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周长》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具体事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等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特做如下设计:1.让学生做数学,体会周长概念的本质。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环境找到切入点,引入周长的概念,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认知经验,为理解周长的含义打下基础。

同时,在学生自主测量周长的这个环节中创设让学生充分猜想、探究的活动空间,其中有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等;有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树叶的周长。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做数学(经历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在实践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2.让学生充分体会“化曲为直”的方法。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根据周长的含义测量出图形周长的过程。

注重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方法,并在组内交流测量的过程。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在测量不规则的封闭图形的周长时,可以先用绳子围,再用直尺量的“化曲为直”的方法,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树叶、圆形的钟面学生准备直尺、米尺、绳子、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标准五角星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感知周长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

(1)说一说它们的特征,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

(2)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每个图形的4条边一共有多长,然后汇报。

(3)揭示课题:像这样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封闭图形的周长。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的已有经验,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有关周长的知识作铺垫,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掌握新知降低难度。

⊙主动探究,测量周长1.课件出示教材83页例3。

(1)让学生在教科书上把每个图形的周长用彩色笔描出来。

(2)用直尺量一量每个图形的周长,然后汇报。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共8篇)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共8篇)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认识周长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周长【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3页例3。

【学情分析^p 】“认识周长”是新课标教材中“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关“测量”的内容。

在此,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也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根本特征。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周长也有一定理解。

本节课主要通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等理论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边线、一周、封闭”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研读文本】问题:中高段小学生在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时很容易混淆两者计算。

根:可能同周长教学的起始课有关,即在第一课时过早地引导学生把长方形周长计算概念化、形式化、公式化。

学生在尚未充分感知情况下,一味去记住周长的计算公式,而不是真正理解、感悟周长的含义。

教材呈现了一些规那么或不规那么的实物和图形:树叶、三角形、数学书的封面、钟面等实物图和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旨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课堂教学活动应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结合详细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等活动,体会周长的含义。

【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周长,理解物体外表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在指一指、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3.浸透“化曲为直”数学思想,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周长含义的充分感知难点:描出组合图形的周长并计算【抓核心词】一周〔沿着边线从任何一点出发又回到这点〕长度【提大问题】1.周长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指物体外表或平面图形的边线的长度〕2.怎么求周长?【教具准备】师:课件、学习单、软尺、绳子、大树叶生:树叶、彩笔、直尺、【教学构造】一、初步感知〔一〕熟悉的一圈〔一周〕〔指、说周长〕1.五中操场跑道师: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五中的操场。

周长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9篇)

周长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9篇)

周长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编辑有缘人为大伙儿整编的9篇周长的相关范文,仅供参考。

什么是周长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爬、摸、说、找、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

2.借助实际操作,结合生活情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看一看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课件演示蚂蚁爬树叶一周——路线闪烁)2.说一说师:谁来说一说小蚂蚁爬过的路线?学生回答(感知“边线”)3.爬一爬师:伸出你们的小手,让我们跟着小蚂蚁一起来爬一爬吧。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板书:周长)二、动手操作,揭示概念1.摸一摸(1)摸树叶的周长先摸一摸它的周长,再同桌互相说一说这片树叶的周长。

教师指导(强调:边线)(2)摸桌面的周长师:同学们能摸出树叶的周长,那你能摸出桌面的周长吗?2.找一找让学生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3揭示概念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周长?(总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二、联系生活,加深认识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

(课件相继播放国旗、相框、钟面、画、五角星。

较后画面停留在花坛,闪烁的线条不到一周)学生看到花坛的画面质疑:闪烁的线条表示出的不是花坛的周长。

师:为什么说这根闪烁的线条不是这个画坛的周长?那怎样表示这个花坛的周长呢?三、练习巩固,逐层提高1.描一描(课本第45页练一练的第1题)师在黑板上贴出下面图形的放大图,指名描一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2.划一划看大屏幕,用手比划看到的图形的周长(课件逐一播放1个小正方形、2个、6个、9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的图形)3、比一比(1)师:(课件出示图1和图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为什么?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最新-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9篇)

最新-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9篇)

三年级上册《周长》教案(优秀9篇)圆的周长01-23认识周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的例1、例2、例3。

【教学目标】1、结合事物或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一些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测量周长记录单学生:直尺、软尺、线、纸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课件播放蚂蚁沿树叶边线爬行一周的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蚂蚁爬行的起点和终点在同一个点上,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

提出问题:在数学上,蚂蚁爬过的这一周的长度叫做什么呢?教师顺势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利用视觉,感知周长教学例1。

