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物综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学抗微生物药(共10张PPT)

药物学抗微生物药(共10张PPT)
学治疗(简称化疗)。 目的:延缓耐药性形成;
(3)根据用药群体生理、病理特点选药。 (3)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心内膜炎或败血症; —— 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甲氧苄啶) 后效应长的药物可延长用药间隔时间,且疗效不减。
化疗指数:CI= LD50/ED50或 LD5/ED95
是评价化学治疗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
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一、常用术语
抑菌药是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抗 微生物药(如四环素类)。
杀菌药是不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且具有杀灭作用的 抗微生物药(如青霉素)。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少数是天然耐药性。多数为获得性耐 药性,指长期或反复用药,特别是滥用药物后,使化疗 药物的抗菌作用减弱或消失。
髓炎等); (5)为减少不良反应和增强疗效等情况抗菌作用后,血药浓度 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被消除之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 续抑制的效应。后效应长的药物可延长用药间隔时间, 且疗效不减。
二、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作用机制图示
三、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1.细菌产生灭活酶(水解酶、钝化酶)
2.细菌改变药物作用靶位
3.细菌降低了与药物的亲和力
用于体内抗微生物、寄生虫感染及恶性肿瘤 抗微生物药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抑菌药是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四环素类)。 抗菌药的给药途径应正确、剂量与疗程应适当
的药物称为化学治疗药,其治疗方法称为化 目的:延缓耐药性形成;
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抑菌药是仅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四环素类)。
2.抗菌药的给药途径应正确、剂量与疗程应适当
3.抗菌药的预防应用须掌握适应证,以防滥用 4.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_PPT幻灯片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_PPT幻灯片
素等。
9. 化疗指数( chemotherapeutic index ,CI) 半数致死量(LD50 )与半数有效量(ED50)
的比值称为化疗指数。 LD50/ED50 化疗指数越大,表示药物的毒性越小,临床应
用价值越高。
或LD5/ED95(安全系数)LD1/ED99(安全界限)
10. 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 当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定时间后,药物浓
1.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2.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3.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的合成 —— 影响叶酸代谢 —— 抑制核酸合成 —— 抑制蛋白质合成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N-乙酰胞壁酸前体
磷霉素→
N-乙酰胞壁酸
-内酰胺类
环丝N-氨乙酸酰↗胞↘壁酸消合旋成酶酶万↓ 古霉直素链十肽杆↓菌肽

粘肽合成酶
粘肽
细菌细胞膜存在特异通道与非特异通道, 当通道通透性↓→耐药。 (1)细菌孔道蛋白质组成、数目、
功能改变:如G- 杆菌对氨基甙 类耐药
(2)产生新的蛋白质堵塞孔道:如
细菌对四环素耐药
3.靶位改变
药物与靶位亲和力↓:如β-内酰胺类与 PBPS结合↓ 靶位结构改变 a)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产生新PBPs
(MRSA) b)链霉素:P10蛋白改变 c)利福平:RNA多聚酶β亚基的改变
度逐渐降低,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物全部排出 以后,细菌的生长繁殖仍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 为抗菌后效应。
与药物对其作用靶位的亲和力,药物浓度、接 触时间长短有关。PAE时间越长,抗菌活性越强 意义:保证疗效的情况下,延长给药间隔,减少 给药次数,减少不良反应
第二节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ppt课件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ppt课件

