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总结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重点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旅游系统:旅游系统是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四个相互关联和影响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2、旅游规划:以调查评价为基础、以预测和管理为手段、以优化和持续发展为目的,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过程。
3、旅游开发:旅游开发是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
4、竞争力: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占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并以其为基础创造更具优势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环境,向市场提供高效用度和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并获得较高收益的能力。
5、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
6、城市旅游:旅游者受城市文化、城市景观和城市商务氛围吸引,在城市区域内进行的,以探亲访友、商务会议、文化修学、观光购物遗迹游乐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7、生态旅游:通过利用未受人类开发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
8、会展旅游: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旅游观光、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以此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
9、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10、假日旅游: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外出旅游所引发的游、购、娱、食、住、行等消费活动的总称。
11、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动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重点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重点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和内涵旅游规划与开发是指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开发,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并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旅游资源的评估和整合:包括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各类资源的调查、分类和评价,明确其特色和价值。
2、市场需求分析:了解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偏好和消费能力,以便针对性地开发旅游产品。
3、旅游项目和产品的策划与设计:如旅游线路的规划、旅游活动的安排、旅游商品的开发等。
4、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规划: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设施的布局和建设。
5、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旅游资源的长期利用。
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旅游开发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未来发展为代价,要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市场导向原则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旅游产品的类型和特色,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3、突出特色原则充分挖掘旅游目的地的独特资源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差异化和独特性的旅游产品。
4、综合效益原则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要考虑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5、因地制宜原则结合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地理环境、资源条件、文化背景等,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三、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程序1、前期准备包括成立规划小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等。
2、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
3、市场分析研究旅游市场的规模、结构、需求特征和趋势,确定目标市场。
4、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制定旅游发展的目标、战略、规划布局和项目策划等。
5、方案评审邀请相关专家和利益相关者对规划方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1.全域旅游提出的背景。
P2-32.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P4-53.旅游系统的概念。
P74.旅游规划的内容。
P115.按规划的深度对旅游规划的分类。
P12-136.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
P14-157.旅游规划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与协调的途径。
P158.旅游开发的内容。
P249.旅游开发的原则。
P2510.旅游开发的步骤。
P26第二章1.了解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
P312.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意义。
P40-413.消费者行为理论在旅游开发规划中的应用。
P41-424.竞争力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P435.旅游生命周期三大模型。
P46-476.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P48-497.旅游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P548.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与内涵。
P55-569.遥感技术的概念及其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P59-6010.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
P60-6111.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
P6212.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概念。
P62第三章13.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时间的阶段划分(包含时间段)。
P68-7114.国内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阶段划分。
P71-7315.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展望(74-81的标题)。
P74-8116.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规划与开发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P84-8517.事件旅游的概念及其特征。
P86-8718.主题公园的概念及其开发的主要内容。
P89-9119扶贫旅游的概念及其开发的主要内容。
