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1 ( L0 L) r 2 L
d0
C C1 C2 0b0
(4-11)
21
式中:L0和b0——极板的长度和宽度; L——第二种介质进入极板间的长度。 若电介质εr1=1, 当被测介质εr2进入极板间L 深度后,引起电容相对变化量为
C C C0 ( r 2 1) L C0 C0 L0
10
4.1.2 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图4-5是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原理结构示意 图。 被测量通过动极板移动引起两极板有效覆 盖面积S改变,从而得到电容量的变化。当动极 板相对于定极板沿长度方向平移 Δx 时,则电容 变化量为
C C C0
0 r (a x)b
d
(4-6)
式中C0=ε0εra b/d为初始电容。
(b )
(c)
(d)
2
(e)
1
(f)
(g )
(h )
(i)
(j)
( k)
(l)
图4-1 电容式传感元件的各种结构形式
4
4.1.1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图 4-2为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图。 当传感器的εr 和S为常数,初始极距为d0时,由 式(4-1)可知其初始电容量C0为
C0
0 r S
21h 2 ( H h) 2H 2h(1 ) 2h(1 ) C C0 D D D D D 1n 1n 1n 1n 1n d d d d d
(4-10)
18
式中:ε——空气介电常数; C0决定的初始电容, 即
2H C0 D 1n d
S——两平行板所覆盖的面积;
d——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2
原理:如果保持式( 4-1 )等号右边两个参数不 变,而仅改变另一个参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 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就可转换为 电量输出。
类型: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电常数型。
结构:常用电容器的结构形式如图4-1所示。
3
(a )
(4-12)
可见,电容量的变化与电介质εr2的移动量L成线性关系。
22
L0 L
r2
r1
d0
图4-8 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
23
表4-1 电介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24
4.2 传感器的特性及设计要点 一、灵敏度与非线性 由式(4-4)可知, 电容的相对变化量为
C 1 C0 1 d d0
9
另外,由式( 4-4 )可以看出,减小 d0 ,可 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但 d0 过小,容易引起 电容器击穿,可在极间加云母片(其击穿电压 >103kV/mm )或塑料膜来提高电容器的耐压性 能。
一般变极板间距电容式传感器的起始电容在 20~100pF之间, 极板间距在 25~200μm 的范围 内。最大位移应小于间距的 1/10, 故在微位移 测量中应用最广。
d0
(4-2)
5
若电容器极板间距由初始值d0缩小Δd,则电 容量增大ΔC,此时有
d C0 1 d 0 r S C0 0 C C0 C 2 d 0 d 1 d d 1 d0 d 0
(4-3)
6
S
d r
图4-2 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
7
C C
C1 C1 C 2 C2
OO
d 1 d1 d2 d2
d
图4-3 电容量与极板间距离的关系
8
在式(4-3)中,若Δd/d0<<1时,分母≈1,则式 (4-3)改写为
d C C0 C0 d0
(4-4)
此时 C 与 Δd 近似呈线性关系,所以变极距型 电容式传感器只有在 Δd/d0 很小时,才有近似的 线性关系。
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有较多的结构形式, 除可以用来测量液位外,还可以用来测量纸张、 绝缘薄膜等的厚度, 也可用来测量粮食、纺织 品、木材或煤等非导电固体介质的湿度。
17
图 4-7 是一种变极板间介质的电容式传感器 用于测量液位高低的结构原理图。设被测介质 的介电常数为ε1,液面高度为h, 传感器总高度为 H ,内筒外径为 d ,外筒内径为 D ,此时传感器 电容值为
由式(4-10)可见,此传感器的电容增量 正比于被测液位高度h。
19
D d
H h
1
图4-7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结构原理图
wk.baidu.com20
图4-8是另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图中两平 行电极固定不动,间距为 d0 ,相对介电常数为 εr2 的电介质以不同深度插入电容器中,从而改 变两种介质的极板覆盖面积。 传感器总电容量 C为
(4-13)
25
4.2 传感器的特性及设计要点 一、灵敏度与非线性 由式(4-3)可知, 电容的相对变化量为
C d 1 C0 d 0 1 d d0
(4-13)
26
当|Δd/d0|<<1时,上式可按级数展开,可得
2 3 C d d d d 1 C0 d0 d0 d0 d0
C0
0 r S 0
d0
(4-8)
式中: S0——两极板间初始覆盖面积。
15
当θ≠0时, 则
0 r S0 1 C d0 C (1 ) 0
(4-9)
从式(4-9)可以看出,传感器的电容量C与角位 移θ呈线性关系。
16
4.1.3 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
11
电容相对变化量为
C x C0 a
(4-7)
很明显,这种形式的传感器其电容量C与水平 位移Δx呈线性关系。 由于边缘效应的存在,其关系实际上是非线 性的。
12
a d x S
b
x
图4-5 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原理图
13
动极 板 定极 板
图4-6 电容式角位移传感器原理图
14
图 4-6 是电容式角位移传感器原理图。当动 极板有一个角位移θ时,与定极板间的有效覆盖 面积就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两极板间的电容 量。当则 θ=0时,
4.1 工作原理和结构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 变化的一种装置,实质上就是一个具有可变参 数的电容器。 对于平板电容器,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 容量为
C
S
d
(4-1)
1
式中: ε——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又ε=ε0εr ,
ε0为真空介电常数=8.85x10-12F/m, εr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d0
