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失血患者大量输注血液制剂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临床观察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临床观察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4-06-25T14:33:17.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4期供稿作者:古力米娜?玉山[导读] 总之,在对于急性失血患者进行治疗时,联合输注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治疗方式比单独输注其中之一有很好的疗效。

古力米娜?玉山(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830054)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三种方法及其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收治的急性大出血患者共245例。

将其随机分为3组,试验A组给予采血小板单独输注治疗,试验B组给予用冷沉淀凝血因子单独输注治疗,试验C组给予联合输注治疗。

对3组患者输注后1-2h的有效止血率、平均止血时间、24h内悬浮红细胞续用量,检测治疗前后的PT、APTT、TT、PLT、Fbg,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试验C组与试验A、B组相比,止血效果较好,有效止血率大大增高,止血时间缩短。

结论对于急性大失血患者,联合输注与单独输注相比更有效。

【关键词】急性大失血联合输注血小板冷沉淀【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121-02 急性大失血被认为是急诊的危重症之一,在急诊病房极为常见,其起病急、发展快,短期内即可引起患者血容量、红细胞浓度急剧下降、极易造成失血性休克,甚至引起死亡[1]。

对于此类患者,一般要进行输血或输液的治疗手段,并进行及时的护理,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

为探讨急性大失血患者最佳的治疗手段,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们选择我院在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由于创伤、消化道大出血、宫外孕破裂等引起的急性大出血患者245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126例,年龄在18-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1±12.6)岁。

所有患者的输血量均超过3500ml。

2 研究方法2.1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试验A组给予采血小板单独输注治疗,共72例,给予单采血小板10U;试验B组给予用冷沉淀凝血因子单独输注治疗,共80例,给予冷沉淀凝血因子10U;试验C组给予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联合输注治疗,共93例,先后给予血小板10U和冷沉淀凝血因子10U。

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

DOI:10.19368/ki.2096-1782.2023.13.050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急性大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孙鑫1,张钰蓓2,葛镇镇31.江苏省镇江市中心血站,江苏镇江212000;2.镇江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镇江212000;3.镇江市中医院医务科,江苏镇江212000[摘要]目的观察大出血患者采用不同比例成分输血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4月镇江市中医院应用大量输血的患者71例,根据输注血浆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比例分为3组,其中16例低比例组(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1∶3),37例中比例组(1∶3≤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1:2),18例高比例组(1∶2<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1∶1),对比3组患者入院后24 h凝血功能。

结果输血后,低比例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指标为(19.50±1.80)s、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rothrombin time, APTT)指标为(63.50±12.50)s、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指标为(25.70±6.50)s、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指标为(1.10±1.30)g/L、血小板(platelet, PLT)指标为(82.60±12.10)×109/L。

3组输血后PT、APTT、TT、FIB、PLT指标明显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输血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的PT、APTT、TT均明显比低比例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大出血患者应用中高比例成分输血,有利于凝血功能恢复,加快患者止血。

[关键词]急性大出血;不同比例输血治疗;成分输血[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3)07(a)-0050-04Effect of Different Proportion Component Transfusion on Patients with Acute Massive HemorrhageSUN Xin1, ZHANG Yubei2, GE Zhenzhen31.Zhenjiang Central Blood Station,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2000 China;2.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Zhen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2000 China;3.Department of Medical, Zhen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2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ransfusion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components in patients with mas⁃sive hemorrhage. Methods From March 2018 to April 2019, seventy-one patients who received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in Zhen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plasma transfusion and leucocyte removed red cell suspension. There were sixteen cases in the low pro⁃portion group (FFP:RBC<1∶3), thirty-seven cases in the medium proportion group (1∶3≤FFP:RBC≤1∶2), and eighteen cases in the high proportion group (1∶2<FFP:RBC≤1∶1).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was compared 24 hours after ad⁃mission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the PT index was (19.50±1.80) s, the APTT index was (63.50±12.50) s, the TT index was (25.70±6.50) s, the FIB index was (1.10±1.30) g/L, and the PLT index was (82.60±12.10) g/L. The indexes of PT, APTT, TT, FIB and PLT after transfus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ansfus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the PT, APTT and TT in the medium proportion group and the high propor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medium low propor⁃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proportion component blood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assive hemorrhage i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coagulation[基金项目]2021年度镇江市社会发展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镇科农(2021)136号]。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种交通事故、手术、外伤等因素引发的急性大出血的情况越来越多。

