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制度

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制度

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的规范,提高系统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确保监测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到监测监控系统的单位和个人。

三、预警管理原则1.准确性原则:预警信息应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真实情况的及时传达。

2.及时性原则:预警信息应具有及时性,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送到相关人员。

3.权威性原则:预警机构应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信誉度,确保其发布的预警信息得到广泛认可。

4.有效性原则:预警信息应具有有效性,确保其能够引起相关单位和个人的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预警管理内容1. 预警信息采集(1)建立健全的监测监控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建立预警信息采集机制,整合各类数据资源,确保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反馈。

(3)建立预警信息的分类和评估机制,对各类预警信息进行分类和评估,确保信息的及时与全面。

2. 预警信息发布(1)制定预警信息发布标准和程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建立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单位和个人。

(3)建立预警信息监测和评估机制,对已发布的信息进行有效监测和评估,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3. 预警信息响应(1)建立预警信息接收和处理机制,确保信息能够及时被相关单位和个人接收和处理。

(2)建立信息响应和处置机制,确保各类预警信息被有效响应和处置。

(3)建立信息反馈和跟踪机制,对已处理的信息进行跟踪和反馈,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预警管理流程1. 预警信息采集流程(1)监测监控系统定期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2)预警信息评估人员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类和评估。

(3)形成预警信息,准备发布。

2.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1)相关人员审核发布的预警信息。

(2)预警信息发布至相关渠道。

3. 预警信息响应流程(1)相关单位和个人接收到预警信息。

(2)按照预警信息响应和处置流程进行相应操作。

加强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

加强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

加强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摘要工伤事故是一种严重威胁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事件。

为了加强对工伤事故的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需要建立健全的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的目标、任务、原则和程序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的建设。

1. 引言工伤事故不仅给员工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加强工伤事故的监测与预警管理,对于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目标与任务2.1 目标加强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的目标是规范和优化工伤事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通过及时发现、分析和评估工伤事故风险,提前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2.2 任务加强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的任务包括:建立健全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提供完善的工伤事故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加强对工伤事故风险的评估和预测能力加强工伤事故的预警和应对机制加强工伤事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3. 原则与要求3.1 原则科学性原则:建立的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应基于科学分析和风险评估,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公正性原则: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应公平、公正地对待不同企业和个体。

预防性原则: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应注重预防和控制措施,通过及时预警和预防,尽量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3.2 要求数据完整性要求: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应收集准确、完整的工伤事故数据,以保证分析和评估的准确性。

信息安全要求: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应加强对工伤事故信息的保护,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共享交流要求: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应鼓励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促进工伤事故预防和治理的效果。

4. 管理程序4.1 数据收集与统计建立工伤事故数据收集和统计系统,全面汇总、记录和统计各单位的工伤事故情况。

4.2 分析与评估基于收集到的工伤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工伤事故的类型、原因、发生频率等,为后续的预警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4篇)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是指针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进行检测和监控,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的一套规章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障重大危险安全风险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检测要求:规定了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进行检测的具体要求,包括检测方法、检测周期、检测指标等。

2. 监控管理要求:规定了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要求,包括监控设备的布置、监控频率、监控记录等。

3. 应急预案:制定了针对重大危险安全风险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措施、应急联系人等。

4. 培训要求:规定了对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要求,包括安全操作培训、应急处理培训等。

5. 管理责任: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包括安全检测、监控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分工。

6. 监督检查:规定了对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和管理制度的监督检查要求,包括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等。

通过制定和执行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同时,也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对社会的影响。

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2)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重大危险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和持续改善安全生产水平,需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重大危险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2.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的重大危险源,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组织。

3. 总体要求(1) 全面规划:对于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事业单位,要制定全面的危险源分析、评估和控制方案,保证排查工作全面、无死角。

(2) 系统管理: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

(3) 健全机制:建立健全事故预防、报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对重大危险事故隐患的预防和处理具有及时性和针对性。

预警与监控管理制度

预警与监控管理制度

预警与监控管理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的预警与监控管理,确保企业安全、稳定运行。

预警与监控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紧要环节,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预警与监控机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防备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利益最大化。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全部部门都应乐观搭配执行,并不绝完善和更新。

