应电动势等相关物理量。
3.能够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总结磁感应定律的规律。
电工技术基础 第六章 电磁感应新教案
![电工技术基础 第六章 电磁感应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907bc4aeaad1f346933f68.png)
电工技术基础第六章电磁感应
电工技术基础第六章电磁感应
学生归纳
电工技术基础第六章电磁感应
与1.知道感应电动势的概念,会区分Φ、ΔΦ、的物理意义。
2.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数学表达式,并能应用解答有关问题。
3.知道公式的推导过程及适用条件,并能应用解答有关问题。
4.通过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
的情感。
教学重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过程以及对公式、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Φ、ΔΦ、物理意义的理解
总结重点、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掌握计算
感应电动势大小的方法,理解公式
和的意义。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cb014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d.png)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1.2 欧姆定律的应用1.3 电路的基本元件1.4 串联和并联电路1.5 课堂练习: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第二章:直流电路2.1 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2.2 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2.3 电路的短路和开路2.4 直流电源和负载2.5 课堂练习:直流电路的应用实例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3.2 交流电的测量和表示3.3 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3.4 交流电路的功率和效率3.5 课堂练习:交流电路的应用实例第四章:磁路与电磁感应4.1 磁路的基本概念4.2 磁场和磁通量的计算4.3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4.4 电磁感应电动势的计算4.5 课堂练习: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第五章:电器元件5.1 开关和继电器的原理与应用5.2 电阻器和电容器的选择和使用5.3 电感和电感器的原理与应用5.4 变压器的原理和结构5.5 课堂练习:电器元件的应用实例第六章:电工测量6.1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6.2 电能表和功率表的应用6.3 兆欧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6.4 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6.5 课堂练习: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数据记录第七章:电路图识读与绘制7.1 电路图的基本要素和符号7.2 电路图的识读方法和技巧7.3 简单电路图的绘制7.4 复杂电路图的分析和绘制7.5 课堂练习:绘制一个简单的家用电器电路图第八章:安全用电与保护8.1 触电的危害和预防8.2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8.3 电气火灾的预防与扑救8.4 触电急救和人工呼吸8.5 课堂练习:设计一个安全用电宣传海报第九章:电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9.1 电气设备日常维护的重要性9.2 常用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方法9.3 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与排除9.4 常用电气元件的更换和调试9.5 课堂练习:模拟一个电气设备的故障检修过程第十章:电工技能综合训练10.1 电工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10.2 电线电缆的敷设和接线方法10.3 常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和调试10.4 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和故障处理10.5 课堂练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小型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重点关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6e8a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8.png)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教案标题:电磁感应定律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应用电磁感应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5分钟)-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发电机、变压器等)引起学生对电磁感应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电磁感应定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 解释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和符号含义。
3. 实验演示(20分钟)-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如将一个磁铁快速穿过线圈,观察是否会在线圈中产生电流。
-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并与电磁感应定律进行关联。
4. 实验探究(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与电磁感应相关的实验。
- 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变量、因果关系以及实验结果与电磁感应定律的联系。
5. 拓展应用(15分钟)- 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如发电机、变压器、感应炉等)展示电磁感应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电磁感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创新应用。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感应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 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表现进行评价,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线圈、磁铁、电流表等。
2. 多媒体课件:包括电磁感应定律的概念解释、实验演示视频等。
3. 实际应用案例:如发电机、变压器等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准确性以及对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
2.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验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 口头回答问题评估:通过提问学生对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电磁感应实验,如改变磁场强度或线圈形状对电流产生的影响。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3fe08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9.png)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3.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4. 楞次定律5. 电磁感应的定量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电磁感应的定量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3. 运用讲解法,详细解析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4.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楞次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5.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
3. 阐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详细解析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4. 介绍楞次定律:讲解楞次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5. 电磁感应的定量计算:教授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6.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7. 案例分析:分析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8.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电磁感应现象的奥秘。
9. 总结与复习: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的能力。
4.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探讨问题和交流互动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电磁学》等相关教材。
