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及附件散热量的计算
关于工业工程中设备散热量的确定
关于工业工程中设备散热量的确定在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9.1.4设备散热量的确定”中,指出设备散热量主要与散热设备及管道外表面面积,外表面与室内空气温差及室内空气流速有关。
单位面积法设备散热量Q按下式计算:Q=∑A aΔt其中:a=11.63+7v式中:A:设备及管道外表面面积,㎡a:设备及管道外表面面积的传热系数,W/(㎡×℃)V:室内空气流速,m/s,在计算中可认为V≈0.就该公式来讲,传热系数a是一个不确定数值。
因为与室内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虽然在关于V的描述中明确指出计算时可认为V≈0.但在工业厂房及散热量较大车间,由于排风等因素,室内素的不可能等于0,且在局部室内空气流动速度能高达3m/s。
因次,对a的定义不够严谨。
另外:A为设备及管道表面积,在实际中,由于散热量较大的设备多数安装了散热翅片,且设备外形极不规则,因次,对于该表面积的确定在实际中很难把握。
而设备表面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更难把握,对于变频及间歇型工作的设备来讲,表面温度是变化的,且由于热惰性的影响,表面温度与工作时间并不成线性关系,因次,表面温度与室内温度之间的差值实在很难确定。
综上,该公式可以认为是一个废弃公式,在实验室或其他特殊场合或许能用,但在实际运用中,容易将暖通设计新手带入误区,因此建议将该公式优化,或者删除。
在9.3.5散热量计算章节中,第二条对于电动设备散热量Q(Kw)的描述中,从在以下问题:工艺设备及电机同时在室内时:原公式:Q=n1×n2×n3×N/η式中:N: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KWn1:电机容量利用系数。
电动设备最大实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一般为0.7-0.9.n2:负荷系数。
电动设备每小时的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实耗功率之比,应根据工艺资料定,一般为0.5-0.8;n3:同时使用系数。
根据工艺资料定,一般为:0.5-1.η:电动机效率,与电机型号、负荷情况有关,可查电机产品样本。
暖气散热量计算方法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 版本可编辑,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首先,我们要了解,暖气片的购买单位是组,它是由多少片暖气片组成的,大多数暖气片厂 家都可以定制。
其次了解暖气片的高度,市面上常见的一般有 670mm、1500mm、1800mm 三种,不同高度的暖气片散热量也不一样,高度越高散热量越大。
暖气片片数需要根据房间面积来计算的。
首先选择一款性价比最高的暖气片,记住它每片的 散热量,用这个【散热量】除以 100 就得到【每平米需要的片数】,然后用【房间面积】 除以【每平米需要的片数】,就得到这个房间需要的【总片数】。
举个例子:小编客厅面积 为 20 平米,选中鲁本斯塞尚大水道 1800 高的暖气片,每片的散热量是 260W,算法是: 用散热量 260W 除以 100 等于 2.6(每平米需要的片数),(房间面积)20 除以 2.6 等于 7.7,所以 20 平房间需要 8 片一组的暖气片。
最后,建议房屋密封性不好的买家在此算法的基础上多买一到两片,这样能达到更好的采暖 效果。
1)影响散热量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散热器本身的特点,如它的材料、形状、壁厚、焊接质量 和表面处理等;二是它的使用条件,也就是外界条件,如流过散热器的热媒种类、温度、流量,进出水的 方式,房间里的空气温度和流速,四周墙面的颜色和温度,散热器的安装方式,组装片数等。
因此,不仅 不同的散热器散热性能不同,而且同一片或同一组散热器在不同外界条件下的散热性能也不相同。
散热器的散热量可用下式表示: Qs=KsFs(tp-tn)式中 Qs——散热器的散热量(W); Ks——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 Fs——散热器的散热面积(m2); tp——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 tn——散热器所在室内的空气温度(℃)。
由式中可见,温差 tp-tn 越大,散热量也越大。
如果它们成直线关系变化,则 Ks 就应该是常数。
电伴热计算
25
1 -1/4 32
1 -1/2 40
2
50
2-1/2 65
3
80
3-1/2 95
4
100
4-1/2 115
5
130
6
150
8
200
10 250
12 300
14 350
16 400
18 450
20 500
24 600
保温层厚度(mm/in)
10
15 25
1/2 3/4 1
8.86 6.73 5.74
