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规范新旧对比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新旧规范液化判别方法的比较
论 、修 改 、充实 和试 设计 ,最 终形 成 了新版 《 建 筑 抗 震 设 计 规 范 》 G 5 0 2 1 。而 2 1 年 版 B 0 1.0 0 1 00 是 在 2 0 年 版的基 础上进 行 的修 改 ,特别 是砂 土 01
第 1卷 第2 0 期 2011 6月 பைடு நூலகம் 年
广 东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0 U R N A I O F G U A N G O N G O M M U N I A T l N S PO L TEC I N } _ D C C o Y - t C
Vb11 .0 No. 2 J ne O1 u 2 1
以期 对新 规范 的理解上 能起 到一定 的作用 。
1 前 言 2 液 化 初 判 条件
砂 土液 化是 地震 时 主要震 害 之一 。地 震导 致 的 砂 土 液 化 ,可 造 成 地 基 失 稳 、房 屋 开 裂 、倒 塌 、地面 下沉 、斜坡 失 稳等 。近 年来 大量 工程 开 21 0 0版 对 液 化 初 判 条 件 几 乎 与 2 0 版 一 01 致 ,同样 认 为 除对 液 化 沉 陷敏 感 的 乙类 建 筑外 , 6 区 的一 半 建 筑 可不 考 虑 液 化影 响 。 当然 6 度 度 的 甲类建 筑 的液化 问题 也需 要专 门研 究 。同 时液
teato ar s ntecmp r o ru htepoet xmpec m uai , a i nf ayt nw s nad h u r r e o o ai nt o g r c ea l o p tt n c ̄e o n l e t dr’ h c i h s h h j o s i l o a s
LI Zh — e U iw i
(整理)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内容比较
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内容比较及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应用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主要不同之处概述:将旧规范的第五章《多层砌体房屋》和第七章《底层框架和多层内框架砖房》合并为新规范的第7章《多层砌体房屋和底层框架、内框架房屋》;增加了第8章《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的内容;取消了原规范第十一章《烟囱和水塔》的内容;增加了第12章《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内容;将原规范第二章第四节的非结构构件调整并增加内容,变为新规范的第13章《非结构构件》的独立内容。
详细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甲、乙、丙、丁)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的详细要求(第3.1.3条),并且较原规范阐述的更细致;详细说明了建筑场地的选择、明确了在Ⅰ、Ⅲ、Ⅳ类场地上,甲、乙、丙类建筑所要求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第3.3.1条—第3.3.3条),并在第3.3.4条中明确了地基和基础设计的有关要求: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础;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首次提出: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第3.4.1条),合理的建筑布置在抗震设计中是头等重要的,提倡平、立面简单对称,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直至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提出综合要求,需要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相互密切配合;将原规范结构体系应符合的要求加以调整后,列为第3.5.2条强制性条文;强调非结构构件应进行抗震设计,并列为第3.7.1条强制性条文;将“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殊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列为第3.9.1条强制性条文;新规范对结构材料性能指标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并列为第3.9.2条强制性条文;砌体结构中,砖的最低强度等级由原MU7.5提高为MU10,砌筑砂浆由原MU2.5提高为MU5;混凝土砌块最低强度等级由原MU5提高为MU7.5,砌筑砂浆由原MU5提高为MU7.5;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等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由原C15提高为C20;对施工中钢筋的代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既要满足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又要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第3.9.5条);将结构抗震验算应符合的有关规定列为第5.1.6条强制性条文;6度时的建筑应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有关的抗震措施要求(但建在Ⅳ类场地土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在6度时,明确了总高度≤60米(原规范为同非抗震设计),明确了高度计算自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第6.1.1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在6度时,高度≤30米(原规范为≤25米)时,为四级框架;高度>30米(原规范为>25米)时,为三级框架,并将该内容列为第6.1.2条强制性条文;明确了框架结构对框架填充墙的具体要求(第6.1.15条);参考国外的有关内容并结合国内的有关资料,首次增加了宽扁梁的内容,在此之前仅在国内一些专业学术刊物上有所提法,现在正式列入规范(第6.3.2条)。
2010版新抗震规范与老版的区别
