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2021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课件(精华版)

2021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课件(精华版)
•因为他们需要帮助却没有及时得到援 手。
4
中小学心理 健康教育
5
专题一: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绪论)
6
心理健康教育需澄清的几种模糊认 识
•1、不知道或不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 教育,采取忽略的态度。表现:学生有了心理问题才需要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比较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老师们
健全人格的特征
•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及积极向上的生 活目标 •有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及良好的社 会适应力 •有成熟健康的情绪生活 •对工作、生活和社会有高度的责任 心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发展水平 •情绪稳定性 •学习适应性 • 自我认知的客观化程度 • 社会适应性 •行为习惯
智力发展水平
• 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 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 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因此,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其智力发展应 属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 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 我想,影响我成绩变化的,正是老 师对学生的态度,它直接影响我对学 科的兴趣,语文老师让我感到自己受 到重视、鼓励,而更加有动力地学习, 而对数学老师的厌恶同时也让我一并 恨上了数学。
张丽钧:“教师每天都在发布预言”
• 教师: “这么漂亮的作文都没评上奖,我敢说,这家报社一定 有太多的遗珠之憾!”
的分内事,与其他学科教师无关或关 系不大
案例
1、张丽钧:“教师每天都在发布预 言”

2、一教师情绪化引发学生的过激行为(学生迟到,老师被砍:——心
理健康教育案例
3、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擦黑板事件、数学难题
•“大家看到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
的不负责任造成的,一个没有责任感 的人,学习成绩再好也没有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录第一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总论第一节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含义二、适应性标准与发展性标准三、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标准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实质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原则第三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第四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二、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三、开展面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四、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第五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和管理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模式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建立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绩效评估第二章学业发展的教育与辅导第一节入学适应的教育与辅导一、入学适应概述二、入学适应常见问题及对策第二节学习动机的教育与辅导一、学习动机概述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三、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第三节学习策略的教育与辅导一、学习策略概述二、认知策略及其学习三、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第四节考试焦虑的教育与辅导一、考试焦虑及其原因二、考试焦虑的调适方法第三章自我意识的教育与辅导第一节自我认识的教育与辅导一、自我认识的含义二、中小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三、自我认识的途径和方式第二节自我接纳的教育与辅导一、自我接纳的含义二、自我接纳的途径和方式第三节自我完善的教育与辅导一、自我完善的含义二、自我完善的途径和方式第四章人际关系的教育与辅导第一节师生关系的教育与辅导一、师生关系的特点二、师生关系的教育与辅导第二节同伴关系的教育与辅导一、同伴关系的特点二、同伴关系的教育与辅导第三节亲子关系的教育与辅导一、亲子关系的特点二、亲子关系的教育与辅导第四节异性关系的教育与辅导一、异性关系的特点二、异性关系的教育与辅导第五章情绪教育与辅导第一节情绪与情绪智力一、情绪的含义二、情绪智力的含义三、情绪与心理健康四、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第二节情绪认知的教育与辅导一、情绪认知的含义二、如何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第三节情绪表达的教育与辅导一、情绪表达的含义二、怎样合理表达情绪第四节情绪管理的教育与辅导一、情绪管理的含义二、情绪管理的方式第六章生活适应的教育与辅导第一节生命教育与辅导一、生命教育的概念及内容二、生命教育与辅导的途径与方法第二节网络健康教育与辅导一、网络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必要性二、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及其成因三、网络成瘾的干预四、网络成瘾的预防第三节挫折教育与辅导一、挫折教育与辅导的内涵二、挫折心理简述三、挫折教育与辅导的途径与方法四、挫折教育与辅导的课堂活动设计案例及解析第四节休闲教育与辅导一、休闲教育与辅导的含义二、休闲教育与辅导的目的和原则三、休闲教育与辅导的内容四、常见休闲活动的教育与辅导第五节消费教育与辅导一、中小学生常见的消费误区和危害二、消费教育与辅导的含义和重要性三、消费教育和辅导的实施建议四、消费教育与辅导的实施策略第六节生涯教育与辅导一、生涯教育与辅导的含义与内容二、生涯教育与辅导的目标和内容三、生涯辅导理论概述四、中小学生涯辅导活动举要五、中小学生涯教育建议第七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第一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含义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系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第二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活动形式第三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人际互动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团体动力学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师生关系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学生团体第四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特点和原则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功能与种类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实施第八章中小学心理咨询的过程与方法第一节个别心理咨询一、个别心理咨询的含义二、个别心理咨询的形式三、个别心理咨询的影响因素四、个别心理咨询的过程五、个别心理咨询的技术六、个别心理咨询的伦理第二节团体心理咨询一、团体心理咨询的含义二、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三、团体心理咨询效果的影响因素四、团体心理咨询的技术五、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第九章家校合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由之路第一节家校合作概述一、目前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二、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之路三、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内涵及相关研究第二节家庭与学生心理健康一、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因素三、家庭心理健康优化第三节家校合作的途径一、加强家校联系,强化合作理念,营造良好合作氛围二、协调改进组织机构,为家校心理协作提供制度保障三、挖掘社区心育资源,整合拓展心育功能参考文献相关文档: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概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概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概论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一)总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充分发掘潜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能够克服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及社会适应能力;树立人生理想,具备择业能力。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提高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为贯彻全国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打下扎实基础。