大量失血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容量不足,从而引发多种症状,如低血压、心率增快、低氧血症等。

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及早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及时进行输血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急性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是治疗大出血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正常血容量维持体内各组织和器官的供氧和养分需要。

血液状况的好坏决定了机体内多种代谢的行为。

失血后很多器官的功能衰退可能是由于供血不足造成的。

因此及时输血能够维持机体的氧合和营养的充足,保证脏器的正常代谢和维持生命的器官。

输血之前必须确定失血的原因和程度,以确定输血量。

特别是血容量不足时,必须先矫正血容量再进行输血,避免血压过高,导致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输血的量和时间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病人需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输血。

目前常用的血液产品有红细胞悬液(RBC)、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和因子浓缩等,其中以红细胞悬液用量最大。

输血前要做血型鉴定和免疫学试验,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输血治疗可以让急性大出血患者血容量及早恢复,从而使机体的代谢和病理过程得到控制。

同时,输血也能迅速升高机体的氧输送,加速组织修复和恢复代谢功能。

但是,输血不仅仅要随意进行,还要注意输血后的监测及敏感反应。

总之,针对急性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该技术能够快速的让患者的生命得到挽救,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

但是也需要注意输血前的确认和输血后的监控,避免患者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急性大失血是指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导致血容量不足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输血治疗是迅速纠正失血导致的低血容量和休克的主要手段之一。

下面将介绍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

输血治疗的方法首先要确定患者的输血指征,通常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判断。

典型的症状包括进行性贫血、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皮肤苍白、四肢湿冷等。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和凝血功能异常等指标。

在确定输血指征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输血。

常见的有全血、红细胞悬液、浓缩血小板和新鲜冷冻血浆等。

红细胞悬液是最常用的输血制品,可提供氧运输功能,迅速纠正贫血状态。

对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输注新鲜冷冻血浆来纠正凝血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在输血前要进行输血配型和交叉试验,以防止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应注重监测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输血反应。

临床效果主要表现为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如血压恢复正常、心率减慢、皮肤颜色恢复正常等。

输血反应常见的有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后感染等。

输血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和输血相关急性肾损伤等。

输血后感染是指输血后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

为了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范,同时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制品。

临床研究表明,输血治疗对急性大失血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输血可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提高氧输送能力,改善组织灌注,帮助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

输血还可以纠正贫血状态,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对于急性大失血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输血还可以补充凝血因子,促进凝血功能的恢复。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是迅速纠正失血导致的低血容量和休克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择合适的输血指征和血液制品,并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范,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组织灌注,促进患者康复。

但值得注意的是,输血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应用。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急性大失血是指由于出血导致失血量迅速增加,超过人体代偿能力所引起的一种危急情况。

这种情况下,及时输血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血液循环,维持组织器官功能,救治患者的生命。

输血治疗是将新鲜血液或其成分输入到患者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见的输血治疗方式有全血输注、红细胞悬液输注、血浆输注以及血小板输注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失血程度、循环状态等因素来确定。

输血治疗的目的是补充患者体内的血液容量,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组织器官的供氧情况。

输血可以迅速增加患者的血液容量,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增加输送给组织的氧气量,通过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恢复功能。

临床实践证明,及时进行输血治疗可以有效地阻止失血引起的生命危险。

输血能够迅速稀释血液中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减轻组织器官的负担,缓解失血带来的休克状态。

输血还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促进细胞代谢,加快组织修复和再生的过程。

对于急性大失血患者来说,输血治疗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输血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血容量,提高血液的氧合能力,改善组织的供氧情况,从而减少心脏所需的工作量,增加心脏的功能储备。

输血还能起到抗休克、扩充血容量、纠正代谢紊乱、维持器官功能的作用。

输血治疗并非没有风险。

输血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感染传播、血液凝块形成等并发症。

在进行输血治疗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迅速纠正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状态,缓解休克,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功能。

输血治疗也需要谨慎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急性大失血是一种严重的医学紧急情况,常见于外伤、手术、消化道出血等情况下。

