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起搏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类
无
Ⅱa类 有症状的反复发作的定上速,导管 消融和/或药物不能控制发作或产生 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起搏可重复终 止者。(证据级别C)
Ⅱb类
起搏剌激可重复终止的反复发作的 室上速或房扑,起搏治疗可作为药物或 导管消融的替代方法。(证据级别C)
Ⅲ类
5.2 起搏预防心动过速发作的建议
(1)起搏使心动过速的频率加快或 转为颤动者。
nV来自百度文库
0.4 0.2 0.0 -0.2
-0.4 :28 :29
0.4 0.2 0.0
-0.2
-0.4 :36 :37
0.4 0.2 0.0
-0.2
-0.4 :44 :45
• 伴有6秒钟间歇的心动过缓 和室性早搏
• 停用抗癫痫药物 • 安装双腔起搏器
病例二:心脏传导阻滞
临床背景: 56 岁女性 9个多月有7次昏厥发作 因跌倒致切挫伤
一根导线安置在 心房
一根导线安置在 心室
3、多部位起搏
4、新型起搏器
五、起搏器参数及程控
起搏器及ICD植入指南(2003)
此次指南是对1992,1998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 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 生理杂志》编辑部公布的“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和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1CD)指南”的修定或增补, 其修订原因是基于国外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起搏 器和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工程技术的改进,以及我们对 缓慢性及过速性心律失常器械治疗后且然病史的认识。 为与国际接轨,修订稿参照了ACC/AHA/ NASPE 2002指南报告。
(4)I度或Ⅱ度房室阻滞,伴有类似 起搏器综合征的症状,经临时性房室 顺序起搏证明可以消除该症状。(证据 级别:B)
Ⅱb类 (1)显著的Ⅰ度房室阻滞(>0.30s)伴有左
心功能障碍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缩短AV 间期可改善其血液动力学,可能是通过降低其 左心房充盈压之故。(证据级别:C)
(2)神经肌肉疾患伴有房室阻滞,例如肌 紧张性肌萎缩,Keams-Sayre综合征,Erb氏肌 萎缩(肢-带),腓骨肌萎缩等,伴有任何程度的 房室阻滞(包括I度房室阻滞),不论有无症状, 因为这些疾病具有不可预测的房室传导疾病的 进展。(证据级别:B)
Ⅱb 持续性Ⅱ度或Ⅲ度房室阻滞位于 房室结水平。(证据级别:B) Ⅲ类
(1)一过性房室阻滞而无心室内 传导障碍。(证据级别:B)
(2)一过性房室阻滞伴有单纯性 左前分支阻滞。(证据级别:B)
(3)获得性左前分支阻滞而无房室 阻滞。(证据级别:B)
(4)持续性Ⅰ度房室阻滞伴有束 支阻滞,此束支阻滞是陈旧的或者不 知它已存在多久。(证据级别:B)
(2)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的有 症状的房颤,伴有窦房结功能减低。 (证据级 别B)
Ⅲ类
(1)频发或复杂室性异位激动,不 伴持续性室速,无长QT综合征。
(2)可逆转的尖端扭转性室速。
6.颈动脉窦超敏和租神经心源性晕厥患者 起搏治疗建议
Ⅰ类 颈动脉窦刺激引起的反复晕厥;在未使用任
何抑制窦房结或房室传导药物的情况下,轻微 压迫颈动脉窦可导致室性停搏超过3s(证据级别:
