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功能为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认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的职业技能,并为后继专业化方向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做前期准备。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的组装、BIOS 设置和硬盘分区、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系统测试、系统维护、故障检测与维护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具计算机网络维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网络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素质目标1. 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能主动参与到工作中。
2.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主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和协商。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按照劳动保护与环境保护的要求开展工作。
4.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观点。
(二)知识目标1. 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性能。
2. 熟悉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安装方法。
3. 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及维护方法。
4. 掌握微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三)能力目标1. 能够能熟练组装计算机。
2. 能够准确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及备份、恢复。
3. 能够熟练安装和使用主要防病毒软件。
4. 能够熟练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系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
5. 能够进行基本的程序调试和错误排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三、参考学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内容设计建议表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教学应该在机房进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
2.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3.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注重以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024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目录•课程概述与目标•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01课程概述与目标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拓展计算机知识体系课程背景与意义当前,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对于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个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性,通过组装和维护计算机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维护方法,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知识体系。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维护方法;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方法。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的组装、调试及基本维护;具备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介绍计算机各部件的功能、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
计算机硬件组成讲解计算机组装步骤、注意事项及调试方法。
计算机组装与调试介绍计算机日常维护、故障排查及处理方法。
计算机基本维护讲解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杀毒软件等常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常用计算机软件安装与配置课程内容与结构02计算机硬件组装负责执行程序指令,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计算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 )提供插槽和接口,连接各种硬件设备。
主板用于暂时存储数据和程序,保障计算机快速运行。
内存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
硬盘处理图形数据,将其转换为显示器可以显示的信号。
显卡为计算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电源组装步骤1. 安装CPU及散热器。
2. 安装内存条。
3.将主板固定在机箱内。
4.连接电源、硬盘、显卡等设备。
5.连接机箱前面板上的开关、指示灯等。
注意事项 1. 防止静电对硬件造成损害。
2. 确保所有设备连接正确且牢固。
3. 在组装过程中避免对硬件造成物理损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制定依据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阐述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意义和功能。
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课程与职业岗位工作关系、课程对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与前、后续课程的联结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初步掌握计算机的组装、维护、维修知识,是作为一名现代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
此外,广大从事计算机营销、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控制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大量有关计算机配件选购与组装、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计算机故障检测与排除等问题。
因此,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维修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课程生点记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计算机选购、安装、应用、计算机系统调试与维修、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调试与信息安全等能力,能够在信息服务类企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的安装维护、能够使用维修维护工具进行计算机的维修和维护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关键岗位能力,也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所必需的一项职业技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和核心课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在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是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前续课程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多媒体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等后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以能力目标指导下,基于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于生产过程等课程标准整体设计思路,以及课程框架结构、学分和学时分配本课程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紧跟IT行业发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基本信息表学时分配表(一)课程定