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训练之铁凝专场【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中考报刊杂志最新作品阅读训练之铁凝专场作家名片
铁凝,当代作家。
1957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
父亲铁扬为油画及水彩画家,铁凝为长女。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铁凝的小说常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表现对象,通过对平凡的日常事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灵世界,并借助人物心灵深处的触动传达具有时代特征的情绪。
她善于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捕捉人物内心的活动,以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的语言,营造空灵、淡远、含蓄的艺术境界。
以善解人意的态度小心呵护着笔下的人物。
温馨,善良,始终是铁凝创作的底色。
著有长篇小说《玫瑰门》、《笨花》等,中短篇小说曾多次获全国奖。
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2003年在《小说选刊》举办的由读者投票的评选中,入选读者最喜爱的“新世纪十大小说家”。
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俄、韩、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链接中考
《一千张糖纸》铁凝(入选2007年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冰心姥姥您好》铁凝(入选2007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
人格伟大·艺术砥砺、
读父亲铁扬的画
铁凝
我父亲是油画、水粉画家。
我从很小就看父亲作画。
上世纪的中国,拥有自己画室的画家是不多的,在从前的许多年里,父亲的画架常常随意支在家中的某个角落。
我在油画颜料清苦的气味中看父亲怎样把空白的画布铺满颜色。
当父亲擦笔的废纸撒满地板如一地怪异的花时,我就知道他又完成了一张新作。
在文化萧条的年代,父亲的油画大都背朝外靠在墙角,而水粉、水彩则被平铺在褥子底下。
至今我还记得,当有人前来看画时,母亲是怎样协助父亲掀开厚厚的褥子,再由父亲小心翼翼地抽出他的一叠叠小画和大画。
那时父亲的一双大手托着他的作品,脸上满是宁静的疼爱之情。
或许正是父亲的这种表情最初启迪了我的心智,当我对绘画一无所知时,就忽然明白了艺术的魅力。
我想,假若一个人找到了他面对世界的表达方式,便不会轻易舍弃,因为这种表达本身即
是他生命形式的一部分。
父亲无疑将绘画视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每一画面,又好比他的生命派生出的许多永恒的瞬间。
父亲的画,就因此弥漫着一种可以触摸的激情。
即使面对着他的静物,我也会生出快乐的不安。
于是我想,什么是静物呢?照字面的解释,静物就是安静的东西。
但是山川树木也不安静着吗?它们进入画家的视野,可被称作风景,静物实际也是风景的一种啊!在画家的笔下,一只花瓶的呼吸与一条河流的沉默原本无须界定,它们都是有形的生命。
还有人,人在父亲笔下也不是静穆着的自然吗?作为观众的我,才会在雨后的村边读出许多北方的故事;才会在被薄雾打湿的无数花瓣上感应到世界的庄重和俏皮;才会在娇艳欲滴的红土堆上发现令人惊惧的美丽;才会在蓬勃茁壮的人体上领受到自然的恩赐;才会在黑的山白的树身上悟出喜悦人生的明媚。
记得有一年五月,当父亲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他的个人画展时,像过去的每次画展一样,许多新画被堂皇地排列起来,但父亲依旧不忘他的老画。
他把它们一张张托出来,老画好像还带着棉花的气味和人的体温,父亲已有了白发。
有些老画虽小,可它们并不羞涩,因为父亲几十年的劳作人生和他的梦想,仿佛都被挤压在那些画面之上了,它们永远有资格和父亲的新画一同面对观众。
面对从前这些被棉花和人体焐过的画,我很想放声大哭。
父亲这一代人,经历了战乱、饥荒和文化浩劫,经历了那么多悲凉和孤寂的时光,是什么使他挽留住了直面人生的一片童贞?在父亲的画里,最少有的便是世故。
他固守着自己的灵魂所感知的世界,他又用颜色和笔触为观众创造出充满动感的新奇,使我每每温习生命的韧性和光彩。
假如人生犹如一幅幅风景,父亲的风景线上则处处是烂漫的真情。
并不是每一位人过中年的艺术家都能挽留住这一份烂漫的童贞,这童贞的冶炼,是始于艺术家在他的作品被压在褥子底下几十年之后,对日子依然的不倦。
我是父亲的孩子,从此更加渴望理解父亲的风景。
当我到了父亲的年龄,在我的风景线上能够挽留住什么呢?
(选自光明网《光明日报》,有删改)
余香袅袅
铁凝在谈到当选中国作协主席时说道:这个荣誉,决不是非我莫属;不敢忘记前辈作家们,我的文学梦是读了他们的作品被唤起的;不敢忘记责任,捍卫人类的精神健康和心灵的高贵,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她不忘本、淡泊宁静的伟大人格,对艺术境界的执著追求,离不开身为艺术家的父亲的影响,是父亲以及他的画让她明白了艺术的魅力,懂得了艺术的真谛,使她能在
这样一个喧嚣浮躁、无比功利的社会里,仍能保持对艺术的谦卑和烂漫的真情。
相信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且读且思
1.请从具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角度对下列句子进行品味。
父亲小心翼翼地抽出他的一叠叠小画和大画。
那时父亲的一双大手托着他的作品,脸上满是宁静的疼爱之情。
2.文中第五段说“我想放声大哭”,其原因是什么?
3.文章倒数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我是父亲的孩子,从此更加渴望理解父亲的风景。
”细读全文,说说“我”从父亲身上理解到了什么风景?