指南中依据的资料来源于多个多中心 临床随访试验则将其定为A级。若资料来 源于有限的临床试验,如包括的临床病例 较少或设计合理的非随机试验资料或为观 察性注册资料,其依据程度为B级。以专 家们的共同认识为主要来源的建议则定为 C级。
依据ACC/AHA的标准,将器械治疗的 适应证分为三类。
Ⅰ类:有证据和/或公认该操作或治疗 是有益的、有用的及有效的。
Ⅱb 类 神经肌肉症患伴有任何程度的分 支阻滞,例如肌紧张性肌萎缩, Kearns-Sayre综合征,Erb氏肌萎缩(肢带),排骨肌萎缩等,不论有无症状, 因为这些疾病具有不可预测的房室传 导疾病的进展。(证据级别:C)
Ⅲ类 (1)分支阻滞不伴有房室阻滞, 也无症状。(证据级别:B) (2)分支阻滞伴有Ⅰ度房室阻 滞,没有症状。(证据级别:B) 3.伴随急性心肌梗死的房室阻 滞的起搏治疗
窦房结功能障碍永久性起搏治疗的 建议
Ⅰ类 (1)窦房结功能障碍导致有症状的 心动过缓,包括频繁的有症状的窦性停 搏;必须使用某种类型和剂量的药物进 行治疗,这些药物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 并产生症状者。(证据级别:C) (2)窦房结变时功能不佳而引起症 状者。(证据级别:C)
Ⅱa类 (1)自发或药物诱发的窦房结功能 低下,心率<40bpm,虽有心动过缓的 症状,但未证实症状与心动过缓有关。 (2)无法解释原因的晕厥,存在窦 房结功能异常或电生理检查诱发者。 (证据级别:C)
(4)先天性Ⅲ度房室阻滞伴有宽QRS波
逸搏心律、复杂的室性异位节律或心功能不 全。(证据级别:B)
(5)婴幼儿先天性Ⅲ度房室阻滞,心室率 不超过50~55bpm,或者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和 心室率不超过70bpm。(证据级别:B,C)
(6)间隙依赖性持续性室速,伴有或不伴 有长QT间期,起搏治疗被证明有效。(证据 级别:B)
C) Ⅱa类 (1)反复晕厥,无明确刺激因素,有心脏过度
抑制反应。(证据级别:C) (2)有明显症状和反复神经心源性晕厥,与自
发性或倾斜试验中心动过缓有关。(证据级别:
B)
Ⅲ类 (1) 对 于 颈 动 脉 窦 刺 激 的 过 度 强 烈 的心脏抑制反应,无症状或头晕等。 (证据级别:C) (2)反复晕厥、眩晕或头晕,而不 伴随过度心脏抑制反应(证据级别:C) (3)条件性血管迷走性晕厥,消除条 件通常有效。(证据级别:C)
•P波活动后有2分钟的心脏停搏 •无交界性逸搏心率 • 4 个室性搏动后逐渐恢复正常传导 •诊断为希氏束下房室传导阻滞 •安装双腔起搏器
病例三:窦性静止
临床背景: 83 岁女性 昏厥发作后送至急诊室 跌落在散热器上,导致烧伤和跟腱伤
10秒钟的缓慢心率后出现8秒钟的窦性静止 安装起搏器 患者再无昏厥发作
二、心脏起搏器的基本组成
起搏器由三部分组成:
脉冲发生器 导线 电极-心脏接触面
三、NBG 代码
I 起搏心腔
II 感知心腔
III 感知应答
方式
IV
程控/频率适应
功
能
V: 心室
V: 心室
T: 触发
A: 心房
A: 心房
I: 抑制
D: 双腔 (A+V)
O: 无
D: 双腔 (A+V)
B)
2.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永久性 起搏建议
Ⅰ类 (1)间歇性Ⅲ度房室阻滞。(证据 级别:B) (2)Ⅱ度Ⅱ型房室阻滞。(证据级 别:B) (3)交替性束支阻滞。(证据级别: C)
Ⅱa类 (1)不能证明晕厥系由于房室阻滞,而其它 可能原因,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 已被排除。(证据级别:B) (2)无症状患者,恰好于电生理检查中发现 HV间期显著延长(≥100ms)。(证据级别:B) (3)恰好于电生理检查中发现有调搏诱发的 非生理性His束下阻滞。(证据级别:B)
Ⅱb类
清醒状态下心率长期慢于40bpm, 但症状轻微。(证据级别:C)
Ⅲ类