P93-9520.假日旅游的概念及其特征。
P95-9621.文化古迹旅游的概念。
P9722.特色小镇的概念及其类型划分。
P100-10123.自驾车旅游的特点。
P103第四章1.旅游资源的特征。
P111-1132.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
P123-1263.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
P126-1274.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复习知识点
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复习知识点一、旅游资源规划概述1. 旅游资源规划的定义和作用旅游资源规划是指为了满足旅游发展和旅游业的需要,合理利用和开发旅游资源,保护和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达到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综合性规划。
旅游资源规划的作用是制定长远的旅游资源利用方案以及规范和引导旅游开发,改善资源质量,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等。
2. 旅游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旅游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先期保护原则和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统一原则。
其中,合理性原则是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必须符合整体规划,并考虑旅游业的需要和旅游规划的目的,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高质量和效益;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便使旅游资源长期得到保护和利用;适宜性原则指旅游资源利用应符合自然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先期保护原则是指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要优先于开发,确保旅游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支持旅游业的长期发展;而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统一原则则是指,在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要相互协调,统筹谋划,实施旅游开发应考虑资源保护。
二、旅游资源规划的内容旅游资源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旅游规划背景、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方案、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和旅游资源保护措施等方面。
1. 旅游规划背景旅游规划背景是指制定旅游规划的目的和重要性。
主要包括旅游业的发展背景、旅游规划的目的、旅游规划的重要性,以及旅游规划的制定依据等方面。
2. 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是指对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情况、开发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概况、旅游资源的定量、定性分析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等方面。
3.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是指对旅游资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发潜力、利用水平等进行分析,为制定旅游资源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主要包括未来旅游市场需求、资源可持续利用性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和旅游资源规划的基础条件等方面。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总结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第一章1.旅游资源概念:①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②“旅游资源”是环境中的具有突显价值的环境物质。
广义——具有吸引功能的客体狭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无限化理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注:①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旅游产品的诸多特征是由旅游资源的特征所影响的。
内涵:②1)、强调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
吸引功能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为根本的特征,也是旅游资源的核心所在。
2)、强调旅游资源的作用对象——旅游者3)、旅游资源是与旅游业直接相联系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根本目的在于谋求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
2.旅游资源的形成:自然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自然旅游资源是指由自然地理要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气候、动植物等)相互作用,长期演化而构成的有规律的典型的综合体,是可供人类旅游享用的自然景观与自然环境。
自然旅游资源形成受地球圈层、地质构造、水文侵蚀、气象气候、生物等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
(1)地球的圈层结构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2) 自然地理要素地域组合和分异规律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形成、演变和分布(3)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是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本底(4)地球水体为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构景环境和素材(5) 气候条件是自然旅游资源区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6) 地球生物的多样性赋予自然旅游资源以活力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人文旅游资源是指古今社会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具有旅游吸引力,能为旅游业所利用,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是历史现实与文化的结晶。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不仅受历史遗存、文化地域差异、宗教、市场需求、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
(1) 深厚的历史遗存(2)显著的地域文化差异(3) 深刻的意识形态影响(4)动态的市场需求3.旅游资源的特征:旅游资源的空间特性:区域独特性不可移置性群体组合性旅游资源的时间特性:季节性时代性旅游资源的经济特性:价值不确定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增值性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观赏性启迪性4.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类别的工作过程。
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复习资料汇总
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复习资料汇总1、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社会效益评估?
旅游规划与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旅游规划与开发对旅游目的地就业环境的改善;