2. 预警与监控责任单位1.预警与监控部门是企业的专职部门,负责订立和执行全面的预警与监控策略。

2.各部门负有搭配预警与监控部门,共同推动预警与监控工作的责任。

3. 预警与监控管理的原则1.防备为主:通过科学、全面的预警与监控手段,除去安全隐患,避开事故发生。

2.及时响应:对于预警信息,预警与监控部门应快速响应,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通报。

3.公正公平:预警与监控信息的处理应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4.保密性:预警与监控信息只能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共享和传播,未经许可,禁止外泄或用于其他目的。

4. 预警与监控管理流程1.预警与监控部门负责订立认真的预警与监控管理流程,并进行全员培训,确保各部门了解和搭配执行。

2.各部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向预警与监控部门报告。

3.预警与监控部门收到报告后,立刻评估风险级别,并依据预先设定的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4.对于高风险事件,预警与监控部门应立刻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向管理人员报告情况。

5.预警与监控部门应及时总结和分析各类预警信息,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定期的风险提示和培训。

5. 预警与监控信息的手记与分析1.预警与监控部门负责建立各类预警信息的手记系统,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2.各部门搭配预警与监控部门,按规定的时限和要求,上报相关预警信息。

3.预警与监控部门负责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提出预警建议。

4.预警与监控部门还应与相关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取得更全面的预警信息。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近年来,随着社会进展的不断加速,我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同时也日益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而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方式、形式不尽相同,可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逼。

因此,为了有效防备和掌控事故的发生,建立一套完善的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显得特别必要。

一、事故监测的必要性事故监测是指对一个地区、环境、企业或事故类型进行系统、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从而把握事件发生前、中、后的全部信息,精准取得事故发生的动态变化,明确事故本质和特点,为事故的防范、预警及处理供给最直接的数据支持。

1.事故监测有利于改善掌控路线科学的事故监测工作重要是对不同类型的事故进行讨论,从历史事故、纵向比对、横向比对等方面获得事故信息,并据此建立精准的推测模型,以此确定流行趋势,指明关键掌控点,全面论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从而提高推测精准性和响应时效性,对于引导和改善掌控路线起到了紧要的作用。

2.事故监测有助于改善安全制度事故监测可以通过公开事故数据,定期分析事故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发觉各种事故发生的原因,指出实在的问题点,帮忙企业、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更好地建立一套安全制度体系。

同时,事故监测可以将企业、主管部门的管理与监管本领加以测试,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事故监测有利于提升整体社会安全水平无论是基于社会、学科或者商业讨论的角度,良好的事故监测模型和推测模型都可以为整个社会的安全保障供给价值。

在没有事故监测和推测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秉承一种思想,在某些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品位而显现较大的事故,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良好的事故监测和推测,可以有效地加强社会安全的水平,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进展供给必要的保障。

二、事故预警的必要性当今世界上正趋于多而杂和变化多端的情况下,事故的预览本领显得尤为紧要。

一旦事故发生,造成的损失往往不可估量,因此提前预警事故变化,实行措施化解或者削减损失就显得尤为紧要。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处理制度范本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处理制度范本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处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处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煤矿的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处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处理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煤矿企业是煤矿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处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处理制度,明确责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第二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第五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瓦斯监测、粉尘监测、噪声监测、温度监测、通风监测、井下气体成分监测等。

第六条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当具备实时监测、数据存储、报警提示等功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七条煤矿企业应当定期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定、校准和维护,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监测数据记录、报告和分析制度,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第三章预警处理第九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预警处理制度,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警和处理。

第十条预警处理主要包括:预警信息的发布、预警措施的采取、预警解除等。

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明确预警信息的发布范围、发布渠道和发布程序。

第十二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预警措施采取制度,明确预警措施的种类、实施程序和责任主体。

第十三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预警解除制度,明确预警解除的条件、程序和责任主体。

第四章应急响应第十四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应急响应制度,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

第十五条应急响应主要包括:事故报告、事故救援、事故处理等。

第十六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制度,明确事故报告的内容、程序和责任主体。

第十七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救援制度,明确事故救援的组织、程序和责任主体。

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是指为了保障煤矿安全,及时发现和预警煤矿事故风险,建立起来的一套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监测设施建设:包括在煤矿相关区域布设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煤矿生产现场的气体、温度、压力、震动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中心。

2. 数据分析与预警模型建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煤矿事故风险的预警模型,识别出潜在的事故风险,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3. 预警信号传输与响应:一旦监测数据超过事故风险的阈值,预警系统会自动触发警报,并将预警信号发送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4. 应急响应机制:当接收到预警信号后,相关部门和人员将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应急措施,如疏散人员、停产、排水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和人员伤亡。

