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7版)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7版)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7版)2017-12-14 06:27 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 点击: 579上官王宁,王英伟,王炫,尹宁,左云霞(负责人/共同执笔人),叶茂,朱波,李师阳,李军,李丽伟,李超,连庆泉,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张溪英,周期,赵平(共同执笔人),胡智勇,姜丽华吸入麻醉诱导是常用的小儿麻醉诱导方法,具有起效快、较平稳、无痛苦及易被接受等优点。

目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有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等,其中最适于小儿吸入诱导的是七氟烷和氧化亚氮。

由于小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与成人相比对麻醉诱导过程更为敏感。

粗暴的麻醉诱导可能造成小儿术后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甚至终身的面罩恐惧症。

因此,麻醉科医师应该高度重视小儿麻醉诱导技术和技巧,根据小儿年龄和合作程度等采取灵活措施。

为了帮助广大麻醉科医师快速掌握此技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专家经反复讨论,提出以下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一、小儿吸入麻醉诱导前准备(一)麻醉前病情评估1.病史尽管患儿的病史一般不复杂,但小儿生理储备功能低下,病情变化快。

麻醉科医师既要了解外科手术相关疾病,还需全面了解各系统功能状况、并存疾病或多发畸形、既往疾病和麻醉手术史、出生状况、过敏史和家族麻醉手术史。

尤其应关注小儿是否存在哮喘、肺炎及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极个别小儿可能有先天性喉喘鸣、先天性喉发育不良或先天性气管软化症等病史,此类小儿在麻醉诱导期间可能发生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

大量胸腔积液、胸腔占位、膈疝等胸内压增加的小儿,在自主呼吸抑制后可能发生严重通气困难,麻醉诱导时需考虑保留自主呼吸。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应该全面,同时着重于检查重要系统,尤其是呼吸系统的检查(是否存在解剖畸形、上呼吸道感染的表征、扁桃体大小等),应仔细听诊心肺,如两肺是否有干湿性啰音,心脏是否有杂音等。

尚需注意患儿有无腹胀、胃排空障碍和胃食管反流等增加反流误吸的危险因素。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在小儿麻醉中,气道和呼吸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手术的安全和患儿的预后。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其气道和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需要更加精细和特殊的管理策略。

一、小儿气道和呼吸的生理特点小儿的头大、颈短、舌体相对较大,会厌软骨柔软且呈 U 形,声门裂相对狭窄。

这些解剖结构特点使得小儿的气道更容易发生梗阻。

小儿的呼吸频率较快,潮气量较小,功能残气量和闭合气量比例较低。

这意味着他们在麻醉期间更容易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二、麻醉前评估1、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既往的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史、近期的上呼吸道感染等。

2、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如有无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鼻中隔偏曲等。

3、评估患儿的心肺功能,可通过听诊、心电图、胸部 X 线等检查。

三、麻醉诱导1、选择合适的诱导方法对于合作的较大儿童,可以采用吸入诱导。

对于年幼不合作的患儿,通常选择静脉诱导。

2、诱导药物的选择常用的诱导药物包括丙泊酚、氯胺酮、咪达唑仑等。

但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并严格控制剂量。

3、保持气道通畅在诱导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及时调整体位,防止气道梗阻。

四、气道管理方法1、面罩通气选择合适大小的面罩,确保良好的密封,避免漏气。

控制通气压力和频率,避免胃胀气。

2、气管插管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导管,通常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重计算。

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喉部和气管黏膜。

3、喉罩对于一些非复杂手术,喉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气道管理工具。

但要注意其适用范围和可能的并发症。

五、呼吸管理1、机械通气设置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和病情,设置合适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参数。

密切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调整通气参数,维持正常的二氧化碳水平。

2、氧供和通气监测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确保患儿的氧合良好。

定期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呼吸功能异常。

麻醉学考试资料:小儿麻醉呼吸道的管理及麻醉相关注意事项(二)

麻醉学考试资料:小儿麻醉呼吸道的管理及麻醉相关注意事项(二)