按新分类法可分四代。预计这类药物在将来可能
冲击目前占统治地位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
类很有发展前途的新抗菌药。
O
R6
COOH
R7
N
R
基本结构
ppt课件
10
第一代
1962年 萘啶酸 仅对G-菌中等
1973年 吡哌酸
OO
N
OH
NNN HN
吡哌酸
ppt课件
仅用于尿路、 肠道感染
11
第二代
20世纪80年代
➢ 抑菌药(bacteriostatic): 仅能抑制细菌的生 长和繁殖而不能将其杀灭的药物。
➢ 杀菌药(bactericide) 不仅抑制细菌的生长, 并能将其杀灭的药物。
➢ 抗菌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 停用抗菌药物后,仍然持续存在的抗菌效应。
ppt课件
6
不良反应更小,但价格 较贵
ppt课件
14
【抗菌机制】 ➢ 抑制细菌的DNA回旋酶而影响DNA的合成。
DNA回旋酶
切断后侧双链
(—)
在前侧封闭切口
(—)
正超螺旋DNA
Quinolones
负超螺旋DNA
喹诺酮类抑制 DNA 回旋酶切口活性与封口活性。
ppt课件
15
【临床应用】 1.泌尿生殖道感染 环丙沙星、加替沙星、 氧氟沙星为首选;环丙沙星是铜绿假单胞菌 性尿道炎首选。 2.呼吸道感染 左氧氟沙星与万古霉素合用 首选治疗青霉素高度耐药的肺炎链球菌感染。 3.肠道感染与伤寒
响核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ppt课件
20
2、抗菌增效剂TMP
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胺(TMP)协同抑菌机制

药物学抗微生物药(共10张PPT)

药物学抗微生物药(共10张PPT)

二、抗菌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
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
3.影响胞浆内生命物质的合成
—— 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甲氧苄啶) —— 抑制核酸合成 (喹诺酮类、利福平)
—— 抑制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
抗菌作用机制图示
(4)长期用药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的慢性感染(如结核、慢性骨髓炎等); (明2)确根药据物感-染机部体位-病选原药体。三者之辨证关系, —抗—菌药抑的制预蛋防白应质用合须成掌(握氨适基应糖证苷,类以、防四滥环用素类、 四抑、菌抗 药菌是药仅物能的抑合制理微应生用物原生则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四环素类)。 大是环评内 价酯化类学)治疗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 (包2)括病天因然未抗明生的素严和重部感分染合;成抗生素。 杀—菌—药抑是制不蛋仅白能质抑合制成微(生氨物基生糖长苷繁类殖、且四具环有素杀类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青霉素)。 抗药生物素 -病是原指体某-机些体微三生者物之(间如的放关线系菌、真菌、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抗(2)菌病药因的未预明防的应严用重须感掌染握;适应证,以防滥用 —— 抑制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为(2)合根理据用感药染奠部定位基选础药。。 抗目菌的药 :的延预缓防耐应药用性须形掌成握;适应证,以防滥用 (预1)防根耐据药病性原产体生对的药措物施的:敏感性选药。 (14)根 长据期病用原药体细对菌药可物能的产敏生感耐性药选性药的。慢性感染(如结核、慢性骨髓炎等); 是预评防价 耐化药学性治产疗生药的有措效施性:与安全性的指标 为杀合菌理 药用是药不奠仅定能基抑础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且具有杀灭作用的抗微生物药(如青霉素)。 细菌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

抗微生物药物PPT课件

抗微生物药物PPT课件

三、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No (一)耐药性(drug resistance)的概念
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 的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的现象。
耐药性的分类: 固有耐药性:
Image 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
耐药性,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获得耐药性:
大多由质粒介导,但亦可由染色体介导
抑制DNA、RNA的合成
如:喹诺酮类 —(-)DNA回旋酶 RFP —(-)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4.抑制蛋白的合成
氨基苷类
蛋白质合成全过程抑制药
四环素类
30S 亚基抑制药
氯霉素
林可霉素类 50S 亚基抑制药
大环内酯类





蛋 白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氨基苷类
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
氯霉素类 林可霉素类
结构改变造成的耐药。 (2)增加靶蛋白数量 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 (3)生成耐药靶蛋白 如: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
3.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 如:细菌对-内酰胺类、四环素的耐药
4.改变代谢途径 如:耐磺胺药的细菌自身产生PABA /直接利用叶酸转化为二氢叶酸
4.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抗菌范围 窄谱:仅对单一菌种\单一菌属有抗菌作用 广谱:不仅对细菌有作用,而且对衣原体、 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原虫抑制作用。
5.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 是指抗菌药抑制/杀灭细菌的能力。 抑菌药:仅抑菌的生繁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杀菌药:既能抑菌,又能灭菌的药物