5. 监测与预警数据分析:定期对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预警模型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和完善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可以提前预警、及时响应煤矿事故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人员伤亡,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第 1 页共 1 页。

煤矿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

煤矿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

煤矿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我矿事故监测监控和预警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重大危(wei)险源的安全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机构及职责为确保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成立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副组长:党委书记、总工、生产、安全、机电副矿长、工会主席及各专业分管副总工. 成员单位:安全、调度、技术、机电、综合办、劳资、企管、财务、总务、仓库、工会、物业、医院、保卫等科室负责人及工区负责人。

二、事故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一)矿井瓦斯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装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按规定配备瓦斯传感器实现 24 小时连续检测.(2)瓦斯检查员按规定检查瓦斯。

(3)有关人员按规定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者甲烷氧 17 气两用检测报警仪随时检测.(4)放炮地点严格实行“一炮三检” 。

(5)瓦斯检测报警仪、瓦斯传感器等仪器仪表按规定周期校验和强检,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主要预防措施(1)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2)掘进巷道应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 ;(3)局部通风机禁止产生循环风;停工期间,不许停风等预防措施。

(4)建立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5)回采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综采工作面支架按规定安装架间喷雾和放煤口喷雾,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安设一道净化水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设 2 道净化水幕;(6)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采用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实施短壁静压注水,实行放炮喷雾,放炮先后对距工作面 20 米范围内巷帮周边进行冲洗,锚喷巷道必须安装水射流除尘风机;(7)各输送机转载点、煤仓口等必须安装喷雾装置;井下接尘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3。

事故预警的条件(1)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报警或者井下管理、个体巡回检测、检修等井下工作人员发现井下作业地点或者途径巷道有瓦斯超限、自燃等预兆时.(二)矿井煤尘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按粉尘防治规范要求,配备专职测尘人员和仪器仪表,进行粉尘测定工作。

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制度

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制度

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制度一、制定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了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隐患的监控,预警和预防,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安全生产法》规定了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制度。

二、制度目标1.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隐患的监控,及时掌握生产环境和设备状态的动态信息。

2.实施预警机制,能够迅速发现和预警事故的发生,并采取措施予以避免、消除或减轻事故的危害。

3.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三、制度内容1.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建设(1)规划安全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安全监控的基本要素和安全监控模块;(2)建立安全监控装置,包括安全监控仪表、监控系统和设备;(3)确保监控系统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控设备。

2.信息采集和传输(1)建立安全监控信息采集网络,确保对生产环境和设备状态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2)采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如传感器、无线通信等,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处理;(3)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丢失或篡改。

3.数据处理和分析(1)建立安全监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机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2)制定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标准,对监控数据进行合理的利用;(3)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事故的潜在风险和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预警机制建设(1)建立预警机制,包括确定预警级别和预警指标,制定预警标准和预警方法;(2)设立预警专班或机构,负责接收和处理预警信息,及时向企业管理层报告;(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享预警信息,加强预警信息的有效传递。

5.应急响应和处置(1)建立应急响应和处置机制,包括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等;(2)设立应急队伍,配备应急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及时响应预警信息,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或减轻事故的发生和危害。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1. 引言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是指为了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事故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范事故的发生而建立和实施的制度。

该制度是现代社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监测和预警,可以提前预知潜在风险,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事故监测2.1 监测对象事故监测的对象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公共交通事故:监测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领域的事故风险,例如交通堵塞、违章驾驶、事故频发路段等。

•环境污染事故:监测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元素的变化情况,例如空气质量指数、水源水质变化、土壤污染程度等。

•自然灾害事故:监测地震、洪涝、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预警信息,例如地震震级、降雨量、风力等。

•工业事故:监测工业领域的事故风险,例如矿难、化学品泄漏、火灾等。

2.2 监测手段事故监测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例如:•传感器监测:通过安装在事故监测点的传感器,实时采集与监测对象相关的数据,例如温度、湿度、压力、气体浓度等。

