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合集下载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解得
对于第二个分解电路,由分流公式有
由叠加定理得
4-8 题4-8图所示电路中 , ,当开关 在位置1时,毫安表的读数为 ;当开关 合向位置2时,毫安表的读数为 。如果把开关 合向位置3,则毫安表的读数为多少
题4-8图
解:将上图可知,产生毫安表所在支路电流的原因有电流源和电压源,电流源一直保持不变,只有电压源在变化,由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可以将毫安表所在支路电流 表示为
题3-20图
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整理得
因为
, ,
所以


3-21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21图所示电路中电压 。
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其中
解得 。

题3-21图
3-22 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13。
题3-22图
解:(1)选取参考节点如图(a)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 有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 求电感电流初始值
由换路前电路可得
换路后,将电感开路,求其戴维宁等效电路
2.求开路电压
如下图所示,有
所以
3. 求等效电阻
如上图所示
因为
所以

4. 求电感电流终值 及时间常数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各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1 (1) SOW; (2) 300 V、25V,200V、75V; (3) R=12.50, R3=1000, R4=37.5021-2 V =8.S V, V =8.S V, V =0.S V, V =-12V, V =-19V, V =21.S V U =8V, U =12.5,A mB D 'AB B CU =-27.S VDA1-3 Li=204 V, E=205 V1-4 (1) V A=lOO V ,V=99V ,V c=97V ,V0=7V ,V E=S V ,V F=l V ,U A F=99V ,U c E=92V ,U8E=94V,8U BF=98V, u cA=-3 V; (2) V c=90V, V B=92V, V A=93V, V E=-2V, V F=-6V, V G=-7V, U A F=99V, u c E=92V, U B E=94V, U BF=98V, U C A =-3 V1-5 R=806.70, 1=0.27A1-6 1=4A ,11 =llA ,l2=19A1-7 (a) U=6V, (b) U=24 V, (c) R=SO, (d) 1=23.SA1-8 (1) i6=-1A; (2) u4=10V ,u6=3 V; (3) Pl =-2W发出,P2=6W吸收,P3=16W吸收,P4=-lOW发出,PS=-7W发出,PG=-3W发出1-9 l=lA, U5=134V, R=7.801-10 S断开:UAB=-4.SV, UA0=-12V, UB0=-7.2V; S闭合:12 V, 12 V, 0 V1-12 UAB=llV / 12=0.SA / 13=4.SA / R3=2.401-13 R1 =19.88k0, R2=20 kO1-14 RPl=11.110, RP2=1000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2-1 2.40, SA2-2 (1) 4V ,2V ,1 V; (2) 40mA ,20mA ,lOmA 2-3 1.50 ,2A ,1/3A2-4 60 I 3602-5 2A, lA2-6 lA2-7 2A2-8 lOA2-9 l1=1.4A, l2=1.6A, l3=0.2A2-10 11=OA I l2=-3A I p l =OW I P2=-l8W2-11 11 =-lA, l2=-2A I E3=10V2-12 11=6A, l2=-3A I l3=3A2-13 11 =2A, l2=1A ,l3=1A ,14 =2A, l5=1A2-14 URL =30V I 11=2.SA I l2=-35A I I L =7.SA2-15 U ab=6V, 11=1.SA, 12=-lA, 13=0.SA2-16 11 =6A, l2=-3A I l3=3A2-17 1=4/SA, l2=-3/4A ,l3=2A ,14=31/20A ,l5=-11/4A12-18 1=0.SA I l2=-0.25A12-19 l=1A32-20 1=-lA52-21 (1) l=0A, U ab=O V; (2) l5=1A, U ab=llV。

电路分析基础_北京邮电大学版_作业习题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_北京邮电大学版_作业习题答案
1+1
UU
1 2
=
10 Ʊ 4 2
3
整理
1−.003.3333−
10..038333UU
1 2
=
8.667 − 6.667
可得 U1 = 7.10 V U 2 = −3.96 V
求 4.17 题所设的电流
I3
= U1
− 20 − U 2 3
= −2.98
A
I1
(a) (b) (c)
由 (a) 和(b)式可得 i1 = i2 − 1×10−3
i3 = i2 − 2 ×10−3
代入 (c) 式可得 1×103 × (i2 − 1×10−3 ) + 80 × i2 + 80 × (i2 − 2 ×10−3 ) = 10
(1000 + 80 + 80)i2 = 1 + 0.160 + 10 = 11.16
i2
=
11.16 1160
=
9.63 ×10−3
=
9.62
mA
i1 = 9.62 −1 = 8.62 mA
i3 = 9.62 − 2 = 7.62 mA
此题矩阵方程:
1 −1 0 1 1×103 80
0 i1 − 1×10−3
− 1
80
i2 i3
=
2 ×10−3 10
4.29 在图 4.49 所示电路中,两个电流源提供电流。分别在 8Ω 电阻流过的电流为 I’和 I″。这 里 I’+I″=I。用叠加原理求这几个电流。
5.26 在图 5.46 所示电路中,电容器初始电荷为 Q0 = 800µC ,极性如图所示,如果开
关在 t=0 时刻闭合,求 t>0 时的电流和电荷响应。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精选全文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及答案第1章 习题一、填空题1-1.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 。