(1)无症状的患者,包括长期应用 药物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40bpm)。
(2)虽有类似心动过缓的症状,但 证实该症状并非窦性心动过缓引起。
(3)非必须应用的药物引起的有症 状的心动过缓。
5.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起搏经过 和预防自动检测和起搏终止心动过速 永久性起搏的建议。
Ⅱ类:对该操作及治疗的有益性/有效 性有相矛盾的证据及分歧的意见。
Ⅱa:多数证据及意见倾向于该治疗是有 益/有效的。
Ⅱb:证据及意见不能确定该治疗的有益 性/有效性。
Ⅲ类:有证据和/公认该操作及治疗是无 益/无效的,且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害的。
Ⅰ.永久起搏的适应证
成人获得性房室阻滞永久性起搏建议
Ⅱ类
(1)任何解剖水平的Ⅲ度和高Ⅱ度房 室阻滞,伴有任一下列情况者:
Ⅱa类 (1)慢-快综合征需要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地高辛除外)。(证据级别:C) (2)先天性Ⅲ度房室阻滞,1岁以上,平均 心率低于50次/分,有长达两个或三个心动周
期的长间歇,或者伴有变时功能不良引起的 症状。(证据级别:B) (3)长QT综合征们有2:1房室阻滞或Ⅲ房室 阻滞。(评级级别:B)
(2)存在具有快速前传功能的房室 旁道,无论房室旁道是否参予心动过速。
起搏预防心动过速发作的建议
Ⅰ类
伴或不伴长QT间期的间歇依赖型持续 性室速患者,业已证实起搏治疗有效。 (证据级别C)
Ⅱa类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高危病人。(证据级 别C)
Ⅱb类
(1)房室折返或房室结折返性室上速, 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无效。(证据级别C)
心肌梗死急性期后永久性的起搏建议
(1)急性心肌梗死后,持续性Ⅱ度房 室阻滞呈希-浦系内双侧束支阻滞;或希浦系内或下的Ⅲ度房室阻滞。(证据级 别:B)
(2)一过性高度(Ⅱ度或Ⅲ度)位于 房室结以下的房室阻滞,并伴有束支阻 滞。如果阻滞位置不能肯定,可能需行 电生理检查。(证据级别:B)
(3)持续存在和有症状的Ⅱ度或Ⅲ 度房室阻滞。(证据级别:C)
e 心脏手术后房室阻滞已无恢复希望。(证据级别: C)f神经肌肉疾患伴有房室阻滞,例如肌紧张性肌萎缩, Kearns-Sayre综合征,Erb氏肌萎缩(肢-带),腓骨肌萎 缩等,不论有无症状,因为这些疾病具有不可预测的 房室传导疾病的进展。(证据级别:B)
(2)Ⅱ度房室阻滞,不论其类型与阻滞位置, 有心动过缓的症状。(证据级别:B)
(4)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患者伴有 无症状性心动过缓,静息时心率低于 40bpm,或有长间隙超过3s。(证据级别: C)
(5)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伴有因窦性心 动过缓或丧失房室同步所致的血流动力学 障碍。(证据级别:C)
a 由于房室阻滞所致的有症状的心动 过缓(包括心力衰竭)。(证据级别:C)
b 由于心律失常及其它医疗情况需用 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又能导致症状性心动 过缓。(证据级别:C)
c 证明心搏停顿≥3s,或清醒时逸搏心率慢于40bpm, 无症状者。(证据级别:B,C)
d 房室结经导管消融后。(证据级别:B,C)对 此没有试验来评价不予起搏的后果,事实上这种情况 总是给予起搏的,除非施行的是房室交界区改良术。
Ⅱa类
(1)任何解剖水平的Ⅲ度房室阻滞,无症状, 但清醒时平均心室率为40bpm或稍快,特别是伴 有心脏扩大或左心功能障碍。(证据级别:B,C)
