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革命军(简称革命军、国军)是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师法当时苏联共产党军事制度后创设的一支主力重要军队,也是中华民国在北伐后到行宪前的国家武装力量,为中华民国国军的前身。

国民革命军建军之初,将领和军官均由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创设的黄埔军校所加以培养训练。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是主要的武装力量。1928年北伐完成后中国统一,国民政府定于一尊,国民革命军也被称为国民政府军,简称为“国军”、“国府军”,并同时效忠党与国家,期间历经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对内对外之战争。至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颁布实施后,国民革命军改名为中华民国国军,成为完全效忠国家的武装力量。

创建国民革命军(8个军)

国民革命军未成立前,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政府倚靠南方军阀作为武力基础,但是在六一六事变后孙中山决定重新建立一批效忠于中国国民党思想的军事武力。为此,1924年在苏联支持下,孙中山在广州创立黄埔军校。面对这批非我族类的军队,当时盘据在广东省的各路军阀皆想尽方法欲加以排除,然而在1925年2月由黄埔军校培育出之军官团发动之东征成功击溃陈炯明为首的粤系军阀势力,国民党军系势力自此站稳脚步逐渐扩充。

1925年7月,护法政府于广州改组为国民政府,其军事最高领导组织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名为“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由黄埔军校训练的军官组成的黄埔军校校军为第一军,军长蒋中正。“建国湘军”为第二军,“建国滇军”改为第三军,“建国粤军”为第四军,福军为第五军。初期的国民革命军依照苏联体制,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

虽然黄埔军校提供了一定军力让国民政府控制广州,但这几千人守省有余,要打垮其它军阀仍差距甚远,为了弥补军力差距国民政府不断以纳降改编的方式吸收各地的军事武力。1926年1月,改编湖南的“攻鄂军”及吴铁城的“警卫军”、并和广东的“潮梅军”等合组为第六军,军长程潜。3月,收编广西新桂系军队为第七军,军长李宗仁。6月,湖南的唐生智因败于吴佩孚因而加入国民政府,部队改编为第八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号称八个军,总兵力约十万人。蒋中正任总司令,李济深为参谋长,白崇禧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邓演达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政治部副主任。

一至八军军长及党代表分别为:(一军)何应钦/缪斌;(二军)谭延闿/李富春;(三军)朱培德/朱克靖;(四军)李济深/廖干五;(五军)李福林/李朗如;(六军)程潜/林伯渠;(七军)李宗仁/黄绍竑;(八军)唐生智/刘文岛。

以上部队序列如下: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原黄埔党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师

国民革命军第二师

国民革命军第三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师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师

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原建国湘军)

国民革命军第四师

国民革命军第五师

国民革命军第六师

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原建国滇军)

国民革命军第七师

国民革命军第八师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原建国粤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原福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师

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原攻鄂军、警卫军、潮梅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师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

必须一提的是此时的在广州整编国民革命军的军级单位因为没有旅编制,因此团级以上直接跳师,导致一个军实际满编人员在一万人左右,约等同日后改编时的步兵师。

北伐

北伐初期,国民革命军的四、七、八军分别在湖南、湖北击败了吴佩孚;二、三、六军进攻江西最初受挫,1927年1月调整战略,七军从江左,二、六军从江右,分兵向江西及长江下游地区挺进,三、一军合击浙江,挺进上海,至4月军阀孙传芳主力被击溃。

1927年4月26日发生宁汉分裂,清除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并在各地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分子,北伐一度中断。国、共两党因而正式决裂,开展长达十年的武装冲突。国民党分裂成左派的武汉及右派的南京两个国民政府。以蒋中正为首的右派在南京成立政府,开始进行清党,将共产党人从军队内清除,并且取消国民革命军内党代表及政治部编制,清党后的国民革命军开始被中共称为蒋军,中共指责国军已成为“新军阀”蒋中正的工具。至7月,宁汉复合;蒋中正于8月辞去总司令职。孙传芳乘机发动的反攻被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在南京龙潭击败。

1928年1月,蒋中正复出。支持北伐的冯玉祥手下的国民军,及阎锡山手下的北方革命军并入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国军编为第一、二、三、四集团军,分别由蒋中正、冯玉祥、阎锡山及李宗仁任司令;蒋中正为总司令。至6月,张作霖退出山海关外时被日本关东军在皇姑屯炸死。国军亦进至北京。12月,张学良在关外易帜,北伐宣布成功。

一次北伐时期序列(1926年7月一1927年7月)

1926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以贵州清乡司令部所属右路军、中路军、独立旅等部在湖南辰州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1926年8月23日,广州国民政府以黔军第2师(下辖三个旅,由原黔军第2混成旅扩编)在四川纂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军,辖第28师(由黔军第2师所属三个团改编)、第29师(由黔军第2师所属三个团改编)、第30师(由黔籍新兵组成)、教导师(由黔籍新兵组成)。1926年11月27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以所属第十师为基础在湖北武汉扩编为第十一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军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国民革命军第六军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

国民革命军第九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师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师

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教导第一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教导第二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军教导第三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师(后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

二次北伐时期序列(1926年7月一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一方面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二方面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三方面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第四方面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原国民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一方面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三方面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四方面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五方面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六方面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