1. 继续保持现行抗震规范的基本规定2010版继续保持了89版、2001版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下列基本规定:l (1) 用三个不同的概率水准和两阶段设计体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设计原则;l (2) 以抗震设防烈度为抗震设计的基本依据,引入“设计地震分组”,体现地震震级、震中距的影响;l (3) 不同类型的结构需采用不同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并利用“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数”,体现某些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l (4) 按照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的原则,通过“多遇地震”条件下的概率可靠度分析,建立了结构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多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l (5) 把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作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强调通过概念设计,协调各项抗震措施,实现“大震不倒”;l (6) 砌体结构需设置水平和竖向的延性构件形成墙体的约束,以防止倒塌;l (7) 钢筋混凝土结构需确定其“抗震等级”,从而采取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对框架结构还要求控制“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通过第二阶段的设计防止倒塌;l (8) 装配式结构需设置完整的支撑系统,采取良好的连接构造,确保其整体性。
l 2010版继续保持2001版某些抗震设计基本规定:l (9) 增加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0.30g的设计要求;l (10) 提出了不同阻尼比的地震作用和控制结构最小地震作用的强制性要求;l (11) 明确概念设计的某些具体要求,加强各类结构的抗震构造;l (12) 纳入隔震、减震设计以及非结构构件等,向性能化设计前进.2. 对建筑结构场地地基设计要求的改进l (1) 建筑场地类别划分的局部调整l 对于场地剪切波速大于800m/s的场地,新增场地类别I0类;l 对于中软土和软弱土的平均剪切波速分界,考虑覆盖层取20m,由140m/s调整为150m/s。
l (2) 液化判别方法的改进l 调整标准贯入法液化判别公式,将自74、78版抗震规范沿用的15m深度内采用直线判别改为对数曲线判别,可延续到15m深度以下的判别,并进一步考虑震级的影响,重新定义液化判别的锤击数基本值——M7.5液化概率32%时水位2m、埋深3m的液化临界锤击数,判别结果总体上基本保持与2001版接近。
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对比与解读
新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与解读主讲人:李生广联系方式:****************黑龙江省安平施工图审查咨询有限公司实线为新增内容虚线为原有内容删除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损失,制定本规范。
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基本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的,主体结构(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时,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目标。
第一阶段设计是承载力验算,取为第一水准的地震动参数计算结构的弹性地震作用标准和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采用《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规定的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构件的截面承载力抗震验算,可靠度水平同78规范相当,并由于非抗震构件设计可靠性水准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即满足了在第一水准下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又满足第二水准的损坏可修的目标。
对大多数的结构,可只进行第一阶段设计,而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计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是弹塑性变形验算,对地震时易倒塌的结构有明显薄弱层的不规则结构以及有专门要求的建筑,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还要进行结构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层间变形验算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实现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
也就是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强条,新旧一样1.0.3本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9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新旧抗规不同点
1、3.9.3箍筋已不建议采用HPB235(一级)钢筋,至少要HPB300,也可直接选用HRB335(二级)钢筋。
2、3.9.4钢筋等强代换时虽没写明裂缝,挠度要求,但也应满足(见条文说明)。
3、3.10增加了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考虑了断裂带对结构抗震的影响等。
4、4.1.6增加了场地类别分类。
5、4.1.7减小了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
6、4.3.4液化土深度判别有变。
7、5.1.2需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结构的设计内力取值有所变化,增加6度罕遇地震的地震加速度最大值。
8、对于平面投影尺度很大的空间结构(跨度大于120m,长度大于300m或悬挑大于40m)应根据结构形式和支撑条件分别按单点一致、多点、多向单点或多向多点输入进行抗震计算。
并考虑地震行波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
9、5.2.5增加了6度时楼层最小剪力系数。
10、5.3.4增加了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11、6.1.2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分类高度有变。
12、6.1.4防震缝最小宽度由70变为100。
13、6.1.8取消了连梁最小高度400的要求。
14、6.1.10剪力墙加强区高度由1/8改为1/10.15、6.1.14嵌固端提出更高的要求。
16、6.2内力调整变化较多,自己找。
17、6.3.7柱钢筋配筋率改变较多。
18、6.3.12明确体积配箍率计算方法,不扣除重叠箍筋体积,并且取消箍筋或拉筋强度超过360取360的规定。
增加了框支柱、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的配筋要求。
19、6.4.4增加了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10mm。
20、6.4.5构造边缘构件有变,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增加了轴压比的判断,体积配箍率可适当计入水平钢筋的截面面积。
21、6.4.6降低了小墙肢箍筋全高加密的要求。
22、6.5.2增加了框剪结构中剪力墙分布筋最小直径要求。