旅游规划与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2、建立政策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
保证旅游均衡发展的需要;
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3、政策保障体系的特点?
针对性;
时效性;
导向性;
综合性;
协调性。
4、建设财政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旅游财经保障体系适应了旅游企业对规模经济的追求; 旅游财经保障体系有利于改善旅游企业融资环境;
旅游财经保障体系可培养旅游企业竞争力。
5、财经保障体系的特征和内容?
特征:
间接性;
时滞性。
内容:
财政保障;
金融保障。
6、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
具备精深的业务经营才能;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
旅游技术服务人才的素质要求。
强烈的服务意识;
良好的个人修养;
熟练的服务技能。
7、建立环境生态保障体系的意义?
旅游对土地、水、大气资源及环境的影响; 旅游对动植物资源及环境的影响;
旅游对自然、人文景观及环境的影响。
8、环境生态保障的原则?
环境生态保护规范性原则;
环境生态保护大众化原则;
环境生态保护强制性原则。
9、加强环境生态保护的措施?
对水体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对大气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对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
旅游资源与开发复习重点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复习重点第一章重点概念:旅游资源掌握:1、旅游资源的概念2、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3、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第二章重点概念:两分法掌握:1、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和依据2、1992年《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对旅游资源的分类3、旅游资源按其功能可分为哪几类第三章一般掌握:世界上最上的珊瑚礁群、我国大陆海岸线、蜃楼幻影、雅丹地貌、岩洞、峰丛、清水断崖、喀斯特地貌、云南澄江化石群、岩浆分类、硬结成岩作用、生物风化、峡谷风光的主要美学特征、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地貌景观、化石包括哪些、花岗岩景观、岩石的类型、水蚀、海蚀穴、名山和名峰对应、我国典型雅丹地貌、“火山地貌博物馆”我国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中国第二大河重点概念:地质作用、外营力作用、剥蚀作用、内营力作用、搬运作用、变质作用、球状风化、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丹霞地貌掌握:1、属于变质岩、花岗岩的山地2、地质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3、按照海拔高度对地形的分类4、地质地貌与旅游的关系5、地貌按其成因可分为哪几类6、地质旅游资源包括哪些内容7、根据高度划分,可将山地分为哪几类8、根据岩性不同,可将山地分为哪几类9、卢云亭教授认为名山应具有哪些特点10、岩溶地貌的类型第四章一般掌握:堰塞瀑布有哪些、泉水分类、瀑布分类、构造湖的代表、湖泊的功能重点概念:海迹湖掌握:1、水体资源与旅游的关系2、湖泊按其成因分类有哪些类型3、根据成因及本质特征可将瀑布分为哪些类型4、瀑布具有的旅游意义5、泉水的旅游意义体现在哪几个方面6、水体旅游资源的类型、吸引因素及其主要功能。
第五章一般掌握:我国雨凇最多的地方、我国观赏海市蜃楼的有名之地、瀑布分类、泉水分类、雪景与其描述地对应、雨景与其描述地对应、云雾景与其描述地对应重点概念:康乐型气候、蜃景、雾凇掌握:1、中国的基本气候带2、按照气温、降水和湿度,全球可分哪几种气候带第六章一般掌握:观果植物中的果中之王、花中之王、植物旅游资源分类、我国特有的稀有动物、风韵植物与其象征意义对应、植物果实与其美名对应、花卉与其美名对应、生物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重点概念:生物旅游资源掌握:1、生物与旅游的关系2、植物旅游资源的分类第七章一般掌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我国学者王献溥划分的自然保护区的内容、重点概念:自然保护区掌握:1、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2、国内学者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划分3、按照自然保护区对象及保护目的分类4、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其建设意义一般掌握: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两朵奇葩、唐代陶器的典型代表、青铜器、黑陶、都江堰、中国四大古桥、彩画装饰、“沙漠中的庞贝”、旧石器时代主要使用的工具、中国古代绘画的画法类型、清代帝陵、墓地建筑、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目前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纪念地、长江流域的文化类型、黄河流域的文化类型重点概念:古代建筑、斗拱、历史文物掌握:、简要说明人类历史文化遗址。
自学考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名词解释归纳以及重点知识整理
行等消费活动的总称。
网络营销:在线营销,旅游区利用互联网络一、开展市场调研宣传产品或服务,实现网上:就是将旅游规划与开发期分成若分目标名词解释交易以及处理售后事宜。
干个阶段,然后以总目标为方向,以基础为其旅: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旅游主题:是在旅游区的建设和旅游者的条件和可能的手段为依据,预测和识别发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要商品旅游活动过程中被不断地展示和体现出来展状态的有序性变化。
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的一种理念或价值观念。
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的某指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旅游资源:旅游项目:种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是指借助于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开发出的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为吸引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象,提供休闲消遣服务,具有持续旅游吸础上,对旅游资源的规模、质量、等级、及无形要素。
引力,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开发前景及开发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可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旅游规划:为目标的旅游吸引物。
广义的是一个非常行性研究,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繁杂的体系。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主要是通过评价者观定性评价又经验法,: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察后的印象得出结论。
可行性分析:在旅游项目投资之前,对该项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
是将给评价资源的各种指标加定量评价:目的经营及经济收益进行评估从而确定该是在区域旅专题规划:又被称为部门规划,以量化然后根据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加以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具有可行性的一系列对游综合规划的基本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旅评分的方法。
相关市场的调查分析和预测活动。
游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部门而提出的专题计所谓“三三六”即“三三六”评价法:微观经济效益:是指旅游企业和部门在开划,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复习重点