抗微生物药PPT课件

抗微生物药PPT课件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该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等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而感染甚至照料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
19:46
乙肝并发症
• 1.肝原性糖尿病 临床表现与Ⅱ型糖尿病相 似,不同点为肝原性糖尿病空腹时胰岛素明 显增高而C肽正常。
• 2.脂肪肝 机制尚不清,特点为一般情况良 好,单项ALT轻、中度升高,血脂增高,B 型超声检查可见脂肪肝波形,确诊根据肝活 检病理检查。
• 3.肝硬化 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是肝纤 维化的结果。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见 于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隐匿起病的无症 状HBsAg携带者。
病毒结构
病毒
19:46
抗病毒药作用机制
• 通过直接抑制或杀灭病毒,干扰病毒吸附, 阻止病毒穿入和脱壳,阻碍病毒在细胞内复 制,抑制病毒释放及增加宿主抗病毒能力等 方式发挥作用。
• 病毒感染危害极大,我国HIV感染者逾百万。 • 目前的抗病毒药临床疗效均不确切、毒性大、
抗病毒谱窄等缺点。
• 目前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还主要依赖于疫苗, 抗体,干扰素等免疫学手段,以增强宿主细 胞抗病毒能力。
抗微生物药PPT课件
19:46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可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其中以肺结核 最多见。肺外结核有结核性胸膜炎、淋巴结 核、骨结核等
• 一线药物:异烟肼、 利福平、乙胺丁醇、链 霉素。
• 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PAS)、乙硫异 烟胺、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等。

第二章抗微生物用药PPT课件

第二章抗微生物用药PPT课件

.
32
• 4、红霉素4g/d以上有一定的耳毒性,用药 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眩晕、耳鸣等症状, 一旦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
• 5、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协同增效;与青霉 素合用,拮抗作用;与四环素类合用加重 肝损害,故不宜合用。
.
33
三、氨基糖苷类
• 是由氨基糖分子和非糖分子的苷元连接而 成,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妥布霉素。
本类药是在天然青霉素的基础上,用化学合成的方法 合成的一类青霉素。其抗菌机制、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 同,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分类
常用药物
特点及应用
耐酸不耐酶 青霉素类
耐酸耐酶青 霉素类
青霉素V 非奈西林
苯唑西林 氯唑西林
口服吸收好,在胃酸中不被破坏,但不 耐酶。用于轻度和中度感染。
口服易吸收,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 菌感染。
静脉炎,故应稀释后缓慢滴注。
.
30
• 2、本类药物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转氨 酶升高,如长期使用,应定期检测肝功能, 如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
31
• 3、乳糖酸红霉素滴注液的配制,先加灭菌 注射用水6ml至0.3g乳糖酸红霉素粉针瓶中, 用力振摇至溶解。然后加入NS中稀释,缓慢 静脉滴注,浓度为1%~5%以内。若用葡萄糖 稀释,需在每100ml溶液中加入4%碳素氢钠 1ml。
• 耳蜗损害:耳鸣及耳聋
• 庆大霉素
• 不良反应:肾毒性
.
36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用药护理
• 1、耳毒性的护理:用药期间应注意询问病人 有无眩晕、耳鸣等症状,并进行听力监测,一 旦出现早期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停药。 本药不宜用药有听力减弱的病人,老人、儿童、 哺乳期妇女慎用,孕妇禁用。

