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合集下载

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邱利民摘要:随着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也逐步提高,长距离快速交通需求越来越迫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输能力大、速度快、舒适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而且还具备能耗少、环境污染小、土地占用率低等优势,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轨道上行驶或以导向系统行驶的、服务于城市的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轻型轨道、高架铁路和地下铁路等几种形式。

轻型轨道交通是一种轻型车辆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方式, 国际上通称L i gh t R a il T ra n s it (简称L R T) , 近年来在国外发展很快。

它以外部电源为动力, 以钢轮、钢轨为导向。

其主要设施在地面,部分路段可能还设置成高架铁路, 有的则进入地下(但通常所占比重不大)。

它不与其他地面车辆混杂行驶, 要求线路是全隔离或基本隔离。

地下铁路系统则要求更高,完全隔离,全部或大部分线路设置在地面以下,对线路、站台、行车控制等都有特殊的要求。

世界上第一条城市轨道线是1882 年在巴黎诞生的,它有固定的线路、价格和停靠点,随后演变成用马拉的轨道车。

工业革命后,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轨道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逐步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它的不断发展进步, 反过来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使现代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日益加强。

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许多城市的交通系统趋向成熟, 解决了大量的技术、设备、资金和管理难题。

从目前的态势看, 轨道交通将成为世界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

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情况1.纽约地铁纽约地铁(N ew Y o rk Ci ty S ub wa y,简称N YC S)诞生于1904年,是美国纽约市的快速大众交通系统,也是全球最错综复杂且历史悠久的公共地下铁路系统之一。

纽约地铁24小时运行,整个地铁系统中有很多独特的艺术作品。

世界地铁发展史

世界地铁发展史
经过验收认为: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地下铁道,设计是成功的,地基稳固,主体结构完好,线路稳定,设备基本配套,工程质量良好。这条地铁正式交付运营以后,有利于加强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运输效率,更好地为首都公共交通服务。
世界上最深的地铁站
莫斯科“胜利公园”地铁站6日投入运营。这一地铁站距离地面达90米。
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目前800多万莫斯科市民平均每人每天要乘一次地铁,它的年客运量要占全市公共交通总运量的45%。莫斯科地铁车站建筑构思新颖,气势磅礴,富有艺术特色,乘客进入车站,犹如进入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由于它采用一系列高新技术,地铁列车的最短间隔只有80秒钟。
新加坡地铁是世界上最清洁、最安全的地铁之一。地铁列车及车站清洁光亮。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地铁乘客所触及之处,均不采用木质、天然纤维等易燃材料,同时还有一整套灭火救灾的自动监测系统。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在车站站台上还设置一排透明的安全幕门,当地铁列车到站后,在电脑控制下幕门和车厢门同步开启,保证乘客安全上下车,乘客上车完毕,在车门全部关严后,列车才能起动,站台开启的幕门同时关闭。
法国里尔地铁是无人驾驶的全自动化的轻型地铁。地铁列车的运行全部由电脑控制,列车的运行情况十分清晰地显示在控制中心的24个电视荧屏上。当列车在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局部混乱时,电脑能合理地进行调整,迅速恢复正常的运行秩序。万一发生故障,控制中心的遥控员可令列车减速或停车,并可在几秒钟内根据有关技术数据进行检查,以判断故障性质和确定解决方法。列车间隔短时化是地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峰时,里尔地铁列车间隔时间只有72秒钟(世界上地铁时间较长的间隔有10分钟、15分钟,一般在2?3分钟)。
法国巴黎地铁是世界上层次最多的地铁,它连在地面大厅共有6层(一般只有2?3层),其行车、管理等都实现了电脑化,控制系统技术非常先进。2001年,巴黎地铁新建了一条全自动线路,它是巴黎第一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地铁行驶由中央控制室通过监视器和电脑控制。连接中央控制室的监视器不仅安装在各车站,而且安装在车厢内,这在世界地铁史上尚属首次,为无人驾驶地铁内的乘客安全提供了保障。这条线路集中展现了法国21世纪地铁安全、迅速、全自动的新技术。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一.世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
初始发展阶段
停滞萎缩阶段 重新发展阶段
高速发展阶段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1863年1月19日英国 伦敦建成通车,长6.4km,蒸汽机牵引 首次采用盾构法施工:1874年,英国伦敦 首次采用电力机车牵引:1890年,英国伦敦 芝加哥、费城、波士顿、巴黎、柏林、汉堡、 纽约、马德里等城市化发展较快
二战以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产生了停滞和 萎缩 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影响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继 续普及 部分城市,如:东京、莫斯科、大阪开始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
汽车过度增加造成了道路拥堵,空气、噪声污 染,能源危机等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重新得到重视
许多国家开始修建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从欧美扩展到亚洲国家
城市化的趋势导致人口高度集中,要求城市轨 道交通高速发展以适应客流需求 城市轨道交通本身具有大运量、高效率、节约 土地资源的优势
城市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及与经济发展关系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及与经济发展关系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及分类(一)定义轨道交通全称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指城市中有轨、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

