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

合集下载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二者的含义在充分认识“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含义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危险物品的概念。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由于它的化学、物理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者中毒的危险,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我们通常所说的危险物品,主要指的就是这三大类。

重大危险源,从广义上说,就是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具体讲,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由此可见,“重大危险源”这一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同一类场所或设施(合称单元);二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场所或设施;三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设施。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核心因素是危险物品的数量是否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

所谓临界量,是指对某种或者某类危险物品规定的一个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者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即应定为重大危险源。

具体危险物品的临界量,是由危险物品的性质决定的,重大危险源的辩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其确定方法基本相同。

生产场所,是指危险物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产成品的周转库房;贮存区,是指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品的贮罐或者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设施、设备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引发重大事故发生的自然或者人为的因素。

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等。

如:不按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违反操作规程;机器设备的制造及安装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工艺及设备;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安全投入不足,企业管理滑坡等,这些现象都属于事故隐患。

谈安全生产中事故隐患与危险源区别

谈安全生产中事故隐患与危险源区别

谈安全生产中事故隐患与危险源区别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谈安全生产中“事故隐患”与“危险源”区别谈谈安全生产中“事故隐患”与“危险源”区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今年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通知》。

县安委会还专门印发了《铜陵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考评细则》天门镇镇根据细则要求及时成立了相应组织并制定排查方案、打印了各种台帐范本发放到个企业。

同时对所属企业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了指导和考评,由于今年两项工作同时布置下来,加之各企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少企业在进行这两项工作时束手无策,容易将事故隐患排查与危险源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既有区别,又存在很大的联系:一、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不同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湿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加油站、炸药库)就是一个危险源。

危险源 风险 隐患 事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危险源 风险 隐患 事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危险源、风险、隐患和事故是安全管理中常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和关系。

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事故或造成损害的物质、能量、设备、工艺、环境等因素。

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先决条件,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事故发生。

风险是指在危险源存在的情况下,人员、财产或环境受到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风险大小取决于危险源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与之接触的人员、财产或环境的易感性和暴露程度。

隐患是指存在于安全管理中的潜在问题,可能导致事故或引发风险。

隐患不一定会导致事故,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演变成风险和事故。

事故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发生的、造成人员、财产或环境损失的非计划性事件。

事故是风险发生后的结果,其发生往往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危险源、风险和隐患等。

因此,安全管理需要对危险源、风险、隐患和事故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预防。

通过识别危险源和隐患,评估风险,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 1 -。

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

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

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是安全生产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而重大危险源则是指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危险源头。

本文将从定义、范围、影响和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区别。

一、定义区别事故隐患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这些不安全因素可能是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环境缺陷、管理漏洞等多种原因所导致的。

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随机性、危害性等特点,一旦失控,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

重大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头。

这些危险源头可能是高风险设备、高风险作业场所、高风险工艺过程等。

重大危险源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性,一旦失控,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二、范围区别事故隐患的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领域。

例如,化工行业中的易燃易爆品、矿山行业中的冒顶片帮、交通运输行业中的交通事故等,都可能成为事故隐患。

此外,事故隐患还可能存在于设备维护、员工宿舍、食堂等环节中。

重大危险源主要存在于高风险行业和领域,如石油化工、煤化工、烟花爆竹等行业,以及交通运输、水电站等场所。

这些行业和领域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危险物质和能量,一旦失控,可能引发重大事故。

三、影响区别事故隐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上。

事故隐患的存在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等危害。

虽然事故隐患不一定都会导致事故,但一旦失控,其潜在的危害性却可能非常巨大。

重大危险源的影响则更为严重。

由于重大危险源存在较大的潜在危害性,一旦失控,可能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对于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管理区别对于事故隐患的管理,主要包括识别、评估、控制和整改等环节。

首先,需要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及时发现和识别出潜在的事故隐患。

接着,对识别出的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判断其危害程度和可能性。

谈安全生产中“事故隐患”与“危险源”区别

谈安全生产中“事故隐患”与“危险源”区别

谈安全生产中“事故隐患”与“危险源”区别关键信息项:1、事故隐患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事故隐患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事故隐患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危险源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危险源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危险源的辨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引言在安全生产领域,准确理解和区分“事故隐患”与“危险源”是至关重要的。

这两个概念对于预防事故、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1 事故隐患的定义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112 事故隐患的特点1121 隐蔽性事故隐患往往隐藏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不易被直接察觉。