(二)阶段分目标小学阶段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初中阶段培养初中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高中阶段培养高中生更为完善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能以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对待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等问题。

面对升学或就业,具备选择专业或职业和克服压力的能力。

(三)年级分目标与教育内容一年级目标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

乐与老师、同学交往。

内容(适应)1.祝你成为小学生(角色意识)2.这是我们的校园(适应环境)3.和老师、同学手拉手(适应群体)4.课堂是知识的海洋(适应课堂、激发兴趣)5.和好习惯交朋友(行为习惯)6.校园"红灯"与"绿灯"(纪律意识)7.克服不安、孤独、恐惧(防范心理困扰)二年级目标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做一个好学生"的意识。

内容(合群)1.我爱我班(集体意识)2.谦让、友善朋友多(交友意向)3.知识越学越有趣(乐于学习)4.告别"小粗心"、"小拖拉"(行为习惯)5.谁的发现多又好(观察与注意)6.做活泼、守纪的好学生(自我控制)7.克服厌学、依赖、交往障碍(防范心理困扰)三年级目标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班队活动中善与更多的同学交往,萌发集体意识,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
而出生后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心理发展是按预先形成 了的生物学形式,即按遗传程序进行的 。
以弗洛伊德(S.Freud)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存在于个体的潜 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发展的永恒力 量。
以马斯洛(A.H.Maslow)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的心 理发展是人固有潜能的自我实现的结果。人不是被浇铸、塑造或教育成 人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容许或帮助他,使他自己的潜能现实化。
情绪情感 教育目标
意志教育目标
个性倾向性 教育目标
个性心理特征 教育目标
培养良好的 心理素质
开发心理潜能
预防心理疾病
同前
同前
同前
同前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P14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 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 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 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
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差异性原则:尊重差异,因人而异。
主体性原则:学生主体,积极主动。 整体性原则:心理整体和谐发展,各种途径协调一致。
个人观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放眼人的整体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心 理属性的整体协调。
保密性原则:保护隐私。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以激扬生命、播撒阳光雨露为主的原则; 2.以分享欢乐、传播幸福为主的原则; 3.以开发潜能、增强心理免疫力为主的原则; 4.以学会应对、提高生活学习效能为主的原则; 5.以扬长避短、发挥多元智力优势为主的原则; 6.以全员参与、突出自主发展为主的原则; 7.以团体训练为主的原则; 8.以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为主的原则。
具体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 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 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 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 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 位逐渐提升,成为促进学生综合 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健康教育是指通过课程、活动、辅导等方式,对学 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和心理问题干预的教育 活动。
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 心理素质培养,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提高自我认知和 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价目的与原则
目的
评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发现 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学生心理 健康发展。
原则
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发展性。
评价内容与方法
内容
评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 法、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访谈法、案 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评价过程与结果运用
过程
制定评价计划、收集信息、分析数据、撰写报告、反馈 结果。
结果运用
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和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提 高教育质量;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07
结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发展
科技融合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将更加多 元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精准度和效 率。
预防性教育强化
家校合作
从传统的治疗模式向预防模式转变,加强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早期干预和指导。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共同关注学 生心理健康,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纲

第一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概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国内外学校工作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其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有助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人的素质按其发展水平或发展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类。

这样的划分与辩证唯物主义把人看作“生理—心理—社会”统一体的观点是一致的。

心理素质包括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人性观人性观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理念问题,涉及人性假设、人的发展等诸多哲学层面的思考。