35 1-1/2 4.59
10.34 12.31 14.77 17.06 19.69 23.13 27.56 31.01 34.45 37.90 41.83 49.22 63.16 77.76 91.70 100.40 114.2 128.1 141.9 169.6
7.87 9.02 10.83 12.30 14.11 16.57 19.36 21.82 24.12 26.41 29.04 33.96 43.15 52.99 62.18 68.08 77.27 86.46 95.81 114.2
C
---------
E -----
管道材料修正系数 安全系数
例 : 管 径 80mm, 管 道 长 度 100m, 管 材 为 碳 钢 , 介 质 为 原 油 , 维 持
温 度 50℃ , 环 境 最 低 温 度 -10℃ , 保 温 材 料 岩 棉 , 保 温 层 厚 度
25mm, 计 算 每 米 管 道 热 损 失 。
C1 = 1 E = 1.2
(查 表 三 “ 管 道 材 料 修 正 系 数 ” ) ( 一 般 取 值 为 1.2)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
冀州市冀暖北方暖气片厂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3147—1975(E)《热交换器—供水或蒸汽主环路的热平衡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ISO3148—1975《用空气冷却闭式小室确定辐射散热器、对流散热器和类似设备散热量的试验方法》、ISO3149—1975《用液体冷却闭式小室确定辐射散热器、对流散热器和类似设备散热量的试验方法》、ISO3150—1975(E)《辐射散热器、对流散热器和类似设备—散热量计算和结果的表达式》。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闭式小室内测试采暖散热器(简称散热器,暖气片)单位时间散热量(简称散热量)的原理、装置、方法、要求和数据的整理。
本标准适用于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的采暖散热器。
2、术语2.1辐射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部分靠辐射放热的称辐射散热器。
2.2对流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几乎完全靠自然对流放热的称对流散热器。
3、测试原理3.1散热器的散热量散热器的散热量应由下式求得:Q=Gp(h1—h2) 式中:Q——散热器的散热量,W;Gp——热媒的平均流量,Kg/s;h1——散热器进口处热媒的焓,J/Kg;h2——散热器出口处热媒的焓,J/Kg。
注:h1、h2的数值系根据被测散热器进出口热媒的温度和压力,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供暖通风设计手册》中查得。
3.2热媒参数的测量3.2.1热媒为热水时,当热水温度低于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当热水温度高于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则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和压力,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和压力差。
3.2.2热媒为蒸汽时,应测量散热器进出口处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散热器进口处的蒸汽应有2~5℃的过热度,测试时被测散热器流出的应仅为凝结水,凝结水温度与散热器进口处蒸汽压力下饱和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
3.2.3热媒温度系指散热器进出口处的温度。
保温伴热(电伴热)
管道附件的热损失可换算成一定长度相同管径管道的热损失,所需电缆应敷设在相应附件上。
管道附件所需伴热电缆长度 = 附件散热系数×每米管道所需同种电缆长度
1) 每个阀门所需电缆长度Lf,为:
Lf=kf×Lg………………………………………………………(9)
式中,kf为阀门散热系数
2)熔断器、空气开关要选择适中,要考虑大于全线起动电流。
3)易燃易爆地区必须采用专用的电源接线盒,中间接线盒和终端等专用附件。
4 ) 根据电源容量、电压、电网平衡状态,确定采用单相供电或三相供电及电压等级。
5 ) 管道周围环境是否便于电缆安装,确定电伴热带,采用直线敷设还是螺旋敷设。
四:电伴热系统图
或设备散热量(QP)见附表二
根据查得的QB或QP按下式计算出实际的散热量
管道QTB==f×QB
平壁设备QTP=f×QP
式中:TM--需要伴热的维持温度(℃)
TA--极端平均最低温度(℃),室内有空调的按室内空调最低温度计算
QTB--管道实际需要伴热热量(W/m)
QTP--平壁实际需要伴热热量(W/m)
2. 电伴热工程建议应在供货方的指导下进行安装施工,并做好详细的工程进展记录表.