八、“门槛值”:指的是生产一定产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二、名词解释代旅游目的地。
品或提供一定服务所必需的最小的需求量。
就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三、旅游业十五、假日旅游:是指人们利用节假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日或双休日外出旅游所引发的游、为较大市场范购、九、高级旅游中心地:供其所需要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娱、食、住、行等消费活动的总称。
围提供旅游服务的中心吸引物。
业。
十六、分目标在区域经济发展十、区域的增长极::就是将旅游规划与开指经过开发可对旅游四、旅游资源:发期分成若干个阶段,然后以总目标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资金、过程中,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为方向,以基础条件和可能的手段为物资、能量、信息、人才会逐渐集到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依据,预测和识别发展状态的有序性少数条件优越的区域使之成为区域经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
变化。
济增长的中心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五、旅游规划:十七、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评价的基础上,到外界的某种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生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
根据社会、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产率的能力。
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十一、可持续性:十八、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在旅游资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到外界的某种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生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规模、体实施。
产率的能力。
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及开发条件进是:六、专题规划又被称为部门规划,行科学的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为旅游十二、旅游人类学:就是从文化和美在区域旅游综合规划的基本思想的指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导下,针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部依据。
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门而提出的专题计划,主要是基础设科学。
十九、定性评价: 施建设计划。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
《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旅游规划与开发》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旅游规划: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发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2.生态旅游:通过利用未受人类开发的自然生态资源开展的旅游活动。
在旅游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旅游区的文化和生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以此为旅游区的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贡献力量。
3.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可以被认为是在保持和增强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求。
4.旅游度假区: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区域能提供广泛的设施与服务,尤其用于娱乐、休闲、学习体验、健身等旅游目的的地区。
5.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6.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法:也称综合评价法,是对某一个被调查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以后,针对旅游资源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以求在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中得出一个综合性、全面性的结果。
7.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促动其实现旅游活动,可为旅游业发展所利用,并由此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的一切自然存在和社会创造。
8.假日旅游: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或者双休日外出的旅游所引发的游、购、娱、食、住、行等消费活动的总称。
广义假日旅游指的是人们在各种年节、纪念日、公休假日以及寒假、暑假的旅游活动狭义假日旅游则是特指我国公民在春节、“五一”和“十一”等长假(黄金周)的旅游活动。
9.旅游规划产品开发阶段:是指旅游业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之后,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简单观光型的旅游活动和旅游资源的浅层次开发,而是需要更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和主题活动的阶段。
10、可行性分析:是在项目开发建设前,对与项目相关的市场、资源、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论证、评价、以确定该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的技术方法。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资料、考试重点(总1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复习资料第一章旅游资源的认知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旅游产品的诸多特征是由旅游资源的特征所影响的。
旅游资源概念《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将“旅游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这一定义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基本一致,即“所谓旅游资源是指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和条件”。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广义——具有吸引功能的客体狭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无限化理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旅游资源的内涵1)、强调旅游资源对游客产生的吸引功能——最基本属性这是其理论核心。
其范围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的所有因素;有形物质和抽象精神因素。
2)、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开发对象,是旅游产品的来源——经济属性它从经济、技术角度提出的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旅游资源一般都要经过开发才能为旅游者消费;多数国家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旅游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3)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非经济属性旅游资源的特征•1、旅游资源的空间特性•1)广泛多样性,造成了对旅游资源边界无法界定,要求我们用新资源观去发现新的旅游资源或传统旅游资源新的使用价值。