•监控摄像头监测:通过安装在事故监测区域的监控摄像头,实时监视和记录监测区域的变化和活动,例如交通监控、工地监控等。

•数据分析监测:通过对多种数据源进行整合和分析,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异常信息,从而实现对事故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3. 事故预警事故预警是基于事故监测结果,对潜在的事故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和提示,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事故预警的目的是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减少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3.1 预警级别事故预警通常会根据事故严重性和影响范围将预警分为不同的级别,例如:•红色预警:表示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的事故风险,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橙色预警:表示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风险,需要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

•黄色预警:表示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风险,需要加强监测和警戒。

3.2 预警发布事故预警通常会由相关的监测部门或机构负责发布,发布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网络平台发布:通过建立专门的事故预警网站或在现有媒体平台上发布事故预警信息,向公众传达事故风险。

安全生产监测和预警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监测和预警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监测和预警管理制度一、引言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提前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监测和预警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监测体系建设1. 信息收集与整合安全生产监测的基础是广泛而及时地收集与整合各类安全生产信息。

各级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机制,包括收集汇总历史安全事故数据、行业安全数据、安全生产规范标准等,以便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2. 数据分析与评估收集到的安全生产信息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估。

各级安全生产监测机构应当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利用先进的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以便准确地评估当前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

3. 应急预案制定基于安全生产信息的分析和评估结果,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针对不同安全风险的预警信号、监测指标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地做出应对并最小化损失。

三、预警系统建设1. 监测设备投入运行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预警系统需要先投入现代化的监测设备。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监测仪器进行更新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稳定地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监测设备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包括定期的校准、维修和数据备份等。

2. 预警信号发布当安全生产监测系统监测到危险信号时,应及时发布相应的预警信号。

预警信号应具体明确,包括发出的信号类型、发生危险的位置、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后果等。

这样可以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3. 应急响应机制预警信号发布后,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组织人员疏散、封锁危险区域、通知相关单位协同处置等。

应急响应机制的有效启动和执行能够迅速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和蔓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监督与改进1. 监督检查机制为确保安全生产监测和预警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

加强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

加强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

加强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一、引言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导致职工受伤或者死亡。

工伤事故不仅给职工和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与负担,也造成了企业的生产损失以及社会的经济费用。

为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工伤事故的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二、监测工伤事故的重要性1. 保障职工权益及时监测工伤事故可以及早发现职工在工作环境中遭遇的问题和危险,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权益。

2.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监测工伤事故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工伤事故的原因和规律,从而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 降低社会经济成本工伤事故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容忽视,及时监测工伤事故可以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降低社会经济成本。

三、工伤事故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1. 数据收集和统计建立工伤事故的数据收集和统计系统,及时收集和统计工伤事故的基本信息、原因、责任人等数据,形成科学可靠的数据报告。

2. 风险评估与预警基于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工作环境、作业工艺、设备设施等方面的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工伤事故的预警。

3. 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引导职工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自身避险能力。

4. 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制定和落实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工艺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

5. 监督检查和处罚制度建立起监督检查和处罚制度,对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规定的行为进行惩罚,并及时纠正和改进。

四、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的实施与运行1. 组织架构和职责明确监测与预警管理制度的组织架构和相关职责,明确监测与预警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 培训和教育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管理水平,使其能够有效地运行该制度。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三篇)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三篇)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事故发生的情况,及时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实施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对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改进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的建设提供借鉴。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可以帮助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实时监测事故发生的情况,及时掌握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频发点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合理的政策、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可以实现多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有效解决信息孤岛和数据孤岛问题。

同时,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还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准确度,将事故风险降到最低。

然而,目前我国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仍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和不准确性。

这主要是由于监测手段和技术的限制,导致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低下。

其次,不同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工作尚未得到良好的实施。

信息孤岛和数据孤岛的存在使得相关部门无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最后,目前的预警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导致无法准确预测和警示事故,从而降低了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

首先,应加大对监测手段和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效率。

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实现对事故风险的准确预测和动态监测。

其次,政府应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实现多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和共同应对。

最后,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将事故风险等级划分清楚,制定相应的预警标准和流程,并将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

综上所述,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现有的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正常运行。

通过加大监测技术研发、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预警机制等改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事故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生产事故管理制度(3篇)

生产事故管理制度(3篇)

生产事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科学、规范地管理生产事故,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生产事故管理制度是为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预防、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促进生产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整体竞争力。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和生产现场人员。

第二章生产事故预防第四条企业应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和义务。

第五条企业应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规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的类型、原因、预警指标和应急处理措施。