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专业基础课,课程以《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为基础,为后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培训与考核》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组装、系统设置、软件安装、测试、维护及系统优化、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能力,能达到计算机中级或高级维修工的职业资格,成为可从事企事业单位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工作、也可在IT行业从事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制造、组装、营销、服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计理念根据课程定位,课程建设团队同联想、方正等计算机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多次深入、系统的分析,依据计算机营销、售后服务岗位群,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实际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项目,将整个教学设计成24个典型工作任务和9个综合实训项目。
这些典型工作任务主要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同时融合微型计算机安装与调试维修工、CompTIA A+、联想技术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综合实训过程中利用本地市场及企业资源,派遣学生走访本地市场,走上企业工作岗位,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训练,实现课堂、实训基地及工作过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工作任务。
工作任务的安排整体上采用递进式编排模式。
如:先认识和安装维护单个设备,再对单个设备进行整体安装,再对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进行安装,然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及设置,最后是对系统整体维护。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在认知和实际操作上,对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有一个整体认识,掌握计算机拆装、系统安装与优化、故障诊断和排除等基本职业技能,并倡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为提高学生各专业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安装、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
2. 课程任务本门课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课程,学生的学习模式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任务是使学生学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理论与实际动手的技能。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1. 课程教学总体目标本课程学习以微机系统的组成、微机的组装与维修为主,教师采用教学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为1:1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对微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操作系统安装、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内容的详细讲解,以及在微机硬件实训房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微机组装与维修的实践技能,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2. 职业能力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①熟悉计算机内部的结构。
②学会基本的微机组装与维修的实践技能。
③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
④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
⑤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2)能力培养目标①能掌握计算机内部结构,并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
②能熟练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组成调试。
③能够对各种遇到的常用软件进行安装配置。
④能够判断和解决一些常见的故障。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2. 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与要求四、教学实施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2.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建议以实物展示、师生互动、学生实践、小组合作等形式为主。
(2)教学的关键是实训操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突现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地位。
(3)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尝试,进行知识的归纳和应用,冲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职业能力考核的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400074 课程类别:理论+实践适用专业:网络技术学时:64编写人:徐辉审定负责人:孟云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该课程体系包含二两主干课程。
本门课程在课程体系的实施次序中排第二,位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之后。
本课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计算机组装、机房管理、计算机售后服务、产品质检、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等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本门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十分重要的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一共分为7个模块,通过具体的任务分别介绍计算机硬件的识别和选购、计算机硬件的组装、BIOS的设置和硬盘分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装、系统测试、系统维护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等知识。
(一)课程理念1、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2、适合专业:各专业3、教学时间安排:第2学年第1学期4、计划课时:325、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①能认识常见的电脑主机与外设;②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写字板、word等工具软件;③能运用Powerpoint进行简单的演示文稿设计;④具有基本的美学知识、数学知识、语文知识、英语知识。
6、对教师的资格要求:①熟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整个过程;②具有电脑硬件识别的实践经验;③具有电脑配机的实践经验;④具有电脑组装(硬件组装和软件安装)的实践经验;⑤具有计算机硬件及整机评测的实践经验;⑥具有电脑维护维修的实践经验;(三)设计思路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
根据地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和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化教学案例,形成“课堂案例—软硬件功能解析—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连贯思路,课程安排上突出学生教学主体作用,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课程学习中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综职业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能力;3.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系统搭建、网络设备配置等能力;4.培养学生具备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的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硬件组装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主机内部组成结构、计算机硬件连接与拆卸方法、计算机部件分类和功能介绍等内容。