珍重眼前·幸福人生
幸福就在此刻
铁凝
去探望一位生病的友人,聊起很多从前的事情,计划很多未来的事情,她忽然发问:对于你来说,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想了半天,竟然没有一个很适合的答案。
那阵子,经常携带这个难题去和人打交道,不管是新朋还是故友,聊到酣畅总是抛出这个问题冷场,当然,收获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幸福的时刻就是加官晋爵时买房购车后身体无恙中;有人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父母双全爱人平安孩子快乐领导待见粉丝忠诚仇人遭谴……
都对,但都不打动我。
直到有一天陪朋友去见一位来自台湾的朋友,朋友说:他的人和他的文章一样禅意幽深。
茶过三道,我忍不住继续兜售这个问题时,他微笑着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过去的事情来不及衡量是否幸福,将来的事情没必要揣测是不是幸福,所以,在你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能想到的最幸福,就是用心享受面前的好茶,让此刻愉快的感觉更醇厚,而面前与我谈新叙旧的你们更是我的幸福之源。
我终于领会到了何谓醍醐灌顶。
生活中似乎有太多可以论证他这番话的例子。
曾经去国外参加文化交流,花了很多钱买过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因为太喜欢,却就舍不得穿,除非参加什么重要的会议,或者出席需要表示自己诚意的场合时才上身。
使用率太低,慢慢也就忘记了自己有这样一件衣服。
换季的时候,家人帮我整理衣柜时,才想起自己原来有过这样一件衣服,因为躲过了水洗日晒的蹉跎,它依旧崭新笔挺,但是款式却已经过时,讪讪地也是自责地把它小心包好继续收进柜底,回味起当初对它的喜欢,忍不住感叹那些快乐都成落花流水了。
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喜欢过什么人,一点一滴、一颦一笑都让我有无尽的话想要表达想要歌颂。
但总是怯于启齿,小心翼翼把那些心事静静地窝在心里,折叠得整整齐齐,幻想着总有一天,会勇敢地站在他的面前扑啦啦地全部抖开。
等啊等啊,最终,这些情愫就像一粒种在晒不到太阳又缺乏雨露的泥土里的种子,只能腐烂在密不透风的土壤里。
我们都太喜欢等,固执地相信等待是永远没有错的,美好的岁月就这样被一个又一个遗憾消耗掉了。
没有在最喜欢的时候穿上美丽的衣服,没有在最纯粹的时候把这种纯粹表达出来,没有在最看重的时候去做想做的事情,以为将来会收获的丰硕,结果全都变成了小而涩的果。
品尝这种酸涩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自责:如果当初我多穿几次那件衣服,如果当初我有足够的勇气对他说……那会是多么幸福。
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是有保鲜期的。
那些美好的愿望如果只是珍重地供奉在理想的桌台上,那么只能让它在岁月里,积满灰尘。
当我们在此刻感觉到含在口中的酸楚,也就应该在此刻珍重,身上衣、眼前人的幸福。
(选自2008年3月《广州日报》)
幸福时刻
“就在此刻珍重,身上衣、眼前人的幸福。
”多么朴实而又深刻的话语,对,幸福不只是惊天动地的大爱,海枯石烂的盟誓,加官进爵的喜悦。
幸福就在眼前,就在细微之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体味,你一定会发现幸福就在此刻。
让我们跟随铁凝的文字一起去品味幸福的时刻吧!
且读且思
1.文章第九段用了两个事例来论证朋友的话,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两个事例。
另外,这两个事例能否删掉一个?为什么?
2.阅读文中的两个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A.茶过三道,我忍不住继续兜售这个问题时。
B.这些情愫就像一粒种在晒不到太阳又缺乏雨露的泥土里的种子,只能腐烂在密不透风的土壤里。
(1)A句中的“兜售”一词有什么意味?
(2)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B句作一点品析。
3.文章的开头说:“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品读全文后,你觉得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呢?
4.文章最后一段说:“当我们在此刻感觉到含在口中的酸楚,也就应该在此刻珍重,身上衣、眼前人的幸福。
”其中“含在口中的酸楚”对于作者来说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读父亲铁扬的画》:1.“小心翼翼”、“托着”、“满是”这些词语具有表现力,生动传神地表达出父亲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的珍重和疼爱之情。
2.是因为父亲这一代人,经历了战乱、饥荒和文化浩劫,经历了那么多悲凉和孤寂的时光,仍能固守着自己的灵魂所感知的世界,挽留住了直面人生的一片童贞。
3.点明父亲精神的核心,画龙点睛。
4.感应到世界的庄重和俏皮;领受到自然的恩赐;悟出喜悦人生的明媚,没有世故,固守着自己的灵魂所感知的世界,挽留住一份烂漫的童贞。
《幸福就在此刻》:1.(1)对一件漂亮喜欢的衣服舍不得穿,结果款式过时的遗憾与自责;对喜欢的人怯于启齿的遗憾。
(2)不能;因为这两件事分别从物、人的角度来论证朋友的话,使朋友的话更具说服力,且与结尾的“当我们在此刻感觉到含在口中的酸楚,也就应该在此刻珍重,身上衣、眼前人的幸福”相照应。
2.(1)“兜售”一词能体现出“我”急于了解幸福的含义以及一种以为能难倒对方的得意心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出固执地相信等待,美好的岁月会被一个又一个遗憾消耗掉。
3.“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用心享受眼前,在最喜欢、最纯粹、最看重的时候立刻去做。
4.指当初没有多穿那件喜欢的衣服,没有足够的勇气对喜欢的人说出想说的话。
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珍重眼前的幸福,珍重此刻幸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