第2章抗微生物药物概论PPT课件

第2章抗微生物药物概论PPT课件
26
㈡联合用药的指征 ㈢联合用药方法 增强 Ⅰ类
无 关 Ⅳ类
2019/2/16
拮 抗
相加
肝肾功能不全与用药
㈠肝功能不全时用药
㈡肾功能不全时用药
2019/2/16
1.禁用药物: 1.禁用药物: ①经肝灭活的:氯霉素、雷米封 ①经肾排泄的:四环素类、头孢 ②对肝有毒性的:酯化红霉素、 菌素类宜减量使用。 四环素、二性霉素B、头孢菌素、 ②对肾有毒性的:氨基甙类、多 林可霉素、灰黄霉素、利福平 粘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二性 2.可用的药物: 霉素B、万古霉素、磺胺 氨基甙类、多粘菌素、头孢菌素、 2.可用的药物: 青霉素 红霉素、强力霉素、氯霉素、利 福平、青霉素 27
2019/2/16
20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细胞膜
影响细胞膜 多粘菌素 两性霉素
细胞浆 细胞壁
影响细胞壁合成
影响叶酸 SN、TMP
影响DNA合成 喹诺酮类
2019/2/16
青 头 杆 万 磷
影响蛋白质合成 氨基糖苷 四环素 氯、红霉素 21
影响RNA合成 利福平
2019/2/16
22
常见不良反应
抗感染失败的原因
1.诊断错误,选药不当 2.用药不规则,剂量不足,疗程短,途径不当 3.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严重而中断用药
2019/2/16
28
2019/2/16 19
三、抗菌作用机制
撑 死 1.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如青霉素)
饿 死
2.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多粘菌素、制霉菌素) 3.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氨基苷、大环内酯类 ) 长不大 4. 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 抑制DNA合成(如喹诺酮类) —— 抑制mRNA合成 (如利福平) —— 抗叶酸代谢(如磺胺类) 断子绝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甲砜霉素:不引起“再障” 。美国FDA批准,仅用于

注射剂
抗生素类药
大环内酯类: 1952年红霉素后、竹桃霉素,螺旋霉素、柱晶白霉素、交沙 霉素、动物专用的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半合成), 最新出现的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和克拉霉素
药效: 对G+菌如金葡、链球菌、炭疽、丹毒、梭菌强效 对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体敏感 肠道菌不敏感
抗生素类药
抗生素:某些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产生的,选择性杀灭他种 生物或抑制其机能的化学物质。按结构分九大类:
1.β-内酰胺类: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 2.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和安普霉素 3.四环素类: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 4.氯霉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 5.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柱晶白霉素、泰乐菌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等, 6.林可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7.多肽类:包括杆菌肽、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等 8.多烯类: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 9.聚酶类:如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拉霉素及拉沙洛菌素等
抗生素类药
林可胺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药效:
与红霉素似,抗菌谱窄,对G+菌及支原体敏感,G-性菌耐药 作用机理也与红霉素似;克林霉素更强
注意:
1.内服吸收差,治疗全身性疾病应注射 2.食物影响吸收 3.与红霉素拮抗
临床合理用药
一抗微生物药可分为4类:
-第1类 为繁殖期杀菌剂:β-内酰胺(青霉素/头孢菌素类) -第2类 为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甙类(庆大/卡那)、多粘菌素 -第3类 为速效抑菌剂: 氯霉素、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抗生素类药
青霉素类特点:
1. 普通青霉素不宜口服, 胃酸破坏, 2. 不稳定, 随温度升高加速降解; 3. 水中易水解, pH值下降加速分解; 4. 葡萄糖水溶液加速降解; 制剂须解决的问题。
配伍禁忌:
1. 磺胺类药物阻滞其排泻,毒性加大; 2. 四环素类-盐酸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拮抗, 3. 氯霉素、大环内脂类—红霉素等拮抗, 4. 与盐酸林可霉素, Colistin, 酸性的Vit B, Vit C!
抗生素类药
氨基糖苷类作用机理:静止期杀菌药
作用于细菌细胞的核糖体,抑制蛋白质正常合成,使C.M.通 透性增加,胞内K+,腺嘌呤,核苷酸等外漏—死亡.对静止期 的细菌作用强.
抗生素类药
四环素类:快速抑菌剂,
广谱,机理似氨基糖苷类,作用于核糖体,抑制肽链的延长及蛋 白质合成
药效:
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 对G+菌的作用优于G-菌,如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炭疽,破伤风; 对大肠,沙门氏、巴氏、布氏及嗜血杆菌;另对支原体、衣原体及 立克次体有抑制作用。
抗 微生物 药
•是指对病原微生物 (细、真、支及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抗生素、 磺胺药及其他人工合成的抗菌剂。
人工合成的:
–最早1935年-------磺胺药 –1968年 -----------DVD –60年代: 呋喃类(呋喃唑酮、呋喃妥因) –70年代: 喹诺酮类物
抗生素:
1928年发现青霉素,1940年面世 氯霉素(1947)多粘菌素B(1947)金霉素(1948)新霉素(1948) 土霉素(1950)红霉素(1952)四环素(1953)卡那霉素(1957) 泰乐霉素(1959) 林可霉素(1962)庆大霉素(1963)
抗生素类药
氨基糖苷类:静止期杀菌药 链霉菌属:链霉素、新霉素、丁胺卡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小单孢菌属:庆大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
特点: 1. G-细菌强大抗菌能力, 2. 与青霉素类头孢类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 3. 内服极少吸收,不宜用于全身,(肌注作用于全身;) 4. 耳毒性,与红霉素加重; 5. 肾毒性,与头孢类加重。
抗生素类药
特点:
1. 似酶
注意:
肾功能有损时肾毒性, 和用时有肾毒性。
抗生素类药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舒巴坦钠、克拉维酸钾
抗生素类药
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是一类β-内酰胺类药物,竞争性与非竞争性两类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而失功能,如舒巴坦
和克拉维酸均属此类.
注意:
1. 食物中金属离子与之成络合物,影响吸收,宜饲前服用; 2. 肾功能障碍忌用; 3. 与青霉素类药有拮抗
抗生素类药
氯霉素类:
氯霉素(禁药)、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
药效:
广谱,G-强于G+菌,肠道菌敏感;
注意:
氯霉素造成贫血,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出现“再生障碍