国际上已上线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铁路、市郊铁路、有轨电车、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指服务于城市旅客运输,通常以电力为动力,轮轨运行方式为特征的车辆或列车与轨道等各种相关设施的总和。

或者说,一般将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自19世纪中叶,世界上先后出现城市地下铁道与有轨电车以来,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开发、建设与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形成多种类型并存与发展的状态。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1、按基本技术特征分类根据轨道交通系统基本技术特征的不同,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市郊铁路、地下铁道、轻轨交通、独轨铁路和有轨电车等类型。

(1)市郊铁路市郊铁路是连接城市市区与郊区,以及连接城市周围几十公里甚至更大范围的卫星城镇或城市圈的铁路,但它往往又是连接大中城市干线铁路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干线铁路的技术特征,如轨道通常是重型的。

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下铁道等其他类型不同,在市郊铁路上通常是市郊旅客列车与千线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混跑。

(2)地下铁道一般说来,地下铁道是指修建在地下隧道中的铁路。

这样理解,也许在地下铁道修建的初期没有什么不妥,但现在定义一个系统为地下铁道,并不要求该系统的线路必须全部修建在地下隧道内。

对世界各国地下铁道系统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发现,地下铁道还可分为重型地铁、轻型地铁与微型地铁三种类型。

重型地铁就是传统的普通地铁,轨道基本采用干线铁路技术标准,线路以地下隧道和高架线路为主,仅在郊区地段采用地面线路,路权专用,运能最大;轻型地铁是一种在轻轨线路、车辆等技术设备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铁类型,路权专用,运能较大,通常采用高站台;微型地铁,又称小断面地铁,隧道断面、车辆轮径和电动机尺寸均小于普通地铁,路权专用,运能中等,行车自动化程度较高。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在国外各个城市和地区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1.日本东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东京的轨道交通系统是全球最繁忙和复杂的系统之一。

它由多条地铁线路、私营铁路和单轨电车等组成,总长度超过2500公里。

东京的轨道交通系统不仅承担着大量的客运任务,而且还有完善的换乘设施和智能化的运输管理系统。

此外,东京还积极发展磁悬浮列车,并计划在2050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商业磁悬浮线路。

2.美国纽约:纽约市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公共交通系统之一,包括地铁、公交、渡轮等多种交通方式。

纽约的地铁系统由11条主线和36条支线组成,总长度超过365公里。

纽约的公共交通系统不仅为大量人口提供服务,而且还有完善的自行车道和行人道等配套设施。

此外,纽约还积极探索自动驾驶公共交通技术的发展。

3.法国巴黎:巴黎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地铁的城市之一,其地铁系统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密集和最繁忙的地铁网络之一。

目前,巴黎拥有16条地铁线路和157个地铁站,总长度超过160公里。

近年来,巴黎还积极发展大容量公交系统和有轨电车等新型公共交通工具,以缓解地铁线路的拥堵问题。

4.德国柏林:柏林的轨道交通系统由地铁、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组成。

该市的地铁系统共有10条线路和173个车站,总长度超过150公里。

柏林还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地下步行街———Untergrundpassagen,连接市中心和市郊的多条地铁线路。

此外,柏林还积极推动电动车的使用,并在部分地铁线上安装了充电桩。

5.英国伦敦:伦敦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地铁的城市之一,其地铁系统也被称为“都市铁路”。

目前,伦敦拥有11条地铁线路和270个地铁站,总长度超过400公里。

近年来,伦敦还积极发展地上轻轨、有轨电车等新型公共交通工具,并计划在未来数年内投入使用无人驾驶的“滑翔式”地铁列车。

总体来说,国外的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多元化的交通方式、大容量的运输能力和智能化的管理服务等。

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文章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入手,介绍了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简析了当前国内外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状况以及安全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种类和发生原因并给出国内外常用的解决方案,简要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评价体系、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安全标准、应急体系、安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优势、不足与待解决的问题,说明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内各部门在轨道交通安全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安全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系统,保证系统,信息系统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气候、能源等问题的日益突出,公路、航空、船舶等交通方式遭遇到巨大的压力,各国政府转寻高效、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指快速、安全、节能、准时、运量大等特点的交通运输方式,包括磁悬浮、快轨、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