C C1 C2 0b0
(4-11)
21
式中:L0和b0——极板的长度和宽度; L——第二种介质进入极板间的长度。 若电介质εr1=1, 当被测介质εr2进入极板间L 深度后,引起电容相对变化量为
C C C0 ( r 2 1) L C0 C0 L0
10
4.1.2 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图4-5是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原理结构示意 图。 被测量通过动极板移动引起两极板有效覆 盖面积S改变,从而得到电容量的变化。当动极 板相对于定极板沿长度方向平移 Δx 时,则电容 变化量为
C C C0
0 r (a x)b
d
(4-6)
式中C0=ε0εra b/d为初始电容。
(b )
(c)
(d)
2
(e)
1
(f)
(g )
(h )
(i)
(j)
( k)
(l)
图4-1 电容式传感元件的各种结构形式
4
4.1.1 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图 4-2为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图。 当传感器的εr 和S为常数,初始极距为d0时,由 式(4-1)可知其初始电容量C0为
C0
0 r S
21h 2 ( H h) 2H 2h(1 ) 2h(1 ) C C0 D D D D D 1n 1n 1n 1n 1n d d d d d
(4-10)
18
式中:ε——空气介电常数; C0决定的初始电容, 即
2H C0 D 1n d
S——两平行板所覆盖的面积;
d——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2
原理:如果保持式( 4-1 )等号右边两个参数不 变,而仅改变另一个参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 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就可转换为 电量输出。
类型: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电常数型。
结构:常用电容器的结构形式如图4-1所示。
3
(a )
(4-12)
可见,电容量的变化与电介质εr2的移动量L成线性关系。
22
L0 L
r2
r1
d0
图4-8 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
23
表4-1 电介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
24
4.2 传感器的特性及设计要点 一、灵敏度与非线性 由式(4-4)可知, 电容的相对变化量为
C 1 C0 1 d d0
9
另外,由式( 4-4 )可以看出,减小 d0 ,可 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但 d0 过小,容易引起 电容器击穿,可在极间加云母片(其击穿电压 >103kV/mm )或塑料膜来提高电容器的耐压性 能。
一般变极板间距电容式传感器的起始电容在 20~100pF之间, 极板间距在 25~200μm 的范围 内。最大位移应小于间距的 1/10, 故在微位移 测量中应用最广。
d0
(4-2)
5
若电容器极板间距由初始值d0缩小Δd,则电 容量增大ΔC,此时有
d C0 1 d 0 r S C0 0 C C0 C 2 d 0 d 1 d d 1 d0 d 0
(4-3)
6
S
d r
图4-2 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
7
C C
C1 C1 C 2 C2
OO
d 1 d1 d2 d2
d
图4-3 电容量与极板间距离的关系
8
在式(4-3)中,若Δd/d0<<1时,分母≈1,则式 (4-3)改写为
d C C0 C0 d0
(4-4)
此时 C 与 Δd 近似呈线性关系,所以变极距型 电容式传感器只有在 Δd/d0 很小时,才有近似的 线性关系。
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有较多的结构形式, 除可以用来测量液位外,还可以用来测量纸张、 绝缘薄膜等的厚度, 也可用来测量粮食、纺织 品、木材或煤等非导电固体介质的湿度。
17
图 4-7 是一种变极板间介质的电容式传感器 用于测量液位高低的结构原理图。设被测介质 的介电常数为ε1,液面高度为h, 传感器总高度为 H ,内筒外径为 d ,外筒内径为 D ,此时传感器 电容值为
由式(4-10)可见,此传感器的电容增量 正比于被测液位高度h。
19
D d
H h
1
图4-7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结构原理图
wk.baidu.com20
图4-8是另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图中两平 行电极固定不动,间距为 d0 ,相对介电常数为 εr2 的电介质以不同深度插入电容器中,从而改 变两种介质的极板覆盖面积。 传感器总电容量 C为
(4-13)
25
4.2 传感器的特性及设计要点 一、灵敏度与非线性 由式(4-3)可知, 电容的相对变化量为
C d 1 C0 d 0 1 d d0
(4-13)
26
当|Δd/d0|<<1时,上式可按级数展开,可得
2 3 C d d d d 1 C0 d0 d0 d0 d0
C0
0 r S 0
d0
(4-8)
式中: S0——两极板间初始覆盖面积。
15
当θ≠0时, 则
0 r S0 1 C d0 C (1 ) 0
(4-9)
从式(4-9)可以看出,传感器的电容量C与角位 移θ呈线性关系。
16
4.1.3 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
11
电容相对变化量为
C x C0 a
(4-7)
很明显,这种形式的传感器其电容量C与水平 位移Δx呈线性关系。 由于边缘效应的存在,其关系实际上是非线 性的。
12
a d x S
b
x
图4-5 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原理图
13
动极 板 定极 板
图4-6 电容式角位移传感器原理图
14
图 4-6 是电容式角位移传感器原理图。当动 极板有一个角位移θ时,与定极板间的有效覆盖 面积就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了两极板间的电容 量。当则 θ=0时,
4.1 工作原理和结构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 变化的一种装置,实质上就是一个具有可变参 数的电容器。 对于平板电容器,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 容量为
C
S
d
(4-1)
1
式中: ε——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又ε=ε0εr ,
ε0为真空介电常数=8.85x10-12F/m, εr极板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