•2)区域性特点,旅游资源受特定环境影响与制约,被移植后或变异或不再是旅游资源。
•只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事物和因素才能够成为旅游资源。
•应选择开发具有地方风格、突出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3)独立性和垄断性特点,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意味着资源的可模仿性极差,它难以模仿或复制。
旅游开发与规划考点总结
旅游开发与规划考点总结旅游开发与规划第一章旅游规划概述一、旅游规划:是一种经济技术行为。
即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使旅游资源由资源优势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二、旅游规划的类型:发展规划,总体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三、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1、旅游区位论区位论是产业布局和区域的空间组织优化理论,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业空间布局与项目选址,旅游线路安排等均存在区位优化问题。
区位论在旅游规划中主要是市场区位,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的布局都要选择区位条件好的区域。
区位条件主要与距离,交通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居民出游都存在一个门槛距离。
一般而言客源地出游能力随离旅游目的地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出游能力递增与递减的节点离客源地的距离即门槛距离。
市场区位条件还与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交通状况有关。
交通状况好,可以节省游客的旅行时间。
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1990)提出了区域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也是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2、区域形象理论陈传康、李蕾蕾最早将企业形象战略(CI)和区域形象建设引入旅游规划。
陈传康(1997)认为旅游开发必须将形象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三部分组成。
通过客源市场大众识别,旅游形象定位方法、大众广告传媒、市场行销渠道、社会公关等活动途径,为旅游点导入CI,实现旅游CI战略。
建立具有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重游期望以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和名牌。
区域旅游形象设计,是在地方文脉分析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区域旅游形象并提出区域旅游形象的推广口号。
吴必虎等提出了旅游形象的系统设计——人地感应系统,并将形象理论具体应用到了旅游规划的实践。
人地感应系统包括第一印象区、光环效应区、地标区、典型镜头区、视觉识别符号,应用识别符号等。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世界公认的定义可归纳为: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应该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它意味着我们在空间上应遵循互利互补的原则不能以邻为壑;在时间上遵循合理分配的原则,不能在赤字状态下发展运行;在伦理上应遵守“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平衡”“平等发展权利”“互惠互济”“共建共享”等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重点整理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重点整理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一、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事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和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旅游吸引物:对旅游者具有某种吸引力,促使其产生旅游动机,并进一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食物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产品:1狭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2广义——具有吸引功能的客体关系图:旅游资源旅游区(点)旅游吸引物(核心旅游产品)二、旅游资源的分类(1)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分类1、自然赋存形成的旅游资源2、人类历史形成的旅游资源3、天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旅游资源4、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3)按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1世界级旅游资源2国家级旅游资源3省、市级中型旅游资源4县级以下小型旅游资源(4)按资源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1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市场推向型)2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资源依托型)3中间型游憩资源(资源——市场兼顾型)(5)按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1观光游览型2文化知识型3参与体验型4购物型5情感型6休闲度假型(6)按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1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2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3未开发利用(潜在)的旅游资源三、世界遗产及其专题学习网站(1)世界遗产:(2)世界遗产的类型和标准1文化遗产2自然遗产3自然文化双重遗产4文化景观及其他第二章旅游调查一、旅游调查种类与内容1旅游调查从四个方面和种类:区域背景产业现状资源赋存市场态势2、旅游调查的内容:1 区域背景调查的内容:1区位环境2自然生态环境3经济环境4社会文化环境2旅游产业现状调查的内容:1产业发展环境(PST)调查2产业规模现状调查3产业结构现状调查4旅游效益现状调查3旅游资源赋存调查的内容:1类型、数量、规模、级别、结构、成因等基本情况2资源的组合形式、等级秩序、依存关系以及资源形成原因、发展历史、存在时间、可能利用价值等内容4旅游市场态势调查的内容:1客源市场环境调查1经济环境2自然环境3技术环境4政治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2旅游市场需求调查1现实市场需求调查2潜在市场需求调查3市场竞争态势调查1现实竞争者与潜在竞争者的分析2竞争者的数量、实力与分布情况3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4竞争者的目标市场细分与定位,所采取的经营策略5与竞争者的竞争合作方式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第一节、旅游评价目的与内容:1、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2、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单项要素评价:各类旅游资源的评价(自然旅游资源评价和人文旅游资源评价)2综合评价:资源价值、开发条件、旅游容量、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第二节、自然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一)、地貌旅游资源评价1山地旅游资源评价:高度、坡度、山顶或各地面积、山脉状况(1)高度极高山海拔> 