麻醉学考试资料:小儿麻醉呼吸道的管理及麻醉相关注意事项(二)刘进教授将全身麻醉比作开飞机,起飞(麻醉诱导)和着陆(气管拔管)是最危险的两个阶段。

小儿麻醉在这两个时期可能相对成人更危险。

今天整理麻醉学考试资料关于麻醉诱导与维持期间的呼吸道管理,内容如下:正确的小儿麻醉诱导方法是诱导期呼吸道管理先决条件。

当国际上普遍采用氟烷诱导时,中国的麻醉医师们多依赖于肌肉注射氯胺酮。

由于氟烷诱发心律失常,目前它已基本被七氟烷所取代。

进口雅培喜保福宁和国产恒瑞凯特力(均为七氟烷)使中国小儿麻醉医师们在麻醉诱导方法上与国际接轨了。

小儿七氟烷麻醉诱导的基本方法如下:为了避免小儿在麻醉前哭闹,最好由家长陪同进入手术间。

小婴儿可由家长抱着,大一点的孩子可坐手术床上。

可连接SpO2监测探头。

将呼吸囊内的气体排空后,开笑气和氧气(笑气/氧气:75:25),总流量5-6升/min。

将面罩靠近小儿面部(也可将手握住螺纹管接头代替面罩),由于笑气较空气重而下沉,小孩很快就昏昏欲睡,此时紧扣面罩,将七氟烷开至6-8%,并适当减少笑气流量,增加氧气流量(50:50)。

当患儿意识消失后,逐渐减少七氟烷吸入浓度至2-3%左右维持。

连接心电、血压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之后根据小儿基本麻醉方法决定下一步的处理。

A.局部麻醉+镇静:在七氟烷维持下完成神经阻滞、骶管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麻醉等操作,然后停止吸入麻醉,静脉给予咪唑安定+芬太尼或者持续泵注丙泊酚维持良好自主呼吸,对呼吸道一般可不做特殊处理。

这类麻醉期间必须有呼吸支持全套准备,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控制在1-1.5 g/kg范围内,稀释为10 g/ml缓慢静脉推注。

这类患儿术中的呼吸观察尤为重要。

最好能持续监测呼吸末CO2水平(目前已有通过微气流技术监测自主呼吸下CO2的采样管和装置),它不但能及时反映呼吸频率的变化,还能反映气道通畅情况和通气量是否足够。

本人认为,此类麻醉时,一旦局部麻醉效果欠佳或者出现呼吸道梗阻,应立即置入喉罩或者气管插管。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
• 建立静脉通路, 辅助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和/或肌肉松 弛药物完成喉罩安放或气管插管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临床操作规范
• 诱导前准备 • 诱导实施 • 诱导注意事项
诱导注意事项
• 诱导期可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如鼓励孩子 吹皮球等
• 诱导期间如果呼吸囊不够充盈, 可增加新鲜 气流量或者关闭逸气开关, 不要开快充氧开 关
吸困难的患儿
患儿安全核查
• 基本情况核对 • 禁食禁饮时间核查, 同时评估患儿返流误
吸风险 • 小儿呼吸道评估, 预测潜在通气困难和插
管困难 • 预测手术出血量, 准备相应的静脉穿刺针
诱导前准备
• 麻醉机 • 监护仪 • 吸引设备 • 气道管理相关器具 • 抢救药品和麻醉药品 • 麻醉医生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
2%-3%), 新鲜气流量3-6L/min • 持续充气直到呼吸囊充盈, 再次挤瘪呼吸囊, 待呼吸
囊再度充盈时, 回路浓度将得到明显的提升 • 放开呼吸回路开口, 轻轻挤压呼吸囊, 螺纹管吸入肢
也充满高浓度七氟烷, 然后立即接面罩开始诱导
潮气量法诱导: 适于所有患儿
• 预充回路后, 回路输出口连接合适面罩, 盖于患 儿口鼻处
• 患儿意识消失后, 将七氟烷的蒸发器调至3%-4%(新生 儿调至2%), 新鲜气流调整至2-3L/min。维持自主呼 吸, 必要时辅助呼吸
• 建立静脉通路, 辅助其他镇静镇痛药物和/或肌肉松弛 药物完成喉罩安放或气管插管
浓度递增法诱导: 适于合作的小儿及 危重患儿
• 麻醉机为手动模式, 置逸气阀于开放位, 新鲜气流36L/min
• 操作者持面罩和托下颌动作轻柔, 用力托下 颌会增加患儿躁动
• 诱导期间辅以50%-70%氧化亚氮N2O, 可以 加速麻醉诱导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护理课件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护理课件