2.计算机硬件组装实践包括计算机主机组装与相应驱动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硬件连接和调试等实践内容。
3.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包括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分类与判断、故障排除方法和工具的使用等内容。
4.计算机系统搭建与配置包括计算机系统安装与配置、BIOS设置、操作系统安装与优化等内容。
5.网络设备配置与维护包括网络设备的安装与配置、网络故障的排除与维护、网络安全与管理等内容。
6.计算机硬件发展趋势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最新硬件技术的介绍、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结合实践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3.课后作业与实验练习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和实验练习,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材选择:1.《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教程》本教材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的经典教材,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
2.《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与维护》本教材是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与维护方面的教材,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计算机硬件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巧。
以上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的一种参考,教学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便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交通通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限选课程,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必需的一项职业技能。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学生能够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原理、主要硬件知识、计算机的配置与选购、计算机的组装、操作系统的安装、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和笔记本常见故障的处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开设的实训课程,能对计算机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做出判断和处理。
2.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微机的硬件组装过程和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安装和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掌握了微机常见故障维修维护知识的基础上,能判断和处理常见故障,能够适应信息服务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安装维护岗位,以及其它计算机应用职业岗位。
从企业的工作实际出发,以班为单位进行公司实体运营化,以组为单位进行企业部门实体化,每个工作任务都是遵从提出任务、效果展示、解决方案、操作步骤的过程,带领学生逐步完成,通过这些任务全面训练学生在实际的企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构成和安装,基本部件原理和技术指标,操作系统概况和维护工具,系统维护维修技术和硬件软件故障诊断排除方法等内容。
教学难点:计算机整机的拆卸及安装,各种跳线的安装,硬盘的开盘操作,网线的掐设,BIOS启动次序的设置及完全版操作系统的安装,ghost软件包的使用。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相关课程的衔接前导课程为:《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平行课程为:《现代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后续课程为:《程控交换技术》、《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TCP/IP 路由交换技术》。
六、实验教学七、其它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置五个课程模块(初步认识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维护维修、综合实训)的学习内容,通过以上五个课程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计算机硬件的选购方法和原则,掌握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计算机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系统的维护、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等技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微机)调试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前导的《计算机科学导论》、《常用工具软件》等课程内容的理解,又能辅助学生学习后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组网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能力,培养更适应计算机相关岗位的合格从业人员。
二、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正确选购计算机的主要部件;(2)能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3)能胜任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故障的能力;(4)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知识目标(1)正确认识计算机硬件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硬件的选购原则和方法;(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计算机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的方法;(3)了解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方法、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计算机系统测试等知识。
3.态度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协调、合作及沟通能力,强化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本课程在教学中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展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计算机调试、计算机销售,计算机系统维护三个岗位在实际应用能力要求上,结合实际操作来设计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 5'.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40006 1.课程说明 1.1课程简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以实践性教学为主,以应用为宗旨和特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计算机组装、维护能力,成为与计算机相关的生产、组装、维护、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工作、也可在IT行业从事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制造、组装、营销等相关工作。 1.2适用对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信息技术系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方向、信息管理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1.3学时及学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每周两个学时,共计32个学时。两个学分。 1.4课程团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团队稳定,全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全部为双师型教师,具有专业的实践经验。 2.课程定位及设计思路 2.1课程定位 本课程定位于计算机销售、售后服务等职业岗位,与《计算机基础》等相关课程衔接,在掌握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的同时,可以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 2.2设计思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初步掌握计算机的组装、维护、维修知识,是作为一名现代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能力。此外,广大从事计算机营销、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控制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大量有关计算机配件选购与组装、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优化、计算机故障检测与排除等问题。因此,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维护维修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2.3课程衔接