急性大失血会导致严重的循环衰竭和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对于急性大失血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临床效果。

一、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指征和原则1. 输血指征急性大失血患者需进行输血治疗的指征包括:(1)血容量显著减少,如进行性低血压、心率增快等;(2)血红蛋白严重下降,如低于70 g/L;(3)已使用有效的容量复苏措施后仍然存在明显的循环衰竭;(4)存在明显的出血原因,如外伤、手术等。

2. 输血原则对于急性大失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及时输血,以迅速补充失血所致的血容量不足和维持组织器官的灌注;(2)备血:根据患者的血型和交叉配血结果,预先备足适宜的血液制品;(3)合理用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输血制品和输血量,不盲目大量输血;(4)观察: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输血效果,及时调整输血治疗方案;(5)避免输血并发症: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输血相关的并发症,如输血反应、感染等。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输血制品,包括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

1. 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悬液主要用于补充失血引起的贫血和维持组织器官的灌注。

选择红细胞悬液时,应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临床症状来确定输血指征和输血量。

一般情况下,可输注红细胞悬液来提高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改善组织灌注,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2. 血小板悬液急性大失血患者可因出血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出现出血倾向,因此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悬液来改善血液凝血功能。

在选择血小板悬液时,应根据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情况来确定输血指征和输血量。

适量的血小板输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凝血功能,减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3. 新鲜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含有丰富的凝血因子,可用于改善急性大失血患者的凝血功能。

急性大失血患者的临床分析及输血治疗效果评价

急性大失血患者的临床分析及输血治疗效果评价
患者进行 回顾性研 究。其中男3 6 例 ,女2 4 例 ,年龄在 1 8  ̄ 6 9 岁 。其 中有 2 4 例患者 因创 伤失血过多 ,l 2 例患者 因妊娠 破裂大 出血 ,1 2 例患者 因 注: “ ’指B、C 两 组数据A组 比较 ,差异 明显 具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
悬浮红细胞 续用量 ( 4 . 8 ±0 . 7 9 U)较其 他两组 明显 减少 ,有效 止血率
组 ) 、单独 输注 单采血小 板组 ( B 组 )、单独输注 冷沉淀 凝血 因子组
( C 组 ),每 组2 O 例患者 。输注后 l ~ 2 h 后 ,对所有 患者的平均止 血时 间、有效止 血率 、2 4 h 内悬浮红 细胞续用量进 行记录 统计 。其 中,冷 沉 淀凝血因子 、单 采血小 板、悬 浮红细胞 由本院血库提供 。 1 . 4护理 观察 :对三组患者 进行输 注治疗的 同时也要 给予 正确 的护理 治疗 ,主要包 括 :①及 时记录患者 的体温变化 ,若 发现异常患者 应采 取 相应的治疗 措施 ;②随时注意 出血情 况或者倾 向,若在患者 的非手 术 部位发现瘀 点 、瘀斑 等倾向时 ,先排 除溶血反应 ,随后立 即进 行抽 血 ,明确原 因后采取相应 措施 ;③定期 观察尿液是否 出现异常变 化 , 若旱现酱油 色或者浓 茶色 ,停止输血 ,抽取患者 的血液和血袋剩 余血
【 摘 要】 目的 研 究分析 急性大失血 患者的输血 治疗临床 效果评价 。方 法 选取 6 0 例我 院 自 2 0 1 3年 5月至 2 0 1 5 年 3月收治的 因创伤 、异位妊娠
破 裂、 消化道 大出血 等原 因的 急性 大 出血 患者进行 回顾性研 究,随机将所 有患者平 均 分成三 组 ,即联 合输 注组 ( A组 ) 、单 独输注 单采血 小板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急性大出血是指由于外伤、手术或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大量出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在这种情况下,输血治疗是迅速恢复血容量和维持组织灌注的关键措施之一。

下面将讨论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原则、方法以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原则主要包括:快速补充有效循环容量,维持组织氧供,纠正贫血和减轻器官损伤。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迅速复苏血容量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血压和改善心输出量,确保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灌注。