03 小 备儿吸入麻醉诱导前的准
患儿准 备
禁食
小儿应在麻醉前禁食,以 减少胃内容物在麻醉过程 中反流的风险。
心理准备
向患儿及家长解释麻醉过 程,减轻患儿的恐惧感, 提高配合度。
生理状态评估
评估患儿的生理状态,如 有无发热、脱水等,以便 及时处理。
麻醉机准 备
设备检查
氧气储备
确保麻醉机性能良好,无故障,并准 备好麻醉监测设备。
术后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包括 疼痛管理、饮食指导、活动指
导等,促进患儿尽快康复。
注意事 项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 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麻醉过程的安全 和有效。
避免使用不适当的麻醉药物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重等因素,选择 合适的麻醉药物,避免使用不适当的 药物。
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
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 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麻醉诱导过程中的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气道管理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和分泌物的堵 塞,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
液体管理
根据患儿失血量、手术时间等因素,合理控制输 液速度和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05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后的护 理
小儿吸入麻醉的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发 育尚未完全成熟,对吸入麻醉药 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因此
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的护理。
小儿对吸入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和 耐受性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 个体情况调整麻醉深度和用药剂
量。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过程中需要密 切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
指标,确保患儿安全。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 见
演讲人
目录
01
02
03
04
麻醉诱导方法
小儿麻醉特点
麻醉诱导并发 症及处理
小儿麻醉诱导 研究进展
麻醉诱导方
1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吸入麻醉药物选择
01
七氟烷:适用 于儿童和成人, 诱导平稳,苏
加强麻醉设备 管理,确保设
备安全可靠
小儿麻醉诱
导研究进展
4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 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新型麻醉药物
吸入麻醉药物:如七氟烷、 异氟烷等,具有起效快、 代谢快、安全性高等特点
局部麻醉药物:如罗哌卡 因、利多卡因等,具有起 效快、镇痛效果好、安全 性高等特点
过敏反应:可能导致皮肤 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05
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悸、 胸痛等症状
06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肢体 麻木、无力等症状
处理方法
缺氧:保持呼吸道通 畅,使用呼吸机辅助
呼吸
低血压:使用升压药, 如多巴胺、去甲肾上 腺素等
心律失常:使用抗心 律失常药物,如利多
卡因、胺碘酮等
呕吐:使用止吐药, 如昂丹司琼、格拉司
06
体温调节:小儿体温调节能 力较弱,易发生体温异常
麻醉风险
01 02 03 04
01
呼吸抑制:小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全, 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呼吸抑制
02
循环不稳定:小儿循环系统发育不完 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循环不稳定
03
药物代谢差异:小儿药物代谢能力与 成人不同,可能导致药物代谢异常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

小儿麻醉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一、前言小儿由于其生理和解剖特点,在麻醉过程中气道和呼吸管理具有独特的挑战。

为了确保小儿麻醉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气道和呼吸管理指南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为麻醉医生提供实用的建议和指导,以应对小儿麻醉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二、小儿气道和呼吸的生理特点(一)小儿头大、颈短,呼吸道相对狭窄小儿的头颅相对较大,颈部较短,这使得气道的轴线不易保持一致,增加了气道管理的难度。

(二)舌头相对较大小儿的舌头在口腔中所占比例较大,容易阻塞气道。

(三)会厌软骨柔软且呈 U 形这使得会厌在呼吸和吞咽时的功能协调相对较差,容易导致气道梗阻。

(四)声门下区狭窄小儿声门下区是气道最狭窄的部位,容易发生水肿和梗阻。

(五)呼吸功能储备低小儿的肺容量小,氧储备能力有限,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差。

三、术前评估(一)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既往的麻醉经历、呼吸系统疾病、先天性畸形、过敏史等。

(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患儿的口腔、鼻腔、颈部活动度、心肺功能等。

观察有无面部畸形、腭裂、腺样体肥大等可能影响气道管理的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四、麻醉诱导(一)诱导方法的选择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合作程度等选择合适的诱导方法,如吸入诱导、静脉诱导或吸入静脉复合诱导。

(二)保持气道通畅在诱导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及时调整体位,保持气道通畅。

对于有困难气道风险的患儿,要提前做好准备,如准备好特殊的喉镜、气管导管等。

五、气道管理工具的选择(一)面罩选择合适大小的面罩,确保与患儿面部贴合良好,能够提供有效的通气。

(二)喉罩对于一些气道管理相对容易的患儿,喉罩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但要注意喉罩的型号选择和正确放置。