/ 5'. 4.课程结构 序号 项目 任务 教学活动设计 学时 1 项目1:计算机硬件系统及选购 任务1:认知计算机系统 任务2: CPU性能指标与选购 任务3:主板、内存、外部储器性能指标与选购 任务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显卡和显示器、其他设备的性能指标与选购 教学环境: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教室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 市场调查 教学组织过程: 项目驱动、任务分解、实践教学 12 2 项目2: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测试 任务5: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教学环境: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 教学方法: 实践动手 操作练习 教师演示 教学组织过程: 项目驱动、任务分解、实践教学、动手操作 4 3 项目3:计算机软件的安装 任务6:BIOS的典型设置,硬盘分区与格式化 任务7:操作系统与驱动程序的安装,常用软件的安装 教学环境: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 教学方法: 实践动手 操作练习 教师演示 教学组织过程: 项目驱动、任务分解、实践教学 8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本课程是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维护与常见计算机故障排除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就业所需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也是《微机原理》、《网络组建与应用》、《网络安全》、《数据恢复》等后续课程的基础。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内容项目化,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共分为九大模块,它们分别是:主机配件、外设选购、硬件的安装、BIOS设置、软件安装、硬盘的初始化、软件安装、计算机的病毒及处理、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与保养、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处理。
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组装维修实验室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再通过学期末的一周的综合实训,进一步强化、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本课程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一般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三)课程框架结构、学分和学时分配、对学生选课的建议本课程的设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尽量避免以往重知识轻技能的弊端。
教学时各模块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
独立性是指各模块设计案例、组织教学、突出重点时应该相互独立,学生应该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掌握其知识点;关联性是指各模块间存在相互补充关系,按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设计,强调动手做,强调解决问题。
它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
二、课程目标总目标:培养学生过硬的计算机组装、系统安装、设置、维护、维修及优化系统的能力。
学生能够独立安装、维护计算机。
彻底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惧怕感,让学生敢于打开机箱、动手拆装,出现故障自己能够处理。
具体目标:(一)教学目标:1. 掌握计算机内部构成,熟悉计算机各功能部件;2. 熟练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安装步骤、过程、对应的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3. 熟练掌握BIOS 详细设置和硬盘初始化过程;4. 掌握常用系统工具软件、磁盘管理工具、性能测试工具的安装及应用;5. 掌握软、硬件故障处理的流程和系统备份与恢复的方法;6. 了解计算机各配件的技术指标、主流产品、选购方法;7. 了解相关部件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发展、新动态(如报价)等实用知识;8. 了解计算机外设的基础知识和典型外设的结构、组成和选购方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400074 课程类别:理论+实践适用专业:网络技术学时:64编写人:徐辉审定负责人:孟云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该课程体系包含二两主干课程。
本门课程在课程体系的实施次序中排第二,位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之后。
本课程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计算机组装、机房管理、计算机售后服务、产品质检、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等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支撑作用。
本门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十分重要的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一共分为7个模块,通过具体的任务分别介绍计算机硬件的识别和选购、计算机硬件的组装、BIOS的设置和硬盘分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装、系统测试、系统维护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等知识。
(一)课程理念1、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2、适合专业:各专业3、教学时间安排:第2学年第1学期4、计划课时:325、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①能认识常见的电脑主机与外设;②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写字板、word等工具软件;③能运用Powerpoint进行简单的演示文稿设计;④具有基本的美学知识、数学知识、语文知识、英语知识。
6、对教师的资格要求:①熟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整个过程;②具有电脑硬件识别的实践经验;③具有电脑配机的实践经验;④具有电脑组装(硬件组装和软件安装)的实践经验;⑤具有计算机硬件及整机评测的实践经验;⑥具有电脑维护维修的实践经验;(三)设计思路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