3. 电伴热防冻系统设计原理:利用电热来补充输水或贮水过程中所散失的热量,以维持水温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保温和防冻的目的,所以电伴热仍需要有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
4. 电伴热防冻系统总体设计旨在经济的满足管道流体(如:水)系统防冻(降粘及防堵),从功能性、可实现性、经济性的角度出发,达到防冻(降粘及防堵)的效果。
阀门散热系数
阀门品种 闸 阀 蝶 阀 球 阀 球心阀
散热系数 1.5 0.9 1.0 1.4
光排管散热器散热量计算公式
光排管散热器散热量计算公式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将重点介绍光排管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公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散热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参数,我们将对散热器的原理、设计参数等进行详细的介绍,同时对散热量计算公式的推导和散热器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将探讨散热器散热量计算公式的重要性,以及散热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设计的基本原则。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光排管散热器的散热原理和设计方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正文2.1 光排管散热器的原理光排管散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散热器类型,它利用光排管的高导热性和高散热效率来实现散热的目的。
光排管散热器通常由外壳、内部散热片和散热管组成,通过高速气流或液流将散热片上的热量传导至散热管,再通过排管的散热效果将热量散发出去。
光排管散热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
热源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传导至散热管,再通过散热管传导至排管,最终散发到外界环境中。
在高速气流或液流的作用下,热量被带走,实现热量的传导和散热效果。
部分热量通过辐射传热的方式被排除。
光排管散热器的设计参数包括散热器的尺寸、材质、散热片形状、散热管数量和排管的结构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和散热量。
在设计光排管散热器时需要考虑这些参数,并根据具体的散热需求进行优化设计。
光排管散热器利用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原理来实现散热效果。
合理选择设计参数,并根据散热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和优化,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性能和散热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光排管散热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电子产品、汽车、航空航天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散热器的设计参数散热器的设计参数包括散热器的材料、大小、形状、结构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散热器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
通常情况下,散热器会选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和耐高温性能的金属材料,如铝、铜或铝合金等。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将热量从散热器表面传导出去,提高散热效果。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所谓热负荷是指维持室内一定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向室内补充的热量。
所谓得热量是指进入建筑物的总量,它们以导热、对流、辐射、空气间热交换等方式进入建筑。
系统热负荷应根据房间得、失热量的平衡进行计算,即 房间热负荷=房间失热量总和-房间得热量总和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围护结构传热量Q1;2)加热油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3)加热油门、孔洞和其他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3; 4)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4; 5)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5;6)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冷空气的耗热量Q6; 7)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7; 房间的得热量包括:1)太阳辐射进入房间的热量Q8;2)非供暖系统的管道和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9; 3)热物料的散热量Q10;4)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11; 5)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散热量Q12; 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a t t KF q w n )(''-= 式中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F —围护结构的面积,㎡;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n t—冬季室内计算温度,℃;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整个建筑物的基本耗热量等于各个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的总和:)(Q '''1w n t t KF q -==∑∑1.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在实际中,气象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都会影响基本耗热量使其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对基本耗热量加以修正,这些修正耗热量称为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附加耗热量主要有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耗热量。
1.2.1朝向修正耗热量朝向修正耗热量是太阳辐射对建筑围护耗热量的修正。
表1-1朝向修正率朝向 修正率 朝向 修正率 北 0 西 -5% 东-5%南20%1.2.2风力附加耗热量《暖通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电伴热-设计与安装
a. 当比值大于1.5时,采用平行敷设方式,电伴热带长度为管道长度 × 电伴热带根数; b. 当比值1.1~1.5之间时,可采用缠绕敷设方式,缠绕节距见表三,电伴热带长度为管道长度 × 比值。
电伴热带缠绕节距
3.9 地面以下管道 3.10 闸阀
3.11 球阀
3.12 止回阀 3.13 外壳泵
3.15 过滤器
3.16 水位开关仪
3.17 压力表
3.18 管道托架
3.19 双向电源接线盒
参考价格
自 限 温
恒功率
名称 低温基本型 低温防爆型 低温防爆防腐型 中温基本型 中温防爆型 中温防爆防腐型 恒功率并联单相 恒功率并联单相加强型 恒功率并联单相 恒功率并联单相加强型 恒功率并联三相 恒功率并联三相加强型 恒功率串联
Q ----- 每米管道的散热量 (W/m) q ----- 管道的散热量(1℃/m时) TW ----- 维持温度 TH ----- 环境最低温度
Δt ---- TW –TH K -----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C --------- 管道材料修正系数
E ----- 安全系数 径80mm,管道长度100m,管材为碳钢,介质为原油,维持温度50℃,环境最低温度 -10℃,保温材料岩棉, 保温层厚度25mm,计算每
60
75
100
热损失q
74.8 49. 37. 25.1 18.6
14.9 12.