1-2.习惯上把 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1-3.单位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能量的得失量定义为这两点间的 。

1-4.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 方向。

1-5.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 方向。

1-6.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 。

1-7.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 功率,该元件为 。

1-8.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 功率,该元件为 。

1-9. 定律体现了线性电路元件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电路的连接方式无关;定律则是反映了电路的整体规律,其中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结点上汇集的所有 的约束关系, 定律体现了电路中任意回路上所有 的约束关系,具有普遍性。

1-10.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 。

1-1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元件的 代数和为零。

二、选择题1-1.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A 、一定为正值B 、一定为负值C 、不能肯定是正值或负值1-2.已知空间有a 、b 两点,电压U ab =10V ,a 点电位为V a =4V ,则b 点电位V b 为A 、6VB 、-6VC 、14V1-3.当电阻R 上的u 、i 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A 、Ri u =B 、Ri u -=C 、 i R u =1-4.一电阻R 上u 、i 参考方向不一致,令u =-10V ,消耗功率为0.5W ,则电阻R 为A 、200ΩB 、-200ΩC 、±200Ω1-5.两个电阻串联,R 1:R 2=1:2,总电压为60V ,则U 1的大小为A 、10VB 、20VC 、30V1-6.已知接成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A 、全是10ΩB 、两个30Ω一个90ΩC 、全是90Ω1-7.电阻是 元件,电感是 的元件,电容是 的元件。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txt>第一章(p26-31)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a)解:标注电压如图(a)所示。

由kvl有u?15?5?2?5v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p1??15?2??30w(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p2?2?u?2?5?10w(吸收)电阻的功率为p3?5?22?5?4?20w(吸收)(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b)由欧姆定律及kcl有i2?15?3a,i1?i2?2?3?2?1a5故电压源的功率为p1??15?i1??15?1??15w(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p2??15?2??30w(发出)电阻的功率为p3?5?i2?5?32?5?9?45w(吸收)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kcl有i?6?2?4a 故u?2?i?2?4?8v2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p1??6?u??6?8??48w电阻的功率为p2?2?i2?2?42?32w外电路的功率为p3?2?u?2?8?16w且pk?13kp1p2p34832160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b)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1)图(a)中,i1与uab;解:如下图(a)所示。

因为(a)i?10?2?0.9i15所以i1?2?20?2.222a0.99uab?4(i1?i)?4??20?2??8?0.889v99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i1及电压u0。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kvl及kcl有1000i1u020u0i1600i1u060005000整理得1000i1u0203000i1u00解得i1?5?10?3a?5ma,u0?15v。

题1-19图补充题:u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 i ?a , ab ? 16 v ,求电阻r。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路分析基础 练习题@ 复刻回忆1-1 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

元件A 吸收功率30W ,元件B 吸收功率15W ,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 、I 2 、I 3。

解 61=I A ,32-=I A ,63=I A1-5 在图题1-5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 1214=--=I A ,39442103=⨯+⨯+=AB U V1-6 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 U +⨯-=253050,即有 30=U V1-8 在图题1-8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 电阻功率:123223=⨯=ΩP W , 82/422==ΩP W 电流源功率:0)6410(22=--=A P ,4141-=⨯-=A P W电压源功率:2021010-=⨯-=V P W ,4)221(44=-+=V P W2-7 电路如图题2-7所示。

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 1262=⨯=S U V349122==I A112/12/33===S U P I A +-V51I A2I B-+V5-+-V53I C图题1-1Ω3V5-+-+V4Ω1Ω22I 1I -+-+Ω5V30A2U-+V50图题1-6图题1-7V10Ω3-+Ω2A2A1-+V 4图题1-8I 3R Ω6Ω9eq R S U A 22I 3IΩ==121123R Ω===13363/13120I U R S eq2-9 电路如图题2-9所示。