5000米高山海拔3500——5000米中山海拔1000——3500米低山海拔500——1000米丘陵海拔50——500米山高度越高,其价值越大绝对高度介于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旅游价值高——山地特征突出,石景丰富——流水潺潺,泉瀑众多——生物种类多,群落复杂——季相变化明显(2)坡度——决定山的“险”(3)山体轮廓和造型(4)山顶或各地的面积大小(5)山地脉络情况2石景旅游资源评价(形态、组合、变化)1石景形态2石景组合3石景变换(二)、水景旅游资源评价1、水体旅游资源的评价:1水面大小2水面形状3水态4水声5水色6透明度7水味8水质2、海滨旅游评价:1气象2海象3海滩4沙滩后腹地3、湖库旅游评价:1海拔高度:水往低处流,越高越惊奇2旷度3深度4湖库与周围山石和谐度5特产知名度6湖水透明度4、瀑布旅游评价1落差2宽度3流量4形状5声音6周围景色5、泉水旅游资源的评价1涌水量2温度(温度越高越稀奇)3含矿物成分4感官指标5污染物与微生物指标6泉水形状(三)、生物旅游资源评价1古老、稀少2形态3色彩4嗅味5声音6风韵(四)、天象气候资源评价:1天象景观评价:1景观在旅游区的地位2景象出现的季节和频率3同其他旅游资源的组合关系2气候旅游评价:1四季的划分2舒适度3小气候第三节人文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一、名胜古迹旅游评价1文化艺术价值2历史考古价值3科考研究价值4保存的完整性二、民俗旅游资源评价1民俗的本原性2民俗的文化性3民俗的参与性三、园林旅游资源评价1主题和主景2工艺水平3规模和容量4园林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第四节旅游资源价值综合评价(指在单项旅游资源评价的基础上,对单项要素组合的整体进行评价)一、质量评价1资源的特色(八度)规模、古悠、珍稀、奇特、完整、审美、组合、知名(美学特征,单一要素突出,要素组合能代表区域特色)2资源的功能康娱、科考、美学、文艺、观光、度假、商务3资源的品味二、规模评价:面积、数量、种类(资源的组合和分布、大小决定旅游资源等级)三、资源组合(结构)和分布状况评价1类型组合2地域组合3级别配置关系四、旅游开发条件评价1旅游地吸引力评价:1资源的品味4区域经济背景2区位条件5客源状况3可进入性6容量规模7整体环境2旅游投资条件评价:1资金状况2政府的优惠政策3人的观念与意识4法制环境五、资源——产品转换模式评价:1、R——P共生关系(老天爷、老祖宗)张家界——规划侧重于基础,服务设施的规划,主要解决可达性。
旅游管理复习大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
旅游管理复习大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资源开发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旅游目的地的实际情况,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以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和旅游体验质量。
而旅游规划则是指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统筹考虑各类因素,制定一系列旅游发展战略和措施,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资源开发1. 自然资源开发自然资源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涵盖了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等各种类型。
在开发自然资源时,需要遵循生态保护、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通过规划合理的游览线路和景点设置,提升游客体验,同时保护自然环境。
2. 文化资源开发文化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等,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
在开发文化资源时,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目、展览等方式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增加旅游吸引力。
3. 人文资源开发人文资源指当地居民的素质、生活方式等,包括了饮食文化、民俗活动等。
通过提升当地居民的服务意识和素质,可以为旅游业增添人情味,提升游客满意度。
二、旅游规划1. 目的地规划目的地规划是指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确定其旅游定位、景点开发方向等。
在目的地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旅游资源特点、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
2. 交通规划交通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良好的交通网络可以方便游客到达目的地。
因此,需要在旅游规划中充分考虑到交通建设,优化交通线路,提高运输效率,以提升目的地的吸引力。
3. 旅游产业规划旅游产业规划是指对当地旅游产业进行定位和发展规划,促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通过产业规划,可以推动当地产业升级,提升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规划是旅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不断提升资源开发水平,科学规划旅游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规划的重要性,为旅游管理学习提供参考依据。
旅游开发与规划考点总结
旅游开发与规划第一章旅游规划概述一、旅游规划:是一种经济技术行为。
即运用适当的经济、技术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使旅游资源由资源优势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二、旅游规划的类型:发展规划,总体规划、旅游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三、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1、旅游区位论区位论是产业布局和区域的空间组织优化理论,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业空间布局与项目选址,旅游线路安排等均存在区位优化问题。
区位论在旅游规划中主要是市场区位,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的布局都要选择区位条件好的区域。
区位条件主要与距离,交通条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居民出游都存在一个门槛距离。
一般而言客源地出游能力随离旅游目的地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出游能力递增与递减的节点离客源地的距离即门槛距离。
市场区位条件还与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交通状况有关。
交通状况好,可以节省游客的旅行时间。
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1990)提出了区域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也是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
2、区域形象理论陈传康、李蕾蕾最早将企业形象战略(CI)和区域形象建设引入旅游规划。
陈传康(1997)认为旅游开发必须将形象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三部分组成。
通过客源市场大众识别,旅游形象定位方法、大众广告传媒、市场行销渠道、社会公关等活动途径,为旅游点导入CI,实现旅游CI战略。
建立具有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重游期望以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和名牌。
区域旅游形象设计,是在地方文脉分析和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区域旅游形象并提出区域旅游形象的推广口号。
吴必虎等提出了旅游形象的系统设计——人地感应系统,并将形象理论具体应用到了旅游规划的实践。
人地感应系统包括第一印象区、光环效应区、地标区、典型镜头区、视觉识别符号,应用识别符号等。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世界公认的定义可归纳为: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应该以不损害不掠夺后代的发展需求作为前提,它意味着我们在空间上应遵循互利互补的原则不能以邻为壑;在时间上遵循合理分配的原则,不能在赤字状态下发展运行;在伦理上应遵守“只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平衡”“平等发展权利”“互惠互济”“共建共享”等原则。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复习重点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复习重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二、名词解释三、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要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四、旅游资源:指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