23、6.5.3增加了梁与剪力墙平面外连接的要求。
24、6.6.3增加了板柱抗震墙抗震计算的要求,(1)规定了抗震墙和板柱框架承担的地震力范围(2)规定了等代框架梁的宽度(3)规定了板柱节点不平衡弯矩引起冲切反力的增大系数。
浅析新抗震规范下建筑抗震优化设计的相关问题抗震规范抗震等级
浅析新抗震规范下建筑抗震优化设计的相关问题抗震规范抗震等级1 新旧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抗震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随之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和以前旧的抗震规范相比,在抗震理论和设计方法方面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具体表现在:(1)现行的规范对抗震设防依据、场地划分和地基基础设计的规定做了调整和改进。
(2)新规范对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方法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提出了长周期和不同阻尼比的设计反应谱,并对建筑结构分析适用模型作出了较明确的规定,增加了弹性分析和弹塑性分析的要求,当侧移附加弯矩大于水平力作用下构件弯矩的1/10时,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明确了按楼盖刚度、扭转效应等的区别对待划分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分析的要求;对结构分析计算软件的选择和对电算结果的分析判断提出明确要求。
(3)对建筑结构地震作用的取值,从特征周期、最小地震力、偶然偏心和双向水平地震等四个方面来控制建筑结构地震作用。
(4)增加了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的规定,层间变形可采用静力的弹塑性计算方法,即所谓推覆(push-over)方法予以简化计算。
(5)提出增加各类建筑结构延性的设计和构造要求。
(6)新增了若干类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如配筋混凝土小砌块房屋、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高强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层和多层钢结构等。
(7)规定了隔震结构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技术措施。
(8)规定了消能减震结构的具体措施。
在建筑结构中设置消能器以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是实现基于性能要求的抗震设计的一种技术措施。
(9)明确了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要求。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现行新规范和旧的在抗震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抗震构造等方面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并对减震消能设计等均做了规定,使得这些新技术能够得到有依据的推广。
2现行抗震规范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各国抗震设计规范中普遍采用的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0三水准设防的抗震设计方法,是以保证生命安全为单一设防目标。
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规范比较
对工程实践的指导意义
01
有利于保障公共安全
新规范的实施将有利于保障公共安全,提高公路桥梁的使用安全性。
02
对工程实践有指导作用
新规范对公路桥梁抗震设计、施工和检测均有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
工程质量和可靠性。
03
社会效益明显
新规范的实施对于保障公路桥梁的畅通和安全,减少灾害损失,具有
明显的社会效益。
THANKS
模型1在新旧规范下的抗震性能比较 模型3在新旧规范下的抗震性能比较
模型2在新旧规范下的抗震性能比较 新旧规范抗震设计算例分析总结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新规范更全面
01
新规范对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内容、范围和要求进行了全面修
订,更符合工程实际。
进步明显
02
新规范采用了更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了公路桥梁的抗
02
旧规范抗震设计方法及存在问题
旧规范抗震设计基本理论
静力理论
旧规范基于静力理论进行抗震设计,假定 桥梁结构在地震过程中受到的惯性力等于 结构的重量乘以地震加速度。
VS
反应谱理论
旧规范采用反应谱理论进行抗震设计,即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可以通过反应谱 进行计算。
旧规范抗震设计计算方法
经验系数法
新规范抗震设计的特点
重视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新规范更加重视地震动参数对桥梁结构的影响,规定了更为严格的地震动参 数选取和校准要求。
加强桥梁结构整体性
新规范要求加强桥梁结构的整体性,采用多种措施提高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 下的整体性能,例如加强桥墩间的连接、增加横向支撑等。
04
新旧规范比较分析
设计思想比较
研究目的与内容
新版抗震规范对旧版规范的主要改进
1.2010新版规范在砌体结构方面的主要改进1)增加了砌体的块体类型2)降低6度和0.30g设防的层数和高度,调整横墙较少房屋的适用范围3)新增建筑布置的规则性设计指标4)提高楼梯间等处构造柱、芯柱的要求5)提高底部框架房屋的设计要求6)扩充配筋砌块房屋的抗震设计7)取消内框架房屋的使用进一步向约束砌体发展——体积配筋率0.07%~0.2%为约束砌体,0.2%以上称为配筋砌体。
2.砌体房屋高度、层数控制注意事项取值小数点后按有效数值控制起点地面,坡地取低处,半地下室需嵌固终点屋面板与外纵墙交接处的板顶坡顶形成实腹屋架时,同上对待阁楼居住用房算一层,高度至山墙半高,储物用房、无固定楼梯不计入屋顶间面积小于30%按5.2.4条处理,超过时按阁楼对待架空层按一层计算楼面高度超过16m等,必须设置电梯●乙类的房屋高度减3m少一层,不采用底框●蒸压砖抗震强度为普通粘土砖的70%,应降一层和3m3.多层砌体房屋布置规则性的设计指标承重墙横墙或纵横墙,不应M+RC墙纵横墙布置匀称、对齐、连续,不显著差异,内纵墙累计长度≥60%房屋总长窗间墙尺寸均匀,开洞面积<55% .采取加强措施局部尺寸可减少20%墙洞位置不影响纵横墙连接,不设转角窗平面轮廓凹凸尺寸<50%典型尺寸, 凹凸>25%时房屋转角加强楼板开洞<30%板宽,且墙两侧不同时开洞错层错层>500mm应按两层计算楼梯间不宜设于尽端或转角处砖柱不得采用独立砖柱,跨度≥6m的楼面梁应设组合柱等4.多层砌体房屋结构布置的改进注:1 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除木屋盖外的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应采取相应加强措施;2 190mm多孔砖抗震横墙的最大横墙间距应比表中数值减少3m。