输血要迅速纠正贫血,提供足够的氧供,减轻器官缺氧导致的损伤。

对于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全血输注、红细胞悬浮液输注和血浆输注。

全血输注是将新鲜的全血输注给患者,其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液成分。

红细胞悬浮液输注是将血浆去除后,只输注红细胞。

血浆输注则是将血浆输注给患者,其中含有凝血因子等凝血成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输血方法,以尽快补充有效循环容量和纠正贫血。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输血反应、感染和免疫反应等。

在输血治疗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交叉配血、感染筛查和输血反应的处理等。

对于大量失血的患者,还应积极寻找和纠正出血原因,以减少输血的需要。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措施,能够快速恢复血容量、纠正贫血和维持组织灌注,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输血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基础上进行,配合必要的预防措施和出血原因的处理,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作者:赵广平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9年第35期【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方式,并评价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大失血患者75例,利用抽签分组法分成三组,A组仅输注单采血小板,B组仅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C组输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

观察并比较三组输血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 C组平均止血时间、有效止血率及悬浮红细胞持续用量均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急性大失血患者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血治疗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大失血输血治疗冷沉淀凝血因子[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s of transfus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assive blood loss and evaluate its clinical effects. Method: Seventy-five patients with acute massive blood los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drawing lots method. The group A was only infused with apheresis, the group B was only infused with cold precipitation clotting factor, and the group C was infused with apheresis combined with cold precipitation clotting factor.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fusion therapy in three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 The average hemostasis time, effective hemostasis rate and continuous dose of suspended red blood cells in the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group A and the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ransfusion therapy with apheresis combined with cold precipitation clotting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assive blood los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急性大失血具有起病迅速、病情發展快及死亡率较高的特点。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急性大失血是指因外伤、手术、内脏出血等原因造成短时间内大量失血,临床上常见于外伤性休克、产科急重症等病情。

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对于这类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相关内容,并分析其临床效果。

一、输血指征1. 血红蛋白浓度:常规而言,对于急性大失血患者,当血红蛋白浓度低于70~80g/L 时,需考虑进行输血治疗。

而对于有心肺疾病、慢性贫血的患者,当血红蛋白浓度降至90g/L时,也需要进行输血治疗。

2. 血容量不足: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的休克、低血压、心悸等征象,也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以维持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3. 出血原因:如果是因为外伤、手术、产科出血等原因造成的急性大出血,同样需要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二、输血指南1. 血型鉴定: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前需进行血型鉴定,确保给予的血液与患者血型相符合,以避免发生输血不匹配的意外。

2. 血液成分: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全血、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凝血因子等血液成分进行输血治疗。

3. 血液保存:输血前确保血液储备充足,以满足患者急性大失血时的输血需求。

并且注意输血前进行有效的预热处理,避免输血时发生寒冷反应。

4. 输血速度:对于急性大失血患者,尤其是严重失血、休克状态的患者,需进行快速输血以迅速补充丢失的血容量,但也要注意避免输血过快导致循环负荷过重。

三、输血注意事项1. 输液监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尿量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调整输血速度和血液成分的选用。

2. 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寒战、发热、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输血反应,需及时停止输血,进行相应的抢救和处理。

3. 输血并发症:由于大量输血可能导致传染病、血液凝固功能障碍、输血反应等并发症,因此需对患者进行血液安全检测,严格按照输血指南进行操作。

4. 输血后观察:输血结束后需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观察其是否有继续出血、输血反应等情况,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1、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20%以上
2、对输液治疗无反应或仅仅是暂时性反应
3、收缩压低于80mmHg或较正常值下降30%以上
4、心率>120次/min或<60次/min
5、意识混乱或昏迷
6、呼吸急促或困难
7、皮肤黏膜苍白或发绀
8、尿量减少或无尿
三、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意见及注意事项
1、输血前进行必要的检测,如ABO血型、Rh因子、传染病筛查等,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输血计划,包括输血方案、输血速度等。

3、应在血容量快速减少的情况下开始输血,并且应优先输红细胞悬液,以保证组织灌注的正常。

4、在输血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避免出现输血反应等并发症。

5、输血后应继续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进行反应处理和调整输血计划。

输血治疗在急性大失血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及时有效的输血治疗,不仅可以迅速增加患者的血容量,提高血液循环效率,维持组织灌注和供氧,从而避免机体器官功能失调、休克等严重症状的出现,还可以控制出血,通过灌注处理的方式维持血流法向的稳定性,起到止血效果。