在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把城市轨道交通定义成“通常以电能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公认绿色交通方式。

我国人口密集、资源紧缺,城市化发展迅速,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既定国策。

在建设部、铁道部和各级省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进了集中建设和全面发展时期,轨道交通线网结构越加完善、列车密度越来越大、列车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出行频率越来越高。

轨道交通在百姓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正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轨迹和思维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动脉,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承载着大客流运输任务,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影响力十分巨大。

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加大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力度,但运营安全管理工作及工程施工涉及面广,各类情况错综复杂,各种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抓好安全保障工作是当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首要任务。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对比分析
一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概述
1832年世界上第一条城市街道铁路在纽约建成 1860年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伦敦大都会 铁路,用于解决当时伦敦的交通堵塞问题,1863年通车, 使用蒸汽机车牵引(明挖法) 我国于1965年开始在北京建设第一条地铁线路,作为平战 结合的战备防御手段(明挖法)
有渣轨道
VS
无渣轨道
有渣轨道
有碴轨道具有造价相对低、施工速度快、维修方便 及弹性好等优点, 目前一些工业先进的国家仍然采用。
如原联邦德国汉堡37 km 高架线路采用轨枕碎石道床;
1985 年建成通车的菲律宾马尼拉轻轨铁路, 全长14. 5 km, 为高架线路, 采用双块式预应力混凝土枕, 潘得罗尔 扣件, 硬质碎石道床。
(三)车辆段
车辆段的线路布置要根据车辆段作业要求,结合用地特点来 布置。一般地,车辆段设计原则包括以下三方面: 1、收发车顺畅。车辆段是列车运营的起始于终止场所,其设 计要根据线路特点保证列车出入的流畅,满足能力要求。 2、停车检修分区合理。在部分线路较长的场合。车辆段与停 车场的确定需要考虑的位置分布,一保证运营组织与管理 的方面性。
(一)车辆构成:
车辆的构成:轻轨车辆的构成一般包括三种形式:四轴动车、 六轴单铰接车和八轴双铰接车。一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 构成包括七部分:车体、转向架、牵引缓冲装置、制动装 置、受流装置、车辆内部设备和车辆电气系统等。
目前,我国地铁车辆的进口价格为120万~180万美元/辆, 而长春客车厂提供给北京复八线的钢车体交流传动VVVF 变调压车为68万元美元/辆(国产化率54%),中国出口到 伊朗的地铁车辆为54万美元/辆,北京目前用的国产地铁 车辆也只相当于40万美元/辆,即使 国外最先进的铝合金车体的交流传动地铁车辆在国内生产也 仅需1 O0万美元/辆。可见大力发展国产城轨车辆生产可 以大大降低城轨工程的造价,改变当前我国发展城市轨道 交通造价过高的现状,这也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轨 道车辆产业发展政策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 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所提出的内容, 即要求轨道交通工程中车辆和机电设备的平均国产化率不 低于70%。

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世界各地对轨道交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高容量、高效率的城市交通方式,对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些现状和趋势。

首先,很多国家都在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

例如,中国的地铁建设规模庞大,世界上有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而印度、巴西、土耳其等新兴经济体也在快速发展地铁系统。

其次,一些发达国家致力于提高轨道交通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这包括引进新技术,如自动驾驶列车和智能信号系统,以提高运行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一些国家也在逐步转向电动轨道交通系统,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减少排放。

此外,一些国家也在推动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建设,以实现城际快速交通。

例如,欧洲各国之间的高速铁路网已经非常发达,连接了许多主要城市。

而在亚洲,中日韩等国也有着高速铁路系统,使得跨国交通更加便利。

另外,一些创新型城市也在尝试新型的轨道交通系统。

例如,超级高铁和磁悬浮列车等新技术,正在被一些国家和地区投入试点使用。

这些新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摩擦阻力,使得交通更加高效,减少能源消耗。

总体而言,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全面发展。

各国正不断加大对轨道交通的投资,并致力于提高效率、可持续
性和跨国连接。

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型城市的崛起,轨道交通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和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及兴起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及兴起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及兴起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