(三)气管导管气管插管是小儿麻醉中最常用的气道管理方法。

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身高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导管,并正确测量导管插入的深度。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导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麻醉风险
01
呼吸抑制: 小儿气道较 小,容易发 生呼吸抑制
02
循环不稳定: 小儿循环系统 尚未发育完全, 容易发生循环 不稳定
03
药物代谢差异: 小儿药物代谢 速度较慢,容 易发生药物蓄 积
04
麻醉苏醒延迟: 小儿麻醉苏醒 时间较长,容 易发生苏醒延 迟
麻醉管理要点
01
02
麻醉前评估:全面 了解小儿身体状况、 病史、用药情况等
03
02
麻醉设备创新: 新型麻醉设备的 研发和应用,提 高麻醉效率和准 确性
04
麻醉管理优化: 麻醉管理的优化 和改进,提高麻 醉质量和安全性
未来发展趋势
01
更加注重安全性:减少麻醉诱导过程中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02
更加个性化: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麻醉诱导方案
03
更加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高麻醉诱导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建立静脉通路
3
给药:根据患者 情况选择适当的
麻醉诱导药物
4
观察患者反应: 监测生命体征,
确保患者安全
麻醉诱导注意事项
01 确保患儿安全:密切观察 患儿生命体征,确保麻醉 诱导过程中患儿安全
02 控制诱导速度:根据患儿 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 因素,控制麻醉诱导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慢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 儿呼吸道通畅,防止麻醉 诱导过程中出现呼吸道梗 阻
心动过速:可 3 能导致心慌、 胸闷等症状
过敏反应:可能 4 导致皮肤红肿、 瘙痒等症状
神经损伤:可能 5 导致肢体麻木、 无力等症状
呕吐:可能导 6 致误吸、窒息 等症状
处理方法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7版)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7版)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2017版)上官王宁.王英伟.王炫.尹宁.左云霞(负责人/共同执笔人).叶茂.朱波.李师阳.李军.李丽伟.李超.连庆泉.宋兴荣.张马忠.张建敏.张溪英.周期.赵平(共同执笔人).胡智勇.姜丽华吸入麻醉诱导是常用的小儿麻醉诱导方法.具有起效快、较平稳、无痛苦及易被接受等优点。

目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有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等.其中最适于小儿吸入诱导的是七氟烷和氧化亚氮。

由于小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与成人相比对麻醉诱导过程更为敏感。

粗暴的麻醉诱导可能造成小儿术后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甚至终身的面罩恐惧症。

因此.麻醉科医师应该高度重视小儿麻醉诱导技术和技巧.根据小儿年龄和合作程度等采取灵活措施。

为了帮助广大麻醉科医师快速掌握此技术.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儿科麻醉学组专家经反复讨论.提出以下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一、小儿吸入麻醉诱导前准备(一)麻醉前病情评估1.病史尽管患儿的病史一般不复杂.但小儿生理储备功能低下.病情变化快。

麻醉科医师既要了解外科手术相关疾病.还需全面了解各系统功能状况、并存疾病或多发畸形、既往疾病和麻醉手术史、出生状况、过敏史和家族麻醉手术史。

尤其应关注小儿是否存在哮喘、肺炎及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极个别小儿可能有先天性喉喘鸣、先天性喉发育不良或先天性气管软化症等病史.此类小儿在麻醉诱导期间可能发生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

大量胸腔积液、胸腔占位、膈疝等胸内压增加的小儿.在自主呼吸抑制后可能发生严重通气困难.麻醉诱导时需考虑保留自主呼吸。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应该全面.同时着重于检查重要系统.尤其是呼吸系统的检查(是否存在解剖畸形、上呼吸道感染的表征、扁桃体大小等).应仔细听诊心肺.如两肺是否有干湿性啰音.心脏是否有杂音等。