(二)学生的心理现象和困扰关于学生的心理困扰的看法,是对他们进行心理工作时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奉行“无病假设”,在对学生的心理工作中,涉及的问题是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由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原因,产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其范围也包括学习中的心理问题或障碍,其程度为学生在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只是教师、家长等成人无法理解,或某种心理失衡、情绪困扰、认知和行为偏差。

不能用心理病理学的标准来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但需要对产生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心理帮助。

总的来说,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需要专门心理帮助的成长困扰或课题。

而且“我们应该珍惜问题的出现,因为它也是一个发展与成长的机会”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教育工作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

各种心理品质发展属于心理发展层次,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影响的“合金”。

这里所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各育中抽象出来的具有独立性的教育活动,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和智育、德育、美育之间不应看作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具有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同时有相互交叉重叠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课件一理论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课件一理论知识

个别补救性教育是根据各个学生值得注意的心理健 康方面的存在问题,结合该生的个人特点实际,有 针对性地设计适合该学生改善该心理健康问题的专 门的培养方案,然后对该生个别实施,使该生能获 得正确的观念,改善不利的心理状态。可划分为: (1)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补救性心理教育,包括 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一般个性问题、一般性品行 问题。(2)心理危机辅导,主要是对由于一些重 大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的辅导。(3)以心理治疗 为中心的补救性心理教育:如对恐怖症、焦虑症、 强迫症的治疗。
第二,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这是为开展心理辅导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活动课程, 一般都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其特点在于:形式上以 学生活动为主,内容选取上充分适合学生的实际需 要,活动组织上以教学班为单位,活动课的目的、 内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安排设计 的。通过这一途径开展心理辅导的好处是:在专门 组织的活动中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行 为各方面有目的地施加积极的影响;学生活动,有 利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以教学班为活动单位便于 组织管理,且能使班级全体学生在辅导活动中受益; 将心理辅导列入课程,也使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人员、 时间上有了保证,因此比较正规。只是如何在班级 活动中考虑每个学生具体情况,实行个别化对待, 则是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1、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包括德育在内的 所有教育过程中,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 是不完备的。其实,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目 前阶段多思索和传播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 育的关联性,更有助于二者的共同发展。另 外,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普及到各个领域 各个层面,如果充分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德 育工作的联系,也比较容易使心理健康教育 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获得更多的支持。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种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种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 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 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 自我的能力。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 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心理健康教育要讲求实效,把形式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方式和所需时间,各地可从实际出发,自行 安排。
主要途径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 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2、除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外,还可利用活动课、班团 队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对小学生也可通过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游戏、娱乐等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基本原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 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只有你能欣赏我
所以,请好好欣赏周围的人吧! 所以,请好好欣赏周围的人吧!
实 例
微软的一道招聘题,题目是这样的, 微软的一道招聘题,题目是这样的,营 业员小王把一台价值两万人民币的笔记 本电脑,以一万人民币错卖给李先生。 本电脑,以一万人民币错卖给李先生。 作为小王的经理,你需要写一封信给李 作为小王的经理, 先生把这一万元钱要回来。 先生把这一万元钱要回来。
1) (1)教育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道德及合乎社会规 范的两性交往方式 (2)组织青少年进行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其精力 )组织青少年进行各种有益的活动, 能得到充分的发泄 (3)净化环境,消除青少年性冲动的诱因 )净化环境,
四、人格的发展
(一)什么是人格 (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主要特点
1、自我意识的发展 、 2、情感的发展 、 3、社会交往 、 4、青少年的行为与行为控制 、
心理健康维护的途径: 心理健康维护的途径:
自助 他助
(二)从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 从性质来看, 括发展性教育与补救性教育两项任务
发展性教育: 发展性教育 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
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进行培养促进, 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 质不断优化。 质不断优化。 补救性教育: 补救性教育 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 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正常状态。 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回复正常状态。 这两项任务也是不同的层次, 这两项任务也是不同的层次,发展性教育主要是 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则 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 主要是面对在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 主要是面对在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 矫正性的。 矫正性的。

S01_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S01_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中小学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学习建议学习目标1、了解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含义。