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

1881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

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

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

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LRT)。

据粗略统计,到目前已有50个国家建有360条轻轨线路。

二战后经过短暂的经济恢复后,地下铁道建设随着全世界经济起飞而启动、加快。

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各国地下铁道建设的高峰。

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基本完成了地铁网络的建设。

但后起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铁建设却方兴未艾。

比如亚洲共有26个城市有地下铁道。

除了东京与大阪在二次大战前就建有地下铁道外,其余城市均是在战后建成。

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又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运行速度很慢,正点率低,而且噪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私人小汽车数量急骤增长,大量的汽车涌上街头,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中国。

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各大城市也把有轨电车线基本拆完,仅剩下大连、长春个别线路没有拆光,并一直保留至今,继续承担着正常公共客运任务。

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建设进度受财政和其他因素制约,西方大城市在建设地下铁道的同时,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上来。

利用现代高科技开发了新一代噪声低、速度高、转弯灵活、乘客上下方便,甚至照顾到老人和残疾人的低地板新型有轨电车。

在线路结构上,也采用了降噪声技术措施。

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状及新建线路信号系统市场空间发展分析

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状及新建线路信号系统市场空间发展分析

世界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现状及新建线路信号系统市场空间发展分析一、各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59个国家和地区的167个城市开通地铁,总里程达15622.61km;21个国家和地区的55座城市开通轻轨,总里程达1396.21km;58个国家和地区的416座城市开通有轨电车,其中有里程数据来源的240座城市的有轨电车总里程达11179.28km。

欧亚大陆总运营里程占全球的90.11%,其中欧洲总运营里程最长,为14710.962km。

分制式看,亚洲地铁和轻轨里程最长,各占全球地铁和轻轨里程的60.02%和65.59%;欧洲有轨电车里程最长,占全球有轨电车里程的96.16%。

分国家/地区来看,中国大陆总运营里程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里程23.92%;德国以3615.1km的里程排名第二。

分制式看,中国的地铁和轻轨里程均排名世界第一,各占全球地铁和轻轨里程的37.78%和30.22%;德国的有轨电车里程达3214.4km,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有轨电车里程的28.75%。

全球共80座城市的城轨交通运营总里程超过100km,其中中国有18座城市;共19座城市总里程超过300km,其中中国有8座城市;上海、北京、莫斯科、广州、首尔的总里程超过500km,其中上海以801.34km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成都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并超越了纽约、南京和武汉。

二、铁路、城轨、城际、重载铁路信号系统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控制中枢,用于指挥列车行驶、并保证列车行驶安全,实现轨道交通高效运营的目标。

目前我国城轨信号系统包括三种:基础CBTC系统、CBTC互联互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I-CBTC系统)、全自动运行系统(FAO系统),应用市场包括新建线路市场、既有线路升级改造市场和重载铁路市场。

CBTC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主流产品,FAO、I-CBTC均为在CBTC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升级产品。

截至2019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共计211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6730.27公里,按照平均每条线路32公里计算;2016-2019年,公开招标正线线路分别为17条、29条、26条、36条。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地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地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4km,用蒸汽机车牵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

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和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近15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的地铁几乎每年都有新进展。

目前,伦敦地铁已有12条线路,总长度约410km(地下隧道171 km),共设置车站275座,地铁车辆保有量总数约419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8.5亿人次。

受伦敦成功建设地下铁道的影响,美国纽约也于1867年建成了第一条地铁。

随着纽约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1900年市区人口已有185万人,同时地铁建设也在不间断地发展。

现在纽约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地铁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一座城市。

目前,纽约地铁线路共31条,总长度约443.2km,其中地下隧道258 km,共设置车站504座,居世界首位。

地铁车辆保有总数约6561 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10亿人次。

伦敦地铁车辆纽约地铁法国巴黎也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但比英国要晚37年。

为举办“凡尔赛展览会”而修建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道从巴士底通往马约门,全长约10 km,它为巴黎地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时至今日,巴黎市区已拥有地铁线路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其中2条为环线,有4条地铁采用橡胶轮体系的VAL车辆。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1843年英国人C·皮尔逊提出在英国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英国伦敦开始修建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年1月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4km,用蒸汽机车牵引。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的诞生,为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到1879年电力驱动机车的研究成功,使地下客运环境和服务条件得到了空前的改善,地铁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此以后,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都市相继建造地下铁道。

自1863年至1899年,有英国的伦敦和格拉斯哥、美国的纽约和波士顿、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奥地利的维也纳以及法国的巴黎共5个国家的7座城市率先建成了地下铁道。

伦敦自186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历经近150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伦敦地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技术范例之一,尤其是地铁实现了电气化后,伦敦的地铁几乎每年都有新进展。

目前,伦敦地铁已有12条线路,总长度约410km(地下隧道171 km),共设置车站275座,地铁车辆保有量总数约419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8.5亿人次。