第六条企业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七条企业应进行生产设备和场所的安全评估,并及时维修更新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三章生产事故监控第八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监测系统,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进行实时监控。

第九条企业应定期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类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

第十条企业应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工作监督,确保他们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第四章生产事故预警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预警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进行预警和风险评估。

第十二条企业应加强对事故预警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危害。

第第十三条企业应建立预案库,制定针对各类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调整。

第五章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第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应急处置职责和义务。

第第十五条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制度,规定各类事故的报告程序和报告义务。

第十六条企业应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和封锁工作,确保事故不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十七条企业应及时报告事故发生后的情况,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的事故调查工作。

第六章生产事故追责第十八条对于由于管理不善或违规操作等原因导致的事故,企业应依法依规进行追责。

监控预警管理制度

监控预警管理制度

监控预警管理制度1. 简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企业安全和增强风险管理能力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及时获得关键信息,做出正确决策,减少风险,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监控预警管理的目的监控预警管理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各种安全风险,有效保护企业的财产、人员和声誉。

具体目标包括:•及时发现和预警各种潜在危险和风险•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降低损失和风险造成的影响•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 监控预警管理制度的内容3.1 监控预警设备和系统建设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监控预警系统和设备。

该系统和设备应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火灾报警、气体泄漏监测等。

同时,必须确保这些系统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护。

3.2 监控预警流程和程序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监控预警流程和程序,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达给相关人员。

监控预警流程应包括警报触发、信息传递、责任人处理、报告上级等环节。

3.3 监控预警人员培训企业应对监控预警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提高其对预警信息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使用监控设备和系统、如何判断预警信息的可信度以及如何正确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等。

3.4 监控预警数据管理企业应建立监控预警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收集、存储和分析预警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应制定数据保密政策,防止非授权人员获取和使用预警数据。

4. 监控预警管理制度的实施4.1 领导层重视和支持企业领导层应高度重视监控预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明确责任分工,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

同时,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确保制度的有效运行。

4.2 持续改进和监督监控预警管理制度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企业应定期评估和调整制度的有效性,并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要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和有效监控。

4.3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监控预警管理制度应与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
是指为了提前发现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和预警机制,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事故监测主要包括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领域、环境和活动进行定期的、系统的监测。

监测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险源和因素、监测指标等。

监测结果应以数据形式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为事故预警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事故预警是指在监测到事故可能发生的预警信号后,根据一定的预警标准和程序,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警信息应包括事故的可能性、影响范围、预计时间等,以便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建立事故监测的指标体系和监测网络,明确监测的对象、范围和频次。

2. 制定事故预警的标准和程序,包括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方式,以及相应的预警响应措施。

3. 设立专门的监测与预警机构或部门,负责监测与预警工作的组织和实施,以及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

4. 建立事故监测与预警的信息系统,用于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共享,以及预警信息的发布和记录。

5. 建立健全的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制度,包括危险源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等,以提高事故防范和应对能力。

6. 加强对事故监测与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事故监测与预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通过建立健全的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对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制度范文

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制度范文

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制度范文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制度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规范预警信息的采集、分析、发布和应急响应等环节,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根据《国家安全监察法》、《公安机关互联网监控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工作。

第三条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是公安机关依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对可疑行为和危害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客体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置的工作。

第四条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应当坚持科学和权威原则,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信息真实有效。

第五条监测监控系统预警管理应当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

第二章监测预警信息采集第六条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计划的要求,部署监测监控系统并开展预警信息采集工作。

第七条预警信息采集应当依法合规,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视频监控、图像识别、言论分析等手段获取相关数据。

第八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预警信息采集的标准和流程,确保采集的数据准确、高效。

第九条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预警信息采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完整性。

第十条公安机关在进行预警信息采集时,应当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和个人隐私,依法进行信息的脱敏和保护。

第三章预警信息分析与发布第十一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完善的预警信息分析方法和算法,高效准确地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发现可疑行为和潜在风险。

第十二条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关安全风险的信息和建议。

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应当按照预警级别和范围,确定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和方式,确保信息的准确到达目标受众。

第十四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预警信息的记录和归档制度,对每一次预警信息的发布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分析。

第四章应急响应与处置第十五条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体系,对预警信息进行及时处置,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5篇)

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5篇)

