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准备:1、注音 2、理解诗意 3、熟读课后三首

导入: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可是到了中唐时期,由于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让大唐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关于安史之乱,有这样几句描写:(学生读)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哀王孙》

这是杜甫《哀王孙》中的诗句,从诗中可以看出,即使是王孙贵族,在安史之乱之后,也成为了流民、四处流窜,因生活困苦甚至愿意卖身为奴。

安史之乱后,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在亲友的帮助下盖了一所茅屋(即成都杜甫草堂)。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走近杜甫这个人!

老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因此,诵读未尝不是学习诗歌的一种好的方法。

一、老师展示初读幻灯片。

首先,老师要检验一下大家的字音是否读准。(读一个展示一个)

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音节和意义划分节奏。那怎么划分呢?大家可以看到这一句:

例子:茅飞/渡江/洒江郊茅飞/渡江/洒/江郊

(这里从音节来划分就是古诗常见的二二三,而另一个“江郊”二字相当于是“洒”这个动作呈现的结果,需要重点突出来。是按照意义来划分的。所以,两个划分都是对的。)

好了!(1)接下来就根据老师刚刚的提示划分一下诗歌的节奏。

(2)画好之后读给同桌听一听【学生活动时间 2分钟】

有同学愿意读一下吗?谁先来?此处,请两位同学展示

老师:注意:读的时候,其余同学注意听一听他的节奏和读音对不对。

(展示两节,若有不到位的教师应该指出然后全班齐读,如: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接下来“全班齐读一下这首诗,注意把握读音和节奏”

二、通过刚刚的朗读,大家对于这首诗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在理解诗意

的基础上,读出情感。

比如:第一部分:那怎么读呢?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风怒号”三字,写风大,如同咆哮一般,是关键词需要重读。是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也应该重读强调。“卷”、“飞”、“渡”、“洒”、“挂罥”、“飘转”、“沉”,这些动词进一步描写风大,受害之严重,是本节中的关键词应该重读。整节诗中虽然没有杜甫的心理描写,却让我们看到了诗人面对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愁苦与无奈。所以整个第一节应该读出他对大风破屋的无奈和愁苦之情。

教师范读这一节

(1)接下来,剩下的三节。根据老师的提示,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抓关键词。读懂诗意、读出情感。注意:声音洪亮

学生读时,老师放出这个幻灯片【面对大风破屋的:无奈、愁苦】

(2)现在读给小组同学听听,读完后说一说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的依据是什么?如:我从“归来倚杖自叹息”读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的情感。

【学生活动5分钟】注意:评价时语言简洁,重要的才引导。

【学生展示】

学生展示:选择第二节的同学请举手!你认为第二节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你的依据是什么?那你试着读一读!

请学生点评:你来评价一下!(读得好就过,由全班齐读: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齐读第二节。若没有读好,则由其余同学修正或者由老师纠正范读,老师:所以,这一节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PPT展示【面对群童抱茅的:愤怒、无奈】带着这样的情感再齐读。)

接下来同上,第三节【面对夜雨屋漏的:悲苦、痛苦】

第四节【迫切祈求广厦的:坚定,期盼】

第二部分:“欺”“老”重读,而且应该读出无奈的语气。“忍”“盗贼”是作者的愤怒之词,应该重读并且读出愤怒的语气。“公然”应该是有一些指责,“呼不得”应该是无奈的。“自叹息”情绪低落,应该读出哀叹的语气。

第三部分:“云墨色”、“天昏黑”渲染了暗淡、阴冷的氛围,应该重读。

“冷似铁”“踏里裂”“无干处”“如麻未断绝”“少睡眠”都是诗人在描写夜晚茅屋漏雨之严重,给诗人以及家人造成的痛苦,所以应该重读并且读出痛苦的语气。而“长夜沾湿何由彻”是诗人的询问也是诗人的感叹,所以应该读出疑问、感叹的语气。

第四部分:“安得”读出问的语气。“广厦千万间”是诗人的意愿,需要强调重读,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胸怀和理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气魄是多么大,胸怀是多么宽广。全句应该声音洪亮、节奏铿锵有力。这是诗人最大的愿望。“风雨不动安如山”对比茅屋的轻易破损,不动、安如山就应该强调,

重读。“呜呼”是诗人在感叹。何时应该是问的语气。“见此屋”重读,这是作者梦寐以求的。“独破”“受冻”“死亦足”是诗人的极端表达,令人动容,应该强调重读。

三、读懂诗人:领悟作品内涵,走进杜甫的精神世界。(老师:从刚刚的朗读中可以看出,就整首诗而言,整体的基调是沉郁的。在最后一部分诗人表达心声的时候语调高昂。其实,一个人的作品未尝不是这个人的人生体验或者内心世界的折射,那么纵观这整首诗,你感知到了杜甫怎样的思想和情怀,为什么?(讨论)

【学生讨论】忧国忧民、博大胸襟。

1、“少睡眠”表现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诗人由己及人,忧国忧民。

2、“广厦千万间”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和美好的理想,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声音洪亮节奏铿锵有力表现了诗人从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博大胸怀。

4、“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诗人面对当前困境的极端表达,让人动容。诗人的忧国忧民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限。

教师总结:这就是杜甫,他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情况下,在长期因为战乱而缺少安稳睡眠的情况下,在自己的生活极度困顿的情况下。担忧的却是天下的百姓,希望天下百姓能够有一个栖身之所。如果百姓们能够拥有广厦,哪怕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这就是杜甫,一个生活困顿却依然忧国忧民的人,一个人生不得意却依然拥有博大胸襟,心忧天下的人。带着对杜甫的崇敬之情,齐读这首诗。

【学生活动】配乐朗读(声音调大)

拓展

最后,让我们根据今天所学的方法,选择下面任意一首诗读一读,在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注意: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1、字音、节奏

2、关键词重读

3、情感

【学生活动】自由读,明确节奏,抓关键词读出情感(3分钟)

小组相互听读,注意:听的时候应该明确他是否读出了诗的韵律,读出了诗的情感。是否个别展示,评价。(根据时间来进行,灵活处理)

教师总结:同学们,古诗在中国文化中独具魅力,我们学习古诗,尤其是唐诗,就是在品中国千年文化之精髓。读一首诗,就是在读诗人。或许我们还能在诗中读出自己,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那就真的是读懂了这首诗,也读懂了诗人,也读懂了自己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