2. 实验设备:电磁感应实验装置。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讲解和展示电磁感应现象。
《电工基础教案》——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电磁感应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006fe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9.png)
《电工基础教案》——电磁感应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基本过程。
2. 使学生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
3. 培养学生运用电磁感应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基本过程。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
3.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
2. 教学难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基本过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阐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实例。
3. 利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基本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研究对象。
2. 讲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 分析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电磁感应定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4. 针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电磁感应定律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电磁感应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如磁场强度、导体运动速度等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
2. 介绍电磁感应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变压器、感应电机等。
3.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如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
《电工基础教案》第四章 磁场与电磁感应要点
![《电工基础教案》第四章 磁场与电磁感应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b8332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4.png)
理论课授课教案一、 磁场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磁场。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传送的。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磁场力,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磁场的性质:磁场具有力的性质和能量性质。
3.磁场方向:在磁场中某点放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它N 极所指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二、磁感线1.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系列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这些曲线称为磁感线。
如图5-1所示。
2.特点(1) 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其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2) 磁感线是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 极出来,绕到S 极;在磁体内部,磁感线的方向由S 极指向N 极。
(3) 任意两条磁感线不相交。
说明:磁感线是为研究问题方便人为引入的假想曲线,实际上并不存在。
图5-2所示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的形状。
3.匀强磁场在磁场中某一区域,若磁场的大小方向都相同,这部分磁场称为匀强磁场。
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一系列疏密均匀、相互平行的直线。
三、电流的磁场1.电流的磁场直线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方向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方法是:用右手握住导线,让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
环形电流的磁场方向也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方法是: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导线环中心轴线上的磁感线方向。
螺线管通电后,磁场方向仍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拇指所指的就是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方向。
2.电流的磁效应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第二节 磁场的主要物理量一、磁感应强度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的磁场力F 与电流I 和导线长度l 的乘积Il 的比值叫做通电直导线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B 。
即第二次课教 学 过 程 和 内 容时间分配IlF B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
中专电工基础教案 第四章 磁与电磁感应
![中专电工基础教案 第四章 磁与电磁感应](https://img.taocdn.com/s3/m/5630cad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5.png)
第四章磁与电磁感应4.1 磁感应强度和磁通一、磁体与磁感线提问一:同学们在初中的学习中都理解到了哪些关于磁体、磁场的学问啊?答:归纳明确根本概念:某些物体具有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常见的磁体有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和针形磁铁。
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
分别是南极,用S表示;北极,用N表示。
1、磁场提问二:两个磁体互相接近时,它们之间的作用遵循什么规律?答:同名磁极互相排挤,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提问三:磁体之间的互相作用是怎样发生的?答:磁体之间的互相作用是同过磁场发生的。
提问四:只有磁铁可以产生磁场吗?答:电流也可以产生磁场。
明确概念:磁极之间的作用力是通过磁极四周的磁场传递的。
在磁力作用的空间,有一种特别的物质叫磁场。
学生探讨:电荷之间的互相作用是通过电场;磁体之间的互相作用是通过磁场。
电场和磁场一样都是一种物质。
2、磁感线设问:电场分布可以用电力线来描绘,那么磁场如何描绘呢?视察: 如图1条形磁铁四周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是不同的.图1说明: 磁场中各点有不同的磁场方向.设问: 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如何断定呢?将一个小磁针放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N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设问: 如何形象地描写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正像电场中可以利用电力线来形象地描写各点的电场方向一样,在磁场中可以利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写各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是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点的曲线方向,亦即该点的切线方向都有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样.图2 条形磁铁磁场分布磁感线的特性:(1)磁场的强弱可用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感线密的地方磁场强;疏的地方磁场弱。
(2)在磁铁外部,磁感线从N极到S极;在磁铁内部,磁感线从S极到N 极。
磁感线是闭合曲线。
(3)磁感线不相交。
二、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的四周存在磁场,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磁场方向确定于电流方向,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来推断。
职业学校电工类-《电磁感应定律》说课稿
![职业学校电工类-《电磁感应定律》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161d23567ec102de2bd893b.png)
/HP/20100304/DetailD823590.shtml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课程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刘志平和苏永昌先生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工基础》(第2版)。