受伦敦成功建设地下铁道的影响,美国纽约也于1867年建成了第一条地铁。

随着纽约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1900年市区人口已有185万人,同时地铁建设也在不间断地发展。

现在纽约已发展成为世界上地铁线路最多、里程最长的一座城市。

目前,纽约地铁线路共31条,总长度约443.2km,其中地下隧道258 km,共设置车站504座,居世界首位。

地铁车辆保有总数约6561 辆,年客运总量已突破10亿人次。

伦敦地铁车辆纽约地铁法国巴黎也是最早修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但比英国要晚37年。

为举办“凡尔赛展览会”而修建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道从巴士底通往马约门,全长约10 km,它为巴黎地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时至今日,巴黎市区已拥有地铁线路14条主线和2条支线,其中2条为环线,有4条地铁采用橡胶轮体系的VAL车辆。

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国城市对于轨道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出行体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就各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进行探讨。

中国是世界上轨道交通建设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自1979年建成第一条地铁线路以来,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突飞猛进。

2024年,中国轨道交通总里程已达到超过8000公里,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拥有成熟的轨道交通网络,全方位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此外,中国还在中小城市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城市交通水平。

日本是轨道交通的发源地之一,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修建地下铁路。

日本的轨道交通以高铁为主,包括新干线等高速铁路在城市之间提供快速出行服务。

除了高铁,日本各大城市也建设了成熟的地铁系统,例如东京的东京地铁、大阪的大阪市高速电气轨道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

美国的轨道交通发展相对较晚,但近年来也在加快建设。

纽约的地铁系统是美国最为出名的轨道交通系统之一,覆盖了城市内外各个区域。

此外,华盛顿特区、芝加哥、旧金山等城市也拥有发达的轨道交通网络,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不过,相比于中国和日本,美国的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还有待提升。

欧洲国家的城市也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的建设。

例如德国的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等城市都有完善的地铁系统,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英国的伦敦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古老、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除了地铁,一些城市也建设了有轨电车,例如葡萄牙的里斯本、法国的巴黎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交通方式。

澳大利亚的轨道交通发展相对较新,但正在逐步完善。

悉尼、墨尔本等城市拥有发达的地铁系统,提供全天候的出行服务。

此外,墨尔本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有轨电车网络,方便市民在市区内进行短途出行。

总的来说,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有所差异,但整体上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需求的增加,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正逐渐受到全球各国的重视和推崇。

在许多国家,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亚洲、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的角度,介绍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

亚洲是全球轨道交通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之一、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力发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目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已遍布全国许多城市,包括首都北京、上海、广州等。

中国的高速铁路系统也非常发达,连接了全国各地。

此外,日本的铁路系统也是亚洲最发达的之一、日本的高速铁路系统,“新干线”,以其高速、安全、准点的特点而著名。

其他亚洲国家,如韩国和新加坡,也在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欧洲是另一个轨道交通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

欧洲的大城市,如伦敦、巴黎和柏林,都拥有发达的地铁和轻轨系统。

伦敦的地铁系统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繁忙的之一,为伦敦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选择。

巴黎和柏林的地铁系统也十分庞大,可满足这些大城市的交通需求。

此外,欧洲还建立了跨国铁路系统,如“欧洲之星”和“欧洲城际列车”,使跨国旅行变得更为方便和快捷。

北美的轨道交通发展相对落后于亚洲和欧洲。

然而,一些北美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和华盛顿特区,都拥有发达的地铁系统。

纽约的地铁系统是北美最大、最繁忙的。

它为纽约市的800多万居民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手段。

芝加哥的零线是世界上最老的地铁系统之一,也为这座城市的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

华盛顿特区的地铁系统较小,但是它连接了美国首都以及周边地区,方便了政府工作人员和游客的交通。

澳大利亚也在积极发展轨道交通系统。

悉尼的地铁系统在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建设后,于2024年开始运营。

这个地铁系统将悉尼各个城区连接起来,解决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墨尔本也计划建设一条地铁系统,以改善城市的交通流动性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国外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亚洲发展迅速、欧洲发展较为先进、北美发展相对滞后、澳大利亚在积极发展。

一2345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2345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与现状