2、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3、了解心理健康与健康人格的关系。

4、了解心理理异常的类别和心理障碍分类。

5、了解心理诊断的含义与特点。

6、掌握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实施方法。

7、掌握心理辅导的含义、特征、原则、方式。

8、掌握心理咨询的含义、特征、原则、方式。

学习重点1、心理健康理论。

2、心理异常理论。

3、心理诊断理论、方法。

4、心理辅导理论、方法。

5、心理咨询理论、方法。

学习难点1. 心理异常的种类及其表现。

2、各种心理异常的防治措施。

3、心理诊断方法。

4、心理辅导方法。

5、心理咨询方法。

第一教室理论基础第一节心理健康与健康一、健康的涵义《现代汉语词典》对健康的解释是:①(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

②(事物)情况正常,没有缺陷。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躯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

”它明确地告诉人们,我们必须与传统的“无病即是健康”的生理学上的健康思想区分开来,健康不仅意味着具有健全的体魄,还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定义为:“一个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健康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应当全面理解健康概念,树立正确的健康思想:(1)全面理解健康的含义,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四个方面。

(2)健康是人的基本人权,它与人的“生命、财产”一样不容侵犯。

健康是每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要求个体具备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

(3)健康不仅仅是个体的一种需求,也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S01)共72页第1页重要条件。

社会是由人构成并通过个体发挥作用的,人是构成社会存在的先决条件。

因此,社会必然要通过个人的健康来支持,以保证社会健康稳定地发展,这样维护和保证社会的健康也就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不仅要提高健康的社会地位,而且在价值取向上需要培养人们共同的社会健康观(4)在社会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健康意识,提高活动效率和生活质量,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

上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第一章绪论内容提要:本章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是以后各章节学习的基础。

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

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心理健康概念的演变心理卫生是实现心理健康的必由之路,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演变而来的。

“卫生”一词是保健的意思,心理卫生便是心理保健。

心理卫生是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

心理卫生思想的提出,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代。

但近年来有人认为,最早提出心理卫生思想的先哲并不是西方人,而是东方的中国人。

我国人民早就知道要注意“身心健康”,讲究“心理卫生”。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著名思想家如管仲,孔子、老子、荀子等人,都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

比如管子把人的心理状态分成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不同层次,并以此为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养心之术。

我国三国时著名的养生家嵇康指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

”但是,以上这些思想和论述只是较为深刻的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当代心理卫生思潮的形成是从正确认识精神病并从主张给精神病人以人道主义的待遇开始的。

1792年,法国医生比奈提出,不受束缚的精神病人不仅容易康复,还能从事有益的劳动,人们要以关心的态度来倾听他们的诉说。

比奈被后人认为是心理卫生的倡导者。

心理卫生运动于1908年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一位名叫比尔斯(C·Beers)的大学生,他哥哥患癫痫病,他害怕自己也心理失常,终因精神负担过重而患病,住了三年精神病院。

由于他目睹病友们的非人生活和所受的种种粗暴待遇,在出院后就积极开展预防精神病和改善精神病人待遇的活动。

他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了一本名为《一颗自我发现的心》的书,于1908年出版。

上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

上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

上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第一章绪论内容提要:本章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是以后各章节学习的基础。

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

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概述一、心理健康概念的演变心理卫生是实现心理健康的必由之路,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由心理卫生演变而来的。

“卫生”一词是保健的意思,心理卫生便是心理保健。

心理卫生是一切旨在改进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

心理卫生思想的提出,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代。

但近年来有人认为,最早提出心理卫生思想的先哲并不是西方人,而是东方的中国人。

我国人民早就知道要注意“身心健康”,讲究“心理卫生”。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著名思想家如管仲,孔子、老子、荀子等人,都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

比如管子把人的心理状态分成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不同层次,并以此为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养心之术。

我国三国时著名的养生家嵇康指出:“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转发此五难也。

”但是,以上这些思想和论述只是较为深刻的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当代心理卫生思潮的形成是从正确认识精神病并从主张给精神病人以人道主义的待遇开始的。

