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提要] 本条以厥阳独行为例, 说明杂病的病机。
阴阳失横是一切杂病产生的基本病机。
26
[原文]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 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 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 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 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 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 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 留饮。(3)
2.以肝虚证的治法,即酸补苦助甘调为 例,说明虚证的治法。
3.提出了虚实异治的治疗原则。
14
[原文]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 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 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 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 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4
上工——见《灵枢经·卷之一·邪气 脏腑并形第四》:“善调脉者,不 待于色,能合参而行之者,为上工, 上工十全其九。行二者,为中工, 中共十全其七。行一者为下工,下 工十全其六。”上工,指医术高明 的医生。
5
治未病——这里指治未病的脏腑。
泛泛的讲,治未病有三种含义
(1)未病先防: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治谓也,夫病已成而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 而铸锥,不亦晚乎”。
呼吸短促
36
[原文] 师曰:息摇肩者, 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 息张口短气者,肺痿唾沫。 (5)
37
[提要] 本条论述望呼吸形态诊 察肺部疾病的方法。
1.呼吸困难,两肩上耸,为实邪壅塞胸 中。
2.呼吸时引胸中气逆,为胸中实邪阻塞 气道,肺气不降而致咳嗽。
3.呼吸时张口短气,见于肺痿,其主症 是咳吐涎沫。
9
四季脾王——王,音义通旺。脾属土, 土寄旺于四季,故云四季脾旺。《素 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 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 不得独主于时也。”此处可理解为一 年四季脾气都很旺健之意。
10
补用酸——酸药以补肝之体。因 肝的生理特点是体阴而用阳,肝 虚证多是肝阴虚。
11
助用——即佐用。示人用量不可过重, 药味不宜过多,因为肝阴虚所生之热 与火均为虚热虚火,用量过大容易化 燥伤阴
20
[提要]本条论述五邪的性质及致 病规律。
1.五邪——指大邪(风邪)、小邪(寒 邪)、清邪(雾露之邪)、浊邪(水
2.五邪的性质及致病规律可概括如下:
21
五邪 性质
致病规律
受邪时间
伤人部位
脉象
风邪
其性散漫
午前
体表部位
脉浮
寒邪 湿邪 雾邪 饪之邪
紧束收敛 重浊下沉 清扬上浮
宿食
薄暮
较深偏里部位
势缓,不易传变; (3)新病多实证,久病多虚证,新病
实邪容易乘久病正虚之机内陷而加重 旧(久)病
43
[原文] 五脏病各有所得者 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 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 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16)
44
[提要] 本条论述应根据五脏喜 恶进行治疗和护理原则
药物、饮食、居处环境适应病情则疾 病向愈,反之则会加重病情
17
2.发病学说:
对于疾病的发生,张仲景概括为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内传脏腑; 二者,皮肤受邪在四肢九窍、血脉等体
表部位流传; 三者,房室过度、金刃虫兽伤害致病。 仲景发病学说的特点是以脏腑经络分内
外,六淫邪气为主要致病原因,以邪正 力量的对比决定病位的深浅。
18
3.预防原则 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保证“五脏元真 通畅”,具体预防措施归纳为:
(1)养正气; (2)守法纪; (3)防灾害;
(4)慎房室 ; (5)节饮食; (6)调寒热。
19
[原文]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大邪中表,小邪中里, 饪之邪,从 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 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 露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 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 伤经,极热伤络。(13)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 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覚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 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 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 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 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2)
15
45
[原文] 五脏病各有所得者 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 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 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16)
46
[提要] 本条论述审因论治的原则。
论治杂病,必须首先辨明病因,才能 进行有效的治疗
47
[原文] 师曰:寸脉沉大而滑, 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 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 何谓也?师曰:唇口青,身冷,为入 脏即死;如身和,汗自出,为入腑即 愈。(11)
40
[原文]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 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 也。(15)
41
[提要] 本条论述新久(旧)同 病时的先后缓急治则。 1. 痼疾——是指久治不愈的疾病,
也称久病或旧病;卒病是指突然发 生的新病。 2.在新久(旧)同病的情况下,宜 先治新病,后治久(旧)病。
42
原因:
(1)新病易治,久病难疗; (2)新病病势急,容易传变,久病病
23
[提要] 本条论述自然界的气候 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时令与气候保持正常,人就不会发生 疾病。
时令与气候不正常,人就容易患病。 异常的气候变化有四:未至而至、至
而不至、至而不去、至而太过。
24
[原文] 问曰:经云:“厥 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 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 (10)
脏腑经络先后病篇
本篇对杂病的病因、病机、 诊断、治则及预防等方面, 作了原则性的提示,在全 书中具有纲领性的意义。
1
[原文]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 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 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 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 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 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 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 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2)早期治疗:如《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 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 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3)既病防传:治疗可能传遍但暂时未病的脏腑。 本条文即此含义。
6
实脾——即调补脾脏
7
为什么肝病传脾?