尚需注意患儿有无腹胀、胃排空障碍和胃食管反流等增加反流误吸的危险因素。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一般ASA I、II级患儿.如行短小手术.不需特殊检查;如行较大手术或者合并有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内分泌等系统疾病的ASAIII级及以上患儿.应做相应的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最新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最新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最新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气管导管的选择
最新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喉罩的选择
最新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三)气道器具以及使用方法
4、呼吸机工作参数调节 潮气量10-15ml/kg,分钟通气量100-
200ml/kg,吸气峰压12-20cmH2O不超 过30,呼吸频率20-25次/分,吸呼比1: 1.5新生儿可1:1,使用定压型呼吸机, 体重15kg以上小儿可用定容呼吸
最新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一)诱导准备
2、诱导地点:建议家长陪伴; 3、建立基本生命监测:HR SPO2、BP 4、建议吸入入睡后开放外周静脉,推荐
使用七氟烷
最新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小儿麻醉诱导
(二)吸入麻醉诱导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七氟烷) 潮气量法 肺活量法 浓度递增诱导法
最新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二)吸入麻醉诱导方法
呼吸回路预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麻醉机设置于手控模式,关闭新鲜气流。 (2)排空手控呼吸囊。 (3)关闭逸气阀。 (4)封闭呼吸回路输出口。 (5)将装有七氟烷的蒸发器调至6%~8%(建议新生
儿用2%~3%),新鲜气流量3~6L/min。 (6)待呼吸囊充盈时,暂时开放逸气阀,挤瘪呼吸囊;
插管全麻准备
最新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麻醉前准备
(三)气道器具以及使用方法 1、面罩、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 咽喉镜 2、气管导管:内径(ID)外径(OD) ID(带套囊)=年龄/4+4 ID(不带套囊)=年龄/4+4.5 OD 为小儿小指末节关节或外鼻孔直径 深度:经口 年龄/2+12或ID×3;经鼻 年龄 /2+14或ID×3+2 3、喉罩:小儿大多选用1~2.5号
最新小儿麻醉专家共识

小儿吸入麻醉

小儿吸入麻醉

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较氟烷者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 响比异氟烷者小;对脑血流量、颅内压的影响与异氟 烷者相似。本品不引起过敏反应,对眼粘膜刺激轻微。 以2%~4%浓度进行诱导麻醉、以3%维持时,吸入 后10~15分钟血药浓度达稳态,约360μmol/L;停药 5分钟后则约为90μmol/L;停药60分钟后为约 15μmol/L。血浆消除t1/2呈三相;2.7分钟、9.04分 钟、30.7分钟。血/气分配系数为0.63(恩氟烷者为 1.9,氟烷者为3.2)。本品主要经呼气排泄,停止吸 入1小时后约40%以原形经呼气排出。它在体内可被 代谢为无机氟由尿排出,按尿中氟量计,其代谢率为 2.89%,比恩氟烷者(0.96%)高,比氟烷(15.7%) 低。
5
10 15
昏迷
20
2.注意事相 应注意化验资料,有无低血糖、低血钙以及钾钠情 况,有无凝血障碍。凡肛温38℃以上,血红蛋白 80g/L以下,上呼吸道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 重水电解质紊乱等,除急诊外,择期手术均应延期, 待病情改善后再行手术。此外,还应了解拟施手术 的范围和体位,手术创伤程度以及可能的出血量。 小儿不易合作,即使应用部位麻醉(包括局部麻醉) 也应按全身麻醉准备。应向父母强调空腹的重要性, 说明麻醉诱导前保持胃空虚,可减少呕吐误吸危险, 保证麻醉安全。小儿禁食时间超过12h可发生低血 糖并有代谢性酸中毒倾向,故小儿禁食时间以不超 过8h为宜。近年研究小儿胃内液体排空快,进液体 后1/2在11min内自胃排出,2h内其余液体可自胃排 出,故主张适当缩短麻醉前禁食禁饮时间,如下表 所示。

腭裂修复术的手术区域位于上呼吸道,手术 损伤和器械压迫舌根,造成舌、腭咽水肿及 呼吸通路的改变,加之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 理上的特点,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严重时 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这是腭裂术后发生率 最高的麻醉并发症。以上情况经吸氧、托下 颌、牵拉舌体、使用口或鼻咽通气道以及重 新置管,及时抽吸分泌物等处理,均可顺利 恢复。小儿腭裂术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最 高的是气道梗阻,早期发现和解除梗阻是避 免严重后果的关键。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采 用异氟醚吸人复合间断静注小剂量芬太尼麻 醉使小儿腭裂术后麻醉并发症大大减少。而 腭裂患儿年龄越小,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越 高,麻醉的风险越大。