9.3
77
6
注:导热系数为0.25以上热损失基于10%的设计余量,导热系数为0.25
3.1 电伴热带安装位置
3.2 缠绕安装 3.3 管道支架
暖气散热量计算方法
图三
式中D——直径;
K——1.05;
N——法兰个数。
(5)设备和管道法兰翻边防腐蚀工程量计算式:(图四)
图4
S=π×(D+A)×A
式中D——直径;
A——法兰翻边宽。
(6)带封头的设备防腐(或刷油)工程量计算式:(图五)
图五
S=L×π×D+(D[]22)×π×1.5×N
式中N——封头个数;
总结一句,也就是说正常集中供暖,房间阳面,可按每平米80W散热量计算,要是阴面则需要按105W来计算.要是一楼、顶楼、端头户(也就是把边),则还需要加大散热量,独立供暖、别墅则阳面最少要按105W的散热量来计算,设计的以上因素还是要按比例加大。这才能达到国家标准温度。
第十一册 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
采暖地点1 2 3 4 5 6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居民住宅80 105 122 159 114 137 139 168 213 257 166 200
3、独立供暖楼房: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10%
4、独立别墅: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30%
5、联体别墅: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20%
6、平房:按集中供暖状态热指标X150%:
2、集中供暖楼房常规状态单位面积热指标:
常规状态指进水温度80度,回水温度60度、室温18度(结合北京实际供暖情况)
单位面积热指标:
无保温层
采暖地点1 2 3 4 5 6
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阳阴
居民住宅105 126 153 183 166 199 158 191 228 272 175 195
有保温层
首先,我们要了解,暖气片的购买单位是组,它是由多少片暖气片组成的,大多数暖气片厂家都可以定制。其次了解暖气片的高度,市面上常见的一般有670mm、1500mm、1800mm三种,不同高度的暖气片散热量也不一样,高度越高散热量越大。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讲解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讲解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所谓热负荷是指维持室内⼀定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向室内补充的热量。
所谓得热量是指进⼊建筑物的总量,它们以导热、对流、辐射、空⽓间热交换等⽅式进⼊建筑。
系统热负荷应根据房间得、失热量的平衡进⾏计算,即房间热负荷=房间失热量总和-房间得热量总和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围护结构传热量Q1;2)加热油门、窗缝隙渗⼊室内的冷空⽓的耗热量Q2;3)加热油门、孔洞和其他相邻房间侵⼊的冷空⽓的耗热量Q3; 4)加热由外部运⼊的冷物料和运输⼯具的耗热量Q4; 5)⽔分蒸发的耗热量Q5;6)加热由于通风进⼊室内冷空⽓的耗热量Q6; 7)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7;房间的得热量包括:1)太阳辐射进⼊房间的热量Q8;2)⾮供暖系统的管道和其他热表⾯的散热量Q9; 3)热物料的散热量Q10;4)⽣产车间最⼩负荷班的⼯艺设备散热量Q11; 5)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散热量Q12; 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a t t KF q w n )(''-= 式中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F —围护结构的⾯积,㎡; w t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n t—冬季室内计算温度,℃;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整个建筑物的基本耗热量等于各个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的总和:)(Q '''1w n t t KF q -==∑∑1.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在实际中,⽓象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都会影响基本耗热量使其发⽣变化,此时需要对基本耗热量加以修正,这些修正耗热量称为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附加耗热量主要有朝向修正,风⼒附加和⾼度附加耗热量。