(2)无症状的Ⅱ度Ⅱ型房室阻滞伴以窄QRS 波。当Ⅱ度Ⅱ型房室阻滞伴以宽QRS波,则成 为起搏的I级适应证
(请参阅下节关于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的起搏)。
(3)无症状的位于His束内或His束下 的Ⅱ度Ⅰ型房室阻滞,恰好在为其他 原因而作的电生理检查中发现。(证据 级别:B)
7、儿童、青少年及先天性心脏病人起搏治疗 的建议
I类 (1)高Ⅱ度或Ⅲ度房室阻滞伴有症状性心动 过缓、心功能不全或者低心排血量。(证据级 别:C) (2)有窦房结功能不良症状,窦房结功能不 良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心动过缓。(证据级 别:B) (3)术后高Ⅱ度或Ⅲ度房室阻滞已持续7天以 上,预计不能恢复。(证据级别:B,C)
O: 无
D: 双重 (T+I)
O: 无
S: 单腔
S: 单腔
(A 或 V) (A 或 V)
P: 简单程控 M: 多项程控
C: 遥测 R: 频率适应 O: 无
V
抗心动过速
功
能
P: 起搏
S: 电击
D: 双重 (P+S ) O:无
四、起搏器分类
1、单腔起搏系统
一根导线安置在心房或心室
2、双腔起搏系统
人工心脏起搏器 临床应用及进展
一、发展简史
病例一:SSS
临床背景: 74 岁男性,生活自理 多次出现昏厥和癫痫样发作
08:23:2 1
:21
8:23:29
:29
08:23:3 7
:37
:22 :23 :30 :31 :38 :39
:24 :25 :32 :33 :40 :41
:26 :27 :34 :35 :42 :43
Ⅲ类 (1) 无 症 状 的 I 度 房 室 阻 滞 。 ( 证 据 级 别 : B)(也请参阅“慢性双分支及三分支阻滞的起搏 治疗”章节) (2)无症状的Ⅱ度Ⅰ型房室阻滞,位于His 束以上(房室结)或已知不在His束以内或以下。 (证据级别:B,C) (3)房室阻滞可望恢复或不大可能复发(例如 药物中毒、雷姆“Lyme”氏病、或发生于睡眠 呼吸暂停综合征低氧时而无症状)。(证据级别:
无
Ⅱa类 有症状的反复发作的定上速,导管 消融和/或药物不能控制发作或产生 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起搏可重复终 止者。(证据级别C)
Ⅱb类
起搏剌激可重复终止的反复发作的 室上速或房扑,起搏治疗可作为药物或 导管消融的替代方法。(证据级别C)
Ⅲ类
5.2 起搏预防心动过速发作的建议
(1)起搏使心动过速的频率加快或 转为颤动者。
nV来自百度文库
0.4 0.2 0.0 -0.2
-0.4 :28 :29
0.4 0.2 0.0
-0.2
-0.4 :36 :37
0.4 0.2 0.0
-0.2
-0.4 :44 :45
• 伴有6秒钟间歇的心动过缓 和室性早搏
• 停用抗癫痫药物 • 安装双腔起搏器
病例二:心脏传导阻滞
临床背景: 56 岁女性 9个多月有7次昏厥发作 因跌倒致切挫伤
一根导线安置在 心房
一根导线安置在 心室
3、多部位起搏
4、新型起搏器
五、起搏器参数及程控
起搏器及ICD植入指南(2003)
此次指南是对1992,1998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 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 生理杂志》编辑部公布的“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和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1CD)指南”的修定或增补, 其修订原因是基于国外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起搏 器和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工程技术的改进,以及我们对 缓慢性及过速性心律失常器械治疗后且然病史的认识。 为与国际接轨,修订稿参照了ACC/AHA/ NASPE 2002指南报告。