1、视觉感知桌布周长出示情景图(例1左图)。

提问:想给桌边镶花边,你知道应该镶在什么地方吗?指名上台指出:花边应镶在桌布边沿。

出示模拟桌布并演示镶花边,引导学生发现花边围了桌布一周,感受桌布的一周。

指出:桌布一周的长度是桌布的周长。

2、视觉感知树桩面的周长出示情景图(例1右图),指导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

提问: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你知道树桩面周长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长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用课件闪现树桩面的边线,并指出:树桩面一周的长度就是树桩的周长。

三、触摸感知,联想周长教学例2。

1、触摸感知,认识课本封面的周长让学生观察课本封面,指一指课本封面的一周。

2、启发联想让学生找找身边的周长并描一描它们的一周。

(如课桌面一周的长度是课桌面的周长、铅笔盒面一周的长度是铅笔盒面的周长……)3、深化概念,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课件出示平面图形长方形及六边形,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并描一描它们的一周。

4、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认识: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5、巩固练习运用周长的概念判断哪条绳子的长度是奖状框的周长。

四、动手测量,认识周长教学例3。

《周长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周长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周长的认识》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测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三、教学难点1. 周长概念的理解。

2. 周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图形卡片,直尺,绳子。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 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出周长的概念。

2. 探究新知-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周长。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概念。

- 教师总结:周长是一个图形边缘的长度,也可以理解为图形一周的长度。

- 出示其他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周长。

- 引导学生发现周长的计算方法:将图形的边长相加即可得到周长。

-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计算周长,并强调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 分组活动,每组发放不同图形的卡片,学生合作测量并计算周长。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点评,强调易错点。

5. 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提问:如何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测量并计算常见物品的周长。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概念,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巩固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周长的认识教案

周长的认识教案

周长的认识教案周长的认识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周长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周长的认识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

2.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的卡片,圆形的钟面卡片,国旗的卡片,蝴蝶标本等。

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标准五角星、圆形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巧用“周”字,引导探索“周长”的含义(一)谈话引入课始,教师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引入“周”字,并板书:周。

师:大家知道这个“周”字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的回答有:一星期、一周;周围、一圈儿;人的姓氏;等等。

(二)揭示课题师: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知识就与这个“周”字密切相关。

(教师把树叶、国旗卡片、钟面卡片、蝴蝶标本及三角形、正方形、菱形、标准五角星形的卡片贴于黑板)揭题:我们要研究的就是这些图形的“周长”。

补充板书:长(完善课题“周长”)。

[巧妙的引入,唤醒了“周长”在学生大脑中的第一认知经验,激发了学生在此基础上的大胆猜测,推理和实践的主动探索的愿望,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猜测,探索师:猜猜看,这些图形的周长有可能会跟“周”字的哪种意思有关?生推测:与“周围”“一圈儿”这种意思有关。

师:那么,照大家的这种理解,树叶的周长应该是指它的……?请学生在实物上指出。

(四)归纳认识师:这些图形的大孝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自己的周长。

那么,“周长”究竟是指这些图形的什么?能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试一试!生1:比如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它三条边的长度。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概念和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概念和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概念和
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了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能够应用周长进行简单的问题求解
- 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 教材: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教具:圆规、直尺、图形卡片等
教学步骤
导入引入
1.利用幻灯片或教具展示不同图形,引导学生思考图形的边界部分是什么。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边界部分的长度都有一个共同的概念——周长。

概念解释
1.通过示意图和生动的语言解释周长的概念:周长是闭合图形
的边界长度。

2.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图形的周长,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计算方法
1.通过示例图形,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周长的方法。

2.解释如何使用圆规和直尺测量直线段的长度,并将它们累加
得到周长。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计算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方法。

实际应用
1.给出一些简单的图形,让学生尝试计算其周长。

2.引导学生应用周长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围墙的周长、绳子的长度等。

总结反思
1.提醒学生复今天研究的内容,并总结关键知识点。

2.通过问题的形式进行小结和回顾。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上关于周长的练题。

2.自主选取一些图形,计算它们的周长并写下过程。

以上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的概念和计算》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周长进行求解。

《周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周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周长》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精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长概念的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周长概念的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长方形、正方形卡片,直尺,彩笔。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彩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教具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 提问:这些图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引发学生对周长概念的思考。

2. 探究周长概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概念。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3. 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分组讨论: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关系。

4.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周长概念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 强调周长与边长的关系。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请学生测量家中或学校周围的物体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周长与边长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板书设计1. 周长概念2. 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3. 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七、课后评价1. 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是在认识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教材结合4个具体的实物(叶子、三角尺、数学书、闹钟),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周长,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