1.2.1朝向修正耗热量朝向修正耗热量是太阳辐射对建筑围护耗热量的修正。
表1-1朝向修正率朝向修正率朝向修正率北 0 西 -5% 东-5%南20%1.2.2风⼒附加耗热量《暖通规范》规定:在⼀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附加。
电伴热基本常识
电伴热设计和安装
电热带长度的计算
根据计算散热量(W/m),使用环境,电源 电压和功率后,根据电伴热带的特性曲线图 等选择电伴热带。只要使电热带单位长度额 定发热量,等于或接近计算单位长度的散热 量就行。 如果计算出来的单位长度的散热量大于电热 带单位长度额定发热量,不能保证管线的维 持温度,电热带的敷设方式可改为下述两种 方法:
式中—QB:单位面积散热量,W/ m2, S:容器或罐体的表面积,m2。 容器或罐体表面积的计算如下: 二端平面形:S=D(R+H); 二端半球形:S=D(2R+H)。 式中— D:容器直径,m; R:容器半径,m; H:二端平面形或二端半球形圆柱容器高度,m。
电伴热设计和安装
电伴热设计和安装
第一步: 计算温差△T △T=TM-TA 第二步: 从表中查出管道单位时间的散热量QB (W/m)。如果 管道在室内,将QB乘上0.9。如果被伴热管道是塑料管道, 由于塑料的导热性远低于金属,应再乘0.6~0.7系数。 第三步: 散热量QB值是以玻璃纤维保温材料计算的,如果使用其 它保温材料,应按表提供的保温系数(f)进行修正。即: QT= QB ×f QT是管道真正的单位时间散热量以瓦特/米(W/m)表示, 伴热的的就是补偿QT 。
电伴热设计和安装
2011-5-20 吴文强
电伴热设计和安装
管道及附件耗散热量的计算
确定以下几个参数: TM——管道内流体必须维持的温度 ℃; TA——当地最低的环境温度 ℃ (历年一月份平均最低温度平均值); 管道尺寸; 保温层种类和厚度; 管道是在室内或室外,地上敷设或埋地敷设。 上述参数确定后,可按下述步骤计算管道散失到环境的热 量QB:
电伴热带说明书
电伴热带使用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电伴热产品 (2)一、HC-BL-J型恒功率并联电热带 (2)3型单相、三相恒功率高温电热带 (5)二、HC-BL-J4三、HC-XW系列自限温电伴热带 (6)四、HC-CL型串联式电热带 (8)五、HC-CR船用型电热带 (10)六、集肤效应加热电缆 (11)七、MI加热电缆 (12)第三章电伴热带配套附件与安装附件 (15)第四章控制系统 (20)一、电源控制箱(柜) (20)二、远程监控系统 (22)第五章电伴热产品的设计计算方法及选型 (22)一、管道及附件散热量的计算 (23)二、罐体容器散热量的计算 (26)三、有关公式介绍 (28)四、选型方法 (28)第六章安装与运行 (29)第七章典型安装方式示意图…………………………………………………………第一章概述所谓电伴热是用电热来补偿被伴热体(容器、管道等)在工艺生产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以维持最合适的介质工艺温度,其温度高低以介质流动阻力最小、生产效率最高、耗电最少和综合费用最低为目的,以最佳传热分布及低功耗为原则,发热形式是沿长度方向或大面积均匀放热、温度梯度小、温度稳定,适合长期使用。
产品是高新技术产品,是传统的热水伴热、蒸汽伴热的取代品,是绿色无污染的环保产品。
一、电伴热特点●节能显着、能耗低;●体积小、可靠性高、寿命长、适用范围广;●设计、安装、维护简单;●无“跑”、“冒”、“滴”、“漏”等现象,无任何污染;●伴热温度不受季节、介质等因素影响,根据要求自动调整;●工程投资回收周期短;●易于实现集中自动化控制。
二、节能效果●电伴热体积小、接触面积大、传输损失小,而蒸汽伴热和热水伴热需加伴热管线接触传递热量,传输热损失大。
●电伴热能保证首尾端发热均匀,而蒸汽和热水伴热为了保证尾端的热值,必须提高首端的发热量,会使首端和沿途的热量出现过补偿,浪费大量热能。
●电伴热能进行自动控制,而蒸汽和热水伴热难以按管道温度变化自动跟踪调节伴热发热量,以适应季节和昼夜环境温度变化以及首尾端和沿途各处温度变化引起的过量热补偿。
关于管道散热损失的论述