然而,输血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如输血反应、病毒感染等。

因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制定科学合理的输血方案,并在输血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总之,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科学合理地制定输血计划,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输血反应等并发症,是输血治疗成功的关键。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临床疗效观察
2 o
参 考 文 献
Va i r o GL, Mi l l e r s J ,M c B r i e r NM , e t a 1 .S y s t e ma t i c Re v i e w
o f E f i f c a c y f o r Ma n u a l L y mp h a t i c Dr a i n a g e Te c h n i q u e s i n S p o r t s
e va l ua t i on of ma nu a l l ym p ha t i c dr a i n a ge f o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f
微循 环学杂志 ,2 0 0 0 ,1 0( 1 ) : 4 — 6 .
[ 8 】
Ho s a k a K,Mi z un o R , Oh ha s h i T. Rh o— R h o k i na s e p a t hwa y i s i nv o l v e d i n t h e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my og e n i c t o n e a n d p ump a c t i 有 2 3 例 ,各 占总数 的 5 4 %、4 6 %;年龄 在 l 7—7 6 岁 之
2 4 3 -2 4 5 .
淋 巴 回流 在机 体稳 态调 节 中的 意 义 田. 中 国微循 环 , 【 4 】 刘艳 凯 . 2 0 0 6 .1 0( 4): 3 0 7 — 3 1 0 .
i s o l a t e d l y mp h v e s s e l s [ J ] . A m J P h y s i o l He a r t Ci r c P h y s i 0 1 ,2 0 0 3 , 2 8 4( 6) : H2 0 1 5 一 H2 0 2 5 . [ 9 ] Wh i n i f e l d A L .T h e e f f e c t o f ma s s a g e o n t h e s wo H e n l e g [ J 】 . J Br i t P o d i a t r Me d ,1 9 9 5 ,5 0( 4) : 4 7 — 4 9 .

急性大失血患者不同输血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大失血患者不同输血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大失血患者不同输血方案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输血方案治疗急性大失血的疗效。

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我科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32例急性大失血患者。

按照不同输血成分进行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6例。

对照组予以悬浮少白红细胞输注;观察组予以联合输血,输注悬浮少白红细胞的同时按比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冷沉淀)。

经积极救治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指标评价:(1)血液指标评价:输血前后HGB、PLT、HCT、凝血四项;(2)止血及输血指标评价:输血后平均止血时间、24h内悬浮少白红细胞使用量、有效止血率。

结果: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后各项指标较输血前均明显好转,但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输血后观察组止血时间及24h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有效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急性大失血的患者,输注悬浮少白红细胞的同时按比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冷沉淀)有利于迅速缓解病情、改善凝血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字】急性大失血;输血;不同方案;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046-02现如今,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多发伤造成急性大失血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人体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血容量下降、重要脏器血液灌注不足,最终造成休克死亡的严重后果。

此时输血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维持血压及血容量、保持重要脏器基本血液灌注、防治失血性休克的主要途径[[[] 周浩锋. 急性大失血患者大量输注血液制剂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18):43-44.]]。

目前临床较常使用的输血方案有单一悬浮少白红细胞输注以及各种血液成分按比例输注两种方案[[[] 张兰珂, 陈均平, 魏素志. 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中老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10(2):2751-2752.]]。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方法与护理效果临床观察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方法与护理效果临床观察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方法与护理效果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大失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血站接收的急性大失血患者98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9例,实施单采血小板输血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为49例,实施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血治疗,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输血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输血有效率为(91.84%),要高于参照组输血有效率(75.51%),且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续用量,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92%),也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大失血患者应用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血治疗,并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的输血效果优异,护理满意度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大失血;输血治疗;护理观察;临床价值目前输血治疗中,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输血治疗效果大大折扣,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生存率,此时加大对输血治疗方案的研究,并总结输血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有效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了[1]。