(4)I度或Ⅱ度房室阻滞,伴有类似 起搏器综合征的症状,经临时性房室 顺序起搏证明可以消除该症状。(证据 级别:B)
Ⅱb类 (1)显著的Ⅰ度房室阻滞(>0.30s)伴有左
心功能障碍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缩短AV 间期可改善其血液动力学,可能是通过降低其 左心房充盈压之故。(证据级别:C)
(2)神经肌肉疾患伴有房室阻滞,例如肌 紧张性肌萎缩,Keams-Sayre综合征,Erb氏肌 萎缩(肢-带),腓骨肌萎缩等,伴有任何程度的 房室阻滞(包括I度房室阻滞),不论有无症状, 因为这些疾病具有不可预测的房室传导疾病的 进展。(证据级别:B)
Ⅱb 持续性Ⅱ度或Ⅲ度房室阻滞位于 房室结水平。(证据级别:B) Ⅲ类
(1)一过性房室阻滞而无心室内 传导障碍。(证据级别:B)
(2)一过性房室阻滞伴有单纯性 左前分支阻滞。(证据级别:B)
(3)获得性左前分支阻滞而无房室 阻滞。(证据级别:B)
(4)持续性Ⅰ度房室阻滞伴有束 支阻滞,此束支阻滞是陈旧的或者不 知它已存在多久。(证据级别:B)
(2)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的有 症状的房颤,伴有窦房结功能减低。 (证据级 别B)
Ⅲ类
(1)频发或复杂室性异位激动,不 伴持续性室速,无长QT综合征。
(2)可逆转的尖端扭转性室速。
6.颈动脉窦超敏和租神经心源性晕厥患者 起搏治疗建议
Ⅰ类 颈动脉窦刺激引起的反复晕厥;在未使用任
何抑制窦房结或房室传导药物的情况下,轻微 压迫颈动脉窦可导致室性停搏超过3s(证据级别:
指南中依据的资料来源于多个多中心 临床随访试验则将其定为A级。若资料来 源于有限的临床试验,如包括的临床病例 较少或设计合理的非随机试验资料或为观 察性注册资料,其依据程度为B级。以专 家们的共同认识为主要来源的建议则定为 C级。
依据ACC/AHA的标准,将器械治疗的 适应证分为三类。
Ⅰ类:有证据和/或公认该操作或治疗 是有益的、有用的及有效的。
Ⅱb 类 神经肌肉症患伴有任何程度的分 支阻滞,例如肌紧张性肌萎缩, Kearns-Sayre综合征,Erb氏肌萎缩(肢带),排骨肌萎缩等,不论有无症状, 因为这些疾病具有不可预测的房室传 导疾病的进展。(证据级别:C)
Ⅲ类 (1)分支阻滞不伴有房室阻滞, 也无症状。(证据级别:B) (2)分支阻滞伴有Ⅰ度房室阻 滞,没有症状。(证据级别:B) 3.伴随急性心肌梗死的房室阻 滞的起搏治疗
窦房结功能障碍永久性起搏治疗的 建议
Ⅰ类 (1)窦房结功能障碍导致有症状的 心动过缓,包括频繁的有症状的窦性停 搏;必须使用某种类型和剂量的药物进 行治疗,这些药物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 并产生症状者。(证据级别:C) (2)窦房结变时功能不佳而引起症 状者。(证据级别:C)
Ⅱa类 (1)自发或药物诱发的窦房结功能 低下,心率<40bpm,虽有心动过缓的 症状,但未证实症状与心动过缓有关。 (2)无法解释原因的晕厥,存在窦 房结功能异常或电生理检查诱发者。 (证据级别:C)
(4)先天性Ⅲ度房室阻滞伴有宽QRS波
逸搏心律、复杂的室性异位节律或心功能不 全。(证据级别:B)
(5)婴幼儿先天性Ⅲ度房室阻滞,心室率 不超过50~55bpm,或者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和 心室率不超过70bpm。(证据级别:B,C)
(6)间隙依赖性持续性室速,伴有或不伴 有长QT间期,起搏治疗被证明有效。(证据 级别:B)
C) Ⅱa类 (1)反复晕厥,无明确刺激因素,有心脏过度
抑制反应。(证据级别:C) (2)有明显症状和反复神经心源性晕厥,与自
发性或倾斜试验中心动过缓有关。(证据级别:
B)
Ⅲ类 (1) 对 于 颈 动 脉 窦 刺 激 的 过 度 强 烈 的心脏抑制反应,无症状或头晕等。 (证据级别:C) (2)反复晕厥、眩晕或头晕,而不 伴随过度心脏抑制反应(证据级别:C) (3)条件性血管迷走性晕厥,消除条 件通常有效。(证据级别:C)
•P波活动后有2分钟的心脏停搏 •无交界性逸搏心率 • 4 个室性搏动后逐渐恢复正常传导 •诊断为希氏束下房室传导阻滞 •安装双腔起搏器
病例三:窦性静止
临床背景: 83 岁女性 昏厥发作后送至急诊室 跌落在散热器上,导致烧伤和跟腱伤
10秒钟的缓慢心率后出现8秒钟的窦性静止 安装起搏器 患者再无昏厥发作
二、心脏起搏器的基本组成
起搏器由三部分组成:
脉冲发生器 导线 电极-心脏接触面
三、NBG 代码
I 起搏心腔
II 感知心腔
III 感知应答
方式
IV
程控/频率适应
功
能
V: 心室
V: 心室
T: 触发
A: 心房
A: 心房
I: 抑制
D: 双腔 (A+V)
O: 无
D: 双腔 (A+V)
B)
2.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永久性 起搏建议
Ⅰ类 (1)间歇性Ⅲ度房室阻滞。(证据 级别:B) (2)Ⅱ度Ⅱ型房室阻滞。(证据级 别:B) (3)交替性束支阻滞。(证据级别: C)
Ⅱa类 (1)不能证明晕厥系由于房室阻滞,而其它 可能原因,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 已被排除。(证据级别:B) (2)无症状患者,恰好于电生理检查中发现 HV间期显著延长(≥100ms)。(证据级别:B) (3)恰好于电生理检查中发现有调搏诱发的 非生理性His束下阻滞。(证据级别:B)
Ⅱb类
清醒状态下心率长期慢于40bpm, 但症状轻微。(证据级别:C)
Ⅲ类
(1)无症状的患者,包括长期应用 药物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40bpm)。
(2)虽有类似心动过缓的症状,但 证实该症状并非窦性心动过缓引起。
(3)非必须应用的药物引起的有症 状的心动过缓。
5.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起搏经过 和预防自动检测和起搏终止心动过速 永久性起搏的建议。
Ⅱ类:对该操作及治疗的有益性/有效 性有相矛盾的证据及分歧的意见。
Ⅱa:多数证据及意见倾向于该治疗是有 益/有效的。
Ⅱb:证据及意见不能确定该治疗的有益 性/有效性。
Ⅲ类:有证据和/公认该操作及治疗是无 益/无效的,且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害的。
Ⅰ.永久起搏的适应证
成人获得性房室阻滞永久性起搏建议
Ⅱ类
(1)任何解剖水平的Ⅲ度和高Ⅱ度房 室阻滞,伴有任一下列情况者:
Ⅱa类 (1)慢-快综合征需要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地高辛除外)。(证据级别:C) (2)先天性Ⅲ度房室阻滞,1岁以上,平均 心率低于50次/分,有长达两个或三个心动周
期的长间歇,或者伴有变时功能不良引起的 症状。(证据级别:B) (3)长QT综合征们有2:1房室阻滞或Ⅲ房室 阻滞。(评级级别:B)
(2)存在具有快速前传功能的房室 旁道,无论房室旁道是否参予心动过速。
起搏预防心动过速发作的建议
Ⅰ类
伴或不伴长QT间期的间歇依赖型持续 性室速患者,业已证实起搏治疗有效。 (证据级别C)
Ⅱa类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高危病人。(证据级 别C)
Ⅱb类
(1)房室折返或房室结折返性室上速, 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无效。(证据级别C)
心肌梗死急性期后永久性的起搏建议