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应采用现浇RC楼屋盖5.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的改进多层砖房,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丙类房屋砖房构造柱设置要求(一般情况)大洞口,内墙指不小于2.1m,外纵墙采取加强措施后放宽6.多层砖砌体房屋圈梁设置的改进现浇RC楼盖等沿所有墙边加强配筋并与构造柱连牢,可无圈梁7.砌体房屋楼梯间构造的改进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1 8、9度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7~9度时其它各层楼梯间墙体应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其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纵向钢筋不应少于2φ10。
新旧抗震规范含钢量比较
新抗规
砼材料
砼材料设计强度值有微调
新砼规(未确定)
新抗规修正内容
新旧规范含钢量比较
1、框架结构含钢量的变化-1
7层框架结构,抗震烈度7度,房屋高度28m,抗震等级2级。
新抗规修正内容
新旧规范含钢量比较
旧规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规范
比例
板钢筋(t)
梁钢筋(t) 柱钢筋(t) 总钢筋量(t)
80.8
114.4 86.5 281.7
框架抗震等级4级剪力墙抗震等级3级增加4101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烈度7度房屋高度36m框架抗震等级3级剪力墙抗震等级2级减少297剪力墙15层剪力墙结构抗震烈度7度抗震等级3级增加416新抗规修正内容新旧规范含钢量比较框架结构含钢量变化原因分析构件含钢量变化原因备注框架柱端地震弯矩增大系数增加控制荷载组合为非地震组合时无影响框架柱底层下端地震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增加控制荷载组合为非地震组合时无影响框架柱端地震剪力增大系数增加控制荷载组合为非地震组合时无影响框架梁斜截面验算公式中计算系数的修改12510引起箍筋面积增加箍筋按构造配筋时无影响砼材料砼材料设计强度值有微调新砼规未确定新抗规修正内容新旧规范含钢量比较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含钢量变化原因分析构件含钢量变化原因备注框架梁斜截面验算公式中计算系数的修改12510引起箍筋面积增加箍筋按构造配筋时无影响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改变
66.6 241.5
减少2.19%
减少12.37% 减少-2.97%
(1)框剪结构梁钢筋增大原因:斜截面验算公式中计算系数的修改(1.25→1.0) 引起箍筋面积增加。 (2)柱钢筋变化原因:由柱偏心距计算公式变化引起。 (3)框剪结构剪力墙钢筋减少原因:二级抗震墙肢轴压比不大于0.4时,边缘构 件配箍特征值减小。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设计及新老规范的比较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设计及新老规范的比较把岩土师站点加入收藏夹抗震墙广泛用于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2001规范规定的7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中,除框架结构外,其余6种结构体系均与剪力墙有关,所以有必要重点对剪力墙结构作一个重点研究. 在受力方面,因为剪力墙的刚度大,容易满足小震作用下结构尤其是高层结构的位移限值。
在地震作用下,其变形小,破坏程度低,可以设计成延性抗震墙,大震时通过连梁和墙肢底部的塑性铰范围内的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在与其他结构共同工作的同时,能吸收大部分的能量,降低其他结构的抗震要求,在设防较高的地区(8度及区以上地区)优点更为突出。
抗震墙由墙肢和连梁两部分组成。
设计时应遵循强墙弱梁;强剪若弯的原则。
即连梁的屈服先于墙肢;连梁和墙肢均应为弯曲屈服。
与89规范相比,2001规范在剪力墙抗震设计特别在抗震构造方面有比较大的变化。
主要包括:1.底部加强区高度的变化www.E考试就到考试大2.墙肢组合截面的弯矩。
剪力设计值和连梁组合的设计值3.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4.增加了剪力墙的轴压比的限值来源:5.将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种边缘构件的构造不同,加强了应加强的部位,放松了可放松的部位。
使抗震墙的设计更具合理性6.2001规范取消了89规范的“弱连梁”和“小墙肢”的术语,代之以“跨高比”和墙肢长度和厚度的比值,应当说在概念上是没有区别,但89规范虽然对“弱连梁”作了规定但在设计中难以确定社么是弱连梁一.抗震墙设计的一般要求1.抗震墙的布置原则: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合理的布置是构建良好抗震性能的基础。
应遵循“八字方针”即“对称均匀周边连续”外,还须注意:a.将长墙分成墙段对于抗震墙结构和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若内纵墙很长,且连梁的跨高比小,刚度大,则墙的整体性好,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墙的剪切变形较大,墙肢的破坏高度可能超过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2001规范规定(6。
我国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比分析
我国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对比分析摘要:本文对于新旧道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主要设计思想以及标准进行比对分析,其次就是对于在新规范中,所提出关于真正作用的反应谱具体方法作出了详细的计算以及相应的比对分析,并且就新规范提出的指导思想,对改进抗震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望可供同行朋友一齐分享、研究。
关键词:抗震设计规范水平地震力道路桥梁地震作用一、引言新版道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相较于旧版来讲,做岀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对整体抗震设计方法以及设防思想都做出了较大的提升。
本文主要是针对新旧两版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中,针对设防思想以及地震作用相关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的比对分析O二、新规范中对抗震设防思想所作出的改进在新旧规范的对比中,发现两者的抗震设防标准并没有多大的差异,但是在整体设防标准上却是前者有更大的改进。
在新规范中,采用的是两水平设防佐以两阶段设计,指的是针对设防水平不同的两个地震参数来对地震的实际作用进行确定,对发生地震的概率高的低水准通过弹性设计的方法对地震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并保证该结构具备一定程度的承载能力,反之,对发生地震的概率低的高水准通过弹塑设计的方法对地震的屈服后变形以及强度进行计算,并且对桥梁结构变形和位移必须小于规定范围内的值进行有力保证。