我血站于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对98例急性大失血患者,积极对单采血小板输血治疗效果以及血小板联合冷沉淀的输血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并总结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如下将研究报告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血站接收的急性大失血患者98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9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19~81周岁,平均年龄(49.37±0.63);研究组为49例,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1~82周岁,平均年龄(50.66±0.84),对照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临床观察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临床观察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临床观察朱春丽【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0 年1 月~2011 年2 月收治的因创伤、消化道大出血及异位妊娠破裂等大出血患者80 例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联合输注;对照组1 单采血小板单独输注,对照组2 采用冷沉淀凝血因子单独输注.对3 组患者输注后1 ~ 2 h 有效止血率、平均止血时间、24 h 内悬浮红细胞续用量进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有效止血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 0.01),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缩短(P < 0.01),24 h 内悬浮红细胞续用量显著减少(P < 0.01).结论急性大失血患者采用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凝血因子联合输注的输血治疗,效果较好.【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2(002)011【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急性大失血;联合输注;输血治疗;护理【作者】朱春丽【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输血科,广西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1在临床上,急性大失血患者病情危重,一般以急诊患者为主,需要大量的输血治疗,并要进行仔细认真及时的护理,以确保救治的及时有效性。

急性大失血起病急、发展快,短期内患者的血容量、血液红细胞浓度急剧下降,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1-4]。

笔者所在医院输血科采用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凝血因子联合输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自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因创伤、消化道大出血及异位妊娠破裂等大出血患者共计80例。

其中男45例,女35例。

所有患者的输血量均超过4 000 mL。

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单采血小板与冷沉淀凝血因子联合输注,共40例;对照组1组:单采血小板单独输注,共20例;对照2组:冷沉淀凝血因子单独输注,共20例。

分析急性大失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临床效果评价

分析急性大失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临床效果评价

分析急性大失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临床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2-07-04T01:37:04.19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期作者:林小晶黄燕雪林艺璇[导读] 观察、分析、评价急性大失血患者接受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

林小晶黄燕雪林艺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363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评价急性大失血患者接受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85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急性大失血患者;按照不同输血方法分为3组,1组为参照1组(n=28,单纯输注单采血小板),1组为参照2组(n=28,单纯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1组为联合组(n=29,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观察、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在平均止血时间指标方面,联合组(3.02±0.78h)相比于参照1组(6.45±1.69h)、参照2组(7.30±2.65h)显著较短;在有效止血率方面,联合组(88.89%)相比于参照1组(62.50%)、参照2组(50.00%)显著较高;在24小时内悬浮红细胞续用量方面,联合组(4.76±0.68U)相比于参照1组(12.91±2.24U)、参照2组(14.05±3.97U)显著较低,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临床急性大出血患者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具有显著疗效,可在短时间内实现止血,切实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建议推广。

【关键词】急性大出血;输血治疗;单独输注;联合输注作为临床急诊常见病症,急性大出血具有病发迅速、疾病进展快及病死率高等特征;患病后,患者不仅需要及时接受输血治疗,同时还需接受相关有效护理干预,如此才可切实保障患者生存安全性[1]。

下面,本研究纳入了85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将对急性大失血患者接受不同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分析与评价。

详情如下:1.基线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纳入85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急性大失血患者;按照不同输血方法分为3组,1组为参照1组(n=28,单纯输注单采血小板),1组为参照2组(n=28,单纯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1组为联合组(n=29,联合输注单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分析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分析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分析陈清庭;蒋俊煌;蒋剑洪;张祖程;詹芳芳【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22(41)4【摘要】目的对输血治疗在急性大失血患者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急性大失血患者2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70例患者分成甲组、乙组、丙组,甲组(130例)采取红细胞和血浆输注治疗,乙组(131例)采取红细胞、血浆及冷沉淀输注治疗,丙组(9例)采取红细胞加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输注治疗。

对以上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凝血功能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丙组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0%)高于甲组(69.23%)、乙组(7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2、5.624,P<0.05);丙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及24 h悬浮红细胞持续用量均优于甲组及乙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FIB、TT、PT、APTT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治疗后的FIB、TT、PT、APTT等指标均优于甲组治疗后、乙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大失血患者采取红细胞加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联合输注治疗,效果甚佳,能在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总页数】4页(P70-73)【作者】陈清庭;蒋俊煌;蒋剑洪;张祖程;詹芳芳【作者单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输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其临床疗效观察2.急性大失血患者的临床分析及输血治疗效果评价3.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4.不同输血方式对急性大失血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5.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大失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