煤矿事故监测与预警制度(一)为进一步完善事故监测、监控和预警工作机制,有效应对紧急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____)第672条“煤矿企业应当落实应急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事故预警、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现场处置、应急投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安全避险设施管理和使用等规章制度”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事故监测的目的事故监测的目的不仅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三)矿山事故监测重点范围1.有坍塌、倾覆、压埋危险的场所;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

2.有发生透水、涌水等水害危险的场所。

3.有高空坠落危险的场所。

4.有提升、调运系统危险的场所。

5.有被车辆伤害危险的场所。

6.有触电危险的场所。

7.有灼、烫伤危险的场所。

8.有被电器绞、碾、碰、挤和撞击危险的场所。

9.有中毒、窒息、腐蚀、放射危险的场所。

(四)应加强对事故危险源监测的分析评价。

1.辨识各类事故危险因素及其原因和机制。

2.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3.评价事故危险条件的后果。

4.进行事故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5.班组对事故重点危险源要每班检查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6.连队对事故重点危险源要每天检查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7.井口级单位对事故重点危险源要每周检查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8.矿级单位对事故重点危险源要每月检查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

9.事故风险控制,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事故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危险水平。

(五)重点事故危险源的安全检查内容1.检查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执行落实情况。

2.检查应急救援预案执行情况。

3.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运行情况。

4.对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落实整改情况。

(六)事故预警条件在事故监测过程中发现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隐患或险情,如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时必须预警。

安全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

安全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监测监控预警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涉及安全生产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化工、建筑、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

三、组织机构1.成立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制度的实施。

2.设立安全监测监控预警中心,负责具体实施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工作。

3.各生产单位设立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小组,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预警工作。

四、安全监测监控预警系统1.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实现对关键设备、关键环节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2.安全监测监控预警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实时监测:对关键设备、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数据准确、及时。

(2)预警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发出预警信号。

(3)应急处置:根据预警信号,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五、安全监测监控预警流程1.数据采集:各生产单位按照规定,将监测数据传输至安全监测监控预警中心。

2.数据分析:安全监测监控预警中心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

3.预警发布:安全监测监控预警中心根据分析结果,发布预警信息。

4.应急处置:各生产单位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

5.跟踪反馈:安全监测监控预警中心对应急处置情况进行跟踪,并及时反馈。

六、安全监测监控预警要求1.各生产单位应按照规定,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监测监控设备。

2.安全监测监控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安全监测监控预警中心应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高预警准确性。

4.各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工作职责。

七、监督检查1.安全监测监控预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监控预警管理制度

安全监控预警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安全监控预警的部门、岗位及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明确安全监控预警的职责、流程、要求和奖惩措施,确保安全监控预警工作有效开展。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安全监控预警管理制度,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第五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安全监控预警工作,包括:1. 负责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维护;2. 负责监控预警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3. 负责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4. 负责对监控预警工作进行考核和奖惩。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安全监控预警工作负总责,确保本部门安全监控预警工作落到实处。

第七条各岗位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岗位的安全监控预警工作。

第三章监控预警系统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包括:1. 视频监控系统:对重点区域、重要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2. 传感器监测系统: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如温度、压力、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等;3. 预警系统: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九条安全监控预警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 实时监控:对监控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2. 异常报警:当监测参数超过设定阈值时,系统自动报警;3. 数据分析: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发现异常趋势;4. 应急联动:与应急预案联动,实现快速响应。

第四章监控预警流程第十条监控预警流程如下:1. 监控人员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实;3. 确认异常情况后,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4. 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情况;5. 异常情况得到处理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制度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完善我矿事故监测监控和预警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机构及职责为确保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成立事故监测、监控、预警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党委书记、总工、生产、通风安全、机电副矿长、及各专业分管副总。

成员单位:安全、调度、技术、机电、财务、总务、工会、保卫等科室负责人。

二、事故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一)矿井瓦斯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装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按规定配备瓦斯传感器实现24 小时连续检测。

(2)瓦斯检查员按规定检查瓦斯。

(3)有关人员按规定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甲烷氧气两用检测报警仪随时检测。

(4)放炮地点严格实行“一炮三检”。

(5)瓦斯检测报警仪、瓦斯传感器等仪器仪表按规定周期校验和强检,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2.主要预防措施(1)回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2)掘进巷道应采用局部通风机供风,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3)局部通风机禁止产生循环风;停工期间,不准停风等预防措施。