(1)急性心肌梗死后,持续性Ⅱ度房 室阻滞呈希-浦系内双侧束支阻滞;或希浦系内或下的Ⅲ度房室阻滞。(证据级 别:B)
(2)一过性高度(Ⅱ度或Ⅲ度)位于 房室结以下的房室阻滞,并伴有束支阻 滞。如果阻滞位置不能肯定,可能需行 电生理检查。(证据级别:B)
(3)持续存在和有症状的Ⅱ度或Ⅲ 度房室阻滞。(证据级别:C)
e 心脏手术后房室阻滞已无恢复希望。(证据级别: C)f神经肌肉疾患伴有房室阻滞,例如肌紧张性肌萎缩, Kearns-Sayre综合征,Erb氏肌萎缩(肢-带),腓骨肌萎 缩等,不论有无症状,因为这些疾病具有不可预测的 房室传导疾病的进展。(证据级别:B)
(2)Ⅱ度房室阻滞,不论其类型与阻滞位置, 有心动过缓的症状。(证据级别:B)
(4)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患者伴有 无症状性心动过缓,静息时心率低于 40bpm,或有长间隙超过3s。(证据级别: C)
(5)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伴有因窦性心 动过缓或丧失房室同步所致的血流动力学 障碍。(证据级别:C)
a 由于房室阻滞所致的有症状的心动 过缓(包括心力衰竭)。(证据级别:C)
b 由于心律失常及其它医疗情况需用 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又能导致症状性心动 过缓。(证据级别:C)
c 证明心搏停顿≥3s,或清醒时逸搏心率慢于40bpm, 无症状者。(证据级别:B,C)
d 房室结经导管消融后。(证据级别:B,C)对 此没有试验来评价不予起搏的后果,事实上这种情况 总是给予起搏的,除非施行的是房室交界区改良术。
Ⅱa类
(1)任何解剖水平的Ⅲ度房室阻滞,无症状, 但清醒时平均心室率为40bpm或稍快,特别是伴 有心脏扩大或左心功能障碍。(证据级别:B,C)
(2)无症状的Ⅱ度Ⅱ型房室阻滞伴以窄QRS 波。当Ⅱ度Ⅱ型房室阻滞伴以宽QRS波,则成 为起搏的I级适应证
(请参阅下节关于慢性双分支和三分支阻滞的起搏)。
(3)无症状的位于His束内或His束下 的Ⅱ度Ⅰ型房室阻滞,恰好在为其他 原因而作的电生理检查中发现。(证据 级别:B)
7、儿童、青少年及先天性心脏病人起搏治疗 的建议
I类 (1)高Ⅱ度或Ⅲ度房室阻滞伴有症状性心动 过缓、心功能不全或者低心排血量。(证据级 别:C) (2)有窦房结功能不良症状,窦房结功能不 良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心动过缓。(证据级 别:B) (3)术后高Ⅱ度或Ⅲ度房室阻滞已持续7天以 上,预计不能恢复。(证据级别:B,C)
O: 无
D: 双重 (T+I)
O: 无
S: 单腔
S: 单腔
(A 或 V) (A 或 V)
P: 简单程控 M: 多项程控
C: 遥测 R: 频率适应 O: 无
V
抗心动过速
功
能
P: 起搏
S: 电击
D: 双重 (P+S ) O:无
四、起搏器分类
1、单腔起搏系统
一根导线安置在心房或心室
2、双腔起搏系统
人工心脏起搏器 临床应用及进展
一、发展简史
病例一:SSS
临床背景: 74 岁男性,生活自理 多次出现昏厥和癫痫样发作
08:23:2 1
:21
8:23:29
:29
08:23:3 7
:37
:22 :23 :30 :31 :38 :39
:24 :25 :32 :33 :40 :41
:26 :27 :34 :35 :42 :43
Ⅲ类 (1) 无 症 状 的 I 度 房 室 阻 滞 。 ( 证 据 级 别 : B)(也请参阅“慢性双分支及三分支阻滞的起搏 治疗”章节) (2)无症状的Ⅱ度Ⅰ型房室阻滞,位于His 束以上(房室结)或已知不在His束以内或以下。 (证据级别:B,C) (3)房室阻滞可望恢复或不大可能复发(例如 药物中毒、雷姆“Lyme”氏病、或发生于睡眠 呼吸暂停综合征低氧时而无症状)。(证据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