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陶瓷参观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陶瓷参观学习心得
自2013年接触陶艺以来,我从自学开始、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自己摸索试验、到市里教研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但到去年下半年发现工作中遇到很多瓶颈,自己的视野不够开阔,工作中问题解决起来非常困难,研究起来事倍功半。2016年3月20日,受烟台市文化创意园烟窑陶艺社的邀请,赴淄博市参观学习。我决定充分利用这次宝贵学习机会,开阔自己视野,向陶瓷行业内专家请教,解决自己日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并且通过这次学习,切身体会陶瓷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更深入的了解陶瓷艺术内涵,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碗水。提高自己的水平,更加明确未来陶瓷教学和工作的方向。
此次参观历时3天,根据烟窑陶艺社的行程安排,主要对传统制陶工艺、现代制陶工艺、原材料生产加工、陶瓷机械器具制造进行了解;参观了博山琉璃艺术展览和山东省硅酸盐研究所;同多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进行了面对面的请教、交流。
一、为了了解教学中最常用的原料-陶泥和釉料的生产加工,我们去调研了陶艺的原料加工厂,对陶艺原材料生产和工艺有了深入的了解,与生产厂家建立了直接联系。同时参观了陶艺配套机械生产厂,将来学校陶艺教学发展需要什么原料和机械,可以直接到博山联系购买,省去了很多环节,节约开支。
二、行程中我们参观了博山的古窑村-山头镇。山头镇是博山陶瓷的发祥地,素有“陶瓷之乡”的美誉。走进村里,石板小路在匣钵砌成的围墙包裹中向远处延伸。到处充满了浓厚的传统陶艺文化气息。幽静的小巷深处除了宁静,仿佛还能闻到烟与火的味道。伴随时代发展,传统的烧窑工艺逐渐消失,置身古窑遗迹,使命感倍增,对古老的陶瓷艺术充满了敬仰和崇拜之情。深感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将民族的瑰宝进行传承。虽然我只是初学,但是我会用自己的努力,身体力行的将陶艺这门艺术之花在我们学校盛开,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投入到陶艺学习中来,提高我校的陶艺教学水平。
三、到达博山后,我们一路参观了当地有名的陶艺作坊,欣赏了陶艺家的作品,并向他们请教了陶艺制作工艺和作品创作心得。
其中陶缘堂堂主、国家一级美术师蒋玉刚老师的作品最直入人心,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朴实、无华,每件作品都是用心创作,他认为,做陶艺就是源于内心的情感,是一种胸怀,是一种表达,是自然的流露,是不需要受任何限制的。他曾做了一只非常生动的癞蛤蟆送给他的妻子,他说:“老婆,我永远都是你的癞蛤蟆。”蒋老师把自己比作一只癞蛤蟆,没事的时候看满天星斗,内心充满了对夜空的向往,癞蛤蟆(男人)的胸怀是和天空一样深邃和宽广的。他的类似观点都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以往我的教学,重心多在于关注传授给学生陶艺制作技巧,而忽略了与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的沟通,今后在教学中,应多启发引导
学生挖掘内心想法,学会真实的表达自我,不要顾及作品像不像,而是关注内心情感。同时,蒋老师也比较注重学习、吸收、借鉴其他文化内容及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佛教、道教思想,他买了很多书,说只有多读书才能给你的艺术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这是一个“老顽童”传达给我的信息,他率真、豁达的为人,正是他个人玩了30年泥巴的真实写照,作品就是他的生命,每一件作品都透着生命的气息。
接着,我们参观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杨玉芳的作坊,杨老师年近七旬,仍然在从事陶艺创作,她擅长古装仕女等人物的塑造,作品线条流畅,人物秀美,体态生动,婀娜多姿。她喜欢在色瓷、色釉的本色上稍加彩绘表现人物,使之更加淡雅柔和,质感突出。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参考,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形式,造型追求优美,工艺要更加细腻。
博山的美陶陶瓷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较为著名,近年来,这里聚集了很多老一辈和新一代陶艺家。孙波和闫玲伉俪就是其中佼佼者。他们从事陶艺美术设计多年,作品多次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奖项,选为国礼用品,被评为山东
省陶瓷艺术大师。我十分喜欢闫玲老师的陶艺作品,她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虚之淡然、归之自然”的意境,开创出以亚光、单色釉为主导的装饰风格;她十分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运用,对国画、书法颇有研究,泼墨类陶艺作品日臻成熟,同时把真、草、隶、篆融汇于陶艺中,愈发显示出陶的质朴和神韵。她告诉我,要好好练习书法,因为书法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可以很好地运用于手绘。
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和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运用到陶艺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陶艺人才。
国家一级美术师司书胜老师作品来自生活,贴近群众,许多作品都是以他身边熟悉的人为原型,因此让人喜闻乐见。然而,他的作品又高于生活,那些憨态可掬、耐人寻味、亲切动人的人物作品,倾注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超越了外在的形式技术制约,着力于作品内在的生命、情感、精神境界的创作与表现。无论是老汉还是孩子,无论是老太还是村姑,千姿百态,无一不充满了欢乐和喜庆,充盈着诙谐之趣,使观赏者受到艺术的感染而产生愉悦和共鸣。学习和借鉴司书胜老师的创作风格,运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对陶艺的表现形式有了新的认识,不拘泥于小节,感悟生活,突出情趣,让艺术贴近我们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陶艺的作品风格各异,表现手法多样,其中手绘瓷盘风格独特,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刻瓷是淄博当地最为著名的雕刻手法,题材不受局限,色彩丰富,这种表达方式很适合中小学生,以瓷盘为载体,运用绘画的形式,发挥学生的绘画天赋,表达自我,发挥想象。另外还有浮雕形式的半立体作品,都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表现形式,和瓷盘画一样,可以将作品悬挂和摆放陈列。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瓷盘画、瓷板画、半立体浮雕作为学校陶艺教学一大特色,丰富作品的内涵,可以将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其中,将作品展示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充分体现我校的陶艺校园文化特色。
四、参观了琉璃艺术展和山东硅酸盐研究所
博山艺术展览馆常年举办琉璃艺术展,琳琅满目的琉璃艺术品让人叹为观止,真是大开眼界。这些夸张的造型和色彩可以借鉴用于陶艺创作当中。
山东省硅酸盐研究所,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为领先的陶瓷生产研发基地。
我们参观了作品展厅,陶瓷作品大多专供中央领导人使用及外交礼品、国宴用瓷,资质质地坚实,薄而透,敲击声如磬,清脆悦耳,画工精细,不愧为国瓷。
高石英瓷是我国日用瓷中,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枚创造发明金牌的产品,以其特有的属性名扬世界。颜色不直白,内敛。看上去真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感觉。
研究所里有很多年轻的陶瓷艺术家正在进行艺术创作,了解到精美的陶瓷作品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还拜访了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的董善习先生的工作室,他为人谦和,举止言谈都透着一股执着的艺术气息。他给我们介绍了淄博当地比较有名的陶瓷工艺,研究所最新研制了用于刻瓷的釉料,都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