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临汾古城墙之保护与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临汾古城墙之保护与修复

摘要:临汾古城墙始建于北魏时期。保护前留存的残面,大多是明代城墙遗迹。残存部分盘踞汾河二阶台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防御高度高达24.5米,异于其他古城墙,本项目旨在通过对临汾古城墙的考察、并对其实施保护与修复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剖析。

关键词:临汾古城墙修复保护

第一部分临汾古城墙现状

一、临汾古城墙的历史

临汾,古称平阳,地处山西省中南部,系唐尧故地,属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据《平阳府志》史料记载,临汾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隋唐时继续修整加固,到明洪武初,“因感城堞保障之难,发兵卒万余,将旧城增广重修。外则砖砌雉堞,内则土壅环衬”。目前,现存的残面,大多是明代城墙遗迹。临汾县志记载,古城墙城垣周11里288步(5980米),高15米,外包以砖,池深二丈五尺,城四边各建一门,外各建月城(即瓮城),城门之上和城垣四隅分别建木结构城楼和角楼。城墙上可以驰车马,树旌旗,楼橹森列,城高池深,十分壮观。

二、残损现状

目前残存只有1000多米,并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另外,原有的瓮城、关城、城门、城楼、角楼、敌楼等建筑均已荡然无存。

目前尚存部分:

1. 东城墙尚存部分,在卧牛小区,长13.80米,宽1.5—3.5米,高5米;

2. 北城墙尚存部分,东至临汾市防疫站院内,西至北财神楼大街,长150米,宽5.5米,高10——13米;

3. 南城墙尚存部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家属院南部,长80米,宽2—

4.5米,高4—8米;

4.西城墙残迹尚存近800米的。在临汾军分区机关院内,它是历史上临汾古城的西北角城垣,在现存的几段古城墙中,它长度为最,保存相对较好,最能体现临汾古城的固有风貌和历史尊严,有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价值。

四、残损原因

1、古城墙自建造以来,历经地震、风雨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和侵蚀。

2、历史的兴往和朝代的更迭,历代的战火无论古今都对其毁坏的程度和速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炮火是历代战乱中对城墙破坏最为严重的。

3、临汾古城墙的构筑方法,以“外则砖砌雉堞,内则土雍环衬”为主要手段,二者的衔接历来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比较薄弱的环节。

4、解放后当地政府曾剥去了部分城墙外表砖修补市区马路,对表砖形成致命破坏,再则外围护城河排水不畅,墙下杂草丛生,墙根屡见人工挖掘的洞穴以及各种墓葬。因此进几十年来古城墙的破坏犹为严重。

第二部分临汾古城墙保护与修复方案

一、保护与修复背景

临汾古城墙现状较为完整的部分(临汾军分区机关院内),周边环境恶劣,保护迫在眉睫;市民保护城墙、修复城墙的意愿强烈。临汾市市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决定围绕古城墙建设主题公园,保护修复城墙景观。

其他残存段夹杂在居民区内,有些房屋直接占据墙根及墙体,保护修复已无法实施。

二、保护与修复方案

1.工程目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指导下,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修复原则,力争在修复工程全面完成以后,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古城墙被毁前的原始状态,尽最大可能恢复其本来的历史面貌,排除现有对城墙造成破坏的不良因素及隐患。

2. 保护与修复设计方案

复原内、外城表砖、马道及散水,拟复建西北600平方米角楼一座。加固古城墙基础部分的汾河二阶地护坡;建设护城河。

三、关于古城墙修复保护设计的说明

城墙修复如在原址复建,势必会大量拆除原砖砌体及条石,同时干扰城墙基础造成人为的修复性破坏,经过多次论证修复方案制定如下:

参照近年内同类工程作法(如平遥城墙修复、大同城墙修复),避开老城墙,在外围采用相同工艺、相同材料复建墙体及表砖,在老城墙保留较完整的部分采用木质锚杆加固现存城墙本体,机砖背里外表仿古手工砖;坍塌较严重的地段采用机砖砌筑仞砖及背里,二八灰土分层夯筑补充缺失夯土;将保存相对较好的南段现状保存作为展示区。这种方法既可以有效保护老城墙,也可以作为公园景观展示,同时具有可逆性。

第三部分临汾古城墙保护与修复实施

一、古城墙保护与修复测设实施

按照工程实施顺序测设实施内容如下:

1.赴大同、朔州等地,对城墙的修建方法进行考察,对古城墙现状每10米一个断面的详细测量分析,取得了第一手详细资料。

2.清理城墙表面的杂草、覆土,原城墙条石部分真实面目展现在人们面前,此次修复段(588米)并未设置马面,大部分墙砖尺寸(420*205*110)与现代机制粘土砖(240*115*53)模数较为契合,能够依照设计进行修复施工。

3.城墙地基(汾河二级阶地边坡)加固部分,聘请地质专家对城墙及台地的稳定性做了评价,并就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艺进行了比较论证。依照原设计分段实施完成。部分地段遇到墓穴、孔洞等情况,采用肋墙分段结合夯实土对孔洞进行了处理,建设过程中通过设置变形监测点,不间断观测变形情况,施工达到预期目的。

4.城墙本体保护与修复遇到五种情况:

(1).古城墙坍塌严重,需要补齐夯土,重新做墙体背里及表砖;

(2).跟部少部分背里砖存在,上部塌方、孔洞、墓穴等;

(3).三分之二高度以下背里砖存在,城墙本体基本完好;

(4).覆盖垃圾土较厚、生活污水侵蚀特别严重;

(5).古城墙顶部已被侵占,本体被垃圾土覆盖、拆迁困难。

五种情况分别采取五种应对措施如下:

(1).按照原设计方案补齐夯土,重新修复墙体;

(2).在古城墙本体条石基础外下放1-2米,给城墙做条形混凝土基础支撑修复的表砖,背里砖采用压茬及锚杆与古城墙本体连接,施工期间由于古城墙本体夯土强度高、木锚杆的粗度难以成孔、调整为钢筋锚杆,减少了对本体的破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调整了原城墙线路走势,采用垃圾固结技术把垃圾固结稳定,局部采用了抗滑桩技术,通过超长锚杆将修复的表砖、垃圾土和城墙本体连接,形成包裹稳定体,恢复了城墙景观,保护了原有本体。

(4)被侵占的顶部角楼遗址已无法考证,土地得不到收回,角楼无法按设计恢复。顶面也只能恢复局部宽度,本段还有大约210米由于涉及拆迁量大,无法保护修复和展示。

第四部分临汾古城墙保护与修复解析

一. 实施评价

古城墙修复后,尊重了临汾历史,文化得到了的传承,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市民休闲有了更好的去处。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得到了高度统一。

二.临汾城墙的特点

1.特殊的地理环境,防御高度优于其他明城墙

本次城墙修复高度13.0米,城垛高1.90米,城墙护坡高9.6米,总高24.5米,威武雄壮,远高于西安、大同平地起墙12.5米,平遥11.0米的高度。

2. 新技术与古营造法式融为一体

城墙修复采用古代营造法式,传统做法得到传承。城墙基础处理采用现代边坡理论和方法,使墙基护坡更加坚实可靠。

3.主题公园建设,保护与利用相结合

古城墙保护主题公园,有助于展示古城墙的雄伟气势,古为今用,保护与利用完美结合。

三、保护与修复实施的不足

1.古城墙破坏严重、历史记载简单造成了角楼无法恢复、马面、马道、瓮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