(二)盖挖施工法 埋深较浅、场地狭窄及地面交通不允许长期 占道施工情况下采用盖挖法施工。依据主体结构 施工顺序分为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盖挖半 逆作法。该法是在既有道路上先完成周边围护挡 土结构及设置在挡土结构上代替原地表路面的纵 横梁和路面板,在此遮盖下由上而下分层开挖基坑 至设计标高,再依序由下而上施工结构物,最后覆土 恢复为盖挖顺作法;反之先行构筑顶板并恢复交通、 再由上而下施工结构物为盖挖逆作法。
第三节 轨道交通在城市 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有什 么作用?
第四节我国发展轨 道交通的必要性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我国大中城市的交通现状是怎样的? 2、我国大中城市道路交通存在哪些问题,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第二节 世界城市轨道交 通发展历史与现状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4个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63——1924) 2、停滞萎缩阶段(1924——1949) 3、再发展阶段(1949——1969) 4、高速发展阶段(1970年至今)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上海市总体轨道交通网包括哪些线路? 2、发达国家在地铁建设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3、简要介绍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 4、我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是哪里?
2.盾构法 我国应用盾构法修建隧道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上海。最初是用于修建城市 地下排水隧道,采用的是比较老式的盾构机(如网格式、压气式、插板式等),80 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采用土压式、泥水式等现代盾构修筑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法 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环保等优点,目前,该方法已经在我国的地铁建设中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城市地铁采用的盾构机已有60多台,其中上 海30台,广州20台,北京、南京、天津、深圳各4台,大多是土压平衡盾构机型。 盾构法施工是以盾构这种施工机械在地面以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盾构 (shield )是一个既可以支承地层压力又可以在地层中推进的活动钢筒结构。钢筒 的前端设置有支撑和开挖土体的装置,钢筒的中段安装有顶进所需的千斤顶;钢筒 的尾部可以拼装预制或现浇隧道衬砌环。盾构每推进一环距离,就在盾尾支护下拼 装(或现浇)一环衬砌,并向衬砌环外围的空隙中压注水泥砂浆,以防止隧道及地面 下沉。盾构推进的反力由衬砌环承担。盾构施工前应先修建一竖井,在竖井内安装 盾构,盾构开挖出的土体由竖井通道送出地面。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月10日在伦敦建成。

开始是采用蒸汽机车牵引。

1881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上展示。

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市世界上第一条有轨电车系统投入运行。

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

1969年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当年10月建成。

1978年在比利时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上,确定了新型有轨电车交通的统一名称,简称轻轨交通(LRT)。

二战后经过短暂的经济恢复后,地下铁道建设随着全世界经济起飞而启动、加快。

二十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各国地下铁道建设的高峰。

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基本完成了地铁网络的建设。

但后起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铁建设却方兴未艾。

比如亚洲共有26个城市有地下铁道。

除了东京与大阪在二次大战前就建有地下铁道外,其余城市均是在战后建成。

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合运行,又受路口红绿灯的控制,运行速度很慢,正点率低,而且噪声大,加减速性能较差。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方国家私人小汽车数量急骤增长,大量的汽车涌上街头,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大城市都纷纷拆除有轨电车线路,这阵风也波及到中国。

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各大城市也把有轨电车线基本拆完,仅剩下大连、长春个别线路没有拆光,并一直保留至今,继续承担着正常公共客运任务。

20世纪60、70年代在地下铁道建设高潮发展时期,由于地下铁道造价昂贵,建设进度受财政和其他因素制约,西方大城市在建设地下铁道的同时,又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到地面轨道上来。

利用现代高科技开发了新一代噪声低、速度高、转弯灵活、乘客上下方便,甚至照顾到老人和残疾人的低地板新型有轨电车。

世界地铁发展史

世界地铁发展史

地铁发展简史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建成通车。

它标志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在世界上诞生。

1863-1899年,美国、英国、法国、匈牙利、奥地利等5个国家的7座城市相继修建了地铁.1900—1924年,欧洲和美洲又有9座城市修建了地铁,包括柏林、马德里、费城等.1925-1949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城市轨道建设速度放慢。

莫斯科第一条地铁于1935年建成通车.1950—1974年,欧洲、亚洲、美洲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

1975—2000年,世界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又有30余座城市地铁相继通车,其中亚洲有20余座城市开通了地铁。

1999年统计资料显示,世界上已经有115座城市建成了地下铁道,线路总长度超过了7000km.中国地铁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于1969年10月基本建成,于1971年1月开始试运营。

目前运行区段从北京火车站至西郊苹果园,全长23.6公里,共有17个车站。

由于这是我国第一条地铁,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加上这条地铁是在十年动乱期间修建的,车辆、设备一开始存在不少问题。

在试运营开始后的头几年,遇到的困难较多。

但是,负责试运营工作的北京地下铁道管理处,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发动群众克,努力改善管理工作.从1977年开始各项工作基本上走上了正轨,并逐步取得了进展。