求电路中的电流1I 。

解 从图中可知,2Ω与3Ω并联, 由分流公式,得1123553I I I =⨯=1113==I A所以,有131321+=+=I I I I 解得 5.01-=I A2-8 电路如图题2-8所示。

已知213I I =,求电路中的电阻R 。

解 KCL :6021=+I I 213I I = 解得 451=I mA, 152=I mA. R 为6.615452.2=⨯=R k Ω解 (a)由于有短路线,Ω=6AB R , (b) 等效电阻为Ω=+=++=1.15.25.15.01//)1//11(1//1AB R2-12 电路如图题2-12所示。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答

7-16 在题图7-16所示电路中,已知 UC 15V ,U L 12V , U R 4V ,求电压U为多少? +U - + U-
C L
I
解: U U (U L U C )
2 R 2 2
2
+ U R- +
U

4 (12 15) 5V
UL
I
UR
U
UC
7-18 RL串联电路,在题图7-18(a)直流情况下,电流 表的读数为50mA,电压表的读数为6V。在 f 103 Hz 交流情况下,电压表 V1 读数为6V,V2 读数为10V,如 图(b)所示。试求R、L的值 。 i1 i 解:直流时电感相当于 短路,则: U 6 R 120 3 I 50 10
j1
I'
U'
2H
a
解:
j 2
a
U
2
U
4H
b
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u
b
U ' jI ' jU U
0.5rad / s
U I '(2 // j 2)
j4 U ' jI ' (1 j ) I ' (2 j1) I ' 2 j2
Zi (2 j1)
R0 2 3 5
R0C 5 0.1106 0.5 s
i1 us

10
0.1H
i1
10
i
u

0.2i1
(c)
0.2i1
(c1)
(c)等效电阻电路如图c1,加压求流,得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第一章(P26-31)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解:标注电压如图(a )所示。

由KVL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W P 302151-=⨯-=(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W U P 105222=⨯=⨯=(吸收)电阻的功率为W P 20452523=⨯=⨯=(吸收)(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欧姆定律及KCL 有A I 35152==,A I I 123221=-=-=故电压源的功率为W I P 151151511-=⨯-=⨯-=(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W P 302152-=⨯-=(发出)电阻的功率为W I P 45953552223=⨯=⨯=⨯=(吸收)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KCL 有 故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图(a )中,1i 与ab u ; 解:如下图(a )所示。

因为 所以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1I 及电压0U 。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KVL 及KCL 有 整理得解得mA A I 510531=⨯=-,V U 150=。

补充题: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 , ,求电阻R 。

图1解:由题得 因为 所以2. 如图2所示电路,求电路中的I 、R 和s U 。

VU AB16=I 32=0图2解:用KCL 标注各支路电流且标注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所示。

由KVL 有解得A I 5.0=,Ω=34R 。

故第二章(P47-51)2-4 求题2-4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ab R ,其中Ω==121R R ,Ω==243R R ,Ω=45R ,S G G 121==,Ω=2R 。

电路分析基础 课后答案 俎云霄

电路分析基础 课后答案 俎云霄
若 i1 10mA ,则 R1 800 , R2 100 , R3 60 , R4 140 。
另解:由题知: i4
12 12 30 ,所以 R4 0.4 R4 30
第二章 作业解答 2-2 在题图 2-2 所示连通图 G 中,说明支路集合(4,5,8,9) 、 (1,4,6,7) 、 (1,4,6, 7,8) 、 (3、4、9) 、 (2,5,6,8,9) 、 (2,6,7)哪些可以构成树,哪些可以构成割集。
im1 2 A 5im1 9im 2 3im3 4 ,求解得: im3 1A , u 3V 。 3i 3i 9i 0 m2 m3 m1
2-21 试列写题图 2-19 所示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并计算受控源吸收的功率。
2A im1 i
+ 4V
-
2
2un 3 1 un 3 4 5 un 3 4
1 0 1
2-11 试用节点分析法求题图 2-9 所示电路中的电压 u 。
5A
3 1
2
6 2
2
+
+
15V -
2
u
-
3
un1 1 解:写出节点电压方程 un1 2
题图 2-9
1 un 2 2 u n 2 1 un 2 2 1 un 3 2 un 3
2
S
+ u -
2
5
1A
4
+1V -
4
i
题图 1-18 答:由理想电流源性质知,打开开关 S 和闭合开关 S,作为对电路右半边的输入而言,始终 是 1A 的电流输入。由于输入不变,电路右半边的状态不变。 1-26 电路如题图 1-24 所示,求在下列条件下受控源的电压。 (1)us 2V , (2)us 8V 。