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66例患者均分为三组,第一组仅输注单采血小板,第二组仅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第三组输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

对比观察最终的输血治疗临床效果。

结果:第三组患者的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要显著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

结论:将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输血治疗方案应用到急性大失血患者身上,可快速针对病症特点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推广价值极大。

关键词:急性大出血;输血治疗;临床效果当人体因某种因素或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急性大出血后,应及时入院救治,因急性大出血会导致人体内的血容量急速下降,从而使心输出血量降低,严重者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此,临床上常采取的治疗方案是给予输血治疗[1]。

随着医学技术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输血治疗技术也获得突破性发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输血治疗技术很多,但不同的输血方案会有不同的临床应用效果,临床医务工作者需要对各种输血治疗方案原理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全面掌握,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输血的及时性与安全性。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急性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及临床效果进行展开性分析,从而进一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第一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介于19到7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4.52±2.41)岁[2]。

第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介于18到7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4.32±2.31)岁.第三组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介于18到6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4.42±2.32)岁。

1.2方法第一组仅输注单采血小板。

第二组仅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

第三组输注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凝血因子。

以上三组患者需在输血前进行常规治疗,其中第二组与第三组患者因均需要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所以需提前预约。

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急性大出血患者疗效的探讨

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急性大出血患者疗效的探讨

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急性大出血患者疗效的探讨陆卫【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9)018【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成分输血对大出血患者的疗效情况,为临床救治大出血患者治疗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接受大量输血患者71例,根据输注血浆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比例分为3组,分别为低比例组16例(FFP∶RBC<1∶3)、中比例组37例(1∶3≤FFP∶RBC≤1∶2)、高比例组18例(1∶2≤FFP∶RBC≤1∶1),比较患者入院后24小时凝血功能的情况,另外将此71例根据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与否分为A、B2组,比较这2组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无论输血前后,3组内PT、APTT、TT、FIB和PLT都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中高比例组PT、APTT、TT延长时间短于低比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冷沉淀凝血因子(A组)与未输冷沉淀凝血因子(B组)患者24小时后凝血功能比较.A组PT、APTT、TT延长时间短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早期,合理搭配血浆与红细胞的比例,会有效促进患者的止血;如果增加冷沉淀输注会更加提升治疗效果.【总页数】3页(P2160-2162)【作者】陆卫【作者单位】226100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相关文献】1.产科急性大出血患者成分输血的疗效及策略研究 [J], 周春浪;袁茜茜;韦小芬;覃碧静;曾德理2.为创伤性大出血患者使用不同比例的血浆和浓缩红细胞进行输血的效果探讨 [J], 刘念3.红细胞悬液与血浆不同比例输注在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患者大量输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贾小村4.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红细胞悬液、病毒灭活血浆不同比例输注的效果[J], 陈永珍;胡子成;植贺锡5.大量输血时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J], 高文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大失血患者大量输注血液制剂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外伤急性大失血患者大量输注血液制剂时,对不同输血方案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最合理的输血治疗方式,使临床用血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和涪陵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大失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及临床医师输血方案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2);给予观察组患者输注红细胞时按照比例同时输注其他血液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冷沉淀),给予对照组单一输注红细胞悬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GB、HCT、PLT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输血后,观察组HGB、HCT、PLT及凝血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性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救治中,按比例输注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治疗能够改善凝血功能,缓解临床病情,是临床上应该采取的输血治疗方式。

标签:急性大失血;大量血液制剂输注;不同方案;疗效分析
随着私家车数量、高层建筑施工增多,交通事故、建筑事故所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偶发的刀刺伤、妇产科及外科肿瘤、器官切除手术意外出现的术中大量失血现象仍然存在。

患者机体急性大量缺血而导致血容量急剧下降,重要器官和组织出现灌流不足,缺血缺氧。

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异常、重要脏器肝脏、肾脏、脑组织功能衰竭,甚至休克死亡。