(4)建立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5)工作面进风巷安设一道净化水幕(6)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采用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实施短壁静压注水,实行放炮喷雾,放炮前后对距工作面 20 米围巷帮周边进行冲洗(7)各输送机点、煤仓口等必须安装喷雾装置;井下接尘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安全监测系统自动报警或井下管理、个体巡回检测、检修等井下工作人员发现井下作业地点或途径巷道有瓦斯超限、自燃等预兆时。

(二)矿井煤尘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按粉尘防治规要求,配备专职测尘人员和仪器仪表,进行粉尘测定工作。

(2)对井下所有产尘点每月测定两次,地面每月测定一次。

(3)呼吸性粉尘测定,采掘工作面每季测定一次,其它接尘作业场所每半年测定一次;粉尘分散度、游离 SiO2 含量每半年测定一次。

2.主要预防措施(1)建立完善井下防尘供水系统;(2)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安设一道净化水幕(3)掘进工作面防尘措施采用湿式打眼,严禁干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实行放炮喷雾,放炮前后对距工作面 20 米围巷帮周边进行冲洗(4)各输送机点、煤仓口等必须安装喷雾装置;(5)井下接尘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井下巷道有厚度超过 2mm 连续长度超过5m 的煤尘堆积(用手捏成团,经振动不飞扬不在此限);(2)出现高温火源;(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出现粉尘浓度情况不明报警的。

(三)矿井火灾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外因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措施:严格监督检查,加强可燃物管理,防止井下明火、放炮火焰、电气火花等火源。

(2)因火灾危险源监测监控措施(3)每季度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每周检查一次采空区密闭墙,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处理。

(5)每周一次对井下易发火地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对发火情况预测预报。

(6)矿保卫科加强对木材厂等易发生火灾的场所进行巡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主要预防措施(1)外因火灾预防措施:井口房附近 20m 禁止烟火,严禁携带点火物品下井,井下严禁吸烟,杜绝井下明火,不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炸药,按规定装药、使用炮泥和水炮泥,防止产生爆破火焰,杜绝电气设备失爆、设备及电缆漏电,禁止在井下拆卸矿灯,防止产生电气火花,严格落实井下电气焊措施,装备皮带机防打滑保护,防止摩擦起火,严格井下火区管理等,杜绝引火火源; 对木材、绵纱、油脂等可燃物加强管理。

(2)因火灾预防措施:制定专门的防火措施,落实到矿井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

破坏煤体发生自燃的条件,合理布置巷道,尽量减少多煤层联合开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加强防灭火管理,及时封闭采空区清扫干净浮煤。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束管监测系统或井下作业人员发现回采工作面下隅角、起停采线、老塘、老空区密闭墙附近或隔离煤柱、巷道高冒区等 21 地点 CO 浓度超过 70ppm、温度异常增高、焦糊气味、烟雾等自燃征兆时;(2)井上、下工作人员发现作业地点或途径地点有外因火灾等预兆时。

(四)矿井水灾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根据生产计划,及时编制水文地质预报,及时开展隐患排查活动。

(2)井下现场加强水文地质观测,有出水征兆及时汇报。

(3)定期对地面河流水位、塌陷区积水情况等进行调查,掌握其变化情况。

(4)及时搜集相邻矿井采掘活动情况,并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相关图纸上。

(5)利用水文观测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2.主要预防措施(1)根据生产计划,及时编制水文地质预报,开展隐患排查活动;配备齐全的探放水设备,各采掘工作面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做好探放水工作,井下现场加强水文地质观测,有出水征兆及时汇报;(2)定期对地面河流水位、塌陷区积水情况等进行调查,掌握其变化情况;(3)及时搜集相邻矿井采掘活动情况,并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相关图纸上;(4)利用水文观测系统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回采工作面涌水量大于 100m /h 或排水系统不能正常排出该面涌水时;(2)探水钻孔、掘进工作面过断层涌水量大于 100m /h 时;(3)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或井下作业人员发现其它突水征兆时。

(五)矿井顶板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在采掘工程过断层等地质构造期间,安排专人对顶板破碎、有淋水、顶板台阶下沉等征兆进行重点观测。

(2)成立矿压观测小组,利用回采工作面安设的矿压观测系统,对回采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

(3)回采工作面初采期间,成立初次来压小组,进行现场监测,根据掌握工作面推进距离,预测来压步距,做好相关准备。

(4)在煤层中施工的掘进工程,锚网索支护的巷道,根据顶板下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2.主要预防措施严禁空顶作业,上下巷要有超前支护,且支护长度不小于 20m;(2)安设矿压监测系统,对工作面阻力实施不间断监控。