五、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
六、专题规划:又被称为部门规划,是在区域旅游综合规划的基本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部门而提出的专题计划,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七、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就是由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业的社会容量、经济容量以及旅游业的生态环境容量四者共同决定的客源市场范围或接待游客数量,上限值不能超过上述四个变量中的最小值。
八、“门槛值”:指的是生产一定产品或提供一定服务所必需的最小的需求量。
九、高级旅游中心地:为较大市场范围提供旅游服务的中心吸引物。
十、区域的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资金、物资、能量、信息、人才会逐渐集到少数条件优越的区域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
十一、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的某种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十二、旅游人类学:就是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十三、生态旅游:是指通过利用未被人类开发的自然生态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十四、主题公园:是指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十五、假日旅游: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外出旅游所引发的游、购、娱、食、住、行等消费活动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第一章1.旅游资源概念:①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②“旅游资源”是环境中的具有突显价值的环境物质。
广义——具有吸引功能的客体狭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无限化理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注:①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产品的核心要素,旅游产品的诸多特征是由旅游资源的特征所影响的。
内涵:②1)、强调旅游资源的吸引功能。
吸引功能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为根本的特征,也是旅游资源的核心所在。
2)、强调旅游资源的作用对象——旅游者3)、旅游资源是与旅游业直接相联系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根本目的在于谋求其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
2.旅游资源的形成:自然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自然旅游资源是指由自然地理要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气候、动植物等)相互作用,长期演化而构成的有规律的典型的综合体,是可供人类旅游享用的自然景观与自然环境。
自然旅游资源形成受地球圈层、地质构造、水文侵蚀、气象气候、生物等的发展和变化的影响。
(1)地球的圈层结构形成了多种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2) 自然地理要素地域组合和分异规律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形成、演变和分布(3)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是形成自然旅游资源的本底(4)地球水体为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构景环境和素材(5) 气候条件是自然旅游资源区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6) 地球生物的多样性赋予自然旅游资源以活力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人文旅游资源是指古今社会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具有旅游吸引力,能为旅游业所利用,能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是历史现实与文化的结晶。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不仅受历史遗存、文化地域差异、宗教、市场需求、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
(1) 深厚的历史遗存(2)显著的地域文化差异(3) 深刻的意识形态影响(4)动态的市场需求3.旅游资源的特征:旅游资源的空间特性:区域独特性不可移置性群体组合性旅游资源的时间特性:季节性时代性旅游资源的经济特性:价值不确定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增值性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观赏性启迪性4.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分类,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类别的工作过程。
旅游资源分类原则:异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操作原则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1)成因。
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原因与过程。
(2)属性。
指旅游资源的性质、特点、存在方式、状态等。
(3)功能。
指能够满足开展旅游与休闲活动需求的作用、效能。
(4)时间。
指旅游资源形成的时间不同,据此可将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5)其他。
例如,开发利用情况、管理级别、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等,均可作为不同目的与要求的分类依据。
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法:(1)确定分类的目的与要求,明确是普通的一般性旅游资源分类,还是有特殊目的要求的专门性旅游资源分类.(2)通过比较分析,初步建立分类系统,把各种旅游资源分别归入不同的类型。
(3)通过补充、调整,完善分类系统。
(4)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写出简要说明。
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案:(1)依据旅游资源自身属性(2)依据旅游资源的存在方式的分类(3)依据管理级别的分类(4)按旅游活动性质的分类(5)依据旅游资源布局模式的分类(6)依据旅游目的分类(7)其它分类方案旅游资源分类方案:一、应用分类系统:科学划分方法(国家认定的标准分类):8主类 31 亚类 155基本类型分类原则:旅游资源景观属性原则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原则(成因、年代、形态等)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原则国家标准:1.分类原则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划分。
2.分类对象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
不稳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
3.分类结构分为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 3个层次。
8个主类: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两分法分类:依据旅游资源自身属性二、其他分类方案:1.根据旅游资源管理级别的分类:最高层次特别资源——世界级旅游高级层次国粹资源——国家级旅游中级层次优秀资源——省级旅游区基本层次一般资源——县级旅游区2根据旅游资源功能分类/利用方式和效果:(1)观光游览型旅游资源。