而在急性失血患者的临床抢救上,输血补液扩容增压是主要的急救方式,常规的血液制剂输注方式分为单一输注悬浮红细胞和各种血液成分按比例输注两种方式[1]。

本研究选取涪陵中心医院和涪陵中医院收治的86例外伤或者手术意外大量急性失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比较探讨这两种大量输注血液制剂方法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涪陵中心医院和涪陵中医院收治的中老年急性失血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及临床医师输血方案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42)。

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6例,年龄25~72岁,平均(54.3±8.2)岁;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刀伤、手术意外分别为24、10、6、4例。

对照组男37例,女5例,年龄24~71岁,平均(55.4±9.2)岁;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刀伤、手术意外分别为23、9、7、3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外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JHF7-300血常规检测仪(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及其配套试剂、质量控制品;采用AYW9001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南京瑞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
产研发),选用北京创美科技有限公司配套的试剂盒[2]。

待明确急性失血原因后及时给予有效止血。

其中,观察组输注红细胞(2000 ml)时按照比例同时输注其他血液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冷沉淀),并对部分患者输注纤维蛋白原(FIB)、机采血小板(PLT)。

給予对照组单一输注红细胞悬液。

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果出现异常则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血细胞比容(HCT)和凝血四项指标。

其中,凝血指标包括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于检验科(输血科)行检测[3]。

比较两组溶血反应、发热与过敏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资料分析与处理均采用SPSS 16.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输血前后血常规比较
输血前,两组患者HGB、HCT、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输血后,观察组HGB、PLT及H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
输血前,两组患者FIB、PT、TT及APT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输血后,观察组发热1例、過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55%,死亡3例,死亡率6.81%(3/44);对照组发热2例、过敏3例、溶血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9.05%(8/42),明显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5例,死亡率11.90%,与观察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事故呈现上
升趋势,同时加上偶有刀伤,妇产科、肿瘤科等手术意外偶有发生,术中大出血意外事件也增多,需要给予患者大量输注血液治疗[4-6]。

外伤急性失血患者遍及各个年龄层,患者一般情况下存在HGB、HCT、PLT及凝血指标异常状况[7]。

其中,PT、TT及APTT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严重性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陈宝龙等[8]认为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抢救时,需要及时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以颈外静脉为首选。

在急性大失血患者治疗上,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支持性和代偿性疗法,也是维持患者血容量、血压,维持重要器官血流灌注,避免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方法。

大量输血时,要求合理搭配各血液成分,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大量输血指南中,大量输血方案(MTP)联合剂量为:6 U压积红细胞,4 U FFP和1份单采血小板(室温储存,非冻结)[9-10]。

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输注红细胞时按照比例同时输注其他血液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冷沉淀),结果显示:(1)输血前,两组患者HGB、HCT、PLT与凝血指标差异無统计学意义(P>0.05)。

输血后,观察组HGB、PLT及H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输血前,两组患者FIB、PT、TT及APTT指标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差异明显,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大量输注血液制剂时,按照比例,及时足量输注各血液成分比单一输注红细胞血悬液临床疗效更为合理。

综上所述,在急性大量输血患者的临床救治中,按照比例输注各种血液成分的输血治疗,对于有效提高血容量、改善机体凝血功能、缓解患者病情及减少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且,治疗中基本上不会发生红细胞无效输注,是临床上理想的输血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兰珂,陈均平,魏素志.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对中老年外伤急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0(2):2751-2752.
[2]胡旭梅,赵海涛,王敬波,等.新鲜冰冻血浆输注对创伤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5,14(3):486-488.
[3]王洪远,陈萍,刘红,等.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大量输血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6(4):2351-2353.
[4]赵海涛,胡旭梅,王敬波,等.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分析[J].华西医学,2015,15(9):1692-1694.
[5]温志红.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后及时补充血浆的必要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9(4):3072-3073.
[6]胡丽华.临床输血学检验[M].第3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65.
[7]戴蕴,王占科,乐爱平,等.严重创伤失血患者大量输血后血糖水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的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5):83-86.
[8]陈宝龙,彭家明.血浆与红细胞不同输注比例对创伤性失血患者大量输血救治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29):16-17.
[9]于淑敏.大量失血患者中应用成分输血对DIC发生率的影响[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5):61,63.
[10]罗宏山,任俊.机采血小板与冷沉淀单独及其联合输注对大失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3):321-323,3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