近几年来,他们狠抓了技术队伍的建设,通过开办地铁技工学校,培训职工6200多人次;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缺席,改革了一部分车辆,提高了车辆的完好率;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整治,保证了正常运转;狠抓了安全行车工作。

他们还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地铁的自动化水平,先后实现高度集中、自动闭塞、自动广播等自动化项目,使发车间隔由过去的十几分钟缩短到4分钟,提高了列车的运输效率。

这条地铁已经为首都公共交通的一条重要干线。

它在试运营期间,为缓和北京市的乘车拥挤起了重要作用.11年来,共运送乘客2。

5亿人次。

目前,它每天最多可以发320列车,运送乘客19万人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邱利民摘要:随着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也逐步提高,长距离快速交通需求越来越迫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输能力大、速度快、舒适度高安全性好等优点,而且还具备能耗少、环境污染小、土地占用率低等优势,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轨道上行驶或以导向系统行驶的、服务于城市的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轻型轨道、高架铁路和地下铁路等几种形式。

轻型轨道交通是一种轻型车辆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方式, 国际上通称L i gh t R a il T ra n s it (简称L R T) , 近年来在国外发展很快。

它以外部电源为动力, 以钢轮、钢轨为导向。

其主要设施在地面,部分路段可能还设置成高架铁路, 有的则进入地下(但通常所占比重不大)。

它不与其他地面车辆混杂行驶, 要求线路是全隔离或基本隔离。

地下铁路系统则要求更高,完全隔离,全部或大部分线路设置在地面以下,对线路、站台、行车控制等都有特殊的要求。

世界上第一条城市轨道线是1882 年在巴黎诞生的,它有固定的线路、价格和停靠点,随后演变成用马拉的轨道车。

工业革命后,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轨道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逐步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它的不断发展进步, 反过来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使现代城市的社会、经济功能日益加强。

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许多城市的交通系统趋向成熟, 解决了大量的技术、设备、资金和管理难题。

从目前的态势看, 轨道交通将成为世界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

世界各国主要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情况1.纽约地铁纽约地铁(N ew Y o rk Ci ty S ub wa y,简称N YC S)诞生于1904年,是美国纽约市的快速大众交通系统,也是全球最错综复杂且历史悠久的公共地下铁路系统之一。

纽约地铁24小时运行,整个地铁系统中有很多独特的艺术作品。

1904年10月27日,纽约市的第一趟地铁列车缓缓驶出市政厅车站,地球上的城市地下铁道从此诞生了(第一条地铁是伦敦的大都会地铁)。

当时参加纽约地铁建设的工人有3万多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爱尔兰人或意大利移民以及成为成千上万人的工作场所,是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地方,是城市四通八达、奔流不息的大动脉,也是纽约市的一条地下艺术。

美国国会地铁(Congressional Subway)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连接美国国会大厦和美国众议院,美国参议院的地铁。

仅限议员、议会相关人员与职员使用,是一个免费的电气化轻轨系统。

整个系统有三条线路,分别是国会大厦和参议院之间的两条线路(国会大厦—罗素参议院办公大楼,国会大厦—狄克参议院办公大楼—哈特参议院办公大楼),国会大厦和众议院之间的线路(国会大厦—瑞本众议院办公大楼)。

2.巴黎地铁巴黎地铁(法语:Métro de Paris)是法国巴黎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于1900年起开始运行。

巴黎地铁总长度220公里,居世界第十二位,年客流量达15.06亿(2010年),居世界第九位。

有14条主线和2条支线。

巴黎地铁被称为全世界最密集、最方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

每个地铁站设计独特,内部装饰各异,成为展示该国文化艺术的窗口。

巴黎人对他们的地铁系统是十分自豪的。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巴黎地铁无论从其覆盖的范围,管理的完善还是运行的效率来看都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水平。

巴黎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艺术氛围,这可从普通老百姓的嗜书如命上可体现。

无论在站台等车还是坐在车厢内,男女老少大多悄无声息地捧着本大块头的小说或诗集在研读,与香港地铁内人人看马经,翻充斥歌星、影星野史的报刊不同。

我不知道在哪个城市的哪种交通工具上还看得到集体读小说的场景?3.莫斯科地铁莫斯科地铁(MoscowMetro),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铁,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之一,还是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二高的地下轨道系统(第一是纽约)。