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根据每座桥梁不同的修复难易程度以及重要性,新规范将抗震设防分为了4个类别:ABCD四类,对于不同类型的桥梁进行区别对待。
与此同时,新规范针对每座桥梁的具体设计数据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划分:规则以及不规则桥梁。
对于规则桥梁,一致采用的是单独震动型反应谱法,并以此对地震作用进行确定。
而对于不规则桥梁来讲,则会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采取时程分析化或是高阶振型共同参与的方法对地震作用进行确定。
另外,根据最近十几年来,对于地震灾害的试验研究以及合理分析,证明了耗能能力以及变形能力不足的根本是在造成结构倒塌的根本原因。
在新规范中,其通过延性设计方法对桥梁结构在大震中的变形能力进行有效的保证。
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规范比较
新规范的抗震构造措施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多样化的减震措施 严格的材料要求
• 新规范引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根据不同地 震动水平,对桥梁结构进行不同等级的性能要求设 计。
• 新规范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减震措施,如减震支座、 阻尼器等,以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 新规范对桥梁材料的选择更加严格,要求材料具有 更高的抗震性能和通过相应的检验标准。
多维地震动
新规范还考虑了地震动的多维特性,包括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这对于桥梁结构来 说尤为重要。
场地分类方法的比较
旧规范的场地分类
旧规范通常采用简单的地质钻探和地表地质调查来进行场地分类,分类方法相对粗糙,对场地效应考虑不足。
新规范的场地分类
新规范引入了更详细的场地分类方法,包括场地剪切波速测量、地表地质调查和岩土工程勘察等手段,可以更准 确地评估场地的地震响应特性,从而为桥梁抗震设计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基于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抗震设计的比较
设计流程与验证
新规范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强调了设计流程的系统性和验证的重要性。设计过程中需进行多水准、多阶段的设计和分 析,并通过震害调查、数值模拟、试验验证等手段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和校准。相比之下,旧规范在设计流程和验证方面缺 乏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05
桥梁抗震构造措施比较
新规范的抗震设计理念
强调弹塑性设计
新规范注重结构的弹塑性设计能力,通过合理的结构和构件 设计,使结构在强烈地震下能够进入塑性状态,以消耗地震 能量,减轻地震反应。
基于性能设计
新规范引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根据不同地震动水准 ,设定不同的性能目标,确保结构在不同程度地震作用下的 安全性。
抗震设计原则的比较
04
新旧抗规框架部分对照分析
框架结构部分新旧规范对照分析一、一般规定1、7~9度时,框架的最大适用高度较2001版规范有所降低。
(6.1.1)2、房屋抗震等级划分最低高度改为24米,较2001版规范有所降低。
此外7度区丙类建筑小于24米的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抗震等级为四级。
7度区丙类建筑小于24米的全剪结构,剪力墙抗震等级也为四级。
(6.1.2)3、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弯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
(框支抗震墙结构同样适用6.1.9-4)。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
(6.1.3-1)4、防震缝的宽度从原来最小的70mm上调为100mm。
(6.1.4-1)5、单跨的框架结构、地震时缺少多道防线对抗震不利,本次抗规修订增加了控制单跨框架结构使用范围的要求。
对甲、乙类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框架结构。
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中某个主轴方向均为单跨,也属于单框架结构;某个主轴方向仅有局部的单跨框架,可不作为单跨框架结构对待)。
(6.1.5)6、新抗规对楼梯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2、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取勾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
3、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
(6.1.15)二、计算要点框架结构的抗震倒塌能力与其破坏机制密切相关。
试验研究表面,梁端区复兴框架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大,抗震性能较好;柱端屈服型框架容易形成倒塌机制。
所谓的“强柱弱梁”指的是:节点处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M a by 和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M a cy 之间满足下列不等式:∑M a cy ∑M a by1、一、二、三、四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0.15者及框支梁及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式要求:∑M c =n c∑M b一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的一级框架可不符合上式要求,但应符合下式要求:∑M c =1.2∑M buan c ---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框架结构,一、二、三、四级可分别取1.7、1.5、1.3、1.2;其他结构类型中的框架,一级可取1.4,二级可取1.2,三、四级可取1.1。
【2010】新旧抗震规范对比
本说明仅摘录规范修改的部分条文,阅读时应比对规范3.4.3建筑方案和结构布置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性,应综合判断【说明】本次修订,明确规定表3.4.3所列的不规则类型是主要的而不是全部不规则,所列的指标是概念设计的参考性数值而不是严格的数值,使用时需要综合判断。
有关的条文说明,除保留2001版、2008局部修订的说明外,增加对本次修订部分的补充说明:①对于扭转不规则计算,需注意以下几点,有关的计算软件需相应修改:1) 按国外的有关规定,楼盖周边两端位移不超过平均位移2倍的情况称为刚性楼盖,超过2倍则属于柔性楼盖。
因此,2001版说明中提到的刚性楼盖,并不是刚度无限大。
计算扭转位移比时,楼盖刚度可按实际情况确定而不限于刚度无限大假定。