电路分析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习题11-11-1..(1)(a )图,u 和i 参考方向是非关联参考方向;(b )图,u 和i 参考方向是关联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

(2)(a )图,u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i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b )图,u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i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3)(a )图,8=p W ,吸收功率;(b )图,24-=p W ,发出功率。

,发出功率。

1-21-2..030)24()4(24=+-+-++-=åp ,功率平衡。

,功率平衡。

1-31-3..(a )图,01R i u u s +-=;(b )图,02R i u u s -=1-41-4..022233311=+-+++-S S S U R I U R I R I U1-51-5..120W1-61-6.不能,实际电压将超过额定电压;可以。

.不能,实际电压将超过额定电压;可以。

.不能,实际电压将超过额定电压;可以。

1-71-7..(a)W =1R ;(b)W =2R1-81-8..(1)0=U V ,0=I A ;(2)3100=U V ,310=I A ;(3)25=U V ,5.2=I A (该题中已知条件中“W =10L R ”有误,应当改为“W =10R ”)1-91-9..5=aV V ,=bV 1V 1V。

1-101-10..5条支路,条支路,33个结点。

个结点。

a a 、b 两点间电流电压都等于零。

两点间电流电压都等于零。

1-111-11..=aI 11A 11A,,=bI -6A -6A,,=cI -11A -11A。

1-121-12..31-=IA 、2I =5.22A =5.22A、、3I =2.22A =2.22A。

1-131-13.开关断开时.开关断开时.开关断开时,,6=AV V ,6-=BV V 。

闭合时,8=AV V ,0=BV V 。

电路分析基础(四版)课后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四版)课后答案
应用电阻串并联等效, 得电流 21
I1 3 / /6 12 / /6 1 3A
再应用电阻并联分流公式, 得
I2

6 3
6
I1

2 3
3

2A
24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
I3

6 12
6
I1

13 3
1A
对节点a应用KCL, I=I2-I3=2-1=1 A
解答 题解1.7(c)图所示电路时, 不要设很多支路电流 建立很多的KCL、 KVL方程组, 然后联立求解。 这样求解 的思路能求解正确, 但费时费力, 不如应用串并联等效求 解简便。
所以
I 6 2 4A 2
20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
题解1.7图
21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 图(b)电路中, 设电流I1节点a及回路A, 如题解1.7图
(b)所示。 对节点a列写KCL方程, I1=1+I
对回路A列写KVL方程, -1+1×I+1×(I+1)=0
I=0
22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 当然, 本问亦可先将1 Ω电阻与1 V电压源的串联互换等
24
24 10 A
[8 / /8 2] / /[4 / /4 2] 2.4
再应用电阻并联分流公式, 得电流
因I与Us参考方向非关联, 所以电压源Us Ps=UsI=15×3=45 W
32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 1.10 求图示各电路中的电流I。
题解1.10图
33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 解 图(a):
I
100
2A
[50 / /50 6 / /30] / /60 / /20 40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解答试题㈠Ⅰ、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图1电路电流I 等于(A) -2A (B) 2A(C) -4A (D) 4A 解:(1)用叠加定理作:A I 436366318=⨯+++=(2) 节点法求解:列节点方程(6183)6131+=+a U V U a 12=→→ A U I a 43==(3) 网孔法求解:列网孔方程 A I 31=918332=⨯+I A I 12=→ → A I I I 421=+=— 2、图2电路,电压U 等于 (A) 6V (B) 8V(C) 10V (D)16V解:(1)节点法求解:列节点方程解得U =8V(2) 电源互换等效求解(将受控电流源互换为受控电压源。