再将“周长”的认识置于平面图形内(五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凸显出周长的概念本质,深入理解周长的含义。

三年级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对周长的感性认识较为准确,但对周长长短的认识会受到图形面积大小的干扰,因为学生平时关于面的生活经验易对周长长短的学习引起前摄干扰。

教学目标1.学生能指出具体情境中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一周。

2.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理解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所有边线的长度之和。

3.经历周长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在问题解决中渗透数学推理的意识,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运用平移的方法比较周长,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

难点: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用平移的方法比较周长。

教学过程活动一:基于认识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周长吗?你们知道什么是周长吗?(可以分开来给他们组词一下)生1:周是周围,长是长度。

就是周围的长度。

生2:周是一周,长是长度。

就是一周的长度。

教师鼓励学生的大胆猜测!师:课文中是怎么解释周长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生:“封闭”“一周”“长度”师: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活动二:观察操作,感受一周1、看一看,明晰一周师:谁来说一说,操场上跑步怎么算一周?生:一周就是同学跑一圈,教师出示几个反例:(让学生辨析)师生小结:一周就是物体图形的外围边缘。

2、摸一摸,体验一周师:你能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吗?(明确在封面上的周长,各个面都有周长)展示多个学生的摸法,师:他们摸的出发点一样吗?他们摸的都对吗?为什么?生: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是沿着边线又回到原点,就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3、描一描,内化一周师:你能用笔描出这些图形的一周吗?(书p83,第一题)学生动手描周长师:想象一下,如果只剩下描出来的边线,留下的是什么图形?(教师用呈现镂空的周长,)师:一周就围成了一个平面图形的轮廓4、比一比,理解封闭出示一组不封闭的图形对比师:唉?这一组图形一样吗?你能给这两组图形取个名字吗?生:封闭和不封闭师:像这样的,没有开口的,可以从起点开始回到起点的图形就是封闭图形。

周长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

周长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

周长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周长的认识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1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

四、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图形、线绳等五、教学过程:一、猜图游戏,导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画家,他画画可有点特别!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他的作品吧!〈多媒体演示:小画笔勾勒出乒乓球拍的`轮廓〉师:猜猜,他画的是什么?生:乒乓球拍〈分别演示:手机、国旗的轮廓〉请学生发挥想象去猜测。

小结:刚才小画家沿着这些物体所画的长度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周长(板书课题)二、实践中理解周长1、理解封闭图形师:谁听说过“周长”,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生:。

师:我们看看课本41页是怎样介绍的。

齐读: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师质疑:这里好象有个词不常见?生:封闭。

师:谁能解释?生:四周都不漏缝的师:那么下面这些图形哪些是封闭图形呢?〈多媒体演示:〉师:这些图形中那些是封闭图形?为什么?生:。

小结:像这样首尾相接起来的就是封闭图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多媒体同时演示封闭图形首尾相接的过程〉2、指一指,从实物中找周长(1)师生合作出示钟师:谁能指一指钟面的周长?生指师:你是怎么指的给大家说一说生:我是从这里开始绕一圈再回到这里。

指叶片、粉笔盒、数学课本表面的周长。

引导理解周长在面上(2)生生合作你能指出我们身边的物体表面的周长吗?师:下面请和你小组同学指一指、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周长。

指的时候要注意首尾相接,说的时候要说清是哪个面上的周长。

学生活动,汇报师:我们身边能指出很多周长,例如:操场上也有。

三、探究中体验测量方法1、创情境师:这段时间,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忙着干什么呢?生:做操。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4篇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4篇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4篇三年级《认识周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认识周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教材分成两个部分呈现: 第一部分是认识周长,第二部分是测量周长。

教材首先呈现了4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图片和4个不同形状的图形,并指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通过描树叶等实际物体以及封闭图形的边线, 摸身边物体表面的边线等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第二部分是通过小精灵的提问“有办法知道上面图形的周长吗?”来引导学生测量图形的周长。

教材通过图片的形式引导提示学生测量不同的物体或图形可以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学生在说、量、算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到多边形各边的长度之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个过程既发展了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建立周长的表象。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了解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

在美术课的时候孩子们也有描边线、轮廓的经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但是三年级得学生的思维水平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因此需要从具体情境入手, 带领学生认识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建构概念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建立“周长”概念的表象。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抽象出物体与封闭图形的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概念。