儿童全麻吸入诱导处理进展

儿童全麻吸入诱导处理进展
病例成本分析:基于40岁的病人计算
用纯氧进行麻醉维持 60 min
地氟烷: 1L/min 每小时麻醉量 新鲜气流率 1,000 RMB/ 240cc----4.17/1cc 每MAC-小时麻醉维持的价格 6.90USD 8 56 RMB 56 4.17=13~14cc/hr (30 cc /hr / 2mL)
6 mo–4 yr: Fear of separation at maximum, able to remember but not to understand previous hospital experiences. Hospitalization is followed by the most severe emotional upset and behavioral regression. 4–6 yr: Almost able to understand explanations. Accepts separation more easily. Concerned about integrity of body and may have wild misconceptions of surgical mutilation.
理想的吸入麻醉药
1 2 3 4 5 6 诱导平稳、快速,不引起疼痛及刺激 提供充分的镇静、遗忘、镇痛及肌松 副作用如心血管、呼吸抑制无或最小 易苏醒、无恶心呕吐 并发症 麻醉深度易调节 好的成本-效果
Clinical Anesthesia 4th edition p1182
婴儿摄取吸入性麻醉药物快的原因 ---高分钟通气量与FRC之比(5:1)
近年儿童麻醉药物相关心博骤
停或死亡发生率大幅度下降
---主要原因是氟烷使用减少 和新型吸入麻醉药(如七氟烷) 的使用 1994年-1997年 氟烷:七氟烷 =51%:9% 1998年-2002年氟烷:七氟烷 =13%:52% Melissa Wheeler.

婴幼儿七弗烷麻醉诱导维持及注意事项

婴幼儿七弗烷麻醉诱导维持及注意事项

用法与用量: 1.镇静:小于32周新生儿,0.03mg/kg/h持续静脉输注, 据反应调整。
大于32周新生儿,0.06mg/kg/h持续静脉输注, 据反应调整。
1月-6岁初始剂量:0.025-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5mg/kg,操作前 5-10min给药,注射时间2-3min以上,小剂量追加最大 剂量总剂量为6mg.
• 持续充气直至呼吸囊充盈,再次挤瘪呼吸囊,待 再次充盈时,回路浓度提升
• 放开呼吸回路开口,轻轻挤压呼吸囊(太大力溢 出污染),预充螺纹管,然后立即接面罩开始诱 导
• 大于6岁,能配合
• 合适面罩
• 诱导前进行呼吸回路预充
• 呼出残余气体后,做一次肺活量,吸入双8 后,屏气20-40s后患儿意识消失,七氟烷 浓度调至3.5-4.5%,以便维持自主呼吸, 必要时辅助呼吸,辅以镇静、镇痛、肌松 完成喉罩或者气管插管
MAC 0-1月 1-6月 6月-3岁 3岁-12岁
纯氧的MAC(%) 3.3 3.0 2.8 2.5
MAC MAC95 较大刺激
MAC awake50 MAC awake95
七氟烷 1.71
1.3MAC 1.5-2.0MAC
0.4MAC 0.3MAC
浓度(%) -
(1.3X1.71)%=2.223% (1.5X1.71)%=2.565% (2.0X1.71)%=3.42%
用法与用量: 用于2-12岁儿童以本品为主的全身麻醉诱导和维 持,总量建议10-20μg/kg,追加剂量1-2μg/kg。 禁忌症: 1.对本品或者其他阿片类过敏者 2.分娩期间或者剖宫产断脐之前,静脉内禁用本 品 3.本品可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故禁用于新生儿 4.用药前14日内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者禁用 5.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6.存在呼吸抑制或者有呼吸抑制疾病患者禁用 7.低血压、低血容量患者禁用

小儿麻醉的特殊考虑与实施技巧

小儿麻醉的特殊考虑与实施技巧

小儿麻醉的特殊考虑与实施技巧小儿麻醉是医疗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需要特殊的考虑和实施技巧。

与成人相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同,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更加细心和谨慎。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讨论小儿麻醉的特殊考虑和实施技巧。

一、生理特征的考虑在进行小儿麻醉时,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生理特征。

儿童的器官和系统发育不完善,生理功能不稳定。

因此,麻醉师需要对儿童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1. 心率和血压监测:麻醉师应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监测设备,例如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和无创血压仪等。

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使用粘贴式心电图监测设备,以减轻对他们的不适感。

2. 呼吸监测:儿童的呼吸系统比成人更为脆弱,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

麻醉师应随时调整气道管理和通气压力等参数,确保儿童的呼吸稳定。

二、心理特征的考虑小儿麻醉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是一次陌生而恐惧的体验,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

1. 预麻醉访视:在手术前,麻醉师应与孩子及其家长进行预麻醉访视,详细了解孩子的病史、药物过敏史和家族遗传史等信息。

此外,通过与孩子进行交流和解释,帮助他们了解麻醉过程,减轻他们的恐惧感。

2. 分散注意力: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孩子谈话、播放音乐或给予玩具等方式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以减少他们对麻醉过程的担心和焦虑。

三、药物选择与剂量计算在小儿麻醉中,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计算需要更加谨慎。

儿童的药物代谢能力和药动学特征与成人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按照儿童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用药。