注意求解量U 的位置!参看题2'图)V I U A I I I 86214610=+=→=→=- —3、图3电路,1A 电流源產生功率s P 等于 (A) 1W (B) 3W (C) 5W (D) 7W 解: U =1×3-3+1×1=1V 所以W U P s 11=⨯=—4、图4电路,电阻R 等于 (A )5Ω (B )11Ω5IU6V 10I 6V I I U 2Ω2Ω2A3I 2I 1I Ω6Ω3a V题1图26526)2121(-=+=+U I I U 3Ω3Ω3Ω11U 题3图(C )15Ω (D )20Ω 解: 30-18=10I I=1.2AR=Ω=152.118—5、图5电路,电容ab C 等于 (A )1F (B) 4F (C) 9F (D) 11F 解: F C ab 11263=++=—6、图6电路已处于稳态,t =0时S 闭合,则t =0时电容上的储能)0(C w 等于 (A) 13.5J (B) 18J (C) 36J (D) 54J 解:—7、图7电路,节点1、2、3的电位分别为,,,321U U U 则节点1的节点电位方程为(A) 424321-=--U U U(B) 4427321-=--U U U (C) 424321=--U U U (D) 2.545.0321-=--U U U 解: S G 4115.015.05.0111=+++=S G 25.0112-=-=S G 15.05.0113-=+-= A I s 4165.05.0111-=-+-= 所以答案A 正确。

电路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作业参考解答

第五章(P192-196) (仅供参考,不一定最佳!)7-8 题7-8图所示电路开关原合在位置1,0=t 时开关由位置1合向位置2,求时电感电压。

0≥t )(t u LV题7-8图解:标注电感电流如上图所示 由换路定理得A i i L L 5315)0()0(===−+换路后,由于电路中不存在独立电源,所以有0)(=∞L i 将换路后电路中的电感开路,求其等效电阻,如下图所示由及有KVL KCL ⎪⎪⎩⎪⎪⎨⎧−×=+⎟⎠⎞⎜⎝⎛−×=)6(2638U u u uU I U 解得I U 12=故Ω==12IU R eq由此得换路后电感放磁电路的时间常数为s R L eq41123===τ由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公式可得Ae e i i i t i t t L L L L 45)]()0([)()(−−+=∞−+∞=τ故V e e td t di Lt u t t L L 4460)4(53)()(−−−=−××== 7-10 题7-10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前,电容电压为零。

在S c u 0=t 时闭合,求S 0>t 时的和。

)(t u c )(t i c20c题7-10图解:由题意及换路定理得0)0()0(==−+c c u u换路后,电容电压的终值为)(t u c V u c 1010102010)(=+×=∞换路后,将电压源短路及电容开路,则端口处的等效电阻为Ω=+=+=k R eq 105510//105由此得换路后电容充电电路的时间常数为s C R eq 1.010********=×××==−τ由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公式可得()Ve e u u u t u t t c c c c 10110)]()0([)()(−−+−=∞−+∞=τ故mAe e t d t u d C t i tt c c 10106)10()1(101010)()(−−−=−×−×××==7-11 题7-11图所示电路中开关打开前已处稳定状态。

电路作业参考解答(精编文档).doc

电路作业参考解答(精编文档).doc
由欧姆定律及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 有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第一章(P26-31)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解:标注电压如图(a)所示。
由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吸收)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故 的戴维宁等效电源电路如下图所示
题4-11图的戴维宁等效电源
补充题:
1. 如图6所示电路,求电阻 分别为 、 和 时电流 的值。
图6
解:该题涉及到求电阻 取不同值时的电流值,用戴维宁定理比较简单。
将待求支路 开路,对所形成的一端口进行戴维宁等效。
(1)求开路电压
由右上图可得
(2)求等效电阻
如上图所示有
(1)图(a)中, 与 ;
解:如下图(a)所示。
因为
所以
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 及电压 。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 及 有
整理得
解得 , 。
题1-19图
补充题:
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 , ,求电阻 。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第一章(P26-31)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解:标注电压如图(a )所示。

由(b 电流源的功率为W P 302152-=⨯-=(发出)电阻的功率为W I P 45953552223=⨯=⨯=⨯=(吸收)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KCL 有 故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1由补充题:1. 如图1R 。

图1解:由题得 因为I 32=0所以2. 如图2所示电路,求电路中的I 、R 和s U 。

图2解:用KCL 标注各支路电流且标注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所示。

由KVL 有解得A I 5.0=,Ω=34R 。

故Ω=45,G 1= 故 或2-8 求题2-8图所示各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 及总电压ab U 。

题2-8图解:方法1。

将原电路中左边的∆形电路变换成Y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A I 1412441=+⨯=,A I I 314412=-=-=故方法2。

将原电路中右边的∆形电路变换成Y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A I 2.1614461=+⨯=,A I I 8.22.14412=-=-= 故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各电路的电流i 。