会判断和测量物体和封闭图形的周长。

问题解决:在观察、操作、测量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

数学思考:探究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中,体验“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在探究周长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培养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建立周长的表象【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练习纸学生准备:学具袋、数学书【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周长(一)在对比中感知周长情境:金清小学科技节,赛车比赛规则:任选一个场地,绕着场地跑一圈,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赢。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五册第41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构建和理解周长的含义,通过动手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促进对周长的理解,以及初步发展学生的客观空间。

教学重难点是建立并理解周长的含义。

为此,需要准备一把米尺、一把软尺、卡纸剪的泳池、草地、操场、一本数学书、一个三角形和一张碟片。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周长。

老师可以出示一张照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中的运动和周长。

然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找周长、指周长、说周长,并让学生找身边的物体,摸一摸再说一说它的周长。

同桌之间可以相互介绍,抽生也可以介绍。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理解周长的含义。

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描周长,让两个孩子上台试一试,并让全班学生拿出题卡,用彩色笔描出图形的周长。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周长,并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老师可以进行小结,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从而初步发展客观空间。

老师给孩子们展示了一些平面图形,并描出了它们的周长,但孩子们指出只有长度为一周的才能称之为周长。

教师总结出周长必须是一周长度的结论,并在板书上加重点号。

接着,教师强调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并在板书上加重点号。

教师让孩子们找出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周长,并解释了周长的概念。

最后,教师让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周长,并总结出直线边用直尺测量,弯曲边用绳子测量的方法。

小组合作时,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周长,并总结出直线边用直尺测量,弯曲边用绳子测量的方法。

教师还通过一个问题让孩子们思考,用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围城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谁的周长大?为什么?在这节课中,孩子们研究了周长的概念和如何测量周长,同时也了解了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通过小组合作和问题思考,孩子们加深了对周长的理解和应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教学设计
(1)设计一个长方形,使其周长为某个给定数值,如30cm,并计算出长和宽的值。
(2)比较两个圆形,一个半径为3cm,另一个半径为4cm,哪个圆的周长更长?请计算出两个圆的周长。
3.拓展作业:
(1)思考并讨论:周长与图形面积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请举例说明。
(2)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测量一个不规则图形(如树叶、云朵等)的周长?请提出至少两种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学伊始,通过展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物(如操场、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周长的存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周长。
2.探究新知,分层递进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总结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测量工具实际测量规则图形的周长,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作业布置,分层设计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教学评价,关注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4.各小组汇报测量结果,全班交流讨论,共同总结规律。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周长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教师在学生解答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4.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交流讨论,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心得。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周长的定义、测量方法和计算规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优秀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优秀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周长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图形的周长计算示意图。

2.教具:纸、铅笔、橡皮和尺子。

3.课堂环境:安静整洁,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周长。

2. 概念讲解
1.周长是什么?周长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比如矩形、正方形等。

3. 课堂练习
1.让学生分组,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

2.师生互动,纠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引导他们找出规律。

4. 拓展练习
1.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图形,计算其周长。

2.小组展示,并进行讨论。

5. 总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周长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四、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拓展练习的成果,综合评价学生对周长概念的掌握程度。

五、作业布置
布置练习题目,要求学生计算不同图形的周长,并写出方法。

六、教学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深化了对周长的理解,掌握了计算周长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周长的应用,提高数字计算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精选11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并能指出和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现实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认识周长”是一节帮助学生建立周长概念的一节课,这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平面图形是学习的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并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尝试探究,认识周长1、创设情景,感知周长。

师: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好吗?(演示动画:两只小蚂蚁比赛谁爬得快,找了两片相同的树叶,要求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

红蚂蚁爬到一半的时候,就没有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而是从树叶的中间先爬到终点;而黑蚂蚁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的,比红蚂蚁后到终点。

)师:你认为谁应该是冠军?说说你的理由。

(落实到规则上来。

强调是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一周。

)师:你们真是公正的小裁判,黑蚂蚁才是真正的冠军。

师:(出现表示树叶周长的边框。

)我们的冠军黑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缘爬了一周,那黑蚂蚁究竟爬了多长呢?同学们想想,这实际上是在求什么?生:求这片树叶一周的长度。

师:树叶一周的长度就叫做这片树叶的周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数学王国里的一个新朋友------周长。

(板书:周长)(齐读课题两遍)以前听说过周长,从字面上理解,周长是什么意思?生:周就是一周,长就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教师引导)2、尝试操作,理解周长。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周长》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并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测量和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几何图形的知识,对于新的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引导,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