1792年,法国医生比奈提出,不受束缚的精神病人不仅容易康复,还能从事有益的劳动,人们要以关心的态度来倾听他们的诉说。

比奈被后人认为是心理卫生的倡导者。

心理卫生运动于1908年首先在美国兴起。

美国有一位名叫比尔斯(C·Beers)的大学生,他哥哥患癫痫病,他害怕自己也心理失常,终因精神负担过重而患病,住了三年精神病院。

由于他目睹病友们的非人生活和所受的种种粗暴待遇,在出院后就积极开展预防精神病和改善精神病人待遇的活动。

他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了一本名为《一颗自我发现的心》的书,于1908年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 3、睡得快:上床后能很快入睡,睡眠质量高,醒后精
神饱满,头脑清楚 4、说得快:思维敏捷,语言运用准确,表达流畅 5、走得快:走路时脚步自如,活动灵敏。
“三良好”的标准是针对心理健康而言
1、良好的个人性格。包括个人的情绪,性格温和,意 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2、良好的处事能力。包括在观察问题客观实在,具有 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况,说明其 心理是比较健康的:
1. 能够说出好朋友的优点 2. 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3. 不是特别看重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4. 如果有时间,更愿意出去玩而不太愿
意呆在屋里 5. 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帮助朋友
6. 愿意接纳和自己看法不同的人 7. 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有缺陷和学习不
公众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的位置协
调。 7、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
全员参与的含义
管理干部
专职教师 兼职教师 其他教职工
通过专、兼、聘等多种方式建立一支以少 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 互补、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
教育方式与途径多样化的含义
课堂教学
课外指导
自助
咨询
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渠道。形成课内与课 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网络和体系。
3、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在人际交往和待人接物时, 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人的生理状况与心理状况,在人的整体生命中有相互 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作用。真正健康的人,应该是生理 和心理达到完美的统一。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认知)正常(IQ≥70) 2.情绪丰富、相对稳定而协调 3.社会适应良好 4.乐于学习和生活 5.心理特点与年龄相符 6.人格完整统一
2019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校教育大纲”, 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德育内容;
2019年8月,国家教育部第一次就心理健康教 育问题专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做 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2019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 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乃是一种生 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
在躯体,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保持完全和谐的 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的“健康”的概念。
它包含三个要素:①躯体无疾病;②心理无疾 病;③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
色正常。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五快三良好”: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就人体健康问题又提出 几项新标准,既有机体生理健康标志,也有心理精神 健康标志,简称“五快三良好”。
“五快”是针对人的生理健康而言: 1、吃得快:胃口良好,不挑食,能快速吃完一顿饭 2、便得快:有便欲就能很快排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
2019年9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指导纲要》。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定位
素质教育 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的重要举措
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学校德育 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同学
8. 学习用具愿意借给同学用 9. 知识面较宽,兴趣较广泛 10 . 敢于表达与家长、老师不同的意见和
观点
如果中小学生的行为多数符合下列情况,说明其 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一定的问题:
1. 特别害怕别人议论自己的不足 2. 不愿意谈或者不敢谈自己的缺点 3 .特别看重学习成绩和名次 4 .如果没有评上“三好”或者没有选上
全方位的含义
环境适应
人格发展
人际交往
求职择业
心理健康教育
交友恋爱
学习成才
自我管理
情绪调节
全过程的含义:不同阶段的教育重点
学前阶段:亲子关系 小学阶段:认识自我,控制和调节自我,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群、乐学、自立,培养对 学校的适应能力。 初中阶段:培养自尊、自立、自爱、自信的独 立人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高中阶段:增强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 性,增强社会责任感、面对升学或就业的调适 能力。 大学阶段:处理好恋爱、人际关系、环境适应, 增强耐受挫折的能力。
中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
1958年台湾“中国(心理)辅导学会成立。 香港地区大学生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 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 1989年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成立。 1990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
委员会成立。
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 干意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增强心理 调适能力
增强社会生 活适应能力
优化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的含义
全方位 全过程
全人
全员参与
方法与形 式多样化
是指全方位、全过程、方法与形式多样化地进行全人心理健康 教育的工作思路与体系。
健全组织机构、制度和专业队伍,理顺工作机制和公共关系, 营造良好校园氛围。
班干部,学生就会急得掉眼泪 5 .做任何事情都想超过别人
6 .特别在意别人的目光和对他的评价 7 .当老师找学生谈话时,他总会怀疑自己
做错了事情
8 .如果竞争对手没考好,他会幸灾乐祸 9 .情绪常会大起大落,好怒好哭 10 .在考试前过分紧张以至影响饮食和睡

第一部分
政策背景与体系建设
学校领导与心 理教育指导委 员会
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 的体系
学生心理 促进会
心理网站
学生处 心理辅导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