《素问·玉机真藏论》“五脏相通,移 皆有次,五脏有病,各传其所胜”。
27
[提要] 本条论述面部望诊的临 床应用。
面部Fra Baidu bibliotek诊主要包括鼻头、面部及目睛的色泽变化。
1.望鼻头:鼻头色青又见腹中痛、极度怕冷者, 预后差;鼻头色微黑主水气为患。
2.望目:两目直视不能转动者,属痉病,难治。 3.望面色:面色黄既可见于寒饮停留胸隔证,也
可见于便难患者;面色白见于失血过多患者;若 失血后面微赤者预后差。面色黑主虚劳;面色赤 主外感风热;面色鲜明为水饮久留为患。
38
[原文] 问曰:病有急当救 里救表者何?师曰:病,医下 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 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 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10)
39
[提要] 本条论述表里同病时的 先后缓急治则
表里同病,应根据病情缓急而采用 “急者先治”的原则,若在里证为急 的情况下,宜采用先表后里的原则。
若脉象和气色的变化与四时相符属正 常的色脉。
若脉象与气色的变化与四时不符则为 病色病脉。
34
[原文] 师曰:病人脉浮者 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 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 必短气而極也。(9)
35
[提要] 本条说明同一脉象出现 的部位不同,主病各不相同。
1.寸脉浮主表证。 2.尺脉浮主里虚,症见腰痛背强不能行,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意也。 余脏准此。(1)
2
[提要] 本条从人体内 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出 发,以肝病为例说明治未 病的思想,并提出虚实异 治的治疗原则
3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叫治未 病、为什么要治未病以及怎样 治未病
第二自然段指出肝虚证的治疗 方法
第三自然段提出虚实异治的治 疗原则
[提要]本条从整体观念出发,论 述疾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预防思想 和早期治疗措施。
1.整体观念 2.发病学说 3.预防原则 ⒋早期治疗原则
16
1.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正 常的气候有益于人与其它生物的生长发 育,而反常的气候就会影响人与其他生 物,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而发病与否, 关键还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
2.吸气浅促,说明病在上焦,由肺气大虚所致, 为难治
3.吸气深长而困难,说明病在下焦,由元气衰竭, 肾不纳气所致,为难治。
若呼吸时全身振振动摇,元气衰惫,正气不支, 为不治。
30
[原文] 师曰:病人语声寂 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 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 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4)
50
[提要] 本条以浸淫疮的传变为 例,说明可以根据观察病势的方法判 断疾病的预后。
入脏与入腑代表疾病的发展趋势。 判断疾病预后的方法是入脏即死,入
腑即愈,即病邪由表入里者预后差; 由里出表者预后好。
51
脏腑经络先后病篇小结
52
养正气
守法纪
防灾害 未病先防 慎房室
下半身和关节部 位
上半身及皮肤腠 理
脾胃
脉紧
22
[原文]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 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 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 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 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 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 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 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 时,此为至而太过也。(8)
《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 己所生而侮所不胜”
因木克土,故肝脏有病必向脾脏传变。 故在治疗肝病时首先应当调补脾脏, 杜绝肝邪的蔓延。
8
肝病传脾的条件
尤在泾:“肝脏病唯虚者受之,而实 者不受;脏邪唯实者能传,而虚者不 传”。说明疾病的传变必须具备两个 条件:一是已病脏腑邪实,二是未病 脏腑正虚。以肝病为例,即在肝实脾 虚的情况下肝病才能传脾。
31
[提要] 本条论述闻诊在诊疗中 的应用。
1.语声寂然喜惊呼者,为病在关节。 2.语声低微而不清澈,为痰浊窒塞心膈。 3.语声细小而长,为头痛。
32
[原文] 师曰:寸口脉动者, 因其旺时而动,假令肝旺色青, 四时各随其色。肝色青而反色 白,非其时色脉,皆当病。 (7)
33
[提要]本论述与四时五色相结合 的诊病方法。
28
[原文] 师曰:吸而微数, 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 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 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 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 治。(6)
29
[提要] 本条论述望呼吸形态以诊 察疾病部位和轻重程度的方法。
1.吸气短促,说明病在中焦,有虚实之分,实证 多由中焦实邪阻滞,气不得降而致,治宜通下; 虚证由宗气衰竭,肾不纳气所致,为不治。
48
[提要] 本条以卒厥为例,说明 根据病位深浅判断疾病预后的道理
1.脏与腑分别代表脏病的深与浅。 2.判断疾病预后的方法是入脏即死,入
腑即愈。即病情深重者预后差;病情 轻浅者预后好。
49
[原文] 问曰:脉脱入脏即 死,入腑即愈,何谓也?师曰: 非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 淫疮,从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 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病 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12)
焦苦——炒焦炮制。苦入心,心为肝 之子,子能令母实。炒焦后性禀温热 入心,使心气旺而助其肝用。再者苦 寒药容易败胃,炒焦后避免败胃的副 作用
12
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甘入脾
13
本条小结
1.治未病即是预防疾病从已病脏腑向未 病脏腑传变。如:肝病容易向脾脏传 变,那么,在肝邪尚未向脾脏传变之 前即行调补脾脏,这就是“治未病”。 其目的是截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阻止 疾病蔓延、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