1122 渐发性大多数事故隐患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形成的。

1123 可转化性如果不及时治理,事故隐患可能会转化为事故。

113 事故隐患的分类1131 按照隐患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

1132 按照隐患的存在形式分为物的隐患、人的隐患和管理隐患。

12 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121 危险源的类型1211 第一类危险源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1212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危险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的区别

危险因素、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的区别

1、危险因素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

它表示劳动生产过程的物质条件(如工具、设备、机械、产品、劳动场所、环境等)的固有危险性质和它本身潜在的破坏能量。

2、危险因素所固有的危险性质,还决定了它受管理缺陷和外界条件激发转化为事故的难易程度,这种难易程度称为危险因素的感度。

感度愈高,危险因素愈容易转化为事故。

结构和能量容易发生形变和转化的物质,也容易转化为事故。

3、有危险因素存在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事故的严重程度(单元事故的经济和劳动力的损失)与危险因素的能量成正比。

因此首先要采取防止发生事故的措施,防止第一次激发,作为第一道防线;还要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防止第二次激发,作为第二道防线。

4、危险因素随着物质条件的存在而存在,也随着物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5、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是有条件的,只要控制住危险因素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事故就可以避免。

6、危险因素在未被人认识之前,无从采取防范措施,危险因素能直接转化为事故,因之事故的发生虽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避免一切能避免的事故,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7、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8、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及应对措施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及应对措施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及应对措施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事故隐患与危险源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了解两者的区别对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定义、着眼点、管理重点、范围、时效性、预防措施、预警和应急措施以及信息管理八个方面阐述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

一、定义1.事故隐患:指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或漏洞。

2.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或物质。

二、着眼点1.事故隐患:着重关注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安全的潜在问题,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管理漏洞等。

2.危险源:更强调可能导致事故的物质因素,如化学品泄漏、机械伤害、火灾等。

三、管理重点1.事故隐患管理:重点是排查和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危险源管理:关注对危险源的辨识、评估、控制和监控,以降低事故风险。

四、范围1.事故隐患:主要存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设备设施、工艺流程、作业环境等多个方面。

2.危险源:可能存在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储存和运输等环节。

五、时效性1.事故隐患:具有不确定性和动态性,可能随着时间推移产生变化,需要定期排查和更新。

2.危险源:相对较为稳定,一旦辨识出危险源,需长期进行监控与控制。

六、预防措施1.事故隐患预防: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隐患,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如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制定等。

2.危险源预防:通过对危险源进行隔离、警示和消除等措施,以降低危险程度。

七、预警和应急措施1.事故隐患预警:通过对潜在事故隐患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危险源预警:针对不同等级的危险源设置相应的预警标准,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应急救援。

3.八、信息管理4.事故隐患信息管理:建立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和跟踪事故隐患排查和处理情况,及时汇总和分析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危险源辨识与事故隐患排查

危险源辨识与事故隐患排查

(GB 18218-2009)标准或LEC法中D值≥260的;
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可能是致命的,造成人员死 亡或重大职业伤害的。 二级危险源:LEC法中D值≥120,且D<260的;
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可能是严重的,可能造成重伤
或严重职业伤害的。 三级危险源:LEC法中D值≥62,且D<120的; 危险的,可能造成轻伤或一般职业伤害的。
评价标准
四级危险源:LEC法中D值≥20,且D<62的; 较危险的,可能造成轻微伤害的。
五级危险源:LEC法中D值<20的;
可能造成较轻微伤害或可接受风险。 危险源风险控制 消除 替代 工程技术控制
管理控制(标志、警示等) 个体防护
危险源辨识的责任主体 危险源辨识原则上由作业长负责,组织相关技术、管理和 操作人员以岗位为单元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填写危险源
直接原因:一钢建设公司在能源环保部冷轧废水处理站4000池 清理废酸污泥,作业人员吸入酸雾,造成呼吸系统化学灼伤, 是本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危险源辨识不充分,导致安全交底不明确,作业现 场实施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是本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重要原因:一钢建设公司对从事该项目作业人员未配置合适的 防护用品,是本起事故次要原因。 宝发展能源作业部,在该作业交底和危险预知措施确认中,未 在现场进行核对和过程监控,是本起事故的次要原因之一。 一钢建设公司余××作为该作业项目的安全监护人和措施检查 人,在危险预知卡上代签名,是本起事故的次要原因之一。
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表。
风险控制措施描述: 1)现有控制措施 2)拟定控制措施 提示 与人相关的重点考虑岗位作业规程 与设备、环境相关的重点考虑点检、维
修和巡检标准
θ
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事故隐患的区别 1)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起因物;二类危险源是一类危险