题2-11图故由即 故 1. 求图3中的电流I 。

图3解:方法1:标注电流如左上图所示。

因为 所以 由KCL 可得方法2:将原电路左边部分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其结果如右上图所示。

由此可得2. 如图4所示电路,求电压U 。

3.由故故3-12 用回路电流法求题3-12图所示电路中电流αI 及电压0U 。

解:取回路如下图所示(实际上是网孔电流法),其回路电流方程为 整理得 解得A I 51=,A I 72=,A I 13-=。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解答

Q UI sinz 5 2 2 sin 30 5Var
S UI 10VA
另解:
*
S U I 5 270
2 40
1030 5 3 j5
P 5 3W, Q 5Var, S 10VA
7-27 二端网络如题图7-27所示,已知US 500V ,电源 提供的平均功率为312.5W,试求XC 的数值。
Ai
R
i1
U1 V1
R
短路,则:
UV
U 2 V2
RU I
6 50 103
120
U I
(a)
L
UL
L
(b)
UL
交流时相量图如图(c ),则:
U2
UL
U
2 2
U12
8V
I1 (c)
U1
U1 UL
R L
L ULR 8120 25.5mH
U1 2 103 6
7-19 题图7-19所示电路,已知电流表A1的读数为10A,
1s iLzi (t) et A,t 0
2) 求零状态响应:
当 uS (t) (t) 时, SiL () 1A; SiL (t) (1 et ) (t) 当 uS (t) (t 2) (t 4) 2 (t 5) 时,
iLzs (t) [1 e(t2) ] (t 2) [1 e(t4) ] (t 4) 2[1 e(t5) ] (t 5)
0.1H
i1 10 0.2i1
i
u
(c)
(c1)
(c)等效电阻电路如图c1,加压求流,得
u 10i1
i i1 0.2i1
解得: u 100 / 8i
故 Req 100 / 8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和答案解析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复刻回忆M 在图题M所示电路中。

元件A吸收功率30W■元件B吸收功率15W.元件C产生功率30W,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得电流 / I、/ 2 * ! 3。

4图题1-8所示电路中,求元件得功率。

电阻功率:W,W2-12电路如图题2・12所示。

求电路AB间得等效电阻。

1-51-6AAAA.VI】,求电莎O图题M_ I U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即苗图题,①1*11-8解电流源功率:,W电圧源功率:W.W电路如图题2・7所示。

求电路中得未知量。

()©2-7解AAA图题1・82-9解由分流公式,得电路如图题2・9所示。

求电路彳从图中可知,20匂3G并联,所以,有解得A2-8解电路如图题2・8所示。

已知,求电路中得电阻。

解得mA. mA、R为kn解(a)由于有短路线,,(b)等效电阻为图题2用R 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3所示电路中得血)显然,有一个超网孔,应用KVL 即 电流源•与网孔电流得关系 解得:A,A 电路中齐元件得功率为W.W.W.W显然,功率平衡。

电路中得损耗功率为740W 。

4- 10用节点电压法求如图题4-10所示电路中得电压。

解只需列两个节点方程解得yv所以4- 13 与闭合时得电压。

解由弥尔曼定理求解 开关S 打开时:V开关S 闭合时(a)3-4 (a ) (b )用电源变换得方法求如图题3-4所示电路中得电流人图題2-12 电路通过电源等效变换如图题解(a )、(b )、(0、型晦。

所毕电洱y 求得最简 f()V图题貳)3-6求如IM 题3・6T T 』 解V•专简单;KV 导 3-8 解 或 由 KCIp 联立解得Aa 球 (设电I寻电压。

井作出可以 F 表得卩fe 电I?平衡电桥,h4-2用艮图題解34b )图题4・2所示电K 图题解34c} 解先将电淤源模型戏唤成电压源模型,设网孔电流如I解得: AA A 所以 4-3解 V电路如图题4-13所示,求电路中开关S 打开F 示电路1电流劲电流表Q路T(d)图趙解34r4 图题解4{图题3・14•丄・5- 4用叠加泄理求如图题54所示电路中得电压以 解应用叠加出理可求得 10V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5- 8图题5・8所示无源网络N 外接Us=2V ・ 时侧响应/为多少?解根据叠加定理:/=5/2X4+5/2X2=15A5-10求如图题5・10所示电路得戴维南等效电路。