2) 扭转位移比计算时,楼层的位移不采用各振型位移的CQC组合计算,按国外的规定明确改为取“给定水平力”计算,可避免有时CQC计算的最大位移出现在楼盖边缘的中部而不在角部,而且对无限刚楼盖、分块无限刚楼盖和弹性楼盖均可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处理;该水平力一般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作用力,并考虑偶然偏心;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控制值验算时,仍采用CQC的效应组合。
3) 偶然偏心大小的取值,除采用该方向最大尺寸的5%外,也可考虑具体的平面形状和抗侧力构件的布置调整。
4) 扭转不规则的判断,还可依据楼层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距离用偏心率的大小作为参考方法。
②对于侧向刚度的不规则,建议根据结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楼层标高处单位位移所需要的水平力、结构层间位移角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仅简单依靠某个方法和某个参考数值决定。
3.4.41,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分别不宜大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5 倍,当最大层间位移小于规范限值50%时,位移比可放宽至1.65;关于扭转不规则的注意事项看条文说明2,软弱层地震剪力增大系数由1.15改为取“不小于1.15”,刚度越小,取值越大。
3D3S中新旧抗震规范下结构设计结果比较
3D3S中新旧抗震规范下结构设计结果比较我国于2022年5月31日发布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22)(以下简称为新抗规),并已从2022年12月开始实施。
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下简称为旧抗规)相比,规范条文在地震的分析以及构件验算方面都作了较大改动,3D3S软件研发部已经根据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对软件进行了调整,使软件用户能够使用新的抗震规范(GB50011-2022)对结构进行分析和验算,3D3S钢结构部分针对新的抗震规范进行的软件具体调整如下:1.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B50011-2022柱,梁,支撑强度0.75柱,支撑稳定0.82.内力放大系数GB50011-2001柱,梁0.75支撑0.8软件修改修改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梁的稳定调整系数仍取0.75。
GB50011-2022GB50011-2001软件修改取消中心支撑的内力放大系数1.5。
新规范中取消了对于支撑人字形和V形支撑组合的内力设计值的内力增大系数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采用1.5。
3.抗震等级系数GB50011-2022GB50011-2001——强柱系数,软件修改超过6层的钢框架,6度IV增加抗震等类场地和7度时可取1.0,级系数以确——强柱系数,一级取1.15,二级取1.10,定8度时可取1.05,三级取1.05;9度时可取1.15。
pcpb1W(fycN/Ac)(WfybVpb)4.框架结构长细比的调整GB50011-2022GB50011-20011.不超过12层的钢框架柱的长细比,6~8度时不应大于1209度时不235/fay,软件修改框架柱的长细比:一级不应大于60235/fay,二级不应大于80235/fay,三级不应大于100四级时不应大于120235/fay,235/fay。
应大于100235/fay。
2.超过12层的钢框架柱的长细比具体限值为:9度:60235/fay;8度:60235/fay;7度:80235/fay;6度:120235/fay。
新旧抗震规范差异共15页文档
1、将“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改为“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
5.2.5
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Veki>λ∑Gi
表5.2.5增加了6°时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5.3.2
平板型网架屋盖和跨度大于24m屋架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宜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的乘积;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可按表5.3.2采用。
5.3.2
跨度、长度小于本规范5.1.2条第5款规定且规则的平板型网架屋盖和跨度大于24m屋架、屋盖横梁及托架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宜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的乘积;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可按表5.3.2采用。
5.4.1
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计算。。。
表5.4.1地震作用分项系数中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区分了水平地震为主和竖向地震为主,其分项系数不同,1.3(0.5)、0.5(1.3)
5.4.2
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S≤R/γRE
5.4.2
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S≤R/γRE
5.2.2.2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的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当相邻振型的周期比小于0.85时,可按下式确定:SEK=(∑S2j)1/2
当周期比大于0.85时,应采用CQC法,即考虑扭转耦联计算。
5.2.5
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Veki>λ∑Gi
新抗震规范与老版的区别
