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出自《论语》,分别为: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1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这些章节主要涉及学习、道德、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一。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翻译与讲解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翻译与讲解
【原文】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回到仁上了。修养仁德靠自己,难道还能依靠别人吗?"颜渊接着问:"请问实践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告诉他说:"不符合礼制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信息不听,不符合礼制的话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情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照着您的话去做。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本篇以颜渊为题,记载孔门师生问答之事。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孔门弟子72贤人中最优秀的一位,孔子把颜渊视为子、视为友,甚或视为师。孔子把自己一生的希望,身后道与志的传承都寄望在了颜渊身上。怎奈天意不随人愿,颜渊却死在了孔子的前面。所以,面对颜渊的死,孔子呼天抢地,悲喊"老天绝我"。足见颜渊与孔子之间,精神与心灵是可以呼应与共振的,所以,颜渊的思想就为接近孔子的全部思想体系。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其问答内容是问仁、问政、问人格修养、问道德修养,师生之间问答之外,兼有同学之间的问答与交流。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其实文言文并不算很难,只要稍作准备就很容易了,小偏整理了七年级部编版语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讲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能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时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能顺从自己的意愿却不越过法度。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雍也》)译文:孔子说:“知道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翻译《论语十二章》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作者《论语》的作者不是孔子。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注释(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4)愠:生气,发怒。

(5)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知识点《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

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与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称“孔孟”。

一、原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释义】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愠:生气,发怒。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学习方法与道德修养)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释义】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谋:替人谋划事情。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信:诚信。

传:传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为人处事)3、子曰: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释义】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惑:迷惑,疑惑。

天命:上天的意志。

耳顺:能听进不同的意见。

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逾矩:越过法度。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疑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

”(为人处事)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释义】温故:学过的知识。

可:可以。

以:凭借。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个方法成为老师了。

人教7年级上 论语十二章 译文

人教7年级上 论语十二章 译文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心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翻译】孔子说:“我十五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上天的旨意;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心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疑惑。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翻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七年级上册

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七年级上册

1.引言《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我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论语》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代我国的思想文化,也对现代社会具有启迪意义。

2.《论语》12章原文及翻译2.1 第一章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不受他人理解却不生气,不是很像君子吗?2.2 第二章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审视自己——为他人谋划却不忠实吗?与朋友交往却不信任吗?学习不温习吗?2.3 第三章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然,有过而改,得其友。

无过,不改,得其仇。

翻译:孔子说:巧舌如簧,美色如花,只是表面,有过错而能改正,才能得到朋友;没有过错却不改,只会得到敌人。

2.4 第四章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2.5 第五章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必定有我可以向学习的地方。

选择其优点而跟随,其不好的地方则加以改正。

2.6 第六章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翻译:孔子说:天生给予我道德,桓魋又如何能比得上我?2.7 第七章原文:子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翻译:孔子说:贫穷而不阿谀,富有而不傲慢。

2.8 第八章原文: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也。

翻译:孔子说:不与诈言相抗衡,不易受欺骗,这也是一种智慧。

2.9 第九章原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翻译:孔子说:人的天性都是相近的,是后天的修养使他们相互远离。

2.10 第十章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也、厄也、冲也。

翻译:孔子说:孟之反不抱怨,奔也、厄也、冲也。

2.11 第十一章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七年级论语12章翻译全篇

七年级论语12章翻译全篇

七年级论语12章翻译全篇《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

其中的第12章是关于“季康子问政”的记录。

一、季康子问政。

季康子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向孔子请教如何理政。

二、或曰:“雍也,虽少亦为国家稱,可谓至德也。

”有人说:“虽然雍国人年轻,但国家却闻名,可以说是德行高尚。

”三、曰:“堪比于文王乎?”季康子问:“与文王(古代贤王)相比,是否堪称好?”四、曰:“好。

”孔子回答:“是的。

”五、曰:“夫子何为?”六、曰:“立政以达。

”季康子再问:“夫子(指孔子)如何做到的呢?”孔子回答:“建立政治体制以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七、曰:“興言而立其遺民,興仁而行其未喪,興學而教其后。