电路分析基础答案三

电路分析基础答案三

一、简答题:1、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下,写出下列元件u 和i 的约束方程(VCR) (6分)解:(a )10u i =-(b )()0.02di t u dt=- (c )10u V =-2、求: I, U R , U, P 1Ω, P IS , P US (7分)解:I=Is=1A ;UR =RI=1×1=1V ;U=U R +U S =2V ;P 1Ω =RI 2= 1×1=1W ( 吸收) ; P US = U S I= 1×1=1W( 吸收 ); P IS =-I S U=-1×2=-2W ( 发出 )3、求i (7分)i = 0.5A 4、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R4的电压U 。

已知us=12V ,R1=R2=6Ω, R3=R4=4Ω,Is=5A 。

(7分)- u + 20mH - 10V + + u -(a) (b) (c)U = 16.8V5.图示电路工作在正弦稳态,已知A t i V t u )10cos(25)10cos(230==,,试确定无源网络N 内最简单的电路及其元件参数。

(8分)电阻R=3Ω和X=-j4Ω(电容25mF )串联。

二、综合题;1、用网孔法列写下图电路的方程。

(10分)解:网孔法:2、列写下图节点方程。

(10分)解:3、(15分)解:Rx=2.5V 时,Pmax=1155.6W 。

4、求图示电路在开关闭合后的电流i1,i2,iL .设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15分)5、已知图示正弦电路中,U=210V ,I=3A ,且 与 同相。

又知Xc=15Ω,R1=50Ω,求R2和X L 。

(15分)t -500.022(3-2)e2t L i e A-=+=+t -500.021t t --0.020.0224(4.5-4)e40.52(3.5-2)e20.5et i e A i =+=+=+=-.U .I 27.2,9.6L R X =W =W n1n2112223n1n21223424111()221111()2s s s R u u u i u R R R R u i u u u R R R R R R +-=++-+++=--+1n1n233R u u u i R ==S1S2123max 100V,120V,10Ω, 20Ω, 0.5,.x U U R R R μR P ======试问:为何值时其上可获得最大功率? 并求此最大功率。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二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二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A (2)B (3)B (4)A (5)D (6)B (7)A (8)B (9)B (10)A (11)C (12)C (13)A (14)A (15)A 二、简算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电路如图6所示,电流I 。

解:列KCL 方程 201+=I I (2分)列KVL 方程 502051=+I I (2分) 解得: A I 2-= (1分) 2、电路如图7所示,试求I x 。

解:求出I x 所在支路之外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V u oc 61863318636=⨯+-⨯+=(2分) Ω=+⨯++⨯=463636363eq R (2分)A R U I eq oc x 25.0204620=+=+=(1分)3、对称三相电路,角形联接负载阻抗Z =6+ j 8W , Y 形联接电源相电压为220V ,求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有效值,以及三相负载总功率。

解: 相电流有效值A Z U I l P 38863220||22=+==(2分)线电流有效值A I I P l 663==三相负载总功率kW W I U P Z l l 1.26261368666632203cos 322==+⨯⨯⨯==ϕ (2分)4、电路8如图,试求电压2∙U 。

解:Ω=⨯==5.05010122L i Z n Z (2分) V U 033.30105.015.011∠=∠⨯+⨯=∙(2分) V U nU 03.33033.310112∠=∠⨯==∙∙(1分)5、如图9所示双口网络的Z 参数矩阵。

解:电流电压相量参考方向如图。

图6列KVL 方程:1211)(22∙∙∙∙=++U I I I (1分) 2212)(22∙∙∙∙=++U I I I (1分)整理得:21124∙∙∙+=I I U (1分)21242∙∙∙+=I I U (1分)所以 ⎥⎦⎤⎢⎣⎡=4224Z (1分)6、某负载阻抗Z=2+j2Ω,与A t t i s 2cos 25)(=的电流源相联,试求电源提供给该网络的视在功率、网络吸收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复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


2-1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各电路的电流 。

解:电源等效变换的结果如上图所示。
由此可得

2-15试求题2-15图(a)、(b)的输入电阻 。
解:(a)如题2-15图所示。采用“ ”法,如右下图所示。

显然
由 有

整理得

补充题:
1.求图3中的电流 。

1.求开路电压
方法1:节点电压法。如左下图所示电路,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解得 。


方法2:电源等效变换法。原电路可以等效变换为右上图所示电路
由此可得

2.求等效电阻
其对应的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其等效电阻为
所以,当负载电阻 时,其上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
3.如图8所示电路, 为含有独立电源的电阻电路。已知当 时可获得最大功率,其值为 ,试求 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其电压源的实际极性为上正下负)。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第一章(P26-31)
1-5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解:标注电压如图(a)所示。
由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吸收)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欧姆定律及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由 有
解得 , 。