事故隐患、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关系

事故隐患、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关系

事故隐患、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关系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

分四级:1、一般事故隐患:可能造成3人(不含3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不含)以下。

2、较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不含1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500万元(不含)以下。

3、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10人以上50人(不含1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1000万元(不含)以下。

4、特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5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危险源概念: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

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

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一文读懂!(一)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失控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煤气罐中的煤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二)隐患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隐患”。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把“事故隐患”定义为: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把“事故隐患”定义为: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劳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综上所述,“隐患”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隐藏的祸患,而安全生产领域所指的“隐患”,并非是隐藏的祸患,而是指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风险、危险源、隐患的概念与区别,安全人必看

风险、危险源、隐患的概念与区别,安全人必看

风险、危险源、隐患的概念与区别基本概念(一)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

可能性,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二)危险源危险源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其中:根源,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

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

行为,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三)事故隐患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二、三者区别危险源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能转化为故障、事故的部位,是各种事故发生的根源,客观存在于某个系统、某个区域、某台设备或某个人等对象中,其表述为危险、有害因素,危险因素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

风险指某个危险源导致一种或几种事故伤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6441 一 1986 ) ,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来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再通过对危险源触发事故概率与事故后果影响综合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生产标准规范执行落实情况。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
经营销售运输环节安全管理情况。
安全管理情况,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管理情况,以防冻、防凝、防静电、防粉尘爆炸、防年底抢进度、抢产量为重点,防止四季度出现“三超”和“三违”胶济铁路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2009年5月7日,“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6名相关责任人在山东省济南市受审。 路运输法院第一审判法庭,公诉机关青岛铁路运输检察院对“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的6名相关责任人以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提起公诉, 被告中郭吉光为原济南铁路局主管运输的副局长,其他5名被告分别为2名调度员、1名车站值班员、1名车站助理值班员和1名火车司机。
[执法检查的配合义务] 第十三条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统计分析·报送时限] 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2
3
4
5
6
1、排查范围与方法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2、隐患治理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危险源知识点学习

危险源知识点学习

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隐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失控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煤气罐中的煤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二)隐患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隐患”。

·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把“事故隐患”定义为: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把“事故隐患”定义为: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劳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综上所述,“隐患”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隐藏的祸患,而安全生产领域所指的“隐患”,并非是隐藏的祸患,而是指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2023版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隐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全]

2023版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隐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全]

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隐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失控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煤气罐中的煤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二)隐患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隐患〃。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把〃事故隐患〃定义为: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把〃事故隐患〃定义为: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劳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综上所述,〃隐患〃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隐藏的祸患,而安全生产领域所指的〃隐患〃,并非是隐藏的祸患,而是指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危险源与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两者的含义在充分认识“重大危险源”和“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含义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危险物品的概念。

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由于它的化学、物理特性,使其具备易导致火灾、爆炸或者中毒的危险,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我们通常所说的危险物品,主要指的就是这三大类。

重大危险源,从广义上说,就是可能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的危险源。

具体讲,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由此可见,“重大危险源”这一概念有三层含义:第一个是同一类场所或设施(合称单元);第二个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场所或设施;三是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设施。

确定重大危险源的核心因素是危险物品的数量是否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

所谓临界量,是指对某种或者某类危险物品规定的一个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者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即应定为重大危险源。

具体危险物品的临界量,是由危险物品的性质决定的,重大危险源的辩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其确定方法基本相同。

生产场所,是指危险物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当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产成品的周转库房;贮存区,是指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品的贮罐或者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设施、设备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发生的自然或者人为的因素。

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等。

如:不按照相关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违反操作章程;机器设备的制造及安装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的工艺及设备;未经过培训无证上岗,安全投入不足,企业管理滑坡等,这些现象都属于安全事故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区别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的表现;
(1) 安全防护装置——防护、保险、联锁、信号等装置缺少或有缺陷;
(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4) 生产(施工) 场地环境不良;
(5)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 劳动组织不合理;
(7)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8)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9) 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知识;
(10) 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11) 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12) 其它。

2、浅谈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联系与区别
目前,各地纷纷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及危险源点普查工作,由于今年两项工作同时布置下来,不少企业在进行这两项工作时束手无策,容易将事故隐患排查与危险源普查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既有区别,又存在很大的联系:
一、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不同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它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对于预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义。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

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
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

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

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二、两者之间的联系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实际工作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

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