”孔子继续解释:“发扬君主的言辞,规划落实政策使人民从其政治遗民中得到福祉,提倡仁爱之道,使已经丧失了这种道德的人们能够恢复,重振学术,教育培养后继者。

”八、曰:“然,何先?”季康子追问:“但是,应该从哪里开始呢?”九、曰:“治其身。

”孔子回答道:“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身心。

”十、曰:“其次,其次则治其家。

”孔子接着说:“其次,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

”十一、曰:“其次,则治其国。

”再次,“其次”,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十二、曰:“其次,则治天下。

”最后,“其次”,要治理好整个天下。

十三、季康子喟然叹曰:“诺。

回则有望夫子矣。

”季康子感叹道:“好的。

如果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就有希望成为夫子(指孔子)的弟子了。

”。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文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文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文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白话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论语》十二章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子〔先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七年级上语文论语十二章翻译

七年级上语文论语十二章翻译

七年级上语文论语十二章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注释: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说,同悦,愉快;朋同门为朋,同志为友;愠,生气,发怒。

译文:孔子说道:“研习了(科学知识)又按时备考它,不也就是很高兴吗?存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就是很欢乐吗?人们不介绍我,我却不愤恨生气,不也就是君子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解:曾子,曾弁;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展开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挚,正直;传,老师传授的科学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3、子曰:“吾十存有五/而志于学,三十/之侧,四十/而五十岁,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有: 同“又” 立:站的住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天命:无法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于自己有利的意见能够正确对待。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晓得哪些就是无法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够局外入相同意见,至七十岁能够随心所欲,又不能回避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注解:温:温习,备考。

故:指学过的科学知识,旧有科学知识。

崭新:形容词并作名词,代莱认知与体会。

矣:语气助词,表中确实。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乎。

”注释: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译文:孔子说道:“只自学不思索,就可以蒙蔽;只空想而不自学,就可以有毒。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部编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翻译、引申知识点

部编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翻译、引申知识点

部编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翻译、引申知识点//========================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注释:1.注释选自《论lún语译注》。

《论语》记录孔子及弟子(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孔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子:古代对男子尊敬称呼——先生,这里指孔子。

3.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4.不亦说[yuè]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来表示委婉的反问。

乎:语气词。

说:同“悦”,愉快。

5.愠[yùn]:生气,恼怒。

6.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7.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的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赏析:学习要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

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

有朋自远方来要求要学习要相互切磋,相互交流。

人不知而不愠要求个人要有修养。

//=====================第二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曾子[zēng](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2.吾[wú]:人称代词,我。

3.日:每天。

4.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下文所说的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5.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6.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注释译文赏析《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作者《论语》的作者不是孔子。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注释(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4)愠:生气,发怒。

(5)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那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我们该怎么学习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及知识点,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7年级上册语文12课论语十二章

7年级上册语文12课论语十二章

7年级上册语文12课论语十二章一、原文及翻译。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翻译: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二章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二章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二章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二章是孔子的弟子们关于道德、修身、治国、教育等方面的谈话记录,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十二章的内容概括:
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强调友谊和对待客人的态度。

第三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强调以善为师,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

第四章: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强调礼仪的重要性。

第五章: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勉励人们从小学习,不断进步,达到人生新的阶段。

第六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第七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强调道德和人格的重要性。

第八章:有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强调为了做好事情,要先有正确的工具和基础。

第九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强调须让道德和正义驱动自己,不能被个人利益所驱使。

第十章: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强调不要因为选择的人不同而否定言论的价值。

第十一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强调知识、仁慈和勇气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第十二章: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财好游是人之恶,无财多幸是人之亡。

”强调欲望和贪婪对人的伤害和危害。

七年级上册十一课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上册十一课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是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修养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包括了以下几句经典的语录: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哉,回也!”
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些语录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例如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第二句讲的是自我反省和修养,第三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效果,第四句讲的是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第五句讲的是安贫乐道、为仁由己的思想,第六句讲的是对富贵名利的态度和价值观,第七句讲的是从师学习的原则和方法,第八句讲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第九句讲的是对人的意志和志向的肯定和尊重,第十句讲的是学习方法和仁德修养的关系。

这些道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

初一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

论语十二章
孔子及其弟子〔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介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第一句讲学习方法。

第二句将学习乐趣。

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本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

“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

3. 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本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本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本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想结合,方能所得。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雍也》)
译文: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瓜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本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清平乐道的高尚品质。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本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

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本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贫图不义之财。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就要改正。

本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本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1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本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本章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