第二章(P47-51)
2-4求题2-4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 ,其中 , , , , 。
解:如图(a)所示。显然, 被短路, 、 和 形成并联,再与 串联。
如图(c)所示。
将原电路改画成右边的电桥电路。由于 ,所以该电路是一个平衡电桥,不管开关 是否闭合,其所在支路均无电流
, ,
所以


3-21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21图所示电路中电压 。
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其中
解得 。


3-22用节点电压法求解题3-13。

解:(1)选取参考节点如图(a)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其中
整理得
解得 。故 。
(2)选取参考节点如图(b)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其中
整理得
解得 。

第四章(P107-111)
4-2应用叠加定理求题4-2图所示电路中电压 。

解:将上图中两个电压源看成一组,电流源看成另一组,其各自的分解电路如下图所示。

对于第一个分解电路,由节点电压法有
解得
对于第二个分解电路,由分流公式有
由叠加定理得
4-8题4-8图所示电路中 , ,当开关 在位置1时,毫安表的读数为 ;当开关 合向位置2时,毫安表的读数为 。如果把开关 合向位置3,则毫安表的读数为多少?
(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吸收)
1-8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 有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图(a)中, 与 ;

解:将上图可知,产生毫安表所在支路电流的原因有电流源和电压源,电流源一直保持不变,只有电压源在变化,由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可以将毫安表所在支路电流 表示为
代入已知条件有
解得 , 。

当 合向位置3时, ,此时有
4-11题4-11图(a)所示含源一端口的外特性曲线画于题题4-11图(b)中,求其等效电源。

解:将 等效为戴维宁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将图(1)所示电路中的负载电阻 断开,其端口处的等效电阻和开路电压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将待求支路 开路,对所形成的一端口进行戴维宁等效。
(1)求开路电压
由右上图可得
(2)求等效电阻
如上图所示有
(3)将戴维宁等效电源接上待求支路
由此可得
故当电阻 分别为 、 和 时,电流 的值分别为 、 和 。
2.如图7所示电路,求当 时可获得最大功率,并求该最大功率 。

解:将负载断开,对断开后的电路进行戴维宁等效。

3-13用回路电流法求解:
(1)题3-13图(a)中的 ;
(2)题3-13图(b)中的 。

解:(1)选取回路如图(a)所示,其回路电流方程为
解得 。

(2)选取回路如图(b)所示,其回路电流方程为
整理得
解得 , 。

3-20题3-20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为无伴电压源,用节点电压法求解电流 和 。

解:选取参考节点如图所示,其节点电压方程为
解:如下图(a)所示。
因为
所以
1-19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 及电压 。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 及 有
整理得
解得 , 。

补充题:
1.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求电阻 。

解:由题得
因为
所以
2.如图2所示电路,求电路中的 、 和 。

解:用 标注各支路电流且标注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所示。
第三章(P76-80)
3-11用回路电流法求题3-11图所示电路中电流 。

解:取回路如上图所示(实际上是网孔电流法),其回路电流方程为
整理得
解得 , 。

3-12用回路电流法求题3-12图所示电路中电流 及电压 。
解:取回路如下图所示(实际上是网孔电流法),其回路电流方程为
整理得
解得 , , 。

解:方法1:标注电流如左上图所示。
因为
所以
由 可得
方法2:将原电路左边部分进行电源等效变换,其结果如右上图所示。
由此可得
2.如图4所示电路,求电压 。
由上图可得
3.求图5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 。

解:采用“ ”法,如右上图所示,将其左边电路用电源等效变换法进一步化简为下图所示电路。
由 及 可得
整理得


解:由于一端口的外特性曲线经过 和 两点,所以其直线方程为
整理得
令 ,即端口开路,可得其开路电压为
令 ,即端口短路,可得其短路电流为
由此得一端口的等效电阻为
故 的戴维宁等效电源电路如下图所示

补充题:
1.如图6所示电路,求电阻 分别为 、 和 时电流 的值。

解:该题涉及到求电阻 取不同值时的电流值,用戴维宁定理比较简单。


如图(f)所示。
将原电路中上边和中间的两个 形电路变换为 形电路,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得
2-8求题2-8图所示各电路中对角线电压 及总电压 。

解:方法1。将原电路中左边的 形电路变换成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


方法2。将原电路中右边的 形电路变换成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