地下铁道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余万居民掩蔽之用。

莫斯科地铁各个地铁站以民族特色、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地铁站。

莫斯科地铁的建筑造型各异、华丽典雅。

每个车站都由国内著名建筑师设计,各有其独特风格,建筑格局也各不相同,多用五颜六色的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和五彩玻璃镶嵌除各种浮雕,雕刻和壁画装饰,照明灯具十分别致,好像富丽堂皇的宫殿,享有“地下的艺术殿堂”之美称。

2014年11月5日,莫斯科地铁开放俄罗斯经典文学虚拟图书馆。

莫斯科地铁站免费向乘客提供100多部经典文学作品,乘客只需用智能手机或平板扫描编码,就可以浏览图书馆的虚拟书架。

4.东京地铁东京地铁总里程达到世界第四位。

作为拥有如此之多的人口的城市,东京地铁从根本上舒缓了城市的交通压力,此外快捷的地铁也有效控制了汽车的数量,使得东京也避免了在城市高速发展中遭受了像墨西哥城那样的环境污染,在东京,只有百万富翁和计程车公司才买车,大多数的人便是这样整日整夜地过着“线上”生活,而其中的一半时间,又在地下。

地铁是东京最乱最没有诗意的地方,但又是东京最活色生香的“梦华录上河图”东京地铁公司的前身为1941年依“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法”成立的帝都高速度交通营团(又称为营团地下铁)。

5.伦敦地铁伦敦地铁是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

总长超过400千米。

1856年开始修建,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运营。

它长约7.6千米,隧道横断面高5.18米、宽米,为单拱形砖砌结构。

1863年1月10日,地铁开放,第一天的乘客总数就达到了40000人次。

按照当年7月的统计,地铁向公众开放的前六个月里,乘客数目达到477万人次,平均每天有26500人次乘坐。

在非节非年的平常日子,伦敦地铁每天的客流量是200万人次。

每年的客流量大约8亿5千万人次。

而在上班高峰的时间里,牛津街地铁站入口处一个小时的客流量是2万2千5百人。

而伦敦的人口其实只有700万多一点。

可见它受人们的青睐。

伦敦地铁最初的一部分大都会铁,亦为世界上第一条市内载客地下铁路,该条铁路在帕丁顿(现在的帕丁顿站,Paddington)和临时的法灵顿街站(FarringdonStreet)(现在的法灵顿站西北)间运行。

该线于1863年1月10日通车,为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铁路线。

6.北京地铁北京地铁规划始于1953年,工程始建于1965年,最早的线路竣工于1969年,是大中华地区第一个地铁系统。

北京地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地铁系统之一。

2013年,北京地铁年客运量突破36亿人次,居全球第一,日均客流量过千万已成常态,这意味着北京地铁已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系统。

截至2013年12月,北京地铁共有18条对公众开放的运营线路,共计456千米,覆盖北京市11个市辖区,拥有238座运营车站,2014年底开通新线路后总长度将达到527千米(不含S2线),工作日均客流达1000万人次,峰值日客运量1155.92万人次,最长连续运营45小时,最短发车间距90秒。

北京地铁新价格从2014年12月28日起执行新票价方案。

6公里(含)内3元;6-12公里(含)4元;12-22公里(含)5元;22-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每加1元可乘20公里。

截至2014年5月,以对公众开放的运营里程计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拥有18条线544公里,是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城市地铁系统(第一为上海)。

北京地铁工作日的日均客运量在1000万人次左右,峰值运量达到1155.92万人次。

(2014年4月30日)除此以外,北京地铁北京站专线(含衙门口支线)、宣和副线共2条线路以及1号线3个车站(52号站至54号站)不对公众开放。

2014年底,北京地铁线路将增至18条,运营里程将增至527公里;2015年底,北京地铁线路将增至25或26条,运营总里程约700公里。

世界地铁之最世界上最早的地铁——伦敦地铁,于1863年投入使用,用蒸汽机牵引。

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莫斯科地铁,年最高流量达33亿人次。

世界上车站最多的地铁——纽约地铁,共有504个车站。

世界上最有经济效益的地铁——香港地铁,全长168.1K M,9条线路,80个车站。

世界上最现代化地铁——旧金山地铁,也是世界地铁高速冠军。

世界上最深地铁——朝鲜平壤地铁,线路和车站都离地面七八十米深。

世界上最豪华地铁——法国巴黎地铁,设计精美,设备先进,被人们誉为“地下宫殿”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在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不断发展并走向成熟和完善,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参考文献[1] 李建国.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概论[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张国宝.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M].上海:上海科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 阎国强.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 2005,(18)[4] 裴顺鑫,张宁.地铁发展史.都市快轨交通,2007,(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