(2)参与型旅游资源。
(3)购物型旅游资源。
(4)保健休疗性旅游资源。
(5)文化型旅游资源。
(6)感情型旅游资源。
3依据旅游动机的不同进行分类:心理、精神、健身、经济、政治方面4按利用角度分类:可再生、不可再生旅游资源5.按经营角度分类:有限的旅游资源和无限的旅游资源6.按资源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1). 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市场推动型)2). 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资源依托型)3). 中间型游憩资源(资源-市场兼顾型)7.按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未开发利用(潜在)的旅游资源第二章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1..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是指地球内、外营力综合作用于地球的岩石圈而形成的、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总称。
2.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1)可以满足大众观光游览、休闲审美的需要(2)可以满足大众探险与康体健身的需求(3)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4)可以满足大众科普教育与文化教育的需求(5)可以满足地文景观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3.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欣赏:1)欣赏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附着的自然美(2)欣赏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承载的人文美(3)欣赏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孕育的科学美自然美是综合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
其中以形象美为核心与基础。
人文美主要体现在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人文遗迹和附会的神话传说等。
4.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成因:(1)、内营力作用:内营力作用也称内力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能量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
形成构造地貌、褶皱地貌、断层地貌和火山地貌、山岳地貌、峡谷地貌、陷落湖泊、地热、地震遗址等地文景观。
(2)外营力作用:外营力作用也称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潮汐能、生物能等),主要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
具体形式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可形成风沙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丹霞地貌、荒漠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地文景观。
内、外营力对地壳的作用是一种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内力企图使地壳物质的分布趋向一致,外力则企图使地球表面的起伏趋向平夷。
5.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类型:(1)地质过程景观:a.断裂构造景观:断裂构造景观主要指岩石受地应力作用,当作用力超过岩石本身的抗压强度时就会在岩石的薄弱地带发生破裂,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科研、观赏价值的断裂地貌。
断裂构造是岩石破裂的总称,可分为节理和断层。
b.褶皱构造景观:指岩层在受水平挤压力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连续弯曲构造地貌。
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类型。
一般是“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由褶皱构造形成的山地称为褶皱山脉C.地层剖面景观:地表或地下观察到的岩石单位系列,就是地层剖面。
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
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d.构造体系景观:构造体系景观一般是由大的构造体系组成的地质景观。
如横断山的帚状构造、大别山的弧形构造、太行山的多字形构造、大连白云山的莲花状构造等。
e.化石景观:f.岩石景观:岩石,即人们说的石头。
是天然产出具有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
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g..观赏矿物:观赏矿物主要指矿物晶簇(包括各类宝石),其具有高的观赏性,也应属于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
(2)山地与峡谷景观:山地景观: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的多种山岭的统称。
(且具有明显山顶、山坡和山麓的隆起高地)山地一般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
类型:①山地按其高度可分为:根据其高度。
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
②按其岩性不同可分为:花岗岩山地(如华山、衡山、黄山等)、喀斯特山地(如桂林峰丛、峰林)、变质岩山地(如庐山、五台山)、砂岩山地(如张家界)、玄武岩山地(如长白山)、流纹岩山地(如雁荡山)、黄土山地(如白于山、华家岭)等。
注:1)、花岗岩山地:①花岗岩的特点:岩性坚硬,组成颗粒粗,抗蚀力强,节力发育,层状剥离作用明显,产状较陡,球状风化显著。
②花岗岩地貌的特点: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多奇峰、悬崖、深壑、怪石、石柱林立、雄伟壮观。
③我国花岗岩山地的分布:我国的花岗岩山地主要发育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著名的花岗石风景名山有:黄山、华山、泰山、九华山、天柱山、衡山、崂山、千山、普陀山、天台山、莫干山、三清山等。
2)、丹霞地貌:①含义: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砾岩上发育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的地貌景观。
因最早发现与广东仁化丹霞山,故称为丹霞地貌。
②特点:形态上以顶平、身陡、麓缓、山形奇特、赤壁丹崖为其显著特征。
③成因:丹霞地貌的形成发育大致经历了三个过程:a、在低洼盆地中形成了透水性良好,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水平砂砾岩层。
b、红色水平砂砾岩形成后,盆地随周围地区一起整体抬升,不再有其他堆积物覆盖。
c、在湿热气候下,岩体经强烈的流水侵蚀、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形成了种种地形奇观。
3)、火山熔岩地貌:①主要地貌类型:火山锥、火口湖、堰塞湖、温泉、熔岩洞穴、熔岩流台地等。
②分布:世界上的火山和熔岩活动主要集中在板块边界构造活动地带,主要有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带。
我国的火山和熔岩地貌主要集中于三个地区,环蒙古高原区、环西藏高原区和环太平洋区。
③我国主要火山熔岩景观:长白山火山群: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由周围近百个火山丘组成,以白头山天池为代表,群峰环绕,湖光山影,景色绮丽。
③按其功能可分为:登山探险山地。
主要指为体育登山、探险活动而开放的高山和极高山,适宜于开展登山探险和冰雪运动。
如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天山、昆仑山等。
观赏游览山地。
主要指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奇特的自然景色及地质地貌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而著名的风景名胜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