1. 麻醉诱导药物选择:常用的麻醉诱导药物包括吸入式麻醉剂和静脉麻醉药物。

在选择麻醉诱导药物时,麻醉师应考虑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以及药物的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2. 镇痛药物管理:在小儿麻醉中,合理的镇痛药物管理非常重要。

麻醉师可以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包括静脉镇痛药物、局部麻醉和静脉硬膜外镇痛等方法,以减轻儿童手术后的疼痛。

简论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

简论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

简论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全麻诱导全凭七氟醚是一种挥发性麻醉剂,也是小儿全麻中常用的麻醉药物之一。

在小儿全麻诱导过程中,全凭七氟醚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篇文档将简要讨论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全麻中的应用方法、特点和注意事项。

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的应用方法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是指将全凭七氟醚通过呼吸器口罩、插管等方式在患儿体内进行吸入,实现麻醉作用的过程。

小儿全麻诱导中,全凭七氟醚应用的具体步骤如下:1.吸氧预备:患儿需要接受一定时间的吸氧预备,以提高患儿体内氧分压,为后续麻醉过程的进行做好充分准备。

2.麻醉诱导:将全凭七氟醚加入呼吸器中,并通过呼吸机或插管等方式进行吸入,使患儿进入麻醉状态。

具体可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等情况进行调节全凭七氟醚的浓度和吸入时间,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

3.监测和调节:在麻醉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全凭七氟醚的吸入浓度,保证患儿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的特点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全麻中应用广泛,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作用快速: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可以迅速进入患儿体内,达到麻醉效果的作用速度较快。

2.控制方便: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可通过调节浓度和吸入时间等方法进行控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3.安全可靠性高:在正确使用和监测情况下,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对小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可减少麻醉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4.醒后恢复快:相对于其他常见的小儿全麻药物,在使用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后,患儿醒后恢复较快,预防了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在使用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剂量控制:应严格控制全凭七氟醚的吸入剂量,避免因剂量过大导致的意外发生。

2.监测:在麻醉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监测患儿的反应,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全凭七氟醚浓度,保证患儿安全。