1. 改进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系数和形状参数,补充完善了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并补充了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取值的规定;2. 增加大跨屋盖结构和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增加了地震作用的计算要求,补充了多项、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的原则规定;3. 修改了框架-抗震墙结构剪力调整系数以及与“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原则有关的框架内力调整等相关规定,补充了框架结构楼梯间的设计要求;4. 修改了多层砌体房屋层数和高度限值、抗震横墙间距、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构造柱布置、圈梁设置、楼屋盖预制板的连接要求、楼梯间的构造要求等规定;5. 修订了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可不进行抗震验算的范围、补充完善了柱间支撑节点验算要求、单层钢结构厂房防震缝及阻尼比的相关规定;6. 调整了隔振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修改了水平减震系统的定义及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以及消能部件性能检验要求等规定;7. 增加了楼梯间及人流通道砌体填充墙的构造要求,补充了砌体女儿墙的抗震构造要求;8. 增加了地震监测;9. 增加了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以及地下建筑抗震设计;10. 抗震缝计算的7CM改为10CM了;11. 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区要设约束边缘构件了;12. 6度区砖混不允许建8层了;13. 柱子最小配筋率也改了,奇怪的是,角柱和框支柱的最小配筋率居然变小了;14. 确定抗震等级的建筑高度也变了,如框架由原来的30米改为24米;15. 6度区也规定了剪重比、四级抗震也规定了柱的轴压比;16. 加大了柱截面最小尺寸要求;17. 柱轴压比限值比老规范统一降低0.05,新增了四级框架柱的轴压比要求;18. 增加了三级剪力墙的轴压比要求;19. 增加了落地剪力墙的倾覆力矩比例要求;20. 调整了剪力墙分布钢筋直径要求;21. 调整了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的取值,增加多层(24米以下)加强区取值;22. 梁段受拉钢筋配筋率可以大于2.5%,此条不再是强条了;23. 很多地方的设计分组变了,相应地震力加大了;24. 调整场地土液化判别的深度范围和判别公式,增补软弱粘性土层的震陷判别方法及相应的处理对策。
《抗规》新旧区别
新旧抗规主要区别(GB50011-2010学习小结)新旧抗规主要区别-------GB50011-2010学习小结一、本次修订后有原来13张11个附录改为14张12个附录。
增加第14张“地下建筑”,和附录M实现抗震性能设计目标的参考方法二、第3章新增3.10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3.10.3明确给出了中震(即设防烈度)计算的αma x值(表5.1.4-1):6度——0.12;7度(0.10g)——0.23;7度(0.15g)——0.34;8度(0.20g)——0.45;8度(0.30g)——0.68。
对于平时设计来说,主要用于超限审查做的中震不屈服或中震弹性设计,一般的结构计算也没必要做。
三、4.1.6条,将场地类别中的I类细化为I0和I1两个亚类。
修订原因是考虑到剪切波速为500-800m/s 的场地还不是很坚硬,将此种场地定为I1类,硬质岩石场地定为I0类。
相应地,表5.1.4-2提供了这两种场地类别的特征周期值,其中I1类的特征周期值与2001规范中I类场地的周期值相同。
(I0类根据地震分组相对I1减小0.05s)三、4.3.4条调整场地土液化判别的深度范围和判别公式,4.3.11条增补软弱粘性土层的震陷判别方法及相应的处理对策;四、5.1.2条增加大跨屋盖结构和地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内容,增加了地震作用的计算要求,补充了多向、多点输入计算地震作用的原则规定,关于时程分析的选波规则有变化了。
五、5.1.4条:1. 增加了6度罕遇地震的αmax值。
(以前6度抗震性能化设计都是参考设计,这下有了明确界定)2. 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
01规范只是在计算8度、9度的罕遇地震才有此要求,现要求扩大至各种地震烈度。
此条对超限审查的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等有影响。
六、5.1.6条,修改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曲线的表达式表面上没有变化,但其中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γ、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η1及阻尼调整系数η2的公式均有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抗震规范已经到货,抽空学习了一下,与去年注册工程师继续教育课时学的送审稿略有改动,以下简要记述认为对自己设计工作影响较多的修改,钢结构、砌体结构等本人接触不多的内容就不赘述了。
一、第3章新增3.10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3.10.3明确给出了中震(即设防烈度)计算的αmax值(送审稿是放在表5.1.4-1处的,正式版本不知为何又改到了这里):
6度——0.12;7度(0.10g)——0.23;7度(0.15g)——0.34;8度(0.20g)——0.45;8度(0.30g)——0.68。
对于平时设计来说,主要用于超限审查做的中震不屈服或中震弹性设计,一般的结构计算也没必要做。
二、4.1.6条,将场地类别中的I类细化为I0和I1两个亚类。
修订原因是考虑到剪切波速为500-800m/s的场地还不是很坚硬,将此种场地定为I1类,硬质岩石场地定为I0类。
相应地,表5.1.4-2提供了这两种场地类别的特征周期值,其中I1类的特征周期值与2001规范中I 类场地的周期值相同。
三、5.1.4条:
1. 增加了6度罕遇地震的αmax值。
2. 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
01规范只是在计算8度、9度的罕遇地震才有此要求,现要求扩大至各种地震烈度。
此条对超限审查的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等有影响。
四、5.1.6条,修改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曲线的表达式表面上没有变化,但其中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γ、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η1及阻尼调整系数η2的公式均有变化。
五、5.2.5条,增加了6度地震计算的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要求,01规范只对7-9度有要求。
六、6.1.1条,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有所调整。
1. 注4明确表中的框架结构不包括异形柱框架结构,异形柱结构的适用高度应以异形柱规范为准。
2. 8度地震的适用高度分为0.2g和0.3g两种要求。
3. 框架结构适用高度有所降低。
4. 板柱-剪力墙结构的适用高度增大较多。
七、6.1.2条抗震等级,增加了24m作为抗震等级划分的高度分界。
但编委们对条文细节的把握上依然令人失望,如抗震墙结构,H≤24m为四级抗震,H为25-80m为三级抗震,那24.5m 应该按几级抗震,这不是又要让俺们和审查的老爷们扯皮吗?搞笑的是框架结构的划分——H≤24m为三级抗震,H为>24m为三级抗震就没有问题,难道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还是一个委员确定一类结构?这种低级错误在02版高规也是俯拾即是,比如长厚比为5-8为短肢剪力墙,≥8以上为一般剪力墙,小于3为柱,长厚比为3-4之间的就不知为何物了。