掘进工作面使用好前探支护,锚杆、锚索支护要达到拉力,锚网索支护的煤巷,根据顶板下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顶板事故:作业人员发现采掘工作面或巷道存在冒顶片帮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时。

(六)矿井供电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供电事故的危险源主要来 35KV 线路及变电所供配电设施。

其监测监控方式、方法及采取的预防措施是恶劣天气变电所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并且调度台值班人员及时通知大型设备停止运行,防止突然停电造成人员伤亡。

2.主要预防措施恶劣天气变电所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并且调度台值班人员及时通知大型设备停止运行,防止突然停电造成人员伤亡。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出现 35KV 供电系统突然停电,且无法立即恢复供电;(2)全矿或采区等井下大面积停电 0.5h 以上时。

(七)矿井灾害性天气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与气象部门加强联系,注意气象信息的发布,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给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到井下每一个作业班组和作业人员。

(2)矿总务科随时与管理处保持联系,保证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2.主要预防措施(1)调度室建立防御雨季气象灾害的逐级预警预报信息响应系统,利用、短信平台,及时传递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2)当气象部门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时,调度室必须密切留意,主动获取有关的气象信息,及时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给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并通知到井下每一个作业班组和作业人员;(3)矿总务科随时与管理处保持联系,保证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3. 事故预警的条件(1)连续降雨量超过 50mm、强雷电等(八)矿井提升运输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主井提升监测监控:加强供电设施的维护(2)斜巷皮带机皮带监测监控:严格皮带机综保装置的班试验制度,加强皮带接头检查。

2.主要预防措施(1)主井提升:加强供电设施的维护及绝缘摇测,严格绞车司机交接班保护试验制度的落实及确保日检质量,严格井筒检修施工措施及操作规程的落实;(2)斜巷皮带机:严格皮带机综保装置的班试验制度,确保完好使用,同时加强皮带接头检查,及时处理隐患接头3. 事故预警的条件(1)发现提升运输等其它重大生产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时;(2)井下监控系统发出报警信息,或接到事故现场人员汇报时。

(九)矿井火工品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每季度对矿火工品仓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矿每月检查一次,仓库值班人员每班对火工品存放情况进行检查。

2.主要预防措施(1)每季度对矿火工品仓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矿每月检查一次,仓库值班人员每班对火工品存放情况进行检查;(2)火工品库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

雷管、炸药等火工品的领退、运输、销毁及丢失处理等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3)接触火工品的人员不得穿化纤衣服,任何人不得携带矿灯进入火工品仓库;(4)火工品仓库必须按规定配齐灭火器、砂箱、水管等消防器材;(5)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联锁”和“三警戒”放炮制度;(6)安全员监督现场施工安全防措施的执行。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0.8%;(2)爆破地点附近 20m 以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 0.8%;(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出现报警,情况不明的;(4)发生火工品爆炸;(5)发生火工品被盗、丢失现象。

(十)矿井矸石山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矿组织相关人员每月对山体变化情况和自燃情况以及运输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2)矿保卫科 24 小时不定期巡查。

(3)矿运搬工区安排人员每班观察。

2.主要预防措施(1)矸石综合利用,清除或减小矸石山;(2)减少矸石中的煤炭、硫黄等可燃物含量;保证矸石山安息角小于标准规定;(3)危险围严禁设置建、构筑物;(4)按规定设置防护栏(墙)、警示标志,严禁与矸石山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矸石山警界线以活动。

3. 事故预警的条件(1)矸石山表面以下1m温度超过70℃;(2)正在自燃的矸石山顶部或发火区有沟壑、凹陷区或其它雨水通道;(3)矸石山山体产生大量蒸气;(4)矸石表面有黄色结晶体渗出;(5)出现悬矸现象,矸石山自然安息角大于42°及矸石山其它异常现象时。

(十一)矿井压力容器 1.监测监控方式方法(1)锅炉运行时锅炉工加强对炉体、炉外管道的巡视。

(2)通过水位、水压等仪表、各超限报警装置进行监测。

(3)检修时重点对炉膛易损区域、吹灰器周围、底部水 30 冷壁管的磨损情况检查,并对这些部位的弯头外弯处进行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