3.维持氧分压平衡:需要维持患儿体内氧分压平衡,避免因长时间的吸入麻醉而导致氧分压过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的常用方法
其他辅助手段 (3)如患儿拒绝接受面罩,可能这些患儿对面 罩有恐惧感戓曾经有过吸入麻醉的不良记忆。 可将双手在面罩周围围成“杯状”罩于患儿口 鼻部,使患儿口鼻前形成较高浓度的吸入麻醉 药,而面罩不直接接触患儿皮肤。也可不用面 罩而以手握住环路中的弯接头,手握成杯状代 替面罩。 (4)如诱导前患儿已经处于睡眠状态,尽可能 避免面罩触碰患儿。即将面罩慢慢接近患儿口 鼻处,吸入氧化亚氮+氧气,再轻轻地扣上面罩。 吸氧化亚氮约1~2 min后开始复合吸入七氟烷渐 升至合适浓度为止。一般不直接采用高浓度七 氟烷吸入,以避免患儿因高浓度七氟烷刺激而 醒过来。
全国小儿麻醉 学术年会汇报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专家指导意见
术后行为异常 睡眠障碍
粗暴的
优点 起效快、较平稳、 无痛苦及易被接受
常用吸入药物 最适用 七氟烷、地氟烷、异氟烷、 七氟烷、氧化亚氮 安氟烷、氧化亚氮
目 录
1
2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前准备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的常用方法
3
小儿吸入诱导注意事项
5.吸入麻醉期间如果患儿出现明显三凹征,多为上呼 吸道梗阻,双手托下颌并使患儿张口,改善不明显 时可置入口咽通气道;如果上呼吸道梗阻非常严重,应 怀疑患儿有呼吸道问题如先天性喉喘鸣或先天性喉 发育不良或者先天性气管软化症及扁桃体肥大等,此 种情况的处理是立即减浅麻醉(关闭蒸发器,排空 呼吸囊,增加新鲜气流),仔细询问病史,再重新 决定麻醉方案。吸入麻醉诱导也可能诱发喉痉挛,如 果静脉通道已经建立可静脉推注丙泊酚 1mg/kg 。如 果没有建立可增加七氟烷吸入浓度,必要时肌肉注 射琥珀酰胆碱2~4mg/kg。
3
小儿吸入诱导注意事项
6.小儿吸入麻醉诱导早期可能出现心率加快和
血压升高,一般持续时间很短。诱导期间低 血压罕见,但对术前明显血容量不足或并存 循环功能障碍的患儿可能发生,必要时降低 吸入浓度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附件:麻醉机准备和检查程序
1. 开启麻醉机电源,应有低氧压报警。开启中心氧气 或者氧气钢瓶压力表,低氧压报警消失。
3
小儿吸入诱导注意事项
1.诱导期间如果呼吸囊不够充盈,可增加新鲜
气流量或者调整逸气开关,不要按快充氧开 关。因为快充氧不经过蒸发器,将会稀释回 路中七氟烷的浓度。 ---------------------------------------------
2.操作者持面罩和托下颌动作轻柔,用力托下
颌会增加患儿躁动。
3
小儿吸入诱导注意事项
麻醉医师应该高度重视小儿麻醉诱导的技术和 技巧,根据小儿年龄和合作程度等采取灵活措 施进行吸入诱导。
1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前准备
安全核查
1.基本情况核对
病情评估
诱导前准备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及 特殊检查
2.禁食禁饮 时间核查
2-4-6-8法则 重视脱水、低血糖等 评估患返流误吸风险
附件:麻醉机准备和检查程序
6. 连接螺纹管和呼吸囊 手堵螺纹管出口,将氧气流量关至最小,然后用快充氧
气将压力充至40cmH2O,此时应有连续高压报警,同
时在15秒内压力应仍高于30cmH2O,证明机器无漏气
附件:麻醉机准备和检查程序
4. 检查钠石灰罐。 如发现钠石灰失效(变为紫色或兰色)应及时更换。
---------------------------------------------5. 检查吸入麻醉药蒸发器。
确保在全程手术过程中,观察窗中液面应不低于标示的
最低限,以保证准确的吸入麻醉药输出浓度。 -----------------------------------------------------------
3.呼吸道评估
预测潜在通气、插管困难
4.预测手术出血量 准备相应静脉穿刺针
2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的常用方法
1.麻醉前用药
2.诱导地点
专门的麻醉诱导室或在手 术室。建议家长陪伴进入
心率、SpO2和血压、心电图、 ETCO2(常规)。麻醉气体 浓度(有条件),有创监测 (必要时) 如患儿不合作,可采用 坐位怀抱孩子。 诱导前可只监测SpO2, 入睡后立即实施心电图 和血压监测。
---------------------------------------------2. 检查氧气流量表。旋钮开至最大时,氧气流量应能大
于 10L/min ,旋钮关至最小时氧气流量应大于
150ml/min。确认氧气-氧化亚氮的联动装置工作正
常。
----------------------------------------------------------3. 检查快冲氧是否工作。
3
小儿吸入诱导注意事项
3.诱导期间辅以50%~70%氧化亚氮N2O,可加速麻 醉诱导。在预充回路时就用氧化亚氮与氧气混合 气预充。在应用浓度递增法诱导时,可以预先让 患儿吸入氧化亚氮与氧气混合气,待患儿安静后 再慢慢加入七氟烷。 -----------------------------------------------4.单纯使用七氟烷诱导,在麻醉深度较浅时气管 插管,易诱发喉痉挛,建议辅助其它静脉药物完 成。
适合于合作患儿 一般大于6岁
2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的常用方法
其他辅助手段
(1)1~3岁的幼儿,常常不合作。诱导期可以 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鼓励孩子吹皮球等。麻 醉诱导前让孩子玩面罩,或通过面罩连接的呼 吸囊练习吹皮球可减少孩子对面罩的恐惧感。 使用芳香面罩或在面罩上涂上香精或无色香味 唇膏可以增加孩子的对面罩的接受度。 (2)如患儿不愿意躺在手术床上,麻醉医师 (或家长)可怀抱患儿进行吸入诱导。方法是: 让孩子坐在麻醉者(或家长)的大腿上,患儿 一侧手臂置于麻醉者(或家长)身后(避免患 儿手抓面罩),家长或麻醉医师持面罩紧贴患 儿口鼻部实施麻醉诱导。
诱导 准备
3.建立基本 生命体征监测
4.准备静脉输液 系统和穿刺针
5.吸入麻醉诱导药物
2
小儿吸入麻醉诱导的常用方法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均需先进行呼吸回路 预充,呼吸回路预充方法及步骤:
浓度递增诱导法
适于合作小儿 及危重患儿。
潮气量法
诱导方法
以七氟烷为例
适合全年龄段, 尤其适用于不 合作的婴幼儿。
肺活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