关于管道散热损失的论述作者:吴敏鸣朱灵佳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19期摘要:本文主要对硅酸铝针刺毯和高温玻璃棉包裹的蒸汽管道的散热损失来源、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关键词:管道散热损失来源;散热损失计算0 引言目前保温材料有:MJWT长丝超细纤维毡、硅酸镁纤维保温毯、硅酸铝针刺毯、高温玻璃棉、气泡隔热、岩棉等。
蒸汽管道的散热损失主要包括:管道的单位散热损失Q1、管托的散热损失Q2、管道保温结构顶部设披肩、反射层后减少的散热损失Q3以及管道上其他附属设备的散热损失(本文主要针对Q1、Q2和Q3进行阐述)。
对于≥DN350的蒸汽管道,上述保温材料能够达到预期的保温效果。
而对于1 管道的单位散热损失Q1管道、保温材料及反射层的散热损失主要为管道与保温材料之间、保温材料与反射层之间的热传导引起的散热损失和最外层保护层与空气之间对流传热引起的散热损失之和(由于辐射散热量很小,本文不加以论述)。
(1)计算公式。
采用GB/T8175-2008中5.22(6)推荐的计算公式w/(m·h)式中:T—设备和管道的外表面温度(℃),应取管道蒸汽介质的平均温度即(2)硅酸铝保温层平均温度Tcp1计算。
硅酸铝保温层导热系数1与硅酸铝保温层的平均温度有关,硅酸铝保温层平均温度为外层与内层温度的平均值。
内层温度取蒸汽介质的平均温度T,外层温度为内层平均温度减去该层温降,该层温降按经验取用,根据DN250架空蒸汽管道保温结构各层温度分布、各层温降实验的数据,现将管道加热温度300℃~360℃各层温降数据整理如下:第1层硅酸铝保温层δ=50 mm,保温层温降80~100℃,反射层温降10~20℃;第2层硅酸铝保温层δ=50 mm,保温层温降50~70℃,反射层温降10~15℃;第3层高温玻璃棉保温层δ=50 mm,保温层温降40~60℃,反射层温降2~4℃;第4层高温玻璃棉保温层δ=50 mm,保温层温降30~50℃,反射层温降2~3℃;第5层高温玻璃棉保温层δ=50 mm,保温层温降20~50℃;第6层高温玻璃棉保温层δ=50 mm,保温层温降10~20℃。
采暖管道水力计算(精)
K ——管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室内闭式采暖热水管路K =0.2×103m ,室外供热管网
-
K =0.5×103m ;
v ——热媒在管内的流速,根据热量和供回水温差计算确定(m/s);
,根据供回水平均温度按按本院技术措施表A. 2.1取值。 γ——热媒的运动粘滞系数(m2/s)
λ={
d j ⎡
1.4 热水采暖的垂直双管系统各层支管之间重力水头H z
H z =
2
h (ρh −ρg g (Pa ) 3
式中 h ——计算环路散热器中心之间的高差 (m;
1.5 单管跨越式系统水温降
1.5.1 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和跨越管流量分配
1 单管跨越式系统散热器支路和跨越管支路的流量通过以下2式求得:
=G
t si ——第i 组散热器的出水温度(℃); t i ——第i 组散热器与之后的管道温度(℃); t i-1——第i 组散热器之前的管道温度(℃)。 ∑Q, G,t 0
i-1
si
ki
si i h
1.6 散热器数量N
N =N ' ⋅β1⋅β2⋅β3=
Q
β1⋅β2⋅β3 (1.6) n
C ⋅Δt s
N ’——设计工况下散热器数量(长度或片数);
表7:适用于采用钢管的一般垂直单管系统;(包括立管及干管,计算至建筑热力入口与室外干线连接处。为提高计算速度,本表管道摩擦阻力系数λ采用阿里特苏里公式) 2.1.4 室外供热管道
表8:适用于采用钢管的室外供热管道。
2.2 双管系统
2.2.1 住宅等水平双管系统
1、 一般最远端散热器支路为该户最不利环路。
1.3.3 室外热水供热管网局部阻力按与沿程阻力的比值计算确定,见下表:
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
/jinuan_article/ed/339.html /jinuan_article/53/188.html冀州市冀暖北方暖气片厂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3147—1975(E)《热交换器—供水或蒸汽主环路的热平衡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ISO3148—1975《用空气冷却闭式小室确定辐射散热器、对流散热器和类似设备散热量的试验方法》、ISO3149—1975《用液体冷却闭式小室确定辐射散热器、对流散热器和类似设备散热量的试验方法》、ISO3150—1975(E)《辐射散热器、对流散热器和类似设备—散热量计算和结果的表达式》。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闭式小室内测试采暖散热器(简称散热器,暖气片)单位时间散热量(简称散热量)的原理、装置、方法、要求和数据的整理。