该教材前6章属于基础模块,本课题选用的就是基础模块中第四章《磁与电磁感应》第五节《电磁感应定律》。
本进行本课题的学习之前,我们已经讲解了电路理论基础知识和直流电路等章节。
我们知道,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电与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应用到磁与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本书第四章就是详细介绍电流的磁效应、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磁路及电磁感应等内容,重点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判断?感应电动势怎样计算?通过对第一节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磁场、磁感线、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磁场强度等的概念,也了解了载流导体与线圈磁场及几种常见载流导体的磁场强度。
而前面对楞次定律的学习,我们也解决了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问题,本课题电磁感应定律就是用于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它和楞次定律一样是我们这一章的重点,同时也是为后面学习交流电和电磁振荡和电磁波作好知识铺垫。
(2)教学结构教学时间:一课时(45分)。
其中导入3分钟,新课讲授34分钟(含例题讲解),课堂练习6分钟,小结、作业2分钟。
二、教学目标确定(1)大纲要求《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磁与电磁感应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对作为电磁学的核心内容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分析与应用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情分析认知特征:职高生的心理规律逐渐由依赖转向独立,学习方法由模仿转向顿悟,思维方式由形象转向抽象。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a84a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1.png)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计算方法;3. 能够运用电磁感应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熟练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2. 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掌握如何应用电磁感应定律解决复杂问题;2.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与电磁感应定律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磁铁靠近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线圈的示意图,师生对这个现象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线圈会受到力的作用。
二、知识讲解1. 提示学生回忆安培环路定理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介绍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解释电磁感应的现象及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线圈中的自由电子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3. 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并解释定律中各个量的含义。
三、实例分析通过一个实例来演示如何应用电磁感应定律进行计算。
例如:一个磁铁磁场强度为2 T,垂直于一个圆形线圈的面,在0.5 s 内,线圈中的电动势变化为0.5 V,请计算线圈中的感应电流。
1. 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2. 梳理解题步骤,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所需的知识点;3. 教师讲解解题步骤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应用电磁感应定律解题。
四、拓展应用提出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电动车充电时,如果电流为空,则无法进行充电;而电流过大会导致电池发热,甚至损坏。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电磁感应定律解决电动车充电中的这个问题。
五、练习与反馈1.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一个导线在匀强磁场中运动,当导线上的电动势为负数时,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是怎样的?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答案进行讲解和批评指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电磁感应定律。
六、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2.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调整。
以上为教案示例,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和学生水平,可以灵活调整和细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周第课时月日课题电磁感应定律
知识目标了解感应电动势
能力目标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
[课题引入]
1、提问相关知识
2、引入本节课题
[新课内容](以讲解为主)
一、感应电动势
如果闭合回路中有持续的电流,那么该回路中必定有电动势。
因此在电磁感应现象中,闭合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个回路必定有感应电动势存在。
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叫做感应电动势。
应当指出,闭合回路中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的那部分导体就是一个电源,它能产生感应电动势,向外电路提供电能。
在左图中,虚框内是一个电源(这部分电路是内电路)。
在电源内部,电流是从低电位流向高电位的,因此,左图中a点电位高于b点的电位。
在研究电磁感应时,确定感应电动势比确定感应电流的意义更大。
首先,感应电流的大小是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电阻无关。
在图中,除了RP变化以外.其它条件都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出,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变化的,而感应电动势的值是确定的。
其次,电动势是电源本身的特性,与外电路状态无关。
不管电路是否闭合,只要有电磁感应现象发生,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而感应电流只有当回路闭合时才有,开路时则没有可见,感应电动势比感应电流更能反映电磁现象的本质。
二、电磁感应定律
在图中,导线cd与磁感应强度垂直,cd沿着滑轨在垂直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cd切割磁感应线要产生感应电流,因此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其大小为
方向向左。
要使cd作匀速直线运动,必须对cd施加一个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F1,即
设导线运动速度为v,由cd运动到c’d’所用时间为△t,那么导线由cd运动到c’d’外力所做的功为
所以,在B、L和v相互垂直时,导线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式中 B——磁感应强度,单位是特[斯拉],符号为T;
如果导线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是α,如下图所示。
由于速度是矢量,可按矢量分解的方法将速度v分解成平行磁场方向的分量v1和垂直磁场方向的分量v2。
v1对感应电动势不起作用,只有v2对感应电动势起作用。
由于v2=vsin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感应电动势的一般表达式为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
式中△Φ=——穿过闭合回路磁通的增量,单位是韦[伯],符号为Wb;
△t——磁通增加了△函所用的时间,单位是秒,符号为s;
e——感应电动势,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个回路的磁通的变化率成正比,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如果回路是多匝线圈,那么当磁通变化时,每匝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因为线圈的匝与匝之间是相互串联的,整个线圈的总电动势就等于各匝所产生电动势之和。
设线圈共有N匝,则
其中,Ψ=Φ1+Φ2+…+ΦN叫做线圈的磁链。
如果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相同,即=Φ1=Φ2=…=ΦN,则Ψ=NΦ,
那么感应电动势为
【例题】把一个条形磁铁的N极,在1.5 S内从线圈的顶部一直插到底部,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改变了7.5 X 10-6Wb,线圈的匝数为600匝,求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若线圈与外电路连接成闭合回路,回路的总电阻R为50Ω,求感应电流的大小。
解:由电磁感应定律可求感应电动势为
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
[复习与巩固]
1、复述本节要点
[作业] 略
课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