根据地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和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化教学案例,形成“课堂案例—软硬件功能解析—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的连贯思路,课程安排上突出学生教学主体作用,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课程学习中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综职业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置五个课程模块(初步认识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系统维护维修、综合实训)的学习内容,通过以上五个课程模块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各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计算机硬件的选购方法和原则,掌握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计算机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系统的维护、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等技能。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微机)调试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了这门课程,既有助于学生深化前导的《计算机科学导论》、《常用工具软件》等课程内容的理解,又能辅助学生学习后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组网技术》等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能力,培养更适应计算机相关岗位的合格从业人员。
二、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能根据用户的需求,正确选购计算机的主要部件;(2)能独立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3)能胜任计算机的维护工作,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故障的能力;(4)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2.知识目标(1)正确认识计算机硬件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硬件的选购原则和方法;(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计算机软件的安装、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的方法;(3)了解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方法、计算机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计算机系统测试等知识。
3.态度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协调、合作及沟通能力,强化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本课程在教学中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展开。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计算机调试、计算机销售,计算机系统维护三个岗位在实际应用能力要求上,结合实际操作来设计的。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IT运维专业的专业课程。
该课程依托现有的实训条件与实训基地,强调职业岗位针对性技能,侧重培养学习者计算机组装与系统维护的操作技能。
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以及系统维护。
使学生学习后,不仅具备计算机组装与调试、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技能,而且具有对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能力:使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经验的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硬件和系统维护的基础知识,了解当前比较流行的计算机硬件组成和结构,掌握有关硬件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会自己选购各种配件,会自己动手拆、装计算机,并会正确地安装使用操作系统,会进行系统的日常维护,会使用常用工具软件,可以解决电脑的常见软硬件故障,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性能指标;2、了解计算机整机硬件组成。
(二)计算机主机部件与外设1、掌握主机里各主要部件的原理、性能指标及选购2、了解常用外设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选购外设;(三)计算机的组装1、熟悉计算机组装注意事项;2、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3、掌握整机检查整理和通电检测。
(四) BIOS的基本设置与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1、掌握 BIOS的基本设置及常见错误的处理;2、掌握操作系统(xp和vista)的安装和使用;3、掌握常用设备驱动程序安装;4、掌握常用软件安装。
(五)计算机常见软硬件故障与诊断1、掌握计算机维修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常见硬件故障诊断和处理;3、掌握计算机常见软件故障诊断和处理。
(六)笔记本电脑组成与维修1、了解笔记本电脑的组成;2、掌握笔记本电脑软件设置和日常维护;3、掌握笔记本电脑常见故障处理。
(七)常用测试软件和维护软件的使用1、掌握硬件系统测试优化软件的使用;2、掌握常用维护软件的使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对应于计算机维修员,计算机销售员,计算机系统维护员,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院重点建设课程之一。
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课程是培养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学生的学习模式应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达到人人能动手操作实习。
由于计算机发展迅速,本课程知识更新太快,要求在学习中适时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1.能识别计算机硬件设备;2.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计算机各部件的选购;3.能熟练组装计算机;4.能熟练安装操作系统和补丁;5.能熟练安装板卡驱动程序;6.能熟练安装应用软件和补丁;7.能熟练安装和使用防病毒软件;8.能熟练安装和使用软件防火墙;9.能熟练诊断和排除常见主机故障;10.能熟练诊断和排除常见外设故障;11.能熟练进行计算机系统的日常维护(2)知识目标1. 知道组成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2.知道主板、CPU、内存、显卡、硬盘、光驱等的品牌,性能以及选购技巧;3. 知道计算机组装及与外设的连接方法;4. 知道组装微机的注意事项;5. 知道计算机主流设备的性能参数、作用及市场参考价位;6. 能设计出满足需求、性价比及稳定性好的计算机配机方案;7. 能熟练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并进行必要的测试;8. 知道BIOS设置方法。
特别是系统启动顺序、密码设置及芯片设置的方法;9. 能熟练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10.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设置、调试、优化及升级方法;11.了解微机系统常见故障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12. 初步学会诊断计算机系统常见故障,并能进行维修;(3)态度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协调、合作及沟通能力,强化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
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前修课程是《计算机电路基础》、《计算机基础》。
后续课程《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笔记本电脑维修与维护》等。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维护计算机和主要的计算机外部设备,能够对计算机的主要部件进行故障诊断、故障分析检测和主要部件的更换等专业能力。
本课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方式、采取行动为导向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学生学习后能达到计算机中级或高级维修工的资格。
本课程标准设计的总体思路
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课程模式。
根据本课程的在计算机维护专业的定位,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技术,遵循当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情境设计。
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学习情境设计的基本依据
本课程是以计算机维护专业就业面向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计算机外部设备的维护、计算机设备的销售等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
遵循计算机部件的选购、组装、使用和维护的路径,选择以工作过程作为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均能体现本专业各种岗位的要求。
学习子情境设计的逻辑线索