本标准适用于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的采暖散热器。
2、术语2.1辐射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部分靠辐射放热的称辐射散热器。
2.2对流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几乎完全靠自然对流放热的称对流散热器。
3、测试原理3.1散热器的散热量散热器的散热量应由下式求得:Q=Gp(h1—h2) 式中:Q——散热器的散热量,W;Gp——热媒的平均流量,Kg/s;h1——散热器进口处热媒的焓,J/Kg;h2——散热器出口处热媒的焓,J/Kg。
注:h1、h2的数值系根据被测散热器进出口热媒的温度和压力,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供暖通风设计手册》中查得。
3.2热媒参数的测量3.2.1热媒为热水时,当热水温度低于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当热水温度高于大气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则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和压力,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和压力差。
3.2.2热媒为蒸汽时,应测量散热器进出口处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散热器进口处的蒸汽应有2~5℃的过热度,测试时被测散热器流出的应仅为凝结水,凝结水温度与散热器进口处蒸汽压力下饱和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
散热量计算公式
散热量计算公式(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标准散热量标准散热量是指供暖散热器按我国国家标准(GB/T13754-1992),在闭室小室内按规定条件所测得的散热量,单位是瓦(W)。
而它所规定条件是热媒为热水,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平均温度为(95+70)/2=摄氏度,室温18摄氏度,计算温差△T=摄氏度-18摄氏度=摄氏度,这是散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散热器厂家在出厂或售货时所标的散热量一般都是指标准散热量。
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大家讲解第二个问题,我想也是很多厂商和经销商存在疑问的地方。
二、工程上采用的散热量与标准散热量的区别标准散热量是指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室内温度是18摄氏度,即温差△T=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而工程选用时的散热量是按工程提供的热媒条件来计算的散热量,现在一般工程条件为供水80摄氏度,回水60摄氏度,室内温度为20摄氏度,因此散热器△T=(80摄氏度+60摄氏度)÷2-20摄氏度=50摄氏度的散热量为工程上实际散热量。
因此,在对工程热工计算中必须按照工程上的散热量来进行计算。
在解释完上面的术语以后,下面我介绍一下采暖散热器的欧洲标准(EN442)。
欧洲标准(EN442)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委员会CEN所编制.按照CEN内部条例,以下国家必须执行此标准,这些国家是: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等18个国家。
而欧洲标准(EN442)的标准散热量与我国标准散热量是不同的,欧洲标准所确定的标准工况为:进水温度80摄氏度,出水温度65摄氏度,室内温度20摄氏度,所对应的计算温差△T=50摄氏度。
欧洲标准散热量是在温差△T=50摄氏度的散热量。
那么怎么计算散热器在不同温差下的散热量呢散热量是散热器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每一个散热器出厂时都标有标准散热量(即△T=摄氏度时的散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道及附件散热量的计算-电伴热