贫血”.
甲砜霉素没有“再障”报道,
泰乐菌素、柱晶白霉素) -第4类 为慢效抑菌剂: 磺胺类药物
-联合用药的效果
-增强作用:1+2,2+3,3+4, -拮抗作用:1+3,如青霉素+氯霉素 -其 它:2+2, 毒性增加,如庆大+卡那 -无关作用:1+4, 一般无重大意义、须分开使用
抗生素类药
青霉素类(Penicillin)
窄谱:青霉素钠、青霉素钾、普鲁卡因青霉素、 耐霉:苯唑青霉素钠、氯唑青霉素钠、 广谱: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海他西林 广谱:羧苄西林,替卡西林 G-菌:美西林,匹美西林
抗生素类药
青霉素类作用机理:繁殖期杀菌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系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 的合成. 耐药机制: 1.产生β-内酰胺酶; 2. 细胞质周围形成非水解区,阻进 入靶位;3.细菌减少自溶酶.
注意: 1. 与林可霉素拮抗 2. 干扰β-内酰胺类的杀菌效果; 3. 交叉耐药性
抗生素类药
多肽类:
包括杆菌肽、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COLISTIN)、 专用于促生长的杆菌肽锌、维吉尼亚霉素、恩拉霉素等
药效:
杆菌肽G+菌高效,G-无效 多粘菌素E(COLISTIN)、多粘菌素B正好相反
特点:
1. 慢性杀菌药,作用细胞膜 2. 与其他抗生素少有交叉耐药性 3. 内服难吸收,不用于全身感染
抗生素类药
头孢菌素类(半合成广谱)
第一代: 头孢塞吩(先锋I)、头孢塞啶、头孢唑啉、头 孢拉定等-注射; 头孢氨苄(IV)、头孢羟氨苄-内服; 抗菌谱同广谱青霉素, 多对青霉素酶稳定
第二代:谱广(G-强),耐酶;头孢孟多、头孢替安、头孢呋 辛、头孢克洛
第三代: 耐酶,G+弱G-更强;头孢塞亏,头孢曲松,头孢塞呋 (动物专用), 90年4代头孢匹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