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根据工作岗位和专业的需要,按计算机部件的类型、性能、基本结构、使用和维护维修工作步骤,设计四个学习子情境,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环上升。
理论知识的选取则以够用为度。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了解《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劳动制度的要求。
2.了解调查客户的要求,尽可能满足客户要求。
3.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组成、类型和性能,正确选购使用计算机的部件。
4.掌握部件的拆卸、组装和调试计算机的部件。
5. 熟悉正确使用维修计算机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6.掌握正确的拆卸工艺进行整机的软、硬件安装和调试。
7.掌握安装、调试、维护和使用计算机主要外部设备。
8.理解在工作中自觉提高安全和质量意识,遵守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
9.了解进行检查、评价组装、维护的质量并填写工作记录单。
10.理解与同事、客户、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
2.2能力目标
2.2.1专业能力:
(1)能做到正确使用计算机维护维修的工具和测试软件;
(2)会做根据性能价格比高的原则合理选择计算机的各种部件;
(3)具备正确的工艺组装计算机各种部件;
(4)会做到正确使用和维护计算机的主要外部设备;
(5)具备排除上网日常故障能力;
(6)具备排除日常各种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能力。
2.2.2社会能力:
(1)工作中与职员、技术人员和领导交流、合作能力;
(2)决策和执行能力;
(3)社会责任心和环境保护意识;
(4)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5)尊纪守法、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2.3方法能力:
(1)有自学能力、获取新工艺、新技术的能力;
(2)利用网络、各种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3)自我约束、身心健康与管理能力;
(4)制定工作计划、评价工作结果的能力。
3.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结合本课程特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用够用为限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面面俱到,而是在基本保持专业理论知识完整性的基础上,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岗位需要进行设计,力图达到理论知识的传授与职业岗位的需要相结合。
本课程学习领域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教学做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
将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的知识载体,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学习领域。
将学习领域分成各自独立的四个学习情境。
学习
情境描述、内容排序及学时分配见表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见表2。
表1 学习情境描述、内容排序及学时分配
表2.学习情境设计
五.学习情境教学进程安排
教学组织模式
通过项目教学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强化实践,一边讲解一边实践。
授课过程中携带各种的计算机部件,针对实物讲解。
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法。
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请企业工程师授课等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教学与计算机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结合,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再经过一周的认证学习,能达到计算机中级或高级维修工的资格。
5、教学条件
学生的能力基础要求
使用过计算机,能够使用基本的操作系统,对微型计算机的外观有了初步了解,对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有初步了解。
师资队伍的要求
本课程专任教师共有5位,高级职称3位(其中2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中级职称2位(其中实验师1位)。
(1)专任教师
①符合高校教师任职条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一定的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具有双师素质,具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
②熟悉与本课程相关的法律法规。
③熟悉与本课程相关典型企业的组织结构,了解典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流程,熟悉企业典型经济业务的业务流程。
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拆装技能,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故障排除方法,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④能采用情境教学法、六步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2)兼职教师
①行业企业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具备教师基本素质和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
②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流程。
③熟悉特定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经营管理的相关制度。
④熟悉典型经济业务在特定企业的业务流程。
⑤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相当的教学技能,能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教学资源的要求
(1)学习与实习实训条件
学习与实习实训条件有多媒体教室或一体化教室3个,有投影仪、电脑等。
硬件组装和维修室1个,有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100台。
有三个校外实训室。
学习条件主要有教材、课程标准、教案、实践指导书、常见计算机部件、多媒体课件、各种的视频图片、职业技术标准、技术手册等。
(2)教材及相关资源
本课程教材选用由本院副教授陈国先担任主编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教材于2011年6月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采用项目教学的要求编写的,项目式教学强调以章节为重点过渡到以完成项目为重点,每个项目自成体系,每个项目有目标、有实施任务、有项目小结、项目实训和项目练习,以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完成职业要求的项目。
教材参编人员有福建新中冠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世杰,还有福建中教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民。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标准和实训指导书以及实验指导书由本院教师自编。
6.教学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与评价考虑整体性,体现出课程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出学生实际水平的原则。
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的考核评价采用“过程+结果”的方式进行,即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考核评价,即为过程考核,在平时以作业和表现的方式给出成绩;二是通过对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实训报告以及期末试卷测试成绩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内容
考核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具体技能方法的掌握程度,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水平,工作方案设计实施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态度(包括出勤),工作效率(包括进度),工作质量等。
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评价方法包括作业、个人表现、教师评价(平时提问、观察)、试卷测试等进行综合评定,采用百分制。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成绩评定分数分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