或许大师、专家们编制规范和我们做设计一样,也是加班加点熬出来的吧,写到后面都快睡着了,有点错误也就不足为奇矣。
八、6.1.3条第3款修改: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
6.1.3条第4款条文说明,明确了乙类建筑按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的方法,是按照提高一度查表6.1.2确定抗震等级,按抗震等级采取内力调整和构造措施。
01规范条文及说明不够明确,没有说清楚抗震措施是否包括内力调整系数。
九、6.1.4条,防震缝的最小宽度由70mm增大至100mm。
十、6.1.9条,框支部分落地墙的两端(不包括洞口两侧)应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抗震墙相连,也就是不允许一字形剪力墙落地了。
一般的剪力墙也有此要求,但语气为“宜”,未必一定要按此执行。
十一、6.1.10条,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不管地下室顶板是否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由墙体总高度的1/8改为1/10。
房屋高度≤24m
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
十二、6.1.14条。
1. 6.1.14条第2款,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
条文说明对“相关范围”的解释是:一般可从地上结构(主楼、有裙房时含裙房)周边外延不大于20m。
也就是说,地下室顶板再大,你在判断其是否能够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需要计算地下室顶板的侧向刚度时,顶板的计算范围不能取得太大,超过20m外的侧向刚度就不能算了。
2. 6.1.14条第4款,地下一层抗震墙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墙肢端部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01规范只对地下一层柱的每侧配筋面积不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的每侧配筋面积的1.1倍,现在剪力墙也有了相应的要求。
十三、6.2.2条,按实配钢筋计算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时,可计入梁受压筋和相关楼板钢筋的作用,01规范则规定可计入梁受压钢筋。
在送审稿的条文说明中,“相关”的具体数量由设计人员自行决定,如按欧洲规范Eurocode 8,至少应计入柱宽以外楼板厚度2倍范围的板中分布钢筋;但在正式版本的正文和条文说明中,都没有了“相关范围”的解释。
计入楼板钢筋是合理的,但在天朝施工图审查这种扼杀创造力和自主设计权力的万恶制度之下,除非是所谓的大院,广大的设计人员哪里来的“自行决定”的能力呢?
十四、6.3.4条第1款,我一直认为此条有语病,容易误解,但显然编委们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原文是:“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里面的“分别”导致了设计人员有了两种理解。
其一,可理解为:顶面贯通配筋不少于梁顶面两端较大配筋量的1/4,底面贯通配筋不少于梁底面两侧较大配筋量的1/4。
有人质疑此种理解,因为底筋一般都是通常配置的,这样规定岂非画蛇添足。
一般来说,为了设计方便,底筋都做成全部通长的,但是我们学钢筋混凝土的时候,都知道底筋是可以分批截断的,而我了解到确实有公司为了省材料将底筋分批截断、锚入支座的就是底筋的1/4。
其二,可理解为:顶面贯通配筋不少于梁顶面两端较大配筋量的1/4,也不少于梁底面两侧较大配筋量的1/4,即以上两者的大值;同样地,梁底贯通配筋不少于梁底面两端较大配筋量的1/4,也不少于梁顶面两侧较大配筋量的1/4,即以上两者的大值。
由于编委的语文水平较差,造成了吾辈的困惑。
目前我手头资料上对此条唯一有相关解释且较为权威的,是徐培福、黄小坤编著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理解与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115页,因为高规的条文与抗规是一样的:“对于非抗震设计,连续梁上部的跨中上部钢筋,仅是架立筋,不是架立筋。
对于抗震设计,由于在强震发生时,梁支座上部的负弯矩区,有可能延伸至跨中,因此规程规定,在一、二级抗震设计时,梁跨中上部钢筋不小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小于梁两端顶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按照以上解释,我认为应按第一种理解,就是为了防止地震时跨中上部出现负弯矩而配筋不足。
十五、6.3.6条,增加了四级抗震柱的轴压比要求,同时框架结构柱的轴压比限值下降了0.05,限值更严了。
十六、表6.3.7-1,柱截面纵筋的最小总配筋率有所调整。
十七、6.4.2条,剪力墙的轴压比控制范围,有一、二级扩大到三级,三级轴压比不宜大于0.6,与二级相同;并且由底部加强部位扩大到全高。
十八、6.4.3条,增加四级抗震剪力墙的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为0.2%的要求。
十九、6.4.4条,增加剪力墙分布筋的最大间距(一般剪力墙为300mm,框支剪力墙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为200mm)和最小直径要求。
二十、6.4.5条。
1. 6.4.5条第1款,修改了转角墙和翼墙的构造边缘构件范围,增加了非加强部位的构造边
缘构件最小配筋率要求。
2. 6.4.5条第2款,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要求由一、二级扩大到三级;约束边缘构件的大小及其配箍特征值根据墙肢轴压比的大小确定。
根据十七至二十项,剪力墙结构,特别是三级抗震的剪力墙,造价必然较01规范时大为提高。
二一、6.4.7条,跨高比较小的高连梁,可设水平缝形成双连梁、多连梁或采取其他加强受剪承载力的构造。
此条对工程中常见的连梁抗剪超限可能较有帮助。
因内力按刚度分配,若连梁高度为原来的1/2,则每根连梁的刚度下降为原来的1/8,上下两根由水平缝分开的连梁总刚度为原来的1/4,剪力下降较多。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1.好了,好了,知道,真啰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啰嗦”其实是一种幸福。
)
2.有事吗,没事?那挂了啊。
(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明白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
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他们只是想和我们说说话。
)
4.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一些他们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不要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
5.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父母的建议,也许不能起到作用,可我们是否能换一种回应的方式?)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