电加热是利用电伴热热产品所产生的热量来补偿被伴热的管道、容器、罐体等工艺装置所散耗的热量,以维持其相应的介质温度来满足工艺要求。
正确计算出管道、容器、罐体等工艺装置的散热量,对准确维持介质温度是至关重要的。
1. 工艺参数的确定为确保计算的准
电加热是利用电伴热热产品所产生的热量来补偿被伴热的管道、容器、罐体等工艺装置所散耗的热量,以维持其相应的介质温度来满足工艺要求。
正确计算出管道、容器、罐体等工艺装置的散热量,对准确维持介质温度是至关重要的。
1. 工艺参数的确定
为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在计算前应正确确定各项参数:他们是管道、容器、罐体等介质要求维持的温度 T。
管道的直径d或容器的表面积S。
保温材料的品种及厚σ、环境温度(最低平均温度)TH、敷设环境(室内或室外、地面或埋地)。
并计算维持温度TW与环境温度TH之差。
2. 管道散热量的计算
Q=f x e x h x q
Q—实际需要的伴热量
q—基准情况下单位长度管道的散热量q(根据工艺参数查表得到)
f—保温材料系数(查表5-1)
e—管材系数(金属为1,非金属为0.6-0.9)
h—环境系数(室外为1,室内为0.9)
例1:某厂有一金属管线,管径为1/2 ,保温材料是硅酸钙,厚度10mm,管道中介质的维持温度10℃,冬季最低平均气温是℃(室外)。
求管道每米热损失。
管道及附件散热量的计算-电伴热(2)
时间:2010-09-25 08:56 来源:沈阳瑞华特种电缆有限公司作者:郭莹莹点击: 311次
一:T=T w -T H =10℃-(-25℃)=35℃ 二:查表5-1,管径1/2,10mm保温层,因表中无T=35℃需采用插入法计算T 1 =30℃时,q 1 =11.0W/m T 2 =40℃时,q 2 =14.9W/m T=30℃时,q=q 1 +(q 2 -q 1 )/(T 2 -T 1 )x(T-T 1
一:ΔT=T
w -T
H
=10℃-(-25℃)=35℃
二:查表5-1,管径1/2,10mm保温层,因表中无ΔT=35℃需采用插入法计算
ΔT
1=30℃时,q
1
=11.0W/m
ΔT
2=40℃时,q
2
=14.9W/m
ΔT=30℃时,
q=q
1+(q
2
-q
1
)/(ΔT
2
-ΔT
1
)x(ΔT-ΔT
1
)=11.0+(14.9-11.0)/(40-30)x5=12.95W/m
三:保温层采用硅酸钙,查”表5-1“ f=1.5 e=1 h=1
四:所需伴热量:Q=1.5x1x1x12.95=19.425(W/m)
自限式电热带应选用维持温度下的功率大于等于所需半热量的型号。
表-1
时间:2010-09-25 08:56 来源:沈阳瑞华特种电缆有限公司作者:郭莹莹点击: 312次
3. 管道阀体散热量的计算闸阀散热量通常是相连口径管道每米热损失1.22倍;球阀为0.7倍蝶型阀(节流阀)为0.5倍浮式球阀为0.6倍
4. 确定电加热电缆的功率及长度根据散热量及介质维持温选择相应的电加热电缆,其
3. 管道阀体散热量的计算
闸阀散热量通常是相连口径管道每米热损失1.22倍;
球阀为0.7倍
蝶型阀(节流阀)为0.5倍
浮式球阀为0.6倍
4. 确定电加热电缆的功率及长度
根据散热量及介质维持温选择相应的电加热电缆,其最高维持温度必须高于介质温度,单位长度热损失大于电加热电缆额定功率时(即比值大于1时),用以下方法来修正:
A. 当比值大于1.5时,采用两条或更多的平行电加热电缆敷设,电加热电缆长度为管首长度x根数。
B. 当比值在1.1-1.5之间时,可采用卷绕法,如图所示。
方法为根据热损失与电加热电缆功率的比值。
查表5-2,得到卷绕的节距,并按此敷设,电加热电缆长度为管首长度x比值。
C. 修改保温材料或厚度。
另外还应考虑法兰、弯头及和管道金属托架散热损失所需的电加热电缆长度及预留供电源接线用的长度,预留供中间接线盒接线长度。
法兰一般加上2倍的管径长度;弯头加上1.5倍的管径长度;管道金属托架上3-5倍的管径长度。
预留电源接线长度一般约为1米,其总和即整个系统所需电加热电缆的总长度。
时间:2010-09-25 08:56 来源:沈阳瑞华特种电缆有限公司作者:郭莹莹点击: 313次
表-2 管径每米管线所需功率与电加热电缆米功率之比 1.1 1.2 1.3 1.4 1.5 1 250 170 140 110 100 11/4 310 210 170 140 130 11/2 350 240 190 160 140 2 430 300 240 200 180 21/2 520 360 290 240 210 3 630 430 3
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