2.学生能够使用直尺和圆规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测量封闭图形周长的方法,以及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计算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使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图形的周长,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封闭图形的卡片,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准备直尺、圆规等测量工具。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封闭图形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图形的边界线是什么。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得出周长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板书,向学生介绍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周长是指封闭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并且可以使用直尺和圆规来测量。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封闭图形的卡片和测量工具。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测量每个图形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到黑板前,让他们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优秀5篇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体验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探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

2、经历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过程,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长方形、正方形图形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龟兔再跑》,出示。

上次龟兔赛跑是谁赢了啊?兔子一直很不服气,但是兔子相信,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实力。

一天他们各自在草原上找到了一块空地,相约再比试一次。

比赛场地是这样的。

出示。

二、自主学习(一)出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这样比赛公平吗?学生估计并说明原因。

(二)自学指导:(A) 1.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记录在答题卡上。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反馈交流。

2.小组讨论。

派代表向同学们汇报。

方法一: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5 3 5 3 = 16(米)方法二: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5×2 3 × 2 =16(米)方法三: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5 3)× 2 = 16(米)3.优化出简便的一种算法。

(B)1.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记录在答题卡上。

2.小组讨论。

派代表向同学们汇报。

方法一: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4 4 4 4=16(米)方法二:边长乘4。

4×4=16(米)3.优化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感知周长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充分观察,体验感知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理解周长
1.感知、理解“一周”。

(1)描一描。

①学生独立描出树叶的一周。

②汇报交流。

教师:谁愿意来为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教师: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从一点出发,沿树叶的边线绕一圈,最后又回到这一点,这就是树叶的一周。

(板书:一周)
(2)找一找,摸一摸。

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像树叶一样有一周。

①请同学们用一根手指摸一摸钟面的一周,再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本封面的一周。

②同桌互向找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

2.感知周长的概念。

(1)感知树叶的周长.
教师:像这样从一点开始沿着边绕一圈再回到这儿,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板书:长度、周长)
教师:如果从这个点开始(另选一个点),你还能指指吗?
(2)感知图形的周长。

①出示:
它们的周长应该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引导学生边指边说出月牙一周的长度是月牙的周长,三角形一周的长度是三角形的周长。

②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教师巡视时要注意寻找不规则图形周长的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边指边说。

③即时练习(教材第83页例3)。

描一描,独立在书中描出它们的周长。

教师:像这样,首尾相连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

(板书:封闭图形)(3)完善周长的概念。

①出示:
教师:这个图形有周长吗?为什么?
预设:从一点开始,沿着边不能回到开始的这一点。

教师:看来,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周长的概念?
预设: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②找一找,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
3.进一步体会周长与长度的关系。

拿出课前准备的50厘米长的绳子快速围成一个封闭图形,并指一指你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周长是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再想一想它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后小结:我们用的是同样长的绳子,不管围成什么形状,这一周的长度都是50厘米,它的周长就是这根绳子的长度。

(二)探究求周长的策略
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要想知道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长,怎么办?(测量)
1.小组合作要求。

(1)老师为大家准备了直尺、软尺、绳子,请大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出它们的周长。

(2)小组4人每人选择1个图形进行测量。

请先独立思考选择什么测量工具,有想法或者有困难的都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再动手。

2.动手测量。

3.展示方法。

谁来说一说你们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1)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直边的测量方法。

预设:
学生1:我用直尺先量了一下三角形每条边的长度,再把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知道了它的周长。

学生2:我用直尺测量了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再把四条边的长度加在了一起,周长是……
学生3:我测量的是长方形,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我只要用直尺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就行了,周长也是……
学生4:我用直尺测量了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再把四条边的长度加在了一起,周长是……
学生5:我用直尺只测量了正方形一条边的长度,因为它的四条边相等,所以周长是……
如果出现了学生3和学生5的测量方法,老师要及时肯定并给予鼓励。

思考:如果老师给你的是五边形,它的周长是几条边的总长度?六边形呢?八边形呢?
小结:先测量图形的各边有多长,再把几条边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是图形的周长。

(2)心形等曲边的测量方法。

预设:
学生:我们是用绳子直接沿着它的边绕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绳子的长度,绳子的长度就是心形的周长。

小结: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无法直接用直尺测量的情况,就可以向同学们这样先用绳子围一围,再将绳子拉直,测量绳子的长度,这也就是“化曲为直”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两只小蚂蚁围着各自的图形爬了一圈,都说自己爬的长度最长,为此吵得不可开交,可是谁也不能说服谁,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帮它们吗?
(四)归纳总结,内化新知
今天,我们认识了周长,并且用周长的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你能谈谈你都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